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659300000018

第18章 后藏游历(1)

后藏。

短短两个字就道出了后藏地区大致的地理位置。的确,相对于西藏的中心——位于前藏的拉萨和山南,后藏的确是坐落在更加遥远的“后”方。有了行政区划后,后藏地区主要指今天的日喀则地区。

单从面积上看,后藏地区实在是大不到哪里去,当然,这是由于阿里和那曲地区的无人区面积过于广阔,能轻而易举地把后藏的地盘儿比下去。实际上,没人能够否认后藏地区在西藏的重要地位,如果说拉萨是雪域高原的中心,那么后藏地区就是西藏的后花园。后藏地区拥有两条大河——年楚河和雅鲁藏布江,这两条河的河谷地带是西藏重要的产粮基地,默默无闻地孕育了古老的藏文明。后藏地区拥有多座8000米以上的山峰,世界之巅——海拔8844.43米的珠穆朗玛峰,就坐落在中国和尼泊尔的边境线上,长此以来,后藏地区神秘原始的自然风光长久以来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后藏地区分布有丰富的人文景观,扎什伦布寺、萨迦寺、白居寺,每一座都是艺术的宝库和人类智慧的结晶。后藏地区民风淳朴,曾是班禅的辖区,人们长期生活在安静祥和的氛围中,创造出数之不尽的珍宝。后藏地区还是全藏最重要的边贸通道所在地,中尼边界的樟木口岸是西藏唯一的一级口岸,经由樟木口岸可以直达南亚次大陆,每日来来往往的游人和货物不计其数。

总之,后藏是个神奇的地方,是个让人留恋的地方。接下来的几天,我从拉萨出发,经过羊卓雍错、江孜一线直抵中印边界的小城亚东,回程则路过后藏的中心——日喀则,顺道还去了拥有“第二敦煌”美誉的萨迦寺。后藏地区拥有如此丰富多彩的景观,如果你不能克服重重困难千里迢迢地奔向这里,你永远无法知道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到底在发生着什么。在这十几天的时间里,我的所见所闻甚至连见一斑而窥全豹的作用都起不到,但有一点可以确定,那就是对后藏这万分之一的了解已足以使人热泪盈眶。骑单车走过如此神奇而热忱的土地真的是令人难忘的美妙回忆,那天地的苍茫与自行车在天地间沧海一粟的强烈对比更能增加对自然和对生命的敬畏感。生命不止,旅行不息,后藏是与众不同的一个中间站,而我,还将一直奔忙在这漫漫长路上。

告别阿敏,我一个人的旅行开始了

8月3日。今天,阿敏同学要坐火车回家了。告别仪式异常简单。还是自然醒,吃完了早饭后回房间呆着看电视,阿敏同学看时间差不多了就道了个别,我告诉他在林廓北路公交站坐1路到底就OK了,半句不该有的废话都没有……然后,我接近一个月没有再见到阿敏同学。我的单身生活正式拉开了帷幕,直到整整15天以后,与从青岛赶来拉萨的老爹汇合。

一个小时以后,我也正式离开,开始游历后藏的征程。

仍然是一个热天。接近北京时间正午,沿金珠路往西走,十公里后回到青藏公路路口,我却左转上G318线中尼公路。原本跑得好好的,结果不一会儿前方好好的道路就被一个傻不拉机毫无美感的蓝色铁皮墙堵死了。前方是个告示牌,原来这就是东嘎大桥,过了桥就是正式的公路路段了。桥在修整,20天内不通车,我就只好走旁边行人走的老桥,看上去有些年头了。老桥也用铁皮墙给围起来了,不过没堵死。大家都知道,桥比河岸高不少,要想沿着便道走上桥去,必须先沿着陡下坡跑到河岸边,然后沿着现推出来的陡坡爬上桥去,到了对岸则要进行一个逆过程,也是先下后上才能回到公路上。我只得沿着行人踩出来的羊肠子道先下到桥下面去,然后推上不小于45度的土坡上桥。实际上车屁股上没绑多少东西,但我就是推不上去,抓耳挠腮,好歹缠住路人甲让他帮忙在后面推了一把。过了桥一个样,先下后上,下坡的时候紧捏双闸都没控制住,连人带车飞了出去。为了保护可怜的单车不敢松手,结果左肩膀来了个软着地,后轮压到了腿。最终却还要推上差不多坡度的陡坡,这次没有路人乙了,额滴个神呐。

