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24000000002

第2章 曾国藩的修身与修心绝学(1)

性格决定命运,抱负决定成就,良好的品性是成功的前提。在优秀的领导者身上,我们总是能发现许多优秀的特质。但是没有天生的领导,这些特质无一不是从修养中来的。自我修养,是领导者走向成功的起点。早年的曾国藩同平常人一样,也有很多缺点,然而他凭借着自己的修身工夫,确立了良好的品格。他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修身艺术。

欲正人先正己

曾国藩语录:1. 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2. 慎独乃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

一些人有好为人师的毛病,总是轻易对别人的作为指指点点,甚至横加指责,满口仁义道德,但是,自己的作为却难以服众,说一套做一套。这样的人别人是会敬而远之的。

曾国藩说,正人先正己,“以己所向,转移习俗”。他恨官气,因此摒弃官府排场,禁止部下迎送虚文;他恨懒惰,自己首先做到放醒炮即起。

当然,曾国藩的这些认识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从自身经历中得到的教训。

曾国藩被朝廷任命为两江总督后,为了树立威信,整饬腐败到了极点的官风吏治,仿效当年武则天的办法,在总督衙门口设置了一个举劾匦(与今天的举报箱类似),号召军民将官吏奸弊等情事写成举劾书投入匦内,由总督大人亲自阅览。

这个举动引起了一些人的极大恐慌。当时两江总督衙门驻节祁门县,祁门县令包人杰就有大祸临头之感。他不惜重金,向一位当过48年刀笔吏、侍候过十多位县太爷的施七爹讨教对付办法。施七爹略施小计,便让曾国藩败了兴。

曾国藩开匦所拆开的第一封举劾书,就是检举其弟曾国荃打下吉安后偷运两万多银两回家的事情。接下来还有揭发曾国藩打仗无功,争权有术,办事不按国法等内容的举劾信。曾国藩极为恼怒,明知道这是有人故意和自己作对,有心想查个水落石出,又怕事情一旦传扬出去更不好办,朝廷对握有兵权的汉人早有戒心,这些真真假假的事情怎能说得清楚?于是只好以“军务紧急”为由,撤掉了举劾匦。

一个小小的刀笔吏,竟能轻而易举地挫败堂堂封疆大吏、一品大员整饬吏治的雄心壮志,的确发人深思。看来,“打铁还须自身硬”,这是一条千古不变的至理。若是曾国藩本人的后院干干净净,施七爹即使再老奸巨猾,量他也“老鼠咬龟--无从下嘴”,包人杰也就难逃厄运了。

无独有偶,在《元史张雄飞传》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至元十六年,地方高级长官阿合马的儿子忽辛犯了罪,皇帝下令让宦官和中书省共同审问。忽辛一个个指着执掌国政的官员们说:“你们都曾经用过我家的钱物,现在有什么资格来审问我?”这时,张雄飞说:“我收受过你家钱财没有?”忽辛说:“只有你没有。”张雄飞说:“这样,我当然可以审问你了。”忽辛终于伏法。

封建社会有“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之说,可见贪污腐化、行贿受贿之风是何等的盛行。正所谓“拿了人家的手短,吃了人家的嘴软”,所以当忽辛指着一个个执政的官吏责问时,竟没有几个敢站出来说个“不”字。而张雄飞之所以可以理直气壮地站出来,就是因为他的廉明正直,他没有把柄抓在别人手中。

从这样的事情上,曾国藩看得真切,要想“正人”就得先“正己”。于是,他进一步提出了“慎独”的自我修养办法。曾国藩说:“能够做到慎独,就可以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可以泰然处之,可以快乐、满足、欣慰、平静。慎独就是真诚,真诚就是快乐。难怪孟子说,反问自己是真诚的,就是最大的快乐;难怪荀子说,没有比真诚更好的养心方法了。因此,在他看来,慎独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曾国藩在临死的前两年,对儿子曾纪泽、曾纪鸿提出了全面的修身养性的要求,其中第一条就是慎独。

《礼记·中庸》云:“莫见乎隐,莫显利微,故君子慎其独也。”郑玄注:“慎独者,慎其闲居之所为。”也就是说,一个人在无人独处的时候,对自己的行为也要加以检束。

曾国藩在他的《金陵节署中日记里》说:“慎独则心安。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心既知有善知有恶,而不能实用其力,以为善去恶,则谓之自欺。方寸之自欺与否,盖他人所不及知,而己独知之。故‘大学’之‘诚意’章,两言慎独。果能好善如好好色,恶恶如恶恶臭;力去人欲,以存天理,则‘大学’之所谓自慊,‘中庸’所谓戒慎恐惧,皆能切实行之。即曾子之所谓自反而缩,孟子之所谓仰不愧、俯不怍。所谓养心莫善于寡欲,皆不外平是。故能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断无行有不慊于心则馁之时。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宽平,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

