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645700000022

第22章 人物篇(2)

在第十三回的托梦中,元春提出了让贾府家业“常保永全”的两项措施。这说明,元春时刻担忧着贾府的前途命运,对贾府将来面临的危机已经有了一些预感。对元春而言,一时得宠不代表一世得宠,这样的事她听得太多,也见得太多。贾府不能把宝全部押在元春一个人身上,必须为后代子孙考虑退路。

§§§第二十二回,元春从宫中传来一首灯谜:

能使妖魔胆尽摧,身如束帛气如雷。

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

谜底是“炮竹”。如果说元春托梦的情节含有推测成分的话,那么通过这一首诗,元春内心的忧虑就完全跃然纸上了。对于贾府而言,元春就好比这爆竹,一次省亲便是“一声震得人方恐”,为贾府营造了“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绣之盛”。但是,“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元春提醒家人,此时的富贵荣华,恰似浮云一般,“回首相看已化灰”。

对于元春的这首诗,脂砚斋评道:“此元春之谜。才得侥幸,奈寿不长,可悲哉。”其中,“才得侥幸”十分着眼,元春得什么侥幸?联系到前面分析的元春参与了政治斗争,与冯紫英一样经历了“大不幸中又大幸”,脂评里的这句“才得侥幸”就顺理成章了。

作为贾府安插在皇宫的一枚政治棋子,元春最终的结局当然是悲剧性的,但具体是什么情节内容呢?要全景揭示元春的命运结局,我们就必须从前八十回中寻找线索。

贾府得以“安富养荣”,最强有力的招牌是:宫中有人。而元春能在宫中受宠,最有可能的招牌是:我肚子里有人。元春是否怀了龙种,《红楼梦》里没有明写,但第五回元春的判词中有一句“榴花开处照宫闱”,隐约露出了玄机。这里的“榴花”代表什么呢?榴花似火,说火照宫闱,感觉像是不祥之兆,没有这种说法。不过,另外还有一个关于榴花的典故。据《北史》记载,北齐安德王高延宗称帝,将赵郡李祖收的女儿纳为妃子,后来到李家大摆宴席,李母送上一对石榴以示庆贺,取石榴多子之意。根据这个典故,“榴花”的寓意就比较明显了,应该就是指元春怀有身孕,并因此而倍加受宠。前面提到过,元春、冯紫英参与了“铁网山”的激烈斗争并失利,却没有受到圣上的惩罚,反倒侥幸得脱。圣上为什么要放他们一马?如果元春有孕,那就很容易理解了。

但是,好景不长,元春怀孕遭遇了不测,正如第五回的曲目里所写:“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元春并没有把这个龙种活着生下来。我们知道,圣上身边最不缺的就是女人,你不能生那就换别人来。因此,这一流产事件,直接导致了元春的失宠。随着元春的失宠,曾经的派系斗争被翻了案,或者又掀起了新一轮的派系斗争,元春这一派失去了有效的靠山,很快就土崩瓦解,甄家被抄没,就是一个极度危险的信号。

元春在宫中失宠,还有一个明显的暗示。在第七十二回,王熙凤自述,她做了一个莫名其妙的梦。根据王熙凤与来旺媳妇的交谈,整个梦是这样的:

“梦见一个人,虽然面善,却又不知名姓。找我,问他作什么。他说娘娘打发他来要一百匹锦。我问他是那一位娘娘,他说的又不是咱们家的娘娘。我就不肯给他,他就上来夺。正夺着,就醒了。”

整个梦的核心是夺锦,首先我们得弄清楚锦代表什么。这锦不多不少,偏偏是一百匹,又是从贾府出来的。早在第五回,宁、荣二公跟警幻说过这样一句话:“吾家自国朝定鼎以来,功名奕世、富贵传流虽历百年,奈运终数尽不可挽回者。”还有第十三回,秦可卿给王熙凤托梦时说道:“如今我们家,赫赫扬扬已将百载。”据此,我们可以假设一百匹锦就是代表着贾府的百年家业。

那么,是谁要来夺走贾府的百年家业呢?从梦中得知,幕后主使是宫中的另一个娘娘,而且就在第七十二回,先后出现了来要钱的“夏太府”和周太监,但此时的荣国府财尽力竭,已经无法满足这些在宫廷斗争中举足轻重的宦官们的要求了,贾琏还特别感慨:“得罪人之处不少。”综合这些细节,元春在宫廷斗争中失势的寓意也就不言自明了。

