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90200000009

第9章 技术创新的源泉管理(2)

【案例3】古法造纸工艺创新

一、案例背景

殷商时,汉字刻于龟甲兽骨上,称“甲骨文”。但甲骨的来源毕竟有限,且不便携带和保存,后来的人们便把汉字刻在竹片或木片上,称为“简牍”。然而一片简牍只能刻几个字,一篇文章即要用许多简,串简成册后也太笨重了,于是,再后来的人们把汉字书写在柔软轻便的丝帛上,只可惜丝帛量少价高,难以推广。直到东汉年间,在宫中任职的蔡伦以树皮、麻头、破布和旧渔网为原料,经过漂浸泡沤,将其中那些不易腐烂的纤维质保留下来,再化作粘浆,然后用竹帘把粘浆挑起,等干燥后揭下来就变成了轻薄柔韧的纸。公元105年,蔡伦将他发明的造纸术奏报朝廷,深得朝廷嘉赞,从此在民间推广。

造纸术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是人类文明史上一项杰出的成就。纸的发明及应用对社会历史的记载与保存,对文化思想的交流与传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时至今日,在四会市邓村镇,尚有许多蔡伦的传人,他们继承了蔡伦的造纸术,并以此作为发家致富的主要手段,邓村因而被誉为“中国民间古法造纸第一村”。很多人怀着极大的兴趣到邓村采访,亲手做一张曾将中国带进世界先进行列的“蔡伦纸”,并想象着中国造纸术经600多年后传到中亚、再经400多年后传到欧洲、又经580多年后传到美洲的过程,真是意蕴悠长!

中国古法造纸的故乡大多依山傍水,邓村也是如此。该村110户、530多人,地处四会市西南端,紧依绥江,背靠贞山,距市区仅6公里,漫山遍野的翠竹,犹如波澜起伏的大海,连绵不断。自明代以来的400多年间里,邓村人就利用这得天独厚的竹资源加工造纸,村民依然沿用着2000年前蔡伦发明的造纸方法,经过浸、斩、干打、湿打、抄纸、松纸等工序去做一张张纸,其原始古朴的工艺保存了古代造纸术的精髓,可称得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的“活化石”。他们把自己生产的纸称作“竹纸”,亦称“土纸”、“火纸”,对外则称“会纸”。与现代工艺造出的纸张相比,黄色的会纸显然粗糙了许多,尽管其用途已从书写、包装、卫生纸等领域缩退,但在珠三角及港澳、东南亚等地仍有大量的销路,因而会纸生产还是给邓村人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二、民间古法造纸的工艺创新

(一)初步创新,起死回生

邓村民间古法造纸第一村在当地政府的大力开发下成为肇庆“千里旅游走廊”、国际旅游胜地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已经开发的贞山风景名胜区一起构筑成四会“旅游走廊”。置身古法造纸的现实场景,游人就像穿越时间的隧道,看到400多年前古人是怎样将纸生产出来的。古法造纸展馆给游客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造纸文化的机会,突破了过往旅客游山玩水的参观式旅游,更多地融入了“求新、求知、求乐、求奇”的参与式旅游。邓村古法造纸第一村是独一无二的旅游品牌,是广东省旅游局向国内外推介的旅游重点。

虽然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但倘若用古法造纸,想与现代造纸技术相抗衡,显然是没有前途的。但古法造纸的价值,真的就局限在造纸么?造出来的纸,又真的局限在供当代人书写之用么?

当代人每天都用纸,但真正见过纸张制造过程的人不多。若能亲眼看看,甚至用蔡伦用过的方法制作一张,是何等兴奋!于是,古法造纸在当代的价值已不再是造出供人们书写之纸了,而是作为一项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的工程在被建设着。一旦被赋予了文化的内涵,其价值自然会大幅度提高。

(二)声东击西,一本万利

抢救文化遗产——10万一册的古本《资治通鉴》。某民营企业家以敏锐的嗅觉发掘出了古法造纸的另外潜在价值。首先,同样是作为旅游资源开发,吸引政府和游客的注意。之后,他以抢救历史文化遗产的名义向政府申请用古法造纸术造出的纸印刷1000套仿古本的《资治通鉴》。因为是自发抢救文化遗产,政府自然会大力支持,于是下至地方政府、上至文化部,都纷纷对该项目投入资金、人力、古本《资治通鉴》该企业家几乎没有投入什么,就完成了1000套仿古本《资治通鉴》的印刷。

有了政府和游客有意无意的宣传,很多收藏爱好者便得知这件事情。真正古本的《资治通鉴》不可能被个人收藏,这种限量发行的仿古本自然成为收藏的首选。一时间,该仿古本《资治通鉴》成为众多收藏者竞相追捧的对象,尽管每套书售价高达10万元人民币,但还是一书难求,只有托关系才能购买。当然,该企业家也无偿捐出100本给全国各地的博物馆收藏,兑现了当初抢救文化遗产的承诺。但仔细算一下,该企业家从这次事件中获利是多少呢?900套书,每套10万,共计9000万,而前期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几乎都由政府承担了。也就是说,净赚约9000万,更不用说那些受人之托替人买书的人对该企业家欠下的人情债了。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只有抓住了市场主要的几个方面,才有希望从中获利。

首先,该企业家看准了我国市场经济中强势集团——政府的动向,配合了政府保护文化遗产的意向,就有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免去了很多手续和审查,可用资源也多了很多,办事情自然是事半功倍、水到渠成的。

其次,他牢牢抓住了市场经济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消费者。在我国,虽然大多数人民没条件过奢侈的生活,但还是有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群有这样的实力来消费这种阳春白雪似的高档文化大餐的。中国毕竟还是要面子的,人富起来之后,很自然地会找些东西来装点下自己的门面,像什么古玩字画、奇珍异石等等,但这些东西没有专业知识很难辨别真伪。而像这次的古本《资治通鉴》,有了政府的参与和支持,难道还会有造假的可能么?

最后就是以供求关系的把握恰当配合良好的宣传方式,从而获得了极大的收益。供求关系方面,自然要考虑到消费者的心理。上文已经提到,有能力消费这种高价值文化的人主要还是想要为自己贴一下文化的标签,因此,他们注重的是古本《资治通鉴》背后的东西。虽然他们自己未必能真正理解其文化价值,但他们可以隐约知道,这就是文化内涵的体现。故而,书的发行量和定价就有了要求。发行量不能高,定价不能低。物以稀为贵,发行量一大,很多原本有意向的人就会觉得这种泛滥的东西不能体现其珍贵性和与众不同,而普通百姓根本不会去过问。价格方面,如果低价渗透,同样会让他们觉得不值得收藏,不能体现自己的身份,而普通百姓依旧只能望洋兴叹而已。宣传方式方面,借助保护文化遗产,得到了政府与媒体的关注和宣扬;游客参观古法造纸流程,无形中令不少人成为免费宣传者。将一部分无偿赠送给各地博物馆,这又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舆论的倾斜,而且,当得知这些古书连博物馆都要收藏时,那些想借此往自己脸上贴金,装饰自己文化底蕴的人还能坐得住么?

