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397400000019

第19章 教育回望(10)

保证书和志愿书上的文字,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过去的学徒契约,上面必有这种过病生死俱与店方无涉的内容,而且立契必须有保人的签字画押才算数,只不过学徒的契约更加苛刻。不知是中国特有的学徒文化暗中影响了静宜女子中学的办事人呢,还是真的担心学生在就学期间会惹出麻烦,因而未雨绸缪?不过,尽管俞佩兰女士就学的年代(1944),中学生可能比今天的大学生还要稀罕些,但中国新教育经过近四十年的发展,新式学校毕竟与传统以八股科考为目的的求学有了本质的不同,从求道意义的“知书达理”变成了含有技术教育内涵的培训,所以,也许在静宜女子中学的主持者看来,他们的学生也具有某些昔日学徒的性质。所以,学徒契约的内容出现在中学生的档案上,似乎也是件可以理解的事情,毕竟这样做对于基本上以赢利为目的的私立学校的校方来说,可以省却许多管理上的麻烦。不过这样一来,至少蒙在传统学子身上的那层高人一等的面纱,在学校的管理人那里,已经荡然无存了。

另外,这份学生档案的年代是民国三十三年八月,也就是1944年,那时,学校所在开封还在日本人的统治下,所以学校除了英语外,还开设日语课,只不过,在成绩表上,日语课排得很靠后,安排在所有的副科末尾,而英语却排得特别靠前,明显属于“主科”。这比起“满洲国”的几乎所有课程均以日语授课的安排来,有很大的差异。显然,静宜女子中学的这种安排,是不合日本人意的,不知道这种安排,是否表现了校方的某种意向。档案照片上的俞女士,年方十三,面目清秀,可以依稀看出她穿的是一件中式的白布衣服。女士的籍贯是河南开封,家住开封火神庙后街19号,父亲叫俞瑞生,在“电影界”,与当时的开封华北电影院有关系,看来可能是电影院的职员或者老板。俞女士如果还活着,今年应该已经年逾古稀了。

武秀才

自有科举以来,武举向为鸡肋。文科为朝廷输送人才,构成了大小官僚的金字塔,可是军队里的军官们,却大多为战阵里混出来的老行伍,偶尔有个把武举出身的人进来,也往往立脚不住,不是自己识趣滚蛋,就是在战斗中因没人帮衬白白丢了性命。尽管武科没用,但却没有一个朝代废了它,不知道是出于制度的惯性呢,还是出于阴阳(文武)平衡的考虑,反正一代代无声无息地考下去。考出来的武秀才、武举人、武进士,官府和社会,谁也不拿他们当回事。

虽然没有官做,但考武举的却大有人在。原因是不管社会上看重与否,考上了总算是有了功名。有了功名就有相应的官方优惠,就算是最低一级的武秀才,也可以见官不跪,减免些赋役什么的。武举见了真正的缙绅固然矮半头,但在平头百姓面前,依旧可以耍耍威风。明清两代,是科举成型的时期,制度运行相当稳定,不免一科一科地武举考出来,武秀才尤其见多。既没有出路,武举们只好在社会上做闲人,地方官从来不把他们当回事,可他们自己却从来放不下绅士的架子。清代有一个流传甚广的故事,说是有天一个武秀才扯了一个挑粪的农夫上堂告状,说是这个农夫在街上撞了他,必须加以惩罚。县太爷说,既然如此,那就让秀才打这挑粪的一百个嘴巴吧(有一说是磕头)。于是武秀才一五一十地打了起来,打到七十的时候,县令突然说:停,我忘了问你这个秀才是文秀才还是武秀才?答曰武秀才。县令说,文秀才才能打一百,武秀才只能打五十,现在你打多了,让这农夫还回来。于是,农夫噼里啪啦回了武秀才二十个嘴巴,打得武秀才七荤八素。这个故事无论真假,都说明了当时人们对武举的轻视和武举自己的自轻自贱。不过这没办法,明清两代科举出了那么多名臣和名人,无论谁说历史都免不了要说到他们,可是谁听说有哪个历史上有名的人物是武举出身呢?尽管武秀才、武举人、武进士也一科一科地考出来。

