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645700000010

第10章 时代篇(9)

怎么会是她呢?贾母、王夫人、王熙凤这些当权派,等级观念还不如探春吗?恰恰如此,正因为她们是当权派,出于维护“统治”的需要,她们总要做出“慈眉善目”的样子来笼络人心。无论出于什么样的目的,贾母对鸳鸯的宠爱、王夫人对袭人的关怀、王熙凤对平儿的信赖,都不同程度地突破了等级上的隔阂。但是,我们看不到探春有这样的言行。

相反,探春受了赵姨娘的气,要在平儿面前摆主子的谱。在“抄检大观园”时,探春明确表示只准搜自己、不准搜丫头,本意并不是为了保护下人,而是在丫头面前展现一个主子的尊严与威信。在这种根深蒂固的等级观念的驱使下,探春还不惜否认与赵姨娘的血缘关系。

这似乎有些令人难以理解,按理说,她既然是这种等级观念的受害者,就应该是坚决的反对者才对。但是,理论与现实的差距往往就是这么大。探春是受害者不假,但她毕竟不是最底层,她没有足够的决心和勇气去反抗这样的制度。她那点低得可怜的地位、少得可怜的尊严,都是依附于这个制度而生的。

毛主席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论述道:

“中国的广大的革命知识分子虽然有先锋的和桥梁的作用,但不是所有这些知识分子都能革命到底的。其中一部分,到了革命的紧急关头,就会脱离革命队伍,采取消极态度;其中少数人,就会变成革命的敌人。”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呢?因为知识分子受到旧制度的剥削,但其利益和地位,却与旧制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就是“秀才造反,十年不成”的根源。而探春的境遇,也正是如此。

对于探春而言,她没有能力、更没有决心反抗这样的制度,尽管她背着“庶出”的标签,但她至少还能利用这样的制度来显示自己的自信与尊严。探春一方面受到制度的压迫,一方面也利用这种制度找回一丝尊严。对于这样的制度,她是爱恨交加。探春可以失去一切,但绝不能失去这份尊严,否则她将一无所有。因此,她必须选择坚定地捍卫这样的制度。

说得再简单一点,探春自己就是庶出,地位已经比迎春、惜春落了一个级别,如果平日里再跟丫头们“打成一片”,混得跟贾环一个样,她还有脸活吗?因此,我们看不到探春与丫头们有打闹的情节,即便是与平儿、袭人这样的体面丫头也从来没有发生过。探春必须在下人的面前保持自己的“神圣”,这是她获取尊严的唯一手段,而贾母、王夫人、王熙凤等人全然没有这样的考虑。相反,她们越是“深入群众”,威信也就越高。因此,探春的封建等级观念是其他人无可比拟的。

探春最终的结局是什么?这或许并不是什么难题,因为前八十回的诸多证据都指向了一个答案——远嫁!但是,仍旧还有两个问题萦绕在我们心间——嫁给谁?嫁到哪里?接下来,我们就一起破解这个谜题。

第六十五回,兴儿评价探春是玫瑰花,“又红又香,无人不爱的,只是刺扎手”,对于探春的这个特征,我们已经通过“探春新政”和她与赵姨娘的矛盾见识过了。可以说,“玫瑰花”是探春性格的象征,而她的结局则象征了另外一样东西——风筝。这么说有什么根据呢?因为前八十回有三个地方提到了探春与风筝的关系。

①第五回,探春的画页上是“两人放风筝,一片大海,一只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泣涕之状”。

②第二十二回,探春出的灯谜:“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装点最堪宜。游丝一断浑无力,莫问东风怨别离。”谜底就是风筝,脂评则更加明确地写道:“此探春远适之谶也。”

③第七十回,众人在一起放风筝作乐,而探春所放的风筝有一个很有寓意的情节,也是探索探春结局之谜的最大突破口。但是,高鹗在续书中捏造了探春嫁给镇守海门等处的总制周琼之子的情节,为了掩盖前后矛盾,高鹗将第七十回的这一情节删得一干二净。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情节呢?先将原文照录如下:

探春正要剪自己的凤凰,见天上也有一个凤凰。因道:“这也不知是谁家的。”众人皆笑说:“且别剪你的,看他倒像要来绞的样儿。”说着,只见那凤凰渐逼近来,遂与这凤凰绞在一处。众人方要往下收线,那一家也要收线,正不开交,又见一个门扇大的玲珑喜字带响鞭,在半天如钟鸣一般,也逼近来。众人笑道:“这一个也来绞了,且别收,让他三个绞在一处倒有趣呢。”三下齐收乱顿,谁知线都断了,那三个风筝飘飘摇摇都去了。

