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645700000009

第9章 时代篇(8)

尽管探春的改革以失败而告终,但她的才能、志气、抱负、梦想,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面对贾府这个万丈深渊,她本可以躲在李纨的身后,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也可以严格执行王夫人“无为而治”的政治路线,没有人会认为她“占着茅坑不拉屎”。但是,素有大志的探春敢于勇往直前、义无反顾,为这场“布拉格之春”式的改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令贾府胡作非为的男人们无地自容!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改革者是英雄的化身!《红楼梦》里的贾探春,在荣国府领导了这场轰轰烈烈的“布拉格之春”式的改革,却只能落得一个远嫁的结局。尽管探春是虚构的人物,但类似的场景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商鞅的改革为秦国奠定了称霸天下的基础,自己却身受车裂的酷刑;王安石的变法受到司马光等保守派的阻挠,近千年来毁誉参半;领导真正“布拉格之春”的杜布切克在苏联的干涉下黯然下台……或许,这正是改革者共同的命运悲剧!

3.历史选择了探春

在“探春新政”之前,贾府面临的经济危机是众所周知的,从第十三回秦可卿的托梦就让我们了然于胸。既然危机已经摆在世人的面前,那么这场经济改革为何姗姗来迟呢?为什么不是别人,而是由探春来主导这场改革呢?

为了解答这两个问题,我们不妨将可能领导改革的人选作一番梳理。

首要的人选当然是王熙凤。首先,她有这个权力,从《红楼梦》故事一开始,她就执掌着荣国府的管理大权。其次,她有能力,“裙钗一二可齐家”绝不是浮夸之辞,而且她在贾府中有群众基础,能够确保政策的贯彻执行。秦可卿选择给她托梦,也正是看中了王熙凤这两个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尽管王熙凤逐渐认识到了荣国府面临的经济危机,却没有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解决这个难题。

当然,王熙凤也并不是什么都没有做。在第五十五回她对平儿说道:

“我这几年生了多少省俭的法子,一家子大约也没个不背地里恨我的。”

王熙凤这话是真是假呢?我觉得至少后半句是真的,至于前半句还有待斟酌。下人们对王熙凤的怨恨,真是因为她“生了多少省俭的法子”吗?在前面的情节里我们找不到相应的证据,反倒是王熙凤严酷毒辣、又变着法地盘剥国有资产,这才招致了下人们的不满。也就是说,王熙凤的“省俭的法子”如果有,也不是为了节省贾府的开支,而是想方设法地往自己腰包里装。

因此,有权力、有能力搞这场改革的王熙凤,本人却完全没有这个心思。相对于改革而言,她更有权力和能力,特别是有足够的心思放在以权谋私、中饱私囊上面。

除了这一层原因以外,王熙凤不愿意改革,还有另外的理由。在第五十五回,王熙凤继续对平儿说道:

“我如今也是骑上老虎了,虽然看破些,无奈一时也难宽放。二则家里出去的多、进来的少。凡有大小事,仍是照着老祖宗手里的规矩,却一年进的产业又不及先时。多省俭了,外人又笑话,老太太、太太也受委屈,家下人也抱怨刻薄。”

王熙凤的话看似有理,却掩盖着一个不能回避的现实:王熙凤是旧体制最大的既得利益者——这才是王熙凤不愿意搞经济改革的根本原因。

有人会问了,既然王熙凤是贾府旧体制最大的既得利益者,为什么还要支持探春的改革呢?她就不怕有一天革到自己头上吗?我们不妨站在王熙凤的角度,体会一下她当时的心理活动,总结以下这么几点:

①贾府的经济确实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王熙凤不得不承认这一点。她对平儿说:“若不趁早儿料理省俭之计,再几年就都赔尽了。”王熙凤绝不是鼠目寸光之人,“覆巢之下,岂有完卵”,比起自己的利益因改革受到一些损害而言,贾府彻底崩盘才是最彻底的终结。

②林语堂说,中国人并不是没有宗教信仰,而是得意时信儒教,失意时信佛道。一病不起的王熙凤此时算是失意了,曾经狂言“从来不信什么是阴司地狱报应”的她,也开始回味因果报应。她对平儿说:

“若按私心藏奸上论,我也太行毒了,也该抽头退步。回头看了看,再要穷追苦克,人狠极了,暗地里笑里藏刀,咱们两个才四个眼睛、两个心,一时不防,倒弄坏了。”

③探春的才能让王熙凤找到了“抽身退步”的台阶。她慧眼识人,将探春看成了自己的膀臂。同时,王熙凤也指望着众人将往日对自己的怨恨转移到探春身上去。

基于这些考虑,王熙凤没有阻挠探春的改革,却明确表达了对探春的支持态度。不仅如此,王熙凤还派平儿出面,给探春撑腰,为探春的改革出力。

除了王熙凤这个最主要的人选以外,还有谁可能领导这场改革呢?

第一,王夫人。她是荣国府的老领导,又在王熙凤病重后直接管理荣国府,她有这个权力。但是,她交代宝钗的话中,透露出了她为“临时内阁”敲定的政治路线——“别弄出大事来才好”。从这里可以看出,有这个权力的王夫人却没有这个能力。当局者迷,“原是天真烂漫之人”的王夫人属于彻头彻尾的保守派,让她领导改革,可以说是缘木求鱼、水中捞月。

第二,李纨。她是长房长媳,又是“临时内阁总理”,在王熙凤病重期间负责荣国府的内政,她多少也算有些权力。但是,她在荣国府里“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无见无闻”,在下人们看来,她“素日原是个厚德多恩无罚的”。按王熙凤的说法,她是个“佛爷”,按兴儿的说法,她是个“大菩萨、第一个善德人”。如果她真有能力搞这场改革,王夫人也用不着舍近求远,把王熙凤找来管理荣国府了。

第三,宝玉。虽然他是荣国府根正苗红的“接班人”,但他“不是这里头的货”。第二十八回,王熙凤让宝玉代写一笔账,他一路地不耐烦。在第五十一回还有个细节,宝玉连银子是一两还是二两都分不清楚。以他的这种本事,恐怕只能让贾府崩盘得更迅速、更彻底。

第四,迎春、惜春、贾兰、贾环。那就更扯了!迎春是出了名的“二木头”,“戳一针也不知哎哟一声”,况且也不是贾政这边的人。惜春年纪小,而且关系更远,是贾珍那边的。贾兰更小。贾环就更别提了,不仅“人物委琐,举止荒疏”,而且招人厌恶。王熙凤对他的评价是最狠毒的,怎么说的呢?“更是个燎了毛的小冻猫子,只等有热灶火坑让他钻去罢”,“实在令人难疼,要依我的性,早撵出去了”。这几个人别说领导改革了,连参加“临时内阁”的资格和能力都没有。

第五,黛玉、宝钗。两个都是亲戚,对贾府的事也不便深管。按王熙凤的说法,林黛玉“是美人灯儿,风吹吹就坏了”,没事都要每天整得病怏怏的,真要理点事还不早死早超生?宝钗倒是有精力、也有能力,而且也在王夫人的授意下加入了“临时内阁”。但是,她是“拿定了主意,不干己事不张口,一问摇头三不知”。她可以参与这场改革,也可以适当地出谋划策,但绝不可能越俎代庖,领导贾府的改革,这是原则问题。

该数的人我们都数过了,这场经济改革的重任,必然要落到探春的身上。这不仅是曹雪芹的选择,更是历史的选择!

应当说,探春领导贾府的“布拉格之春”,不仅是形势的需要,也是探春自己的需要。为什么说也有探春主观上的原因呢?核心就在于探春的地位——庶出!这是打在探春心中永远的烙印,影响着她一生的命运。

探春与生母赵姨娘的矛盾由来已久,总的背景是探春对自己“庶出”的出身极度不满,主要根源则在于赵姨娘的品性太差。在第二十七回,探春就因为一双鞋跟宝玉诉了一番苦楚,并刻意强调:“我只管认得老爷、太太两个人,别人我一概不管。”在探春的眼里,自己的生母赵姨娘实在是烂泥扶不上墙,四处招人怨恨,连累自己。探春说她“特昏愦的不像”,已经算是比较客气的了。

