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452900000027

第27章 歼8Ⅱ(1)

歼8大改提上日程

601所首次自行设计的歼8白天型飞机经过15年艰难曲折的战斗历程,于1979年底完成了设计定型。歼8白天型飞机的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有能力自行研制超声速歼击机,使航空工业进入了一个新时代。歼8白天型飞机批生产了60多架,装备了空军、海军,从此我国空军、海军开始用我国自行研制的歼8飞机保卫我国的领空和领海,壮了军威,壮了国威,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

以后根据作战的需要,空军提出研制歼8全天候飞机的要求,即在歼8白天型飞机的基础上加、改装11项电子设备。歼8全天候飞机于1984年完成设计定型并投入批生产,交付空军、海军使用。

20世纪80年代是世界军用飞机快速发展的时代,也是通过战争实践改变制空权战略原则的时代。

经过中东和越南两场地区性战争,空军、海军和航空界的人们对歼击机的战术思想有了很大转变。从强调高空高速的截击机,转变为以突击中低空、超声速机动性的格斗为主,兼顾对地攻击的战术战斗机。随着航空电子技术的发展,又要求歼击机具有超视距作战能力,因此需要装备远距离火控雷达和相应的中距拦射导弹,同时还要有完善的电子对抗设备,即全向雷达告警器、杂波干扰机及消极干扰投放器等,以保护自己。

我国空军当时装备的歼击机显然不能满足上述要求。

70年代初,苏联研制的米格-23飞机已开始装备苏联空军,成为苏联前线的主力作战机种。该机不仅有较好的中低空性能,而且有较大的航程和装载能力,其火力控制系统有较齐全的功能。在当时中苏、中越关系紧张的情况下,无疑米格-23飞机对我国的安全构成了威胁。我国空军当时装备的歼6、歼7飞机的作战性能赶不上米格-23飞机,正在测绘仿制的歼7Ⅲ型飞机作战性能也低于米格-23飞机。

歼8飞机能否在与米格-23飞机对抗中制胜,成为当时高层关注的问题。601所在顾诵芬组织下于1979年7月写出了《歼8与米格-23空战性能对比分析》报告,以(1979)所科字第221号文上报给有关单位。其分析的结论是:

歼8飞机在高度5千米以上,飞行性能全面优于米格-23飞机;5千米以下,飞行性能各有所长;垂直面歼8优于米格-23;水平面米格-23优于歼8;歼8可与米格-23匹敌。但歼8白天型飞机因采用机头进气,限制了机载雷达的性能,而米格-23是两侧进气,其武器火控系统优于歼8飞机,这对歼8作战不利,也不能满足空军的要求,歼8飞机尚须进一步改进。

当时601所还在进行歼13项目的工作,在人力、设备及资金等资源分配上,歼8改进与歼13两个项目同时进行显然是有难度的。

1980年3月19日,时任三机部副部长的王其恭亲临601所召开歼8大改方案座谈会,参加座谈的有管德、赵沛霖、沙正平、吴正勇、邱宗麟、李明、杨凤田等。会上王其恭传达了空军对歼8大改的意见——“空军张廷发司令员提出歼8要大改,要两侧进气,要换6600千克力推力的发动机,加大天线口径的雷达,挂导弹。”“歼8大改第一,1985年拿下来。”

在推动歼8大改的过程中,管德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杨凤田回忆说:“在王其恭副部长来所调研时,管德助推了歼8Ⅱ。”

从1976年开始,所开展歼6后继机歼13,也称2号机的研制,但由于动力的原因,到1979年也确定不了方案。我们开展探索歼8改两侧进气时,所里是存在不同意见的,我们主张先搞歼8改两侧进气即歼8大改,搞歼13的同志主张继续搞歼13,不要搞歼8大改。正在这时三机部王其恭副部长来所调研,3月18日在行政大楼会议室开会,顾总在外出差没有参加会议。参加会议的有技术副所长管德、赵沛霖,副总师邱宗麟、吴正勇、方宝瑞,总体室领导李明、沙正平和我。我当时是总体室副主任,主管总体工作。开始王副部长说明来意,意思是春节后部领导与空军张廷发司令员交换意见,空军提出改歼8成两侧进气,装大口径雷达及换装大推力发动机,来所征求大家意见。吴正勇、方宝瑞、李明坚持继续搞歼13。我和邱宗麟、沙正平主张搞歼8改,尤其是我认为从当时实际情况出发,歼13由于没有合适的发动机很难维持下去,通过我们前段的论证,技术方案是可行的,研制出来是可以制胜米格-23的。两种意见坚持不下,最后管德表态,他说:“歼13搞了好几年了很重要,但从目前情况看很难顺利进行下去,如果有力量可以两个都搞,但优先搞歼8改进吧。”他的意见得到了王副部长的认可,可以说管德同志助推了歼8Ⅱ。