上文列举了探春与风筝的关系,不仅没有让我们对探春的结局有一个清晰的判断,反而可能更加糊涂了。不着急,我们不妨来一层一层地剥开这个谜团。

先说探春结局的第一层——远嫁。对于熟悉《红楼梦》情节的人而言,这个命题似乎不需要证明。但是,我们之所以认为探春远嫁,多半是因为高鹗续写的先入为主。在对探春结局的处理上,高鹗抓住了“远嫁”这个主要方向,因为要调整这个方向,需要修改的地方太多。但是,高鹗采取了“偷梁换柱”的办法,仅仅是将探春赶到了海边上而已,这就有很大的问题了。因此,分析人物的结局,我们还是得抛开高鹗的续写,重新在前八十回找出证据。那么,在前八十回里,什么情节可以佐证探春的远嫁呢?只需要举三处:

①第五回,探春的判词:“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②第五回,探春的曲目:“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牵连。”

③第二十二回,探春出的灯谜,上面引用过,脂评也作了明确的提示。

从这三处证据来看,我们可以找出探春远嫁的主要特征:第一,坐船走的;第二,清明走的。这里有一个矛盾,判词里说“江边望”,说明船是在江里走的,极有可能就是京杭大运河。但是,画页上却是“一片大海”。到底是江还是海呢?如果是江,为什么又需要“一只大船”呢?第二个特征也有明显的问题,为什么选择清明节这个明显不合适的时间出嫁呢?这到底是出嫁还是出丧?再着急也不可能到这个份上啊!综合这些疑问,答案有且只有一个——出海!

为什么说出海就能解决前面的所有问题呢?第一,探春远嫁的路线是从通州出发,经京杭大运河到达长江口,接着漂洋过海,到达目的地。这也就解决了“江边望”和“一只大船”的问题。第二,探春坐的是帆船,在海上航行完全靠风力,出海必须遵循季节的规律。探春要嫁的这个地方,只有清明节后的风向才能符合。

前面的问题解决了,接下来又有问题了:我们只听说贾府在南方金陵有老亲,从没有听说有海外关系啊?探春嫁这么老远干什么呢?这就涉及第二个层面的分析了。

接着说探春结局的第二层——和番。有人可能会质疑,你是不是找不到贾府的海外关系,又想证明探春的确出了海,才想出这么个不着调的猜测?实际上,探春和番是有根据的。

最直接的证据在第六十三回,众人抽花签作乐,探春抽到的是杏花,题为“瑶池仙品”,诗句写道:“日边红杏倚云栽”,注解说“得此签者,必得贵婿,大家恭贺一杯”。到底是什么样的“贵婿”呢?答案就在诗句里的“日边”。在封建社会里,太阳就是君王的象征,难道这个“贵婿”就是君王吗?不仅我们这么想,在场的人也是这么想的,李纨特意笑道:“我们家已有了个王妃,难道你也是王妃不成?”藩属国的君主在天朝上国面前只能称王,因此将探春称为“王妃”是恰当的,这算得上是为探春和番留下的一道伏笔。

还有一个模糊的证据在第五十一回,薛宝琴作了十首怀古诗,其中第七首写道:

黑水茫茫咽不流,冰弦拨尽曲中愁。

汉家制度诚堪叹,樗栎应惭万古羞。

之所以说这个证据很模糊,是因为文中明确地说薛宝琴的这十首诗是谜语,但却没有给出谜底。一般认为,这十首诗也对应着十个人物的命运,但各诗对应的是谁,历来争议很大。我认为,这第七首应该就是暗示探春的结局。作为谜语,它的谜底可能是木工用的墨盒。从谜面上可以看出,这首诗运用的典故是王昭君出塞,这样一来,探春和番的结局就太明显了。

说这个证据模糊,最关键的一点在于我们是先假定了探春和番,再来倒推出这首诗的寓意。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这不能算是证据,但至少也算是一个辅证。

那么,探春和番到了哪里呢?由于前八十回的正文和脂评缺乏暗示,这个问题只能靠猜想。不过,我认为第五十二回里有一个情节倒是突破口。还是这个怀古诗的作者薛宝琴,此时向大家转述了一首诗,据称是“西海沿子”一带,一个十五岁的“真真国的女孩子”所作。诗是这样写的:

昨夜朱楼梦,今宵水国吟。

岛云蒸大海,岚气接丛林。

月本无今古,情缘自浅深。

汉南春历历,焉得不关心。

从表面上看,这首诗与探春隔着十万八千里,但是,如果我们把这首诗的作者换成一个远离父母、家人、故乡的游子,是否也合适呢?不妨先按照这个假设,变换一下语气,诗可以变成这样:

温柔富贵之乡,

不过迷梦一场。

在那梦醒时分,

我面对汪洋大海哀叹。

丛林密布的小岛,

每一个角落都充斥着海的气息。

明月没有古今之分,

情缘却有浅有深。

汉家的春天犹在眼前,

怎能不让我牵挂怀念?

