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21900000018

第18章 无智亦无得

现在谈到大乘菩萨道了,《心经》什么都讲了。这部《心经》用这种方式去讲解,还蛮有意思的!观自在菩萨智慧太高了,这么多的内涵,就用了二百六十个字。“无智亦无得”,他说没有智慧,也没有任何的东西可以得到。很难让人相信,观自在菩萨是在讲胡话,神经病了,怎么能说没有智慧呢?如果没有智慧,我们天天去修什么?我们看《道德经》看不懂,看《心经》不清楚,看《圣经》不相信,那是因为众生的觉悟太低呢!如果老子在瞎说,也不能瞎说几千年;如果观自在在乱扯,也不会迷惑这么多人;如果《圣经》是神话,也不会有这么多的信众。所以释迦牟尼佛开悟之后,给那些上根器的人开示《华严经》,而那些二乘根器的人听不懂,只有大乘的菩萨们才能听懂,我们能听懂吗?似懂非懂,非懂似懂,最后还是不懂。当讲到本体,讲到形而上道,无修无证,本自天成,本来一切都在那儿了,什么都不缺少,福德、智慧本来就具足,你要求什么智慧呢?你要得什么智慧呢?只要你成为它,回归你自己,就什么都有了,一切是你,你是一切。那个智慧还要额外去找吗?在禅宗里有句话,叫骑着牛去找牛。

如果骑着牛,还去找牛,找来找去,牛在哪里呢?你自己骑着呢!傻不傻呀?“何其自性,本自具足”,般若自性一切圆满,不假外求,心内求法,当你成为它时,智慧就会彰显出来了。智慧本来就是你的,是自性的启用,你还要得到个“你”吗?你只需成为“你”。如果在那个当下,你得到了一个智慧,用完过后,那个智慧就没有了。你能得到那个智慧吗?天上下雨了,下完雨后,雨就不在那里了。你能得到那个雨吗?老天该下雨的时候,就下了,那不是你得的。你不让老天爷下雨,是不可以的。本来就是那样,道法自然。当自性被启用的时候,智慧从内在彰显出来,只是一用而已,没有一个可得的智慧,无求自得,无求自安。《道德经》里说:“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无就是无得,无得才是真得,妙不可言。当你在这种状态里,智慧自然就会启用了,自然从无中生发,物来则应,过去不留。智慧来了,就应对因缘;用完之后,就此放下。执著的,这一念亦是无明;放下的,自得智慧无碍。人这一辈子活到最后,什么也没有得到。人两手空空地来了,无得;人两手空空地去了,亦是无得。即然无得,为什么在生与死之间,还要执著那个所得呢?放下所得,也放下执著,这就是真正的智慧呀!当你真正地活到这种境界,你得了,但是你得而不知得。当你认为你得的时候,你就没有得。前面讲过,“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没有可得的概念,你有一念可得,你就没得。它本来就在那儿了,你得个什么呢?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亦不可得。不可得的是过去、现在、未来,能得的只有当下。“常无,欲以观其妙”,自得无上正觉,无得自得。虽然这样给大家演绎《心经》,也不知道自己得个什么,其实我只是个传话筒,什么也没有,什么也不是,什么也没得。如果你们感觉我在给你们背课文,那你们也来背背吧!好多东西都不知道从哪生发出来的。《中庸》里说:“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不用思考,随缘而来,那才是智慧。人要学会说话,在恰当的时候,讲最恰当的话。如果说出来的话没有用,那就闭嘴,沉默是金。什么叫会讲话呢?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见佛说佛话,见神说神话,这叫会讲话,你得投机,你要投缘。如果见到基督徒,你满嘴佛话,满身佛气,一身佛腥味,那你们就会干架。那个就是不随缘,不懂随顺众生。你到那个地方应该讲:“主,我太爱你了!”多好啊!人家就会喜欢你。你要是给他讲:“我的佛才是正宗,你的基督不正宗。”那你不是在找抽吗?