到了清朝快灭亡的时候,武举们突然有了一回露脸的机会。那是闹义和团的时候,北方乡野,几乎村村立坛,庄庄练拳,打教堂,杀洋人和二毛子(信天主教的教民)。乡间的缙绅卷进去不少,其中大多数是武举,武举人和武秀才。他们不是亲自做义和团的师傅和大师兄,就是给坛口当后台。当然,这可以理解,原本他们就是闲人,这个时候,正是用得着闲人的时候。可惜的是,闲人们好不容易有了用武之地,还是没有用到正地方,练拳舞刀,没有把自己练成刀枪不入,自然也就挡不住洋人的洋枪洋炮,老佛爷和小皇帝还是得弃城而逃,武举们露脸的事很快变成了丢脸,不久就让人忘记了。

科举制度本身设置武举一科,原本未尝不是想通过考试选拔军事人才,可是,凡武举考试实行的时候,中国历朝大部分时间里政治的风气都是重文轻武的,现任的军事官员都没人拿着当回事,更何况考上来的预备队。政府既不拿武举考试当回事,也不想法往军队里派遣武举出身的军官。一项精心设计的制度,就这样成了摆设。这样的国家,这样的制度,赶上了近代,碰上从西边来的尚武的好汉们,当然只有吃瘪的份。

只会考试的读书人

晚明小品,最喜张岱。张岱在他的《夜航船》序中,讲了一个“小僧伸脚”的故事。说是浙江这个地方,旅行多靠夜航船,夜航船舱位狭窄,人一多就拥挤不堪。一日,一僧人上船,发现船上已有一士人在高谈阔论,僧人很自卑,因此蜷缩在船舱的一个角落里。待了一会儿,僧人发现士人的话似乎有破绽,于是问道:“澹台灭明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

士人答:“当然是两个人。”

“这等,那么尧舜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

“当然是一个人。”

“原来是这样。那么,且待小僧伸伸脚。”

澹台灭明是孔门高足,当然是一个人。至于尧舜,自然是古史传说中的两个人。士人无知,却强为知,结果让和尚看不起,和尚于是放开手脚睡觉了。

最初看到这故事的时候,原本以为只是张岱调侃读书人的笑话,并非实有其事。可是后来看了张岱同时代的史学家谈迁的《北游录》,才知道当时的社会上,还真有这样的士人。此人姓丁名宾,不仅中了进士,后来官还做到尚书。说是他进士刚及第时,座师王锡爵对他说:及第了,今后可以看点古文了。他说:那该看什么呢?他的座师说:无非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轼、辙)。他问:韩柳欧苏是几个人?后来,又有人跟他谈起廿二史(明清人眼里,只有廿二史),他说,一个人怎么能写了这么多东西?

吴敬梓《儒林外史》里说,苦读到白头的范进,不知道苏东坡是何许人也,我们只当它是小说;徐灵胎的“读书人,滥时文,烂如泥”,我们当它是打油(诗);张岱的“小僧伸脚”,自然是小品。但是,我们拿谈迁怎么办?看来,科举虽然出过些明白人,但也搭配出了不少糊涂虫。

明清两朝,是中国科举考试制度最完备的时代。由于考试才是做官的正经途径,不仅皇帝而且百姓也都看得起,所以,读书人不仅围着考试转,而且围着考试的内容转。明清考八股文,预备考试,关键点有三个方面:一是四书要烂熟,提起一句要知道上下文,不能有半点差池,因为考试基本上是从四书里出题,摘出一句来,让你模拟圣贤的口吻说话,如果不知道摘出那句话的上下文,就写不出东西来了;二是朱(熹)注要明了,朱熹的四书注释,是考试作文的指导思想,代圣贤立言,说话,不能出朱熹的范围,出了格,轻则白考,重则嘛……三是对对子要敏捷,八股文系由对仗的句子组成,对子对不明白,就写不出好的文章。当时,人世间车载斗量的“考试复习资料”,全都是围着这三点展开,而考生也在这三点上下工夫,至于别的嘛,基本上都算是闲书了。管你是四史还是三通,再具有价值,在备考期间,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如果考生本人就是家长的话,就是他的家人),都不会鼓励考生去涉猎的。大家要看的,只是那些复习资料,而这些资料,又大半出自类似马二先生、匡超人这样的不第秀才之手,内容如何,可想而知。