失宠的元春,最终成为派系斗争的牺牲品。为了尽快平息这场斗争,圣上赐死元春、抄没贾府。第五回的曲目里写道:“眼睁睁把万事全抛,荡悠悠芳魂消耗”,应该就是暗示了这个情节,而“荡悠悠”表明元春是悬梁自尽的。在第十八回省亲时,元春点的第二出戏是“乞巧”,脂砚斋评道:“长生殿中,伏元妃之死。”“长生殿”的故事妇孺皆知,说的是唐明皇与杨贵妃的故事。杨贵妃最终的结局是在马嵬坡被赐死,上吊自尽,这也正与元春的死法相吻合。

元春这枚政治棋子,在“虎兔相逢”之际,带着内心的苦楚与辛酸,走上了黄泉不归路。伴随着她的离去,贾府这座大厦瞬间崩塌,顷刻间灰飞烟灭。元春的“回首相看已成灰”,一语成谶!

2.湘江水逝楚云飞(史湘云)

在所有的“正册十二钗”中,史湘云的名字一直到第十九回才姗姗来迟,最后一个出场。更为奇怪的是,史湘云的出场不仅没有面貌的描写,而且也没有身世的交代,仿佛大家都知道这个人似的。

我们先看一下史湘云是怎么出场的。在第十九回,袭人对宝玉说:“自我从小儿来了跟着老太太,先伏侍了史大姑娘几年,如今又伏侍了你几年。”如果说这里突然冷不丁冒出一个“史大姑娘”让大家不明就里的话,史湘云本人的出场就更是莫名其妙了。在第二十回写道:“宝玉正和宝钗顽笑,忽见人说,史大姑娘来了。”我曾经看到过一个评论,说外国人看英译本的《红楼梦》,最搞不清楚的就是这个“史大姑娘”,从哪儿冒出来的?我相信,如果没有任何人物和情节的耳闻,第一次看《红楼梦》的人,也会被这个满口叫着“爱哥哥”的“云妹妹”整得一头雾水。

不过,曹雪芹似乎觉得史湘云这个人物不需要向大家介绍,至少在前八十回里我们找不到关于史湘云身世的正面或者侧面的描写,反倒是脂砚斋表现得很积极。在史湘云的名字出现在第十九回以前,脂砚斋就在批语中两次提及到了这个人物。第一次在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说到“如今代善早已去世,太夫人尚在”,脂评写道:“记真!湘云祖姑史氏太君也。”第二次在第十三回,忠靖侯史鼎的夫人来参加秦可卿的丧礼,脂评写道:“史小姐湘云消息也。”

曹雪芹没有系统地介绍重量级人物史湘云,却由脂砚斋来补充说明,个中缘由不得而知。根据红学大师周汝昌先生的考证,原因在于史湘云这个人物有原型,而且原型就是脂砚斋。在第三十七回湘云赋诗,靖藏本有脂评写道:“观湘云作海棠诗,如见其娇憨之态,是乃实有其事,非作者杜撰也。”“实有其事”似乎也印证了史湘云有原型的说法。尽管这个推断至今依旧争议不休,但一点都不妨碍我们对史湘云这个人物发自内心的喜爱。正如张爱玲在《红楼梦魇》中所写:“欣赏《红楼梦》,最基本最普及的方式是偏爱书中某一个少女。像选美大会一样,内中要数史湘云的呼声最高……其实自有《红楼梦》以来,大概就是湘云最孚众望。”

一个缺乏身世和相貌描写、戏份明显少于黛玉、宝钗等核心人物的史湘云,为什么能够获得大多数人的赞誉呢?我们还是先从史湘云的身世说起。

由于《红楼梦》中缺乏系统介绍,我们需要搜集相关的碎片,拼凑出史湘云的身世信息,大致可以总结为四项:

①自幼失去双亲(第五回判词“襁褓之间父母违”、曲目“襁褓中,父母叹双亡”)。

②与贾家是亲戚,是贾母的孙侄女(第二回脂评“湘云祖姑史氏太君也”,第二十回“亲戚中又有史湘云、林黛玉、宝钗等诸人”)。

③幼时住在贾府(第十九回袭人说自己“先伏侍了史大姑娘几年”)。

④长大后被两个叔叔接回,轮流抚养(第十三回脂评“史小姐湘云消息也”,第三十一回史湘云说厚衣服“都是二婶子叫穿的,谁愿意穿这些”)。

第五回史湘云的曲目里写道:“襁褓中父母叹双亡,纵居那绮罗丛谁知娇养?”这句话暗示了孤女史湘云寄人篱下的生活是很不如意的。那么,这是一幅什么样的生活场景呢?

