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330400000045

第45章 国策推销员——“经典”的国际政治(2)

楚王曰:“寡人之国西与秦接境,秦有举巴蜀并汉中之心。秦,虎狼之国,不可亲也。而韩、魏迫于秦患,不可与深谋,与深谋恐反人以入于秦,故谋未发而国已危矣。[楚威王在此实际上已道出就大联盟的缔造和维持而言的根本困难:未来大联盟各成员国中间的利益歧异和处境差别。]寡人自料以楚当秦,不见胜也;内与群臣谋,不足恃也。寡人卧不安席,食不甘味,心摇摇然如县(悬)旌而无所终薄。今主君欲一天下,收诸侯,存危国,寡人谨奉社稷以从。”

于是六国从(纵)合而并力焉。苏秦为从约长,并相六国。北报赵王,乃行过雒(洛)阳,车骑辎重,诸侯各发使送之甚众,疑于王者。

周显王闻之恐惧,除道,使人郊劳。苏秦之昆弟妻嫂侧目不敢仰视,俯伏侍取食。苏秦笑谓其嫂曰:“何前倨而后恭也?”嫂委蒲服,以面掩地而谢曰:“见季子位高金多也。”苏秦喟然叹曰:“此一人之身,富贵则亲戚畏惧之,贫贱则轻易之,况众人乎!且使我有雒(洛)阳负郭田二顷,吾岂能佩六国相印乎!”于是散千金以赐宗族朋友。初,苏秦之(至)燕,贷人百钱为资,乃得富贵,以百金偿之。遍报诸所尝见德者。其从者有一人独未得报,乃前自言。苏秦曰:“我非忘子。子之与我至燕,再三欲去我易水之上,方是时,我困,故望子深,是以后子(排在最后得酬报)。子今亦得。”

[一个在其早先阶段成功的正式大联盟,遏阻了秦国侵略达15年之久。]

苏秦既约六国从(纵)亲,归赵,赵肃侯封为武安君,乃投从(纵)约书于秦。秦兵不敢窥函谷关十五年。

[抗秦大联盟的湮灭:]

其后秦使犀首欺齐、魏,与共伐赵,欲败从(纵)约。齐、魏伐赵[大联盟瓦解,或者说被它的在利益和形势方面的内在差异与秦国的“分而治之”战略克服。]赵王让(责难)苏秦。苏秦恐,请使燕,必报齐。[他将满怀怨懑地激使燕国去报复齐国——合纵的背弃性破坏者,而合纵是他的个人事业,是他个人尊显的来源。]苏秦去赵而从约皆解。

[他对齐的报复(一),经温和的外交,其重要后续:]秦惠王以其女为燕太子妇。是岁,文侯卒,太子立,是为燕易王。易王初立,齐宣王因燕丧伐燕,取十城。[齐国确实是卑劣和背弃成习的六国团结头号破坏者。]易王谓苏秦曰:“往日先生至燕,而先王资先生见赵,遂约六国从(纵)。今齐先伐赵,次至燕,以先生之故为天下笑,先生能为燕得侵地乎?”苏秦大惭,曰:“请为王取之。”

苏秦见齐王,再拜,俯而庆,仰而吊。齐王曰:“是何庆吊相随之速也?”苏秦曰:“臣闻饥人所以饥而不食乌喙者,为其愈充腹而与饿死同患也。今燕虽弱小,即秦王之少婿也。大王利其十城而长与(强)秦为仇。今使弱燕为雁行而(强)秦敝其后,以招天下之精兵,是食乌喙之类也。”齐王愀然变色曰:“然则奈何?”苏秦曰“臣闻古之善制事者,转祸为福,因败为功。大王诚能听臣计,即归燕之十城。燕无故而得十城,必喜;秦王知以己之故而归燕之十城,亦必喜。此所谓弃仇雠而得石交者也。夫燕、秦俱事齐,则大王号令天下,莫敢不听。是王以虚辞附秦,以十城取天下。此霸王之业也。”

王曰:“善。”于是乃归燕之十城。[他再度极有说服力,凭他的绝妙的分析和浮言。]