——杨凤田《管德与歼8Ⅱ》

在杨凤田所回忆的这次会议之前,管德的意见已经很明确,他也曾多次向部领导反映过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因为发动机没了,歼13已经不可能搞出来了。

歼13、歼9都没有以后,我出了主意。我跟部里领导同志建议,把歼8改成两侧进气,前面可以装雷达,还可以多装一点武器装备,作战性能也好一点,但研制进度要快,因为歼8本来已经有了,是一个老飞机。

我为这件事找到当时副部长,因为我跟他们熟,他们都是四局的老领导,像徐昌裕等老领导,都很熟。我去了以后,可以推门就进他的办公室,用不着先预约。

——管德访谈(2011年10月)

经过使用部门和工业部门的详细研究,认为在歼8飞机基础上进行大改是可以适应现代空战需要的,而研制费仅为研制新歼击机的十分之一。

歼8Ⅱ立项

1979年8月,三机部根据《歼8与米格-23空战性能对比分析》报告,发出了三计(1979)1415号文《关于对歼8飞机实现全面技术改装可能性论证的通知》。文中要求:“歼8飞机在其研制过程中,由于受到当时的技术基础和研制手段的限制,飞机的战术技术性能尚未充分发挥出来,有必要在实现设计定型的基础上,进一步加以改进、发展。下一步设想应总体上对飞机的气动总局进行调整,实现两侧进气,以提供较宽敞的空间,改进先进的火控系统……从而提高飞机的战术技术能力。为此请601所组织必要的力量,对上述意见进行研究,提出一个歼8大改方案,报部审议”。9月11日,601所在科研生产例会上传达三计(1979)1415号文,并布置了有关工作。在顾诵芬总师的组织下,有关专业进行了认真研究、计算。1980年2月提出了《歼8(白天型)增加外挂能力设想》,这一设想形成了歼8Ⅱ型飞机的雏形,为型号上马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1980年4月10日,三机部一局电话通知,要601所在4月13日之前到部汇报歼8大改工作。4月11日,三机部又来电话通知,此次汇报,顾诵芬必须参加。就在顾诵芬要出发的那天,发生了一个意外。

1980年4月10日,三机部电话通知,要求601所派人向部里汇报,而且要求顾总必须参加。经研究顾总决定带我去北京汇报。不幸的是在准备去京的上午,顾总在组织有关专业讨论进气道设计方案时,由于连日辛劳,不慎摔倒,伤势很重,昏迷不醒。送医院抢救清醒后,用很微弱的声音对我说:“我去不了,你一个人去,到北京后找老管(指管德副所长)。”我到京立即找到管副所长,一起到部机关向有关局、办汇报了歼8大改方案。112厂总工程师罗时大、总工艺师顾元杰也参加了会议,会议确定要准备向部党组汇报的材料。由我执笔编写了《歼8两侧进气全天候飞机研制设想》,经管副所长审定后,1980年4月16日上午,在三机部二楼会议室由管德向出席部党组会议的吕东部长,段子俊、油江、王其恭、于辉副部长,刘鼎顾问等简要汇报了歼8大改的研制设想。经认真讨论,吕东发表了结论意见:“歼8大改部党组已在会前交换了几次意见。可以定下来,会后尽快联系,向国防工办汇报。”4月18日下午,王其恭带领管德、我和部机关的同志参加了由国防工办叶正大副主任主持的会议,听取了歼8大改汇报。4月24日,王震副总理主持召开会议,确定研制歼8大改。会后管德带领我与空军指挥机关的同志一起研究由我草拟的《歼8两侧进气全天候型飞机主要战术技术要求》,经与空军机关反复协商确定的文稿,经张廷发司令员签发上报。1980年9月4日,总参谋部、******国防工办联合正式批复歼8改进型主要战术技术要求,并定名为歼8Ⅱ型飞机。

——杨凤田《管德与歼8Ⅱ》

这一段历史,已经载入了601所所史和歼8Ⅱ研制史。

相当于研制一架新机

从1980年9月4日正式立项开始,歼8Ⅱ研制工作在601所和相关单位全面铺开。此后不到4年时间,歼8Ⅱ飞机实现了首飞。翻开歼8Ⅱ飞机研制的日程表,可以看到这是一个令人惊叹的速度。