俗话说“血浓于水”,一对亲生母女如何走到了反目成仇的地步呢?为了全面认识这对母女的矛盾,我们需要从两人的生活状态中,探求各自的欲望。

先说赵姨娘。她是贾政名正言顺娶来的妾,如果她没有子女,恐怕还能跟周姨娘一样低调。所幸她生了探春,更重要的是生了贾环,为贾府的香火承继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遗憾的是,付出与收获往往不成正比。看看人家王熙凤,没有生出子嗣,还矮自己一辈,却以贾琏正妻的身份,仗着贾母的宠爱和王夫人的亲戚关系,到处飞扬跋扈。赵姨娘呢,是高了一辈,是生了贾环,但就因为她是侍妾之身,一切成就骤然归零。两相比较,上哪儿说理去?

社会的不公平,根源就在于机会的不平等。身份,往往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出身于大富之家,咿呀学语时便可腰缠万贯;出身于贫贱之家,一辈子辛劳却依然面朝黄土背朝天。这就是残酷的现实,而这个现实,在赵姨娘的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

生活境遇可以让一个人在物质上匮乏,却不能抹杀他心中的欲望,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我们能够理解赵姨娘心中的那份诉求。虽然贾环“人物委琐,举止荒疏”,但好歹也是男丁,而探春则是“才自精明志自高”的管理人才。赵姨娘认为,自己理应获得本该属于自己的地位,特别是探春执政以后,赵姨娘更加坚定了这个想法。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反过来说,可恨之人也必有可怜之处。赵姨娘之所以招人怨恨,有整个社会的习惯背景。与生俱来的地位标签,使她在旁人眼里连个屁都不值,作为“儿媳妇”的王熙凤骂她就跟骂孙子似的。第二十五回有一个不起眼的细节,马道婆来到赵姨娘的住处,看到了什么呢?“炕上堆着些零碎绸缎弯角,赵姨娘正在粘鞋”。可以想象,在这个“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赵姨娘带着贾环在夹缝中苦苦求生,她是高楼大厦背后的蚁族,是朱门外面的“冻死骨”!在那些地位“高贵”的人眼里,她连条狗都不如!

当然,社会的歧视、生活的窘迫并不能成为报复社会、杀人放火的理由。赵姨娘在欲望与生活的巨大反差中,逐渐形成了扭曲的心灵——仇视一切既得利益者,并不择手段地加以陷害。赵姨娘通过马道婆加害荣国府的当权派王熙凤,多少还情有可原。但是,她为了让贾环继承财产而加害宝玉,就是十足的可恨了。无论是贾环跟丫头们耍无赖,还是被芳官用茉莉粉糊弄,她都要借题发挥、上纲上线,足见她内心的狭隘。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也就能够理解,生活的贫苦和心中的渴求,让赵姨娘在探春当政后,看到了生机与希望。

再说探春。她的才华或许比不上黛玉、宝钗,但至少优于迎春和惜春,而就管理才能来说,她也有王熙凤的风范。但是,她再有本事、再有能力,也无法改变一个铁铮铮的事实——庶出。王熙凤对平儿说:“好个三姑娘,我说他不错,只可惜他命薄,没托生在太太肚里。”一句“没托生在太太肚里”,就注定了探春一生“命薄”。

正出与庶出能有多大的差别呢?咱们看看宝玉与贾环、贾琏与贾琮就明白了。对男人而言,庶出无非就是少分些财产,物质生活匮乏一点而已,但是,对于女子而言,庶出的境遇差别就大了去了。在第五十五回,王熙凤对平儿说道:

“虽然庶出一样,女儿却比不得男人。将来攀亲时,如今有一种轻狂人,先要打听姑娘是正出还是庶出,多有为庶出不要的。”

也就是说,正、庶直接决定了女子的婚嫁命运。在“男尊女卑”的世界里,这就等于是打上了终生的烙印。才能与地位的反差,让探春悲痛不已,却无从使力。在探春的内心深处,始终无法接受自己是赵姨娘亲生女儿的事实。正是基于这样的渴求,她才会说出“只管认得老爷、太太两个人”的话。再加上赵姨娘的狭隘,更是让探春悲愤不已,两人的矛盾总有一天会爆发。

赵姨娘、探春母女的矛盾爆发,发生在探春当政后不久,起因就在于赵姨娘的兄弟亡故,贾府赏银的多少问题。赵姨娘得知是探春生硬砍了二十两,便来找自己的女儿“理论”。前面分析过,赵姨娘希望探春当政后“拉扯”自己一把,多少也改善一下生活状况。但是,事与愿违,探春不但不“拉扯”,还拿自己这个“苦瓠子”开刀,她能不生气吗?

