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659300000006

第6章 初上高原(6)

大自然真是无奇不有,总有些神奇的生物喜欢咬东西,这都是些什么习惯。也许狗、老鼠都是从白蚁进化过来的,分析一下它们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序列吧。不是所有的狗都是好狗。后来想想看,竟然被这等吊丝狗咬到包,也确实无地自容了哈哈。

反正开阔的草原上一共没几座建筑物,我们哪怕是一座一座地找也应该发现火车站在哪里了。刚察火车站非常不起眼,原来的复线铁路仅仅多分出两个股道就变成了一个火车站,还是老式的低站台布局。没有火车时车站入口有铁将军把着门。我发现青藏线上车不多,隔着铁栅栏往里张望,很长时间才过了一列长长的货车。

晚点半个多小时这个车还没到,后来站长终于过来开门了。火车缓缓驶进车站。额滴个神呐,我知道这是个慢车,也知道即使是个慢车也只在这个站停一分钟,但我绝没想到这么个鸡肋慢车上面竟然也是摩肩接踵!从车窗望进去,要不是车里面有人戴眼镜,我还以为一个个巨大的绿色笼子运了一车厢奇异的灵长类动物。后来车厢门打开了,车厢连接处站满了人。不是列车员不让我们上车,而是我们根本就上不去!原本就没想到会面对这等复杂局面,所以说这个时候我们还没有把包卸下来,悲催的结果,就是没有力气直接把车提起来想办法塞到人缝里去。就在我们犹豫的时候,火车哀叫了一声,仿佛抱怨拉的太多太重,缓缓开走了……我望着火车离去的背影,凭吊良久,大脑一片空白,后来终于意识到:今天完蛋了……

站长也一脸无奈,毕竟能量不够大,不能叫停一列火车。他好心安慰我们,说明天早点放我们进来准备什么的。看来也只有明天了!准备不足耽误了一分钟,错过了一天中唯一一班火车,进而浪费掉一天。真是个可笑又可悲的教训啊!

士气低落地往回骑。半道上倒是没忘记捡几块石头,准备再次对付吊丝狗。还真巧,又有一条狗向我们冲过来。这条狗小很多,但叫声不亚于先前那条。我举起石头,做出要朝它扔的样子,很轻松把它吓退了。

跳动在沙柳河畔的音符

刚察县号称“沙柳河畔的音符”,环境清秀。到目前为止,刚察县的游客不算多,没有大县城里那种熙熙攘攘混乱的氛围,我还是很喜欢这里的。来的路上发现是个半开发的旅游区,只是为赶火车无暇顾及。往回走的时候,我们仔细看了看。原来这里河网密布,水草丰美,而且鲜有游人涉足,偶尔可见姿态曼妙的水鸟和个头不小的鱼儿,河边高地上还有一座白塔,确实是个好地方!

中午本来应该在西宁吃的,结果那天我病了。中午我们尝了尝酿皮,实际上就是很粗的凉皮,方块形的截面足足有1平方厘米。这家做的好像没什么特点,口感一般。自制的酸奶酸极了,加了好几大勺的白砂糖才算缓过来。

然后又在做和前一天一样的事:找住处。这次我们正好和另外两个环湖的哥们同时走进了一家旅店,索性一起开了间四人房,省了银子,皆大欢喜。不贵的宾馆但内部设施很好,性价比很高,这个买卖真好!趁着旁边的标准间还没住进客人,我们还进去洗了个澡。此事给了我不小的启发,原来以后洗澡还可以这样。

休息了好一会儿,阿敏同学决定继续懒下去,我就一个人出去转,反正没什么事干。

北方出现了蓝天白云,但县城的北面正在大兴土木,灰很大,煞了好风景。不过已经建好的藏式民居又整齐又漂亮,让人耳目一新。又走到昨天途经的大片的花海,这么美的地方几乎没有人看,可惜了。这一刻我也突然人来疯了,在这诡异的白云的注视下,我情不自禁地跳了进去。这里以油菜花居多,不开花的青稞田与油菜花田交替分布,天然形成一条条色带,不时还点缀着白花。

