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456500000011

第11章 凌叔华,一弦一柱思华年(2)

凌叔华是内敛温润型,既不像林徽因直率任性,又不像陆小曼活泼明艳,与徐志摩的炽热癫狂虽有交点,却无法融合。再说陈西滢,“西滢”其实是笔名,这哥们儿原名陈源,字通伯(注意,不是伯通),1896年生于江苏无锡,比徐志摩大一岁。据说家里穷得叮当响,自幼发愤读书,初中毕业后在表舅、国民党元老吴稚晖的支持下赴英国求学,读完高中考入爱丁堡大学,后考入伦敦大学读政治经济学博士。陈小滢回忆父亲时写道“他在英国读书时,常常没钱吃饭,后来得了严重的胃病,就是当时饿出来的。”博士毕业后,陈西滢应蔡元培之聘,到北大英文系当教授,时年26岁。徐志摩的父亲是硖石缙绅,留学英伦自然不缺银子花,但徐诗人是从美国跑到伦敦去的,而且没捞到博士学位,他与陈西滢在伦敦大学相识后一直关系不错,估计陈才子经常找徐诗人蹭饭。徐志摩回国一年后才由胡适推荐到北大英文系当教授,那时陈西滢已经是系主任。

新月社聚会的时候,陈西滢也欣然加入。后来陈觉得新月社天天吟诗作赋也没多大意思,不如弄个杂文期刊,胡适和徐志摩支持老友,1924年底,北大《现代评论》创刊,“新月”与“现代评论社”属于一套领导班子,两帮人马,但热衷于《现代评论》的还有王世杰、高一涵、燕树棠、彭浩徐等人。陈西滢时评信手拈来,嬉笑怒骂皆成文章,颇有影响,也正是因为他口无遮拦、批评学生运动过激,与鲁迅结下梁子,后来被当成了反动靶子,福兮祸兮,不好评价。

陈西滢和徐志摩均是教授,凌叔华是学生,但年纪相差仅仅两三岁,发生师生恋也就不足为奇了。徐志摩当凌叔华是知己,到欧洲散心将自己心爱的八宝箱交付给她保存。

徐走后,陈、凌二人间羞答答的玫瑰也在静悄悄地开,一千朋友都蒙在鼓里,一来两人均安静闲适,不喜张扬,二来陈是凤凰男,凌是富家女,凌福彭老爷子思想陈旧,总想着给女儿找个门当户对的好人家。

直到1926年凌叔华从北大毕业,两人谈了两年后,陈西滢才鼓起勇气委托几个前辈上门替自己“美言”,丝毫不敢说是提亲,凌叔华也动员了自己的几位老师。

凌福彭不傻,见老友们上门个个东扯西拉最后的落脚点都是“陈源这孩子不错,青年才俊啊”,猜出女儿外向,摇头微笑答应了亲事,还给了28套房子作为嫁妆——均在北平繁华地段,可见凌家财势之大。

凌叔华想请胡适做证婚人,在婚前写给胡适的信中写道:“在这麻木污恶的环境中,有一事还是告慰,想通伯已经跟你说了吧?……通伯头脑清晰,理解迅速,观察准确,是许多人不及的。……适之,我们该好好谢你才是。”

陈、凌两人成婚时,胡适的证婚词是:“中国夫妇只知相敬而不言相爱,外国夫妇只言相爱而不知相敬,陈君与凌女士如能相敬又能相爱,则婚姻目的始得完成。”婚礼席未终,新夫妇双双潜去,“不知所之,似为避友人闹洞房也”。

·不敌林徽因·

国民党北伐成功后,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北洋混战局面结束,接着蒋介石对共产党人大开杀戒,左翼作家联盟以笔当枪相抗。当局为了控制舆论,对左联鲁迅、闻一多等人严厉查封,同时也想将比较温和的胡适、陈西滢、王世杰等人招到麾下。

1928年3月,新月社众人在上海弄了《新月》杂志,徐志摩主编,梁实秋、沈从文、潘公旦等人人盟,凌叔华时常发些小说,如《疯了的诗人》、《送车》、《搬家》、《凤凰》等,被称为“新月圣手”。

对于新月派,历史定论是“在思想上和组织上都表现了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特点”。《新月》有的文章否定共产主义学说,把共产党和国民党视为“一丘之貉”,也曾开展关于“人权与约法问题”的讨论,批评国民党的“一党独裁”,要求“取消对言论自由的压迫”,其“立场不坚定”,从而导致该派许多人淹没在历史尘埃中。