[他对自己的非道德或不道德的“现实主义”辩解:]人有毁苏秦者曰:“左右卖国反复之臣也,将作乱。”[一名遍走列国国策市场的推销员确实容易遭到如此的指控!]苏秦恐得罪归,而燕王不复官也。苏秦见燕王曰:“臣,东周之鄙人也,无有分寸之功,而王亲拜之于庙而礼之于廷。今臣为王却齐之兵而得十城,宜以益亲。今来而王不官臣者,人必有以不信伤臣于王者。臣之不信,王之福也。臣闻忠信者,所以自为也;进取者,所以为人也。……臣弃老母于东周,固去(弃)自为而行进取也。今有孝如曾参,廉如伯夷,信如尾生。得此三人者以事大王,何若?”王曰:“足矣。”苏秦曰:“孝如曾参,义不离其亲一宿于外,王又安能使之步行千里而事弱燕之危王哉?廉如伯夷,义不为孤竹君之嗣,不肯为武王臣,不受封侯而饿死首阳山下。有廉如此,王又安能使之步行千里而行进取于齐哉?信如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柱而死。有信如此,王又安能使之步行千里却齐之(强)兵哉?臣所谓以忠信得罪于上者也。”[他,持有道德方面的不良名声,告诉君主:将有效服务于君主的是他拥有的那种政治/外交才干,而非无用的道德。“以忠信得罪于上”:道德往往与“国家理由”要求的相反。]燕王曰:

“若(汝)不忠信耳,岂有以忠信而得罪者乎?(你自己不忠信罢了,难道还有因为忠信而获罪的?)”苏秦曰:“不然。臣闻客有远为吏而其妻私于人者,其夫将来,其私者忧之,妻曰‘勿忧,吾已作药酒待之矣’。居三日,其夫果至,妻使妾举药酒进之。妾欲言酒之有药,则恐其逐主母也,欲勿言乎,则恐其杀主父也。于是乎详(佯)僵而弃酒。[一项绝妙的即时策略,以规避道德两难和保持她的道德性!]主父大怒,笞之五十。故妾一僵而覆酒,上存主父,下存主母,然而不免于笞,[然而伴有某种个人物质代价。]恶在乎忠信之无罪也?(怎么能说忠诚信实就不能获罪呢?)夫臣之过,不幸而类是乎!”

燕王曰:“先生复就故官。”益厚遇之。易王母,文侯夫人也,与苏秦私通。燕王知之,而事之加厚(却对苏秦的待遇更加优厚)。苏秦恐诛,乃说燕王曰:“臣居燕不能使燕重,而在齐则燕必重。”燕王曰:“唯先生之所为。”于是苏秦详(佯)为得罪于燕而亡走齐,齐宣王以为客卿。

[他对齐的报复(二),经阴谋“浪费”:]齐宣王卒,愍王即位,说愍王厚葬以明孝,高宫室大苑囿以明得意,欲破敝齐而为燕。燕易王卒,燕哙立为王。其后齐大夫多与苏秦争宠者,而使人刺苏秦,不死,殊而走。齐王使人求贼,不得。苏秦且死,乃谓齐王曰:“臣即死,车裂臣以徇于市,曰‘苏秦为燕作乱于齐’,如此则臣之贼必得矣。”于是如其言,而杀苏秦者果自出,齐王因而诛之。燕闻之曰:“甚矣,齐之为苏生报仇也!”[他确实是个刻意曲折的阴谋家!他的纵横术学问在这方面将他教得那么好。]

[他对齐的报复(三),由他的弟弟苏代在他死后继承,但不那么认真:]苏秦既死,其事大泄。齐后闻之,乃恨怒燕。燕甚恐。苏秦之弟曰代,代弟苏厉,见兄遂,亦皆学。及苏秦死,代乃求见燕王,欲袭故事。……王曰:“夫齐者固寡人之雠,所欲伐也,直患国敝力不足也。子能以燕伐齐,则寡人举国委子。”对曰:“凡天下战国七,燕处弱焉。独战则不能,有所附则无不重。