赵姨娘跟探春争吵了一阵,发现不对劲了。原来,赵姨娘“拉扯”的渴求,是建立在她与探春的母女关系上,这还需要辩论吗?难不成还要做亲子鉴定?因此,赵姨娘就直入主题,直接质问探春为何不“拉扯”自己。但是,探春显然从根本上否定了赵姨娘的这个命题,发自肺腑地怒道:

“太太满心疼我,因姨娘每每生事,几次寒心。我但凡是个男人,可以出得去,我必早走了,立一番事业,那时自有我一番道理。”

一边是“太太”,一边是“姨娘”,亲疏贵贱已经不言自明。而探春发狠要出家门的决心,更是将多年来的怨气一泄而出。一旁的李纨显然也不明白探春话里的意思,顺着赵姨娘的话劝慰二人,探春一听更火了,这不是揭人伤疤吗?大怒道:“我拉扯谁?谁家姑娘拉扯奴才了?”也就是说,赵姨娘在她的嘴里,从“姨娘”一下降成了“奴才”。话说到这个份上,赵姨娘智商再低,也能听得出个所以然来。

接着就有意思了,两人争论的方向发生了变化,开始辩论母女关系是否成立。赵姨娘特别提醒探春,赵国基是探春的舅舅,并痛骂道:

“明儿等你出了阁,我还想你额外照看赵家呢。如今没有长羽毛,就忘了根本,只拣高枝儿飞去了。”

赵姨娘短短的几句话,直刺探春的心扉,这又是一个来揭伤疤的。探春“气的脸白气噎”,接下来就只能用“破口大骂”来形容了。探春针锋相对地说道:

“谁是我舅舅?我舅舅年下才升了九省检点,那里又跑出一个舅舅来?我倒素习按理尊敬,越发敬出这些亲戚来了……何苦来,谁不知道我是姨娘养的,必要过两三个月寻出由头来,彻底来翻腾一阵,生怕人不知道,故意的表白表白,也不知道谁给谁没脸。”

场面眼看就无法收拾,多亏平儿赶来救场,探春就坡下驴,这场浩大的风波才最终得以平息。

很多人看赵姨娘、探春母女这场“大辩论”,都是在唾弃赵姨娘的无理取闹,但是我却看得非常心酸。或许,她们都没有错,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权利,谁都不能剥夺。但是,梦想与现实的反差往往是残酷的。当贾母、王熙凤欢宴之时,赵姨娘或许正借着微弱的光线,从破布堆中挑材料来粘鞋。当宝钗、黛玉、湘云在诗社中大拼才学时,发起人探春却被挤到了边缘,没有说话的机会。在这个充满“温情”的富贵之家背后,总是不缺乏以赵姨娘、探春为代表的“弱势群体”在夹缝中苦苦求生。

一个是期盼通过自己的子女提高生活待遇,一个是渴望断绝血缘谋求更好的命运,到底谁对谁错?我想,都没有错,错的是万恶的等级社会,错的是等级社会下扭曲的人性。或许,这样的悲剧一直就没有结束,时刻在我们的身边上演。或许,我们不是主角,但我们不妨扪心自问,自己是不是助长出现这种悲剧的心灵扭曲的看客呢?

4.千里东风一梦遥

在分析探春的结局之前,先来探讨一个有意思的问题。或许有些令人难以接受,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正因为探春是封建等级制度最大的受害者,所以她是贾府里封建等级观念最重的一个人。