(三)如法炮制,升华价值

同样是古纸,享有“寿纸千年”之称的连史纸有更深刻的文化内涵。元代以后,连史纸成为皇家专用纸,许多鸿篇巨著、名贵典籍多采用连史纸。明、清两代的书画名家、文人骚客能得到皇上御赐的铅山正品连史纸,是荣膺乡里的大事,官府、文人墨客也将连史纸作为友好交往的礼品相赠。******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连史纸制作技术入选。

连史纸的原料是毛竹的嫩竹竿,即于立夏前后嫩竹将要长出两对芽叶的时候砍伐取用。纸料需经过几个月日晒雨淋而自然漂白。碱法蒸煮,漂白制浆,手工竹帘抄造有72道工艺,生产周期一年。制造过程的技术关键一是水质,二是配药。

连史纸纸质洁白莹辉,细嫩绵密,平整柔韧,有隐约帘纹。防虫耐热,永不变色,“寿纸千年”,对于继承和传播中华文明发挥了极大作用。书画家、鉴赏家欣赏它独特的品质韵味,许多字画、印谱、拓本等不朽佳作依托它得以传世。连史纸技艺是历代造纸工人长期经验积累和智慧结晶,既蕴含了丰富的科学内涵,却又难以完全用现代技术所替代。

如果现在继续用连史纸来印制珍贵的典籍,市场价值肯定超过上文的普通古纸。当然,既然我们的出发点是连史纸的明清皇室血统和其千年不坏的特性,那么印刷的典籍就自然要有讲究了。必须是明清两代的珍贵典籍,而且,其存世古本一定要少,在民众之中知名度一定要高,最好规模还要大。这样,一套书往家中一摆,其文化内涵和气势就浑然天成了。于是,《四库全书》成为锁定的目标。

《四库全书》是我国现存最大的一部官修丛书,是清乾隆皇帝诏谕编修的我国乃至世界最大的文化工程。全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收书3503种,79309卷,存目书籍6793种,93551卷,分装36000余册,约10亿字。相当于同时期法国狄德罗主编《百科全书》的44倍。清乾隆以前的中国重要典籍,许多都收载其中。由于编纂人员都是当时的著名学者,因而代表了当时学术的最高水平。乾隆编修此书的初衷虽是“寓禁于征”,但客观上整理、保存了一大批重要典籍,开创了中国书目学,确立了汉学在社会文化中的主导地位,具有无与伦比的文献价值、史料价值、文物价值与版本价值。

从《四库全书》修成至今已有200余年。七部之中,文渊阁本、文宗阁本和文汇阁本已荡然无存,只有文渊阁本、文津阁本、文溯阁本和文澜阁本传世至今。文渊阁本今藏台湾省,文津阁本今藏北京图书馆,文溯阁本今藏甘肃省图书馆。文澜阁本在战火中多所残缺,后来递经补抄,基本补齐,今藏浙江省图书馆。

我们可以完全模仿上文那个民营企业家的思路,先在连史纸的原产地江西省铅山县开辟出连史纸造纸全过程的参观旅游,并且在其中结合一些明清皇家的因素,让游客在观光和动手的过程中同时感受一下曾经帝王才有资格享受的那种感觉。同样是古法造纸,赋予了过去高高在上甚至神秘的皇家文化因素,让现在的游客可以体验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里百姓可望而不可即的艺术,就算要游客多花点钱,他们也是心甘情愿的。

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之后,如法炮制地向政府申请印制古本《四库全书》。《四库全书》具有无与伦比的文献价值、史料价值、文物价值,而且存世又少,政府自然会不遗余力地支持。还有一点比较重要的,文渊阁本现在在台湾,要印制文渊阁本必然会增加大陆和台湾在文化上的联系,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台湾和大陆的一脉相承,同源同宗,显示了台湾和大陆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这样,在文化遗产与时事政治双管齐下,其意义就非比寻常了。

宣传方面的问题政府和媒体自然会帮助解决。因为涉及了大家都很关心而且一直很微妙的台海关系,媒体一定蜂拥而上、尽心竭力,而政府也会借此机会重申台湾与大陆的联系。这样,在信息资讯传播极快的今天,想没知名度都难。

发行量方面,同样是不宜多的,100套足矣。送出20套给各大博物馆,留下80套,每套售价800万。不要担心没人买,中国已公布的百亿富豪总数已经位居世界前列,何况还有隐形超级富豪,在全中国找出800个有实力有意向购买的人都没有问题,不用说80个了。800万对他们来说与其购买套别墅,还不如购买这样一部具有特殊意义和收藏价值的古本《四库全书》更有边际效益。物质和金钱方面,已经不能给他们更大的舒适,只有内涵丰富的文化,才能给他们带来有质的飞跃似的满足。何况,这里面还掺杂了带有身份象征的帝王文化因素呢?

古本《四库全书》,从技术到盈利模式,没有一样是创新的,但这其中却蕴藏了极大的价值。它唯一的创新就是融合了台海关系和帝王特权,仅仅是观念上创新而已。但它是与现实紧紧结合的,是与宏观经济环境以及客观市场规律相适应的,所以它不会是空中楼阁,更不会是明日黄花。

四、总结

提到创新,首先映入大家脑海中的似乎总是技术的创新。不可否认,技术的创新的确是创新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有一个现象,大家总是习惯性地回避过去的东西,难道创新真的意味着抛弃过去么?过去的那些技术,真的就不能在今天重新创造价值么?