拍净了衣服上的土,一种爬到泰山山顶的感觉,趁着周围没人,摆了个动感超人的姿势庆贺一下。就这么个破桥还挂满了经幡,切!正准备把这个破桥拍下来,猛然发现兜里的卡片相机蒸发了。只得原路寻找,命运多舛的相机绵软无力地躺在对岸某一小片叶子发黄的草丛里,可怜巴巴的,一副受够了想要闹罢工的样子。跟了我也算它命苦。

刚才一段基本上就是今天我吃的所有苦头。前方是双车道的林荫道,且把这里当做是中尼公路的起点吧。中尼公路路况要比青藏公路次一些,沥青路也有些年头了,不是很平整,但一路伴着拉萨河向西延伸,风景很精致。拉萨河宽阔无比,一汪碧水哗哗流向远方,在远山的俯瞰下显得分外恬静。山南地区很多就是这样的河谷风景了。

一共才60多公里,边走边歇边玩。骄阳似火,夏日的拉萨河缓缓流淌,水时浊时清,淡淡的蓝色丝带挽起两旁肥美的农田,大道沿着河边的石山蜿蜒,路两旁种着茂密的行道树,两行厚重的墨绿色,仿佛一幅明亮的油画。十几天之后,我原路返回拉萨,此地却有了初秋苍凉的味道。就在对岸山峦的另一侧,雅鲁藏布江也在缓缓流淌,但方向与拉萨河完全相反。也就是说,如果你去贡嘎机场过隧道的时候刚好睡了一小会,醒来的时候就会发现两条大河反向流淌的不可思议的现象。

去往机场的大桥从此路分出,远远望去很是壮观。拉日铁路建设如火如荼,巨大的桥墩子已经像模像样了。拉日铁路是青藏铁路的延伸,中国的铁路线最终将要接到边境小城亚东,与印度铁路网连接,构成一条通往印度洋的战略通道。

一路上磨磨蹭蹭消磨时间,纵然如此,不到16点就到曲水县了。从路名以及学校、公安局、广场等建筑看,曲水县是由江苏省扬州市、泰州市援建的。整个县城感觉很空旷,第一感觉是没有感觉,紧接着感觉要什么什么没有,后来才发现实际上人家只是店铺分布较为分散而已。

拉萨河在曲水县城附近汇入雅鲁藏布江,走到河边,但见河道更加宽阔,流水打着旋儿,似乎在踟蹰要向哪里流去。这一带的水可是够浑的——其实拉萨河很无辜,因为这里恰好是两条河水的交汇处,浑黄的烂泥几乎都是雅江惹的祸。

