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161500000024

第24章 无形资源的竞争

传统资源观习惯于将资源锁定为有形实物,如矿产、森林、水力资源等,这种观点映射在高等教育领域,就是将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视作大学的全部资源,这是在资源问题上的一个误区。在知识经济时代,资源概念的外延进一步拓宽,内涵更为深化。有用性是资源的基本属性,资源已不仅仅局限于自然资源或物质形态的资源,也涵盖了社会的、无形的资源。与有形资源相比,无形资源的概念外延更为宽泛,它泛指一切给组织带来影响且无物质形态的资源要素集合。无形资源最本质的特点是无物质形态但具有价值贡献,并对组织的运行、发展起重要作用。如果说,有形资源像人体器官的话,那么,无形资源就如人的灵魂、思想、知识与理念,二者犹如人体与灵魂一样互相依附,不可分离。

大学的无形资源是其内在价值的体现与依附,与其他社会组织一样,大学的无形资源的内涵也十分丰富。限于篇幅,这里主要探讨大学的制度资源、文化资源和声誉资源。

一、大学制度资源

(一)现代大学制度:重要的无形资源之一

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各种教育机构及其教育规范体系的总和,大学制度衍生于国家教育制度。一般认为,现代大学制度具有如下特征:①保障性。先进的教育思想的落实与转化,有效的教育活动、教育改革的开展,都必须在教育制度的切实保障下进行。②规范性。制度的本质是规范,它通过刚性的约束机制为人们的教育行为设定边界,提供了可能的空间。③整体性。教育制度具有整体性的目的、功能、性质。④能动性。制度内含着价值导向和奖惩机制。科学的教育制度不仅可以广泛调动积极性,而且可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教育效能。⑤开放性和可变更性。现实教育制度有暂时的封闭性和孤立性,但一个系统、一种制度若想生存发展,必须与环境进行物质和信息的交流,同时不断地根据环境的变迁对自身内部要素和结构进行调整改革,这种过程其实就是创新。因此,教育制度创新是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必然。

正是由于大学制度的内在特征,决定了它是大学竞争的重要的无形资源之一。具体而言,从理论方面分析,首先,科学、合理的大学制度可以节约教育中的人员组织成本。即能以较低的组织成本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教师教的积极性、社会参与的积极性等。其次,科学的制度可以降低有形资源的配置成本,顺利实现有形资源的优化配置。再次,大学制度明确、稳定的特性可以减少不确定性,提高教育发展的可控性。此外,大学制度的刚性约束机制有利于降低其本身的维护成本。在实践当中,人力162资源的建设,财力资源、科技资源的发展与配置都受到制度的制约,没有制度的创新,这些大学竞争的基础性资源都将失去支撑,失去其原本的功能与作用。

(二)制度创新:大学竞争的内生变量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道路拉斯·诺思曾提出过一个重要论点,即经济增长的关键在于制度因素。若从高等教育领域分析,制度因素同样是现代大学发展的关键和决定性因素。假如没有制度创新,不能把大学的计划体制真正转变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的市场体制,大学将依然是政府的附庸和职能延伸,是远离社会的象牙塔和固守“高深学问”的遥远殿堂。制度创新,一方面提供了大学发展的基本环境与条件;另一方面,通过制度创新,确立了大学相对独立的法人实体地位,初步实现了依法治教,这为大学竞争奠定了制度基础,提供了大学竞争的制度保障。所以说,制度创新是大学竞争的内生变量。因为,真正的竞争是以竞争参与者的“独立”和“自主”为前提的。只有具备了独立的利益目标和行为权利,竞争者才能形成内在稳定的竞争动力,自主地展开竞争活动。并且,只有在健全的法律规则约束下,才能体现公平、公正的竞争准则,才能形成良性竞争。

