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027400000012

第12章 刘邦和韩信

一个是大汉的开国皇帝,一个是汉初著名的军事天才。他们相互信任,又相互猜疑,刘邦和韩信的故事,被人们所津津乐道。韩信最后的遭遇,也是众说纷纭,没有定论。

韩信,淮阴人士,年少时父母双亡,家境贫寒,可是他却刻苦读书,熟知兵法,胸怀定国安邦的志向。有一次韩信饿得很厉害,在河边漂洗棉絮的老妇人看他可怜,就给了他一碗饭,这才使他活了下来。那时韩信常常遭到周围人的歧视和冷遇,有一次,一群恶少当众羞辱韩信,其中的一个屠夫对韩信说:“你虽然长得高大,还喜欢带着刀剑,其实我们都知道,你胆子很小。假如你真有本事的话,就用剑来刺我,如果不敢,那就从我的裤裆下面钻过去。”韩信自己知道对方人多势众,自己硬拼的话肯定要吃亏,就强忍着屈辱从那个屠夫的裤裆下钻了过去,受了“胯下之辱”。

当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后,韩信投奔了项梁的西楚军,项梁战死后,又追随项羽,但他一直没有得到项羽的重用,只是充当一名执戟的卫士。韩信曾经多次向项羽出谋划策,然而都不被采纳,于是他愤然逃出楚营,投奔了汉王刘邦。

初时,刘邦也没把他当将才使用,只给他个小官做。有一次,韩信犯了法被抓了起来,眼看快要被砍头了,正巧碰上刘邦手下的将军夏侯婴经过,韩信就高声呼喊道:“汉王难道不想打天下吗,为什么要斩掉壮士刘邦和韩信呢?”夏侯婴看韩信是一条好汉,就把他放了,还向刘邦推荐他,于是刘邦就任命韩信为治粟都尉,一个管粮草的职位。丞相萧何通过和韩信的几次交谈,知道韩信是个难得的人才,一直想向刘邦推荐,但刘邦都没有在意。韩信见刘邦一直不肯重用自己,决意离汉营而去。正好那段时间刘邦战事不利,手下的士兵们都想回家了,差不多每天都有人开小差,一天晚上,韩信也逃走了。萧何听人说韩信走了,立刻骑马在月夜苦追,终于将韩信劝了回来。而军营里的人却向刘邦报告说:“丞相逃走了。”刘邦大吃一惊,急坏了,像是突然被人斩掉了左右手一样。过了很久,萧何才回来。刘邦见他回来,既生气又高兴,就责怪萧何说:“你怎么也逃走了?”

萧何说:“我怎么会逃走呢?我是去追逃走的人。”刘邦问他追谁,萧何说:“韩信。”刘邦不相信,生气地骂萧何说:“逃走的将军有十几个,没听说你追过谁,单单去追韩信是什么意思?”萧何说:“一般的将军多的是,像韩信那样的将才,却是举世无双。大王要是准备在汉中呆一辈子,那就用不着韩信;可要是打天下呢,就非用他不可。大王到底准备怎么样呢?”刘邦说:“我当然要打天下,哪能老待在这里呢?”萧何于是说:“大王倘若要争天下,就请赶快重用韩信,否则他早晚还是要逃走的。”刘邦没办法,只好说:“那好吧,我就依着你的意思,让他做个将军。”可是萧何却说:“做将军恐怕还是留不住他。”刘邦只好又说:“那就拜他为大将吧!”于是派人把韩信找来,要马上拜他为大将。萧何拦住了,说:“大王平日不大注意礼貌也就算了,但拜大将是件大事,不能像闹着玩似的这样随便招呼他来。大王如果决心拜他为大将,就要选择个良辰吉日,隆重地举行拜将的仪式才好。”刘邦都答应了。这就有了“萧何月下追韩信”的美谈。

汉营里传出消息,说汉王要拜大将。几个跟随刘邦多年的将军都兴奋得睡不着觉,认为这次自己一定能当上大将。到了拜大将的日子见到拜的大将竟是平日被他们瞧不起的韩信,一下子都愣了。刘邦举行了拜将的仪式以后问韩信说:“丞相多次向我推荐将军,将军一定有好的计策,请将军指教。”韩信答谢过后,开始向刘邦详细地分析了楚汉双方的条件,认为汉王发兵东征,一定能战胜项羽。刘邦越听越高兴,直后悔没早点发现这个人才。