众所周知,那时的教育是被捆绑在科举考试上的,所以,那时的教育,也是一个应试教育。古今中外,凡是应试教育,学生就不是学生了,只是考生。考试的压力越大,就越是将他们学习的内容局限在考试内容上面,凡是不考的,大家碰都不碰。正因为如此,在夜航船上,读书人也只好让和尚伸脚了。说也怪,这样的读书人,偏可以当上科门高第。这次第,就算是像徐灵胎说的,是国家和百姓的晦气吧。六百多年过去了,国家百姓还不是一直这么晦气下来了,还要晦气到几时?天知道。

子见南子的现代性事件

子见南子,是孔夫子一生中做过的一件不大不小的尴尬事。南子是名声不好的卫灵公的宠姬,漂亮,但名声也不好。孔子去见了名声不好的南子,惹得性子直的子路不高兴了,孔子急得连连诅咒发誓,说自己没做什么坏事。在过去的时代,科举考试《四书》章句作为题目出了个遍,但“子见南子”却很少有考官出过,如果真的出了,考生都要骂的,因为实在不好演绎,一个不留神,说出孔夫子“寡人有疾”来,那可麻烦大了。

同类推荐
  • 中华上下五千年(第十卷)

    中华上下五千年(第十卷)

    本书介绍了读史以明鉴,察古以知今。五千年悠悠岁月,留下了绵延不绝的历史传承,成就的是一首大气天成的英雄赞歌。一首顽强抗争的劳动人民的赞歌,一首慷慨激昂、惩恶扬善的浩然正气之歌。五干年的沧桑巨变,五千年的兴衰成败,浩瀚的历史皆浓缩于一个个荡气回肠的故事中。
  • 阳谋三国

    阳谋三国

    主角穿越到东汉末年,成为历史上在位仅五个月的汉少帝刘辩。在外,有董卓及异族虎视眈眈;在内,有世家大族、外戚、宦官专权。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也为了身边的亲人,只有反抗才能解除这些危机。主角在洛阳城里寻求心腹,与诸人策划了诸多计划,逃离洛阳,掌控并州。以一州之地,吞吐天下,内安黎庶,外抵异族。以雷霆之势,斗天下的诸侯。最终统一全国,并开疆扩土。
  • 带着飞船去大隋

    带着飞船去大隋

    新书【神王之眼】,希望大家支持,神与异族大战导致神界实力凋零,为了补充神界战力,大天使米迦勒命智慧之神拉结尔在人间开发出一款名为第二世界的游戏。神界亦正义?异族或邪恶?人类只是平衡两界力量的棋子?来看主角雷凡的封神之路,本书书友群号:671415237
  • 冰河期

    冰河期

    好好的一副牌,打稀碎!让我怎么活,如果在重活一次就好了!
  • 奴隶翻身当天子

    奴隶翻身当天子

    丘东醒来发现自己身处陌生的张国,成为了一名奴隶,受尽奴隶主欺辱。后杀兵进山当匪,悄悄壮大力量。张国人口不足三百万,土地肥沃,周边六国虎视眈眈,因张国实力强大,各国不敢贸然进犯,但摩擦不断。天子荒淫无道,徭役赋税沉重,重用佞臣、诛杀忠臣,渐失人心,而七大诸侯间明争暗斗,终于爆发战争。丘东借乱占城池,分土地,免赋税,扩兵员,版图不断扩张。他联合诸侯,共击天子,六年时间,夺得天下。当上天子后,丘东对内改革制度,发展工商,勤政爱民;对外联合,以稳边疆。后实力大增,逐一灭掉六国,实现统一……
热门推荐
  • 我本是散淡的人