二、大学文化资源

(一)大学文化:一种隐性且极具潜在效能的无形资源

大学是知识的殿堂、思想的渊薮。对于受教育者而言,大学乃是给予其学术滋润和人生启迪的精神故乡;对于社会而言,“大学教育乃是一个社会的心脏”——耶鲁大学的这一铭言可谓最精辟的注解。大学文化是指大学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积淀的反映“大学人”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上有别于其他社会群体的一种团体意识,反映了“大学人”这一社会群体所特有的生活状态和独特的文化心态和风貌。大学文化首先体现为一种环境和氛围,并因其培养人、造就人和探索未知的特点更多地体现为育人和科学创新环境的价值取向,这种环境和价值取向渗透了校史的、传统的因素和当下大学学术风尚、行政管理风格、校容校貌及大学与社会乃至国内外各界的较高关联程度等众多因素。作为给予一代又一代国家栋梁、时代精英以学术和心灵滋养的憩息地、生长地,大学的文化环境和氛围,不仅对于养成受教者的学术个性和人生境界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且对于大学的发展起着导向、支撑、凝聚和推动作用。因为,大学文化是以精神、理念等观念形态存在的,是大学的一种精神支柱。作为一种相对稳定的精神资源,大学文化具有永久的、强大的统摄力,能够凝聚人心、积聚力量,它的渗透力不是可以随意主观地改变的,同时,大学文化也以其意识的能动性推动着大学的变革与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学文化已经不单纯是一种环境和氛围,而是一种隐性且极具潜在效能的无形资源。

(二)文化资源:大学个性竞争的“杀手锏”

有形资源竞争中,大学主要依靠资源的不断投入,以及资源要素的大量增加来体现其竞争优势和竞争力。由于有形资源是大学的基础性资源,因而是一种刚性资源。刚性资源在一定程度上是大学竞争的瓶颈,但另一方面,刚性资源的配置、使用是可以迁移和模仿的,这使得大学有形资源的竞争既可能出现“互通有无”、“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也可能产生“简单克隆”、“千校一面”的尴尬局面。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当有形资源的“稀缺性”与教育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逐渐缓解之后,有形资源将不再是决定大学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正如《致富秘诀——美国企业家成功经验》一书所指出的,“想一想哪些经年历久的大企业,你就会发现,它的生命力不是来自组织形式和管理技巧,而是由于所谓信念的力量,以及这些信念对人们发挥了怎样的影响”,这种信念就是企业文化,可见,企业文化在企业生存、发展中的作用、影响力已超越了物质资源,成为决定企业在未来社会中兴衰存亡的首要因素,而企业间的竞争业已成为企业所拥有的文化资源的竞争。就大学而言,大学文化资源,是在长期发展中积淀的创造性的灵魂和精髓,是大学独特而深厚的精神财富,是凸显大学特色与个性的至高标准,既无法“克隆”,更不可能短期积聚。因此,实力相当的大学之间,真正意义上的深层次竞争,将是文化资源的较量以及个性的凸显。

三、大学声誉资源

(一)社会声誉:彰显大学竞争优势的“法宝”

社会声誉是社会成员对大学的评价,反映了大学在社会中的形象和地位,集中地体现为社会成员对大学的认可程度。社会声誉是长期积淀下来的,是以创新、质量和良好的育人环境为支撑的。选择名校,对教育消费者而言,意味着在未来的人才市场竞争中处于相对的优势,并将名校的声誉价值附着于个人价值,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个人的价值增值;对教育者而言,意味着拥有了良好的教学科研条件、较为丰厚的薪酬和较高的社会声望;对教育投资者而言,则意味着较低的投资风险和较高的投资回报率。正因如此,名校——社会声誉是看不见的,但却时时感受得到的无形资源竞争。另一方面,大学有形资源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竞争社会声誉、地位等无形资源,以获得强化名牌效应,反过来,良好的声誉、地位又会吸引更多的有形资源,如此循环往复,逐渐步入良性循环。

(二)声誉竞争与声誉管理:大学竞争的一个全新课题

经济领域的竞争经历了价格竞争、质量竞争和服务竞争,当今已开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声誉竞争。大学竞争也由最初对人力、物力、财力等有形资源的争夺转向声誉竞争,如前文所述,有形资源竞争的结果是强化名牌、品牌效应。美国学者戴维斯·扬在《创建和维护企业的良好声誉》一书中说:“任何一个团体组织要取得恒久的成功,良好声誉是至关重要的,声誉管理是一个价值不菲的产业”。声誉管理是指组织以正确决策为核心,通过声誉投资,建立和维持与社会公众的信任关系的一种现代管理方法。声誉管理的目标是在公众和组织之间建立起相应信任的关系,因此,声誉管理要加强声誉投资,即改变声誉由社会公众评价和认可的单方向的被动性,主动出击,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和双向交往与交流,慎重、从容、开诚布公地面对公众,有效地传递组织信息,以主动获取公众更高的肯定和认可。声誉竞争与声誉管理,是大学竞争的一个全新课题,它意味着大学竞争迈进了全面资源竞争的轨道,步入了一个有序竞争的阶段。