公元前206年5月,韩信明着派人修复刘邦进入汉中时烧毁的栈道,用计策迷惑了雍王章邯,自己暗地里率军悄悄沿南郑故道东出陈仓,大败了章邯的军队,一举拿下了关中地区,使刘邦得以平定三秦地区。公元前205年2月,韩信又出兵函谷关,将兵锋逼至洛阳,韩王郑昌、殷王司马邛等项羽所属的封国,先后都归降了汉军,然后又与齐、赵联合,共同计划攻击项楚。4月,韩信大军就已进至楚都彭城,攻势之凌厉,令人咋舌。没想到刘邦进入彭城后就松懈下来了,而项羽听说彭城失守,急率三万精骑星夜赶回,一举将刘邦击败。韩信闻讯即刻赶来,收集溃败的部队,和刘邦在洛阳地区会师,在京县和索亭之间把楚军打得大败,使项羽西进受挫,让战线最后在荥阳稳定了下来。

刘邦兵败彭城时,齐、赵、魏等国倒戈重新归顺了楚国。刘邦就封韩信为左丞相,领兵攻魏,魏王豹把重兵陈列在黄河东岸的蒲坂,韩信针对魏军的部署,将大量船只集中在蒲坂对面的临晋,假装要正面渡河,暗中却用木框架绑扎瓦罐,做成了临时渡河的用具,从上游渡河奇袭安邑,突然出现在了魏军的背后,大破魏军,并且俘获了魏王豹。

公元前204年,韩信又引兵向东,活捉了代相夏说,收复了代郡,韩信带领军队节节胜利,一路凯歌,这使刘邦开始担心了,于是就急调韩信主力到了别的地方,让韩信只带了万余部队东下井陉攻击赵国。赵王歇和赵军统帅陈余集中二十万兵力,驻扎在太行山区的井陉口,占据了有利的地形,准备与韩信展开决战。韩信再次施展出他天才般的谋略,先派出两千轻骑,乘夜迂回到赵军大营的侧后方埋伏着,到天明后自己亲自率领主力部队到河边背水列阵,因为背水列阵是兵家大忌,所以赵军便全营出动来攻击韩信,汉军因为背河而战无路可退,反而人人拼死作战。这时,预先埋伏下的两千轻骑乘机进占了赵军的空营,把赵军军营里到处插满了汉军旗,赵军看见了,以为军营完全被汉军占领,军心大乱。韩信趁势反击,大败了二十万赵军,斩杀了赵军的统帅陈余,活捉了赵王歇。没过多久,韩信又用“上兵伐谋”的办法降服了燕国,接着领兵攻齐,占领了临淄,还在潍水全歼了救援齐国的二十万楚军。

攻占了齐国后,韩信派人向刘邦上书说:“齐国狡诈多变,是个反复无常的国家,南边又与楚国相邻,如果不设立一个代理王来统治,局势将不会安定。我希望做代齐王,这样对形势有利。”当时项羽正把刘邦紧紧围困在荥阳,情势十分危急,刘邦看了韩信的上书十分恼怒,大骂韩信不来救援荥阳之急,却想自立为王。张良和陈平赶紧暗中踩刘邦的脚,在他耳边悄悄说:“现在我军处境不佳,您怎么能禁止韩信称王呢?不如就此机会立他为王,好好安抚他,让他自守一方,制约项羽,否则发生变乱,后果不堪设想啊。”刘邦马上也明白过来,于是改口骂道:“大丈夫要做就应该做真的齐王,怎么能做代理的呢!”于是派张良前往齐地立韩信为齐王,让韩信派兵攻打楚军。

项羽看到这种情况,就派武涉前去游说韩信,让他与楚联合反汉,愿意和韩信三分天下。韩信却谢绝说:“我在项王麾下多年,不过是个郎中,官位高不过一个执戟的卫士,我的话没人听,计谋也没人用,所以才离开楚国归了汉王。汉王授我上将军印,让我率领数万军队,把自己的衣服给我穿,自己的饮食和我分享,而且对我言听计从,所以我才有今天的成就。汉王如此信任我,如果我背叛他,不会有好结果的。请你替我辞谢楚王的美意吧。”

