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659300000007

第7章 青藏线上(1)

2006年7月1日。在冰雪初融的雪域高原上,一条绿色的长龙第一次缓缓驶过拉萨河特大桥。

与此同时,韩红的一曲《天路》飘扬在通车典礼的现场,伴随着电视转播信号传遍大街小巷。就在铁路线的旁边,一直相伴前行的青藏公路上,往来奔忙的车辆无一不鸣笛致意……

对于偏远的西藏来说,没有什么比改善交通状况更重要的了。

青藏公路起于青海省西宁市,终止于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目前总里程为1937公里,为国道109线(北京——拉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藏的最大动脉。早在1950年,西藏还没和平解放,中央领导人就开始考虑日后西藏发展大计,修筑青藏公路的计划已经提上了日程。当时18军先遣队从西宁出发,利用马步芳时期原有的旧路,边进军边修路,简易的公路很快铺过了青海湖、柴达木,通到了格尔木一带。这一段虽然也穿越在无人区,但毕竟海拔不高,地势也不算复杂,与接下来的一段相比,西格段简直可以说没有难度。

真正的考验在随后的格拉段,可可西里——三江源——藏北地区。大自然积聚了千百万年的的蛮力无比残酷,环境之恶劣远超想象。青藏公路格拉段,沿途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光5000米以上的大雪山就有三座,大小河流更是不计其数。绝大多数路段将穿越多年冻土地区,冬季气温可达零下40℃,即使在最“炎热”的夏季,凛冽的寒风和千年的积雪依旧是所有人的梦魇。

在这种地方修路,行吗?

偏偏人们做到了,而且过程堪称奇迹。

1954年5月11日,慕生忠将军带领19名干部、1200多名战士和民工出发了。筑路队伍在昆仑山、沱沱河、羊八井这些气候极端恶劣的地区拉开战场,用最原始的工具辛苦作业,怀着满腔热血与恶劣的自然环境搏斗,仅用7个月零4天的时间就打通格尔木到拉萨1200多公里的青藏公路,创造了新中国公路建设史上的奇迹。为了修通青藏公路,2000多名工人长眠在皑皑白雪之下,这比最开始出发的工人数量都多。这些英勇牺牲的烈士们,化身为青藏公路的保护神,护送着来往车辆缓缓前行,永远深情地注视着雪域高原上那条倾注无数人心血甚至生命的天路。

以今天的眼光看,匆匆抢通的青藏公路质量确实是不敢恭维,由于路面坑坑洼洼,路基也不够平稳,那时的行车时速只能保持在20km/h。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青藏公路改扩建工程提上了日程。改建工程起于1974年,经过许多年断断续续的修理,青藏公路已实现全线柏油化,行车速度和舒适度不可同日而语。在铁路未通车前,进出西藏80%的人员与物资经由青藏公路运输。这条7米宽的银灰色飘带,真正成为西藏与祖国内地紧密相连的康庄大道。

如果说青藏公路的建设是人类意志力和勇气的胜利,那么青藏铁路的建设就是人类想象力和科技实力的胜利了。与公路类似,青藏铁路西格段难度也不大,早在1984年即建成通车,近期正进行扩能改造,在未来几年可实现电气化复线通车,大大提高运能。其实最受众人瞩目的一段,仍是困难重重而风景如仙境一般的格拉段。曾有国外学者认为在青藏高原上永远不能修铁路,但万众瞩目的青藏铁路格拉段还是于2001年6月29日开工建设,并于2006年7月1日通车,全长1142公里,其中海拔4000米以上的路段960公里,多年冻土地段550公里,翻越唐古拉山口的最高点海拔为5072米,这也是世界铁路的最高海拔。为克服多年冻土、高原缺氧、生态脆弱和狂风扰乱四大难题,施工队伍别出心裁地设计线路,以增加施工量为代价,充分地降低了恶劣环境对铁路线路的影响。比如说在地质条件恶劣的地区采取“以桥带路”的措施,将冻土路基的不稳定性尽可能地减小,而桥梁的涵洞本身可以作为野生动物的通道,彰显人文关怀。青藏铁路通车后承担了全西藏75%的运力,促进了西藏经济和旅游业的繁荣,巩固了国防,将边陲西藏与祖国内地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可以说青藏公路与铁路的建设本身就贯穿了新中国从贫穷落后走向繁荣昌盛的艰辛历程。对于我们来说,青藏铁路的意义绝不仅仅是口头上那好几个“世界第一”那么简单,它最直接的好处就是提供了另外一种旅行的方式。真的要感谢那些辛勤工作的前辈们。今天,无论走公路还是铁路,当旅客们坐在舒适平稳的车厢里,看着两旁美丽的风景如放电影一般飘过,不知不觉地抵达从前他们连想都不敢想的雪域高原神圣的中心,那都是他们的功劳。而我们,直接受益于青藏公路的良好路况,在未来十几天的时间里将用车轮丈量出天路的距离。西大滩,不冻泉,五道梁……当年慕生忠将军起的地名在今天早就家喻户晓,我们将逐一走过,最终到达心目中的圣地,也算是为疯癫的暑假和美好的青春献礼。