曾国藩这一番对“慎独”的宏论可谓鞭辟入里、振聋发聩。但是,认识到了还要能做到才能真正发挥作用。从曾国藩的宏论中我们看到,“他人所不及知,而己独知之”的心念,是最难控制的。所以,内省就成了第一步的功夫,善念也罢,恶念也罢,首先要能够省察清楚;然后才谈得上第二步的功夫:“实用其力,以为善去恶。”而要清楚地察知自己的每一个念头,“心静”又是前提。一个人若是天性恬静,自知极明,则没有话说;若这一方面的禀赋有所不足,则不得不借助于静坐等手段,以牢锁心猿,紧拴意马。宋、元以后,许多儒者都试用过这一办法、曾国藩也不例外。

曾国藩力求心静,所以他对自己的毛病看得一清二楚,改过迁善的愿望也就特别迫切,人格境界的提高也就非常之快。我们看到他的日记,就不能不佩服他自我认识的深刻,以及自我批评的严厉:

道光22年l 0月初2日:“午正,金竹虔来长谈。平日游言、巧言,一一未改,自新之意安在?”

初7日:“本日说话太多,吃烟太多,故致困乏,都检点过不出来,自治之疏甚矣!”

11月初9日:“今早,名心大动,忽思构一巨篇以震炫举世之耳目,盗贼心术,可丑!”

初10日:“昨夜,梦人得利,甚觉艳羡,醒后痛自惩责,谓好利之心形诸梦寐,何以卑鄙若此!”

……

这是他初用功时的情形。我们再看看他晚年的几段日记:

同治8年(逝世前三年)8月20日:“念平生所作事,错谬甚多,久居高位而德行学问一无可取,后世将讥议交加,愧悔无极。“

同治9年3月30日:“二更四点睡。日内眼病日笃,老而无成,焦灼殊甚。究其所以郁郁不畅者,总由名心未死之故,当痛惩之,以养馀年。”

同治11年2月初1日(逝世前第四天):“余精神散漫已久,凡应了结之件,久不能完;应收拾之件,久不能检,如败叶满山,全无归宿,通籍三十余年,官至极品,而学业一无所成,德行一无可许,老大徒伤,不胜惶悚惭郝!”

我们可以从日记中看到:62岁、逝世前第四天的曾国藩的那种惭愧自责的心情,与他31岁初修慎独时的心情,几乎一模一样,他是真正做到了几十年如一日啊!正因为他没有一天不是如此严格要求自己,所以,他的一切事业,才走得那么顺利,才有那样的成就,才那么的感人至深。

俗话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这话与“正人先正己”是一个理,对于我们来说,做人也有着前车之覆的深刻教训,我们要认真吸取教训,以收后车之鉴的效果。更重要的是,我们要不断完善自己、修正自己,才不会在别人面前“胆怯”,才站得直。

一日一心得

“慎独”就是人前君子,人后亦君子,这一点对于修身是非常重要的。坚持“慎独”,就会在“隐”和“微”上下工夫,即人前人后都是一个样,不让任何邪恶念头萌发,才能防微杜渐,使自己的道德品质高尚。然后才能“站着说话也不腰疼”。

谦受益,满招损

曾国藩语录:短不可护,护则终短。长不可矝,矝则不长。尤人不如尤己,如圆不如好方。用晦则天下莫与汝争智,谦则天下莫与汝争强。

“满招损,谦受益。”出自《尚书·大禹谟》:“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意思是说,自满的人会招来损害,谦虚的人会受到益处。它告诉人们骄傲自满有害,谦虚谨慎有益的道理。

毫无疑问,谦虚是做人的一种美德。世世代代的人们,奉谦虚为日常行动的圭臬,举谦虚为评价某人能否有所作为的尺度。很多的历史故事都告诉人们:谦虚是受人敬仰的,而骄傲自满不仅别人不齿,自己也会倾覆的。

古时候,有一种祭器叫欹器,孔夫子就是用它来教育他的学生的。有一次孔夫子带着他的学生进行教学实习,在鲁桓公的祀庙里,看到一具祭器。夫子便问学生:你们知道这是什么东西吗?这就是欹器。于是便叫学生提一桶水来,倒入欹器试试看。孔夫子告诉学生,当这器具没装水时,它是倾斜的,立不住的;当把水注到器具中间的时候,它就端端正正地立住了;当器具里装满水的时候,它就会倾覆歪倒。弟子如其所说一试,果然如此。孔夫子叹了一口气,然后对学生们讲:你们看明白了没有?世上没有什么是可以满而不倾覆的呀!

