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10600000033

第33章 蒋介石评说地方实力派(1)

阎锡山

“苦心孤诣,撑政危局……政府光绪,赖以不得,阎院长之功,实不可泯。”

(《******和宋美龄在台湾的日子》,第188页)

〔阎锡山〕(1883—1960)字百川。山西五台县河边村(今属定襄县)人。1905年加入同盟会。1912年任山西都督。在北洋军阀混战时期,进行投机扩军据地。历任北方革命军总司令、第三集团军总司令、太原绥靖公署主任、第二战区司令长官、国民政府行政院长等职。1949年12月退往台湾,曾任“总统府”“资政”和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专事反共宣传。

〔解读〕

阎锡山和******素有积怨。辛亥革命后,阎实行军阀割据,把山西变成自己的独立王国,成为名副其实的“山西土皇帝”;而******为了实现自己的独裁统治,不能容忍任何实力派别的存在,一心一意“削藩”,终于导致1930年的中原大战。但蒋阎之间又一直藕断丝连。阎锡山有“九尾狐狸”之称,多年来小心翼翼地在各派别中周旋,有实力,有地盘,在军事实力派中有很大影响。阎不想跟蒋闹翻,为蒋出过不少力,但又一直抱有戒心;******也不敢把阎锡山不放在眼里,也给过阎不少利,但又往往对阎采取过河拆桥的方针。蒋阎之间有共同点,那就是反共。

随着解放军大军推进,1948年底“山西王”阎锡山从太原逃到南京。这时******与李宗仁之间的斗争达到白热化。在这场斗争中,老奸巨猾的阎锡山表面上以一个“和事佬”的身份出现在蒋、李之间,实际上却是站在蒋一边,他知道蒋仍掌握着国民党的军政大权,李斗不过蒋。

南京解放后,广州成为国民党政权的临时首都。阎锡山到广州后,串通CC分子联合发起成立“反侵略大同盟”,这场闹剧为阎的政治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此时以“备战求和”为号召的何应钦内阁由于“和平攻势”失败,于5月30日集体辞职,“行政院长”这一重要位置便成了政客们角逐的对象,同时也是蒋、李斗争的焦点。阎锡山作为双方都能接受的人物,登上“行政院长”的宝座。

阎锡山组阁后,极力讨好蒋,决心:“尽其力之所能为,以匡救中华民国于不坠。”表示“绝无照护,绝无爱情,绝无畏葸,为反共保民尽最大的努力,鞠躬尽瘁,必至胜利而已。”然而解放军的隆隆炮火,打碎了阎的决心,12月12日,蒋、阎带领他们的“国民政府”退到台湾。

有趣的是,在兵败如山倒的颓势中,鲜有政绩的阎锡山却受到******的大力吹捧,******在1950年2月召开的第一届“国民大会”第二次会议上表彰阎锡山的功绩时说:

自三十八年底三十九年初,赤焰滔天,挽救无术,人心迷惘,莫不究极……当此之时,中央政府幸有阎院长锡山,苦心孤诣,撑政危局……政府光绪,赖以不得,阎院长之功,实不可泯。

其实,******一方面不会无视与阎锡山多年的积怨,阎锡山自逃离山西后,即已失去了其“土皇帝”的资本,也即失去了蒋、阎联袂的前提,蒋不会把“行政院长”的位子让阎坐下去;另一方面,阎锡山在任内也不过是精神上的“呕心沥血”,“尽职尽责”罢了。那么******为什么此时要肉麻地对阎以吹捧呢?无非是为这位“宿敌”搭一个下台的台阶罢了。

傅作义

“剿匪安民,厥功的伟。”

(《******传稿》,第271页)

〔傅作义〕(1895—1974)字宜生。山西省荣河县(今临猗县)人。曾任第三十五军军长,绥远省政府主席、第二战区第七集团军总司令、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第十二战区司令长官、察哈尔省主席及华北“剿总”总司令等高级职务。1949年1月,他毅然举行了北平和平起义,并推动了尔后的绥远起义。******称傅此举为中国人民立了大功。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全国政协委员、全国人大代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水利部部长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等职。

〔解读〕

1936年,傅作义不顾******“不抵抗”和“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成功地进行了绥远抗战。

早在1933年日军夺取热河省后,就策划对绥远的进犯。1935年制定了《对内蒙措施要领》,扶民族败类,成吉思汗第三十世孙德穆楚克栋鲁普(德王)和李守信,成立所谓“蒙古军总司令部”;收买伪军头目王英,组织所谓“蒙汉西北防共自治军”和“大汉义军”。1936年1月,日军指示李守信部侵占察哈尔以北六县,妄图进而侵占绥远大青山以北各县,更进而推向西北甘、宁、新三省边界,阻塞中国西北对外交通,割断与苏联的联系,实现其“满蒙政策”。