西部的云彩变化多端。此时此刻,天色突然暗了下来。抬头望去,只见一道天光从云彩缝里直射下来,那最亮处好似一只天眼,眼前的一切都变得诡异了。也许这次旅行原本就是神明的旨意,驱使着我来到这美丽的圣土。虽然这样想很是无厘头,我仍然对旅行中遇到的新奇事物充满了兴趣,对所有帮助过我的人心存感激。旅行本身就充满了变数,如果我们因为不敢面对这些变数就临阵退缩,又怎么会有机会亲身体验这美好多变的世界?对于旅行来说,其实最困难的一步,就是走出第一步!当你真正全身心地投入到旅行中,享受这个过程,没有什么困难能够阻挡你。

两头牛悠闲地在我的前面摇尾巴嚼草,霸占了道路。我竟然要从他们前面走过!我赶忙脱掉红色的外套。据说,牛看到红色会受刺激发疯。我相信牛是温驯的动物,但我同时相信这个传说。蹑手蹑脚地走着,只见大的那伙计边吃草边拉屎,新鲜牛粪一块块往下掉,一坨一坨的,简直有伤风化,哥晚饭还没吃哩……

这里正兴建一个仓央嘉措文化广场,不知刚察县跟仓央嘉措有啥关系。百度了下,发现正史普遍认为仓央嘉措病逝于青海湖畔,这么看来应该就是刚察了。联想一下淮河沿线几座城市争抢中国南北分界线的事吧,实际上就是个噱头,有了噱头就有了名气,有了名气就好办事。不过仓央嘉措还是很有意思的,他那达赖喇嘛的身份和放荡不羁的性格,他那措辞优美的诗歌,他的神秘的心上人,还有他不可思议的传奇的一生,都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虽说废掉一天,但最后看到了本没有机会看到的奇景,也算是安慰补偿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这是缓慢行走的一天。但是,这一天,我从缓慢而从容的游走中学到了另外的东西。忘了是谁说过的这样一句话:我们在旅行时,如果我们放弃每小时走100英里,从从容容地行进,我们或许学会变得健康些、快乐些、或明智些。世界之大,远超过我们的眼界可以容纳的范围,不管人们走得多慢;走得快,他们也不会看到更多。真正珍贵的东西是所思和所见,不是速度。子弹飞得太快并不是好事;一个人,如果他的确是个人,走慢点也并无害处;因为他的辉煌根本不在于行走,而在于亲身体验。

站火车:七个半小时

7月18日。

由于前一日摸清了情况,今天我们卡着点出发。今天天气更好,且没有狗追,虽然昨天那第二条小破狗还是朝我们叫,但这一次主人在,它没有冲出来。地平线上那一团柔软的白云默默地注视着苍茫大地,那明暗不定的光线,仿佛怨妇的眼神。

吸取昨日的教训,我们把车子推到站台后首先卸了包,然后各管各的车和包,站开一段距离,准备从不同的门上车。由于火车只停一分钟,我们必须争分夺秒。

火车第二次开了过来。车门打开后,我发现情况和昨天一样,连接处站满了人,但这次我二话不说,先把包扔了上去,然后扛着车上去,只让后轮着地,这样尽可能减小了占地面积。等到车门关上后我再处理,反正先上车事大。

手握横杠保持车的竖直状态真难受啊,还好只需坚持几十秒门就关了,问题在于此时此刻我根本没法子动哪怕就一下,只得傻呆呆地站在那里,根本不用扶着什么东西,因为我被人贴紧了。火车再次开出,即使我松手这个车也不会倒下。费了半天,我总算改善了自己的处境,紧接着又把车放平了,不过常坐火车的都知道,持站票的乘客都愿意往车厢连接处跑,所以说这里非常挤,我的单车堵着路了,以至于没有人能够通过,这样也不行,我相信要是列车员看到这一场景一定会黑起脸来的。我就先去找阿敏同学,发现他上车的那个门人不如我这边多,直接放门口就行了。这纯粹是运气问题,与人品和智商无关。我们就小心地把我的车推到车厢里,蹭到不少人,然后老样子,卸掉前轮和脚蹬,把车塞到座位底下去,只不过这次后轮露在外面实在是塞不进去了,占据了四分之三以上的走道。后来我才发现自己选的那个座位底下已经有个箱子了。于是见鬼了,因为所有人经过此地时必须一步跨过后轮直径的长度,我还得提防着他们不要踩上去,小屁孩什么的最好还要抱过去。最麻烦的是对付小推车,我只得每次帮助乘务员把小推车抬过去,不过推车的售货员态度很友善,这让我很感激。

