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452900000036

第36章 干线客机(1)

“沉默之海”

我国干线客机研制是国家“七五”(1986—1990年)期间研究讨论的重要项目,但我国为研制生产干线客机的努力从1970年就开始了。1970年8月,中央军委、国家计委向上海市下达了大型客机的研制任务,代号“708工程”,该飞机型号后命名为运10飞机。

在1985年2月,运10飞机停止研制。

1986年初的航空工业部开始了“拨乱反正、全面整顿、落实政策、深化改革”的工作。在航空工业部党组向**********的整党汇报中,提出了从中国的现实出发,要从支线飞机做起的意见。1986年1月4日,国家计委等六部委向******上报的《关于民用飞机发展“七五”计划的报告》中,重点是新支线客机和专业飞机。

1967年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飞机制造专业、曾长期担任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民机部部长、巡视员、现任中航工业科技委顾问的王启明回忆:

根据******领导的指示精神,1986年1月4日国家计委、财政部、国家经委、国防科工委、民航局、航空工业部等以航计联(1986)17号文向******上报了《关于民用飞机发展“七五”计划安排的报告》。报告提出“七五”期间民用飞机发展的重点是两个:一是通过国际合作、引进先进技术的途径,研制一种水平较高的新支线客机……二是研制一种多用途农林专业飞机。

——王启明访谈(2012年5月)

1986年7月30日,航空界4位老同志——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北京航空学院名誉院长沈元,中国航空学会理事长、西北工业大学名誉校长季文美,中国航空学会副理事长、南京航空学院副院长张阿舟,原中国航空研究院副院长、航空工业部原飞机局局长胡溪涛联名给******同志写了报告——千方百计尽早提供和使用国产干线飞机——致******同志信。由此,中央关于发展民机的方针发生了重大变化。

……这个建议实际上要改变1986年1月4日六部委达成一致的《关于民用飞机发展“七五”计划安排的报告》,不搞支线客机而搞干线客机。4位老同志给中央写信,情况发生急剧变化。

——王启明访谈(2012年5月)

1986年12月4日,******总理、万里副总理主持******第125次常务会议。******办公厅1986年12月11日发出会议纪要,其中提出:从战略上考虑,现在着手研制国内干线飞机很有必要。

“七五”飞机发展计划由年初的发展支线客机调整为发展干线客机。

王启明讲起这一段历史,有着自己的感受:

翻过运10的一页,干线飞机项目是我们自己要搞大型民用客机的第二次努力。干线飞机项目从1986年开始论证,到2000年结束共14年时间,可以从中总结出不少的经验和教训……

——王启明访谈(2012年5月)

2008年12月2日,《中国航空报》以罕见的方式,开始连载新华社解放军分社记者刘济美深入航空工业历时一年,采访各阶层人士70余人撰写的《为了中国》——ARJ21新型支线飞机深度报道,全文长达20余万字。

这篇深度报道写到了中国民机产业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1986年12月4日,******第125次常务会议决定,抓紧发展干线飞机。从项目论证开始,到1999年波音公司宣布关闭MD90系列飞机生产线为止,中国干线飞机项目又开始了历时14年的探索……”

文中简要回顾了这14年的历程:

1987年1月,原中国航空工业部与中国民航局联合向波音公司、麦道公司、空客公司等国外6家飞机和发动机制造公司发出联合研制干线飞机的邀请。

漫长的谈判持续了6年……

1992年3月,最终只有麦道公司同意了中方将MD90-30飞机的两轮起落架改装成四轮起落架的要求,这既达到了中国民航局提出的“提高中国国内机场的起降能力”的要求,又满足了中国航空工业部“牢牢抓住设计主动权”的要求。这一年,麦道公司在飞机行业的收益下滑了62%,华尔街开始担心麦道公司是否还能在这个行业支撑下去……

当中国工业部门与民航部门正在为一些琐碎而毫无价值的事情相持不下的时候,另一个能真正决定MD90-30飞机命运的交易,也在一种不容置疑的强势力量推动下紧张地进行着。1993年的夏天,美国国防部副部长威廉姆·佩里与美国国防产业的12家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共进晚餐,席间威廉姆告诉他们,他即将掀起军工企业合并浪潮……1996年12月15日,波音公司用133亿美元合并了麦道公司,实现了在商用飞机领域的统治地位……

1997年11月,波音公司宣布MD11、MD80和MD90系列飞机生产线将随着2000年2月最后一架飞机的交付而关闭。随后,本来就不喜欢MD90飞机的中国民航总局明确提出:国内MD90-30飞机也应该与波音公司同步停产……

在这段时间里,中国民航总局购买波音737飞机的总数超过了150架,波音公司也完成了波音737飞机的系列改型……

1997年,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的“三步走计划”被佩里在“最后的晚餐”上掀起的合并狂潮所彻底湮没……

