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893100000010

第10章 蔻门太太中国行(2)

酒店离开我家不到五分钟的路程,她也不愿意走过去。那么就自己解决吃饭问题吧!酒店的饭店供应江浙菜,菜单上没有英文。保守的美国南方人口味很单纯,牛肉烤煮都行,大快朵颐地吃,没什么花样,永远不变。到了中国,她爱吃的菜肴屈指可数,不吃青菜,不吃豆制品,不爱吃猪肉,不吃带骨头的鱼等等。手里拿着女作家翻译成英文的菜单,上面只剩下了花椰菜炒肉片、蛋炒饭和上海炒面。蔻门太太不喜欢上海炒面,面条太粗,蔬菜少得可怜。她喜欢马路对面的福建小吃,但是因为语言不通,只跟着女作家去了一次,念念不忘。对于蔻门太太来说,自由选择食品,是天赋权利。到隔壁的超市买牛奶咖啡,买饼干和面包,买一些快速面。中国的快速面品种很多,她只要鸡汤面。服务员见洋人进店,笑容相迎,但是没有一个懂英文。蔻门太太手里拿着一包干面,反复问道,Is it chicken noodle soup?服务员一边笑一边点头,她就买回来了,结果是排骨汤面。她要我帮她退掉,好像受骗上当了一样愤愤不平。她说,告诉他们,不是我的错,他们明明点了头。

蔻门太太相信没有语言也能交流,有一次她看着饭店的菜单上有绿油油的青椒炒牛肉丝的照片,看得口水直流,指着照片点菜,并让服务员送到房间。结果,其辣无比,只好下楼,指手划脚地做手势告诉厨房,辣得她无法忍受,需要改进。厨房第二次送菜上门,所有的青椒都不见了。寇门太太怎么做手势,厨房也听不懂。后来,她对我说,我就是想吃点绿色的蔬菜,反而都拿掉了,到底为什么?我一看菜单,不是青椒是杭椒,告诉她,正是这些绿色的蔬菜把你辣得哇哇直叫,还有什么可抱怨的。

蔻门太太把美国南方人的习性带到中国,无论走到哪里,一边点头微笑,一边开口说“哈哎”,不管对方是否明白。有时候,忍不住用英语上前对话,弄得有些中国人莫名其妙,面露愠色。他们为什么对我不友好?谁知道你在说什么?我是面带笑容说的!真笑假笑还是讥笑,谁弄得明白?蔻门太太心中不快,限制表达,限制说话,不是美国人的生活方式。她换了一种办法,把影集拿出来和陌生人交流。她在美国就把我和上海的亲属照片印了出来,与自己的父母和丈夫的照片放在一起。这本影集确实帮了她的大忙,每每在没有语言沟通的场合,她把照片给陌生的中国人看,一下子缩短了距离。

蔻门太太是在我那里住了一个星期以后搬走的。不仅床太硬,那条竹皮编织的席子也让她很不舒服。她说,如果没有席子,也许床褥要柔软一些。她生长在美国南方,却从来不知道睡席子是避暑的好方法。这个星期里,她去了附近的公园,还去了早市菜场。

上海的早晨,是在黑幕下开始的。推着自行车和拖车的小贩以及做早点的师傅,运水果的卡车,都在天亮之前纷纷出动,各就各位。等到居民们打着呵欠起床时,吆喝声已经响彻云霄。光线像闸门一样,在吆喝声中渐渐启动,照亮大地。于是,大街小巷人流涌动,摩肩接踵。

蔻门太太站在高楼的窗口边,看着马路上密密麻麻的人头,简直不晓得身在何处,以为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她那懒洋洋的双脚,因此而激动起来,不由自主地下楼,挤进人群。手里握着微型摄像机,走过一个一个摊位,拍摄蔬菜、水果、点心,鱼虾、家禽,拍摄一双双交易的手和钞票,拍摄人们脸上的喜怒哀乐。她说,我大概永远也理解不了那些小贩的心情,看着他们把鸭子活活地杀死,眼泪忍不住流出来了。她要了解的中国,这时,终于撕开了神秘的面纱。

她始终没有忘记,到了傍晚,上海的街口常常有一种油腻难闻的气味,像幽灵一样到处飘移。有一次,我们去逛著名的豫园商场,突然,她用手捂住鼻子,一边支支吾吾地说,就是这种味道,晚上到处都是。很香啊,我说,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她说,臭极了,臭不可闻!那天,我把蔻门太太带到中国餐馆吃晚餐,请她尝油煎臭豆腐。蔻门太太问,这是什么?好东西,我说,你看看前后左右,大家都在吃。蔻门太太觉得好奇,尝了一小块,即刻紧皱眉头,吐了出来。这时,她才知道每天晚上幽灵一样的臭味就是这个东西。心里想,怎么书里一点介绍都没有?