南附楚,楚重;西附秦,秦重;中附韩、魏,韩、魏重。[一个二流侧翼国家在当时的国际体系中的意义和应有战略。]且苟所附之国重,此必使王重矣。今夫齐,长主而自用也。南攻楚五年,畜聚竭;西困秦三年,士卒罢敝;北与燕人战,覆三军,得二将。……此其君欲得,其民力竭,恶足取乎!且臣闻之,数战则民劳,久师则兵敝矣。”……曰:“天时不与,虽有清济、浊河,恶足以为固!民力罢(疲)敝,虽有长城、钜防,恶足以为塞!……封内敝矣。

夫骄君必好利,而亡国之臣必贪于财。[一个大国的严重潜在羸弱:因为几条战线上旷日持久的战争努力和战略分散而近乎力竭财尽,加上君主的贪欲和其下统治集团的腐败,尽管存在着有利于防御的地缘战略条件。]王诚能无羞从子母弟以为质,宝珠玉帛以事左右,彼将有德燕而轻亡宋,则齐可亡已。”燕王曰:“吾终以子受命于天矣。”燕乃使一子质于齐。[间接战略,旨在哄骗和蒙蔽一个潜在羸弱的大国,以图最终灭亡之。]而苏厉因燕质子而求见齐王。齐王怨苏秦,欲囚苏厉。燕质子为谢,已遂委质为齐臣。

燕相子之与苏代婚,而欲得燕权,乃使苏代侍质子于齐。齐使代报燕,燕王哙问曰:“齐王其霸乎?”曰:“不能。”曰:“何也?”曰:“不信其臣。”[子之和苏代为个人权势增进而搞宫廷阴谋,那比所有其他关切(在苏代那里包括为兄长复仇)都更重要。]于是燕王专任子之,已而让位,燕大乱。[所有扩张希望和报复意愿皆付之东流,因为燕国自己的内乱!]齐伐燕,杀王哙、子之。燕立昭王,而苏代、苏厉遂不敢入燕,皆终归齐,齐善待之。

太史公曰:苏秦兄弟三人,皆游说诸侯以显名,其术长于权变。而苏秦被反间以死,天下共笑之,讳学其术。……夫苏秦起闾阎(lǘyán,泛指门户、人家,平民百姓),连六国从(纵)亲,此其智有过人者。吾故列其行事,次其时序,毋令独蒙恶声焉。

推销需要威胁与贿赂的结合

[崛起于卑微,因为有阴谋家(纵横家)同伴为他的才能找到了一个市场:]张仪者,魏人也。始尝与苏秦俱事鬼谷先生,学术,苏秦自以不及张仪。[多少有如德摩斯梯尼之于马其顿的腓力,不在意志力而在战略/策略才智方面。]

张仪已学游说诸侯。尝从楚相饮,已而楚相亡璧,门下意张仪,曰:“仪贫无行,必此盗相君之璧。”共执张仪,掠笞数百,不服,其妻曰:“嘻!子毋读书游说,安得此辱乎?”张仪谓其妻曰:“视吾舌尚在不?”其妻笑曰:

“舌在也。”仪曰:“足矣。”[出身微贱,然而坚信在他那个动乱时代经雄辩表达(或曰推销)的国务谋略有巨大的潜在功利。]

苏秦已说赵王而得相约从(纵)亲,然恐秦之攻诸侯,败约后负,念莫可使用于秦者,乃使人微感张仪曰:“子始与苏秦善,今秦已当路,子何不往游,以求通子之原(愿)?”张仪于是之(至)赵,上谒求见苏秦。苏秦乃诫门下人不为通,又使不得去者数日。已而见之,坐之堂下,赐仆妾之食。因而数让之曰:“以子之材能,乃自令困辱至此。吾宁不能言而富贵子,子不足收也。(我实在不能说话使你得到富贵,你不值得接纳。)”谢去之。张仪之来也,自以为故人,求益,反见辱,怒,念诸侯莫可事,独秦能苦赵,乃遂入秦。