在高科技的潮流似乎成为不可阻挡之势的如今,大多数的大学生一谈到创业设想,几乎都不约而同地偏向高新技术,但很少有人静下心来想想,这些实验室中成功的技术是否已经成熟到可以商业化批量生产。高科技也意味着高门槛、高壁垒、高风险,高科技不都是低投入高回报的,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不是最先进的东西最能创造价值,只有最适合市场规律的产品才是最具价值的。西湖旁边卖茶叶蛋的,年收入恐怕比很多都市白领强吧。茶叶蛋难道需要先进的技术么,专业的知识么?关键是赋予了茶叶蛋新的内涵,结合了西湖龙井这个很有价值的东西,茶叶蛋自然会身价倍增。

至此,难道谁还能坚持认为创新就一定要摒弃过去呢?全盘否定过去是一种极端的想法,无论是技术、管理还是模式与观念哪一方面的改革,都需要其他方面的静止与不变作为稳定的保障。过去,我们更注重的是在已有的观念下搞技术革新,创新管理,现在,是时候注重一下在已有的技术与管理条件下,改进一下商业模式,改变一下固有观念了。

【案例4】纯天然彩色蚕丝创新

本案例属于技术创新类的产品,希望以科技手段改革目前的蚕丝,使蚕天然能吐出五颜六色的丝,改变人们的生活。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印染废水每天排放量为300~400万立方米。印染废水中含有甲醛、重金属、以及碱性等有害物质。其次,我国虽然是一个丝绸大国,但是在丝绸领域,迄今为止,并没有一个国际知名的丝绸品牌。最后,在天然彩色蚕丝领域,目前得到的天然彩色蚕丝颜色不稳定,价格非常高昂,因此消费者无法承受,因此没有得到多少推广。

针对目前严峻的态势,浙江大学动科蚕蜂研究所利用分子生物技术得到能直接吐彩色丝的蚕种,将这项技术推广运用于丝绸面料的生产,能有效解决中间印染环节的污染问题。

以市场调查数据和政府提供的数据为依托,本产品国内市场需求量大概有57.38个亿,占天然有色丝市场的72%,风险投资者对于公司投资的成本在2.4年内就可以完全收回,并且投资回报率高达85%。可以看出这个产品的前景十分可观。

天然彩色蚕丝产品相对于现在市面上的通过饲料添加剂得到的有色丝绸和特殊蚕种所得有色蚕丝绸,具有可推广、无有害物质残留、价格合理的优势,并且得到了更多下游厂家的支持,势必在天然彩色丝市场闯出一番天地。

一、案例背景

(一)行业机会

目前市场上的天然彩色丝平均每公斤要52元,比普通丝要高出30元,如此高昂的价格却仍然十分紧缺,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同时,传统的彩色丝在印染过程对环境的破坏十分严重,并且经印染过的丝绸还有对人体有害的甲醛、重金属的残留。而浙大动科所提供的产品是通过生物分子技术所得的纯天然的有色丝绸,能够弥补上述的几点缺陷。

(二)案例产品

蚕丝业长期以来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我国的传统优势产业。来自国家统计局对规模以上丝绸工业企业统计,2007年1-7月丝产量完成8.1万吨,同比增长10.08%,丝织品(包括化纤绸)完成48.1亿米,同比增长2.67%。

目前国内生产的家蚕茧丝多为白色,必须经过印染着色才能加工为成品。但生产上使用的染料约有10%~15%含有对人体有害或致癌的物质,而且印染造成的水中甲醛、重金属成分大大超过水体所能承受的自净能力,水污染逐年加剧。某些特殊品种的家蚕虽能吐彩丝,但其茧丝色素主要集中在丝胶,在缫丝、精炼等过程中会褪色,而且育种有明显的地域性,难以推广。因此国内外对天然彩色茧丝的应用都表示了极大的兴趣,日本、东南亚的柬埔寨、泰国、越南等有大规模生产彩色茧及其丝织品的能力,但原料茧数量有限,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要,而国内还没有经过国家审定通过的彩色茧丝生产家蚕品种。

天然彩色茧丝的开发不仅能填补国内空白满足国际市场,而且属纯天然产品,以及染料对人体的危害以及因印染环节造成的对大自然的污染,并且可免去印染的费用,提高企业的利润,减少污染、有害成分,是节能环保型产品。

(三)行业概况与产品

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钟伯雄教授利用分子生物技术,用显微注射法将类胡萝卜素结合蛋白基因成功地整合到家蚕染色体组内,使丝素蛋白整个茧丝带有天然色彩,从而开发出整个茧丝都具有纯天然色彩的家蚕新品种,得到纯天然的彩色丝。

目前,市场上的纯天然彩色丝供应紧缺,且价格昂贵,而浙大产品弥补了这一缺口,具有极高的经济效益。并且浙大的产品生产过程中没有任何污染,即减少了印染的成本,又符合国家的环保标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俱佳。

二、产品介绍

(一)产品简介

本丛书由浙江大学管理学院组织专家调研并撰写,书中所有企业资料和数据经过宁波市经贸委核实和确认。本书详细介绍了宁波企业创新与国内外企业技术创新的对比研究结果。

本产品是采用分子生物技术。用显微注射法将类胡萝卜素结合蛋白基因成功地整合到家蚕染色体组内,并在家蚕的整个个体及茧丝中得到了稳定的遗传和表达。通过导入家蚕丝腺细胞色素结合蛋白基因,改变家蚕后部丝腺细胞对桑叶固有色素的吸收、转化和固定能力,从而使丝素蛋白整个茧丝带有天然色彩,开发出整个茧丝都具有纯天然色彩的家蚕新品种。

现在已经实现黄色的家蚕品种,利用此相同技术原理,在未来几年内定能开发出许许多多不同颜色的具有纯天然色彩的家蚕新品种。

而且目前得到的最稳定的颜色是金黄色的蚕丝,而实验室中,绿色已经过了中试阶段,橙红色已经过了小试阶段,这意味着在目前研究中,这三个颜色都是相较稳定,可以大规模推广的。

(二)产品优势

1.性能优势

(1)着色稳定,整个蚕丝均带有纯天然色彩,使得次品率大大下降;

(2)缫丝,精炼过程中不易褪色;

(3)不经印染,对人体没有任何毒副作用。

2.价格优势

从目前小批量的实验室培育养殖,蚕种到蚕茧的过程和一般蚕种的养殖成本无异,一张种约有30斤蚕种,可得50公斤的蚕茧,总成本约500元。而在蚕茧到丝绸的过程中少了印染这一环节,2005年国家对纺织品实行了新标准,要求印染行业使用新染料,而新染料成本较高,印染企业成本提高10%左右。因此我们的产品的成本相对传统的丝产品则大大降低。