同类推荐
  • 四天四夜:唐山大地震之九死一生

    四天四夜:唐山大地震之九死一生

    《四天四夜:唐山大地震之九死一生》为纪实文学,是作者本人在唐山大地震中九死一生的经历。
  • 在海外,我们不是传说

    在海外,我们不是传说

    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公司地质工程集团公司利用自身多年开拓海外市场,涌现出大量海外群英的优势,以宣传海外群英为抓手,推动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为了让中地集团这些长年在海外战天斗地的功臣的事迹生动起来,鲜活起来,进而推动活动,促进工作,中地集团采集了“中地海外英雄谱系列”,收录了在海外的37位中地英雄的先进事迹,17载海外开拓,铸就对祖国、对事业无限忠诚的加纳经理部总经理丰年、亲历打通亚欧大陆桥关口,疏通现代丝绸之路历史一刻的哈萨克经理部总经理黄涛等在列。本书作家陈宏光,深入海外工地,大漠荒野,专访英雄,撰写的报告文学。
  • 我愿生命从容

    我愿生命从容

    这是一本关于生活修养的随笔集。她用区别于世俗日常的眼光去观察世界,跟随作者的角度你竟发现心境开阔起来。有时候,我们总想快进时间,看看最终的结果是不是值得,而没有耐心体味生而为人可以享受的生活滋味。在这本书中,作者选择忘记自身,出离地观察世界。鸽子、明信片、玩具,17世纪的女画家都可以是她。笔下的她,让我们唏嘘不同的人生起伏,对照失意得意时的忘形失态,抖落掉束缚自己的患得患失。人有时远离既定的轨道,是为了更好地找到自己。我们日常的行为,多是出于期待,而不是无造作的真诚。对生活缺乏真诚时,我们会变得软弱,成为自己与别人期待的牺牲品。从容地投入生活,无论前进还是后退,都身姿挺拔。
  • 风声在耳

    风声在耳

    《风声在耳》是“新文人随笔丛书”中的一册。收录了作家凸凹大量的随笔作品。这些作品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文笔生动流畅,看似散乱无章却内含精巧绝伦,充分显示了作者对文字的驾驭能力。具有较高的文学性、艺术性及可读性。一篇篇精美的随笔会使您回味无穷。
  • 用幽默跟生活和解:于谦×李诞(全集)

    用幽默跟生活和解:于谦×李诞(全集)

    本套装共2册,分别为《玩儿》和《笑场》。脱口秀大会嘉宾于谦和李诞经典代表作。《玩儿》于谦;人称谦哥。相声界公认头号玩主;郭德纲认证捧哏巨匠;素以谦和内敛、大智若愚、随遇而安著称。在《玩儿》中,谦哥以生动活泼的语言,记录了自己从小到大粘鸟儿、养鸽子、摸鱼、熬鹰、驯马、吸猫的趣事,字里行间弥散着老北京独有的亲切、局气、厚道、风趣。谈到小动物时更是妙语连珠,一派赤子之心,喜悦溢于言表。于谦交往朋友;不分职业贵贱,只分共同爱好。“团长”、老六、三哥、九爷……一起玩的朋友中有现役军人、有工厂工人、有曲艺大腕、有无业游民,大家来自五湖四海,因共同的兴趣走到一起。几十年亦师亦友,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写到九爷、七哥等等京城大玩家时,江湖老手的那股子傲里夺尊的架势,活灵活现跃然纸上;写到三哥这样的底层百姓,笔下又自然流淌出柔软、悲悯与同情。这是一本温厚的百姓故事。由小见大,由爱好见品行,由百姓烟火见世道人心,韵味十足,堪称佳品。《笑场》:《吐槽大会》总策划、总撰稿人李诞首部作品,收录了网络上脍炙人口的《扯经》系列、奇趣故事,以及李诞近年来的多篇随笔散文。看似天马行空、光怪陆离的故事中蕴含引人反复玩味的道理。从不同角色的口中描绘出了一幅荒诞而又耐人寻味的人生浮世绘。
热门推荐
  • 阴影之罚

    阴影之罚

    人类,因欲望而堕落,因欲望而疯狂,因欲望而痛苦。阴影中我抬起头:“我要的只是一点点快乐、一点点安宁和一点点自由,很过份吗?”天空中传来冰冷的声音:“这些是世上最宝贵的财富,你太贪婪,必将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
  • 司幽