苏秦已而告其舍人曰:“张仪,天下贤士,吾殆弗如也。今吾幸先用,而能用秦柄者,独张仪可耳。然贫,无因以进。吾恐其乐小利而不遂,故召辱之,以激其意。子为我阴奉之。(你为我暗地里提供金钱给他。)”乃言赵王,发金币车马,使人微随张仪,与同宿舍,稍稍近就之,奉以车马金钱,所欲用,为取给,而弗告。张仪遂得以见秦惠王。惠王以为客卿,与谋伐诸侯。

苏秦之舍人乃辞去。张仪曰:“赖子得显,方且报德,何故去也?”舍人曰:“臣非知君,知君乃苏君。苏君忧秦伐赵败从(纵)约,以为非君莫能得秦柄,故感怒君,使臣阴奉给君资,尽苏君之计谋。今君已用,请归报。”张仪曰:“嗟乎,此在吾术中而不悟,吾不及苏君明矣!吾又新用,安能谋赵乎?为吾谢苏君,苏君之时,仪何敢言。且苏君在,仪宁渠能乎!”告楚相曰:“始吾从若(汝)饮,我不盗而璧,若笞我。若善守汝国,我顾且盗而城!”

[然而,他在秦廷输了一场重要的战略辩论(张仪VS司马错),他在这场辩论中主张的是某种与“连横”或分而治之的精神相反的东西。]苴蜀相攻击,各来告急于秦。秦惠王欲发兵以伐蜀,以为道险狭难至,而韩又来侵秦,秦惠王欲先伐韩,后伐蜀,恐不利,欲先伐蜀,恐韩袭秦之敝。犹豫未能决。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惠王之前,司马错欲伐蜀,张仪曰:“不如伐韩。”王曰:“请闻其说。”

仪曰:“亲魏善楚,下兵三川,塞什谷之口,当屯留之道,魏绝南阳,楚临南郑,秦攻新城、宜阳,以临二周之郊,诛周王之罪,侵楚、魏之地。周自知不能救,九鼎宝器必出。据九鼎,案图籍,挟天子以令于天下,天下莫敢不听,此王业也。今夫蜀,西僻之国而戎翟(狄)之伦也,敝兵劳众不足以成名,得其地不足以为利。臣闻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今三川、周室,天下之朝市也,而王不争焉,顾争于戎翟,去王业远矣。”[张仪主张的、为争取“春秋式”霸权的直接路线战略:浮华,仓促,容易引发国际集体抵抗。]

司马错曰:“不然。臣闻之,欲富国者务广其地,欲(强)兵者务富其民,欲王者务博其德,三资者备而王随之矣。今王地小民贫,故臣原(愿)先从事于易。夫蜀,西僻之国也,而戎翟之长也,有桀纣之乱。以秦攻之,譬如使豺狼逐群羊。得其地足以广国,取其财足以富民缮兵,不伤众而彼已服焉。拔一国而天下不以为暴,利尽西海而天下不以为贪,是我一举而名实附也,而又有禁暴止乱之名。今攻韩,劫天子,恶名也,而未必利也,又有不义之名,而攻天下所不欲,危矣。臣请谒其故:周,天下之宗室也;齐,韩之与国也。周自知失九鼎,韩自知亡三川,将二国并力合谋,以因乎齐、赵而求解乎楚、魏,以鼎与楚,以地与魏,王弗能止也。此臣之所谓危也。不如伐蜀完。”[司马错主张的、为求超强实力的间接战略:力量建设、逐步进取,强调综合代价甚低的实质性大得益,防止导致国际集体抵抗。]

惠王曰:“善,寡人请听子。”卒起兵伐蜀,十月,取之遂定蜀,贬蜀王更号为侯,而使陈庄相蜀。蜀既属秦,秦以益(强),富厚,轻诸侯。[上述间接战略证明有效,由此获得了一个供应财富和战争物资的战略大基地。]

他开始提倡和执行“分而治之”战略,主要是关于一个在地缘政治上关键的弱国魏国的;就此困难颇大,挫折一再,但终告成功。

秦惠王十年,使公子华与张仪围蒲阳,降之。仪因言秦复与(予)魏,而使公子繇质于魏。仪因说魏王曰:“秦王之遇魏甚厚,魏不可以无礼。”魏因入上郡、少梁,谢秦惠王。惠王乃以张仪为相,更名少梁曰夏阳。