面对险恶的局势,傅作义以“不惹事,不怕事,不说硬话,不做逸事”的原则,首先在以下三件事情上和德王作了坚决的斗争:绥远省政府一向在百灵庙等地设关卡,征收鸦片的过境税,每年收入为200万元。德王勾结日本特务,和察哈尔省主席刘汝明串通一气,将西部各旗的鸦片经草地用汽车直接转至张家口,使绥远省政府的税收落空。傅作义特地与察哈尔省政府交涉,减免三分之一的税款,宁肯少收入70万元,也叫德王一无所得。另外,当时西公旗的老王死去,德王支持其侄巴图巴雅尔,与老王的另一个侄子不拉布多济争位,傅作义命令王靖国派兵化装成西公旗保安队发起进攻,打死巴图巴雅尔等人。其次,傅作义多次派乌兰夫(时任傅的俄文秘书)前往百灵庙,对保安队队长云继先晓以大义,促成云率千名官兵起义。

不仅如此,傅作义在军事上争取时间加紧备战。在沿察北接壤的集宁、陶林、红格尔图、土牧而台等地构筑国防工事。在战技训练上,傅重视练夜战和近战,提出“练两只晚眼”的口号,强调夜间射击和拼刺刀。他尤其重视远距离奇袭和“掏心战”。每星期部队有三次全副武装跑60里急行军的训练,要求官兵“练两条铁腿”。傅作义还经常作抗日的动员演讲,指出:战争要靠人心和精神,并亲自规定口号:誓保国土,以尽责任!决心牺牲,以雪耻辱!部队起床、熄灯、集合后,解散前各喊一次,以激励士气。他重视民众的作用,组织各乡乡建指导员带领各乡自卫队用民马打游击。他还任命乌兰夫的好友高伯玉为绥远省乡训所长,以共产党发动民众的某些方法训练乡建指导员和壮丁,先后训练出壮丁10万人(受过一至三个月不等的军训)。他还指示加强谍报和策反工作。“防共自治军’司令于志廉、副司令马子玉,数次进犯兴和等地。8月初,傅作义亲临前线,命师长彭毓斌、团长许书庭先后率部出击,毙敌数百,俘虏土匪队伍“防共自治军”副司令马子玉等60余人。傅传令将匪首全部处死。

******国民政府于9月18日明令嘉奖傅“剿匪安民,厥功的伟”。******也赞扬傅此举“四万万人闻之,神为之王,气为之壮”。

王家烈

“辜负你了啊,在国内各地看看就行了。”

(谢本书牛鸿宾:《******和西南地方实力派》,第125页,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

〔王家烈〕(1893—1966)字绍武。贵州省桐梓县人。早年参加护国战争和护法战争。1926年任第二十五军二师师长。1928年升任副军长。1929年因“剿共”卖力受到******赏识。1932年任第二十五军军长兼贵州省主席。1935年又因堵截红军不力,被迫辞职,任军事参议院中将参议。抗日战争爆发后,历任第二十军团副军团长、军事委员会高级参谋、军政部参事等职。新中国成立后,历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第一至三届贵州省人大代表、省人委委员、省政协副主席等职。

〔解读〕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离开苏区,实行战略转移。贵州的王家烈等西南各地方实力派,既怕红军入境,动摇自己的地位,又担心******乘机染指他们的地盘,于是对红军的长征采取了“保境守土,驱逐为上”的对策。******对各地方实力派这种“送客式的追击,敲梆式的防堵”,大伤脑筋;然而,对力量还比较强大的地方实力派,暂时无可奈何;而对弱小的贵州,却就不大客气了。

中央红军突破湘江向贵州前进时,******担心红军与在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贺龙部会师,乃命其“追剿”总司令薛岳率主力经武冈、芷江入黔;同时命令西南各省,或堵截,或尾追,以防阻红军的会合。

******派“中央军”进入西南地区,他认为:“川、滇、黔三省各自为政,****入黔我们就可以跟进去,比我们专为图黔而用兵好。川、选为自救也不能不欢迎我们去,更无借口阻止我们去,此乃政治上最好的机会,今后只要我们军事、政治、人事、经济调配适宜,必可造成统一局面。”薛岳率部入黔,正是这一计划的体现。王家烈对此并非一无所知,他的想法则是:“执行******的命令,一面尽力给红军打击,使其早日离黔境;一面相机同两广联系,保存实力,以图生存。”

