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659300000017

第17章 拉萨,拉萨(2)

阿敏同学这是第一次进藏,我的思路是:早去博物馆,先做一个总体上的了解,再去细细品味。西藏博物馆倒是免费,并不是单纯介绍布达拉宫或者是大昭寺的,而是站在更高的角度上,更全面地介绍了西藏的历史文化以及物产、习俗什么的,尤其是馆藏的精美唐卡、中央政府给历代达赖、班禅册封的金印玉印什么的。

值得一提的就是我们看到馆里介绍青藏铁路时,摆出了首个藏族女列车长的照片,我一看,发现就是我们从那曲坐火车到当雄那个车的车长,催我们买行李票的那一位,而我们最终不屈不挠的的讨价还价也以完败告终。

回到布达拉宫——广场

后来我们煞有介事地从北京中路上走过,观望着这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宫殿——布达拉宫。此宫殿俗称“第二普陀山”,屹立在大昭寺西北方的红山上,始建于松赞干布时期,后来毁于战乱,又因为以后很长的时间里拉萨都不是主要政权的都城,山上那一片残垣断壁也就没人搭理,直到很久很久以后,五世达赖以及桑结嘉措重修布达拉宫,这世界上最高的宫殿才焕发新春。布达拉宫才是西藏的象征,里面收藏了无数的珍宝,堪称是一座艺术的殿堂。官方一直说游客太多,“为了更好地保护名胜古迹”,要限制参观人数,结果却是平均日参观人数每年都在增加,今年门票还暴涨到200块了。贵尚且还不是问题,布达拉宫的性价比尚且还摆在那儿,关键是现在你想去也不一定能去。去布达拉宫买票,首先要在西边一个地方领购票预约券。由于布达拉宫每天限制参观人数,预约券每天上午8时开始发放,放完为止,再说相当一部分都被旅行社直接拿走了,一般散客也不见得很容易搞到。6点去排队那算是有心想进去看的,夸张的是据说现在每天半夜12点就有人在那里排队。北京东路一带现在都有专门给排队领票的,黄牛门票涨到500块了。金刚手菩萨啊,有木有天理了,买个票这么小儿科的事儿都有黄牛党插手了,多么荒唐。

过安检挤进布达拉宫广场,再来正面瞻仰一下这世界上最高的宫殿。广场南侧还有西藏解放纪念碑,孤零零的,武警看着,闲杂人等不许靠近。然后我们钻地道,又过一道安检,到达布达拉宫的围墙外。虽然还未到下午开放的时间,但入口处已经排了不少的人。

布达拉宫,我们也没有进去。

我前年和我爸我妈一起进去过布达拉宫,深为它的博大精美而震憾,这回没进去遗憾还小一些。阿敏同学第一次来西藏,他只是和我一样,在布达拉宫的外面看了这个伟岸的艺术殿堂。

半个月以后在八廓街书店买了本布达拉宫的画册,画面精美内容丰富,学到的东西不比亲自去一趟来的少,于是心里面平衡了。

色拉寺辩经

沿着林廓路绕过布达拉宫的背面。小饭一顿,我们直奔色拉寺。色拉寺也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庙之一,在山脚下,色拉路尽头,从我们蜗居的地方一直往北走就到了。门票竟有50大元,不用说我又在怎么想了……

过安检后到达寺外面,寺外面是一道围墙,不到3米,有借力的地方,想翻也不见得不行。我们在看到检票处之后朝右走,一直沿着墙,看到门就试着打开,很可惜,总是锁着的。不知不觉开始上山,只见此地树木繁茂,鸟叫声婉转动听,感觉就像是在耳边,但就是不知道它们躲在哪里。山石上不时画着黄帽佛像刻着真言,是个修行的好地方。

据说拉萨最有名的天葬台就建在色拉寺的后山上,我们要是仔细找的话说不定能够找到,但我对于天葬可没什么兴趣,就没有找下去。

有一次又撞见一道锁着的门,我刚碰了一下,立即听到里面一条发狂的狗大叫,迅速冲到门边,晃当晃当直把门弄得乱响。走到底终于发现一道打开的门,我们就这样成功逃票了。其实寺庙逃票成功的概率还是蛮高的,毕竟除了正门还有其他小门,一不小心就是开的。而且进进出出的喇嘛不少,逮着个机会跟着他们走其他的门也是个好办法,在塔尔寺我们不就是这么干的吗。惭愧的很,外行看热闹,寺里很多地方都在整修,除了感觉面积确实挺大的以外,好像没什么特别令人印象深刻的。据说色拉寺壁画不少,但我竟然没注意到(实际上我们根本没进哪怕一座殿堂),估计看见了也不知其所云。