悲催地在绿皮车上呆了9个小时,大多数时间都在一根一根地数电线杆子,粗略估计,站立的时间在7.5小时以上……最痛苦的一次站票。我们的票还没买呢,这一回我们可不想逃票。可惜第一不知道补票该去哪节车厢找谁;第二是走动一趟实在是痛苦,所以一直赖在车厢里没走动。直到某一刻,一位乘务员拿着出票器提醒半道上车的买票,我就主动买了。此时距离上车已经过去两个多小时了,人太多以至于根本没有查票的。快到格尔木时,卖票的在消失了很久以后终于又走了过来,这时旁边有刚上车的大叔买票,只听这伙计霸气地说:“行了行了,快到站了,不用买了。”后来在格尔木出站也没人查我们票,这票白买了。

西宁到格尔木白天只有这一班车,而且是没空调的普慢,票价非常便宜。我们从刚察到格尔木,600多公里每人才36元,而且还有变为0元的潜力呢。

由于天公作美,沿途风景极佳,随处可见那种梦幻般的云彩。刚察尚处青海湖区,所以一开始景观以草地为主,但由于靠近湖边,没什么山地丘陵,视野也更开阔,在铁路沿线可以直接望到湖边。如果时间不够,坐这趟车去西藏的途中走马观花看一看青海湖还是可以的。由于青海湖四周被山包围,大概走过了青海湖西北角的鸟岛路口,火车就冲进山里,丘陵变多,隧道一串一串的。继续向西,进入柴达木盆地,此盆地号称是中国的聚宝盆,虽然气候干旱人烟稀少,却蕴藏着数不过来的矿藏,是我国最大的钾肥生产基地。除了钾盐之外,我从实验室偷来的那瓶硼酸其原料八成也是这里的。接近德令哈一带,气候逐渐干旱,黄土地裸露出来,景色更加粗犷。大致以德令哈为界,往后的植被越来越稀疏、低矮,直到锡铁山一带,几乎滴水不见,寸草不生,风景一成不变,俨然火星表面。但继续往后,进入察尔汗盐湖区,土地还是寸草不生,但颜色更深,表面还附着有白色的盐花。不时可以看到盐湖,很明显湖面有层液膜,说明湖水盐度很高,接近或达到了饱和状态。

其实我原本打算在察尔汗下车来着,但考虑到这不靠谱的状况唉……还是乖乖坐到终点站吧,等人都下光了我们才好把车子整好。

虽然火车速度慢,且车内环境与服务一直遭人诟病,但长久以来我一直把火车当做首选。原本只是贪图便宜的票价,偶尔还故意买夜车硬座票,以此节约出不少时间和一天的住宿费,后来汽车也坐了不少,一站一站停得真烦人,我才意识到即使是普速列车,速度也往往比汽车快一些。到最后才真的是享受起火车的慢节奏,爱上了这种旅行方式。喜欢坐在靠窗的座位上欣赏犹如书一样一页一页地翻过去的风景,喜欢默默观察来自天南海北神色各异的乘客。很多时候我就在思索,如果这一生过得都像是坐火车一样,不紧不慢,纵然劳我筋骨苦我心智,亦随遇而安,那该是多么潇洒惬意!当然,站票咱另当别论……

今天穿过多个气候区,景色变化繁多,但一路蓝天白云,就一个字:美!只是这个车实在是离谱,几乎沿线所有的站都停了,不只是时刻表上标明的那些,以至于我又听说了许多默默无闻的奇怪的地名,有些在地图上都找不着,长见识了啊。20:30到达终点站格尔木,晚点30分,阳光仍然强烈。

格尔木以前我也来过。看起来火车站一带明显整治过,站前广场新增加了喷泉,附近还多了不少新的宾馆什么的。实际上格尔木本身就是个规模不小的城市,青藏铁路开通后,其进藏大本营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进一步美化也是理所当然的。每天凌晨,进藏列车陆续抵达格尔木,停留20分钟,换了车头以后就朝拉萨进发了。只是暑假这个时候一票难求,我们到的时候广场上排了长长的队伍,都是准备进站的‘。