总体来说,曲水县城还是给人很舒服的感觉,物资丰富到在这里我甚至可以吃到眼馋的烧烤。中国联通3G信号满格,每月初的时候我还可以奢侈地刷刷流量,晚上则躺在偌大的房间里看看电视,大半天的时间就这么轻松地过去了。对于要求不高的人来说,这日子看上去还真令人羡慕。可是,当你把目光转向常驻此地的人们,却会发现另外一种状态。虽然他们的工作一点都不忙碌,但由于这里的生活方式过于简单,长时间同样做同样的事情而得不到调剂,久而久之,他们的眼神常常透露出些许迷茫,见到像我这样少许的游客又总是表现出不同寻常的热情。有时候想想真是矛盾,为什么水泥森林里的人们拥有无比丰厚的物质财富,却一个劲地往乡下跑,美其名曰“体验生活”;而穷乡僻壤里的大爷大婶们,言语间又总是充满了对城市生活的渴望,一有机会就往人满为患的城市里钻,和城里人的流动方向背道而驰。实际上啊,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很难同时捞到所有的好处或者说所有的便利条件,一旦觉得生活不够如意,总会首先想到改善自己,于是目光就盯上了别人或别的事物,免不了要进行一番比较。一比较就出问题了,因为当人们看待其他事物时会戴有色眼镜,总会关注它们的好,却常常忽略掉它们的坏;而对整个事物缺乏全面客观的认识,往往会得到错误的结果。毫不客气地讲,每个人都有这样的主观意识,但真正能做到处变不惊、心如止水的,真是凤毛麟角。

从此以后又要睡单人间了,不出意外的话至少睡上个半个月才行。话说这边警察喜欢晚上查身份证。也罢,人家不嫌麻烦,我不怕麻烦,在曲水县我一共才见着三家旅店。

我登上了“无法超越的山”:甘巴拉山

8月4日。

阿敏同学刚走,我就毅然决然地增加了每天骑行的距离和强度。

在手机闹钟惊天动地的扑腾声中,我不到8点就起来了。很早就听见外面淅淅沥沥的,拉开帘子一看,竟然在下小雨,唯有南面是蓝天白云,幸好那也是我前进的方向,心里面很踏实。

大早上起来发现曲水县城空空荡荡的,很多饭店还没开门。我随便走进一家重庆饭店,早上没有正规一点的饭,我误点了一份饺子,乃有史以来最难吃的,要知道待会儿我可要面对一座极难啃的大山啊!等我吃完饭的时候,雨也停了,后来一整天都没有下。

拉萨河——不,这时候应该叫雅鲁藏布江了,以海纳百川的博大的胸怀接纳着雪山之巅的圣水,养育着这神奇土地上生活着的虔诚子民,满载着他们的信仰与期望缓缓奔向大洋,完成水的一个生命轮回。作为世界上离天最近的大河,雅鲁藏布江就是西藏的母亲河,对于苦寒之地笃信佛教的淳朴藏民来说有着不凡的意义。江水边很多地方有小型经幡阵,随着微风翩翩起舞,冥冥当中表达了人们的寄托与祝福。

继续向西走大概7公里,出现岔路口,有很多当地人在这里摆摊开店。岔路口处左拐是曲水雅鲁藏布江大桥,此桥建于1966年,桥头还有18军军长张国华将军的题字。曾几何时,今天的中尼公路还没有诞生,此桥是拉萨通往后藏、山南以及贡嘎机场的仅有通道。如今拉萨河和雅鲁藏布江上已经架起了新桥,对岸山里也打了隧道,去机场的路程一下子缩短了三分之一。而巨变还在继续,就在去年此时,西藏第一条高速公路——拉贡机场高速建成通车,从火车站所在的柳吾乡直插过去,连过隧道过河都免了。

好像又扯远了……路牌显示江孜还有196KM,这足足是两天的路程。

早晨的雅鲁藏布江,宽阔宁静,这就是西藏人民的母亲河,血脉里饱含着博大与仁厚。桥长接近1公里,江中心不少沙洲,隐约可见色彩斑驳的垃圾,很碍眼。过桥后左转即沿着雅鲁藏布江顺流而下,可到达山南,继续走下去则是举世闻名的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我右拐上S307,奔向江孜。

不久路右边出现一水葬台,石头平台上密密麻麻插着树枝以及经幡,哈达随意地缠在上面。以前林芝、山南这样水多的地区谁家小孩早夭,多数采取水葬,简单点说就是把孩子用哈达包好了扔水里然后就交给鱼解决了。出于这个原因,一直以来藏民是从来不吃鱼的,但随着外来观念的涌入,在不偏远的地区,水葬越来越罕见,这也意味着无辜的鱼儿的苦逼日子到来了(其实绝大部分还是外来汉人嘴馋)。

