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47300000027

第27章 地位:人生的绊脚石(3)

有一次,一个外乡来的先生表示可以试试和年羹尧沟通,但是他提出了一些比较苛刻的要求:要年羹尧的父亲拿出一大笔钱来,在年家附近修一个大院子,但是院子除了和年家相连的窗口和小门之外,不得开门,那窗口和小门也只是为了让仆人们每天送三餐和日用品使用的。另外先生要求年羹尧跟着他学习,必须和家人分开几年,而且如何教由他决定,年家不得干涉。望子成龙的年父见这位先生提出种种古怪的要求,觉得他可能真的是有才能,于是全部答应下来。

结果,这位先生和年羹尧进行的第一次沟通,就是比武。以前那些被赶走的先生,很多都是因为打不过年羹尧而被迫告辞的,而这位先生则不同,他一来不是那种文弱书生,二来不怕打了年羹尧得罪年家。结果,顽皮乖僻的年羹尧被这位先生一顿板子打得没了脾气,慑服于先生的威势之下。先生问明白年羹尧是想学兵法战术之后,就答应年羹尧,白天要认真学习读书写字,有了文化基础才能学习最高深的兵法。这样一来,年羹尧自然言听计从,对这位先生十分佩服。经过了几年的教授,年羹尧学成了兵法,而读书方面也颇有成绩。后来,这位教书先生向年羹尧的父亲告辞,说自己已经完成了使命,不留姓名,飘然而去。关于这位先生的身份,后人有很多种猜测,有人说他是个反清复明的义士,有人说他是身怀绝技的剑客,甚至有人说他是天上下凡来点拨年羹尧的神仙。

年羹尧这段童年的经历,为他赢得了神童的美名。年纪轻轻就满腹文韬武略,在当时的公子哥儿里面颇有盛名。后来,经过科举考试,年羹尧考中了进士,后来就结识了当时尚是一位普通皇子的雍正。

年羹尧在雍正帝胤禛即位前,就是为他多年效力的“藩邸旧人”。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胤禛晋封为雍亲王,并充任镶黄旗旗主。就在这时,年羹尧的妹妹被选为雍亲王的侧福晋,年家因此从下五旗之一的镶白旗,升入上三旗之一的镶黄旗。这样,胤禛与年羹尧既是郎舅,又有从属关系。胤禛在与诸皇子夺取帝位继承权的激烈斗争中,实力人物年羹尧的支持起了重要作用。

在雍正登上皇位的过程中,和他争夺最激烈的就是皇十四子。在康熙即将去世之前,因为无人知道到底康熙要确立谁做继承人,所以皇子之间都不敢轻举妄动,而康熙明显是对皇十四子十分看重。就在这个关键时刻,皇四子(也就是后来的雍正皇帝)身边最为重要的助手年羹尧主动请缨出任四川总督。表面上看来,年羹尧并非受命于雍亲王胤禛而出镇四川,但在时间上来看,年毛遂自荐是在康熙五十七年(公元1718年)十月初一,这个时候正是皇位争夺最为激烈的时期,如果没有雍正的授意,年羹尧是绝对不会离开京城的。而紧接着,皇十四子允禵被任命为抚远大将军,是在11天以后的十月十二日。皇四子胤禛自然很难提前刺探出康熙要任命允禵出征西宁的秘密,但他的舅舅隆科多却可以提前从内宫打听到这个消息,所以,年羹尧出镇四川,并不是一个偶然的事件。而康熙临死时,年羹尧所辖的川陕两省兵马,虽然看上去无法和大将军允禵相抗衡,但年羹尧对允禵来说,是一种精神上的压力和一种战略上的牵制。如果没有年羹尧这颗棋子,那么允禵就可以随时调动手中的兵马为自己的政治目的服务,但是年羹尧镇守四川,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对允禵进行阻击,这就是为什么允禵没有在康熙驾崩、雍正继位之时采取任何军事行动的关键原因。所以,在雍正登基之后,允禵接到胤禛的进京命令,很快就将大将军印信交给副将军平郡王纳尔素,自己老老实实地启程赴京了,而前来接任的,就是辅国公延信和年羹尧。从常理上来看,这一切发生得太过顺利,根本就不符合政治斗争的逻辑,究其原因,正是年羹尧这颗定时炸弹,阻挡了皇十四子允禵利用兵权争夺皇位的计划。