那么,在偌大的贾府里,谁能成为这样的游子呢?——只有远嫁的探春一人。这样一来,探春远嫁和番的目的地就清楚了,也就是“西海沿子”一带的“真真国”。

探春在清明时节乘着大船,顺着东风嫁到了一个丛林岛国。在中国附近,哪个方位符合这两个要素呢?只有东南亚一带。再结合薛宝琴所说的这个女子“披着黄头发”的生理特征,所谓的“真真国”极有可能是当时被荷兰占领的爪哇国,即如今的印度尼西亚。

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已经清楚了探春远嫁和番的最终结局,但还有一个疑问困扰着我们:探春是如何走上和番道路的呢?实际上,前面还有一个谜题没有解决。在第五回,探春的画页里画着“两人放风筝”。风筝就是探春的象征,放风筝可以看作是送行。那么,为什么是两个人呢?当然,我们不能简单地理解成两个人给探春送行,贾府再不济也不可能只出两个人给远嫁的“王妃”送行。画页里的两个人,应当理解成两家人来送行。这就更奇怪了,除了贾家以外,还有谁呢?这就得说到探春结局的最后一个层次——定亲过程。

关于这个过程,最直接、最明显的证据,就是前面引用过的探春放风筝的情节。从这一情节来看,探春经历了两桩亲事,首先是两只凤凰风筝相遇,这是一次门当户对的亲事。但是,这门亲事却被一只气势磅礴的风筝搅了局,这是探春的第二次亲事。

探春的第一桩婚事跟谁呢?答案在第七十一回贾母的寿宴上。贾母的八十大寿,有两个重要人物亲自出席,一个是南安太妃,一个是北静王妃。其中,南安太妃的表现值得琢磨,她首先想到的是宝玉为什么没来。这就奇怪了,她是来给贾母做寿,还是给宝玉做寿?她要见宝玉的动机是什么?估计不用太费思量,也可以推断出,南安太妃家中有适合年纪的女子,想借此机会与宝玉说亲。贾母当然不会给自己的宝贝孙子就这么不清不白地定亲,因此偏不让她见,只说宝玉“跪经去了”。贾母倒是没有编瞎话,宝玉此时确实不在府中。但是,宝玉回来以后,南安太妃还没走,贾母也没有传话让宝玉出来见面。

南安太妃这么大的身价,这一趟哪能白来,寻不出男丁,弄个小姐也行,便提出见见众小姐。贾母还想推脱,说道:“他们姊妹们病弱的病弱,见人腼腆。”南安太妃显然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执意要见。贾母也只得让她见,但挑谁来见,则是贾母说了算。于是贾母便命人将史湘云、薛宝钗、薛宝琴、林黛玉叫来,这几个人绝对是贾母经过深思熟虑后精心挑选的。薛宝琴是定了亲的,史湘云是贾府的外戚,她的婚事要她两个叔叔说了算,薛宝钗、林黛玉就更不用说了,都不是贾府的人,她们的婚事贾母做不了主,即使南安太妃中意,对贾母说了也等于白说。

但是,贾母的心机如何瞒得了南安太妃呢?你以为就你聪明,别人都想不到吗?所以,贾母还得把探春叫出来应个景。或许贾母觉得探春是庶出,南安太妃应该看不上。但是,出乎贾母意料的是,南安太妃偏偏看上了!或许南安太妃那个孙子也不是什么好门庭,阴差阳错地就算是心照不宣地定了亲。在第七十七回,似闲笔一般写道:“又有官媒婆来求说探春等事。”探春有什么事呢?既然是“媒婆”出面,当然说的是婚事,又是“官媒婆”出面,则极有可能是为南安太妃这样的皇亲说媒。也就是说,贾探春与南安太妃家某位孙子的婚事已然确定了,这便是两只凤凰风筝代表的探春第一桩婚事。

计划赶不上变化,当这桩婚事还处在意向性沟通阶段的时候,朝廷却因为政治需要,安排与爪哇国和番。当然,这样的蕃属国并不需要真正的公主下嫁,一个郡主也就够那帮蛮荒之民乐开花了。因此,和番的任务估计就交给了南安太妃家。对南安太妃而言,真可算得上是倒了大霉,她哪里舍得让自己的亲孙女如流放般远嫁呢?

