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755700000059

第59章 二七九厂(5)

“就是不一定嘛!”那女列车员回过头来瞪了我们一眼。同她的两个伴向卖酿皮的摊子走去一似乎吃兴未尽。

看来等待的时间不会短,许多旅客都下了车。我因耐不住寒冷,上车去铺上休息。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我正在打吨,车身突然晃动了一下,终于要走了。看了看表,已经是下午三点半,列车在这里整整停了两个多小时。

快到横岘河时,嘉陵江渐次开阔,江边发现了一只木船,它是拴在岸边的。列车又开始了接连不断的山洞穿行,像穿山甲似的。

车在横岘河站停了两三分钟。十三年前,父亲病故武都,安葬后,曾同西兄乘长途汽车来到这里,然后换乘火车经宝鸡返回家乡。那时我还是二十七八岁的青年,如今已逾不惑之年。景撩人心,顿生弹指之感,不禁喟然长吟道:

岁月流逝人易老,

弹指未觉十年多。

入萄又过横岘河,

凭窗不免叹蹉跎。

第三天凌晨,被列车员叫醒时,还不到三点,许多人低声嘀咕着,满脸不高兴。但仍然不得不从睡意正浓的铺上爬了起来一一列车员已经开始依次在抽床单枕巾了。

“她们时间抓得多紧呵!”一位旅客不无讽喻地说。

“动作还真麻利呢!”住在我对面中铺上的进修生用带嗲味的腔调赞叹,听不出是褒还是贬。

火车四点准时到达终点站成都。我随着人流出了检票口,一片高喊“洗个脸一一洗个脸”的四川腔音迎面拂来。我找到候车室,打算坐到天亮再去搭交通车。转了一圈,根本没有空座位,就连地上也满是与筐筐包包靠在一起的旅客。

正在无奈时,发现左手山墙处开着的套门口写着“休息室”三个字。赶忙挤了进去,两角钱换了一张注明休息两小时的票单,回过头找座位时,却发现所有的软布躺椅上全都有人。这屋子是前后相通的两间,里边是食堂,这时还空着。我总算找到了一个小圆発,靠饭桌坐下了。过了一个小时,才从起身的人屁股下获得一把躺椅,比较舒服地躺到六点多。

当第一趟十六路公交车把我拉到一环路口时,时间尚在拂晓,我向一位早起锻炼的老同志问了路,很容易地找到了四川核工业局。在门房问明美术班在刚才路过的玉林旅馆报到,便背起行囊赶到那里。

我被指到一一五房间,刚刚坐定,后面又进来一位,看上去三十多岁,很精明的样子。互相交谈,知是武汉八二七厂的,叫张金林。除了背包,他还拎着一个大纸卷。

“是画吗?”我指着纸卷问。

“是的。”

“可以拜读吗?”

“可以,可以。欢迎多提意见。”他边说边打开了画卷。一色的大写意花鸟,洒脱大气,其中有四五幅很精彩。看到好处,我便忍不住大加赞扬。

张金林有点出乎意料:这位西北来的比他年纪大的同行,居然如此赞扬他的画。

“真没想到,这里还有人欣赏我的大写意画。”张金林有点感动的样子,他告诉我他的老师是汤文选。

“汤文选?是画《婆媳上冬学》的画家吗?”

“是他。”

“他不是画人物的吗?”我心里有些疑惑。

张金林见我不解,便告诉我汤先生近些年主要画大写意花鸟了。

刚刚卷好画卷,又进来两位,他们是包头二0二厂的刘建民和高育桓。

宿舍满圆,四个人一经交谈,颇感投缘,午饭后一同上街溜了一圈。下午,我同金林去转书店和画店。回到旅社,又见到不少新面孔。

十五日吃完早点,来人通知下午二时集中。于是同室四人结伴去武侯祠游览了一番,回来时在街上吃了午餐。要了一种叫麻辣豆腐的菜,麻得狠,也辣得美。让我领略了地道的川味。

武侯祠与南郊公园曲径相通,有刘备庙、刘备墓、武侯祠等古迹。院内树木品种多为北方少见,更有修竹篷径、腊梅点缀,颇是幽静古雅。内蒙老刘为大家拍了照片。

下午,在四川核工业局会议室举行开班典礼。一位刘副部长由北京专程来蓉,加上四川局的几位领导,使会议多了几分庄重和严肃。

刘副部长喜欢书法,会标下面的正面墙上挂着他为创作班赠的手笔。大厅的侧面墙上悬挂了两幅中轴和一副对联。对联是“职务无高下,品格有尊卑”,魏碑行楷,书文倶佳。下款署名张兴武,原来是高中老同学张兴儒的大作。当两位离别多年的老同学互相认出时,那种心情很难用语言形容。

