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755700000058

第58章 二七九厂(4)

初交党世才的那几年,常常听琴,甚为喜爱,很想跟他学学古琴。“琴棋书画”是中国古代文人的基本修养,一个画国画的人,若能抚弄一下古琴,实在是一件美妙不过的事了。然而由于人生坎坷,行踪难定,此缘终未能圆。世才又一次提起此事,我只是笑了笑,心里疑惑道:这琴缘还能圆吗!

2006年6月初

附记:

这篇文章写于两年前。时隔一年,去年的一天,世才突然来访,并随身携带一张古琴,声言是专门赠与我的。并告诉我是旧琴翻新,音色不错。他调好琴弦,给我讲解了初步练习的方法。临别时,我让儿子将《古琴缘》文稿打印一份赠送于他。

世才践诺送我古琴,毕竟圆了我一半琴缘。有了琴,儿子去兰州出差,竟买回一本李祥霆著的《古琴实用教程》。今年夏天去兰州世才寓所清谈,方知他也著有一部古琴教材,让他的学生复印了使用。我建议并切盼世才兄的大作能付梓出版,我更愿拥有一本老朋友的古琴教程。然而,世才送我的琴挂在书案前的墙壁上,至今仍是一个装饰而已。

那仲尼式的琴型,褐色深得近似于黑,衬着粉壁,古气而素雅。看着它,我还是免不了心里嘀咕道:这琴缘可否最终圆满呢!

2008年11月4日于甘北宽堂

第一次去北京

一九八二年九月初,由于两件作品的入选,我有幸同厂宣传科长李培栋一起去北京参观核工业部首届美展。这是我第一次去北京,也是四十年里首次出省,心情十分激动。

有了李科长同行,我一切都不用操心。他是个热心人,知道我是第一次坐长途火车出远门,一路上不停地给我介绍经过的城市和景区。车票很紧张,我们只购到硬座票,沿途上下的人很多,所有的座位始终都满满的,过道和车厢两头还有些站着的人。我们有座位,白天还可以,晚上便只能靠在座位上打吨。后半夜过道里也睡了不少人,上厕所必须格外小心。

即便这样,白天的旅程,我始终处于新鲜和快乐之中。经过华山脚下时,我为大自然的伟峻而感动。火车翻越八达岭时,两个机车一前一后呼、呼、呼地喘着粗气倒着上山;过了岭,山脉连绵,远眺居庸关,不由心潮起伏,为伟人詹天佑和古关险隘感慨不已。

抵京后,我们住进和平里的一个部属招待所,在那里开了座谈会,老李在会上发了言。时间久了,具体细节巳经记不起。现在有印象的是湖南来的陈二峙画的葡萄受到好评,说是跟一位老画家学的。再就是江西来的梁春龙和老刘曾和我们在颐和园相遇,一起合影了两张照片。

展览在另外一处地方,记得是个地下厅馆似的,展品不少,精彩的不是很多。

我展出的是一幅国画雄鹰和木刻《黄河夕渡》。这张木刻后来人选了国防科工委举办的“首届神剑美术摄影展”。

首次进京,如同刘姥姥进了大观园,陌生而新鲜。

李科长多次来过北京,主动陪我游览诸多名胜,并用他带来的照相机拍了不少照片。他似乎怕我会走失,时时事事都热心地陪伴我。过分的关心让我感到有些絮烦,曾找借口摆脱老李的“监护”,自由自在地上街游荡。他可能有点觉察,后来也主动和我各自行动了几次。

广播员小杨的父亲是厂里的老职工,退休后回到昌平老家。小杨托科长给父母带了东西,老李约我一同去小杨家。十三陵在晶平,顺便去游玩一趟。

我们是坐公交车到昌平的,小杨家就在县城里。老李过去曾来过,不很费事便找到了他们家。

杨师傅夫妇对我们非常热情。老李和他家本来就熟,现在又是女儿的领导,彼此有说不完的话题。

我到厂里时,杨师傅已退休回了北京。经老李介绍,他们便对我同样热情,只是相互生疏,无话可说。他们的谈话,大部分是厂里的人和事,我在一旁听着,也不寂寞。

杨师傅家做了非常丰盛的午餐款待我们。他儿子在酒厂工作,昌平是北京出二锅头的地方。中午我们喝了一顿纯正的二锅头酒,两个人都有些过量,走起路显出了摇摆状。杨师傅父子要用自行车捎我们去十三陵,我俩谢绝了。只让小杨带我们到去十三陵的公交车站上。