年羹尧这次下注,获利颇多,他成功地完成了雍正交给他的任务,又接管了允禵的兵权,一下子顺风顺水,平步青云。

雍正即位时,年羹尧为川陕总督。他在短短的一年之中,官衔累加为二等哈达哈哈番世职、太保、三等公世袭,授抚远大将军,晋二等公,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三月晋爵一等公,又授精奇尼哈番令其子斌袭,十月又加一等阿恩哈尼哈番世职令其子富袭等。年羹尧在这样短暂的时间里得到皇帝如此恩宠,自然是因为他在雍正继位过程中起到的特殊作用,而且这也和年羹尧本人的能力与雍正的治国政策密不可分。

清政府一贯重视与西北少数民族的关系,康熙时期尤其如此。自康熙二十一年(公元1682年)平定三藩的战争结束后,国内较大规模的动乱多发生在西北边陲。有些动乱还直接影响到清王朝的安定与统一。为维护与巩固清政府的统治,康熙把加强同西北少数民族的联系视为基本国策。他使用剿抚两种策略,笼络与制伏了西北蒙藏贵族。平时他任命才能卓著的大臣坐镇边疆,一旦发生边患,还要亲自率军出征。雍正即位后,完全继承了其父这一政策。他同样认为,边陲安定与否,直接影响整个国家的局势,因此十分重视封疆大臣的作用。在诸封疆大臣中,他最重总督。而与西陲边务联系最为密切的,就是川陕总督。在年羹尧出任川陕总督前,一直是陕甘总督兼辖四川。陕、甘、川三省,连接青海、西藏、新疆、内蒙等地,是蒙藏少数民族与清政府交往的必由之路。因此,年羹尧在雍正初年就受重视,在情理之中。

雍正即位后,皇权不稳,百废待举。他求贤若渴,急需一批能够为他“分猷佐治”的大臣。年羹尧正是他理想的人选:重要的职务、突出的才能、旧有的关系都集于一身。于是,在所有的封疆大臣中,年羹尧自然最早受到雍正的倚重。雍正在给年羹尧的朱批奏折中,曾多次表明要通过重用年羹尧,在朝臣中树立一个为己效忠的榜样。这也是年羹尧所以受宠的原因之一。

年羹尧受到雍正的倚重,是从他接受允禵军权开始的。康熙死后第二天,雍正在命允禵进京叩见梓宫的同时,下令川陕总督年羹尧,于西路军务粮饷及地方诸事,俱同延信管理。年羹尧到任不久,于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元月即奉命叩见梓宫。在京期间,雍正更加肯定了年羹尧的才干和他对自己的忠诚。于是年羹尧平步青云,得到了异乎寻常的荣耀。二月,授年二等哈达哈哈番世职,同时加其父原任巡抚年遐龄尚书衔;三月,又为年羹尧加太保衔,并封为三等公;接着,以川陕总督统理陕西、甘肃、四川三省事务,控制番羌,又授他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一个远在边陲的封疆大臣,身兼五六种职衔,这在当时确实是少见的。

年羹尧受到进一步的信任与擢拔,是与他在青海战事中充分表现了他的忠心与才干联系在一起的。策妄阿拉布坦入侵青海的问题,本在康熙六十年(公元1722年)时就已初步得到解决,青海恢复了安宁。但到了雍正元年,青海各部又闹起了矛盾。卫拉特部固始汗的嫡孙罗卜藏丹津,纠合数部,侵扰青海郡王额尔德尼厄尔克托奈等部,并下令各部落废除清政府加封的王、贝勒、贝子等封号,自称达赖混台吉,打算独占青海,自封为汗,脱离清政府的统辖。如何处理罗卜藏丹津的叛乱,这对刚刚即位的雍正也是一个严峻的考验。此时的动乱若真闹大,雍正就有违背皇考遗愿之嫌,必然招致诸弟与宗室中敌对势力的攻击,削弱他那尚未巩固的皇权。况且,雍正作为一个杰出的统治者,也决不允许在他统治下的大清帝国中,又出现一个脱离朝廷统辖的独立王国。因此,当事情发生后,他即下令年羹尧立即前往西宁办理军务,并将延信护理之抚远大将军印,从任所送至西宁,交与总督年羹尧。