仪相秦四岁,立惠王为王。……其后二年,使与齐、楚之相会啮桑。东还而免相,相魏以为秦,欲令魏先事秦而诸侯效之。魏王不肯听仪。秦王怒,伐取魏之曲沃、平周,复阴厚张仪益甚。张仪惭,无以归报。留魏四岁而魏襄王卒,哀王立。张仪复说哀王,哀王不听。于是张仪阴令秦伐魏。魏与秦战,败。

明年,齐又来败魏于观津。秦复欲攻魏,先败韩申差军,斩首八万,诸侯震恐。而张仪复说魏王曰[一个弱国搭车而非制衡的典型论辩方式]:“魏地方不至千里,卒不过三十万。地四平,诸侯四通辐凑,无名山大川之限。

从郑至梁二百余里,车驰人走,不待力而至。梁南与楚境,西与韩境,北与赵境,东与齐境,卒戍四方,守亭鄣者不下十万。梁之地势,固战场也。梁南与楚而不与齐,则齐攻其东;东与齐而不与赵,则赵攻其北;不合于韩,则韩攻其西;不亲于楚,则楚攻其南:此所谓四分五裂之道也。

[论辩一:地缘战略位置上高度易受伤害。]

“且夫诸侯之为从([合]纵)者,将以安社稷尊主(强)兵显名也。今从者一天下,约为昆弟,刑白马以盟洹水之上,以相坚也。而亲昆弟同父母,尚有争钱财,而欲恃诈伪反复苏秦之余谋,其不可成亦明矣。

[论辩二:合纵不可成,因为大联盟固有致命的根本弱点——国家间利益和情势的差异。]

“大王不事秦,秦下兵攻河外,据卷、衍、酸枣,劫卫取阳晋,则赵不南,赵不南而梁不北,梁不北则从(纵)道绝,从(纵)道绝则大王之国欲毋危不可得也。秦折韩而攻梁,韩怯于秦,秦韩为一,梁之亡可立而须也。

同类推荐
  • 闲逸王侯

    闲逸王侯

    在这片土地上,四国纷争了百年,天下格局却无太多变化。虽边境战事频发,但各国内部却是一片繁荣。弘正八年的一天,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耀大地之时,给平江候府带去了一个特殊的灵魂。这样的世道下,陈启开始享受自己的新人生。
  • 西域孤军

    西域孤军

    出身仕汉羽林郎,万死孤城未肯降,苟利国家生死以,纵死犹闻侠骨香!本书题材取自史实,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中,这样的故事屡见不鲜,一点一点铸成了这个民族的骨头,和骨头里永恒的尊严。没有YY,真正的热血,又何必YY?我相信有一天,您会在影院里看见这个故事。故事不长,区区几万字,非常适合在书荒期间读一读。跟那些几百万字的雄文比,就像吃大餐的间隙,倒上一小杯烈酒一饮而尽。不占肚子,但足够过瘾。
  • 原始的突围

    原始的突围

    本书内容包括:丛林与捕猎;男权社会;新石器时代战争;夏商二代:兵与车的一跃;春秋战国大势及其战事;《东周列国志》:礼乐崩坏与天下大乱等。
  • 武唐枭雄

    武唐枭雄

    则天临朝时的一场闹剧式兵变,引出一个不属于这个时代的刁民。从此,枭雄的峥嵘伴随整个大唐帝国的妖娆与壮阔,一路前行。当他回头去看布满荆棘与鲜血的来时之路,却发现自己仍是那个迷失在这个时代的路人,一直苦苦寻找的,不过是一条能够活着回家的路。“就让全天下的人,爱我,或者恨我!”——萧云。
  • 枭雄那些年

    枭雄那些年

    你还曾梦想仗剑走天涯吗?星空下的誓言,实现了吗?儿时的梦,今时可还在?江山,美人,能臣,武将,你会选什么?小孩子才做选择题,我全都要好不好?这里有一部日记,一部由平凡走向枭雄的日记,记录着枭雄那些年都经历过哪些事,也许现实你不能有重来的一次,但在这本书中,我们一起仗剑走天涯,一起追逐那些年失去的梦……
热门推荐
  • 弟弟是个艺术家