1980年12月,召开了歼8Ⅱ型飞机火控、飞行控制系统和电子设备选型方案论证会(8201会议)。

1981年5月,在北京召开了歼8Ⅱ型飞机方案论证会(8203会议),初步确定了歼8Ⅱ型飞机的研制方案。

1981年底,601所完成了供技术设计用的飞机总体图。

1982年5月,完成了木质样机制造,6月召开了木质样机审查会,通过了样机审查,冻结了飞机的技术方案。

1982年底,601所发完了飞机结构图样,沈飞公司开始了飞机试制的准备工作。

1983年初,沈飞公司正式投产歼8Ⅱ型飞机零批飞机。

1983年5月,601所发出了全部飞机生产图样。

1983年10月26日,总参谋部、国防科工委发出了(1983)技六字第2745号文,联合批复了《歼8Ⅱ型飞机研制方案》,确定了歼8Ⅱ型飞机的战术技术要求。

1984年3月,歼8Ⅱ0001架飞机总装完毕,移交试飞站进行首飞准备。

1984年6月12日,歼8Ⅱ0001架首飞成功,开始了调整试飞。

1984年8月9日,航定委以(1984)航定字第3l号文批复了《歼8Ⅱ型飞机设计定型试飞大纲》。

1984年11月27日,歼8Ⅱ0001架飞机转场到630所,开始了定型试飞。

1988年1月底,完成了定型试飞。4架原型机共飞行588个起落/451小时。

1988年3月11—15日,在601所召开了歼8Ⅱ型飞机技术鉴定会,通过了技术鉴定。

1988年10月15日,******、中央军委军工产品定型委员会以(1988)军定字第21号文,批准歼8Ⅱ型飞机设计定型。

歼8Ⅱ型飞机的研制成功,是我国自行研制歼击机道路上的又一次重大飞跃,使我国航空技术的发展又上了一个新台阶。为航空工业又树立了一个新的里程碑,同时也摸索出了一套完整的、科学的、有效的型号研制管理办法,为航空工业的继续发展开创了新的路子。

歼8Ⅱ型飞机是在歼8飞机基础上改进设计的。其改进的重点是突出中低空机动性和超视距作战,并对与之相应的分系统进行更改。这样,把更改面控制在最小范围,以保证用较低费用在较短时间内能拿到适应当代空战环境的新歼击机。要实施超视距作战,最主要的是把歼8原来的机头进气形式改为两侧进气形式,这样可以在机头装一个作用距离比歼8高1倍的雷达,其天线直径达700毫米。经过601所进气道设计专业同志十多年的研究和试验,并参考了国外飞机两侧进气的设计特点,终于设计出了歼8Ⅱ型飞机的两侧进气道,歼8Ⅱ型飞机的两侧进气道采用较大的进口唇缘圆角半径,控制了喉道边界层增长,在管道进口加装了导流片,使进气效率在低速时比歼8提高了6%,而超声速时仍保持了歼8的高水平。同时由于流场均匀性的改善,飞机即使在高空小表速时发射距进气口侧边不到半米处的红外导弹,也不会造成发动机停车。歼8Ⅱ型飞机两侧进气道设计成功是保证全机满足战术技术要求的基础。

为了突出中低空跨声速机动性,歼8Ⅱ型飞机装用了在涡喷13基础上采用气冷叶片高温涡轮的涡喷13AⅡ发动机,其静推力比歼8用的涡喷7甲提高了10%,使歼8Ⅱ型飞机的低空爬升率比歼8提高了17%,而稳定盘旋过载也提高了7%。

突出中低空机动性的另一方面改进,是提高滚转效率。歼8交付部队使用后,据反映,在空战格斗时,因滚转率不够而对歼7不能占优势,因此要求歼8Ⅱ型飞机提高副翼的效率。601所根据歼8飞机搞过增稳系统的经验,决定采用电传操纵差动平尾,这在国内是首创。经过各分系统主管设计师的努力及充分的地面试验后,进行了试飞。飞行员评价:采用差动平尾后,滚转效率明显提高。实测表明,亚声速滚转效率比歼8高45%,突出了低空机动性。

为提高歼8Ⅱ型飞机的作战效能,采用了数字式火控计算机和大气数据计算机,加装了可以定飞行高度、自动改平、俯冲自动拉起、对飞机三轴人工增稳的自动驾驶仪。

为适应新装系统的要求,加装了两台自行研制的6千伏安电磁恒频交流发电机。液压系统改用210大气压、流量80升/分的液压泵。由于系统的变化,新研制和改进的成品达158项,占成品总数的30%。

同类推荐
  • 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达尔文爱迪生

    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达尔文爱迪生

    《达尔文爱迪生》对达尔文、爱迪生家世、家教、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影响的人和事等着墨颇多,尤其探究了本人之所以成功的主客观因素,希望可以对成长中、探索中的青少年会有所裨益。
  • 现代舞蹈之母邓肯