在此期间,雍正不断派人前往军中,送赏年羹尧各种赐品。从皇帝御用的四团龙貂皮褂、貂帽、蟒袍、东珠,到荷包、钟表、鼻烟壶、鹿尾、奶饼等宫中珍玩佳馔,应有尽有,十分丰富。最初年羹尧对自己得到的这种超乎寻常的赏赐,既受宠若惊,又有些惶恐不安。以后,随着年羹尧在西北战争中作用的逐渐突出及其官阶的累晋,他接受皇帝赏赐的态度,则由受之有愧变成伸手讨要了。由于年羹尧当时的作用,雍正对他这种犯上的做法,不但不恼怒,还有求必应。正是这种张狂的个性,让年羹尧从雍正最忠诚也是最可靠的拥护者,变成了雍正身边最危险的人物。

年羹尧仗着自己和雍正的特殊关系,以及曾经立下的大功,恃宠生骄,并且渐渐暴露出夺权篡位的野心,这是雍正皇帝无法忍受的。每个专制的君主都不允许在自己的卧榻旁边还有别人安眠,所以,年羹尧的张狂个性和野心勃勃,最终把他自己送上了不归路。

年羹尧的失宠和继而被整肃是以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十月第二次被召进京为导火线的。在这次赴京途中,他令总督李维钧、巡抚范时捷等跪道迎送。到京时,王公以下官员跪接,年羹尧安然坐在马上行过,看都不看一眼。王公大臣下马向他问候,他也只是点点头而已。在京期间,年羹尧“传达旨意,书写上谕”,俨然成为总理事务大臣。更有甚者,他在雍正面前,态度竟也十分骄横,根本不像一个臣子。结束召见回任后,年羹尧接到雍正带有威胁性质的批评朱谕,提醒他:“若倚功造过,必致反恩为仇。”

分析年羹尧失宠获罪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

第一,擅作威福。年羹尧自恃功高,骄横跋扈之风日甚一日。他在官场往来中趾高气扬、气势凌人:赠送给属下官员物件,“令北向叩头谢恩”;发给总督、将军的文书,本属平行公文,却擅称“令谕”,把同官视为下属;甚至蒙古扎萨克郡王额附阿宝见他,也要行跪拜礼。

对于朝廷派来的御前侍卫,理应优待,但年把他们留在身边当做“前后导引,执鞭坠镫”的奴仆使用。按照清代的制度,凡上谕到达地方,地方大员必须迎诏,行三跪九叩大礼,跪请圣安,但雍正的恩诏两次到西宁,年羹尧竟“不行宣读晓谕”。

更有甚者,他曾向雍正进呈其出资刻印的《陆宣公奏议》,雍正打算亲自撰写序言,尚未写出,年羹尧自己竟拟出一篇,并要雍正帝认可。年羹尧在雍正面前也行止失仪,“御前箕坐,无人臣礼”,雍正心中颇为不快。

第二,结党营私。当时在文武官员的选任上,凡是年羹尧所保举之人,吏、兵二部一律优先录用,号称“年选”。他还排斥异己,任用私人,形成了一个以他为首,以陕甘四川官员为骨干,包括其他地区官员在内的小集团。小说《儿女英雄传》所写纪县唐实指年羹尧,说他是经略七省的大将军,“他那里雄兵十万,甲士千员,猛将如云,谋臣似雨”。这些都是艺术上的夸张,与实际情形有很大的出入,但也说明年羹尧的势力之大。

第三,贪敛财富。年羹尧贪赃受贿、侵蚀钱粮,累计达数百万两之多。而在雍正朝初年,整顿吏治、惩治贪赃枉法是一项重要改革措施。在这种节骨眼上,雍正是不会轻易放过的。

张廷玉曾经说过:“本来就是用年羹尧来攘外,外患既除,还不知收敛,死期不远。”本来,功高盖主之人是最应该懂得韬光养晦的,更应该懂得要及时抽身,但年羹尧天生的张狂却让他不知进退,想把10万大军培养成军阀势力,又插手地方政务,培植个人势力,并且已经开始准备利用自己在西部的军事、政治势力进行叛乱。

雍正对年羹尧的惩处是分步进行的。第一步是在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十一月年羹尧晋见离京前后给他提醒。第二步是给有关官员打招呼,雍正或叫他们警惕、疏远和摆脱年羹尧,或叫他们揭发年羹尧的劣迹,为处罚年羹尧作准备。第三步将年羹尧调离西安老巢。雍正先将年羹尧的亲信甘肃巡抚胡期革职,把四川提督纳泰调回京,使其不能任意妄为。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四月,雍正解除了年羹尧川陕总督职务,命他交出抚远大将军印,调任杭州将军。最后一步是勒令年羹尧自裁。

