登陆注册
10865800000008

第8章 散文(7)

黑白况味和对联背后

合肥古称庐州,是包公的故乡。

能养育因一身豪气使百姓千古敬仰、因公正廉明令奸佞闻风丧胆的包拯包希仁,庐州应当是浩然正气直冲霄汉的地方。

一个闷热的夏日,当我从黄土高原上的西海固心驰神往地奔向古庐州时,心中就始终坚定着一个想法,要领略古庐风,必须要去包公祠。

包河之畔,柳荫成行;包河之中,薄荷万柄。荡漾碧波之中,有一狭长小岛,岛上绿树繁茂、花木争奇。在一片竹树荫翳之中,隐现着一座白墙青瓦、淳朴典雅的古式建筑,这便是包公祠,在喧嚣尘纷中小巧别致安宁寂静得像世外桃源。

包公祠不大,要走,十分钟就可以浏览;要品,那可就难说了。

包公1062年去世,1066年在庐州老城内兴化寺建起了包公祠。岁月沧桑、世事变迁,包公祠几经破坏屡次重建。庐州百姓乐此不疲,是因为包公已抽象成他们衡量执政者的标准;庐州官吏热衷于此,是想拿出姿态为自己脸上贴金。明弘治年间庐州太守宋克明独具慧眼,选定包河中的小岛修建"包公书院",供包氏子弟在此读书,给当时的社会和包家作了个聪明的交代。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朝廷御史杨瞻重修包公书院,定名包公祠。从此以后,作为公正廉明的精神载体,庐州包公祠在波涛汹涌的历史海洋里举着正义的桅帆风雨兼程,航行了440余年。

由明历清,包公祠发生了很多令人遐思的故事。

太平天国的剽悍士卒来到包公祠前臆想,在天国的体制下,太平将是这个世界的灿烂亮色,没有黑暗自然不需要廉明,包公祠还有什么借鉴价值?一把火烧了传递正义理念的包公祠。这一把在太平天国中传染的幼稚之火也最终把太平天国烧得灰飞烟灭。包公后来的老乡,清直隶总督李鸿章,捐资白银2800两,在清光绪十年(1884年)又将祠堂修葺一新。像他那样敢跟外国人签订那么多乱七八糟的条约、镇压太平天国毫不手软的人崇尚包公使人感到滑稽,刺激着人们对类似问题展开了许多思索。

与合肥花花绿绿的景色比,青瓦似黛、白墙如雪的包公祠外观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许是建设者有意使然,也许是感悟者情之所至,简洁明快的黑白色调就在一瞬间使人扫除杂念、感到肃穆,让人固执地认为黑与白就是这个世界的原色。

有黑白色调做背景,有长久埋伏在心底的敬仰做积淀,有包公祠的楹联、诗词、匾额做烘托,走进祠堂,包公的人格力量就直接弥漫在空气里,难以抗拒地挤压人的灵魂。

褒扬包公为政清廉、刚直不阿、铁面无私的匾额、题字、诗词堪称一景。如果用心吟诵,沿着遣词造句者的语气走近他们的出发点,我们会逐步漫游其心灵世界。我们会有一个意外但有意思的发现,包公这个特定历史人物,拨动的是不同阶层人们的不同的兴奋神经。

步入祠内,迎面殿檐下的横匾是"高风岳立",此乃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朝廷武英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李天馥所题。北宋以后,元明清三代朝廷重臣一贯这样评价包公,处在统治核心地位的大人物们常常这样借包公喻自己,这是他们的自我心理定位。

殿檐下两侧有一副对联,体现的是中下层官吏的自警:"凡吾辈做官,须带几分骨气;谒先生遗像,如亲三代典型。"这是清同治二年(1863年)庐州知府唐景皋敬颂。

踏入殿堂,但见包公坐像一尊,高大威严、正气凛然。这里是包公祠的核心。像的正上方是李鸿章所题"色正芒寒"。只有李鸿章的字可以挂在这个位置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重权在握的他,看重的自然是包公的威仪和严厉。

堂内右上方一匾为清光绪年间左锡旋所书"庐阳正气"。左上方一匾是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肖登山墨迹"节亮风清"。身为地方父母官,这两个人自然立足庐州,表达的是地灵人杰的自豪。

中堂两侧的堂柱上,曾任合肥知县的陈斌题了一副长联:

照耀千秋,念当年铁面冰心,建谠言不希后富;

闻风百世,至今日妇人孺子,颂清官只有先生。

陈斌不是阿谀之徒,敢在下联中说实话,担着得罪上司的风险。

堂屋两壁是耐人寻味的两副楹联。一副是:

一水绕荒祠,此地真无关节到?