第三十二回有一个细节,袭人让湘云帮自己做鞋子,湘云满口应承。宝钗知道后,便埋怨起袭人,说她“不会体人情”。宝钗跟袭人说,自己听闻湘云“在家里竟一点儿作不得主”,为了节省开支,“差不多的东西多是他们娘儿们动手”。宝钗说,湘云几次来都跟她说自己在家“累得很”,宝钗再问时,湘云“连眼圈红了,口里含含糊糊,待说不说的”。宝钗觉得,“想其形景来,自然从小儿没爹娘的苦”。袭人听宝钗这么一说,方才醒过神,说道:“不知他在家里怎么三更半夜的做呢。”袭人的推测立即得到了证实,宝钗说:“上次他就告诉我,在家里做活做到三更天,若是替别人做一点半点,他家的那些奶奶太太们还不受用呢。”从此看出,史湘云哪里是什么侯爵家的千金小姐,简直就是一个深受资本家剥削的“童工”!

从这个细节里,我们已经能够判断出史湘云在两个叔叔家所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史湘云偶尔来荣国府串门,史侯家是很心虚的,生怕史湘云在贾母面前诉苦。在第三十一回,我们看到了穿着很不合适宜、裹着厚厚衣服的史湘云。王夫人觉得很奇怪,这么热的天你穿这么厚干嘛?史湘云回答:“都是二婶子叫穿的,谁愿意穿这些。”既然天气热,为什么湘云的二婶子还要让她穿这么厚的外套呢?原因只有一个:让湘云在荣国府人的面前展示自己在史侯家过着养尊处优的日子。这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吗?从这个细节,足以看出史侯家有多么心虚。

史侯家把湘云当“童工”使唤,还把这么一个孤女当成累赘,巴不得早点打发出去,不仅自己省事,还能捞一笔彩礼。第三十一回,迎春说史湘云爱说话,王夫人说道:“只怕如今好了,前日有人家来相看,眼见有婆婆家了,还是那么着。”这里透露出一个很重要的信息,有人来给史湘云说亲了。那么,史湘云对这门亲事满意吗?在第三十二回,袭人以此事逗她,问道:“大姑娘,听见前儿你大喜了?”史湘云是什么反应呢?她“红了脸,吃茶不答”。史湘云不是害羞,而是由衷的无奈。

根据袭人“先伏侍了史大姑娘几年”的自述,幼时的史湘云是在贾母身边生活的。对这一段幼年的快乐时光,历尽凄苦的史湘云应当是无比怀念的。如今寄人篱下的史湘云,对偶尔回荣国府串门的日子倍加珍惜、不忍离去。在第三十六回,史家的人来接湘云回去,湘云“只是眼泪汪汪的”,但是“见有他家人在跟前,又不敢十分委曲”。史湘云内心的凄凉与无助,或许只有她自己最清楚。

按理说,面对这样的生活境遇,史湘云愁容满面、博得众人同情与抚慰,是顺理成章的事。但是,除了临走前“眼泪汪汪”、跟宝钗说自己在家“累得很”以外,我们几乎看不到一个愁眉苦脸、以泪洗面的史湘云。相反,史湘云留给我们的印象是活泼可爱、率直真诚。关于这一点,我们来看几个细节。

①在第二十二回,别人都知道黛玉心思重,不敢说她跟戏子长得像,“事无不可对人言”的史湘云却脱口而出。

②在第三十一回,史湘云给袭人、鸳鸯、金钏、平儿四个丫头送礼物,生怕下人搞错了,要自己带了来。连袭人都说:“戒指儿能值多少,可见你的心真。”湘云得知自己做的扇套被黛玉剪了,便说道:“林姑娘他也犯不上生气,他既会铰,就叫他做。”

③史湘云对薛宝钗敬佩有加。在第三十二回,湘云就对袭人说:“我天天在家里想着这些姐姐们,再没一个比宝姐姐好的。可惜我们不是一个娘养的,我但凡有这么个亲姐姐,就是没了父母也没妨碍的。”在第三十六回,黛玉发现宝钗在宝玉旁边坐着绣鸳鸯时,准备叫上湘云进去奚落一番,可湘云“想起宝钗素日待他厚道”,又知道“黛玉口里不让人”,便将黛玉拉着走了。

