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552800000013

第13章 生活中的智慧禅(10)

惊讶于蜷川禅一样的语言,一休引他进了房间并给他敬茶,然后即兴说了一首偈:

“我想款待你美味佳肴,哎!禅宗什么东西也拿不出。”

蜷川随即应对道:“那用‘无’来款待,我的头脑就是本来的空,它是美味佳肴中的美味佳肴。”

一休说,禅宗什么东西也拿不出来,“空”是禅者款待来宾唯一的菜肴。自我、我执就是束缚;无我、空就是解放、自由。所以蜷川答道,那用空无来款待我的,正是我来自本性里的芬芳,那就是美味佳肴中的美味佳肴。茶禅一味,喝禅宗的茶,你会醉的,那是生命的滋味。

大师被深深地感动了,他说:我的孩子,你已经学到很多了。

蜷川希望成为一休的弟子,在大德寺门口发生的对话是一场面试,无疑大师是满意的。大学招生是要考试的,但寺庙没有,寺庙的门槛很低。所以据我所知,现今,寺院里的和尚大多数都是假冒伪劣“产品”,基本是盗版的,因为他们很少参禅!

年的一天,16岁的一休看到建仁寺的僧人询问信徒的门第时,对门第高者则脸带谄媚之色,极为不满,说:“今世,丛林山寺之论人,必议氏族之尊卑,是可忍,孰不可忍?”随之留下两首诗,愤然离去。诗中一句为“姓名议论法堂上,恰似百官朝紫宸”。

一休29岁时,有一次大德寺举行盛大法会,僧侣们极度奢华,身着光彩夺目的袈裟前往,唯有一休足踏草履、身披墨染法衣。此举令师父华叟感叹不已,说“虽云疯狂,但乃赤子”。这一行动也表明一休不甘与庸俗同流。他曾以诗言志,“破烂衫里盛清风”,“身贫道不贫”。

年,师父华叟病故。一休的师兄养叟,立即在大德寺大兴土木,建造豪华禅堂,并自称是华叟的继承人。一休十分厌恶这一行径,认为这既不符合师父本意,且违背纯洁信仰。于是他脱离大德寺,云游四方。

我们再来看看现在的僧尼们,他们念的是哪一门的经,可不要盯着香客口袋里的钱;我们也看看现在的香客们,他们拜的是哪一门的佛,求官、求财、求子……佛门毕竟空,禅拿什么来满足你。

而对于禅门外的诗人蜷川来说,对禅有这么深刻的理解实属不易,一休大师被深深地感动了,他说,我的孩子,你已经学到很多了。能理解禅,并认同禅,实属不易啊。

禅,很深、很内在。更多的人只是鹦鹉学舌,附庸风雅。

六十六、没有来路也没去路

就在诗人蜷川快要去世之前,一休禅师前往探望他。

“要我来引导你吗?”一休问。

蜷川回答道:“我赤裸裸地来,也独自一个人去,大师能帮我什么忙呢?”

一休回答道:“你有生死之念,你的路还有‘来’、‘去’之别,这只是你对表象的错觉。我的路不生不灭,没有来也没有去,让我来指给你看吧。”

一休心灯照引,蜷川很清楚地看到那条路,他微笑着闭上双眼,非常平静地离开人世。

禅析:

佛讲无常,是因为宇宙万物乃至有情生命,一切有形质的东西都不断经过成、住、坏、空四劫。万物无时无刻都在变化之中,生生灭灭循环不已,但在物之外、形之上的真如本性却是恒常不变的。这就好比水,不论是冰雪融化变成液态的水,还是液态的水雾化变成水蒸气,不论形式上怎么变化,固态的冰、液态的水、汽化的雾,它们共同的本质并没有改变,它们都是由水分子(H2O)构成的。宗衍禅师曰:“人之生灭,如水一滴,沤生沤灭,复归于水。”