停车肃遗像,几人得并姓名尊。

这是嘉庆年间庐州知府左辅所题。

另一副是:

理冤狱,关节不通,自是阎罗气象;

赈灾黎,慈悲无量,依然菩萨心肠。

这是古陈州(今河南淮阳县)百姓所赠。

虽然都是褒扬在包公那里关节不通,表达者的心境却截然不同。左辅乃官场泥鳅,虽然看到一水绕荒祠,但难确信此地真无关节到。表面上,他是因为包公祠缺少磅礴气势才判断此处真无"官(僚)阶(层)到"。但谁又能否认,他心里暗想,这里打不通"关节",活该门庭冷落。他坐着车戛然一停,信步走走,便有了"几人得并姓名尊"的感慨。他的心态显然是消极的,不难推测他的思维逻辑,既然几百年岁月风雨中没有几个人能和包公并驾齐驱,那我们何必拼上命追求包公般的执著和认真。潜台词好像是,包公固然伟大,但我们做不到,这和"如亲三代典型"是一种心态。与其说是弥高仰止,不如说是隐逸逃遁。说白了,清官难当我不当还不行吗?表面上要当包公,骨子里不想当你能怎样?包公以后"包公"少,难道不是因为那么多人说的是一套想的是另一套的痼疾在起作用?

深受恩泽的陈州百姓可不一样,黑的就是黑的,白的就是白的。他们不会打小九九、耍心眼、弹弦外之音,不会考虑谁在官场有多少难处有多少坎坷。他们只是一个简单明白的评价,坏人遇到包公就是遇到阎罗,好人遇到包公就是遇到菩萨。应了一句话,"给人民当牛做马的人,人民把他举得很高很高"。

踏遍千山万水,游遍古刹名祠,能体味百姓和官吏迥然不同的评价标准、截然不同的表述心态的好去处这也算是一家。谁不明白,髹匾题词的都是帝王将相、达官显贵、文人雅士,一般轮不上百姓的心里话显眼在什么地方。也就是包公祠给了百姓这个待遇,但一有百姓说话的机会,百姓可就说实话了。不能不惊讶,包公祠不仅有白墙青瓦的对比,还有同一种语言表层底下流动着的思想对照。权臣宰相们以为已经是包公而不再为,吏令小卒们以为赶不上包公而不想为,这么多人都说在为百姓为,而实际上无为。正因为有了这样复杂的官场百态,才会有千万百姓的包公情结,百姓盼包公当然就盼得心急火燎望眼欲穿了。出资修缮增制题词写匾自然各有各的想法,他们绝没有想到,会让后人看出另外的名堂。但白纸黑字写上去,历史入木三分地把它刻下来,想改也来不及。历史和个人业绩都不需要粉饰,粉饰也没有用。

离开包公祠时,我忽然觉得:这一副副对联背后的世界真是奇妙。

2003.12.4

"一根筋"是一种境界

我觉得合肥人非常可敬,保存历史但不粉饰历史,这算是合肥人的一大贡献。

在合肥包公祠里游览,看不到过多的雕琢,看不到完整介绍包公生平的碑文,也看不到完整介绍包公祠的碑文,包公祠好像要故意考验游人的悟性。

在祠堂两侧各立着一块独具匠心的石碑。

堂右碑石上刻的是《包氏家训》:

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仰工刊石,竖于堂屋东壁,以昭后世。

堂左碑石上刻有包公五言律诗一首: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

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

仓充鼠雀喜,草尽兔狐愁。

史册有遗训,无贻来者羞。

在封建社会,家训的内容可能涉及方方面面,它是一面旗帜,它是家族的法律。就封建道德而言,包氏家训法度森严令后人打寒战。它直奔主题、简洁明快,涉及的内容只有一个,那就是当官不能"犯赃滥"。翻遍封建史册,先哲们让家训规范于国法之中,以力主廉洁为全部内容立家训,似无第二人。当然可以想象,在宋代,夫人们帮丈夫或背着丈夫到外伸手敛财的事大约不多,不然包氏家训怎会不涉及此条。我不知道包公后裔是否真的遵循了《包氏家训》,但通过《包氏家训》我们认识到,在古代,家庭教育也是廉政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璀璨辞篇、珠玑文章、大文学家灿若星河的宋代,包公算不上文学家。尽管《宋史·包拯传》记载,有《包拯集》十卷传世,但那全是奏章。被证实为包公所作流传至今的文学作品只有这一首五言律诗。包公门生张田认为这是包公为自己立下的处世为人的座右铭。包公出身进士,不会搞文学创作似乎说不过去,假如他写过,为什么没有保存下来?很难说清楚。但这首诗能流传至今,最主要的原因是它鲜明地表达了包公垂范千古的至善品格和刚直性情。