    我本是散淡的人

    本书收录了“找不到感觉”、“包办婚姻”、“自我革命”、“朋友就是幸福”、“好男不跟女斗”、“害怕文学”等200多篇杂文。
  • 超能崛起

    超能崛起

    修真者?魔法师?还是血族狼人?在这个异能者处于最底层的世界中,看主角如何破尽阻挠建立一个属于异能者的理想乡!
  • 这个女人只想要一间房子

    这个女人只想要一间房子

    云姐来找她,说只要完成这一件小事,20万给她,少她很多供房的压力,再说事儿也不难。她想了想答应了,然后,她好像惹祸上身了。
  • 《蓝血迷情:老公来自外太空》

    《蓝血迷情:老公来自外太空》

    作为钟家不受宠的二小姐,她以为抱住金主未婚夫的大腿从此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可是,这个自称是超级巨星的家伙是从哪里跑出来的!?翻墙去看流星雨,结果却一不小心将他坐之股下,钟瑷大怒,一个巴掌直接甩出去,“情兽!”是以,他破了她人生第一例,不打帅哥。好端端的走在路上,一个庞然大物却从天而降,最后,钟瑷不得不带着他入住旅店,于此,他再度破了她人生第二例,与男人在外过夜。只是,当她看见娱乐报上显目的标题时,钟瑷终于开始默默反思,她是不是对他太‘仁慈’了一点……而当他的‘秘密’被揭穿,当往事扑面而来,谁在回忆里哭,却却在现实的那一端笑颜如花,我们是否还记得,爱情最初的模样——
  • 六道仕途

    六道仕途

    六道轮回,生生不息,代表着六道的六道神器问世,一本六道全书,引来六道群雄争霸,鬼,畜,魔,人,贵,天,六道各主统领整个世界,谁又是第一?主角墨羽,死于乱世中,进入轮回后在轮回间已成正果,本该转世天界得到永生,却投错人胎转世为人,因此,主角先天就带有天界气息与筋骨,也是这个世界,唯一带有天界气息的凡人,主角如何在这个乱世的世界打出一片自己的天地,如何站在这个世界的金字塔顶峰呢?
  • 琴涯缘定

    琴涯缘定

    一曲红尘缘起,一曲相送缘定。一句承诺终归尘,一句再见终归零
  • 极品女仙历劫手札

    极品女仙历劫手札

    请不要在作者的文下提到其他作者的书,以免引起不必要的纠纷,谢谢大家!求问:道侣不务正业,迷恋灵器法宝肿么破?高舒夜:护体天衣、流光盾、七星簪、双龙抹额。对了,师妹把这个衍天甲也带上!石璿:师兄,我有一剑在手,天下皆可去得!高舒夜:师妹,用这个噬天吞魔雷。保管一颗下去,叫他全家归西!石璿:……师兄,法宝灵器皆是外物,不可迷恋!还有,他全家就剩他一个了。L:我是撸主。谢谢大家的关心!八过,不用出主意了。突然发现,道侣还是很有担当哒!石璿:师兄要小心,此处十分凶险。高舒夜:那师妹跟在我后面,我来探路!石璿:师兄,我已……无力再战。高舒夜:别怕,我在!
  • 玄幻世界的先行者

    玄幻世界的先行者

    这个,是玄幻世界的种田文,是在一个扭曲到极致,以及离彻底崩溃不远的世界里革命的种田文。每个人都应该有着抬头看天,追求自己未来的权利。但这个世界却几乎封死了所有的道路。所以,这样的世界里,种田的出现,将无可避免。工业的力量,将会席卷这片疯狂的天地。红色的旗帜,也会在这个世界的最高峰飘扬挥舞
  • 绝代惊华:废柴九小姐

    绝代惊华:废柴九小姐

    飞机失事她全力一搏得以重生,灵魂附身在一个所谓废柴的身上不知福兮祸兮,爹不疼娘不爱姐妹欺负她哀怨一片,褪去尘埃再现的是傲视群雄的修炼天才。说好的小跟班呢,谁能告诉我那个嘴贱欠扁的妖孽男为什么变成了六界扛把子?这么开外挂秒杀真的好吗?
  • 我的世界之末影大陆的救赎

    我的世界之末影大陆的救赎

    白风意外穿越到我的世界中,本以为能在这片世外桃园打出一片天地的他,却意外发现这个MC不一样!末影大陆因为bug出现在主世界中,初次以外,暮色森林,侏罗纪世界,枪械模组……多种世界融合一体,末影大陆不断靠近,白风能够拯救MC,成为无上的王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