晚饭后,陪兴武去拜访他在蓉的一位朋友,名叫厚薄,定西人,在公安局工作。其篆刻已在成都崭露头角,是齐白石弟子罗祥芷之徒。厚薄极健谈,是个有个性的人。第二天上午集中,部里来的王班长点名后宣布分组情况。念到各组组长时,本人居然是国画组副组长,既意外,又有点受宠若惊。好在有个北京来的王化宾担任组长,跟着跑个腿,为大家做点服务吧。

兴武和金林与我一组,老刘和老高在版画组。回到宿舍,同室戏呼“组长”,又增热烈气氛。

适逢正月十五元宵佳节。晚饭后乘坐局里安排的大轿车去青羊宫观灯。

成都的画友告诉我们,青羊宫的灯是很有名的。果然各色彩灯,名目繁多,许多电动巨灯极是生动好看,让我这个久居偏僻小城的人大开眼界。看灯的人山人海’摩肩接踵,我的衣袖竟被一年轻女子忙中错牵,拉着走了几步,自然又成了画友逗乐子的话题。回到宿舍后,几个人还在为我的“桃花运”忍俊不禁。

先是各自起草稿,小组和班长审定后方可正式画。我构思了一幅木刻和一幅国画,起了小草图。木刻题名《获奖》,国画叫《宝山在呼唤》。均顺利通过审査。为了更好地反映核工业题材,创作班组织全体人员去乐山五八五所和建在夹江和峨眉县之间深山里的“一院”参观体验。听介绍五八五所正在研究开发海水能源。带队的负责人从所里为我们搞了些机制毛毡,我也分了一块。很结实,但一见水便起皱,高低不平的,不好用,显然是人造纤维。

“一院”藏在深山沟里,孤零零的,有驻军保卫。主要建筑是一栋大楼,介绍说是实验原子反应堆。参观了机械手操作介绍后,有关人告诉大家,因为检修,反应堆没有运转,有兴趣的同志最后还可以进到内部参观,但需换上防护衣。北京来的王化宾想搞一组表现原子能的画,和一部分好奇者去换防护衣。带队的让其他人先到外面车旁等候。

驻军正在楼前的空地上训练新兵,我们站着看。队列训练很严格,一个新兵总也做不好,喊口令的军官先是高声斥责,那士兵反应迟钝,动作纠正不过来,军官撵到跟前狠狠地用脚踢新兵的腿,嘴里厉声骂着。这让我大吃一惊,跟旁边同伴说:“解放军还打士兵?!”

“打!怎么不打?”他们笑我的大惊小怪。这跟我从书本上认识的反差太大,便留在了记忆里。但我还是想:恐怕是个别现象吧!

这次出外一共四天。回到成都后,大家进人了紧张的创作活动。

创作班安排请专家来讲课指导、那天开完组长会,我正准备离开时,听几个头头说起给专家买招待香烟的事。部里来的班长老王说了句经费有限的话,让我十分反感。我想,请几个专家来讲课,买最高级的烟又能花几个钱呢?

最先请来的是书画家赵蕴玉,张大千的弟子,七十岁上下。为大家当场示范书法和小写意花鸟。接着是油画家何哲生,四十四五岁。他演示了一张头像写手,王班长当了一回模特儿。

版画家吴凡因为《蒲公英》一画而名气很大。他也六十多岁了,一个朴素平易的人。他没有讲课,也没有示范,却让大家挂起正在创作的草图和习作,挨个儿点评指导。张金林挂了他带来的两幅大写意花鸟,受到好评,特别是一幅方构图的雄鹰,吴先生认为构图新颖,笔墨大气。

吴一峰是个很随便乐和的老人,年近八十,胖大的身躯,童颜鹤发,步履稳健。他是黄宾虹、刘海粟的弟子,青年时随宾虹先生经三峡人川,因喜欢川中人物便留了下来。去年还曾出三峡,登黄山,饱游山水,访师会友,来去四个月,足迹遍南国。中途,陪同的小儿子因病返回,一峰老人坚持只身游览,终满载而归。

他一边跟大家聊着这些有趣的事儿,一边在一张整四尺纸上画起了山水。一支笔头近二寸的羊毫笔握在手里,如同玩耍一般。话聊完了,一幅立式《蛾眉雪霁图》也画成了,观者无不叹服。