3.环保优势

浙大的产品主要环保优势是其生产过程中无需印染环节,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印染废水中的污染物主要来自纤维材料、纺织用浆料和染整加工所使用的染料、化学药剂、表面活性剂和整理剂。在印染加工中,有纤维重量20%的杂质通过前处理排入废水,加入的染化料排入废水的量平均在10%以上。据统计,印染厂排放废水中污染物品种类达400余种。而本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无需印染环节,属于零污染。并且传统经印染产品中同样存在印染过程中的残留物等,如甲醛,对人体有不良的作用。而浙大的纯天然产品,对人则没有任何毒副作用。

(三)比较优势

通过饲料添加剂得到的有色丝绸所得颜色不稳定,容易褪色,常常需二次加工。由于需要饲料添加剂,所以成本较高,价格为普通蚕丝的3~5倍。所占市场份额也比较小。另一方面,对蚕所添食的色素有一部分仍要被蚕排出体外,这也对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另一种污染。

特殊蚕种所得有色蚕丝绸具有明显地域性,价格昂贵,蚕种不易培育,难推广,颜色非常有限。

浙大的产品通过导入家蚕丝腺细胞色素结合蛋白基因,改变家蚕后部丝腺细胞对桑叶固有色素的吸收、转化和固定能力,从而使丝素蛋白整个茧丝带有天然色彩。省去了工业印染的环节,不仅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的成本,同时对周围环境不造成任何污染。

(注:以上结果皆由浙江大学蚕桑研究所及湖州农科院试验证实。)

(四)技术介绍

1.技术唯一性

利用转基因技术开发出整个茧丝都具有纯天然金黄色彩的家蚕新品种,国内外没有公开文献报道,具有独创性。此育种技术是国内外首创,能作为家蚕分子育种的成熟技术,在今后将可申请育种技术专利。育成的纯天然金黄色彩的家蚕品种,应用于生产,并作为育种的基础材料。

目前技术还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因此没有申请专利,作为商业机密,将蚕种的培育到蚕茧的产生全部过程都在实验室里完成,完全的不公开化。等到一段时间之后这项技术成熟,进行专利申请以求技术上的保护。

在技术防护措施上,为了防止蚕的品种外流,采取“杂交繁育”的方式,即通过将原蚕按不同基因组合进行杂交,得到提供给蚕农饲养的杂交蚕种。

2.技术壁垒

由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利用转基因技术开发纯天然金黄色彩的家蚕新品种,研究组成员搭配合理,技术力量强,长期从事分子生物学研究,熟练地掌握了多种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并且有世界上首次成功地实现转基因家蚕结果的田村俊树博士对本项目提供技术帮助,他人无法轻易以相同的手段开发出同种家蚕新品种。

(五)产品研究进程

1.利用转基因家蚕技术,和蛋白基因克隆技术完成纯天然色彩(黄色、金黄)的家蚕新品种的育种技术开发(已完成)。

2.1~3年内,通过试验使蚕种性状更稳定,提高抗病性,降低破茧率(进行中)。

3.未来4~5年内开发出除黄色以外的一系列其他纯天然色彩的家蚕新品种。

4.未来6~8年内继续研究通过成熟的育种技术,使各品种均达到性状稳定,抗病性高,破茧率低。适于市场推广。

(六)竞争产品格局

1.异类产品竞争分析

第一,普通的白色丝绸。需经过染色加工的白色丝绸目前仍然占据了全国蚕丝市场绝大部分市场份额。据统计近几年丝绸产品的利润率仅在1%上下波动,是微利性产品。虽然白色丝绸在利润获得水平上远不及我们的产品,但是它庞大的市场占有率正是本产品急需克服的难题。

第二,通过饲料添加剂得到的有色丝绸。产品原料为通过在桑叶或人工饲料中添加生物有机色素的方法生产出天然彩色茧,所得颜色不稳定,容易褪色,常常需二次加工。由于需要饲料添加剂,所以成本较高,价格为普通蚕丝的3~5倍,所占市场份额也比较小,但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许多消费者对天然带有颜色的蚕丝的需求。由安徽省丝绸股份有限公司在2004年底推出的“莱奇卡罗”品牌,曾被列入广交会重点推介的品牌展区,并连续参加中国品牌产品美国展和欧洲展,广受社会关注。

第三,“浙大”纯天然彩色丝绸。着色稳定,经缫丝各道工艺不褪色,丝质达到国家标准,可与技术工艺娴熟的白色丝绸媲美。无须人工印染,从而消除了染料中甲醛、重金属物质的残留对人体的危害,也使相关污染减少为零,保护环境。

通过三类丝绸性能对比,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相比于普通的白色丝绸,纯天然彩色丝绸不用印染,从而节省了这一工序的费用,同时避免了由此而来的污染,与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相吻合。其化学着色物质含量低,保护人体健康,符合现在消费者越来越高的绿色产品要求。从当年社会对“莱奇卡罗”的关注可以看出,人们对纯天然彩色丝绸的期盼已久,因此今后的丝绸市场上纯天然彩色丝绸的地位必定水涨船高。

“浙大”纯天然彩色丝绸利用转基因技术,所培育的特殊蚕种吐出的蚕丝带有色素蛋白,并使蚕丝双层结构着色均匀,其科技含量是彩色茧丝中的佼佼者,其着色的稳定性更是别的普通彩丝无法比拟的。另一方面,它响应政府对“环保、绿色、和谐”的号召,将对环境的污染降到最低、对人体有害的可能性减到最小。随着系列产品相继推出,必能得到消费者与政府的青睐,从而占有稳定的市场份额。

2.风险及应对策略分析

在纯天然彩色丝绸的市场开拓以后,必定会有越来越多的商家瞄准这一块蛋糕,而且天然彩色丝绸在国内立稳脚跟要走出国门,来自其他国家丝绸公司的压力也不可忽略。根据目前的情况,较有实力的潜在竞争者为研制出杂交蚕种的公司和印度大型的产丝公司。

杂交品种的蚕种:例如西南大学的天然六色蚕茧,蚕种培育方法是用两个品种杂交,再根据下一代目的的要求,选择需要的个体留种,育成品种,但工作量极其繁琐而且不能大规模养殖。该品种的优点是品种所得颜色较多,且获得过程天然,但是目前这一类产品具有明显地域性,难推广,价格昂贵,蚕种不易培育。若取得技术突破能在低价的情况下获得多颜色蚕丝,则将成为本产品强有力的竞争者。

印度大型的产丝公司:自1980年以后,印度在丝绸相关项目上投入了大量资金,累计可达数百万美金,研制出成套立缫设备,在技术上已经渐渐赶超中国。随着中国丝绸行业的对外开放,印度进口的蚕丝公司也将成为我们的潜在竞争者之一。