中国商用飞机的产品链断裂……

——刘济美《为了中国》

1986年12—1999年底,在波音公司兼并了麦道公司以后彻底关闭MD90客机生产线的这14年的历史中,从1985年11月30日到1993年底,管德担任民航局副局长8年。

这是一段颇具争议的历史,来自社会多方面的议论中,中国航空工业和航空运输的主管部门经常被放在了一个不十分光彩的位置。

刘济美在文中曾引用了这样一段话:

法国年鉴学派布罗代尔这样认识历史:“历史是阳光永远照射不到其底部的沉默之海,在巨大而沉默的大海之上,高踞着在历史上造成喧哗的人们。但恰恰像大海深处那样,沉默而无边无际的历史内部的背后,才是进步的本质,真正传统的本质。”

——刘济美《为了中国》

年鉴学派在法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18世纪的伏尔泰。伏尔泰主张历史不应当是君主和伟人的历史,而应当是所有人的历史。《高校世界史配套教材·现代卷》(高等教育出版社)

在与中国民机发展息息相关的这一段历史中,管德作为与此有着密切关联的人物,他这8年的历史自然会为人们所关注。

MD82

在1980年9月26日运10飞机首飞之前,上海航空工业公司已与美国麦道公司开始接触并进行了合作探讨。

1985年4月13日《解放日报》曾刊登出一则报道:《中美在沪合作生产大型客机经******批准协议十五日生效》:

本报讯上海航空工业公司、中国航空器材公司与美国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签署的《合作生产MD82及其派生型飞机、联合研制先进技术支线飞机和补偿贸易总协议》及其5个分协议,经******批准,将于4月15日正式生效。

这项合作是中美两国之间迄今为止规模最大、内容最为广泛、技术先进、有效期最长的一个合作项目。其主要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由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向上海航空工业公司转让先进技术、提供在中国生产和销售MD82飞机的独占许可权,以供上海航空工业公司在购买配套件的基础上生产MD82飞机。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将为此以优惠条件提供技术资料、人员培训、现场协助、专有技术、项目管理以及必要的设备和装备。按照预定计划,上海航空工业公司生产的第一架MD82飞机将在1987年推出,并在5年中陆续生产25~40架飞机供我国民航使用。整个生产过程将由美国联邦航空局委派的代表监督检查,最终由美国联邦航空局为每架飞机颁发准予合格飞行的适航证。

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为协助中国民航运输的发展,将为上海航空工业公司生产的飞机提供产品售后支援服务,包括为中国民航建立一个飞行和维护的培训中心。双方还将立即联合开展满足20世纪90年代国内外市场的先进技术支线飞机的研究工作,并将更广泛地开辟新的、未来的合作领域。

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将无偿地提供先进管理技术、派遣管理专家协助对上海航空工业公司及其所属工厂进行技术改造和管理改革,并直接负责MD82项目的联合管理,通过这一过程,将在短期内把已经具有研制运10大型运输机经验、并拥有一支有经验的技术专家队伍的上海航空工业公司,建设成为一个具有先进技术和管理水平的航空工业企业。

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还将为上海航空工业公司安排相当数额的航空产品和其他工业产品的补偿贸易,以补偿上海航空工业公司的外汇支出。

……在上海合作生产MD82,将为我国航空运输的发展做出贡献,也将为在上海建立起一个现代化的民用飞机制造工业奠定基础。

为了庆祝MD82合作项目生效,上海航空工业公司、中国航空器材公司和美国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昨天晚上在上海锦江俱乐部举行招待会。上海市市长汪道涵、副市长李肇基等出席了招待会。

报道中讲到的中国航空器材公司即中国航空器材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是民航局所属的第一家专门从事航空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公司。上海航空工业公司则是在上海市政府领导下的“地方办航空工业”的基础平台,是在当年“地方办航空”热潮中,由原属于军方的5703厂(飞机修理厂)和几个上海市属企业组建。

王启明回忆:

根据上海市的要求,航空工业领导小组于1970年7月26日向军委国防工业领导小组提出《关于上海、广州地区制造飞机问题的请示》。7月30日,国防工业领导小组原则同意航空工业领导小组的请示,并上报******。经******总理******批准,国家计委、中央军委国防工业领导小组于8月27日发出《关于上海市、广州市、济南地区制造飞机的批复》,同意在上海试制运输机,并纳入国家计划。……据此,上海市革委会于9月15日决定成立大型喷气旅客机会展组,由市革委会工交组领导。