七十多岁的老版画家酆中铁看完草图,很认真地讲了创作经验。听去请他的人讲,酆先生正在刻制一幅大的木刻,是为六届全国美展专门创作的,已经刻了快一年了。先生的版画非常精细,但一幅木刻刻一年,还真让我吃了一惊。

最后请来的是一位五十多岁篆刻书法家,叫国墨安。他写了一幅草书,用笔很慢,凝重奇崛中自有流畅的气息。书法颇有功力的兴武兄也赞叹不已。介绍时首先提他是篆刻家,书法尚且如此之好,篆刻可想而知。但此等高手,却为何名气不是很盛呢?倒是有些令人困惑。

班里准备了精装大前门香烟,是乙级烟里的首选。巧的是所有来的专家,从四十多岁的何哲生到八十岁的吴一峰,竟无一人吸烟。联想到偶然听到主事的王班长“经费有限”的话时,我的心被深深地触动了。在地方上,我们有时也被请去画画,主人客气地递茶让烟。没承想为买啥样的烟背后还有些故事。不管啥样的烟,人家干脆不抽,何等样的主动!我突然下决心:不抽烟了!

正巧老同学张兴武在戒烟,我便和他一起买葵花子吃。成都街头上有很多卖熟葵花子的地摊,煮了五香味,皮子白白的。一毛钱一小碗。我左边衣袋装瓜子,右边衣袋装瓜子皮。

晚饭后,兴武和我边吃葵花子边去逛夜市。不少地方有卖字画的地摊,展览馆附近的广场上最多。拉了绳子挂满各种字体的书法和中国画,一摊一摊的,真有点琳痕满目的感觉。

仔细看去,最多的是仿苏德補先生的小写意葡萄。有画得很逼真的,珠圆玉润,晶莹剔透,价钱比画店里便宜得多。兴武兄买了一两张小斗方。除了山水,他一直喜欢画葡萄。我后来也画葡萄,或许跟逛成都的书画地摊多少有些关系吧。

不久,兴武家中有事提前返兰了。我们房间的四位一起去车站送行。

我画完了六尺整纸的《宝山在呼唤》,几名地质勘探者正在上羊皮筏子,背景是远山。他们的工具里有伽玛探测器,暗示他们探寻铀矿的身份。一开始大家对我的画反映还不错。过了几天,王班长先是跟我说,画太大,不好裱。接着又走到我跟前,对我耳语说:“有人反映你的画里人物形象似曾相识,是不是参考了别的画?”我听后十分生气,声音很响地告诉老王,这是我自己创作的,谁这样说,就让拿出证据来,不然就是诬蔑!是在大厅里说的,很多人都听到了。

“似曾相识”的话听不见了。国画组的一位王同志,又说我抢了他的题材。他也在画探矿内容的。

这种题材谁都可以表现,我画黄河羊皮筏子你那里有吗?真是莫名其妙。

这样一个业余创作班也这样复杂,我的创作热情减了一大半。

正好班里让几位他们认为差的提前回去,其中有油画组江西来的小梁。小梁和我早两年在北京认识的,非常厚道的小伙子。就他们组来说也不是最差,他老实得有点憨愚,便不讨人家喜欢。

他是那天晚上的火车,晚饭后孤零零地拎着包走出旅舍。我于心不忍,便撵上前去车站送行。在公交车上买票时,他从裤带上挂的钱夹子里当众掏钱,让我很为他的安全担心。下车后便提醒他小心一些,以免让扒手盯上。开车时间还早,小梁在车站买了牛肉、葵花子、好烟硬要招待我。是那样的实在和真诚。

回来时,天下起毛毛雨。目睹小梁的无功而返,联想到对自己作品的无端非议,心里不禁感到悲凉,我突然有些想家了。

一些小人的幕后动作虽然让人厌恶和丧气,我还是耐着性子把那张国画重画了一张四尺的。效果不及大的好,也无心再画了。接下来刻完了木刻《获奖》。

宿舍的老高家里来了信,也要提前回去。我们几个去送他,更加勾起了我的思归之情。

这其间,我向单位要的钱寄来了。一个人去春熙路的文物商店。曾跟其他人一起来过,却糊里糊涂记错了地方,足足找了两个小时。在那里选购了几种宣纸,捆了两包。第二天,张金林帮我去邮局将宣纸寄回厂里。