来和去、生与灭,只是人们的错觉——分别意识。禅宗的人不认为有死亡,生命不死,因为你的本性是不生不灭的。死亡就好比是一朵浪花消失在海洋里,浪花只是回到最初的故乡——海洋,每一次起浪都是海洋溅起的水花,浪花源于“海洋”,归于“海洋”。人的一生在时间的长河里只是极短暂的一瞬间,出生之前你的存在是“空无”,死亡之后你还是回归于“空无”。源于“空无”,复归于“空无”,你只是“空无”海洋中的一朵浪花。生命的河流,最终汇成永恒的海洋。

蜷川去了,前仆后继,不断会有新的生命前来,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诗人。在后来的诗人中,有没有一个叫“蜷川”的;或者,在后来的和尚中,有没有一个写诗的禅师。

法自在菩萨言:“诸仁者!生灭为二。法本不生,今则无灭,得此无生法忍,是为入不二法门。”

六十七、生死由他

后唐保福禅师将要辞世圆寂时,向大众说道:

“我近来气力不继,大概世缘时限已快到了。”

门徒弟子们听后,纷纷说道:“师父法体仍很健康”、“弟子们仍需师父指导”、“要求师父常住世间为众生说法”,种种请求不一。

其中有一位弟子问道:

“时限若已到时,禅师是去好呢?还是留住好?”

保福禅师表情非常安详,用非常亲切的口吻反问道:

“你说是怎么样才好呢?”

这个弟子毫不考虑地答道:

“生也好,死也好,一切随缘任它去好了。”

禅师哈哈大笑道:

“我心里要讲的话,不知什么时候都被你偷听去了。”

言毕跏趺圆寂。

禅析:

有一种观点,人只能活一次死一回!只有一次机会,而人们总是把生命看成是珍贵的、值得庆祝的,而死亡则是悲哀的、痛苦的,所以人们贪生怕死。而世人所谓的“生与死”对于禅宗的人来说,是不存在的。禅宗认为,生命有轮回,生不是开始,死也不是终结,生死是一个圆,循环往复。所以禅宗的人,直面生死之时,会有常人难以想象的洒脱与坦然,死亡就像出了一趟远门。

蝴蝶的一生经历卵、幼虫、蛹、成虫等阶段。从生命的片段来看,卵孵化成幼虫,卵消失了,幼虫发育蛹,幼虫消失了,蛹变成成虫羽化成蝶,蛹死亡了吗?卵、幼虫、蛹、成虫的不同阶段,它们的身体已完全不同了,但虫子内在的自性并没有改变。虫也许不知道它会变成蝴蝶,以蝴蝶的形式存在着,可能它也会认为自己死了。

我听说,人死后会变成鬼,那么,鬼死后肯定是变成了人。有一只老鬼,它快要死了,你知道的,鬼老了也是会死的。它病得快不行了,它非常害怕,它怕自己死后变成人。但这只鬼不知道,在它成为鬼之前,它曾经作为人存在过,作为那个人,他当时死的时候也非常害怕,他怕自己死后变成鬼,但这又是无法阻止的。

六十八、亲自死一回

弟子问神山僧密禅师:“请师父谈一谈生死之事。”

僧密禅师说:“你什么时候死过?”

弟子说:“我不曾死过,也不会,请师父明示。”

僧密禅师说:“你既不曾死过,又不会,那么,只有亲自死一回,方能知道死是怎么一回事。”

禅析:

茶只有在你喝的时候,才知道它的真正味道。除非你亲自死一回,否则,怎么知道死亡的秘密。任何理论化、概念化的东西都是廉价的,都是抽象的,都是真实经验的扭曲变形。关于死亡,你可以去看很多相关的书籍,搜集更多的素材,展开各种讨论。但关于死亡,你仍然保持着无知。

人们关于死后的世界,关于天堂、地狱的种种说法,绝不可信,因为他们从未去过,所以都是自欺欺人。死亡只能是永远的秘密,总是生者不能知,死者不能言。

亲自死一回,佛禅的精髓是在于亲证离言,别人告诉你的都是别人的东西,不是你自己的。关于真理,我们只能去体验它,而不是做理论上的探讨。不要成为书痴,知识是死的,只有亲自体验才是活生生的。

六十九、来去自由

法庆禅师的侍者因读了《洞山录》这本禅书以后,感慨地说:

“古人在生死中那么任性自在,实在好奇怪!”