(众笑)那就不妙了,你就该跑了,这就是不应对。佛绝对不是这样的,佛应对无碍,他见人会说人话,见鬼会说鬼话啊!如果他只说人话,鬼能听懂吗?这才叫应对。在《妙法莲华经》里面,有一章叫“观世音菩萨普门品”,那里说道:“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说法。”对什么样的人,要说什么样的法,这才叫因缘说法。而我们见到任何人,都以一个身份去说法,都以一个面孔去对待,这样就完了。见到儿子时喊“儿子”,见到朋友时也喊“儿子”,这样能行吗?(众笑)让别人起烦恼了吧?那就不应对了,那就是没有智慧,这时你得个什么,你得个大无明。圣人很自在随缘,知道如何应对。别整天都是一副面孔,今天入佛门了,对任何人都是这样——“阿弥陀佛”,那就完了。观世音菩萨让你随机度化,因缘说法,那才叫智慧,那个叫觉悟。那观自在菩萨是得了,还是无得?因为他不执著一法,不抓一个智慧,所以他得自在解脱,此为逍遥游,游戏人生,真正的游戏三昧。圣人是游戏人生的,我们是来受苦的,苦命儿一个,和人家的境界相差多远呀!那个庄子可以逍遥游,我们逍遥逍遥试试啊!逍遥不起了,两天都保持不了,就从枝头跌落下来,摔得屁股痛得要命,这样不能得游戏三昧。而佛菩萨都是游戏红尘,游戏世间的,多么美妙啊!大家都见过双龙戏珠。“戏”是一种非常美妙的感觉,在这种游戏的过程里,没有苦难,只有喜乐,因为它有那个珠可以戏。但是我们戏不了,我们找不到自己内在里的珠,这个珠就是舍利子,所以我们不快乐,每天都跟个苦人一样,苦瓜脸,见谁都是苦相,就没有喜乐相。因为我们无智亦无得,没有得那个喜相,却得了一个苦相。

如果我们真的感悟到无智亦无得,那个苦相上哪儿去得啊?是诸法空相,必然没有那个苦的相!都是我们自找的,庸人自扰啊!当下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去生活,只要我们进入生活,当下觉知,念念圆明,知道了我们应该在什么样的身份下生活,当妈妈就要当个好妈妈,当儿子就要当个好儿子,把那每一个角色演得活灵活现,就会自在,就会快乐。如果当儿子不像儿子,当妈妈不像妈妈,当爸爸不像爸爸,那必定烦恼。老婆也要给你离婚,因为我们信佛了,难道去修佛,就是修成这个样子吗?如果修成这个样,还不如不修呢!我们离那个真正的佛道差得太远了。因为我们已经连最起码的本分都做不好,身边的人也不知道如何度化,自己都没有觉悟,如何与他们相处呢?只会和那个经书相处,只会和那个佛像相处,但是和那个活着的佛就不会相处了。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是佛,众生皆是佛,怎么不能和佛相处呀!因为我们满身的执著,全是无明,没有觉性。我看到那么多的修行人搞得妻离子散,搞得家破人亡。佛让你这样干的吗?佛不会让你这样干,佛让你爱人,佛让你处处为别人着想,佛让你做一个好妻子,佛让你做一个好丈夫。怎么可能让你天天在那儿干架呢?把家里面搞得鸡飞狗跳,不可能的事,这就充分说明了我们没有觉悟,我们没有得到佛法。而真正得到佛法,那是一片祥和,家里面也是祥和的。你妻子当得好,你老公会烦你吗?你老公应该支持你,好好信佛,这么好的妻子哪儿找去啊!你就把他给度化了。那你搞的佛是什么呢?老公,我要把你扔了,我要出家去。你老公不揍你才怪呢!老婆不当老婆,孩子他妈不当孩子他妈,要你干什么?佛真的不是让你这么干的,就让你好好地,好好地把人做好。在禅宗里讲,“人成即佛成”,但是我们还想离开这个人去找一个什么,你不就是人吗?还去外求一个什么佛法呢?那叫心外求道,终不得法。