我想起了一个诗人韩东写过后一首诗,是写西安大雁塔的:

有关大雁塔/我们又能知道些什么/有很多人从远方赶来/为了爬上去/做一次英雄/也有的来第二次/或者更多/那些不得意的人们/那些发福的人们/统统爬上去/做一做英雄/然后下来/走进下面的大街/转眼不见了/也有有种的往下跳/在台阶上开一朵红花/那就真的成了英雄——/当代英雄/有关大雁塔/我们又能知道些什么/我们爬上去/看看四周的风景/然后再下来

这么有学问的大诗人对大雁塔这样有名的、当年玄奘为藏经而修建的塔楼都诚实地表达自己的不懂得,我们这两个只有20岁的小破孩,对这些底蕴很深的寺庙文化的无知,更应该实诚坦白才对。

宗教建筑一直都是神圣的灵修场所,直到现在都是,更不用说政教合一时代的西藏了。封建奴隶制社会,科技不发达,普通人少有渠道进行学习,作为最高机关的寺庙承担了主要的教育任务,就像今天的学校一样,而喇嘛们学习的功课也很多,主要包括经文背诵和有关宗教的内容,和科学联系不大。不过也有扎仓(学院)开设医学、天文学课程的,多少为藏地的科学文化事业做了贡献。喇嘛们普遍在天微亮的时候就要起床,早读后吃早餐,糌粑就着酥油茶。之后的学习更紧凑,除了学习还要为寺庙做活,打仗的时候还要当僧兵,貌似日落开饭前就没有消停的时候。即使是在晚餐后,也要进行晚自习,一直到就寝,一点不比高考生轻松。夏天还好些,一到冬天,酷寒的高原气候真是难以忍受。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直到学有所成,听上去还真清苦。好处是寺庙包吃住,喇嘛们没有生存压力,内心也清静。

虽然清苦,但我们也没见着有喇嘛在怨天尤人。色拉寺的招牌宝是每天下午的辩经,15点开始。此时是14:40,辩经场距离我们逃票进来走的门不远,此刻入口处聚了不少人,都是来看热闹的。门一打开,我们蜂拥而入,辩经场的四周瞬间就被手持长枪短炮的游客霸占一空了。这个辩经场实际上是一小片铺满了石子的空地,古木参天,遮出一片阴凉。不久,身着红袍的众喇嘛们悠然飘入。喇嘛们两人一组,其中一个带着坐垫,盘腿而坐,另一个就站在他的正前方。

今天的辩经以一问一答的形式进行。喇嘛辩经很有喜感啊,虽然说藏语完全听不懂,但肢体语言很搞笑。提问者动作夸张,不时手舞足蹈金鸡独立,好似在空中画着什么,兴奋处向前跨一步,躬下身子挥起手臂,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猛地一击掌,发出清脆的响声,在气势上先压上对方一头。倒是回答者都坐在垫子上,问什么答什么,摆出个正襟危坐的样子,偶尔忍不住卖个萌,大概也是被提问者夸张的动作雷到了。几百年来,喇嘛们就这样以如此新奇而快乐的方式获取知识,领会佛法的真谛,善莫大焉!