那个星期里,蔻门太太和我80高龄的母亲交了朋友。老母亲早起早睡,生活非常有规律。早晚按摩做操,锻炼两个小时。随手关灯,节约用水,家里一尘不染,读书看报,还做笔记,给了她深刻的印象。蔻门太太的碗里经常有剩菜,老母亲告诉她,这不是中国人的习惯,以后少装一点,吃完再添,避免浪费。当时,蔻门太太不以为然,心里想,如果这就是浪费的话,那么,美国人的浪费,你还没有见过呢!但是,后来的一次派对让她对老母亲肃然起敬。派对举办在一栋没有电梯的七层楼上。蔻门太太犹豫不决,但是看到老母亲一口答应,也就跟着去了。上楼梯时,老母亲一直走在蔻门太太前面,上楼之后还能谈笑风生,而蔻门太太却是气喘吁吁,几乎动弹不得。鲜明的反差促使她对养尊处优的现代化文明进行反思。如果说,公园里老年人乐观的生活态度只是她中国之行中的一个序曲,那么,80岁的老母亲给她弹奏的是一首生命的交响乐,让她亲身接触到中国人内心的生存力量,积极向上,自强不息。

蔻门太太从上海坐软卧火车去北京。走进车厢,让她联想到悬念四起的侦探片《东方列车》,每个包厢都有谋杀案件。她坐在靠窗的床沿边,却觉得非常安全,因为拥有另外三张床铺的游客都是她认识的朋友。车厢外的上海烈日炎炎,车厢里如同春天。去北京的特快列车晚上启动,第二天早上就到了。清晨的北京,空气新鲜,马路干净,秩序良好,给了她一个愉悦的开端。奥运会确实让北京的城市风貌与世界接轨,出租司机彬彬有礼,不少人能用英文打招呼,老百姓助人为乐,警察英俊年轻,面露笑容。在北京的一个星期,几乎所有的时间都在“赶路”,从一个景点赶向另一个景点,最后还是没有看完,成为中国之行中遗憾最甚的一次旅游。遗憾之一,是没有看到伟大领袖毛主席。她在英文材料中读到很多关于中国老百姓怀念毛主席的文字,想把自己放在同样的位置,去体验一下这位伟人的魅力。我劝她省下瞻仰的时间,去别的景点,她不放弃。结果到了毛泽东纪念堂门口,吃了闭门羹。紫禁城也让她深感遗憾,因为看了电影《末代皇帝》,金碧辉煌,有很大的期待,结果就像看展览馆一样,毫无生气,连一个穿古装的活人都没有看见。去长城那天,天气骤冷下雨,没有足够的衣服御寒,也没有时间购物。蔻门太太把能穿的衣服都穿上了,甚至把白色的背心当围巾套在脖子上。雨中的长城仍旧像巨龙一样平卧在群山峻岭,岿然不动。参观者顶风冒雨,拾级而上,步履维艰。蔻门太太走了不到100米就往回退。事后她感慨地说,保护长城本身所花费的国力恐怕要比抵御敌人还要昂贵。所以,长城成了一个供人观赏的摆设。

北京的景点都要走路,走完了十三陵和天坛,蔻门太太决定什么地方也不去了。她对司机说,只去麦当劳和汉堡城。幸亏在居住的酒店顶楼,让她一睹奥运鸟巢和水立方的英姿。不过,也只是瞥一眼而已,她对风景完全失去了兴趣。北京就像一杯白开水,所见所闻都是她在文字和银幕上读过和看过的。倒是在火车上听到的那首歌《北京欢迎你》,一直在耳边回旋,后来跟着一起唱。她终于感悟到,她的愿望是要与老百姓接触交朋友。这个愿望在回去的列车上实现了。北京南站的“子弹”列车,没有包厢,速度很快。此时恰逢大学放假的前两天,蔻门太太与不少提前回家的大学生用英文谈天说地,从年轻人的追求,聊到中国的政治体制,收获甚丰,有的学生至今与她通电子邮件。