十三陵门前一段道上的石人和石马,给我留下了印象。陵园殿堂雄伟,但毕竟是墓地,又染上了数百年岁月的尘埃,即使有不少游客,仍然处处透着一种清寂感。

在北京的半个月里,我还游览了故宫、天坛、景山、北海、香山等名胜,也去过动物园,大都是李培栋带我去的。

老李也陪我去美术馆和中央美院陈列馆看画展。美术馆正在展出北京画院和日本南画院的联展。第一次见到王雪涛的小写意花鸟,发现他画花瓣时是用白粉的。女青年画家聂欧的画大气,给我留下了好印象。同时还有北大荒的一个版画展,展厅里许多人簇拥着一位身材魁伟的老画家,听他点评展出作品。一个老成点的不时与他对话,我凑近听了一阵,弄明白老画家是彦涵,那位是北大荒版画的组织者,也是一位有名的版画家。名字记不得了,但不是晁楣。

彦涵与古元齐名,都是延安革命版画家,所不同的是彦涵曾划过“右派”。他那棱角分明的方脸庞,看上去透着正气和大气,另外还有一种沧桑气。

我们在中央美院陈列馆看了年画连环画系首届生毕业展。现在还能想起的是韩书力画在高丽纸上的一组画。

看展览时,老李不时向我问一些作品的情况,他对书画有兴趣,对我的见解也很信任。人少时我们往往交换些各自的看法,观众多时,照例便不再谈论。

回来的票依然是老李帮我订购的,是硬卧。他要顺道回一趟河南老家,我则要在宝鸡下车去看望四哥,我们买了不同车次的票。

我和李培栋分道扬镳,独自一人登上回程的列车。平生第一次进了卧铺车厢,圆满结束了平生第一次的北京之旅。

2006年9月13日于宽堂

心痛

从鸾沟搬进城后,大约一年时间,上边对“文革”初期下乡城镇居民的政策有所宽松,妻和孩子们的回城申请终于在一九八二年底由定西地区批了下来。春节前办理好一应手续,一九八三年二月份开始供应口粮。

经过一年的努力,已按期归还了一半银行贷款。小杂货店的营业一直稳定正常,到年底还清贷款问题不大。

应该说,我和我的家庭总算熬过了最艰难的岁月有了一个好的转机。

谁知,妻子的旧病又复发了。

先是腿疼,去中医院找滕润仓院长诊治,服用汤药,见不到明显好转。相反颈部淋巴结开始变大,而且发展很快。虽然她早年患淋巴结核病时,脖颈比平时要粗大一些,但如此迅速地变化却从没有过。

我还是决定请滕润仓给她检査治疗。滕是祖传中医,又是医学院科班出身,我十分信服他的医术。

四月三十日晚饭后,我去东关他家中,不巧他出去了。其夫人魏老师早就见过的,我让她转请滕大夫来我的小店为雅芬诊治。

五月一日下午,润仓大夫来到小店。检査后,对雅芬颈部淋巴结的迅速变大很是怀疑。他认为不太像结核病,建议我尽快去兰州做活检,把病先确诊一下。

虽然没有说破,但我明白他怀疑是癌症。心里便有了压力。

难道老天如此残酷吗!苦命的妻独自一人带着孩子,在农村熬过了贫病交加的十几个春秋。好不容易回了城,一家人团聚,生活有了转机的时候,怎么又会这样呢?

我内心无限悲凉,又没法对孩子们说。

那天,我去城关中学找到李耀星,向他倾诉了心中的担忧和痛苦。耀星听后毫不迟疑地说:“你放心,绝不会是那种病,就凭陈雅芬当年对苏妈的那种孝心,老天绝不会不长眼的。你放心陪着去检査吧!”我明知道耀星兄在宽慰我,但仍然希望他的话是正确的。

如果说,滕润仓的看法仅仅是有些怀疑的话,侄女婿赵健雄的口气和脸势却实实在在地让我害怕了。从妻住到侄女家的那一刻起,我的心上便压上了一大块石头,沉沉地无法排解。

赵健雄是二哥的大女婿,先是毕业于兰州医学院医疗系,有过好几年的临床经验。后又考人中国中医研究院的第一届研究生班,毕业后分回甘肃中医学院任教。在我的眼里,他就是医学专家。

他用手触压着检査了妻的脖子肿大部位,问了发现的时间,压迫时有无疼痛等等,脸色一直阴沉沉的,铁板一样。“发展得这样快,不像结核。压上去不疼,显然不是炎症。需要全面检査。”健雄的话虽然不紧不慢,却透着深深的担忧。我知道事情有点严重了。