古代的印度佛教就有辩经的传统,直到现在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印度文化中有关辩论的踪影。想当年有位叫玄奘的好同志冒着被抓起来暴打一顿的风险,不远万里偷渡大唐边境到印度拜佛取经,因为是外来的和尚,名声太大,结果树大招风,玄奘先生纵然是不稀搭理人家,但主动找他事的据说都排到宋朝了。对此他只能表示无可奈何,不得已卷入了无休止的辩论中。这种级别的辩论可不是闹着玩的,要是输了的话,被迫改宗人家的教法还算事小,搞不好连小命都丢了。多亏人家玄奘在年轻的时候练过,总算是舌战群僧,横扫印度无敌手,终成一代高僧,否则就成炮灰了。几乎就在玄奘同一时期,佛教从中土和尼泊尔传入西藏,想必西藏人也有辩经的真本事,以至于后期内地的禅宗大师都不是藏地辩才的对手。结果到了元朝时,禅宗和尚还有内地道教的大仙们在一次高级别的辩论中统统败在喇嘛教的辩论代表八思巴脚下,直接导致喇嘛教成了元朝的国教,很大程度上引领了几百年以后中国文化的发展趋势(话说信了佛以后,蒙古人也逐渐变得不霸气了)。辩经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以阿底峡、宗喀巴等先哲的著作经典为准,一问一答,问什么答什么,就好像是填空;另一种就类似主观题了,提问者出题,辩论两方比较随意,想到什么就说什么,甚至可以出现主客逆转的情况。这种学习的方式既有效又令人印象深刻。

每年年初的拉萨传召大法会由宗喀巴大师创立,是西藏最重要的节日之一。期间,达赖喇嘛会深入俗人中间为大家摸顶祝福。拉萨三大寺的僧人们也会聚集在大昭寺,诵经祈祷并且在今天大昭寺进门以后第一个庭院内举行“格西”(相当于博士)学位的考试。不用说,形式自然还是辩论。考试的喇嘛在大庭广众之下,就高僧大德提出的深奥问题辩论,如果他的回答令众人满意,那么他就有资格成为一名“格西”——不过呢,还有一个条件,就是给寺庙里的喇嘛们布施一次。要知道喇嘛数量可是能吓死人的,不少学问出众的喇嘛因为没钱做布施,只得遗憾地与格西学位擦肩而过。

一般人总觉得喇嘛的生活枯燥无味,简直想不到他们都能干什么,无非每天念经礼佛外,也有丰富而充实的内容呢。其实别人的生活内容我们毕竟不了解,怕就怕我们以为了解别人,继而乱评价别人。这么看上去,他们也是快乐得很。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为世俗的琐事所羁绊,在平淡却充实的生活中获取智慧,这不正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生命状态吗!

拉萨也是很热的,虽说海拔足有3600,但人家毕竟是日光城,色拉路热气腾腾的,赶紧回屋里躲着。

慵懒休闲的时光

8月2日。

今天没什么事干,10点多才起床,实际上算上时差,这个时间在拉萨并不算晚,只能算是对前一天早起逃票未遂的弥补。出门一看,天高云淡。今天转了个圈,去金珠东路的美利达检查了车子,顺道又去拉萨河上太阳岛看看。这太阳岛算是拉萨的一个旅游新区,位于拉萨河中央,最近几年修了几座桥和主城区相连。岛上高级旅店鳞次栉比,逐渐形成游客聚集区,到处都弥漫着商业气味,物价之高可不是我等吊丝可以承受的。

夏日的拉萨河,温柔宁静,宽阔但不清澈的秀水缓缓向西流去,徒留我等在河边兴叹。河中央星罗棋布着小沙洲,芦苇疯长,不时可以看到飞起的鸟儿。在河边有不少人在刷自行车,我们也在刷自己的自行车。这多少污染了河水,怪惭愧的。

然后去布达拉宫后面的宗角禄康公园,拉萨市区人工绿化率最高的地方。实际上就是汉族人说的龙王潭公园,布达拉宫雄伟的背影就在碧绿潭水的另一侧,转经道穿过公园。此潭挖于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时期(想一想就觉得应该是他),不过我也只知道这么多了。潭中央还有个宗角禄康,进去收费10元,也不知道里边供着啥宝贝。本来我们只是想来看看玩玩,后来发现目前布达拉宫的参观出口就在这里,守卫不严。我们俩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在门口聊天,趁着有一大堆游客往外走的空当,小碎步倒着挪进了门,结果我立刻被看大门的叫住(为什么总是我?),阿敏同学竟然侥幸混进去了,但接下来阿敏同学的表现相当业余。按理说既然都混进去了,就应该像黄继光看见枪眼一样一个箭步往前冲,只可惜立场太不坚定,竟然还傻乎乎地站在三丈远以外的地方等我,几秒钟以后自然也是被轰出去了。还是逃票经验不丰富啊!后来我们蹲在附近观察了半天,发现有两个摄像头,门里门外各一个,不知道监控室在哪。