在技术方面,不断的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技术,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提高自己产品的技术含量;在产品方面,以市场实际需求为背景,挖掘潜在需求,提高质量,提供顾客满意的产品。

四、案例点评

该案例主要介绍了浙大研制的天然彩色蚕丝,在市场调研中发现,在了解了该技术创新的产品后,97%的消费者都对这个产品感兴趣,甚至已经有企业愿意签订合作意向书。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了该产品未来的市场前景。

据该产品的研制者浙大动科学院的钟伯雄教授说,研制该具有创新性的产品,起初的动机,是发现市场目前有一些天然能吐出彩色蚕丝的蚕种,但是一个它们只能吐出大概绿色或者淡黄色的丝,而且大多是因为它们之前不断被喂养有颜色的饲料造成了,这种长期吃颜色添加剂的蚕种本身不够健康,寿命不长,另一方面,得到的颜色也不尽如人意,往往非常容易褪色。钟教授就想到可不可以让这种蚕天生就能吐五颜六色的丝,一方面这种蚕肯定能引起公众研究的兴趣,另一方面天生吐彩色丝也减少了目前服装行业还需要对白色丝进行印染成五颜六色的丝才能使用的现状,减少了印染环节,非常方便实用,因此开始了近五年的研究历程,他主要是将有颜色的基因提取注入蚕中,基因是最容易改变蚕种的方法。因此得到了目前我们看到的纯天然彩色蚕丝。

该案例的创新性在于,研究者没有单纯认为大自然天生的物种不可改变,而设想自然中可以天然有五颜六色的丝,避免人工的印染。该想法在技术落后的年代无疑是痴人说梦,但是在技术发达的现在,尤其是随着生物科学技术的进步,无论什么想法,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该案例给我们的启示,即跳脱我们的惯性思维,勇敢提出许多不可能的事情,并有勇气将幻想付诸实践!

【案例5】中药的改革与创新

中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几千年来,在防病治病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生命科学蓬勃发展和回归自然的潮流中,传统中药以生物技术为主要动力,正实现向现代中药的飞跃,并在世界范围内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但作为中医药的发祥地,我国中药占国际中草药市场的份额却与其地位极不相称。这是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中药创新能力的瓶颈制约问题较为突出。中药研究开发技术平台不完善、创新能力比较弱,日益成为制约现代中药发展的首要问题。

一、中药创新背景

(一)中药现状

中药作为我国的传统医药,不仅为我国人民的健康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而且也是我国医药产业的三大支柱之一,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自从我国加入WTO以后,长期依赖于仿制的化学药物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冲击,而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中药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特别是近年来西方国家包括美国、加拿大、欧盟、澳大利亚等对传统药物和植物药的普遍重视和注册政策的调整,给中药进入国际市场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因此,中药将成为我国医药产业新的增长点,中药新药研发也将成为我国创新药物研发的重要方向。

自1985年实施《药品管理法》以来,中药新药的研发一直是新药研发中最活跃的领域,至今已有近3000个中药新药获准上市。在这些品种中,以中药复方为主,占近60%;改变剂型约占35%;有效成分、有效部位新药不到5%。

(二)存在问题

1.缺少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高水平中药新药

目前我国药品法定标准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地方标准和保健药品整顿后发布的《国家中成药标准汇编》以及《国家药品标准》等,其中收载的中成药品种达一万多种,几乎覆盖了各种疾病用药。而目前申报的中药复方新药即中药、天然药物注册分类的第六类新药,几乎都在原来处方的基础上进行加减,其疗效、制剂和质量控制水平都没有明显的提高,被业内人士称为高水平重复。所谓高水平重复,即新药的研发水平很高,如有效成分新药或有效部位新药,但每个新药的申报单位有很多家,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创新,研究单位都从文献上找新药的选题,发现文献报道某个中药的成分能够纯化到有效部位或有效成分,而且有一定的药效,很多机构都同时立项进行研发,造成大量资源的浪费,结果都没有知识产权保护,这是目前严重缺乏真正创新的、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高水平中药新药的重要原因。

2.疗效差、剂型落后、质量难以有效控制

目前申报的大部分新药,由于没有经过筛选过程,其疗效很差,或者与上市的中成药没有明显的差别。大部分新药研发单位不重视药物的疗效,只重视新药证书和生产文号,所以进入新药研发的品种,不管疗效如何,最终都取得新药证书和生产文号。这固然与我国目前药品销售不重视疗效,只重视手段有关,但低水平重复也是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目前中药的制剂水平从剂型到制剂研发水平均非常落后,即使是一些先进的剂型,其研发水平也很落后。目前中药制剂学的研究基本上只停留在能够做成某种剂型的水平,很少研究其溶出度、体内的药代动力学。但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大部分中药的成分特别是传统认为生物利用度较好的水溶性成分,如大部分苷类成分,其生物利用度非常低,即使在复方中也一样。因此,进行中药新药的制剂学研究包括主要成分溶出度、药代动力学研究,对于提高中成药的疗效非常重要。目前中药新药的申报,对其质量标准基本上要求有1味药物成分的含量测定和1/3药味的定性鉴别,所以新药研发基本上都是按照这个原则进行,这对于中药复方制剂特别是处方较大的复方制剂是远远不够的,其他没有定性鉴别的药味,可加可不加,造成市场上出现劣质药品的局面。因此,目前大部分中药复方制剂的质量标准难以有效地控制药品的质量。

3.仿制药充斥市场

专利到期后药品的仿制是世界各国都允许的,是降低药品价格的主要途径,我国放开药品仿制,本身无可非议,但在管理和实施上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促使药品生产企业不重视创新,只重视眼前利益,导致仿制药品充斥市场,严重影响了创新药物的发展。

4.大部分新药品种未产业化

我国1985年以来上市的近3000个中药新药大部分未产业化,仅少数产业化,极少数形成产值过亿的所谓中国的“重磅炸弹”,如丹参滴丸、地奥心血康、步长脑心通、通心络胶囊等。主要原因为:其一,研发的新药品种大部分为低水平重复,没有特色,缺乏市场竞争力;其二,企业研发或转让新药缺乏市场调研,很多新药取得文号后,就搁置在档案室里。

二、中药创新过程

(一)中药创新药物定义

创新药物在国际上一般是指新的化学实体或者生物制品中新的物质。中药是我国的特色,对于中药创新药物的定义至今没有定论,但科技部、发改委在创新药物项目评审中基本上有一个概念,主要是指有效成分新药和有效部位新药,SFDA药品审评中心在新药审评中也有一个创新药物概念,指一类新药和五类新药。因此,我们认为中药创新药物是指首次上市的从中药和天然药物中提取的有效物质,包括有效成分和有效部位及其组成的复方制剂。按照现行《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即首次在我国上市的中药、天然药物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及其制剂(一类新药)、首次在我国上市的中药、天然药物中提取的有效部位及其制剂(五类新药)。