蔻门太太居住的酒店地处上海2010年即将召开的世博会中心,到处在拆除旧房,兴建土木,空气浑浊。蔻门太太从美国带来了很多一次性使用的口罩,上街就把口罩带上,好像蒙面女侠一样,只有到了下雨天才露出尊容。如果说刚到时,她讨厌上海的凌乱和肮脏,那么,北京回来后,她相信到了2010年的世博会,上海也会像北京一样面貌一新。沙尘滚滚的北京被治理得那么干净,让她不禁对中国政府另眼相看,重新评价。她说,在这么大的国家,恐怕还没有什么组织和力量可以替代当今的政府。这个转变使得她想为中国做点事情,开始了局外人角色的转换。我不可能每天陪着她,怎么使用多余时间?她想到每天早餐时,常有洋人出现,但是,服务人员根本不懂英文。到了2010年的世博会,这家酒店将住满外国人,如何应付?于是,她要我牵线搭桥,说服酒店管理部门,让她免费为服务员开设英语课。她把自制的名片拿出来,上面印着英文和中文:Lea Colman 美国德州布朗斯韦尔成人学校英语教师。义务教授英语是她在退休以后为自己寻找的一个有趣的工作。她的学生都是新移民,大部分来自墨西哥,一句英语也听不懂。现在,酒店的学生和墨西哥移民的水平相差无几,蔻门太太胸有成竹地走上讲台,每星期三的下午,每次一个小时。她了解到,大部分学生不是上海本地人,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小小年纪,离开家乡,闯荡上海,举目无亲。借住的私人房子,租金昂贵,五个女孩子挤在一个睡房里。蔻门太太就把带来的礼物送给他们,有时和他们一起出去玩,买美国的冰淇淋给他们尝。北京之行的遗憾很快在上海得到了弥补,她与学生打成一片,进出酒店,都有人挥手招呼,大家叫她Lea,不再称呼蔻门太太。

她喜欢中国人把她的名字Lea念成一个长音,尤其是姑娘们称呼她时,好像在吹笛子一样美妙动听。友情如同一条无形的细绳拴住了蔻门太太的心,等她从南宁桂林回来,中国已经成为她难以离开的地方。我到南宁参加世界华文文学年会,开会之前,带她先去了桂林和阳朔。桂林的旅游并不满意,在码头遇到了扒手,在饭店被欺诈,一碗米线收费高于普通饭店的十倍。但是,蔻门太太没有抱怨。阳朔的很多景点她没有去,却念念不忘逛小镇。一个又一个,一栋破旧的民房,一脸皱纹的老人,一头老黄牛,看得她流连忘返。这是真正的中国,没有被商业化污染的中国啊!她遇到了最好的导游,虽然不说英语,却对她照顾至极,还特地开车带她去买水果。就是这个导游帮助她下载了最喜爱的歌曲《北京欢迎你》,送给了她当地的猪皮油画《仕女图》。然后介绍在南宁的表哥在我开会期间专门开车照顾她,没有收取一分钱。

蔻门太太在南宁没有参观一个景点,而是去了当地的儿童英语夜校,去了普通人家里吃饭聊天。当她离开时,她觉得自己一定还要回来,因为中国成了她的第二个故乡。

同类推荐
  • 野菊花:一个为尊严拼搏的女人

    野菊花:一个为尊严拼搏的女人

    野菊花,经风雨,傲霜冻,鲜艳美丽,芳香迷人;花中强者,品质高洁,多好的野菊花!它是浓缩作者七十余年生活历程的真实写照,又是他们夫妻神圣而纯洁爱情的象征。作者以野菊花作书名,含义深刻。
  • 她们知道我来过:中国首部高危老人深度关怀笔记

    她们知道我来过:中国首部高危老人深度关怀笔记

    本书作者在长达十年的时间里,关怀近百位八十岁以上的老奶奶,他发现:高龄奶奶的精神世界异常丰富;她们的烦恼与痛苦非常复杂;她们身上的人性温情与生命力量让人震撼。本书将大量实用关怀技巧融入到生动的故事中,把“高龄老人关怀”这一涉及每个家庭的艰难事情变成了“人人皆可做好”的事情,是每个家庭必备的教科书般的关怀宝典。
  • 小七邮轮日记