1973年6月27日,******、中央军委批转上海市革委会《关于研制大型客机问题的报告》和国家计委《关于上海研究试制大型客机问题的报告》,……同意上海市以现有三机部、航空研究院、空军来沪的600多名设计人员为基础,组建大型客机设计院;同意将空军5703厂下放给上海市领导;同意海军航空兵和5703厂共用大场机场,有关机场跑道延伸和总装厂房等建设由上海市负责等。

——王启明访谈(2012年5月)

在江****任上海市市长期间,上海市政府领导意识到,航空科研和制造业必须举全国之力、集国家科学技术之精华,在材料、电子、高端制造等基础工业高水平、全方位支撑下才能得到发展。“地方办航空”,不仅资金、人才和基础设施等方面有着地方政府无法解决的困难,仅协调、调动全国相关的部门和行业,也绝非地方政府所能为。

在江****主持上海市工作期间,1986年7月19日,上海市召开了市长办公会议,决议将上航公司及两厂一所划归航空工业部。1986年8月22日上海市与航空工业部以沪府(1986)81号文、航办联(1986)710号文联合向******请示,“认为仅由一个地区组织MD82这样大型的先进飞机的生产是有困难的”,建议调整管理体制。1986年10月8日,******办函(1986)61号文批准将上海航空工业公司及其所属厂所,实行部市双重领导,以部为主的管理体制。

——王启明访谈(2012年5月)

2008年8月,由孙礼鹏、周日新主编的《大飞机风云》一书出版。该书的主编单位为航空工业软科学小组,由原航空工业部副部长姜燮生、原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科技委副主任金击强、归永嘉及周日新、孙礼鹏等航空工业界有影响的人物组成。主编孙礼鹏,1967年北航研究生毕业,曾任中国航空技术进出口总公司(简称中航技)副总经理兼航空工业部第一任机电产品出口办主任、中航技美国公司总经理。周日新是一位资深的航空工业历史研究者,曾任航空航天工业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中国航空报》总编、现任《航空档案》总编辑。

其中第九、第十章 “中国大飞机征程漫漫”(上)和(下)两章 由原航空工业部民机司副司长、曾任运10工程设计组组长的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科技委顾问郑作棣撰写。

这本书记载着更为详尽的历史。其中写道:“早在运10飞机首飞上天之前,上海航空工业公司就与美国麦道公司接触,实行互访,开始进行合作探讨。”“……1979年2月初,美国麦道公司代表团一行5人,在该公司总裁约翰·布里逊达因率领下,来中国谈判。……6月下旬,经******批准,美国麦道公司副总裁郭洛克斯随带1架DC-9(即后来的MD82)来中国,先在北京进行飞行表演,王震副总理看了飞机。6月23日到上海,在大场机场进行飞行表演。”“从1979年2月算起,直到1985年4月签订合作协议,合作谈判前后整整经历了7个年头。”

同类推荐
  • 那时花开别样红:民国十大名媛的传奇岁月

    那时花开别样红:民国十大名媛的传奇岁月

    本书为读者选取了民国时期知名度的十位名媛,讲述她们的美丽与哀。她们之中,有的是诗人、文学家,有的是影后、京剧之皇,有的是画家、交际花。个个才华出众、美丽绝伦。阅读她们的生传奇,悠游花间,一纸书香、一壶清茶,细咂品慢咂!
  • 李煜:血泪凝成春水流

    李煜:血泪凝成春水流

    李煜,南唐元宗(即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南唐最后一位国君。李煜的词,留传下来的虽仅仅三十余首,但首首脍炙人口,皆为文学创作的珍品。他的词风情旖旎,妩媚溢芳;抚心凝神,细微有致;深哀结郁,真率、真切、自然隽永。本书通过对其作品的解读,使读者感到无边的愁结笼罩下的作者本人,也笼罩着千年后的我们。而李煜,也为此付出了生命。他在饮下宋太祖赐的毒药,心里一定有两种绝然不同的悲哀,一是为帝王的悲哀,一是为诗人的悲哀。本书将此情书写到了极致。
  • 品中国文人(1)

    品中国文人(1)

    中国历史漫长而丰富。中国很早就有记载自己民族历史的优秀传统。本书尝试着从中国历代大文人的角度来勾画历史与文化的脉动,以这些与中国历史和文化相关联的单个生命的演进,还原历史与文化发展的真况。所有文章融文史哲于一炉,同时也注入了作者作为一个牛活在当今时代的文化人的见解和情感。本书的作者原为小说家,存对这些文人和历史的讲述中也融入了文学的笔法,展现出作家雄厚的笔力、丰富的艺术再现力和广博的人生阅历。
  • 潘石屹:我的价值观