妻住在侄女彦玲家,我住在侄子彦安的宿舍里。

彦安由医学院毕业后留校当助教,因为时间不久,仍然住着一间二楼的单身宿舍,三张架子床大部分空着。侄子让我住在他的床铺上,他睡一位正巧不在的同事铺位。

兰州医学院和附属一院是连在一起的,拐来拐去地就到了。东边一墙之隔的中医学院也有个豁口相通。中医学院不是很大,彦玲家住的宿舍楼在南边,从豁口过去,先是经过一栋教学楼,然后经过一块药材试验园地,好像是暖棚,在当时还很少见。最后从运动场边绕过去便到了。

健雄刚刚评上讲师,是学院的骨干教师。彦玲在校医室当护士,她毕业于兰州卫校,曾在基层医院工作过多年,已经是很有经验的医护人员了。

两室一厅的屋子,并不宽敞,但彦玲夫妇还是热忱地安置妻住在客厅侧面的一张单人床上。我们夫妻就在侄女家吃饭。

彦玲属鼠,比我小六岁,在观音堂巷住的那几年里,我是小学生,彦玲和彦欣两姐妹在家跑着玩。叔叔和侄女们也就是大男孩和小女孩,有时一块玩时也会发生矛盾的。她比妻只小一岁,对小妈非常好,很投缘似的。赵健雄和我同岁,虽然辈分有别,但是同一年龄段的人,很能谈到一块。

彦安的工作不是太忙,每天至少有半天陪我们去医院检査。他毕业不久,最后两年基本在医院实习,人很熟,给妻的检査带来了很大方便。常规检査几天里全部搞完,接下来便是活体检査。

因为等待安排时间,也为了让我们不要太紧张,在健雄他们的建议下,我陪雅芬去五泉山玩了一次。虽然风景如画,我也佯装轻松的样子,但心情却十分沉重。我和妻在公园留了影,摄影师按动快门时,我突然想:这难道真会成为我俩的最后合影吗!心中便一阵悲恸。

活检一共做了两次。先是穿刺,就是从肿大的颈部淋巴结中抽取组织液,经过化验,确诊有无癌细胞。除不知底细的妻以外,大家都很紧张。

化验结果出来的那天早晨,我很早便起来了,其实前一天晚上根本没有睡着。说好上午十点去取化验结果。如同等待判决一样,我的心在紧张、烦躁和痛苦中受着煎熬。我一个人出了医学院,没有目的地在大街上狂走,心里压着的重物沉到了极点,如同被噬咬、撕扯样的难受。我突然明白这就是“心痛”,是无法说清的一种痛苦。一边走一边在脑子里过电影似的呈现出几十年的人生经历:初结婚时,我一文不名,妻用从娘家带来的几元钱去打粮买煤,还给我买了一盒百花烟;妻子给病弱的母亲穿衣,扶持母亲上厕;妻子在瓷窑挥动锤子砸石膏、编草筐,旁边坐着一周岁的女儿彦菊;妻子在鸾沟的田地里劳作,锁在土搁梁屋里的几个孩子……刚刚回到县城,有了比较安定的生活环境,难道妻真会患上那种不治之症,离我和孩子们而去吗?我实在想不通。

我旁若无人地疾行在这座省城的街道上,经受着“心痛”的折磨。一直到了滨河马路,才突然意识到该回去了。

回到彦玲住处,知道彦安先去医院,赵健雄下了课也赶过去了。我到了医院,远远站在化验室所在那栋楼的路口上,再也不敢往近走了。脑子一片空白,浑身软软地没有任何力气,等待着足以让人崩溃的残酷宣判。

终于,彦安从那个让人畏惧的楼道里出来了。他手里拿着单子,看见我后加快了步子。我木然的眼睛从他的脸上看不出任何征兆,只是准备承受严酷的打击。

“小爸,好了好了……”侄子双手抓住我,一连说了几个“好了”,才告诉我没有化验出癌细胞。这一瞬间,侄子和我眼里都溢满了泪水。压在我心上多日的重物也霎时消融了。

医生们仍然不十分放心’于是又从雅芬脖子肿大的很多淋巴结割取了一个小一点的,做了切片活检。

这一次我却一点也不紧张了。化验结果,仍然排除了癌症,确诊妻子患的是淋巴结核。

直到这时,为雅芬检查的医生和侄女婿赵健雄都一再说这种结核实在少见,有点不可思议的样子。

我心里却是明白的:早年妻每次犯病都因穷没能彻底治愈,注射链霉素不多几日,病情好转便不再治了,才有了这一次的严重发作。

户口已转到厂里,妻和其他职工家属一样,享受半费治疗。开始去厂职工医院打针,后来干脆把药取回来,我在家里为她注射。整整打了一个疗程四十多针后,怕耳朵聋,又配合服用利福平。