山脚下是人丁兴旺的村庄,平坦的大地一派喜气洋洋的金色,原来是青稞正在收割,一片繁忙。其实这个时候大多数青稞还是青色的,这种青稞应该是新品种,外加上本地区相对得天独厚的水热条件,一年也能多一熟的,前一天拉萨往曲水的路上见了不少,这种新品种路边都立有牌子说明。

一开始倒也并不是上坡路,车也不够多,依稀可以望见江对岸平行的中尼公路上来来往往的大卡车,差距还是蛮大的。穿过村庄,11km过后,一块高高在上的路牌告诉我可怕的上坡开始了。甘巴拉山是拉萨以西山路最长最难翻的山,“恶”名昭著,且看我如何对付。

此时大概是11:00,除掉这11km,上坡路还有24km,海拔将要从3500米上升到山口的5030米。这个时候我还没有想到几个小时后会累到残,只是机械地把它当成是3个申格里贡山的叠加。唉,真是无知者无畏,吃了个大闷亏……要是还有下一次的话我一定选择搭车翻山。

还以为这上坡就是青藏线的级别,一开始我还挂着2档屁颠屁颠地往上骑,看上去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没多久就败下阵来,乖乖换上小档,这山路实在是太陡了!前几公里还算不上传统意义上的山路,只是绕着建在山坡上的农田不停地打S,每一道弯都会挽起一片农田,同时将你送到更高处,海拔在此过程中缓缓上升。还没等过了这一段,我就已经像奔跑的猪一样呼吸了。

半道遇到两位同方向的骑友,由于大家速度不一,于是相约山口再见。该死的农田绕圈赛结束,后来真的变成盘山路了,转过一道弯,前方路况初露端倪,只见山路犹如细丝线,一圈一圈地绕在前方陡峭的山崖上,抬头张望良久直到脖子疼。汽车犹如一只只甲壳虫,缓慢吃力地爬着,在我的视野里爬动很长时间才能闪过去。这个用烂了的比喻用在这里再合适不过了。

我的时速范围为[3,8](km/h),6以上出现的频率非常小。面对如此可恶的高山,我有心无力,毕竟是自行车,无法比过机动车动辄还是两位数的时速,何况耗的是自己的早饭而不是在地底下埋藏了N多年的石油。说到石油,貌似还是沈括给它起的名字——我国很早就有使用石油的记录,不过那时不叫“石油”而叫“石漆”,因为它粘稠又漆黑如墨。正式把这种东西称作“石油”的,是北宋时期的沈括,他在《梦溪笔谈》中写道:“延境内有石油……”扯远了,再扯回来。不过咱慢就慢呗,骑单车爬山就需要耐心,反正早晚也能上到顶,关键的困难是累。我保持着大约每2公里休息一次的记录。

追上一个推车的伙计,躬着个腰慢吞吞地往上走,频率目测是每秒迈一步。当时还不到20K!这还要推多长时间才能上去啊!我觉得推车还不如找辆车搭呢,实在是太浪费时间和体力了。

过了不久,一辆大卡车慢腾腾地从我身边走过,刚才麦田边儿碰到的其中一位老兄骑着车扒着车屁股让卡车拉着他往上爬,那神态很是享受,经过我的时候还冲着我皮笑肉不笑地来了一下子。这敢情好啊!后来又来了辆慢腾腾的大卡车,我忍不住也试了一下,被带了大概几百米,时速也有个10好几,微风吹在脸上很舒服,我都得意忘形了,结果前方急弯之前这破车一个急减速,由于惯性我差点没撞上去。从此以后失去了扒车的兴致,反正看这车子咣当咣当的没有一个多钟头也上不去呢。