那时,齐国人蒯通知道天下大局的关键就掌握在韩信的手中,于是也来劝说韩信,对他说:“天下大权如今掌握在你的手中,你的实力像秤锤一样,放在刘邦、项羽任何一边,都会使另一边失衡。现在你帮刘邦夺得天下,位居臣子之位,功劳太大,盖过了刘邦,刘邦除了把王位让给你,已经再没有什么可以拿来赏赐你了,所以你的处境十分危险。你最好是据齐地同项羽、刘邦三分天下,鼎足而立,这样不仅可以与刘、项分庭抗礼,不用受制于他人,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只有这样才能保全你的身家性命,让天下太平。”韩信听了这话,有点动心,但始终不忍背叛刘邦,又自以为功劳很大,刘邦不会来夺取自己的齐国,于是就没有听从蒯通的计谋,继续为刘邦打天下。现年十月,韩信配合围击项羽,项羽兵败自刎而死,楚汉战争结束了。

曾经有一次,刘邦问韩信:“我能带多少兵?”韩信说:“您最多带十万兵。”刘邦又问:“那你又能带多少兵呢?”韩信说:“我是越多越好。”刘邦心里暗自生气,说:“既然越多越好,那你为什么还在我的手下呢?”韩信说:“您不擅长带兵,却擅长统帅将领,这就是我在您手下的原因。”

刘邦称帝之后不久,在洛阳南宫开了一个庆功宴会。问大臣们自己是怎么得天下的,而项羽又是怎样失天下的。大臣王陵等说:“皇上派将士打下城池,有封有赏,所以大家肯为皇上效劳。项羽对有功和有才能的人猜疑、妒忌,即使打了胜仗也不记人家的功劳,所以失去了天下。”刘邦笑了笑说:“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要知道成功失败,全在用人。坐在帐帷里筹划,算得准千里以外的胜利,这一点我不如张良;治理国家,安抚百姓,给前方运送军粮,这一点我比不上萧何;而统领百万大军,开战就打胜仗,攻城就能拿下,这一点我比不上韩信。这三个人都是当代的豪杰,我能够重用他们,这就是我得天下的原因。项羽连一个范增都不能用,所以被我灭了。”大家都觉得汉高祖说得有道理。萧何、张良、韩信被称做“汉初三杰”。

楚汉战争结束之后不久,韩信果然被解除了兵权,封为楚王。韩信回到故地,找到了当年经常给他饭吃的老妇人,赏赐她千金,然后又召见了曾经侮辱过自己的屠户,却没有报仇,而是笑话他没有眼光,封他做了个中尉,并且告诉部下说:“当这个人侮辱我的时候,我难道不能杀了他吗?只不过杀了他我也不会扬名,所以就忍了下来,这才有了今天的成就。”后来,韩信因为在楚国各处视察时,都有军队相随,被人告发谋反,于是刘邦就采用了陈平的计策,说天子要出外巡视会见诸侯,通知诸侯到陈地相会,并说要游览云梦泽。其实是想要去袭击韩信,韩信却不知道。

刘邦将到楚国时,韩信起了疑心,这时有人向韩信建议说:“皇上一直在抓钟离昧,如果您杀了钟离昧去见汉王,他一定很高兴,就会相信你,你也就不用担心祸患了。”钟离昧是项羽的部下,项羽战败后一直投奔韩信,此人能征善战,曾多次打败刘邦。于是韩信把此事告诉了钟离昧,钟离昧说:“刘邦之所以不攻打楚国,就是因为我在你这里,你如果用我的性命去讨好刘邦,那我今天死了,随后亡的一定就是你韩信了。看来你也不是个德行高尚的人,我当初看错你了。”说完,钟离昧就自杀而死。韩信于是拿着钟离昧的首级去谒见刘邦。不料刘邦一见面就趁韩信不备,命令武士把韩信捆绑起来,关在了副车上。