戈壁荒原上我们的单车成为大风的目标

7月20日。

毫无悬念地坚持贯彻不上闹铃的原则,所以又是一个自然醒。懒洋洋地爬起来,我率先走出门去,一看外面阴天,说实话这时候我还挺高兴,毕竟这就意味着不用忍受夏日戈壁滩那毒妇一般的烈日了。后来走出门去,大漠上那标志性劲吹的西风夹带着些许黄沙生生地砸在脸上!这就不妙了,中纬度地区的西风带那是出了名的剽悍,若是要逆风而行的话,今天就有的受了。

一下子就高兴不起来了。今天是青藏线格拉段的第一天,一开始就顶着风走,也许这预示着一场噩梦?鬼知道,时间会证明一切的。市区还好一些,起码还有形单影只的行道树替我们挡风。后来到公路上,我们不幸成了大风中心的目标,骑行速度瞬间降至个位数,还伴有漫天的风沙。这里的大风充满了野性的激情,一点也不温柔,咆哮起来没个完,时时都想把我揍一顿的样子。不得已,全当是不幸遇到了上坡,换小档继续骑。而且,我得具备不怕被大风狂揍的好脾性。照这么个破速度,我们今天兴许都不知道该在哪里过夜了。

海西州的路牌足足用了四种文字:汉语,拼音,蒙文以及藏文,这恐怕是绝无仅有的了,格尔木南出口有个收费站,此去到西藏再无收费站,直到很久以后的二郎山隧道。收费站附近有很多搭车的,一个个聚精会神地观望着,看见有车子进站就猴一样地跳过去搭讪,以求碰到好运气。很快经过“欢迎光临青藏公路西藏管养路段”的牌子,这意味着一段精彩旅程的开始。

两旁都是平坦的戈壁滩,黄褐色毫无生机,不少地方还有恐怖的伤疤。感觉风从右前方吹来,带来铺天盖地的黄沙,刮到兴起时,在前方几十米处开路的阿敏同学竟然也消失得无影无踪。出发两个小时,才走了20公里,十分不顺,和两位号称是“徒步大侠”一起躲在沙海中一座孤零零的小房后面郁闷了好久。两个大侠的个子一个高一个矮。

在房子后面,我和两位徒步大侠闲聊起来,聊着聊着就聊起生命有无意义来。个子高些的大侠说,生命是没有意义的。个子矮些的大侠反问,你背上的背包有什么用吗?我说,那是为了让咱们使用呵。个子矮的大侠说,那么上帝制造了我们人类,一定也是有用的,就像杯子、照相机、勺子一样有用。

后来钻进山谷里,好歹遇到能够挡住横风的山了,速度才恢复正常。只不过这些山也只是黄土山,低矮的团状植物紧贴黄土,在这严酷的环境中顽强生存,在平坦背风的地方数量倒也不少,一眼望不见的黄中那一点一点的墨绿色肆意地铺撒着,很荒凉却又很壮观。一直相信生命具有开天辟地的神奇力量,这只是大自然的又一杰作。我等凡夫俗子除了敬畏,别无他念。