感觉今天比骑车都累。都说坐火车辛苦,但不用废话,显然站火车更辛苦!不仅如此,我的码表不知道被哪个家伙顺手牵羊了,以至于后来一路上全靠数里程碑计算路程。

帐篷搭在哪里,哪里就是格尔木

7月19日。

在格尔木休整。

格尔木是世界上辖区面积最大的城市,虽说绝大多说地方都是沙漠。由于周围有不少盐湖,所以被称作“中国的盐湖城”。原本打算包车去北面的盐湖看看的,结果我们又不小心睡了个自然醒,走到火车站对面的汽车站,虽然人头攒动,但大多数都是往拉萨的(只见某辆大破车外表黑乎乎,里面塞得满满的,乘坐此车的乘客们可有的受了),往盐湖的根本没有,可能已经在早上全都走光了。于是我在广场上瞎吆喝起来,但纵然哥喊破了嗓子,也没找到搭伴的,倒是招来不少司机,可惜两个人包车代价又实在是太高了,我们的要求实在是过于抠门,他们不能接受——我还真不怨那个开高价的出租司机师傅,毕竟来回油费也不是个小数目。所以说,咱还是不去了吧,谁叫我们昨天没在察尔汗下车呢。

省下来的时间我们只去了个将军楼,现在已经扩建成公园了。这个公园在格尔木往新疆的公路上,为了纪念慕生忠将军以及青藏公路的建设者们。1954年,慕生忠带着1200人和19名干部,在物质条件极为缺乏的情况下,仅用7个月就打通了西宁到拉萨2000多公里的青藏公路,同时付出了巨大牺牲。这个将军楼就是当年的建设指挥部。时至今日,进藏汽车80%以上都走青藏公路。有这么一个片段:当年慕生忠他们来到这片大戈壁的时候,什么都没有,只从牧民口中打听到一个叫“噶尔穆”的地方,慕生忠带着人在茫茫戈壁滩上找啊问啊,始终找不到这个“噶尔穆”在哪里。有一次开会,大家商议了半天没拿下注意。这时有下属问将军噶尔穆在哪,将军斩钉截铁地说:“噶尔穆就在你脚下!帐篷搭在哪里,哪里就是噶尔穆!”然后转身走了。第二天,队员们醒来的时候,看到一块牌子插在帐篷旁边,上面写着三个大字——噶尔穆。这个由几顶帐篷划定的“噶尔穆”,就是今日格尔木市的雏形,而帐篷里这些工人们则成了格尔木名副其实的第一批“居民”。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建设,今天的格尔木,街道宽阔整洁,虽然位于戈壁边缘,但绿树成荫,一座座整齐的小楼拔地而起,已成为具有现代化工业的青海省第二大城市,在全国范围内获得不少荣誉。这也成为格尔木和青藏公路、铁路建设者们共同推崇的不畏困难,艰苦创业的精神。我们不会忘记建设格尔木以及大戈壁的先驱们。

后来我们在市区随便转转。市区不大,很快转完了。市中心没有高楼大厦,各种常见必需品却也是要啥有啥,小吃街没有当地特色,却有各地特色,真是爽到家!

今天应该是到拉萨前最悠闲的一天了。睡个好觉,明天我们将正式踏上青藏公路格拉段的征程。

同类推荐
  • 老干部工作实录

    老干部工作实录

    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挖掘利用好这一群体的丰富资源,是做好新形势下老干部工作和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内在要求,《老干部工作实录》全书主要积累了服务老干部的一些工作方法。
  • 张强文集·艺术个案与群体批评卷

    张强文集·艺术个案与群体批评卷

    当艺术表现成为一种生命内在需要的时候,精神便与纵情无羁的行动混合,使艺术传达成为义无返顾的冒险。王易罡的作品是他淋漓尽致地表达生命体验和袒露个人意志的深刻印迹。
  • 足迹的追忆

    足迹的追忆

    本书主要写了作者在地址勘探局时,遍游全国各地。本书是诗歌集,诗歌抒写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和祖国的热爱。
  • 当玫瑰开花的时候

    当玫瑰开花的时候

    本书收录的是世界散文最经典的顶级作品,是值得读者反复阅读的优美名篇,是诸多文学大师奉献的华章盛宴。传世名篇开卷有益,作者逸事雅俗共赏,展现出一道靓丽的文坛风景线。
  • 鲁迅文集精选

    鲁迅文集精选

    本书是他留给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书中通过精心编排,收录了鲁迅的多部作品集中的精华,希望读者能够从中一窥鲁迅作品的精髓。鲁迅一生写下了800多万字的作品,他的《呐喊》、《彷徨》、《野草》、《朝花夕抬》等许多作品一版再版,被翻译成英、俄、德、法、日、世界语等多种文字,饮誉全球。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荒古天穹