当你守在本位,念念不离本心,带着觉悟进入生活的时候,这时就找到了,你每一念都在觉知上,都在观自在上,你就已经是了。你还要个什么,平常心是道,很简单啊!佛就是最平凡的人,但他的不平凡之处就是他处处有觉悟,因此我们才愿意跟着他,我们也想这样的;如果他没有觉悟,我们不可能跟着他。圣人之所以不平凡,就是他在生活中的每一个当下都充满了觉悟,充满了智慧,才如此吸引人,无智亦无得。不要再去外求想得一个什么,然后把家里搞的不融洽、不和谐。我们进入生活,如果懂得修行,知道了什么是真正的修行,就会在自己的本位上做好该做的事情,那么在每一个当下,我们都可以看到佛。如果在每一个当下都见不到佛,那你去哪儿见佛呢?寺院里吗?经书里吗?怎么会见得到呢!修行其实非常平凡,因为没有一个人不修行,都在以自己的方式修行,我们用一颗平常心去面对人生,就是在修行。所以修行不要另觅一个地方,或到深山中避世,就在当下平常的人生中去修证自己,在平常的人生中去变化自己,这就是“道可道,非常道”的道理,不是那种平常人的人生,而是那种非平常人的人生,就是以出世间的心去面对世间的人生。如果想要达到这种境界,我们真的需要有这样的命,能否有机会遇到这样一位明师,遇到他,能否相信他、接受他。如果我们真的能遇到这样一个明道的人,并且愿意相信他,就会得到这种特殊的恩赐。所以以修行的心态进入生活,我们不需要做什么大事,也没有什么大事可做,就在生活中去处理那些细小的事,就是在这些琐事当中,我们就可以找到那个知觉,提升那个灵觉的部分。要时时刻刻留意我们的情绪,留意我们的心态,控制它,要在生活的每一个当下,试着跳开情绪,不是站在心意的角度上,而是站在观察情绪、观察心意的角度上,我们就会感觉到它是另外一个,就会感觉到我们和情绪不是一个,我们和心意也不是一个,就会慢慢地把情绪和心意从内在剥离,这个境界就是非常精微的觉悟境界,我们称之为妙觉。常在这个觉悟状态,我们就不会上心意的当,就不会被物质所引诱,就可以摆脱虚幻能量对我们的作用,就有了驾驭环境的能力。这时,我们的功利心态将会逐渐淡泊,会淡泊名利,而满足于内在,真正做到知足常乐,我们的情感会慢慢真实起来,内在生命的等级也会提高。如果我们坚实地这样走下去,就是走在一条即世成就的道路上,我们虽在当下的生活中,却已经解脱了。我们可以做生活的主人,可以脱离假我的作用,不受物质现象的约制,就会很自然地面对我们的生活,就像禅宗大德所说的“道是什么?吃饭、睡觉就是”。我们就会照常做生活中该做的事,苦还是苦,乐还是乐,只是我们不会去分别,不会去取舍,我们全然接受,这样就去掉执著的作用,人生怎么会不喜乐呢?人生怎么会产生烦恼呢?我们身上的任何一种品质都不多余,只是我们不会用;它没有好坏、善恶之分,只是我们用不对,总是用错。佛教里说“转识成智”,并不是去掉,并不是不要,只是把它转过来就好,转过来用对了,就会产生美好,这是当下妥善,这是一种善用,就会产生智慧,人生就会多姿多彩、逍遥自在。

同类推荐
  • 淡定·从容·心安之从容

    淡定·从容·心安之从容

    民国四大高僧中,弘一法师和虚云法师两位高僧的思想代表着近现代佛学界的权威思想,《淡定·从容·心安》系列将两位大师的思想精华集结,把深奥的道理化成通俗易懂的话,使人以读书的方式亲近高僧大德善知识,启迪大众思维,唤醒世人迷梦,是值得细细品味的经典之作。
  • 圣经故事(第一册)

    圣经故事(第一册)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圣经故事》尝试用浅显的故事形式让一般读者对这部典籍能有个大致的了解。本书分《旧约篇》和《新约篇》两个部分。其中《旧约篇》讲述了创世之初,上帝耶和华创造亚当、夏娃以及他们的后人如何形成以色列民族,并在“上帝应许之地”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王国等故事。《新约篇》讲述了基督耶稣的诞生、传播上帝福音和被犹大出卖并被处死以及使徒们传教等故事。
  • 到最热的地方避暑

    到最热的地方避暑

    本书是《禅门公案三百则》第二部,从浩瀚的禅门典籍中精挑细选出最具代表性、最精彩动人的公案。为了引导读者深入这些公案,每一则都有妥切的“白话新唱”、慧眼独具的“分析与鉴赏”,公案中出现的术语也适时注释。
  • 人间的行脚:佛陀教你当下觉悟,遇见自在的人间修行

    人间的行脚:佛陀教你当下觉悟,遇见自在的人间修行

    今天,当我们在经卷典籍中参禅问道,向佛陀提出种种要求,试图接近佛陀的慈悲恩泽时,其实我们已经离佛陀越来越远了。现在,就让我们用《人间的行脚:佛陀教你当下觉悟、遇见自在的人间修行》这本书脱下佛陀的金装外衣,让佛陀不再凌空飞翔于只有香烟缭绕的地方,让佛陀不再端坐于无人可及的莲花法座上,让佛陀不再安住于壁画、吟唱、礼拜和世人的景仰中。让佛陀的双脚重涉人间,和我们一起去哭、去笑、去失去、去得到、去释怀、去拥抱、去明心见性、去尽情尽兴……执心执意执着,华音流韶过。因缘聚散,光阴荏苒。我们是否,还在踽踽独行的路上步履蹒跚?静思静穆静坐,花雨曼荼罗。刹那清净,一世安宁。我们是否,还没看见自己心头的天澈地明?
  • 清净