三月二十一日,和刘建明一起去展览馆看马振声、戴卫、秦天柱等成都八人画展,挺不错的。我和张金林看过一次。那天他在宿舍里画应酬画,没有一起去。看完画展顺便到四楼书市购得《明清篆刻流派印谱选》《王蘧常章草选》各一本。

张金林从带来的画里找了几张交了差,那些天,他经常给大家画应酬画。他的大写意花鸟在创作班很突出,尤其被吴凡先生表扬后,成了班里的亮点。

他是个不拘小节的人。常常饭后从旅舍食堂带盘子到宿舍,调墨调色。画高兴时,色墨四溅,床单上弄了不少墨迹色斑。因为服务员都要了他的画,也不好说他。走后床下边堆了不少脏盘子。

他是同武汉来的另一位画月份牌年画的老徐一起返回的。晚上离开成都时,我和老刘、小邓一起去火车站送行。相处近五十天,金林和我很说得来,他一直叫我苏大哥。突然分别,还真有点依依难舍。

小邓是个女孩子,名叫邓静宜,江西九江来的。她搞剪纸,就一个人,分组分到版画组。创作中老刘给她帮了不少忙,常来一一五室。一个聪明而单纯的女孩子,凡是外出总是跟着我们,大家便尽着帮助和保护她的义务。

最后几天,我又刻了木刻《痴情》。并与刘建明合作搞完了木刻《神剑》,是建明、金林和我集体构思,小邓也出了不少点子。金林回去了,便由建明起稿,我执刀。完成后,我和老刘、小邓都比较满意。署了我们四个人的名字,是我们这次创作活动的最后一件作品,也是几个人友谊的纪念。

四月六日,创作班集体去灌县游览了青城山和都江堰。

七日,在四川局搞预展,布展时,有人搞突出个人的小动作,让人生厌。

布置完画展,自行结合去游览峨眉山。我们是十日傍晚由峨眉回到成都的。十一日,老刘、小邓和我一起买好了回程的火车票,三人都是十三日的。

神剑学会美术部长关维兴由北京来蓉,十二日下午,我们陪他看预展。他是“鲁美”油画系毕业的,水彩画特精彩。他充分肯定了我那幅国画的构思和构图,并提了意见,主要是人物结构和衣纹上的毛病。

“这是业余作者的通病,现在来不及改了,我要能早来几天就好了。”他说着,很有些惋惜的意思。

历时两个月的创作班结束了,第二天就要登上返程的列车。这里既有友谊,也有遗憾,更给我留下了许多思考。

2006年9月18日于宽堂

蜀中名胜游记

一九八四年初春,在成都参加核工业部组织的美术创作班期间,利用星期天,游览市区的武侯祠、文殊院、杜甫草堂、薛涛井和望江楼,去附近的新都县谒宝光寺、游桂湖。饱览胜迹佳景,感念古贤业绩。

去乐山是开始构思、起草图阶段。带大家去乐山市的五八五所和位于夹江与峨眉交界处的“一院”参观体验。顺便游览大佛寺等景观。

同类推荐
  • 敢于孤独的勇气

    敢于孤独的勇气

    你一定曾在孤独的时刻扪心自问过:人生的幸福真的会眷顾于我吗?我寻求到了那个独—无二的自我吗?我们终此一生,意义是什么?我们要如何去爱人和被爱?我应该过一种怎样的生活?我们渴望在哲学典籍中找到答案,却又畏惧其艰深与晦涩,害怕它的深邃与虚无。我们有时候要的不止答案,更要一份共鸣与疗愈,但幸而我们还有周国平,还有这一本全新毕生精华散文集——《敢于孤独的勇气》,它以融汇文学与哲学的美妙,带领我们去重新审视那些直面灵魂的问题,重新思考对于人生和生活的态度。愿这本书能让你保持内心的丰富、敏感与活跃,认识自己的禀赋与价值,过简单而富足的生活,享受生命本身,建立强大的灵魂世界。当你拥有敢于孤独的勇气,你便掌握了人生的真谛。
  • 最奇趣的妙语故事

    最奇趣的妙语故事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语言,不同阶层有不同阶层的语言,不同的场合也有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任何时候,人类都不缺乏语言,缺乏的是表达时代特色的奇言妙语。
  • 二月河先生纪念文萃

    二月河先生纪念文萃

    二月河先生驾鹤仙去,中原文化残缺名片,华文文坛顿失一极。《二月河先生纪念文萃》由河南文艺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这是国内首部缅怀二月河先生的文集,使“河风”(二月河粉丝)得到了精神慰藉。本书由南阳市作协副主席、二月河研究学会会长鲁钊主编。
  • 乡情