1934年底,薛岳部尾随红军入黔东时,贵州省主席兼二十五军军长王家烈特地从贵阳赶赴重庆欢迎。可是,薛岳竟避而不见,混在他的部队内,暗暗通过“欢迎”行列,故意不打招呼以示冷落。王等薛而久无消息,始向部队询问,乃知薛早已过去了。王知薛有意冷落他,作弄他,心中很不高兴。及见薛部一直开往贵阳,并不向黔北跟踪追击红军,更感到出乎意外。当黔北的红军已向云南西征,王本人也进驻遵义以后,仍不见薛部有离开贵阳的迹象,王才恍然大悟,原来薛部径入贵阳,并非偶然。王家烈心里愈加不满。

不过,贵州军阀武装实在既经不起红军的打击,也受不了******军队的拆台。1934年12月底,王任命犹国材为贵州全省“剿匪”总指挥,又命五十二军副军长侯之担派兵布置乌江江防。在红军打击下,黔军连吃败仗。而处于前线的侯之担,更是先失乌江,后丢遵义,几天之内即丢掉整个黔北,自己却跑到重庆。******十分震怒,令入川参谋团主任贺国光,在重庆将侯“先行看管,听候查办。”王家烈闻讯,十分惊恐。

******急令川滇黔各军及入黔中央军,采用“合围”计划,包歼红军。然而,红军却先下娄山关、再克遵义城。在娄山关、遵义战役中,王家烈的黔军主力几乎损失殆尽。王家烈的老本差不多输光的时候,也就是******准备收拾黔军的时候来到了。

1935年3月,******突飞贵阳。蒋的侍从向王家烈传达了这样的意图,希望王在“军长”、“主席”两职中任选一个。最初,王家烈表示两个都不放弃,但在蒋的压力下,王表示愿意保留军职。蒋即免去王的贵州省主席职务。不过蒋还假惺惺地发布了王为空头的“第二路军追剿总指挥”。但是,蒋却大耍阴谋,用内外夹攻的手法,一面进一步扼制军饷,分文不给王家烈;一面又收买王的部下,逼其下台。王无可奈何,只得于4月底辞去军职,并要求出国考察,******却说:“辜负你了啊,在国内各地看看就行了。”

王家烈下台后,蒋对贵州省政府进行全面改组,民国初年形成的用系地方势力实际上被瓦解了,独立的黔系军阀政权覆灭了。

白崇禧

“不仅长于军事,政治也很内行,如今局势这么严重,非你出来不可。”

(《******和宋美龄在台湾的日子》,第140页)

〔白崇禧〕(1893—1966)广西临桂县人。是与李宗仁、黄绍竑齐名的新桂系三巨头之一。1924年11月任广西绥靖督办公署参谋长。1926年2月作为桂系代表参加在广州召开的两广统一特别委员会。1927年参加******发动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国民党南京政权建立后不久,与李宗仁击败唐生智部,控制两湖地区。1928年任前敌总指挥,率部参加讨伐奉系张作霖的第二次“北伐”。抗战开始后参与淞沪、徐州和武汉等重大战役作战计划的制定和指挥。1938年11月调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桂林行营主任。1939年底指挥桂南战役。1940年10月—12月,参与制造了皖南事变。后历任国民党政府国防部长等职,积极参与反共反人民的内战。1948年底曾通电逼******下台,桂系主力被人民解放军歼灭后,于1949年底退往台湾。

〔解读〕

善于权谋的******在国民党政权崩溃前后,还导演了一幕“以白制李”的闹剧。

蒋桂水火不容,李宗仁于1948年当选“副总统”后,******感到“有如一把匕首插在心中”。为了“将心中这把刀拔出”,他首先想到了“小诸葛”——白崇禧。

白崇禧是桂系二号人物,多次参与反蒋、倒蒋,******对白自然亦是恨之入骨。但蒋见白反共坚决,又手握重兵,遂在白崇禧身上着实下了一番工夫,对李、白二人采取一打一拉,各个击破,以白制李之术。在国共和谈破裂至5月初,******经由上海市长之手共拨给白崇禧3万两黄金,作为华中部队的经费。白对蒋此举很是感激。蒋对桂系等非嫡系部队的供给向来斤斤计较,但这次却主动奉送这么多,这使白对蒋的看法大大改变,蒋白矛盾有一定缓和。