    清净

    在当今社会,我们整天为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所左右,为身外之物所烦扰,为名位所刺激,我们的心怎么净得下来呢?烦恼自然时刻也不会远离我们。生活要能事事如意、不受外界干扰,实在很不容易。既然人世问有这么多不如意的环境要面对。不如先自我净化,让内心世界保持清净。《清净》通过大量的禅宗故事,从慈悲心、平常心、随缘、舍得、放下、活在当下等多方面进行深入浅出的阐释,使尘世中忙碌的人们在禅的智慧中修清净心。只有内心清净,才不至被各种境遇所牵引,才能远离烦恼,这样的人生才是真正幸福的人生。《清净》由孟阳编写。
热门推荐
  • 三千法武

    三千法武

    三千大陆,这个大陆光怪陆离,神秘无比。穿越男何灵意外的穿越到“三千大陆”中,这是属于魔法和斗气的世界。在这世界想要立足,必须要凭着智慧与勇气去证明自己……
  • 女配人设又崩塌了

    女配人设又崩塌了

    她是个写网络小说的女作者,写了无数的小说,不成想被小说里的炮灰女配给报复了,开启了满足炮灰女配愿望的慢慢长路。
  • 瀚海星流

    瀚海星流

    天命难违,世道沦常!茫茫宇宙,浩瀚星空!命运的驱使让他踏上征途,开启全新的宇宙修炼之路!吾为——星皇!这世间,有谁没有带过面具,无论是圣人还是地痞,无论是强者还是弱者,都是如此!千年的修炼,统一寰宇,原来,从一开始,都和这面具有关……一场关于真假自我的修炼……一个叫欧阳昊天的少年,一块名为星辰之心的宝石,十六位被称为本源帝君的神明,这一切的一切,追溯到漫漫星河的起源……(百分百纯原创,若有雷同,纯属巧合。)
  • 付出所有来见你

    付出所有来见你

    人们常说,人生四大喜事莫过于:“久旱逢甘露,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然而时隔多年,甚至千年跨越时空的两人,再次相见又会如何呢?
  • 魂生破晓

    魂生破晓

    三万年前,魂生大陆支离破碎,三万年后,他与同伴转世重修,却发现一切都没有那么简单
  • 猎灵血鹰

    猎灵血鹰

    少年本是死灵,但偏偏选了猎灵学院,看他如何风骚带妹,成为最强猎灵师,追溯自己的血统。
  • 我.恶流之悲,尘无泪

    我.恶流之悲,尘无泪

    她是惜羽,也是昔羽,更是别羽。惜羽爱谁?谁爱昔羽?昔羽恨谁?谁恨昔羽?谁和谁?还有谁?以生命爱着别羽,别羽,她终将爱谁?痴迷寻找十几年的他?霸道守护的他?阴谋逼宫爱恨总是交缠的他?还是总是伤她却爱她的他?或者,还有他!情在路口寻觅出路,多年阴谋也到了尽处,挣扎生与死,纠缠爱与恨;揭开了身生之迷,也揭开数十年惊天阴谋的序幕,或者?付出足够生命,它可以落幕!b
  • 炎黄源流歌述

    炎黄源流歌述

    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数千年来朝代更迭,战争频繁,政治改革,农民起义,民族和战,经济兴衰,科技发展,文化繁荣,历史事件浩如烟海,出色人物比肩接踵。作为一个中国人岂能不知中国历史?我常想:诗歌的一大特点是易诵易背,有些学科的知识,因用诗歌的形式写出,所以容易掌握,如《濒湖脉学》、《药性赋》;农谚凭着口头传诵,使耕作要领得以流传。如果把中国历史以诗歌的形式写出,对于初学历史的人岂不很有帮助。
  • 我只想复活师妹

    我只想复活师妹

    师妹只剩下一缕幽魂,我要复活她,无论前路有多少艰险苦难。
  • 心上有你认真且怂

    心上有你认真且怂

    各种各样的愛情故事,或许有你所憧憬的愛情亦或者其中就有你。心上有你,認真且慫。雙木非林,田下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