同类推荐
  •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概要-尚勇篇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概要-尚勇篇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全党全社会必须共同承担的重大任务。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切实担负起政治责任,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领导。要把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胡锦涛
  • 大变局:经济危机与新技术革命

    大变局:经济危机与新技术革命

    经济学大师约瑟夫·熊彼特曾经说过,“如果一个人不掌握历史事实,不具备适当的历史感或所谓历史经验,他就不可能指望理解任何时代的经济现象。”他还指出,“目前经济分析中所犯的根本性错误,大部分是缺乏历史的经验,而经济学家在其他方面的欠缺倒是次要的。”本书试图通过梳理现有的对经济危机与技术创新的研究成果,刻画出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为应对当前的全球经济危机提供一定的借鉴。全书共8章,对学术研究者、政府官员、企业管理者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现代常用文体写作全书:实用行政文书写作大全

    现代常用文体写作全书:实用行政文书写作大全

    本书内容包含:公文的起草、校核和签发;办公文书的写作,会议文书的写作,行政公文的写作,规章文体的写作、其他公文写作八章。
  • 底线

    底线

    本书作者回顾了这桩报业史上极富争议的并购案,讲出在默多克手下出任主编的种种内情,真实呈现了巨变时刻的媒介业态。审查限制、劳资纠纷、技术换代带来了外部压力;更深远的问题,正埋藏在新闻观念本身的嬗变当中。
  • 新农村建设理论与实践概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丛书)

    新农村建设理论与实践概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丛书)

    目前针对我国的“三农”问题,中国政府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举措。回顾中国农村发展的历史,总结我国农村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对于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无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热门推荐
  • 重生桃之夭夭

    重生桃之夭夭

    如果可以回到过去,你愿意么?如果再让你遇到你生命中的那个人,你抓得住他吗?
  • 神眼看世界

    神眼看世界

    2012是否真的没有来临?还是一切另有隐情?一位妖孽少年在一场意外当中得到了一双神奇的眼睛,旅途从此开始,拯救还是毁灭?只有他自己知道。我只做我,众人生死与我无关为了你,抛弃这个世界又何妨
  • 照进寒冬的暖阳

    照进寒冬的暖阳

    从未想过会心动的他,在见到那个人之后,心脏恢复了跳动……
  • 学校总务管理中常见法律问题研究

    学校总务管理中常见法律问题研究

    《学校总务管理中常见法律问题》从总体上把一个学校后勤可能面临的工作内容进行了分类梳理,为一个后勤管理者在自己的管理体系中搭建管理框架提供参考。从实务上以阐释管理原理、分析法律关系、解读实际案例的方法,从理论到实践,帮助后勤管理者掌握常见的法律纠纷的性质、学校与学生如何分担责任以及如何做好防范。本书以警示的方式对管理过程中容易发生的法律纠纷进行特别提示,对于管理者规避法律风险,将纠纷消灭于未然状态具有一定的提醒作用。本书在写作时坚决摒弃了理论研究用语晦涩难懂的弊病,无论是对管理理论的解读,还是对法律问题的分析,都用娓娓道来的方式,方便读者更快更准确地掌握相关知识。
  • 恋的倾城时光

    恋的倾城时光

    一场夏日的邂逅,在圣朵玛丽学院,闻到了初恋樱花的味道,恋爱后的倾城时光,有点甜~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叶叶莲莲

    叶叶莲莲

    傅莲时知道自己输了,很早以前就已经输了,在遇到叶靥的第一面起,就注定这辈子就完了。他们都陷入了一个怪圈,先是她,然后是他。为了爱的人变得不像自己,这太没出息……本文是有点灵异的短篇小说,不喜勿喷。
  • 扬起风帆,向着希望远航

    扬起风帆,向着希望远航

    翻开本书,这里有古今中外各种励志故事,这些故事从努力进取、坚持学习、明确目标等多方面阐述了取得成功的途径。这些故事将像一位良师益友,告诉孩子们要成功势必要跨越很多障碍,只有重新认识自己、超越自己,才能走出身边的误区。
  • 万般体验系统

    万般体验系统

    大家好,我叫梅友,对,无中生友的友,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
  • 西边的森林

    西边的森林

    22岁那年,飞机在脚下飞过。26岁那年,飞机在头顶飞过。他去哪里,她去哪里,我又去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