    司幽

    悬坛宗衣觉得他忘记了什么,自己变得如此陌生。是善是恶,是人是魔?身份成迷的九婴,奇怪的少年,他们在寻找什么?千百年来司幽的传说,思氏家族最后的承诺,皇陵中的秘密牵扯出的历史竟活生生地出现在了他们的面前。在这一片神奇的土地上,远古的神灵似乎也牵涉其中。在劫数的面前,到底有谁能够获得自己真心想要的东西?--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恶魔校草征服小野猫

    恶魔校草征服小野猫

    她刚开始为了挽回在渣男那的尊严,第一次见他就强吻了他。因为一场联姻被破和他住在一起,从此,她就天天被口香糖黏住了。……一场爆炸,他们的家族灭亡,从此踏上了复仇之路。一点一点开始变强大,最终他成为一手遮天的夜帝,称霸天下;她既是他的贤内助,又是令人闻风丧胆狠辣果断的暗神。“傻瓜,不管有多艰难,我永远都陪你走下去。”他太会撩人,也最终撩得自己妻子离不开他。
  • 九天皇座

    九天皇座

    一个弱小的小子,一枚奇异的种子,一条可爱的牧羊犬,一个拉风少女,勇闯天下的故事。
  • 流水落花缘

    流水落花缘

    也许有的人终究是有缘无份秦暮晨:祝你幸福曲梦知:再见了,暮晨
  • 千岁大人是病娇

    千岁大人是病娇

    听说,南岳国的祁家四小姐能造出世间绝无仅有的月明珠。听说,南岳的千岁大人收了祁家的四小姐当徒弟。听说,这祁家四小姐仗着千岁的宠爱,打了当朝的三皇子。听说……不知从何时起,祁家四小姐的故事从锦城的大街小巷飞向了整个天悦大陆。直到若干年后……“你听说了吗?祁家四小姐当殿求娶了当年的千岁大人。”“听说了,听说了,话说……”这是女主凭借自己的智慧,将女权推向高潮的故事。也是女主和男主没羞没臊的别扭情事。1v1,甜宠,双洁新手写文,文中的不足之处,还望书友能够指出~感谢~撒花~
  • 问鼎天

    问鼎天

    几百年前,名动东圣武林的龙行僧与北域魔女凤舞姬发生了一场旷世奇恋,此情感天动地,其后更是让东圣与北疆武林发生了一场不为人知的大战。究竟这龙行僧与那凤舞姬是怎样情根深种?又如何引发大战,这里面究竟有哪些恩怨情仇?又有哪些不为世人所知的隐秘?一切尽在《问鼎天》儒、道、佛,兵、墨、法、名、农、医、纵横、阴阳、小说。诸子百家,三教九流。文成武德,江湖昌盛。杂家按捺,避世多年。觊觎百家,一统江湖。撒豆成兵,点石成金,斗转星移,偷天换日……诸子斗法,百家争鸣。世外桃源,海外蓬莱,川西蜀山,西境昆仑……正邪难共,各怀鬼胎。王霸雄图,爱恨情仇。尸山血海,换来一世功名,天高海阔,来去形单影只。他命途坎坷,情路分崩,究竟此去福祸如何,且听下回分解!··交流群:147098311
  • 奇特小镇

    奇特小镇

    本书讲述的是大学刚刚毕业的大学生,还没来的急进去社会,就因为一次游玩,让他们学会了勇敢,探索,。。。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他们如何寻求答案角色扮演男主:郑源男女主:张虹女辅主:徐丽艳女辅主:王范男辅主:李小二男
  • 热爱你选择的

    热爱你选择的

    讲述可可从职场菜鸟十年间的点滴,通过不断坚持,最终走向企业高管的成长之路。
  • 行走社会100诀

    行走社会100诀

    1部值得传世的经典着作;100条社会生存的必备法则该怎么在社会上行走,才能够平安稳健?有没有什么样的行为准则,能够立足社会,永保不败?《社会行走100诀》的作者李赫,以其犀利的文字,将社会行走必备的观念、行为准则,以及社会上普遍存在的现象、人与人之间互动的原则做了十分详尽且精准的剖析,甚至还进一步探讨了人的心态。这不是一本教人诈术的书,书中也没有取巧、投机的行为和心态,书中的100条法则,不但条理分明,且字字珠玑,即便是充满人生哲理的书,在作者的笔下,也仍然处处透着恒常不变的智慧,是一本值得传世的智慧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