法庆禅师答道:“我入化时,你可用话唤醒我,若叫得回来,也算是生死自在,说奇怪,也不奇怪。”

侍者看看禅师,禅师作预言颂云:

“今年五月初五,

四大将离本主;

白骨当风扬却,

免占檀那地土。”

时光飞逝,到了五月初五,刚听到子夜的钟声,法庆就跌坐圆寂,脉搏停止,呼吸全无,侍者记取当时的谈话,就唤道:

“禅师!禅师!”

许久,法庆睁开眼睛,问道:“做什么?”

侍者:“禅师为什么不将衣帽鞋袜穿好而去?”

法庆:“当初来时,我根本就不曾带什么呀!”

言毕,写了一个偈颂:

“七十三年如掣电,

临行为君通一线;

铁牛跳过新罗,

撞破虚空七八片。”

写完俨然而坐化。

禅析:

死亡是唯一公平的。潮起潮落,事实上,生死只是自然界的现象,就好像是白天和黑夜。人的生命在呼吸之间,你不可能只吸气不呼气,也不可能只呼气不吸气。人的生死只是更深长的呼吸,你也不可能只生不死,或者只死不生。

也许是为了让众生起信,禅者面对生死,从容不迫,来去自由。

七十、自度与度人

道谦禅师与好友宗圆结伴参访行脚,途中宗圆因不堪跋山涉水的疲困,三番五次闹着要回去。道谦就安慰他说:“我们已发心出来参学,而且也走了这么远的路,现在半途放弃回去,实在可惜。这样吧,从现在起,一路上如果可以替你做事,我一定为你代劳,但只有五件事我帮不上忙。”

宗圆问道:“哪五件事呢?”

道谦非常自然地说道:“穿衣、吃饭、屙屎、撒尿、走路。”

宗圆终于言下大悟,从此再也不敢说辛苦了。

赵州祖师,他一生活到120岁。有人来向他请法,问应该怎样修行,他说:“你请坐一会儿,我到洗手间去。”赵州禅师走了两步,停下来,转身说道:“你看,这么一点小事,也得我自己去!”从洗手间出来后,他再对那位参访者说:“你要知道修行这件事,就像上洗手间一样,别人是无法代替的。”

一人去寺庙参拜观音菩萨。几叩首后,这人突然发现身边有一人也在参拜,且模样与台上的观音菩萨一模一样。此人大惑不解,轻声问道:“您是观音菩萨吗?”那人答:“是。”此人更加迷惑,又问:“那您自己为什么还要参拜呢?”观音菩萨答:“因为我知道,求人不如求己。”

禅析:

师父领进门,修行靠个人,不要有依赖心,人格独立,自心自证,求人不如求己,度己才能度人。

同类推荐
  • 经历成功之道:修养之道

    经历成功之道:修养之道

    本书从修养的角度出发,以特有的轻松和风趣睿智讲解了成功的道理及方法。
  • 每天学点博弈论全集

    每天学点博弈论全集

    本书共分三篇,主要介绍了博弈的一些基本原理,以及博弈在生活、营销、投资、管理、谈判、处世、人际、职场、爱情、生存等方面给予人们的指导,通过一个个生动鲜活的事例向人们展示经验教训,从而使人们能够感悟到生存的智慧和方略。
  • 生活就像一本故事书

    生活就像一本故事书

    本书从古今中外的众多经典故事中精心选编了300多篇,它们或说理生动,或寓意深刻,或思想犀利,或耐人寻味。通过这些故事来阐述生活中已经发生的、正在发生的、将来还要发生的种种的问题。愿书中的这些故事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一抹亮色、一丝快乐,把难言的忧伤变为沉醉的美酒,把午夜的黑暗化为黎明的曙光,让我们的人生之旅变得格外轻松、欢快、达观。
  •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神”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神”