南京失守前,蒋、李杭州会议决定总统府迁穗办公,但当南京失守之际,4月23日李宗仁临时决定飞桂林,其目的是向蒋施压,逼蒋交权,同时李也有另组政府与****谋和的意图,遂电告远在汉口的白崇禧,要白紧急赴桂,共商大计。当白崇禧得知李宗仁赴粤途中去了桂林,并连连出口不逊,责李“庸而好自用”,是个扶不起来的人。一接到李电,即惟恐李“一误再误”,直飞桂林。

白崇禧飞到桂林上空时,因天气不好,无法降落而改飞广州。他一着陆便被接踵而至的蒋系人士所包围,把白捧为“华南重心所寄”,并力劝白、李来穗。当白提出要他们告蒋“若要德公来穗,须请蒋交出现款、存械”时,他们满口应承。为此******于27日以国民党总裁名义发表文告,内称:

此次国家民族存亡生死之交,中正愿以在野之身,追随我爱国军民同胞,拥护李代总统暨何院长领导作战,奋斗到底。

白崇禧被蒋一捧一骗,尽管将信将疑,但也知道继续反共内战,不与蒋合作,绝不可能成功。5月1日,白与居正、阎锡山等一行从穗飞桂,“保驾”李宗仁赴穗主政。白见桂林“主和”气氛浓厚,就四处散布“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主战言论,并放言:“以后谁敢言和,给我抓起来!”这一来,李宗仁在“和谈”上试图迈出的一步又赶紧缩了回去。在白的劝说下,李赴穗。蒋以白制李之计初获成功。

9月下旬,******抵广州后,一反必先去看李宗仁的常态,而是“单独召见白崇禧于黄埔,闭门密谈”。蒋对白称:“民国十六年我们两人精诚团结,所以能完成北伐,统一全国。嗣后不幸为奸人挑拨离间,以致同室操戈。但后来卢沟桥事起,我两人又复衷心合作,终于把倭寇打败,收复国土,建立不世之功。今共党虽极猖狂,国势虽极危险,只要我两人能一德一心,彻底合作,事尚有可为。”……“不仅长于军事,政治也很内行,如今局势这么严重,非你出来不可。”

俞作柏

“裕生兄于今千里奔波赴宁,实国家之大幸。我蒋中正内心着实感激你。”

(《中国国民党百年风云录》,第534页)

同类推荐
  • 毛泽东与蒋介石

    毛泽东与蒋介石

    本书作者运用比较政治学的手法,对毛泽东与蒋介石以平视的角度看待,不断将他们进行比较,比较他们的思想,比较他们的功过。从他们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识,比较到七十年代他们相继去世。
  • 转折年代邓小平在1975-1982

    转折年代邓小平在1975-1982

    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里程碑的“伟大历史转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最重大的事情。这一伟大历史转折从最初的酝酿、尝试到最终的实现、完成,经过了将近八年曲折复杂的历程。本书从邓小平带有传奇色彩的个人经历切入,以历史转折的前奏、准备、完成为序,对一系列重大国史、党史问题包括1975年整顿、“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四五运动、粉碎“四人帮”、邓小平第三次复出、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平反冤假错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四项基本原则的提出、农村和城市改革、对外开放和创办经济特区、做出第二个历史决议、中共十二大召开等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解析,突出叙述了邓小平在伟大历史转折中所起的作用。
  • 禁烟英雄——林则徐

    禁烟英雄——林则徐

    本书讲述了民族英雄林则徐跌宕起伏的一生,他是鸦片战争时期主张严禁鸦片、抵抗侵略的爱国政治家。史学界称他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 杜月笙全传

    杜月笙全传

    杜月笙自幼父母双亡,沦为乞儿。为了出人头地投靠青帮头目黄金荣;献媚于黄金荣的大老婆桂生姐;镇压工人武装,杀害共产党人取宠于反动势力;上攀“天子”蒋介石;中靠军统特务头子戴笠;下用青帮、“恒社”等帮会社团组织……一步步登上了民国年间名噪一时的“教父”宝座……本书除了全面系统地反映了杜月笙用刀枪、鸦片、赌器、官印、女人、金钱,凭借黑道势力发迹于十里洋场的过程;同时又客观的记叙了杜月笙在抗战时期不惧日本人的威逼利诱,坚持支援国共抗日、并清剿汉奸特务的业绩;描叙了他对蒋介石攀附、希翼、失望、离心的四个阶段;刻画了他从“教父”宝座上跌下来,客死在香港的结局。
  • 何澄(上)

    何澄(上)