(二)中药创新——新药发现过程

根据国内外新药发现过程结合我国中药新药研发的特点,总结新药发现过程。

1.样品的选择与制备

新药的发现从样品的收集开始。为了提高目标的命中率,可根据文献古籍调研,从民族、民间药物、临床名方、老药和国外天然药物中选择筛选样品,收集样品,进行基原鉴定,也可选择天然产物进行大规模筛选。样品收集后进行提取,或采用溶剂粗分成几个部位,得到粗提物。

2.活性筛选

根据拟开发药物的适应证,采用体外或体内的方法对提取物进行活性筛选,如果提取物有明显的活性,即进入下一程序;如果提取物没有明显的活性,先贮存在样品库中,供其他活性筛选。

3.活性跟踪的化合物分离、结构鉴定以及有效部位、有效成分、活性先导化合物的发现

采用溶剂方法或色谱方法对粗提物进行进一步分离,最好能够按化合物类型进行分离,有利于有效部位新药的发现;对分离后的各个部分进行进一步的活性筛选,发现活性部位;采用色谱方法对活性部位进行化合物的分离和结构鉴定;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活性筛选。在此筛选过程中,有时会发现某一部位活性很强,但进一步分离成单体化合物后活性没有提高,甚至降低的现象,这可能是由于中药的各成分之间存在着协同作用导致的。这时可以把相应的活性部位研发成为新药,即有效部位新药。如果发现某一单体化合物活性很强,具有临床应用前景,就可以把单体化合物研发成为新药,即有效成分新药。但在活性成分研究中,大部分情况是分离的化合物具有一定活性,但活性不太强,或毒性很大,没有临床使用价值,这类化合物被称为活性先导化合物,可进入结构改造程序。对于没有活性的化合物,将其贮存在样品库中,供其他活性筛选。

4.先导化合物的结构改造、构效关系研究与新化学药物的发现

如前所述,天然产物中发现的大部分化合物没有直接临床应用价值,但为创新药物发现中先导化合物的主要来源。对于活性筛选发现的活性先导化合物,必须进行结构改造和构效关系研究。通过系统的构效关系分析,进一步设计并优化活性化合物,再通过活性筛选,直至发现具有临床应用价值的化合物,从而进入新药研发阶段,最后成为化学药的一类新药。目前国际上多数创新药物都是通过这一途径发现的,从国际上申请的专利也可以看出,一般一个活性化合物,其合成的衍生物都在数十个,甚至上百个。而在我国,天然产物研究与合成是基本脱节的,从事天然产物研究的人员大多不懂合成,从事合成的人员对结构改造也不感兴趣,这也是我国极少发现新的化学实体药物的主要原因之一。另外,近年来的大量研究表明,中药或天然药物的成分在体内极易产生代谢,从其代谢产物中发现活性成分,也是创新药物发现的一个重要途径。

(三)中药创新——新方法新技术

中药创新药物发现的新方法、新技术包括“基于细胞、靶酶、亲和色谱、分子烙印技术、生物芯片等的高通量筛选技术”、“多维液相色谱-高通量筛选-LC2MS/NMR联用技术”、“LC2MS2DS/HLPC/HTS联合技术”等。

(四)中药创新——新领域新途径

大部分传统中药是我们的祖先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发现的,因此有“医食同源”或“药食同源”之说。从《中国药典》收载的常用中药可以看出,大部分中药为草本植物,少数为灌木,极少数为乔木。近百年的中药活性成分研究,从这些草本植物中发现了不少具有临床应用价值的化合物,如******、小檗碱、青蒿素等,为现代药物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大量研究表明,这些草本植物所含化学成分结构简单,基本上都属于《天然药物化学》或《中药化学》等教科书上介绍的结构类型,发现新的结构类型、新的活性化合物的难度越来越大。寻找发现创新药物的新领域、新途径是天然药物学家们面临的新课题。根据近二十年来中药、天然药物的研究进展,以下方面将是今后创新药物发现的新途径和新领域。

1.乔木类植物

高大乔木在传统中药中很少使用,较常用的仅黄柏、杜仲、厚朴、肉桂等10多种中药,因此其活性成分研究以前开展得很少。近二十年的研究表明,高大乔木中除了含有一些常见结构类型的植物化学成分外,尚含有一些结构类型较新颖、生理活性较强的成分,发现活性成分的几率较高,如紫杉醇、三尖杉酯碱、喜树碱、番荔枝内酯等都来源于高大的乔木。我国有着丰富的乔木资源,特别是热带、亚热带地区的乔木种类非常丰富,这些乔木大部分未进行过活性成分的研究,为新药发现提供了一个很大的空间。

2.海洋生物

海洋面积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海洋生物资源非常丰富,但由于受样品采集、提取、分离和结构鉴定等技术的限制,对海洋生物进行有组织的研究和开发开展得较晚。6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的分离技术和分析仪器的采用,使海洋生物的研究成为可能。近二十年来的研究表明,海洋生物中所含化学成分结构新颖、复杂,常具有很强的生物活性,具有很好的新药开发前景。

3.低等生物和植物共生菌

低等生物同样存在着样品采集和分类鉴定的困难,因此对其活性成分研究也很少。但大部分低等生物具有很强的生物活性,特别是一些真菌类,很小的剂量就能够产生很强的生理作用。对低等生物进行研究,发现活性成分的几率很高。同时,低等生物还具有易于通过发酵生产的优势,产业化前景看好。因此,低等生物的活性成分研究也是新药发现的一个新领域。当务之急是要加强分类学家与药物学家的配合,解决样品的收集与分类鉴定问题。植物共生菌的研究是近十年来才开始的新研究领域,尽管时间很短,但已发现了大量新化合物骨架和新的活性化合物。植物共生菌种类很多,而且易于发酵和调控,也是创新药物发现的一个重要领域。

4.鲜活动物的内源性物质

动物药作为中药使用有着悠久的历史,《神农本草经》收载动物药67种。对动物药进行系统的活性成分研究开展较晚。近二十年的研究表明,动物药特别是鲜活动物含有大量的活性物质,其活性成分具有生理活性强、疗效确切、副作用小等特点,如蛇毒、蚯蚓纤溶酶、水蛭素、斑蝥素、蜂毒等都是活性很强的天然产物。我国有动物药2000多种,目前已进行过较系统研究的不到1%,因此对动物药,特别是鲜活动物进行系统的活性成分研究,有望开发出疗效显著、作用专一、副作用小的新药。