韩信非常感慨地说:“这真像先人所说的那样啊:狡兔死,走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现在天下太平了,我也当然就要被杀了。”刘邦把韩信带回洛阳后,宣布他犯了谋反的罪,随后又赦免了他,但将他由楚王降为淮阴侯。韩信深知刘邦畏惧他的才能,又对和绛侯周勃、颍阳侯灌婴等不如他的人处在同等的地位而感到羞耻,所以从此常常装病不上朝见,也不跟随刘邦出行,整天闷闷不乐,郁郁寡欢。一次韩信去拜访樊哙,樊哙行跪拜礼恭迎恭送说:“大王竟肯光临臣下的家门,真是臣下的荣耀。”韩信出门后,大笑道:“想不到我这辈子居然和樊哙这些人同列!”

公元前197年,韩信的部下陈谋反,刘邦亲自率兵平叛。陈到地方任职前,曾向韩信辞行,韩信退去左右,拉着陈的手仰天长叹道:

“你可以同我说说知心话吗?我有话想同你讲。”陈表示一切听从将军的命令。韩信就说:“你所管辖的地方,是屯聚天下精兵的地方,而你又是陛下宠爱的臣子,如果头一次有人说你要谋反,陛下一定不会相信;可是如果再有人告你谋反,陛下就会产生怀疑;如果第三次有人告你谋反,陛下定会大怒而亲率军队征讨。不如我为你在京城做内应,这样我们就可图谋天下了。”陈随韩信多年,平素就了解韩信的才能,相信他的计谋,于是表示一切听从韩信的指挥。等到刘邦亲自率兵前去征讨时,韩信称病不随高祖出征,然后在暗地里派人到陈处联络,要陈只管起兵,自己从京城策应。

韩信和家臣一起谋划,打算在夜里假传圣旨,赦放那些在官府中的囚徒和官奴,然后率领他们去袭击吕后和太子。不巧的是韩信的一位门客因为得罪了韩信,被韩信囚禁了起来,并准备杀了他。那位门客的弟弟就向吕后告密,说韩信要谋反。吕后想把韩信召来,又怕韩信不肯就范,于是与相国萧何商议,萧何想出了一个计谋,他假装有人从皇上那里来,说陈已被杀死了,诸侯群臣都前来进宫朝贺。萧何欺骗韩信说:“虽然您身体有病,不过还是要勉强朝贺一下吧。”韩信信以为真,就入朝进贺。吕后派武士守在宫门口,一见到韩信,立即把他捆缚起来,在长乐宫中的钟室里杀了他,并诛灭韩信三族。临死时,韩信说:“我真后悔当初没有听蒯通的计谋,今天反而被女人所害,这真是天意啊!”刘邦回来后,看到韩信已经被杀了,心里又是惋惜,又是暗自高兴,什么话也没有说。一代名将就此陨落了。

韩信熟谙兵法,自言用兵“多多益善”,为后世留下了大量的军事典故,他的用兵之道,为历代兵家所推崇。然而韩信却在几次关键的时刻优柔寡断,最终让自己死于吕后之手。他传奇的一生,可以用两句话来概括: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

同类推荐
  • 西恒纪事

    西恒纪事

    名与利,冰与火,爱与恨,权与钱,斗与和,每个人都在这欲望中挣扎,而每一个人却又都在爱恨中奔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楚与绝望,人生不易,然而终究是凭着一片公心与良知,身为封疆大吏,他守着自己的那一份本心,向前方走去。
  •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明末时节,满清雄起于关外;流贼起于关内,祸乱天下。崇祯,皇太极、多尔衮、李自成、张献忠……多少帝王将相,英雄豪杰,问鼎逐鹿!他以共和国军人的身份,穿越明朝,以大明军人之身,力挽狂澜,总兵天下,摄政大明,重塑中华!
  • 权倾容亭

    权倾容亭

    他原以为这缺了一只腿的身体,是他身为特工人生的最后一段日子,自此之后,他就安安生生的做后勤,生活再无起伏。可没想到,他重生到一个平行时空,在陌生的环境下,只有一条从他出生陪伴到他死亡的项链陪着他,这条项链背后又存有什么秘密。【一周必有一更】
  • 古国消失之谜