年羹尧调职后,内外官员更加看清形势,纷纷揭发其罪状。雍正以俯从群臣所请为名,尽削年羹尧官职,于当年九月下令捕拿年羹尧押送北京会审。十二月,朝廷议政大臣向雍正提交审判结果,给年羹尧开列92款大罪。雍正说,这92款中应服极刑及立斩的就有30多条,但念年羹尧青海战功,格外开恩,赐他狱中自裁。年羹尧父兄族中任官者俱革职,嫡亲子孙发遣边地充军,家产抄没入官。叱咤一时的年大将军以身败名裂、家破人亡告终。

年羹尧打仗是一把好手,进行政治斗争却不行。政治斗争最重要的是看时机,年羹尧之所以被重用就是因为打仗,打仗完了,一步步地被削减权力是应有之事,年羹尧看不到这一点,妄想保住自己的权力乃至谋取更大的权力,这就是不识时。他没有选择做一个忠臣,却做了一个“天下第一负恩之人”,是他的不幸,也是他的必然。

同类推荐
  • 我建南宋

    我建南宋

    北望神州路,忆燕赵归属,奈山外青山、楼外楼,昔日之青山已不再。繁华已逝,秋水尽头。怎抵满目青山忧。我建南宋伫中流,争河山万里,目尽青山万里,待老时,故重游,忘了天涯芳信,甘卧闲云。——水调歌头.我建南宋(本书已经签约,请大家收藏一下!谢谢你们的支持!本书QQ群41603974)友情推荐:《闪电召唤者》《孔明后人灭隋唐》《圣堂传说》《玩转地球》《星际刺客》真的不错,大家可以去看看!
  • 红尘蒙玉

    红尘蒙玉

    南朝齐国那点事!风流帝王为谁痴迷?只爱美人弃江山?到底是欲望沉沦还是为情所困!
  • 江山美人图

    江山美人图

    金戈铁马,征战天下,试问天下英雄谁敌手?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何人能与我比肩?江山锦绣如诗,美人倾城如画,描绘出一部如诗如画的《江山美人图》。
  • 宋史通俗演义(一)

    宋史通俗演义(一)

    后儒之读《宋史》者,尝以繁芜为病。夫《宋史》固繁且芜矣,然辽、金二史,则又有讥其疏略者。夫《辽史》百十六卷、《金史》百三十五卷,较诸四百九十六卷之《宋史》,固有繁简之殊,然亦非穷累年之目力,未必尽能详阅也。柯氏作《宋史新编》凡二百卷,薛氏《宋元通鉴》百五十七卷,王氏《宋元资治通鉴》六十四卷,陈氏《宋史纪事本末》百有九卷,皆并辽、金二史于《宋史》中,悉心编订,各有心得,或此详而彼略,或此略而彼详,通儒尚有阙如之憾,问诸近今之一孔士,有并卷帙而未尽晰者,遑问其遍览否也。
  • 明史讲义

    明史讲义

    《明史讲义》原是孟森先生在北京大学授课时的讲稿,最初为北大内部发给学时使用的教材,后被中华书局等多家书版社整理出版,长期以来被作为各大学的教材使用。全书分两编:第一编总论,为提纲挈领的说明文字;第二编分为开国、靖难、夺门、议礼、万历之荒怠、天崇两朝乱亡之炯鉴、南明之颠沛七部分,对明朝各个时期的史实进行了评述。作者以正史《明史》为基础,以私修史及野史笔记等作为引证,将《明史》中诸多疑问勘正清楚。本书全书内容充实、轮廓清晰、考证翔实,具有极高的学术深度,在明史研究领域有着深远的影响,为现代明史研究的代表作之一。
热门推荐
  • 听闻顾先生还喜欢我

    听闻顾先生还喜欢我

    【现言、青梅竹马、一见钟情、别后重逢】顾君衍在少女对面坐下说:“然然,你今天来找我有什么事吗?”孟伊然抬头看着对面的他说:“顾君衍!”顾君衍疑惑的看着她,“嗯?,你说。”孟伊然沉默了一会儿,“顾君衍,我们分手吧!”顾君衍听到她这样说愣了愣,“然然,你今天怎么开这么大的玩笑啊!是不是又想耍我玩啊!”孟伊然平静的看着他说:“并没有,我今天说话,都是认真的,我想和你分手。”顾君衍被面前的女孩气笑了,“孟伊然我和你在一起整整三年,你今天却说分手,好啊!不是分手吗,分就分,谁怕谁?”顾君衍被她气的站起来又说:“孟伊然我告诉老子又不是没有你活不下去。”孟伊然依旧平静的坐在位置上说:“嗯,那就好!”
  • 沫月落瑶芳