5.中药复方

中药复方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主要形式。由于分离技术的限制,中药复方的活性成分研究以前开展较少。近年来,随着分离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高性能色谱填料和高效色谱分离技术已逐渐在我国普及,使中药复方的活性成分研究成为可能。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中药复方的化学成分确实有别于单味中药,这并非完全是中药复方共煎产生新的成分,而是通过成分之间的增溶作用,使一些在单味中药研究中没有发现的成分在复方研究中被发现,如我们在补阳还五汤的化学成分研究中发现4个新的生物碱,为创新药物的发现提供新的结构化合物。另外,中药复方的活性成分研究是发现具有临床使用价值的中药成分的组合或有效部位组合的最有效途径。

6.中药成分的体内代谢产物

从代谢产物中发现新药一直是国际上非常重视的领域,特别是近十年来随着新药研发成本的快速增长,国际上一些较小的制药企业和新药研发公司难以承受新药发现的巨大成本,纷纷将研究重点转向代谢产物的研究,一旦大公司发现新药,小公司马上研究其代谢产物,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新药发现的几率,降低研发成本。中药和天然药物中的成分,由于其具有比化学药更好的生物顺应性,在体内更易发生代谢,其代谢产物往往是其真正的活性成分,如黄芩苷、番泻苷等。因此,对体内代谢产物进行生物活性研究,从代谢产物中发现新药也是一个很好的途径。

三、案例点评

(一)中药创新的意义

1.经济效益

目前西药正逐渐取代传统的中药,相对而言,中药不明确的药理作用使年轻的人们望而却步,并且中药的生产企业很难拥有西药企业那样丰厚的利润。

中药的创新将一改中药的形象,使得中医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患者也会有着很强的安全感和确定性。在一系列的创新工作后,不仅中药的效果得到加强,同时还可以更为有效的应对其副作用。由几千年的经验而产生的神奇的治疗效果必定会吸引众多的患者使用,中药生产企业将会拥有广阔的市场,和绝高的利润回报。

中药作为中国的国药,如果出口将会比国外所研究的那些中药更有优势。而中国所拥有的上万种中药配方,这种厚重的积淀再通过有目的和经验的研究也是国外一味一味中药研究所比拟不了的,中国的药品输出将会为中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2.社会效益

中药作为中医的一部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的创新和推广给社会带来的不仅是医疗上的变革,同时也是一次文化的洗礼。中医所崇尚的自我调节、养生之道,比之直接的药物将会给人们带来更多的益处。

中药可以治疗很多西药所无法治愈的疾病,只是人们尚不知道原理。当对中药进行研究时就可能发现医学的一些未知领域,不仅对中医本身,对整个医疗领域来说都将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推进。

中药创新作为传统领域的创新必然会给其他中国即将没落的传统方面带来启发,使得其他行业也可以通过创新来发展自身同时为整个人类发展作出贡献。

(二)中药创新的启发

1.对创新过程的启发

传统的事物并不意味着陈旧和过时,相反,能够长期存在恰恰证明了其存在某些特质而使其有着强盛的生命力,关键是如何抓住这种特质,并使其更适应当前的形势。中药的创新过程就体现了这一点。

首先从中药的新药发现过程来看,它是以已存在的中药记录出发,这些记录是古人千百次经验的精华,是中药不知道药理依然可以治病的依据。因此这些经验性的东西正是中药的特质。当抓住这一特质后,就不能再完全延续中医传统的传承方法,而要通过现代的技术和研究方法对其进行创新,从本质上了解重要的原理。随之而来的是各种新的知识的发现。

这种创新方法的优势在哪呢?因为中药是被验证过的,那么知道结果并结合现有理论研究新原理要更有目的性,更易成功。而通常的研究是通过现有理论推到新理论,无法预测是否会得到有价值的东西,这种东西到底是有益的还是有害的。

其次从新方法新技术的创新过程来看,类比、组合、衍生等方式都是创新的良好手段。创新并不意味着无规律可循,无中生有。而是在一定的基础上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进行创造。这是一种有依托的创新行为,可以大大提高创新价值和成功率。

2.为其他产业提供的创新经验

和目前中药所处境地相似的有很多行业,中药的创新可以给其他行业带来什么经验呢?

首先是对价值的判断,不要盲目否定一样事物。中医也曾经被中国的学者批评为“巫医”,但其真正的价值只有在科学的研究并将其有目的的发展后才能体现。各行业必定有自己的特点,抓住核心竞争力是关键。正如中药抓住了先验性,而进行逆向研究,在保证其依然拥有惊人的疗效的核心竞争力下,研究其原因,进而通过这些理论去创造新的产品,这种逆向思维,再举一反三的方式是其他行业创新可以借鉴的。

其次,创新是有系统方法可循的,类比、组合、衍生等一些简单的操作就可能使原有产品有着巨大的改观,其他的如头脑风暴法等也是提供新的创意的有效手段。

最后,不要太盲目相信权威也不要畏惧竞争对手。中医被权威说成“巫医”,然而人们依然充满热情的对其进行改革创新。同时进行中药研究的有很多发达国家,但最终取得成绩的必然是中国。因为中医不仅包含药理,还包含了更多的中国的思想。所以其他行业也应该不要被周围的环境所困,依据自身的特点,勇敢的进行创新。

同类推荐
  • 人力资源管理实战全案(中)

    人力资源管理实战全案(中)

    本丛书具有以下特色:1.契用性与有效性。本丛书力求实用,从书目选择到具体的培训内容,紧扣中国企业管理工作实际,强调针对性、实用性和操作性;同时十分注重培训效果,为管理者提供“知行合一”的实践方案,快速把知识转化为生产力和企业竞争力。2.系统性与工具性。本丛书紧扣经理人日常管理工作的九大方面,内容广泛,体系全面,同时集知识、技能、案例、工具于一体,可作为企业各项管理工作标准化、规范化的参考手册,更是职业经理人自我提升的实用培训教材。3.资深实战专家编写。本丛书编委和作者不仅有实战经验丰富的跨国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还有理论水平卓著的国内管理学界知名专家教授。
  • 生意场实用知识全知道