10月,陈西滢应老友王世杰邀请到武汉大学任教,后接任闻一多文学院院长之职,凌叔华一同前往。

凌叔华当时并不喜欢武汉,给胡适的信中提到“武汉三镇竞像一片沙漠似的,看不见一块绿洲,一泓清泉,可以供人生道途上倦客片时的休息。”而丈夫忙于工作,她甚至找不到可以谈心的人,很烦闷。据其女儿陈小滢说:“母亲凌叔华是一个十分内向的女人,自己的事一向不对人说,这大概与她出身大家族,兄弟姐妹众多,她自己排行第十有点关系。”“父亲内敛寡言,在好多问题上两人缺少沟通,好在父亲是个老好人,宽怀大度。”

不久另外两才女到武大任教,凌叔华的生活靓丽了许多,一位是袁昌英(英国爱丁堡大文学硕士,长于戏剧),另一位是苏雪林(曾留学法国,擅绘画、考据,以《绿天》、《棘心》蜚声文坛)。三人相交密切,并称“珞珈三杰”。

1931年徐志摩去世,凌叔华因八宝箱一事与林徽因、陆小曼闹得相当不愉快。而且当事者各执一词,直到几十年后研究者们综合不同人的日记信件,才弄清了来龙去脉。

徐志摩到欧洲去的时候,凌叔华尚未婚嫁,徐把箱子委托给了她。后来徐回国,一直没去取。凌叔华随丈夫到武大任教时,箱子却放在北京娘家(父亲为母亲买的洋房),委托金岳霖和一个美国女文友丽琳保存,金岳霖敦厚,美国人讲隐私,凌叔华安排算是相当完美。金岳霖和丽琳住在凌家,也方便照顾凌老太太。后来徐志摩回国,曾给陆小曼写信提道:“老金他们已迁入叔华的私产那所小洋屋,和她娘分住两厢,中间公用一个客厅。”

徐志摩在北京时,到凌家取走了箱子,林徽因知道此事,但徐志摩并没向朋友们公开箱子里的秘密,因为里面有陆小曼的信,难免讥讽林徽因,徐不想给自己惹麻烦。

1931年夏,徐志摩写了篇小说《王当女士》,以沈从文和丁玲、胡也频的故事为原型,本来打算在《新月》杂志上连载,可惜未能完成。同时,徐志摩也请沈从文为他写传记,并告知箱子里有材料,如果自己出了意外,“叔华是最适宜料理案件的人”。

事情到这就有些微妙了,从徐志摩逝世后沈从文说“箱子在凌叔华处”来推断,徐志摩在北京的时候,把箱子又送回了凌叔华的娘家。

徐志摩去世后,凌叔华到北京吊唁,林徽因问徐志摩是否有个箱子在她手上,自己想看看。凌叔华不怎么愿意交出箱子。林徽因大为光火,让胡适出面索取。胡适召集了一大帮人发难,大家都认为徐志摩的死是陆小曼奢侈任性造成的,一致要求将箱子“无条件给林徽因”,凌叔华抵挡不住,只好将箱子给了胡适。

林徽因旗开得胜自是得意,可打开箱子后,发现少了两本《康桥日记》,那正是徐志摩在英国与她大谈浪漫、并与张幼仪离婚的时候。林徽因怀疑凌叔华私藏了些东西,找凌叔华要,凌叔华“神色极不高兴”,说自己手上有些徐志摩的信,想编一个散文集,请林徽因再给些资料于她,并勉强答应让林徽因后天(12月9号)到她家去取。

林徽因也许觉得不能太欺负人,给了凌叔华两本陆小曼的日记。事后俩人都不满,纷纷写信给胡适,林徽因写道:“有小曼的两本,一大一小,后交叔华由您负责取回。”“小曼日记两本,她拿去也不想还。”凌叔华则是:“前天听说此箱已落徽因处,很是着急,因为内有小曼日记二本,牵涉是非不少(骂徽最多),这正如从前不宜给小曼看一样不妥。我想到就要来看,果然不差!”