说实话呆在拉萨也实在是没正事干,我们又不是酒色之徒,没有蹲在大昭寺广场唐蕃会盟碑前面的角落里当“拉漂”或者是泡在酒吧里面整艳遇的兴致。后来又转到北京东路,心血来潮去下密院看了看。下密院好像就是喇嘛学习密宗的地方,黄教学习时主张先显后密,上已述及,喇嘛们在寺庙里学了十几乃至二十几年才学完显宗课程,得到大众的认可后被授予“格西”学位。这样的喇嘛已经很少,很了不起了,但是仍然还有密宗课程可以学。对于格西喇嘛来说,密宗好像在下密院或者小昭寺学,学无止境,要是愿意可以学一辈子,具体学些什么,对不住了,我打听了半天也没弄清个所以然——实际上也没有多少人知道。

从外面看,这个下密院看起来没什么排场,小庙子的式样,进了大门发现旁边民居还住了俗人,借着午后明媚的阳光晒着衣服,但接近大殿,掀起帘子一看,昏暗的灯光下,几十个喇嘛盘腿而坐,微闭着眼睛,正在里面喃喃念经,理都不理我们一下子。很是肃穆诡异,不由得吓了我一小跳。

磨蹭磨蹭就到了晚上八点多。沿着北京东路从东往西走,车流滚滚,人头攒动,阳光晒得我睁不开眼睛。日光城的一天就这么结束了。

同类推荐
  • 清谈墨子

    清谈墨子

    本书通过介绍话说墨子、人生最大的艺术、修身养性、智慧与谋略、节约生命、追求真理、一阴一阳之谓道等内容,评述了墨子的人生态度和处世策略。
  • 灵魂笑忘书——水浒人物心灵探秘

    灵魂笑忘书——水浒人物心灵探秘

    本书对《水浒传》的人物形象进行了研究,包括《从官场到江湖》、《别无选择》、《从教授到军师》、《钱财于我如粪土》、《鱼与熊掌可否得兼》等文。
  • 中国现代文学论丛(第八卷第1期)

    中国现代文学论丛(第八卷第1期)

    本书包含论文17篇。论题涵括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最新成果。其中杨四平文论述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在海外的译介、传播与接受问题,倪婷婷文解读了华裔美籍作家韩秀的作品。张竞生的性话语建构,黄震遐的诗剧《黄人之血》,以笑舞台为代表的文明戏。“南国诗人”田汉在20世纪30年代的转变,论述非常有新意,提供了重新认识这些艺术形象的视角。阮南燕的论文尝试以西方当代理论来解释“十七年”时期革命历史题材的话剧创作,而彭宏对中国的“柯南道尔”程小青的侦探小说在进入新中国之后的创作转向的解释则是一种实例,以具体的作家和文本分析来论述政治的意识形态对文学家创作的影响。
  • 大师讲堂学术经典:嵇文甫讲晚明思想史

    大师讲堂学术经典:嵇文甫讲晚明思想史

    本书收藏整理了傅斯年先生关于“战国子家”和《史记》的珍贵讲义资料,前者概括了诸子百家的源流和特点,后者则开创了现代《史记》研究的先河,两部分内容都是傅斯年巅峰时期的精华之作,至今仍为学界所推崇。对涉及的相关历史篇目做了辑录,在附录部分还精心编撰了傅斯年年谱,具有很强的收藏性和阅读性。
  • 一种精神

    一种精神

    本书收录“一种精神”、“兴隆之本”、“从吴起开始”、“山林的界碑”、“大地震:卧龙人和熊猫”等报告文学。
热门推荐
  • 最强镇长

    最强镇长

    唐渔有一个小镇,偶得了一个名人召唤系统。然后他的生活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小镇上缺个助理,那把商人圣祖范蠡召唤来怎么样,会卖萌的哦!小镇上想盖房子,那把鲁班召唤来怎么样?缺个医生,那把扁鹊召唤来好呢,还是孙思邈好?这是一个落魄镇长和一群名人建设小镇的故事。
  • 穷酸的大少爷