    《何澄(上)》历述何澄留日学生活、辛亥革命、军阀混战、抗日战争几个时期中何澄的作为。何澄坚持共和,主张统一,反对日寇,抨击汪伪,这是他一生的大节。作者苏华、张济用自然流畅、真实深沉的笔调记录了何澄的一生。本书是一本关于民国史的人物传记。作者苏华、张济用自然流畅、真实深沉的笔调记录了山西省灵石两渡村何家的代表人物何澄的一生。《何澄(上)》中几乎涵盖了晚清和民国众多名人,可以说每一章都是一个专门的学科,是一部超具史料价值的图书。
热门推荐
  • 盛世梦魇

    盛世梦魇

    崛起于阴暗争斗与暗黑魔法中的盛世里,本意隐遁过着平淡一生的主角池苑却莫名奇妙卷入一场离奇大祸。在被追杀同时也被保护和被利用的路途中,池苑慢慢觉醒,黑暗能力被怒火与悲痛推至巅峰。在疯狂的嗜血和悲悯世人的内心折磨中,几近疯狂欲终结世界的池苑忽而倒在莫名的力量之下。而此时,隐藏在背后的势力才终于浮出水面……
  • 天谕引

    天谕引

    山村弃子,却背负上幽冥转世之名,原本纯净的心渐渐被黑暗吞噬。强大,强大到足以战胜自己,才能看清混沌宇宙的规则,挑战轮盘星轨外的世界。
  • 超级邪皇在校园

    超级邪皇在校园

    名震欧洲的邪月执事长血色邪皇叶云,带着任务回归都市,进入校园,本想一心低调完成任务,回归邪月,奈何风欲静而树不止,家族的危机,红颜的牵绊,让他努力踏上巅峰,俯视天下。新书《续路成仙》,已经发布,欢迎新老书友来捧场啊,九木在此拜谢。
  • 女权之狐狼

    女权之狐狼

    一名家庭主夫的被害,这是妻子的性不满,还是金钱的诱惑。然而,扯蛋的是自己穿越到了另一个世界里,在这里女尊男卑,男人负责貌美如花,女人负责嫌钱养家。叶孤行:“这不香吗?”刚开局,他三十岁生的是一个蓝颜祸水,而且有一个有妻子的人,并且还有一个十六岁大的女儿,更骚的是,妻子还出车祸挂了。本来就叛逆的女儿,变得更加不听话,在与女儿保持好关系时,又得将追求自己的女人耍掉。狐狼,这里指的是有狐狸的外貌和恶狼的内在。
  • 网王之试着去爱吧

    网王之试着去爱吧

    这是一个关于少女帮助少年追寻梦想,少年鼓励少女重新拾起梦想,并且谈了个长长久久的恋爱的故事(私设多,男主幸村精市,可能有ooc,1v1,全程无虐,请放心阅读)(人设请看第一章,不喜左上角请)
  • 青子衿,悠我心

    青子衿,悠我心

    盘古开天辟地,造就了世间万物。魂灵大陆便是其中一座岛屿。在这个大陆中,亦魂珠则是神一般的存在。前世今生,难道真要和他纠缠一世?
  • 站在巨人肩上-从巴斯德谈微生物学

    站在巨人肩上-从巴斯德谈微生物学

    本套《站在巨人肩上》丛书,共30本,每本以学科发展状况为主脉,穿插为此学科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一些杰出科学家的动人事迹,旨在从文化角度阐述科学,突出其中的科学内核和人文理念,增强读者科学素养。
  • 头发(卫斯理珍藏版)

    头发(卫斯理珍藏版)

    「头发的功能消失,他们的智力,会降低到接近白痴!」「地球上的生物众多,可是只有人类有头发。而且这种毛的组织是如此之奇妙,每一根头发都是中间空心的,有极其精密的组织!」「头发的功用是用来保护头部?但人的头骨将近一寸,而且极硬而结实,足以担任保护脑袋的责任,那么要那样柔软的头发来干什么?」三件「古物」、三个怪梦、一间充满奥秘的七层石室、一个只剩下一个族人的「尼格底拉」之族,让卫斯理在尼泊尔展开了一连串追查,最后不但发现了「头发」对于人类的真正功用,更发现了人类的家乡并不是地球!《头发》写于一九七八年。
  • 甜心宝贝今天又调皮了

    甜心宝贝今天又调皮了

    【传闻中的校草&新来的“小奶猫”】第一次写书别喷以校园为主从校服到婚纱
  • 神界圣主

    神界圣主

    人类还有诸多的种族,被永恒之门的人圈养在一个大陆,哪里叫做魔幻大陆,但无知的人类并不知道自己被圈养和囚禁,连同历史都被蓄意篡改!这一切的真相,都是一名小小的盗贼发现的,他叫兰德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