《宋史》言包公"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这证明包公履行了自己在诗里的承诺。为了"精钢不作钩",他扼杀了自己的兴趣爱好,割断了复杂的社会关系,舍弃儿女情长,节制七情六欲,像苦行僧一样捍卫自己的操守;他不纵情声色,也不寻欢作乐、浪漫轻靡、颓废放任,使自己处在孤独绝决、高处不胜寒的境地。被视为为政宣言的那一首五言律诗,虽没有多少文采,但它重理性、重客观、重从自我做起;直抒胸臆、确定目标、自我约束,成为他处世态度的真实写照,极具人格和理性的审美价值。

两个石碑,一种用意。我们终于读出一点名堂,用现代人的话说,包公是典型的"一根筋"。

"一根筋"是一种境界,那是一种很难达到的人生境界。清心谋直道,才与人不苟合;有个性,才"不伪辞色悦人";怕在史册贻羞,才"平居无私书";不乱写"条子",不想织关系网,才"故人亲党皆绝之",这是典型的"全心全意"。虽然这种"全心全意"封建色彩极其浓厚,但它用生命作为赌注,一旦凝结成玉壶冰心,不仅普通人望而生畏,连皇帝也不敢怠慢。宋史载:胡作非为的官吏,"拯皆奏罢之";有利于百姓和廉政的奏章,"朝廷多施行之";不合百姓愿望的规矩,"悉奏除之"。这种"全心全意"的意义还在于,每干一件事,都要有韧劲,都要干到最好。包公一生精心干了两件事,一是守孝,二是做官。人言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因为"一根筋"地干这两件事,他成了历史上最大的清官,他死后皇帝给他追加的荣誉称号是"孝肃",他成了忠孝两全的代表。要做这样的人物,没有把生命置之度外的勇气,没有清心寡欲割舍常情的决心,断难成功。这也是包公只有1.62米的个头,却以巨人的姿态矗立在人们心中的原因。

包公诗中的情绪,与屈原诗中的伤悲,陶渊明诗中的隐逸,李白诗中的狂放,元稹诗中的失意,陆游诗中的悲苦等文学审美取向显然不同。他不是那种在官场得意就对政治一往情深、文章的调子也明朗轻快,官场失意就对文学情意缠绵、文章的调子也凄苦悲戚的亦文亦政的性情中人。他始终没有被又要从政又要为文的矛盾所困扰,义无反顾地树起一面"直道是身谋"的大旗,一门心思要做好官。这种追求极致人生的努力,使他的文学作品成为他的为政宣言,这大约也是他能当清官的原因。假如包公真因为此成了旷古名人,这是不是给亦文亦政并因此而苦恼的人提供了一个思路?当然,一门心思为文和一门心思为政都难,不然,范仲淹被贬官后热衷文学创作,虽然因为《岳阳楼记》而名噪千古,但后来我在一个资料上看到,他文中表扬的那个滕子京原来是个贪官。看来,亦文亦政难,单单为政难,单单为文亦难。如果不是"一根筋",不管干什么事情都难。

为什么难?一个人一生的欲望太多,要操心的事情太多。因此,我佩服能全身心用生命"码字"的文人,我佩服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干部,我更佩服既能"直道是身谋"地做官,又能在文章中袒露政治良心的亦官亦文的人。

2004.1.1

生活感悟

毫厘之失

夏夜黄昏,带儿子到街心花园小坐,领略无限凉爽的夜晚。花园里的花在淡蓝色灯光下别有一番神秘的美丽,逗得孩子跃跃欲试,想摘一朵极漂亮的大丽花玩。肩负为人师表重任的我,自信能凭三寸不烂之舌讲清"折花"不道德的道理,不料小家伙"哇哇"大哭起来。无奈,随手折下那朵花儿递给儿子,并一再叮嘱儿子"下次不能这样",儿子点头称是。

第二天中午,发现窗台上平日好端端开着的一朵君子兰被折了,一追问,才知道是儿子像我折大丽花一样,把我精心培育的花儿随便一个动作给掐了。我气愤至极。可细一琢磨,怪谁呢?虽然有一丝丝苦涩,只能留在心里。

所谓"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所谓"防微杜渐",值得懂许多大道理的人玩味!