    穷酸的大少爷

    一个人的一生都是变化无常的,而风桦逸本来在一个普通的家庭而生活却多姿多彩。从一个被母亲拉扯大的孩子变成一个豪门大少
  • 上古部落

    上古部落

    神,不可一世,早早灭亡。人,脆弱无比,不可摧毁。称霸大陆的神明一点点陨落,为了谋求生存和昔日的地位他们不择手段。创世神弟子楚寻为了保护师父而与强大的神明激烈对抗,可是在他解决一个又一个阴谋,杀掉一个又一个强敌时,却发现更大的阴谋潜藏在背后。神,到底是阴谋的执棋者,还是变革的牺牲者......
  • 无涯知渺

    无涯知渺

    江知渺,女主,表面:前世作死遭天雷,今生紧紧抱大腿,系统绑定再一回;内心:我想换世界了,大佬怎么还不飞升,天天逼我练功,心好累。归无涯,男主,表面:冷酷无情,一心修仙,不管闲事,见死不救;内心:阿渺真可爱想一起飞升永远在一起,别人不救,但阿渺一定救。归无涯:哼。(不开心,我要摸摸)江知渺:。。。(为什么大佬这么看我,好慌)
  • 嗜血女王爷:凤惑天下

    嗜血女王爷:凤惑天下

    她倾世才华,风流潇洒,谈笑间让世间男子倾心。她权倾天下,嗜血无情,倾城一笑血溅天下。她到底是游戏人间纨绔世女?还是狠辣无比的凤朝王爷?且看凤君一出,惑世心!
  • 梦魇望穿红楼花凋

    梦魇望穿红楼花凋

    罗丹妮是一个从小热爱文学的女孩,靠着天赋异禀的文学素养提前考入了东大的中文系,家庭的不幸与痛苦让她深深领悟人间真谛,一次次梦魇穿越到了红楼,见证了红楼女子的凋零人生。同时与同校学生林泽轩的结识,让她开始收获了更多人间温暖。
  • 飘(青少版)

    飘(青少版)

    斯佳丽是一个漂亮、任性、果断的美国南方女子,爱上了另一庄园主的儿子阿希利,但阿希利却选择了温柔善良的玫兰妮。斯佳丽赌气嫁给玫兰妮的弟弟查尔斯。南北战争爆发后,查尔斯上前线战死。斯佳丽和风度翩翩的商人瑞特相识,瑞特开始追求郝思嘉,但遭到她的拒绝。南方军战败,亚特兰大一片混乱。不巧玫兰妮孕期将至,斯佳丽只好留下来照顾她。战后斯佳丽在绝望中去找瑞特借钱,偶遇本来要迎娶她妹妹的暴发户弗兰克。为了保住家园,她勾引弗兰克跟她结婚。弗兰克因反政府活动遭北方军击毙,斯佳丽再次成为寡妇……
  • 我有不死身

    我有不死身

    被恶灵掐死,被五马分尸。被灵车撞死,被艳鬼睡死。一次一次的死,一次一次的读档复活。对不起,我有不死系统。“求求你再杀我一次,之前那个死法一点都不疼。”郝乌抱着漂亮女鬼的大腿贱兮兮的说道。--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炒作的历史

    炒作的历史

    历史新说,时尚的后现代阅读,汪洋恣肆,纵横捭阖,换个视角看历史。“炒作”就是有意通过透露某种似是而非的绯闻或异常现象来吸引媒体报道,以使自身达到某种得名或获利的目的,属于没事找事的事件营销。炒作常见于明星为了宣传自己的新专辑而使出的各种宣传手段。概括一下就是媒体用捏造、夸大、推测等非正常报道手段对某人或某事进行报道。炒作的目的是制造噱头、吸引读者的关注,置新闻的客观真实性于脑后。我们的古人早就对这一手段烂熟于心、运用自如,只是当时不叫炒作而已。
  • 在末世挣扎的咸鱼

    在末世挣扎的咸鱼

    叶寒怒吼:凭啥啊!我又不是孤儿,我又没被车撞,又没被雷劈,为啥我会穿越?凭什么,我就在家睡一觉,有啥问题,我改还不行吗?回不去,给我换个能力行不行?这能力只能催生植物,一点点攻击能力都没有,有啥用!啊啊啊!穿越的还是末世,放我回去!PS:让你们看一下不一样的末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