老老实实重新慢腾腾地爬坡,转过一道弯,豁然开朗,盘旋的形势让人绝望,我几乎吓尿了:仔细数了数,只见前方山崖上盘山公路从上往下依次绕了五道弯,最高处那条几乎都看不清,而且转过去以后跑到云里雾里了,飘渺的很。实在是夸张,这才是名副其实的天路啊,青藏公路你有点弱了,与甘巴拉山路相比,无论是坡度还是弯度都不是一个级别的。看这情形真要爽大了,不知道还有多远才到山口。

同类推荐
  • 放飞的心

    放飞的心

    本书是作者原创性抒情诗歌,分为景之赞、情之咏、心之诵三部分,分别是写景状物、抒情感怀、智慧哲思。
  • 十字军骑士

    十字军骑士

    14、15世纪之交,十字军条顿骑士团百般蹂躏波兰,残暴卑劣的行径激起从王公到平民的强烈仇恨。著名骑士尤兰德为救女儿达奴霞,只身闯入虎穴,被十字军骑士灼眼割舌剁臂,达奴霞也被折磨得神志不清,父女双双饮恨身亡。深爱着达奴霞的年轻骑士兹比什科身负国恨家仇,汇集到反抗十字军的民族洪流之中,经格隆瓦尔德之战,大败条顿骑士团……
  • 被夺走了时间的蚂蚁

    被夺走了时间的蚂蚁

    简练有力的海明威,朴素神秘的博尔赫斯,他们文体风格的形成都自有其渊源。要想明白他们的方法,就要去看透作品背后隐藏的线索——哪些作者和作品深刻地影响过他们?而这些作者与书的背后,也有各自的线索。当所有线索逐渐贯通在一起时,阅读的自由才会真正降临。所有的线索都是道路,它们纵横交叉如网,每条道路都通往一个广阔的世界,每一次交叉都有可能会引发对不同方向的选择。来自赵松的书评集,那些难以言说的不确定性与可能性,以及文字内在的微妙节奏和韵律。
  • 红楼梦故事

    红楼梦故事

    《红楼梦》是一部中国末期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小说以上层贵族社会为中心图画,真实,生动地描写了十八世纪上半叶中国末期封建社会的全部生活,是这段历史生活的一面镜子和缩影,是中国古老封建社会已经无可挽回地走向崩溃的真实写照。本书讲述了《红楼梦》的一些故事。全书忠实于原著,在保持原著故事连续性的同时,保持了故事情节的完整性,全书语言简洁易懂、生动形象,适合广大青少年朋友阅读。
  • 多维视野中的《呼啸山庄》

    多维视野中的《呼啸山庄》

    关于《呼啸山庄》的研究成果早已卷帙浩繁,但是,由于经典文学文本的丰富性,往往不断被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反复研读和阐释。本书是作者多年研究的心得。作者在认真、审慎、反复、仔细地研读原小说的基础上,在作品的主题思想解析、人物形象剖析、艺术建构探析、文本对比分析和故事章节评析中提出了自己的不少的独立见解,让文学研究者能更全面、更客观地去把握和解释小说内涵。该著作的五部分互为关联、互为支撑,构成一个完成的逻辑链来阐释该部小说。
热门推荐
  • 豪门盛宠:买一送一

    豪门盛宠:买一送一

    “因为我爸姓夏,我妈姓夏,所以取名夏夏。”夏夏咬着吸管,大眼珠子一转,既来之则安之,既然逃不掉就只能卖乖了。“我是苏释。”男子带有磁性的声音响起。正在喝着饮料的夏同学“噗”将嘴里的饮料尽数喷了出去,满脸通红,不停的咳嗽着,“苏轼!我还欧阳修呢。”男子的脸色越来越黑,随即,眼中带着一丝玩味,“你是为了吸引我的注意么?那么恭喜你,做到了。”苏公子的办公室。“夏秘书,咖啡,不加糖!”“夏秘书,冰淇淋,哈根达斯!”“去取我的西服,x路x号!”“领带!阿玛尼!”......夏夏同学终于忍无可忍,对这种残害员工身心的老板发飙,将鲜榨的果汁哐当一声放在桌子上,“老娘,不伺候了!”
  • 写文不如恋爱