妻的结核病彻底治愈了,而我也知道所谓“心痛”是咋回事了。

2006年9月11日于宽堂

成都创作班

一九八四年,刚过完春节,部里点名要我去成都参加美术创作班。农历正月十一日下午,我乘坐兰州至成都的火车,离开了皋兰山麓。

我是九号下铺,对面是一位女军人,中铺是两位少女,上铺好像空着。不善于同陌生女子搭讪的我,看来将一路与寂寞做伴了。

火车开动不久,对铺的一个同伴从旁边铺间过来,两人便聊上了。中铺的两位也坐在下铺说着话。

我靠在铺上闭目养神,她们的谈话声几乎一字不漏地直钻耳朵。交谈里,我知道了两位军人是正在进修的医生,少女则是去自贡参加短训的技术员。对铺军人谈兴正浓,听得出是高干子女,家中有外出乘小车的爸爸,还有母亲、哥嫂和弟弟。一会儿讲嫂子如何地巴结母亲,一会儿用嗔爱的口气告诉同伴她四岁的儿子如何顽皮。同伴不甘心只充当听的角色,也插空讲她自己的假日生活。她们的声调始终很高,两位少女远不及她们健谈,不久便停止说话,也沦为她们的听众。

两位女军人于翌日清晨六点前在宝鸡站下了车。我已经醒了,拨开窗帘,窗外闪烁着星星点点的灯火,宝鸡市还在沉睡之中。我把脸贴近窗玻璃,在心里祝福宝鸡的西兄一家元宵节好!

列车在凤州停下时,天大亮了。这里的山地已经铺满了淡淡的绿色,我估计是返青的冬小麦。

车过双石铺,车站在城郊,望过去远处楼房鳞次栉比,像个新兴的山城。

列车不断穿过山洞,沟里流淌着清冽的水,水上架一座钢索吊桥,上书“嘉陵桥”,想必是嘉陵江的上游。午饭以后,青年旅伴上铺休息,耳旁的聒噪总算停止了。只有车轮的轰隆声伴随着列车穿洞跨岭,疾驰在陕、甘、川交界的崇山峻岭之中。

列车行至一个叫徐家坪的山间车站,停了很久,我下去活动腿脚。山坡上的白菜长得郁郁葱葱,太阳虽然给大山里洒下了春天的温暖,早春的寒意毕竟还未离去。几个列车员端着被辣椒拌得红红的酿皮子,嘶嘶哈哈地大嚼着。

“这车什么时候开啊?”一位五十多岁的矮个男旅客向她们跟前凑了凑问道。

“不知道!”一个瘦长的列车员边抹着嘴角边回答。

“他们也不知道?”矮个男人别过脸用不无惊讶的口吻向我边说边摇头。

同类推荐
  • 千古流传的民间文学(下)

    千古流传的民间文学(下)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史、又充满着生机与活力的泱泱大国。中华民族早就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前仆后继,绵延百代。著名科学史家贝尔纳曾说:“中国在许多世纪以来,一直是人类文明和科学的巨大中心之一。”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曾创造了无数的文明奇迹。
  • 当代文坛点将录(三)

    当代文坛点将录(三)

    《当代文坛点将录》共五卷,收录五十位作家。文章大都出自名家之手,或为文坛名家或传主的亲友,或同被写的传主关系密切。他们写出的关于某一名家的创作背后的故事或花絮都是第一手材料,对于了解被写名家的创作与生活均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可以满足一般读者对著名作家的窥私欲。
  • 年月诗集 轻轻地呼唤

    年月诗集 轻轻地呼唤

    故乡山水,如诗如画,住净水器、触景生情,咏物明志。讽刺为了清明,离骚怒其不争。时光链环套住年月,火花飞溅,汇集成歌,一唱百年。
  • 灯火

    灯火

    《灯火》主要的文学体裁是诗。诗更加图像化、抽象化、私人化,但同时可以阐述更广阔的内容与主题。本书分为八章,每一章讲述了生活中一个重要的部分。“日子”记录生活点滴,“春日大雪”描绘四季变迁;“苦茶”是旅行见闻,“课间”包含了学校生活;“灯火”写了家庭亲情,“写字”则是欣赏艺术作品后的感悟。比较特殊的是最后两章:“我不知道生活将怎样继续”记录了作者生活中的困惑时刻,并时时激励自己,勇敢迎接新的挑战;“回答”则囊括了作者对于存在、死亡、生命、幸福等宏大命题的探究与思考。
  • 常春藤诗丛武汉大学卷·黄斌诗选