走过几个起伏,右手边冒出来一条颜色诡异的河,一开始我以为是昆仑河,后来查地图发现是格尔木河。依稀记得两年前来格尔木的时候正赶上此河发大水。这可真是奇闻逸事,要知道这可是在大戈壁。下到水边静坐,但见四周崎岖不平,万籁俱静,似乎身处魔鬼的居所,一种到达地狱的感觉,寒意瞬间激流全身。由于周围山石矿物的影响,水呈浅绿色,冰凉刺骨。

南山口有个检查站,看过往人员的身份证,我们只是出示了身份证意思了一下就被获准通过了,人家看都不稀看。外国人、港澳台同胞去西藏是要有理由的,这里应该就是第一道卡哨了。过了南山口,我的手机联通信号完全消失,不知到什么地方才能恢复。青藏铁路迈着坚实而又轻快的步子并过来了。

这一路加油站不少,基本上都可以做补给。路是起伏的,海拔增加了大概600米,为上升到高原做着准备。荒凉了一天,磨磨蹭蹭,我们以单车的速度逐渐踏上这世界上最高大最苍茫的陆地,竟然也在18点前就到达纳赤台,里程比我预计的少了10多公里——如前所述,我的码表在火车上弄没了,此时只是按照里程碑计算。此地距离格尔木90余公里,感觉并不算累。纳赤台不是镇,只是一个冷清得可怜的聚居点,馆子都没有几家,以至于去哪里吃饭都没有选择的余地。别看不起眼,在青藏线上我们可就指望这种地方过夜了。

吃过饭后我们入住纳赤台水文站,20元每人,就在河边,水都是从井里打上来的,不过还算高级,至少安装了电动泵。条件自然是不能和城里比,不过毕竟是正规的单位,算下来也是青藏公路青海段最舒服的一晚了。以后可是想花钱改善住宿条件都花不出去。

晚上比较冷,但睡在水文站很舒服暖和,我还借用了人家的宽带,这在青藏线青海段真是奢侈。

在西大滩想到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增与熵减

7月21日。清晨的寒风不期而至,不经意间,我们已经远离了低大陆夏季的酷热,踏上了这条冰冻的天路。今天计划赶路38公里到达西大滩。别看38公里很短,但海拔上去足足600米,若是再翻昆仑山还要上600米。为防止突然升高引起高反,我们愿意慢一点——其实这或许只是个偷懒的理由,所以说,9点才醒就不足为怪了。

附近有个昆仑神泉,传说当年给文成公主搬家伙的工匠们曾经把那尊著名的佛像放到此泉旁边的台子上,然后痛饮泉水。不过文成公主进藏不是走的唐蕃古道吗,怎么又跑这里来了?由此可见,又是个传说故事。据说这个泉水终年不冻,可以直接饮用。趁着店家准备早餐的当儿,我就进来看了看。这里正在加紧建设,貌似又有一个旅游景区即将诞生。走进去找了半天,不见泉水的影子,纳闷得要命,后来发现大门口一帮子人扎堆在了一起,才意识到所谓的泉水就是靠近门口的那个破水池子,凑近了看,只不过是水底有个地方在冒泡而已。水池子中央还插了两根生了锈的铁管。我不禁猜测水多的时候清冽的泉水足以涌出水管,但那至少已经是上个世纪的事了。水很凉,里面还扔了一些垃圾。给水壶灌点水的愿望瞬间炸得灰飞烟灭。

今天上坡的幅度可比昨天要大,速度因此慢了下来,不过里程少得多,所以我们也不急。景色越来越壮丽,大地沟壑纵横,两旁荒芜的大山夹着一片略显宽阔的山谷,俨然天然的巨型舞台,主人公就是穿行在期间孤零零骑行的我们,偶尔竟然还可以看到小型的羊群,主人家不知道跑到哪抽烟去了。这里的草不咋地,感觉这些可怜的羊病怏怏的,吃不好还要经常受冻,最后还要变成羊肉,命运真是不可预知啊,我要是羊的话也就这个样了。在溪水的怂恿下,大地秀着自己健康壮美的肤色。出发16公里,到达青藏铁路三岔河大桥。此桥全长690米,飞架在荒凉的河床上,足有20层楼高,犹如一条飞龙。这是青藏铁路最高的桥,最高的桥墩高50多米,虽然海拔一点也不高,但是想当初施工难度列全线之首,直接关系到整个天路建设的成败。在很远的地方我们就望见了它,阿敏同学一开始还说好像还没有宿舍楼高,但站在桥底,才发现刚才的判断完全是视角问题造成的。这可是非常壮观的一座桥。