"平衡"的悲哀

报上说:有一个有钱的女人骑车时被一个老汉挡倒。她起来向围观者悬赏,说谁要是打老汉一巴掌,她奖给谁50元钱。人群中闪出一位年轻小伙,果真朝老汉脸上实实在在给了一巴掌。女人付了钱后得意地扬长而去。那小伙从50元钱里抽出一张10元票子送给老汉,小伙子欣喜,老人高兴。于是,风波平息,皆大欢喜。这里,那女人的"威风",那青年的"聪明",那老汉的爱财和"忍",构成了异乎寻常的"平衡"。

君可见,生活中,邻里纠纷私了、交通事故私了、打架斗殴私了,以什么为精神支架--比上帝还有魅力的钱!

美学家说,平衡是一种美,可生活告诉我们,有时,暂时的平衡是一种良心的倾斜,是灵魂的悲哀。

年轻的错误

年轻是人生最值得羡慕的财富,然而年轻也会有多得难以计数的错误。

邻居家有一棵生命力极强的葡萄树,年年挂一树晶莹的紫色珍珠,我却不曾嚼过那树上一颗葡萄。据说葡萄架下一条七寸蛇,甚是厉害,便坚决不去自讨苦吃。直到后来才醒悟,那是邻居哄娃娃的圈套,我的害怕是一个错误。

上学时同学写小说,作诗,还研究古董。我窃笑,以为当作家诗人之类的风光事离我们太遥远。时至今日,他们由雏鸟变成苍鹰,有人甚至被别人称为青年考古学者。看他们的长相和穿着,跟普通人差不多,成绩却如此辉煌,我才后悔,我的自信是一个错误。

确实,年轻时有一万条道路横在面前,我们只能选择一条,无论我们选择了哪一个方向,总会有9999个方向和我们相背。

此刻,我们还跋涉在早先选择的那一条路上,等我们明白了关于选择道路的学问时,已经走过了荆棘,走过了艰难,走过了苦闷。我们思考,若是朝着另一个方向走去,也许会比现在风和日丽、前景灿烂。然而我们无法回头,于是便有了懊悔,有了惆怅,有了埋怨。我们突然懂得,年轻多么宝贵,年轻多么幼稚。是年轻把我们和理想断然分开。

可是有一天,我又惊讶地听说,邻居家葡萄架下确实有过七寸蛇,也听说写小说写诗和成了考古学家的伙计们说他们也把方向弄错了。猛然知道我后来的判断违反了年轻的错误。我怀疑起自己来,以后还会错吗?30岁在40岁面前太年轻,40岁在50岁面前也太年轻……

于是想到,早先的抉择并无偏差,有些偏差现在又能怎样?看来,认定目标就执著走下去才是最正确的走路方式。

偏见与偶然

同类推荐
  • 一生必读名家精品——悲剧的人生

    一生必读名家精品——悲剧的人生

    人生价值跳舞的时候我便跳舞,睡觉的时候我就睡觉。即便我一人在幽美的花园中散步,倘若我的思绪一时转到与散步无关的事物上去,我也会很快将思绪收回,令其想想花园,寻味独处的愉悦,思量一下我自己。天性促使我们为保证自身需要而进行活动,这种活动也就给我们带来愉快。慈母般的天性是顾及这一点的。它推动我们去满足理性与欲望的需要。打破它的规矩就违背情理了。
  • 中国经典诗文集-唐五代词选

    中国经典诗文集-唐五代词选

    中国古代经典诗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奇葩。早在两千多年以前,中国诗人就写出了美丽的《诗经》和《楚辞》;以后,他们又创造了更加灿烂的唐诗和宋词。《论语》《老子》这样的经典著作,则在塑造、构成中华民族文化精神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这些作品既是联接所有中国人思想、情感的文化纽带,也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桥梁。本书内容包括:凤归云(征夫数载)、抛球乐(珠泪纷纷)、菩萨蛮(枕前发尽)、浣溪沙(五里滩头)、望江南(莫攀我)等。
  • 苏轼文集2

    苏轼文集2

    苏轼作品集,历代有不同的编法。大致说来,主要有诗集、文集和诗文合集三种编法。
  •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收藏馆-雨巷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收藏馆-雨巷