④让史湘云更加感激薛宝钗的事情发生在第三十七回。兴致高涨的史湘云主动承办诗社活动,经薛宝钗的提醒,史湘云发现这个承诺远远超出了她的经济承受能力,随即“踌躇起来”。最终还是薛宝钗提供赞助,为她解了围。让一个人发自内心感激的,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从此,史湘云对薛宝钗更加敬佩,第四十五回黛玉对宝钗说“怨不得云丫头说你好”,可见史湘云平日里时刻将对宝钗的好感挂在嘴边。在第四十九回,史湘云不让王熙凤给她另外安排住处,“只要与宝钗一处住”,两人更是亲密无间。

⑤还是第四十九回,史湘云煞有介事地告诫薛宝琴:“到了太太屋里,若太太在屋里,只管和太太说笑,多坐一回无妨。若太太不在屋里,你别进去,那屋里人多心坏,都是要害咱们的。”宝钗给史湘云的评价是:“虽然有心,到底嘴太直了。”

从这些细节中,我们看到史湘云不仅心直口快、为人真诚,而且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她并没有以自己生活的凄苦为筹码,博取别人的同情与抚慰。第五回的曲目里总结史湘云是“幸生来英豪阔大宽宏量,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从踏进贾府的那一刻起,史湘云就彻底抛弃了在史侯家生活的种种凄苦,尽情享受着难得的快乐时光。对黛玉的拈酸,她口无遮拦地“批判”。对宝钗的帮助,她发自内心地感激。她没有主子小姐的架子,亲自将礼物送到丫头的手中。她对朋友善意的提醒,从来无所顾忌。这个在逆境中始终保持着开朗、乐观心态的女子,给众人带来了无尽的欢乐,史湘云也博得了所有人由衷的钦佩和喜爱。

作为互相联络有亲、“一损皆损,一荣皆荣”的四大家族,随着贾府的衰亡,王、史、薛三家也必然受到牵连。作为史家孤女的史湘云,她的结局自然也是悲惨的。那么,史湘云到底是什么样的结局呢?我们还是在前八十回中寻找一些蛛丝马迹。

①第一回甄士隐的“好了歌解”中说道:“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脂砚斋评道:“宝钗、湘云一干人。”

②第五回关于史湘云的曲目写道:“厮配得才貌仙郎,博得个地久天长,准折得幼年时坎坷形状。终久是云散高唐,水涸湘江。”

③第三十七回史湘云的海棠诗中有“自是霜娥偏爱冷”,脂砚斋评道:“又不脱自己将来形景。”

从以上这些暗示可以看出,史湘云没有像黛玉、迎春那样在青春年华之时亡故,而是熬到了两鬓成霜之日。另外,史湘云对自己的婚姻生活充满期待,希望能够通过婚后美好的生活“折得幼年时坎坷形状”。但是,史湘云的婚姻生活极为短暂,最终“云散高唐,水涸湘江”。这个饱经坎坷和凄苦的史湘云,还没有来得及享受青春的阳光,便落入了“早寡”的深渊!

根据已有的线索,史湘云结局的大致方向应该就是这样。不过,还是有两个细节困扰着我们:第一,史湘云嫁给谁了?第二,是什么原因造成史湘云“早寡”?丈夫病故还是其他的原因?要回答这两个问题,就必须先解开《红楼梦》的第一大谜团——“白首双星”之谜。

同类推荐
  • 我们这一代读书人

    我们这一代读书人

    书中集中收录季羡林对陈寅恪、郑振铎、胡适、冯友兰等师友的回忆文章,勾绘出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群像,揭示他们各自或张扬或内敛、或率性或周正、或持正坚守或隐忍委曲……的人生性格及因此遭际的不同命运。每一个学者身影的背后便是一段20世纪中国文化变迁的历史。这些百年中国栋梁之才,与季老一道构成了20世纪中国学术和文化的风景线。那一篇篇温馨感人的文字向我们揭示了季老的识人之术与交友之道,并为我们认识和理解中国老一代读书人的家国情怀和兼济理想提供了一份最真实的知识分子心路档案。
  • 欧阳修文集2

    欧阳修文集2

    本书为欧阳修的诗、词、文精选集。其中收录了:古诗三十八首、古诗二十首、古诗二十四首、律诗六十首、律诗五十七首、律诗五十六首、赋五首等。
  • 从春天出发

    从春天出发

    该书是作者的散文集,分为乡情篇、亲情篇、友情篇、山水篇、感悟篇等八辑,共一百多篇散文。
  • 岁月书签

    岁月书签

    春节前,故乡散文女作家孔瑞平来家,请我为她将出的散文集作序。我非散文家,却不自量力,愿为之效劳,全在故乡情结。浏览全书“总目”,已逾百篇之巨,作者从全部文稿中选出二十余篇,复印成三宋大字,供我这老年人作序文时参阅。
  • 读者精品——青春有约