    乡情

    隆德是块文脉旺盛的土地,在这块土地上活跃着一批文化艺人,崔继鹏便是其中杰出的一位。他的这本散文集读后让人回味无穷,质朴、厚重的文字,充满灵性的歌唱,清醒的理性思维,鲜明的生活气息,构成了本书特色。
  • 九十年代长篇小说研究资料

    九十年代长篇小说研究资料

    《九十年代长篇小说研究资料》是大型学术工具书“中国当代文学史资料丛书”的一种。本书以主选文章与资料索引结合为编排体例。选取有关九十年代长篇小说研究的代表性论文,反映九十年代长篇小说的发展概况,展现该领域研究的最高水平;索引部分搜集该领域的研究论文、学术专著等,为一般读者和研究者提供丰富的资料。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混在末世当农民

    混在末世当农民

    某强者(惊讶状):啥?你一个小农民居然也活到了末世后期?姜琪(白眼状):咋?看俺穿的破,就瞧不起人不是!告诉你,咱可是融合了“神农芯片”的牛人——净化水土污染、开荒种田搞生产!乃能么?培育神奇种子、强化机能屠丧尸!乃能么?驯服变异生物、猴子老虎当宠物!乃能么?……切!在这大地失序的世界,乃们这些所谓的强者,只会夹着尾巴逃跑吧!
  • 娱乐圈∶锦少新欢旧爱

    娱乐圈∶锦少新欢旧爱

    “不是出台吗?”“就算我要出台,也不陪你!”“那可由不得你。”“秦世锦!你混蛋——”过往的记忆纷至沓来,为了十万元,她闭上眼睛,忍受刺骨的屈辱。原以为一夜之后,一切都会结束,谁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年少时,他们是青梅竹马相见相厌。多年后,他却成了她的总裁上司。她只是搭错了电梯,竟然被整个公司疯传她是要向他爱慕告白!天知道他其实是她最讨厌的人!可明明知道不应该沦陷,却为何会在不知不觉中对他心悸三分?莫非这就是爱……※※※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若有来生,我愿化成你庭前的梧桐,终此一生只为你守候。
  • 半世江湖

    半世江湖

    人生苦短,然而当这个短变得更短时,该如何自处?
  • 姐妹特工穿越:废柴逆袭

    姐妹特工穿越:废柴逆袭

    杀手王者魔煞鬼煞姐妹为组织卖命,结果却被组织背叛。在一场暗杀中被组织灭口。却双双穿越到另一个大陆。废柴姐妹身上。黑心姨娘?白莲花庶妹?看看什么叫做强强联手。姐妹同心!
  • 黄羊角

    黄羊角

    本书以黄羊角为线索,讲述了蒙古族少年巴杰的成长历程。巴杰跟随备受草原人尊敬的乌图生活,可乌图的沉默寡言令巴杰感到沉闷,巴杰结交了“哥哥”毛都噶,没想到陷入了一场阴谋,巴杰必须拿乌图的珍贵之物——黄羊角去解决问题,而黄羊角凝结着巴杰父子与乌图的恩怨,巴杰将会做何选择,乌图又将作何选择?
  • 世界之端

    世界之端

    一个被政府统治的世界……一个被强权掌控的时代……门派衰落!武团兴盛!永无止境的历险,永无尽头的征程,只为寻找世界的另一端……
  • 快穿之女配有点拽

    快穿之女配有点拽

    七宝是一个萌新快穿系统,只想拐骗个勤快点的宿主踏踏实实的为主神大人工作,谁知初出江湖没有经验,一不小心绑错人,从此走上不归路。刚认识姜南的七宝:“宿主大人智商高,沉着冷静又勤快,我赚到了。”和姜南混熟后:“呜呜~,身为高智能系统的它,却每天都被宿主嫌弃是肿么肥事?”
  • 张新泉的诗

    张新泉的诗

    本书是著名诗人张新泉先生近十年的诗作结集,收录诗歌一百多首,按创作时间分上下两辑,由吉狄马加作序。作为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张新泉的诗有着强烈的个人风格,关注眼前和民生,不做无病呻吟,他的诗歌中有铁器的撞击之声,铿锵冷冽。
  • 千丝解

    千丝解

    世界战乱四起,权谋盛,天道崩,无一人踏碎虚空,收帝海,踏上苍,握命运,解千丝,判古今,了却吾千世情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