    中国一世纪的经典绝唱震撼几代人心灵的不朽篇章,作者包括鲁迅、朱自清等作家,丛书包括:茶杯里的风波、沉郁的梅冷城、春风沉醉的晚上、春风回梦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三生命、丰收、光明在我们的前面、荷塘月色、红烛、狂人日记、等文章。
  • 在天边:苍茫之水

    在天边:苍茫之水

    “在天边”系列精选了几位当代著名作家的散文作品,集结成册,力求打造一套极具文学价值、审美价值的文化丛书。“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无论行到何处,人生只有一个去处,那就是回家。《苍茫之水》一书中,作者们跋千山,涉万水,带读者领略祖国河山之壮美,于优美的文字中感受作者们对祖国的热爱。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冒犯书

    冒犯书

    陈希我对存在的书写,在当代作家中首屈一指。在这本书里,他仍然用他尖锐之笔,冒犯了我们的常态世界,拷问了肉身的沉重、灵魂的痛楚,存在的真相。九篇故事,毋宁是打开了九层地狱。作者就像但丁,把读者引进去,步步深入,一层比一层更不堪更恐怖,但一层比一层更切近真相……
  • 我想念的那个夏天啊

    我想念的那个夏天啊

    眼看要步出校门了,虽然怎么看,外边跟平常也没两样,但熊珍瞧着到底有点紧张起来。话说对方到底有多少人马在外边埋伏上了?我这么单枪匹马地出去岂不显得势单力薄吗?啊,真是没面子。要不要叫几个人来壮一壮声势?可是,我有那种关系好到会冒着被开除的风险在学校门口打架还可能会挨刀的朋友么?没有。又一想,说不定他们见到我的花容月貌已经拜倒在我的石榴裙下了。惨了,难不成是假意教训,实为垂涎我的美貌?光天化日之下想以此结识于我,给我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么?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毛骗之重经典

    毛骗之重经典

    讲述混迹在城市边缘有组织有纪律的小毛骗子。他们是骗子,是侠盗,是不法份子,或许他们没有高尚品德,但是有职业操守。他们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钱。他们是高智商的艺术家,精密算计着每一步的计划,锁定目标、制定计划、精心布局、诱敌深入,最后把贪婪好色和为富不仁者收入网中。这是一面镜子,反映社会的另一个层面。有些东西也许我们都看不到,但是我们都听说过,这是当下的故事,未来的传说。
  • 顾少怎么又入你眼了

    顾少怎么又入你眼了

    重返时光只为了肆意报复你,却又重蹈覆辙。
  • 回才知味

    回才知味

    都是生活思,都是偶有所感。小小回忆,色淡味浓。
  • 天人卸甲

    天人卸甲

    一座朝堂,有孤儿寡母成就千年来第二位女帝,娥凰;这个天下,有四国八荒纷争,兴亡百姓苦。有一座江湖,高手低手争名夺利不断;有那仙人一般的天下第一,招惹无数人来挑战;有那一人从道观而出,只拿一柄浮沉,为身后宗门挣得莲台座座;有儒家佛家弟子传教天下,只为争一口气。有倾国倾城女子,甘愿抛弃武道神境坠入红尘,无数人惋惜,却又有无数人从此只羡鸳鸯不羡仙。有一个大老粗,心中却有七窍玲珑,最大的本事就是有个纨绔儿子。还有很多人,出现了,然后又消失了,却总会留下传说。有一人,未曾及冠就被扔到江湖之州,于是一座座小江湖逐渐成为了一片大大的江湖!一扇扇不为人知的大门,慢慢被打开,只因仙境蓬莱!
  • 查理九世之陌路情

    查理九世之陌路情

    我,是谁?这是哪里?【睁开眼睛】欧式的房间,整个房间还都是黄色的。【嘎吱】门打开了,一位栗色头发,穿着唐装的少爷走了进了,他却说“哟,真当你是睡美人了啊!”
  • 香菜味薯条

    香菜味薯条

    哇,不是吧?为什么一开学又碰见了这个倒霉蛋!啥?学霸?校草?!还会弹钢琴,别逗了,就他?殷涵疏?连自行车都不会骑的大笨蛋?嗯???涵哥不会骑自行车我怎么不知道,上次…闭嘴!天大地大媳妇最大,我就是不会骑自行车,有问题?没,没问题,林筱湘,我涵哥这是吃定你了,你自求多福吧,小弟先溜为上。霸气不失呆萌,纯真却不天真的女主林筱湘&腹黑又情商高,集颜值才华于一身的男主殷涵疏你爱了吗?还不快抱走!绝对甜文,甜到你分分钟想去谈恋爱,爱我不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