    弟弟是个艺术家

    王磊跟“天才”老弟王宇在娱乐圈横行霸道的故事!
  • 血战斗煞

    血战斗煞

    妖族人族的孽种,全大陆通缉的罪犯,誓要掀翻这大陆,改变大陆的规则。
  • 超级农民混都市

    超级农民混都市

    走在回家路上的失意青年,竟被神秘靓丽的女子强上,醒来后发现世界变得不同了......
  • 十灵命女

    十灵命女

    师父从小就对我说。玄离,汝天干四柱皆遇十灵,命轻缘薄,若能超脱,便可为天下命。师父还说。玄离。汝,生则不由天,死亦不由己。那时的我不懂。以为能见常人不能见,以为能生而不死,是福。直到我看懂了自己的命卦,才知,是孽。卦曰:女子十灵鬼气,弃之为祸,育之为用,得道即德,失道则病。
  • 我在后宫当炮灰

    我在后宫当炮灰

    传闻,大繁国皇帝奇丑无比,常年以面具示人,见过他真容的人都已不存活在这世上了。传闻,大繁国皇帝爱乐成痴,只爱乐器不爱女人,后宫女人无数却不碰一人。更有传闻,他手中有一把无能够驾奴的上古神器,赤炎琴!但是,对于她,凌语笑来说,传言都是假的,事实只有她知道!什么奇丑无比,那丫的面具后藏着的容颜多么绝色!什么只爱乐器不爱美人,那丫的夜夜欢歌,将她来回折腾!什么无人能够驾奴,那其实是……却不想撞破了某皇的秘密……从此,他便缠上了她。一曲惑江山,一曲惑君心,他为她废除六宫,为她成了名符其实的昏君……而她更是助他一路无阻,助他统一天下……
  • 1950-1953朝鲜战争备忘录

    1950-1953朝鲜战争备忘录

    历史悠久的朝鲜,近代饱经磨难,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又成为大国政治的抵押品。朝鲜问题起源于美苏两大集团的对抗。尽管“在朝鲜没有长远的利益”,美国仍插足朝鲜,因为它希望“朝鲜成为阻止苏联进攻日本的缓冲地带”。美军参谋在地图上的随手一划,制造了三八线,人为将朝鲜划分为南北两个部分,埋下了战争的隐患。新中国的成立打破了雅尔塔格局,东西两大集团的对抗格局在远东形成。处于夹缝中的朝鲜半岛风雨欲来,战鼓声已隐约可闻……
  • 废材穿越:星罗塔牌

    废材穿越:星罗塔牌

    当杀手穿越到异世界.....再怎么低调也要掀起狂澜!花开花落,碧起云天,伴一人之肩!携一副塔罗杀人无影无形!看她如何笑看天下!
  • 《画皮X狐狸超市》

    《画皮X狐狸超市》

    画皮聊斋轻小说甜美系冒险爱恋连载出色文画皮X狐狸超市
  • 从者异世秘录之远征

    从者异世秘录之远征

    突然的死亡却带来了一个突然的开始,我来到了另一个世界,并成为一名从者,一个跟班一样的存在,跟着自己的召唤者开始了一段冒险的旅程,踏上远征之路!
  • 重生末世:傲娇BOSS宠妻狂

    重生末世:傲娇BOSS宠妻狂

    虽是孤儿,也知戒备,奈何意外重重。识人不清惨遭出卖,最后惨死于丧尸口中,却意外重生末世爆发一星期前。这一次,沐狄只想低调地收拾人渣,护着挚友,平平安安的渡过末世危机。奈何……“我只是想看着他狼狈度日,没想杀他呀。”“能让你分出注意力的东西都要毁灭,尤其是男人。”“……”“我不想站在你身边,那太引人注目了。”“嗯,把那些人弄瞎就可以了吧?”。“……”霸道男,木撩可成?指定缘分不匹配,性格不合求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