    荒古天穹

    在这荒古大乱的年代,他天生经脉错乱,不能修炼,同样也受尽了屈辱,他不能死,也不想死!所有屈辱他的人都会死!这是他唯一的信念,他要一路高歌走向世界的顶峰!看林天如何在这荒古大乱的年代生存下去,他要让所有敌人颤抖!---------------------------------------------------------------------------------------------------这其实就是一篇爽文,朋友们看的舒心,我写的放心,其中可能有很多穿插的地方,希望你们不要建议!编辑啥的就别来了,除了创世别无去处(∩_∩)O哈哈
  • 拽妃很毒

    拽妃很毒

    意外穿越,现代女孩跑到了千年之前的天齐皇朝,并阴差阳错的成为了齐王妃,因为一个案子他们结缘相爱,最终却卷进逐鹿天下的漩涡,从此携手并进,在重重艰难险阻当中并肩前行,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且看穿越千年的现代小女子,如何谱写一曲绝世恋曲!
  • 我真的不是大先知

    我真的不是大先知

    白不信很难受,他说什么都没人信。告诉师傅那个漂亮美眉不是人,是妖怪,师傅不信,喂了妖怪。告诉迷人师姐在大劫之日不双休会遭雷劈,师姐不信,被雷劈死了。经历了血淋淋的教训后,所有人的目光都对准了白不信的嘴。天啊,这是一张开过光的嘴!大先知!不!我这嘴真没开过光,我真不是大先知。“真的吗?”一位漂亮小师妹含情脉脉的问道。犹豫了片刻后,白不信的骄傲的回答“天人自有妙算,这位小妹妹,你算是找对人了!”.......本书又名《不信白不信》,《我真的不是大先知》,《言出法随》,《不照做你没命求我》PS:正在连载《我真的不是圣僧》,本书无节操保证,入坑需谨慎,请各位入坑后不要停下来。本书书友群:1126876575(新群莫得人,无接头暗号,来了不准走!)
  • 真巧我也喜欢你啊

    真巧我也喜欢你啊

    [温芸生不知道在她二十岁那年会有这么一个男孩风风火火的闯入他的生活成为她枯燥乏味的生命中的那一抹光]宠妻无度欢乐逗趣甜宠暖文你值得拥有
  • 孟子选注

    孟子选注

    本书从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孟子的哲学政治理论和教育纲领著作《孟子》中选取精华篇章,加以详细的注释和解读,并配以与中学生课堂学习相应的导读、知识链接等内容,使广大读者特别是中学生读者在阅读本书后,能够充分了解《孟子》体现的哲学思想、政治主张及教育观点,欣赏和理解《孟子》行文的特点和修辞手法,对中学生相关课文的学习是很好的补充,也是普通读者了解《孟子》的优秀选本。
  • 神阙十三洲

    神阙十三洲

    墨芙连人如其名,芙蓉美人,高岭之花,皎皎明月,俏俏生姿,美艳不可方休,姿容绝世,天之骄子,天生剑骨,逆天气运,真真的神阙第一人。穿书第一天逆袭沙雕女配顾俏岚:一心修炼,日常鄙视顾嫣,励志屠狗。 柔弱娇美原女主顾嫣:西子捧心,扶风弱柳,楚楚动人。 墨芙连:……还真是人才。【女主真正的莲中美人,正义凛然】【男主不正经却非邪魔,乖张狠戾】(一对一,绝对双洁!事业为主,感情为辅,非正统修仙文,请勿踩雷)
  • 麻雀(同名电视剧李易峰出演)

    麻雀(同名电视剧李易峰出演)

    人民文学奖得主海飞最新谍战小说。麦家、龙一、徐则臣推荐阅读!本书收录《麻雀》《捕风者》两部中篇小说。其中,《麻雀》讲述了陈深潜伏在汪伪特工总部首领毕忠良身边,通过代号为“麻雀”委派的工作者秘密传递信息,成功“窃取”汪伪政府“归零”计划。《捕风者》讲述了三位女性中共地下工作者苏响、梅娘、陈曼、丽丽,冒着生命危险,想尽各种办法,最终截取敌军重要情报,为我党的革命工作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最后获得了胜利。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庄渠遗书

    庄渠遗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