    沫月落瑶芳

    云珞一生行医,救人行善,本也无愧于心,衾影无惭。奈何一朝妖血觉醒,身怀妖族至宝,遭众家仙宗联合围剿追杀。中伤也好,逼迫也罢,云珞始终谨记师尊教诲的和光同尘,与时舒卷。然正道天理何在?是非对错何在?黑白真假又何在?若苍生正道,天理昭彰便是如此,那与整个正道为敌又何妨?即便满身罪孽,也要以杀止杀,屠出个天道正法……
  • 华夏文化传世经典(第二辑)古文观止上

    华夏文化传世经典(第二辑)古文观止上

    《古文观止》是清代吴楚材、吴调侯二人编选评注的,最初刊行于康熙三十四年(公元1695年),是一部优秀的古文读物。“观止”,取叹为观止之意。《古文观止》的选文,上起周代下讫明末,共二百二十二篇。所选文章注意题材和文体风格的多样性,不仅有史传、论说文,还有见闻札记、山水游记、杂文小品和其他应用文,大体上反映出我国古代文章绚丽多姿的面貌。除此之外,还编选了少量历代传诵的著名的骈文和韵文。文章在编排上,以时代为序,眉目清楚,做到了蒙童读来不高,学人读来不低,很像家喻户晓的《唐诗三百首》,故与《唐诗三百首》一道被称为中国传统文学通俗读物的双璧。
  • 诸仙大陆

    诸仙大陆

    在宇宙中的一方天地,这里人人都痴迷修仙。每个人都以成神为目标。
  • 一蓑衣烟雨任平生

    一蓑衣烟雨任平生

    满腹经纶却随遇而安,高中状元却只惦记着泉林之乐。抛却京师的美差,自请入了东都的国子监,自以为是世外桃源,却不想不知世事的他遇上不请自来的他,时而无赖,时而温柔,循循相诱,叩开心扉。翰林风月,举步维艰,眼看成为一场镜花水月,却最终留下剪不断,理还乱,骨肉连筋的牵连。
  • 遇见你遇见爱

    遇见你遇见爱

    孤儿院长大的她天生活泼开朗,无意中救了被人围殴的他。恋人结婚了,新郎不是他!他原本就黯淡的心灵更是变得冷如冰山。为了报答救命之恩,他收留了她。她有了住所,而他的心灵也有了归处。校园的生活并不平淡,恋情曝光,身世之谜也被揭晓。冰山不再是冰山,他的心已为心爱的女人燃烧......
  • 霸道总裁宠妻宠成瘾

    霸道总裁宠妻宠成瘾

    他是帝都商界顶端帝盛的领导者,原本是世人说的冷血无情,手段残忍的男人。却因为她的出现,脑袋里只有一个字:宠。她是帝盛娱乐的一个小小艺人,也是继任家族事业未来的继承人,本是外部热烈内心平淡无奇的生活却因他变得汹涌,当面对这个冷酷的男人时,是否会因此打破自己原来的平静呢?初闻壁咚时,“嘶--顾总大人,您的脸凑太近了?”他只是挑了挑眉:“抱歉,不该让你看到我的脸。”某奈:“???”某成一伸长臂揽她入怀:“现在就看不到了吧?”
  • 岁岁不见祝生畅

    岁岁不见祝生畅

    19岁是郑瑶的分水岭,那一年郑瑶遇到了祝生畅,遇见又诀别。
  • 玩转末日弄种田

    玩转末日弄种田

    谁家的种田不成为荒漠绿化工程,谁家拥有空间却死扣到不圣母不紫薇,司独谦便是如此。披着医生的皮,却从来见死不救。这样的他,却让一人痴了整整十年,末日到了,司独谦的魅力似乎开始无限大了。加油司独谦,加油,爱司独谦的人们啊.....
  • 太阳之王

    太阳之王

    “一定要去吗?”“以前的话,可以不去的。但现在,必须去了。”“嗯?”“人可以死,但人心中的太阳,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