    小七邮轮日记

    我曾经是一名海员,在邮轮上做调酒师。历经三年时间去过20多个国家,这是一段不一样的经历,就像我和邮轮谈了一场刻骨铭心的恋爱,从认识、喜欢、追求、交往,到最后分手……当我回到陆地,发现世界大不一样……我走得越来越远,但是每当我回头望向海边,心境都如同刚出海时一样小鹿乱撞。
  • 青梅

    青梅

    本书是蒋韵的全新自选散文集,精选近年来的散文作品。全书分为四辑,在生活化、日常化同时不失文学化的写作中,突显了女性特有的敏锐、细腻与灵性。其中《青梅》可谓一篇家庭史,在作家笔下,她的姥姥、姥爷,她的爷爷、奶奶,她的父亲、母亲,他们的生命历程既艰辛悲壮,又温馨动人。其独特性的生命记忆和情感记忆,深刻的感知与体悟,堪称作家的心灵史……在太多美好的事物渐次失去的今天,阅读蒋韵的文字,能给人一种爱和悲悯的温暖。
  • 胡适说:文学与历史

    胡适说:文学与历史

    大半个世纪,胡适一直饱受争议,但不妨碍他大师的地位。他是中国现代思想史承前启后的第一人,是倡导文学改良的第一人,是中国近代第一个真正的自由主义者。本书精心编选了胡适在当时即引起很大反响的散文随笔精要,也最易于大家把握的篇章,阅读本书。不但能让您能窥见胡适先生思想宝库中闪烁的数不清的珍宝,也彰显其治学、为人、处世的大师风范。
热门推荐
  • 什么让我靠近你

    什么让我靠近你

    爱是什么?爱是落在她头顶的雪花,爱是生病时她的陪伴...爱在哪里?爱在她给我递来的那杯温热的咖啡里,爱在两个人共同看的那本书里,爱在拥抱里,爱在亲吻里...
  • 黑道老大的杀手妻

    黑道老大的杀手妻

    没有宠只有更宠,男主女主一对一文男主,他是夜帮老大,手段直接,说一不二,没有人敢挑战他的底线不过一个女孩完完全全的挑战了他,不但那女孩没有怎么还成为他心头肉,可以惹怒他也不要惹怒她,不然后果更惨女主,杀手界的女王外表美丽,可爱,但手法绝对不会输给男主的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为伟大的反派事业而奋斗

    为伟大的反派事业而奋斗

    反派总是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反派总是死于话多?反派总是成为主角人生中的垫脚石?反派总是装逼装到一半然后惨被打脸?今天,我宣誓:“我,秦寿,会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反派,我将脱离低级趣味,不遵从通俗的套路,坚持将反派事业发扬光大,保持反派的高尚情操,谢谢大家的支持。”秦寿望着台下那一片被绑着,口里塞着臭袜子,拼命反抗的大佬们,摆出积极向上的表情说道。”
  • 血祭冰澜

    血祭冰澜

    万年之前,一场旱灾,使得生灵涂炭,鲜血之下,光阵之中,衣袂飞扬,一片大陆就这样开启,因大陆之门位于南极冰渊之上,故此大陆唤名冰澜……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快穿之男主别生气

    快穿之男主别生气

    “王爷......”“我为了你,守身如玉二十余年。”某妖孽邪魅一笑,慕容裳一时间看呆了。(作者温馨提示:甜到腻的甜宠文,不适合不喜狗粮者哦!)
  • 我的绝色小娇妻

    我的绝色小娇妻

    王者归来,纵横都市
  • 后来,我们都潦草离散

    后来,我们都潦草离散

    我们的青春,都有过奋不顾身,可是有多少能坚持走下去,多年后,又有多少会在城市的同一条小巷重新相遇。看着彼此曾深爱的旧人,又会有怎样的故事发生。这本《后来》,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在我初二那年,我遇到了一个可以让我奋不顾身的人。可时过境迁,当年的他已不再是我认识的他。感谢故事里的人物,给了我一段多姿多彩、却又疼到撕心裂肺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