    古国消失之谜

    古城遗址已经踪迹皆无,历史只留下了古国消失之谜,沙荒上古战场的出现……罕见的辽代陶器——民间传说讲述了古——今传奇。
  • 笑抽三国

    笑抽三国

    我是刘诚,是阉宦之后,别人说我毒死了司空,两个,其实并没有,你们要相信我,我只是怕死,贪财一些,好色一点,帅很多……上面掐了别播,重来!我是刘诚,汉室宗亲,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刘备、刘虞、刘表、刘宏都得喊我小叔,别人说我结党营私,其实我并没有,你们要相信我,我身边都是些正直的人,比如刘瑾、和珅、李莲英……我是刘诚……我真不想当皇帝,都是他们逼的,你们要相信我!
热门推荐
  • 盗墓水中棺

    盗墓水中棺

    因为无意中买到的一把刀,我被卷进了一个巨大的漩涡之中。漩涡里的各个势力追寻着一个被称作封龙的人。他们说,我能成为下一个封龙。他们只是需要一个听话的封龙,为他们开启水中棺。我最大的筹码是我的命。不论封龙死还是活。我最好的立场是没有立场,那样就没人舍得杀我。我不想死……
  • 斩王

    斩王

    兵,儒,仙,武,佛,阴阳六宗争魁。北燕,南楚,魏晋,大蜀四家王朝逐鹿中原。在这刀兵齐举的乱世春秋中,试看那位名不见经传的小乞儿,如何在坎坷崎岖中,执牛耳,掌天下,打拼出自己不可一世的跋扈。万仞山河,一袭金鳞九爪黄袍,坐拥天下。手中屠刀滴血,斩尽天下王!
  • 天下爸爸心

    天下爸爸心

    本书从一个“父亲”的角度,讲述与家庭、子女相关议题。具体内容包括:好男人补习班、没有阴影的爸爸、有好话说的爸爸、不缺席的爸爸、给儿子的忠告、知错能改的爸爸等。
  • 三国醉

    三国醉

    王圣,穿越到三国,和曹操结拜。“我会助你一统天下,除了你,谁也不能当皇帝!”三国争霸,实力第一,兄弟第一,媳妇也第一。书生意气,指点江山,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不听话,呵呵。。那就灭了吧。”
  • 试婚总裁,晚上好!

    试婚总裁,晚上好!

    被算计的婚礼交易,她误惹豪门权少的代价竟然是——成为富可敌国,权势滔天的权家代婚新娘!?“爱上我,做我的女人,给你买买买,对你爱爱爱,除了晚上,其它时间都当我女儿一样宠,你只用负责晚上给我啊啊啊就好!”“器不够大,活不够好,还想当我爸,权总你是在白日做梦吗?”——白日?做梦!抓回来,继续造小人!
  • 我的体内有只猫

    我的体内有只猫

    出生便像猫,妈妈离奇失踪,父亲为寻找救治之法。
  • 凑合着爱

    凑合着爱

    “我很有钱!有房产,有基金,有证劵,还有股票。”“你哪来的钱?”男人表情淡定。女人挑挑眉,想了会,才欲言又止的道:“身体力行。”“你在忽悠我吗?”“爱情本来就是凑合。”男人眉头微皱,沉默摔凳,离开。一年后,场景转换。男人对女人说:“我们凑合着相爱吧?”这次女人挑眉:“爷不是没人爱,你自己凑合吧。”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一方大爷的英雄学院

    一方大爷的英雄学院

    “一方大爷的英雄学院”,这样的简介还不够吗?
  • 紫阳剑帝

    紫阳剑帝

    身为废材,逆袭无望,你是否屈辱?成为杂役奴仆,听人驱使,你是否甘愿?穿越到了异界,萧七过来就是受苦。直到某一刻,耳边突然传来电子提示声音。滴滴滴,随身系统启动中。从此少年踏上逆袭路,属于他的时间到了。读者QQ群1098358751,订阅认证
  • 我有垃圾系统

    我有垃圾系统

    找到个垃圾系统,捡所有界面的垃圾。余叶:好嗨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