12月9日星期三上午11点半,林徽因如约到了凌叔华家。凌叔华不在,留了一封信。自然是有意躲着她,这封信后来林徽因给胡适看过:“昨日遍找志摩日记不得,后捡自己当年日记,乃知志摩交我乃三本:两小,一大,小者即在君处箱内,阅完放入的。大的一本未阅完,想来在字画箱内……因三四年中四方奔走,家中书物皆堆叠成山,甚少机缘重为整理,日间得闲当细检一下,必可找出来。”

林徽因觉得凌叔华是在推托,又向胡适告状:“我为人直失性急,最恨人家小气曲折说瞎话。此次因为叔华瞎说,简直气糊涂了。……志摩常说:‘叔华这人小气极了。’我总说:‘是么?小心点吧,别得罪了她。’女人小气虽常有事,像她这种有相当学问知名的人也该学点大方才好。……实说,我也不会以诗人的美谀为荣,也不会以被人恋爱为辱。我永是‘我’,被诗人恭维了也不会增芙增能……我只是要读读那日记,给我是种满足,好奇心满足,回味这古怪的世事,纪念老朋友而已。”

胡适再次让凌叔华将日记拿出来,凌叔华无奈,节节败退,将《康桥日记》最后也给了胡适。

林徽因得到康桥日记后,又发现缺了几页,与自己的回忆对不上,相当生气,认为凌叔华不地道;凌叔华觉得对方欺人太甚,二人误会越闹越深。

可奇怪的是,胡适明明都拿到了,却故意在自己的日记中记载“志摩日记尚有二本存凌叔华处”。

直到1982年,凌叔华在英国回忆往事,说自己被胡适阴了:

大约是林怕志摩恋爱日记公开了,对她不便,故格外逼胡适向我要求交出来,我说应交小曼,但胡适说不必。他们人多势众,我没法拒绝,只好原封交与胡适。可惜里面不少稿子及日记,世人没见过面的,都埋没或遗失了。

……箱内有小曼私人日记二本,也有志摩英文日记二三本,他既然说过不要随便给人看,他信托我,所以交我代存……胡适都拿走了,但在他的日记上,仍写志摩有二本日记存凌叔华处。……这冤枉足足放在我身上,四五十年。

凌叔华推断,胡适拿到所有资料后,在日记中写凌叔华尚存着两本,是为了保护林徽因,因为当时“徐志摩遇难后,舆论对林徽因有过不小的压力”。

陆小曼身在上海,并不清楚北京发生的一切,但她知道徐志摩有只装日记的“八宝箱”。后来求胡适给她,胡适不愿意,出了一笔钱说买断版税,多年后陆小曼还念念不忘:“其他日记倒还有几本,可惜不在我处,别人不肯拿出来,我也没有办法。”陆小曼的这一腔怨气是冲着凌叔华发的,她根本不知道日记已经转到林徽因手中。

在“八宝箱”事件中,林徽因完胜,凌叔华无奈,陆小曼最可怜。

同类推荐
  • 传奇女皇:武则天

    传奇女皇:武则天

    本书以武则天的家庭背景到她入宫、削发为尼、二次入宫、登上后位、执掌朝政、并称二圣、临朝称帝、病重退位、死后与高宗合葬乾陵、留下无字碑等重大历史事件为线索,表现了一代女政治家的丰功伟绩,同时也如实地记录了武则天作用酷吏、大兴告密之风的弊端。
  • 汉克斯密码—汤姆·汉克斯传

    汉克斯密码—汤姆·汉克斯传

    凭借在《费城》和《阿甘正传》两部风格截然不同影片中的表演,汤姆·汉克斯蝉联了奥斯卡影帝桂冠。在好莱坞历史上,同样的奇迹只有上世纪30年代的斯潘塞·屈赛创造过。近10年来,汉克斯保持了在娱乐业的至尊地位,每部影片的片酬已高达两千万美元。如今,汉克斯已经年过半百,他依然没有放缓演艺生涯的步伐,但挣钱显然不再是他涉足这一行的主要目的。作为演员、制片人、导演和编剧,他以专业性赢得尊敬,获得了全世界影迷的爱戴。本书描写了汤姆·汉克斯的生活经历、情感历程及辉煌事业。
  • 青楼有才女

    青楼有才女

    本书记述了历史上一些青楼女子的故事,包括李小小、李季兰、李娃、柳摇金、关盼盼、杜秋娘等。
  • 名人传记丛书——华盛顿

    名人传记丛书——华盛顿

    华盛顿生平拒绝人们为他歌功颂德,但是却鲜有一位开国元首在死后仍然赢得人们一致的尊敬与称誉。美国人会拿柯立芝、布什开涮,却绝没有人会调侃华盛顿、林肯,提到他们的“国父”,他们都是一脸的向往与自豪。人们总喜欢排列影响世界的一百位名人,然而无论怎么排,华盛顿始终位居前列。他是一位罕有的无论生前还是死后,都赢得了名副其实“伟人”称号的人。
  • 德川家光第二部:奇正相生