    本书分为向着梦的地方去、怀念水莲、跋涉中的印痕。主要内容包括:泪光中的微笑;塑造父亲;我欠母亲一顿揍;想起儿时看电影;哭泣的虎子等。
  • 人生路上遇到禅(小和尚释然为您解读禅的世界)

    人生路上遇到禅(小和尚释然为您解读禅的世界)

    《人生路上遇到禅》通过小和尚释然的视角为读者展现了一个禅的世界,引导读者怎样和这个世界打交道,帮助读者不断丰富对人生和生活的看法,确立与人相处和与自然相处的方法,培养出一颗善心,直面人生,引导读者的内心,使之能够处理好人际关系和生活琐事,及时调整好自我状态,在迷惑退缩的时候找到一个方向,在成长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热门推荐
  • 三国苍穹之邪神传奇

    三国苍穹之邪神传奇

    异界三国,不一样的历史,一样的英雄。赵云的枪,关羽的刀,莫邪的剑!且看莫邪如何从群雄众多的世界里成为一代武神。我的路由我自己走出来,请叫我邪神!莫邪语录!(此文仅是本人虚构,请不要那正史来相比较!剧情完全不一样,只求大家能喜欢!)
  • 梦里故人依旧

    梦里故人依旧

    琉璃盏,燃尽多少泪?桃花起,尘缘万千始。一眼间,心动凡尘中,舞蹁跹,琴音落,有道是无关风月,只为伊人。雷声震,雨泣鸣,纵是生离,怎相随?
  • 医行天下

    医行天下

    前世,她是零失误的杀手之王,今生,她是妙手神医,素手行天下,不喜江湖快意恩仇,不喜朝堂勾心斗角,不喜战场硝烟弥漫,只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执子之手,踏遍天下,云游四方,可是谁才能真正的陪在她的身边。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初夏威良

    初夏威良

    初夏爱上了一个男孩,他的名字叫威良。她爱了他整整五年,而他爱了无数个女人却唯独不爱她。她梦想着有一天可以成为她的新娘,两年后他回国,却带回了一个青春阳光的女孩,她心疼到窒息,她决定将他深藏心底。这时,他却出了严重的车祸,不记得过往从前,初夏这个名字从此进入他的骨髓,侵入他的灵魂。他爱这个傻的可爱的女人,却在一场又一场神秘的面纱下知道,原来她是仇人之女.....订婚这一天,初夏穿上婚纱满脸幸福的站在他面前;他却冷漠的盯着她,“我们认识吗?”她如遭雷击,心痛到窒息。
  • 彩色的旗

    彩色的旗

    从一名读者变到作者,我也终有了这一步,问我为何,无非是一种喜爱,憧憬,虽自知学浅,仍望明志,立身,谢谢诸位。我的第一部小说想写得简单一点。
  • 娇妻难宠

    娇妻难宠

    “老婆,要是你在马路上看见我和一个女的抱在一起,你会怎么办?”“扭头就走!”“老婆,这就完了,没有下文?”“下文就是把头丢掉!”“·········”
  • 弄丢的钥匙

    弄丢的钥匙

    写的是一个人在社会上看到的一些事情所产生的一种想法,可能会写的很不好,希望能够理解
  • 我的阴阳手机

    我的阴阳手机

    肉体是由物质组成,灵魂是由欲望和邪念组成。故事的主人公林飘然,偶然得到一部阴阳手机。这部阴阳手机可以连接阴界和阳界任何人的电话。从此飘然通过阴阳手机了解了不少阴阳科技。
  • 末苍记

    末苍记

    宇宙诞生七百万年后诞生了生命体,他们欲求长生,不惜制造了恐怖的灾星,欲得长生物质,然这只是一切的开始......。在古老的天朝,灾星给他们带来了尸祸!
  • 宸天剑帝

    宸天剑帝

    这本书以《最强神话皇帝》的剧情为参考,综合了很多小说的剧情,但整体的还是自己写下来的。看吧,不喜勿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