但是,皇命不可违,抗旨是要被抄家的,怎么办呢?是牺牲个孙女保全家人,还是全家老小洗干净脖子等着挨刀?南安太妃苦思冥想,愁闷不堪,却一时计上心来、心花怒放,她把目光投向了探春这个准孙媳妇身上。南安太妃想,把探春收作干孙女,不就能解决这个困局了吗?当然,这样做必须要得到圣上的首肯。对于圣上而言,只要能完成这件政治任务,你爱让谁嫁就让谁嫁,是女的就行。因此,南安太妃的提议,得到了圣上的认可。

就这样,圣上下了旨意,令南安王收探春为义女,代表天朝上国远嫁和番,这就是“一个门扇大的玲珑喜字带响鞭,在半天如钟鸣一般”的风筝的来历。无论家人如何不舍、自己如何不愿,探春也只能服从命运的安排,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贾府和南安太妃府,分别作为探春的本家和干亲家,在探春临行之际为她送行,这就是画页上“两人放风筝”的寓意。

探春的远嫁,令贾母、王夫人、赵姨娘、宝玉等人肝肠寸断,也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遗憾。这个遗憾,早在第二十二回的脂评里就点明了。在探春的谜语后面,脂评写道:

“此探春远适之谶也。使此人不远去,将来事败,诸子孙不至流散也。悲哉,伤哉。”

是啊,如果探春能够留在贾府,凭她的管理才能,足以凭借秦可卿给王熙凤托梦时的谋划,为贾府维持一份微薄的产业,让后代子孙得以延续。只可惜,历史从来没有“假如”。

“人生如梦,一杯还酹江月”,命运的捉弄,除了换来探春满腔的热泪以外,更有我们长久不息的哀叹!

三、黛钗方为大问题——贾母的“政权保卫战”

我来了这么几年,留神看起来,凤丫头凭他怎么巧,再巧不过老太太去。

——薛宝钗(第三十五回)

我知道咱们家里男男女女,都是一个富贵心,两只体面眼。

——贾母(第七十一回)

1.元春,你瞎掺和什么劲

同类推荐
  • 情书·名人·美文

    情书·名人·美文

    在北京《京报》上,女师大学生为“驱逐校长杨荫榆”而向当时的北洋政府请愿的消息刊登了出来。但“驱杨运动”的初步结果,却是,许广平等6人被校方开除,在开除令里许广平被斥为“害群之马”,从此就得了一个害马的绰号。在学校的布告里面,校方公布了这几个人表现怎么不好,并把表现不好的内容寄给六个家长。这样就很容易引起家长误解,认为自己的女儿怎么在学校里面不守规矩,不守纪律,不知出了什么事情。于是鲁迅就和几个老师联合起来写了一个声明。《情书·名人·美文》讲述了名人生平事迹和家庭婚恋。
  • 周作人论文学(套装共三册)

    周作人论文学(套装共三册)

    《近代欧洲文学史》是《欧洲文学史》的姊妹篇,是周作人继《欧洲文学史》后为北京大学国文门二年级开设的“十九世纪欧洲文学史”讲义的整理。内容从中古到十九世纪,尤其对影响五四一代学人甚深的十九世纪欧洲传奇主义、现实主义文学有重点介绍。周著文学史洞见深邃、文词典雅、深入浅出,被称为开启“中国启蒙文学”之作。《中国新文学的源流》是周作人关于五四新文学运动乃至整个中国文学史的理论的系统总结之作,说理透彻,文笔精妙,身为中国的读书人,不可不细读之。对于中国新文学运动的源流,经过,和它的意义,据周作人所知道所见到的,加以说明。“文学是用美妙的形式,将作者独特的思想和感情传达出来,使看的人能因而得到愉快的一种东西。”
  • 山村一夜——叶紫作品精选

    山村一夜——叶紫作品精选

    文学作品是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是我们的一面镜子,对于我们的人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巨大启迪作用,能够开阔我们的视野,增长我们的知识,陶冶我们的情操。
  •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徐志摩名篇名句赏读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徐志摩名篇名句赏读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系列丛书包括:韩愈、司汤达、歌德、显克微支、陀思妥耶夫斯基、德莱塞、王安石、梁启超、屈原、狄更斯、萧红、泰戈尔、孔子、哈代、朱自清、茨威格、林徽因、李白、莎士比亚、李商隐、白居易、徐志摩、郁达夫、托尔斯泰、高尔基、萧伯纳等大师的名篇名句赏读。
  • 居山 活法