    常春藤诗丛武汉大学卷·黄斌诗选

    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大地上如地壳运动一样,崛起了一座座诗歌山脉。北京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及华东师范大学,成为中国当之无愧的诗歌重镇。在这一时空节点上,诗人们所具有的探索、独立、低调的写作态度,朴素、豁达、真挚的诗风,构建和丰富了当代诗人特有的诗学与美学传统,并取得有目共睹的诗歌成就。就整体成就而言,可立于世界诗歌之林。《常春藤诗丛》呈现了20世纪80年代活跃在中国,且至今仍在全国诗坛具有影响力的诗人的成就以及他们诗歌创作的面貌。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花开夫贵之娘子报喜

    花开夫贵之娘子报喜

    “你姓花不姓木,你是我家的下人!”因母亲出身卑微,花末末被家人当做丫鬟使唤,最后被虐待至死。闭眼再一睁开,曾经备受欺凌的花末末已换了个魂,她是杀手宋姬。刚来就被奶奶卖给有儿子的半瞎子男人续弦,宋姬暗暗打算着如何恢复自由。不想相公家的日子不安稳,老是有刺客出现,一天半夜,相公左右分别捞起包子和媳妇,半夜离开了家。宋姬这才知道,相公不瞎了,小包子是别人的。这都是啥事?“媳妇,我们去找个地方种一庄子的花,好不好?”“好。”呃…她怎么回答得这么自然?
  • 右岸城池

    右岸城池

    学生时代的他们,明明喜欢彼此,却口是心非,弄的两个人心里每天都堵得慌。顾墨潔:“辛诺迟,想让我嫁给你,三个字,不可能!”辛诺迟:“同样的话,送给你!”“哼!”两个人默契的傲娇的偏过脑袋。婚后,辛诺迟经常夜不归宿,安闻衣常伴顾墨潔身旁。安闻衣:“墨潔,跟我走吧,我们一起去一个没人认识我们的地方,再也不回来了好不好?”顾墨潔垂下眼帘,摇摇头。“我不能走,我走了,顾家就没救了。”远处的辛诺迟坐在车里,看着不远处的两个人。“绾绾,我是不是......真的该放你走了?”辛诺迟一只手搭在方向盘上,眼底的悲伤散进他周围的空气里......
  • 血染江山:不做皇后做将军

    血染江山:不做皇后做将军

    阿宁,你总说英雄不得善终,皇权太过寒冷,那我把这天下疆土都焚烧给你取暖好吗?
  • 皇帝修仙传

    皇帝修仙传

    死去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死去以后重新复活过来,面对一个焦头烂额的局面,自己苦心经营的皇朝面临破碎,还有一群对自己不依不挠的老情人,当自己要改变这一切的时候,一直追随者自己的部下却站出来反对,到底是兄弟重要还是情人重要?权力,道义熟重,熟轻......稀世的珍宝,旷世的道法,狗血的剧情,卖萌的宠物尽在本书。
  • 一千零几页

    一千零几页

    主人公每天生活中发生的有趣的小故事,一天为一篇
  • 暮色兮凉城

    暮色兮凉城

    还没有离婚的林暮,遇见了于凉淼,林暮一直以为于凉淼是个大暖男,其实他是个腹黑大BOSS。对于林暮的前夫于凉淼绝对不手软,带着林暮花式虐狗。。林暮躺在于凉淼怀里听着于凉淼讲着往事。突然林暮炸毛说:“我那个时候把你当朋友,你竟然想着要泡我!”于凉淼抱着林暮说:“那你同意吗?”“嗯。”于凉淼吻上她的唇,又开始了他们刚刚做过的‘运动’。
  •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120首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120首

    本书讲述了理解是记忆最好的老师。为了帮助小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79首古诗词,学生们可以通过“作者简介”。了解不同时代作者的基本情况;可以通过“注释”,扫除阅读过程中字词、典故、地名等障碍;可以通过“译文”,领悟古典诗词优美如画的意境;可以通过“点评”,加深对古诗词内在含意的理解;可以通过“配读”,接触体裁或内容相近的古诗词,扩大阅读面,使自己的语文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 原型利刃

    原型利刃

    病毒从天而降,在感染区挣扎了两天的李峰在系统的帮助下回到两天前。奇形怪状的变异生物不断涌出。我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己!我要生存下去就只有杀戮!吞噬!进化!最后,让这末世死去!书友群(欢迎加入小说创作交流群,群号码:651425343)一起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