    读者精品——青春有约

    要前进的青年们大抵想寻求一个导师。然而我敢说:他们将永远寻不到。寻不到倒是运气;自知的谢不敏,自许的果真识路么?凡自以为识路者,总过了“而立”之年,灰色可掬了,老态可掬了,圆稳而已,自己却误以为识路。假如真识路,自己就早进向他的目标,何至于还在做导师。
热门推荐
  • 狂少逍遥游

    狂少逍遥游

    都市狂少龙一白霸气回归!寻找父母是他最大的心愿,都市逍遥游,与人斗与天斗其乐无穷!
  • 国民女神她翻车了

    国民女神她翻车了

    “老公,抱~”荧幕上如高岭之花的神仙姐姐,在景谦大帝面前居然秒变小白兔,誓要抱紧绝色老公的大腿不撒手。前世她识人不清被渣男闺蜜所害,摔落江中。一朝重生,她狠虐仇人,手撕白莲花,却无意间招惹了一位帅裂苍穹的醋缸子。“老公,山无棱,天地合,人家只爱你一个!”“呵。”马屁无效。某女狗腿似的捏肩捶背:“宝贝儿,青梅竹马都是浮云,天长地久的只有你~”“哼。”顺毛失败。“唔,不如晚上给你暖被窝?”“……”好吧你赢了。爱情最美的样子,就是你爱我,而我也刚好爱你。(女主很苏很撩,男主宠妻无度,甜爽文)
  • 电竞陪玩冠军

    电竞陪玩冠军

    沈言兮是某陪玩APP上的高阶陪玩,她玩的是王者荣耀。某一天,沈言兮照样登上了某陪玩APP,正好,有一个订单,点订单的人正是sunshine战队的队长苏柠柚,最近sunshine战队正在找队员……一局游戏下来后,苏柠柚很欣赏这个叫随风去的陪玩,打算加她进战队…………
  • 处世交友恰到好处

    处世交友恰到好处

    儒家文化的宗旨是“中庸之为道”。“恰到好处”与“中庸”又不是一种意思。“中庸”只是“恰到好处”的处世方法之一,如果在不该“中庸”的时候也“中庸”,对不该回避的问题也取“中庸”态度,就不恰当了,就不是恰到好处了!这么说,大概您已明白这部书的精神。恰到好处,就是此一时,非彼一时,惯于捕捉变化之机,以达到目的。
  • 破世黑龙

    破世黑龙

    乱世纷争,法力重修,地球?宇宙?异界?都要玩转。异灵星第一强者再次磨练,魔神战魔神,血溅四方
  • 重生牛顿

    重生牛顿

    没有艾萨克,就没有物理学!(牛顿爵士的全名是艾萨克—牛顿!)没有艾萨克,就没有物理学!艾萨克,他总结了三定律!艾萨克,他发现了万引力!他指给了人民理性的道路,他领导物理走向光明!他经典的著作八九本,他教我们理解自然!他建立了微分和积分,他实现了彩虹好处多!没有艾萨克,就没有物理学!没有艾萨克,就没有物理学!
  • 十五岁的青春寄语

    十五岁的青春寄语

    一场游戏,让他们对方,都沦陷了......
  • 木马纪(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木马纪(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作品讲述了一个关于爱与迷茫的故事。小说的主人公我和长武是青梅竹马的恋人,两人的爱情在作者用若干经典文本构建出的虚幻环境里穿梭展开,亦真亦幻,故事的所有发展,都交付不可知悉的想象空间中。这是一篇缓慢的小说,会随着阅读同读者一起安静下来。读者的阅读和构建会赋予它的形态与涵义。同所有家庭遭遇变故的孩子性格容易扭曲一样,我沉默寡言、性情阴郁又稍带点神经质,每每在此类小事殚精竭虑瞻前顾后,以至时时忘记吃饭、走路或睡觉。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的英雄学院之铁拳修女

    我的英雄学院之铁拳修女

    “忏悔吧!为自己的弱小和无能......赎罪吧!为自己的狂妄和自大......这个世界不需要废物般的英雄,我会用双手贯彻自己的正义,为社会带来新的秩序!”一位穿着修女服的少女如是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