    德川家光第二部:奇正相生

    德川家族不朽的治世传奇,再度席卷而来。《德川家光》延续了山冈庄八作品一贯的恢弘气势,是集史学、商经、权谋为一身的鸿篇巨制。松下幸之助、中曾根康弘等日本政商界成功人士,无不将德川一族的王者奉为自己一生学习的典范。
热门推荐
  • 问道寰宇录

    问道寰宇录

    一个回忆,一张照片,一个道观,一段尘封的历史,揭开了一个时代,灵气复苏的时代!当古臻开启了这个时代,却发现在背后是一场局,一场关于天下众生的局,天地为棋局,大争之世,何人为棋手?谁又为棋子?仙佛妖魔粉墨登场,十方世界,敢问谁能问道苍穹!
  • 夜诺亚

    夜诺亚

    一块神秘的大陆,一段悠久的传说,人们冒险在大陆的四周,寻找着昔日的传奇,为了力量,权力,金钱,欲望,行走在大陆的禁区。
  • 影响世界青少年的心理寓言

    影响世界青少年的心理寓言

    有什么样的心灵,就有什么样的人生;没有好心理就没有学习的好状态,没有好心理就没有幸福的未来给予心灵营养的成长寓言集,提升心理素质的智慧枕边书。
  • 情起伏药山

    情起伏药山

    他们第一次相遇是在山下,他伤痕累累,而她,是个冷漠无情的神医,也是不为人知的前朝长公主。她改头换面,只想带领前朝尚存的———————————————“沉落,把他带着。”她淡漠的告诉自己的小徒弟。殊不知沉落内心震惊!———————————————“姑娘,救命之恩,当以身相许。”他轻勾薄唇,含情脉脉的看着她。———————————————“呵,好一个王爷,好一个左家!我辰星,情时韵诅咒你们不得好死!不得善终!!”她眼角缓缓留下血泪“左易恒,我爱你……我恨你。”说完,头发突然变白,身体被突然出现的一把巨剑刺穿。———————————————此后,他便辞官回乡,独自居住在那座山上…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创宇记

    创宇记

    淡淡的装逼谁也不要理我,一个穿越到修真界,修炼的故事,不好求轻喷谢谢了。
  • 冷血王子vs冰窖公主

    冷血王子vs冰窖公主

    那天,一年甲班迎来了,第一个学期的插班生,是个带着忧郁气质的男生,他扫视过每个角落之后,安静的坐在了一个不宜北发现他,而且却能观察到全班的一个角落里,他渐渐的对那名女生有了不知名的兴趣,竟然打听起她的喜好,性格,于是,从此纠缠不休。宋雅,一个安静清秀的女生,向来以安静著称,她从不凑热闹,从不显摆,却以外成了学生会的首席执行官。欧正轩,一个十足的王子,笔挺的身板,高傲的气质,看起来那么的内敛,却不易近人,感觉那么的安静,内心确实那么的波澜不惊!
  • 楚风传

    楚风传

    古人认为天圆地方,地如棋盘,人如棋子,哪又是谁在操纵我们?更多人宁愿相信那是外星之物,茫茫宇宙,迄今仅有地球存有生命,孤单之人能找到新的种族?他身怀能通彻未来的玄易之学,能令江河断流,沧海换桑田!他从古代出发,揭秘地球,游遍神秘各处,探索宇宙,遭遇无名之怪,强中更有强中手,又有什么奇遇,什么神怪在等着他...太虚遨游,秘境追匿,终让他窥透世间万物...
  • 彪悍皇妃来找茬

    彪悍皇妃来找茬

    女总裁(苏南)到芝加哥参加一场拍卖会,花下五百万拍来一枚神秘的祖母绿戒指,当她将戒指戴到手中时,绿光闪现,便没了意识......
  • 布克熊之经典精读系列:人类群星闪耀时

    布克熊之经典精读系列:人类群星闪耀时

    本书是茨威格的传记名作之一,共收入他的历史特写12篇,展现了12个惊心动魄的决定世界历史的瞬间。从太平洋的发现、拜占庭王朝的陷落到《马赛曲》的诞生;从拿破仑的滑铁卢、横跨欧美洋底的电缆到南极探险,涵盖了人类近现代史上关于地理大发现、战争、音乐、财富、荣誉、科研、自由、探索等各领域的转折性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