    潘石屹:我的价值观

    潘石屹亲笔力作!首次全面而深入地谈及个人信仰!首次深谈与张欣的爱情之路和矛盾冲突!首次系统回顾“万通六君子”创业之路!独家揭秘PM2.5背后不为人所知的内幕!本书内容基于潘石屹“价值观”的理念,从他对房地产市场的认知、商业模式的开发、做人做事的原则、对理想和信仰的感悟、成长中影响价值观的因素、对一些人和事的思考等等众多方面来全方位展现潘石屹的价值观。他在书中首次深谈与张欣的爱情之路和矛盾冲突,畅谈父亲的生存哲学与父子深情,系统回顾了“万通六君子”的创业之路,全面而深入地谈及个人信仰。潘石屹从物质到精神、从生活到事业等众多方面入手,通过真实的讲述展现出自己人生价值观的精华所在,带给大众无穷的榜样力量。
  • 中国历代风云人物(上下)

    中国历代风云人物(上下)

    从上古时代到王朝结束,在你面前展开了一幅绚丽的历史画卷。所有你能够记起来的风云人物,在这里都可以看到他们的身影。君王、武将、思想先哲、文学家、忠臣、发明家、变革家,任何一个领域的人物几乎没有疏漏。记载的他们纵横捭阖、波澜壮阔的大历史风貌,让人无限向往。这些活生生的历史人物,将我们带进属于他们的那个年代,一起翻阅那个时代的历史画卷。感受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血脉膨胀,热血沸腾,在内心深处多一份对祖国、对华夏文明的热爱与崇拜。
热门推荐
  • 琴声寂寂(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世间态)

    琴声寂寂(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世间态)

    一次在琴行门口的逗留,让女儿知道了父亲老独喜欢扬琴的秘密。多年后,不顾家人的反对,她给父亲买了一把扬琴。自此一场隐藏了几十年从未明晰过的故事拉开序幕。他们的故事与生命诉说若得安静倾听,是幸运。若不得,则默守岁月底层,如扬琴般悠缓绵长。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世界大发现纪实系列丛书-神奇分界线(中)

    世界大发现纪实系列丛书-神奇分界线(中)

    《世界大发现纪实系列丛书》共有五册,分别是《拨开宇宙的迷雾——天文大发现》《精彩地球——地理大发现》《自然世界的奇迹——考古大发现》《地下深处的秘密——考古大发现》《神奇分界线——北纬30度的秘密》。人类的每一次重大发现,都不知凝聚了多少人的汗水和心血,甚至生命。每一次震惊世界的发现,都给人类带来无价的物质或精神果实,让我们真切地触摸到自然或历史的本来面目。
  • 非洲狮传奇1:生存危机

    非洲狮传奇1:生存危机

    一场大战过后,曾雄踞一方的非洲狮瑞梦家族损失惨重,两只小雌狮在战争中诞生,从小因为身体瘦弱经常被其他小伙伴欺负,直到有人告诉他们要想生存,要想得到承认,就必须变强,于是她们的生活开始由此改变......
  • 牵手交织着等待

    牵手交织着等待

    陌上烟雨,独自撑伞,仰头看那久久未放晴的天,脸颊微微一湿,早已分不清那是眼泪还是那雨水。漫步田间,伸手将花采下,将来插进你的发梢。——为什么流泪。——其实我也不知道。我只知道喜欢她脸红无措的样子喜欢她笨手笨脚的样子喜欢她会心一笑的样子喜欢她顶嘴时野蛮霸道的样子就是想要将最美丽的花插入她那在阳光的照射下微微发黄的发丝之间,与她执手度过春夏秋冬,足矣。
  • 历史枢机

    历史枢机

    一个普通人,一块枢星表,无所事事却叱咤职场,展奇能无欲无求的他终成历史枢机,于宇宙文明浩瀚,谱写了傲人传奇!
  • 黑桥

    黑桥

    月黑风高,鬼神乱舞,杀手出鞘,风阴天寒。荒芜荒芜,死亡的世界,无法抹去的黑暗,一切的一切,渐渐消逝地朦胧,当一切真相浮水而出,却又是另一番情景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大佬叫我小祖宗

    大佬叫我小祖宗

    升城科技界的大佬宋弦庭,颜值才华兼并,事业有成,觉得人生巅峰不过如此。直到他灵魂穿到了叶奈凉的手机上,他发现自己以前的思想太狭隘。为了保命,宋弦庭想方设法看好她……的手机。后来——追求者给她发短信,想约出去看电影?宋总:呵呵,自动删掉。追求者给她打电话,想告白?宋总:呵呵,直接关机。转身,他抽掉叶奈凉的新手机,张开双臂,“小祖宗,来玩我吧。”【架空+绝世甜文+欢乐沙雕+入坑绝不亏】
  • 绯闻天后进化史

    绯闻天后进化史

    这是一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公主的悲催穿越生活记事;这是一个相当于‘小白’的新星,一步步跌跌撞撞走到事业巅峰的影星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