    居山 活法

    终南山是大地智慧的额头,这是一本向连接古今文化传统大山致敬的书,全书40万字,百余幅图片,19个珍贵视频、人物故事及生存状态。这是一本继比尔·波特《空谷幽兰》之后,中国人第一本向终南山深深致敬的书。此书展示居山者最大限度降低物质追求,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和影响,其实在倡导一种低碳、简约、环境友好型的自然生活方式。
热门推荐
  • 燃尽红尘三千丝

    燃尽红尘三千丝

    十年,她从不曾看过那张黑巾下的脸,他是名副其实的影子,形影不离却从来只是一个轮廓!他会出现在任何凝渊需要他的地方,即使是来葵水这样尴尬的事情,也是他去找的柔软棉布……他清楚她的一切喜好和习惯,而她对他,一无所知!除了知道他是个比自己年长的男子,她甚至不知道他是长发还是短发!
  • 东阳夜怪录

    东阳夜怪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父母不知道的教育

    父母不知道的教育

    本书主要针对青春期教育。青春期教育是让父母非常头疼的问题,青少年之所以难以教育,不仅仅在于青春期本身是一个特殊的成长阶段,还在于很多父母未曾注意的、在青春期之前的家庭环境等原因,为孩子青春期问题的爆发埋下的隐患。全书分为上、下篇:上篇介绍成年之前,孩子不同成长阶段的特点,父母如何进行针对性的教育;下篇从父母自身的教育出发,介绍不论孩子处于哪个成长阶段,都能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这是一本适合所有孩子在18岁以前的父母阅读的教育书籍。
  • 肥球变形计之遇见更好的你

    肥球变形计之遇见更好的你

    名下多处产业,生活优渥,有一个资产上亿,是上市集团总裁父亲的千金大小姐——洛秋因一场车祸……再睁眼就变成了——身材肥胖,皮肤粗糙,好吃懒做的王洛秋,且附赠患有腿疾相公一枚。在这个正史上并不存在的朝代偏远的山村,吃喝都愁的贫困生活前有娶了后娘就变后爹,卖了女儿换钱的一家狠心亲戚……后有婆家苛刻,怨恨……更可怕的是——还有一个人人厌恶,避之不及的坏人缘。……倾尽全力的去遇见更好的自己却从未想到一不小心也遇到了更好的你
  • 我的领主大人在玩守城游戏

    我的领主大人在玩守城游戏

    末日来临之际,你会做些什么?叶秋在亚兰斯大陆的末日之中死去,然后又回到了五年前的亚兰斯大陆。眼前新手村,开局一把刀,系统里的末日倒计时也来了,还附带小姐姐一枚。“???”迷茫而无助的他将如何面对末日军团的到来?此时叶秋想起来一句名言: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 你的将军在此

    你的将军在此

    从前有一头巨型的山地之兽,行走于马勒戈壁之间,通常一休息就是百年时间,由于体型巨大,迁徙的人在它的躯体上建立了名为“长漠”的国家。而一名叫做长翼的“空降”将军,正兢兢业业地守护着这片土地。
  • 又见海珠石

    又见海珠石

    本文通过两父女之间关于江边一块传奇石头的对话与交流,引发大家对祖父孙三代“老广州”的社会历史与生活变化一连串的思考和感慨……
  • 说话办事有分寸

    说话办事有分寸

    在现实生活中,因为说话太直、太过等有失分寸的原因,导致了许多不该有的损失;因为办事太死、太乱等无视尺度的原因,许多本该成功的事马上化为乌有……所以,说话办事得有分寸意识。本书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从“说话不要太直、太过、太软、太硬”等方面谈起;第二部分从“办事不要太死、太乱、太慢、太僵”等方面阐述。本书内容夹叙夹议,透彻明了,读后能给人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 坐拥最弱使魔的最强召唤师

    坐拥最弱使魔的最强召唤师

    对于任何召唤师来说,每一次召唤都是一场赌博。因为谁都不知道接下来召唤出来的,到底是什么。是普遍的野兽种,还是稀有的幻想种,甚至是神话的英灵种。身为凯撒交流赛三冠王的最强召唤师,将会在十八岁那一年,召唤出自己的第一个使魔,那连史莱姆都不如的最弱使魔!PS:我才不会告诉你们,是一只有点傲娇的中二萝莉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