景色与前一天相差不大。后来我们又过了个和三岔河桥差不多样子的桥,我率先爬上一个缓坡,转过弯去,不由得一声惊呼——雪山姗姗来迟!虽说峰顶被云雾缭绕,只看得见山腰,雪的颜色又不是那么白,但无论如何,初见雪山的圣洁感压过了一切。这就是高原给我们再好不过的见面礼。

最后10公里是一片平整的戈壁滩,看起来跟平路一样,但我们就是骑不动,我总感觉后面好像有鬼在拽着。我每隔一段时间测一次海拔,证明这其实是一个不易察觉的小长坡,在平坦的地方缺少参照物,仅凭视觉判断的确有困难。公路向雪山的方向延伸,看似要拥入雪山的怀抱了,却又路锋一转,把它绕了过去,徒留我空欢喜一场。然而,转过这个弯,更多的雪山出现了。当然,今天多云,所有山的山顶都不得见,颇为可惜。

雪山排成一列站立在左手边欢迎我们的到来。再转过一个弯,一片没有水的大河滩出现,视野更为开阔,铅灰色的乱石堆横七竖八地躺着,看上去触目惊心。很快西大滩到了。西大滩是昆仑山北侧观看玉珠峰的绝佳地点,也是翻越昆仑山前的最后据点,路两边零星排布着低矮简陋的平房。要不是多云,我可以根据雪峰的形态和高度一眼指出哪一座是玉珠峰,很不幸云彩太厚,我只得认为刻有“玉珠峰”石碑正对着的那座就是了。在路边还可以看到冰川,颜色虽说不靓,以至于感觉不够纯净,但好像后来我见到的所有冰川都是如此,这也是离公路比较近的冰川了(日后我经过了西藏的卡若拉冰川,那个才是离公路最近的)。

我们找的住宿点比较有特点:前面是西大滩最好的饭店,走进去很豪华的感觉,大厅里还有彩电和空调,估计是单热的。与餐厅连着的是通铺,里面不过是几张简单的双层行军床,比较简陋,但餐厅后面还有一排房子。说是房子真是抬举它了,实际上是一排铁皮搭的集装箱,但走进去一看,还不错,而且密不透风。在高海拔地区过夜,保暖是我非常看重的。讲价到20元一人,还可以。

我们刚停下,西大滩就毫不客气地刮起了冷风,虽说没有前一日的飞沙走石,但这风如刀子一般刮在身上,很是难受,赶紧躲进被窝里。这还只是最炎热的时节呢,真的很难想象这里的冬天是什么样子——怪不得这么广袤的土地长久以来都是不适宜人类生存的禁区。

沿着青藏线越走,物价越贵。蕃茄炒蛋盖浇饭从西宁附近的6元,涨到格尔木的8元,昨天在纳赤台卖10元,这里要卖12元了……漫长的青藏线上几乎所有物资都是从格尔木运出的,运费当然与距离成正相关,这个势头尚且没有触顶,以后只怕还会原来越贵。

同类推荐
  • 夏夜花事

    夏夜花事

    《夏夜花事》,一本走出佛系,拥抱人间烟火的散文集。作家黄爱东西,将时光刻印在她生活里的人、情、物、事倾注于文字,不做宣告,更无劝解,只以最自在的方式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认知和态度。书中有买菜、做饭,讲述寻常日子的《生活基本款》,我们从作者自在不羁的笔下得以感受老城广州的日常,逛茶餐厅,品粤菜馆,仿佛走至街边巷里,领略那些人间烟火和妖娆风情,这些生活底色就是人生的基本款,让你无论遇到什么挫折和遭遇,都有从头再来的勇气。第二章《情何物》对各种情事一针见血、直抵真相的另类探讨,是走过半生岁月沉淀出的洞见和智慧。《夏夜花事》则是作者的肺腑真情在不经意间的舒展呈现,凡人我辈,每一天都是余生,要好好过。
  • 中国经典名作鉴赏系列:当代散文鉴赏