    现代舞蹈之母邓肯

    本书内容包括了生来具有舞蹈天赋、倔强不屈的小学生、到芝加哥异地求生、开始正式舞台生涯、离开美国来到伦敦、畅游巴黎艺术海洋、探索舞蹈改革之路、柏林之行刻骨铭心、过意大利赶到希腊、醉心探索舞蹈音乐、与黑格尔一见如故、首次进行俄国之旅、开始创办舞蹈学校、品尝初为人母滋味、巡回演出回到祖国等。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崇拜的名人。
  • 名人传记丛书——丰臣秀吉

    名人传记丛书——丰臣秀吉

    “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本文为你讲述丰臣秀吉。
  • 开运握图——杨坚

    开运握图——杨坚

    本书为您解读人性真实的隋文帝杨坚,披露他成功上位的历史密码。通过对他取得霸业以及辅政者的经验教训、智慧、谋略进行总结,以期对我们当下的人生给以借鉴、指导。
  • 艾青评传

    艾青评传

    艾青是本世纪中国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他的文化命运既受制于晚清以来的中国历史环境,又为二十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剧烈动荡的社会变革所冲击、所塑造。本书对艾青的人生选择、独立的个性与艺术追求,作了详尽地分析,力图通过一个作家的经历,揭示中国现代文学的深刻的文化性格及历史进程。
热门推荐
  • 守护甜心之异世重生

    守护甜心之异世重生

    她,林汐沫,中国王牌特工幻心,由于命运安排,她穿越到了守护甜心的世界,成为了日奈森亚梦,新的同学,新的敌人,新的守护蛋,新的身份……一切的一切,是命运安排,还是有人操控?亚梦又该怎么办?敬请期待。(作者QQ:1686514947,有联系的人可以私聊,文章一周一更,因为作者是学生,望大家见谅。)
  • 秩序缔造破坏神

    秩序缔造破坏神

    世间万物的秩序是由谁决定的,我们所不熟知的背后到底隐藏着哪些大人物,黄云身上隐藏的秘密又是什么,请看黄云带着我们一步一步的把世间规则给大家探索清楚。
  • 151个经营时间的快捷方法

    151个经营时间的快捷方法

    《151个经营时间的快捷方法》主要内容:你是否整天都在奔波?你是否忙得连做计划的时间都没有?你是否深受人际关系以及工作压力的困扰?实际上,所有问题都来自于经营时间的不当。统计表明,大部分人的一生当中,要在排队等待上花去5年,在开会上花去3年,在查找电话上花去2年!另外,平均每人每天会受到73次来自外界的干扰,而工作效率的下降导致他们不得不在回家后加班1小时,这又影响了其与家人交流的时间。为什么要坐以待毙,而不采取行动呢?《151个经营时间的快捷方法》向你提供了151个经营时间的快捷方法,每个方法都是在总结了别人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得出的,并且它们经过了实践的检验。
  • 无知的游戏

    无知的游戏

    一个来历不明的少年,一场勾心斗角、冷漠无情的游戏,渐渐强大的他终于想起了他的身世......(我还是学生呢,新书求围观,可怜我么)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的青梅是机长

    我的青梅是机长

    三年的同桌,她暗恋了他三年。而他心中一直他的“白月光‘’到头来发现,当初的人是错的。高考过后她消失了。三年后再见,她变得不一样了。而两个人也像是互换了,当初的角色。
  • 我有故事你有烟吗

    我有故事你有烟吗

    一本中短篇小说集,希望大家喜欢,谢谢!~
  • 异界重生不死不灭

    异界重生不死不灭

    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见所感写出来的一本小说,给自己看看,也想给曾经爱过的人看。可能她永远都不会看到,这本书主要讲述一个穿越到异世者的生活经历,这个穿越者寄托了我很多东西,希望大家能从中发现了解。
  • 魔行纪

    魔行纪

    他行走着,行走在无边的灰暗,无限的枯寂空间里……一个人,,,无边的黑暗将他笼罩,淹没……可是,一切都没有结束,一切都只是个开始!!规则在崩塌,世界在扭曲,地底的魂魄在哭泣!!让我以大极乐来超度已逝的英灵,用冷漠无情的屠戮来抹去世间的罪恶!拿起染血的战戈,战天,战地,战鬼神!我,林墨!
  • 再见,微时光

    再见,微时光

    如今这个时代,我们最不缺的就是各种情感。几乎每时每刻都可以看见有人无病呻吟似的贩卖着别人的情感。或许我们缺的只是,每日黄昏,一盏台灯,一杯清茶,一本书。一起追忆陪我们一起走过的他和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