    生意场实用知识全知道

    人生最重要的不是努力,不是奋斗,而是抉择。学识不如知识,知识不如做事,做事不如做人。创业三阶段:比才华,比财力,比境界。今天的优势会被明天的趋势代替,把握趋势,把握未来。聪明的人看得懂,精明的人看得准,高明的人看得远。学历代表过去,财力代表现在,学习力代表将来。以锻炼为本,保持健康;以修养为本,学会求知。本书共分为借我一双黄金眼——生意场必备的机遇投资学;产品卖到全世界——生意场必备的市场营销学;长袖善舞会管钱——生意场必备的财务掌控学等六篇内容。
  • 中美银行的较量:中美银行经营管理比较

    中美银行的较量:中美银行经营管理比较

    本书讲述了中国银行业最近几年发展势头喜人,规模已能与华尔街巨人比肩,创造的利润甚至还要远超过它们。尽管美国银行业的发展模式并非完全适合于中国,但不可否认,中国的银行在体制、管理、产品、人才等方面仍然需要向华尔街学习,而最终目的则是在国际金融舞台上搭建属于中国的“华尔街”。
  • 中国企业的跨文化战略思维:文化融通

    中国企业的跨文化战略思维:文化融通

    本书主要立足于中国文化,同时以美国文化作为参照系,力求融通中美文化,为中国企业人的战略思维构建跨文化的框架基础。全书由三篇组成:第一篇全球化飓风中的神州——冷观中国企业的生存现实,由外而内地进行中国企业生存环境的本土分析、文化反思以及未来展望;第二篇“我们自己该琢磨些什么——反观中国企业人的生存状态”,由内而外地对中国企业的人为脉象进行基于文化视角的解读;第三篇‘圆形文化’和‘方形文化’之间的讨价还价——走在中美(欧)管理文化之间的本土解释”,为中国企业人的思维提供了基于跨文化框架的战略基础。
  • 这样开服装店最赚钱

    这样开服装店最赚钱

    我国是全世界最大的服装消费国和生产国。面对如此广阔的市场,如何将商机转变为盈利,正是赵文明所著的《这样开服装店最赚钱》要研讨的重点。《这样开服装店最赚钱》系统、详细地介绍了开办服装店所需的知识,从细节出发,以创业、经营、管理、营销为纲,详述了服装店从创业到经营再到发展的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并给出了实用的解决方案。
热门推荐
  • 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古化石

    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古化石

    《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所涉及的鉴赏及收藏内容包括碑贴、鼻烟壶、古代茶具、古兵器、乐器、古代瓷器、古代家具、古代酒具、古代书画、玉器、古金银器、古钱币、古青铜器、古铜镜、古砚、银币、古董、钟表、古化石、画像石画像砖、甲骨、牙角器、偶像、连环画、名石、扇页、石雕、唐三彩、陶器、陶俑、铜鼓、图书、古代瓦当、文房四宝、印章、玺印、古今邮品纸币、票券、珠宝、竹刻、木雕、漆器、紫砂等,介绍了与之相关的各种知识。图书内容翔实,通俗易懂,是广大古玩鉴赏及收藏爱好者的最佳入门书籍。
  • 杀气生财

    杀气生财

    灵气复苏50年后的一天,黄历上说:大吉,宜出行。正在吃面的程石忽然进入银河二手交易市场,这里有一炮摧毁星球的战舰,有充满矿石的星球,想买?没钱。程石被异能者劫为人质,救他的外卖小哥却是神秘机构成员。莫名招惹恐怖组织,遭遇袭击变成家常便饭。为了活命,努力挣钱,才能买得起最。。。便宜的装备。遗迹带练,异兽比赛,矿场股票,灵具鉴定,一切向钱看。二手装备,用了都说好。
  • 九州战神

    九州战神

    六年未归,妻女被人凌辱,一声令下数万人围城……
  • 我没病,喜欢你而已

    我没病,喜欢你而已

    疯子的世界你不懂,你要是看懂了疯子,你也离疯子不远了。跳楼都没摔死的某个疯子,被送进精神病院之后,才发现自己可悲的人生即将开挂,也将开始一段往死里“作”的游戏人生。某心机女,抢了我的梦中情人,你还敢在本飞龙面前秀恩爱,活拧了吧?某商业奇才,原来你也和我一样是个疯子,那本飞龙带你飞好了!某专情得要把地球钻穿的大龄女青年,为了你的幸福,本飞龙也操碎了心了!还有某医学界天才,你到底欠了本飞龙什么,为什么要把本飞龙宠上九重天?以及某个装死的大活人,就不想再说你什么了……
  • 明刺

    明刺

    正德皇帝玩心正酣,寻找刺激制造祸端。阳明老兄悟道出关,收拾残局授业在先。朝中阁老手忙脚乱,苦撑社稷力保江山。奸佞小人趁机上位,搅弄天下又是难安。看他一个大明王朝小小教谕,贫困山区的学校校长,如何步步生莲,化险为夷,玩转这个时代的波诡云谲,震慑腐朽僵化的朝堂,给大明王朝带来一番新气象!
  • 绝世狂年

    绝世狂年

    世间人瞧不起废柴,就让我以废柴的身份创造我自己的逆转,老师算什么,我不惧,明星又算什么,我比他们更富贵,特种兵厉害吗?我有绝世身手,金钱美女都在我手。我是狂少我怕谁
  • 古目

    古目

    保证书1、保证不再殴打老师。2、保证不向老师故意提出老师也不会的问题。3、上课时保证不把两脚放在桌洞里或前方同学的肩膀上。4、如无特殊情况,保证上课时不睡觉;即便睡觉,保证不打呼噜。5、考试时,保证不在试卷上画乌龟;即使画乌龟,保证不在乌龟盖上备注:“出题的家伙”。6、保证在课间操时不再爬树,即便爬上树,保证不向树下的人脑袋上吐痰。7、保证不再煽动同学,在操场上静坐示威或围绕校园游行请愿。8、在外面打架时,保证不透露自己是帝都军校的学生。签字画押:辰若羽监督执行:艾米罗
  • 华娱大时代

    华娱大时代

    重回2004,在这个华语电影刚刚开始发展的年代,唐安的导演之路重新开始!从华夏走向世界,这是华语电影走向辉煌的时代,也是属于唐安的大时代!
  • 机甲序列

    机甲序列

    这年,高考失手的苏生,正在纠结于是打工还是家里蹲的时候,突然收到了来自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少年,请出山,没有你的加入,我们地球会输!
  • 时间的誓约

    时间的誓约

    两个不同世界的男女主角的日常,伴随着事件和时间渐渐发觉其中的不对。平行世界却渐渐坠入爱河的两人结局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