    中国经典名作鉴赏系列:当代散文鉴赏

    本书收录了多篇现代散文,并且由专家、名家为你解析、引导你鉴赏每一篇散文。这些散文的作者有:鲁迅、郭沫若、许地山、张恨水、林语堂、徐志摩、老舍、冰心、闻一多、沈从文、林徽音、余光中、何其芳等等等等。
  • 感恩图书馆

    感恩图书馆

    本书为一部个人文集。全书分三辑,第一辑:书园散章,第二辑:书香报道。第三辑:书海探索。收录了作者多年的创作成果,包括散文作品,对生活和工作的随想;理论文章,主要是对图书馆事业建设与发展的探索等。作者的文章多次获奖,具有一定的出版价值。
  • 深夜物语

    深夜物语

    这是一本写于无数个深夜,也将在未来更多的深夜与你相伴,安心于归宿的书。这是一本睡前读物,你可以从任何一页读起,也可以从任何一页结束。只有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们才能回到最初的自己。200多篇隽永短文、直指内心的句子、意蕴丰富的插图,涉及爱情、友谊、工作、生活等话题。作者用极其细微而又深刻的笔触,写出我们和这个世界复杂而又隐秘的联系,揭穿我们在这个年纪的疑惑、孤独与欲望。
  • 春意融融(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春意融融(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热门推荐
  • 梁国之路

    梁国之路

    一个年仅28的青年因车祸意外过世,却无意激活任务系统,从此一条曲折的复活之路开始了。
  • 一千零一夜·下

    一千零一夜·下

    《一千零一夜》里的故事不是某个作家独创的,也不是在一时一地形成的,而是中近东地区的广大市井艺人、文人学士经过几百年搜集、提炼、加工形成的,是阿拉伯和波斯湾地区各族人民聪明才智的结晶。
  • 奇妙少女记

    奇妙少女记

    我不喜欢回忆过去可是我想在我还能记住点什么之前在记忆还没有将它完全美化之前在我还能记住它的苦涩不至于全都被它快乐的回忆所欺骗之前把那段熠熠生辉的时光记录下来
  • 止战记:五百年

    止战记:五百年

    五百年,又是五百年,是早已安排好的,还是,仅仅只是一个巧合!冥冥之中,是否真有天意,难道,这一切真的只是巧合吗?五百年,既是开始,亦是结束,原来这一切的一切都只为了……感谢腾讯文学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繁花殿之狂少崛起

    繁花殿之狂少崛起

    本文自编短篇小说,是仿写其他小说,电视剧,由于写作水品有限,有大多不合适的地方,还望见谅。本文主要写的是堕落家族长子莫无辰在CD市精英学校的一系列爱情故事,后来恢复家族辉煌,成立家族繁花殿家族主要人物介绍:莫家:家主莫良,其妻李美唯,其子莫无辰;夏家:家主夏东方,其妻贾舒莲,其子夏繁;蒖家...
  • HISTORY OF THE COMMUNIST LEAGUE

    HISTORY OF THE COMMUNIST LEAGU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穿越之进击的女帝

    穿越之进击的女帝

    一叶国纪元三十三年,阎罗太子死于最爱之人的手上。身世成迷的异能队长苏念,穿越而来进入她的身体,展开一章章堪称传奇的异界之旅……面首三千,俊男无数,予取予求。国土争夺,妙手所指,皆我所属……进击吧,女帝!
  • 走失的那个路口

    走失的那个路口

    中学时,她整天不务正业,成绩年级倒数。而他,是老师眼中不可多得的学优生班长。她动了心,却意外得知他有心上人了。后来,她是商界女强人,她未改初心,他却避之不及。
  • EXO之束缚

    EXO之束缚

    我从来不是什么乖乖女我从来都不会害怕直到有一天我遇见了一个人他就像是毒品一沾上就无法戒掉我重来不知道什么是痛什么是悲伤,而现在为什么一切都变了。这不是原来的我,我不会动情,为什么这一切都像是梦,如果只是一场梦请让我醒过来好吗。我要找回我最初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