    写文不如恋爱

    有一天微博突然炸了。推理小说top1作家发微博扬言要写言情小说。评论区一众网友:???大大你真的能写出言情?结局会不会所有人全部死亡?你可是辣手摧花主角从不生还的后爹啊!大大你就别虐你笔下的可怜鸳鸯了!本文1v1高岭之花遇偶像变舔狗&冰山男神一见钟情铁树开花
  • 穿越明朝当奸臣

    穿越明朝当奸臣

    天启年间,内有魏忠贤乱政,东林党误国;外有建奴造反,兵火连天。更有天灾不断,民生凋敝,大明国祚晦暗,一派末世气象……身为穿越者该怎么办呢?柳冲选择做个奸臣!
  • 诸天启示

    诸天启示

    平行宇宙中的一个世界,诸天降临!人类打开纬度空间的大门,世界大变,万族林立!
  • 世界大战续集:地球的反击

    世界大战续集:地球的反击

    1898版赫伯特·乔治·威尔斯《星际战争》的续集。《星际战争》曾于2005年被斯皮尔伯格翻拍成好莱坞商业巨制《世界大战》,由汤姆·克鲁斯主演,讲述火星人入侵地球的故事。火星人使用“热射线”武器将地球人几乎屠戮殆尽,正当人类陷入绝境,火星人却大批死亡。他们被上帝用智慧创造出来的、地球上最低等的生命——致病菌类打败了。本书讲述的是接下来发生的故事。火星人撤走时丢下大批热射线武器,人类在此基础上研发出了更先进的武器,并策划向火星发动反击。但此时的火星人也构筑了一项狠绝的计划,一旦得手,人类必将灭亡……
  • 唐骏自传

    唐骏自传

    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是重新出发。1990年的夏天,我放弃在日本苦读五年的博士学位,放弃可以预想的博士毕业后在日本的稳定职业和安定生活,决定独闯美国,追求我的美国梦。从那一刻开始,我已经知道我的一切都将重新出发。我知道放弃在日本的一切很可惜,我也知道未来的美国梦之路会很艰难。因为对我来说这将是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一切都要从零开始。
  • 停渊

    停渊

    纵是戎马半生,也幻想着片刻温存。纵使玩世不恭,也想与你共度余生。
  • 妃不寻常,王爷别装傻

    妃不寻常,王爷别装傻

    “毒妇,别过来!”一只臭鸡蛋迎面砸来,上官月儿看到了他,就是她那痴呆的,智商只有八岁的夫君。他满头大汗的跑进她的香闺,递给她一只漂亮的画眉鸟。才三个月,他待她亲昵如姐。她皱眉。他笑得天真烂漫,躺在她的香塌,一脸的天真。才半年,他竟然要求“同房”。她头疼。伤重得他,睡梦中抓紧了她的手。才一年,他已经离不开她了。她揪心。她是21世纪的律政佳人,她只是穿越来到这千年前的天逸国,她还在苦苦的寻找着回21世纪的现代的方法。可是,他虽痴呆,却真心真意真情。她还是被感动了,正在踌躇之际,她却捕捉到了他眼底的一抹猎人的锐利……【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是极品

    我是极品

    一名黑道的中心人物,隐居城市,回到学校,看他如何在学校掀起一番惊涛骇浪。
  • 一百级的平A

    一百级的平A

    当cnf游戏中的世界突然出现在现实,科技一夜之间全部消失,而我继承了曾经在游戏中的满级角色与全部物品!什么?一件稀有武器就被称为高手,手握神器还能称霸一方。“我可是全身拥有十几件史诗啊?”低调…低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