孔子说:“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远之,则有理;近之,则不厌。”谦虚,是一种美好的品质。谦虚的人不露锋芒,不会恃才傲物,不会偏激、急进。一个人能拥有和做到谦虚这一美德,就加重了自己成功的砝码。

谦虚不傲是曾国藩成就大业,修成大儒的秘诀。后人龙梦孙在《曾文正公学案》中评价道:“惟其谦虚也,故常以事理无尽,不致以才智自矜。其接物也,则小心翼翼,无一人之敢慢;其赴公也,兢兢业业,恐一事之或忽;以事务莫测,所推之或误也,则时思以博于人;以国事万端,才力未逮也,则举贤共图如不及。”

曾国藩在给家人的家书中就提到说:“花言巧语悦人,只是扰乱自己的心神。闲言碎语渡终生,亦一定会扰乱你的精神。真正的高人从不自夸,夸夸其谈的一定不是高人。”

那么,怎样来识别谦与不谦呢?曾国藩指出:“谦之存诸中者不可知,其着于外者,约有四端:曰面色,曰言语,曰书函,曰仆从属员。”这就是说,谦是存之内心的,是自然而然流露的,流露在外表的,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面色。谦不谦,一看面色就知道,那些习惯于自以为是,颐指气使的,往往一副舍我其谁的面色,目光咄咄逼人,让人难以接受。二是言语。言语是思想的外壳,骄横的人并没在额头上写上骄横二字,但言语之间透出的横气、霸气,却让人感到难以接受,因而想要谦,必须得言语温婉。三是书函。言语一变成文字,就白纸黑字了,所以落笔也要慎重,用词也要圆融,不要口气太大。四是随员。好官不但自己要谦谨,还要让随员学会谦谨,有的随员颇有气焰,狐假虎威,反而添乱帮倒忙,毁了主子的名声。所以选带随员要慎,管教随员要严。

谦虚的人,对人和气,善于让人。它体现的是一个人的修养和品德,一种博大的胸襟。谦让并不是胆小怯懦,而是人生的一种智慧。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必须学会谦虚,只有懂得谦让才能赢得别人的信赖和支持,从而为事业的成功打下基础。不懂得虚心谦让,一味表现自己炫耀自己只能说明自己的无知和鄙陋,有时候还会处处树敌。孔子说:“做人的道理其实和这酒壶一样,博学的人要看到自己的无知,功高的人要懂得谦虚,勇敢的人要善于自爱,富裕的人要谨守节俭,人们常说不要善于骄傲自满,要取长补短就是这个意思了。”

懂得虚心谦让的人才是真正的人之大者,它不仅仅局限于一时一事,而在于每时每事上。谦让也不只是为自己的完美,也是为了感染和融化周围的人,乃至提高周围的人。这可以说是“谦虚”的最高境界了。明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王阳明说:“谦者,众善之甚;傲者,众恶之魁。”意思是说:谦虚,是诸多善行的基础;骄傲,是诸多过失的罪魁。曾国藩也说:“人必虚中,不着一物,尔后能真实无妄,盖实者不欺之谓也。”所以,做人一定要谦虚,不讲任何条件,然后在实际与人交往中才能做到真实无妄,也就是不欺不骗。二人的论点都在强调一点,那就是要做谦虚的人,从而避免出现过失。

谦让是一种积极的心态,它放弃的是一些无关紧要的东西,追求的是腾出来的更广阔的空间,为的是积蓄成功的助跑区。

一日一心得

谦虚体现的是一个人的修养和品德,一种博大的胸襟。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必须学会谦虚,只有懂得谦虚才能赢得别人的信赖和支持,从而为事业的成功打下基础。不懂得虚心谦让,一味表现自己炫耀自己只能说明自己的无知和鄙陋,有时候还会处处树敌。

自知者明,知人者智

曾国藩语录:人贵自知,自知则明。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出自老子《道德经》第三十三章,是指“了解自己的情况,对自己有正确的估计”的意思。其中,智,是自我之智。明,是心灵之明。你了解别人,你就是有智慧的;你了解自己,你就是高明的。那么“智”与“明”哪个又更高一筹呢?智者,知人不一定知己,知外不一定知内;而明者,知己知人,内外皆明。显然,明,才是对世界本质的认识,具有真正的无限性和客观全面性。欲求真知灼见,必返求于道。只有自知之人,才是真正的觉悟者。

曾国藩长于战略规划及组织建设,具体的业务层面不是他的长处。他颇有自知之明,对部属充分授权,放手使用而不包办。这样部属既有成长空间,又有事业成就感,都很乐意为他效劳。

湘军总攻太平天国首都南京前夕,曾国藩在前线指挥部检查工作。按常理,像这样千载难逢的机会,作为湘军统帅怎么都要在总攻前夕展现一把,但曾国藩没有这样做,午夜时他执意要回后方。部属请求他坐镇指挥,曾答:带兵打仗不是我的强项,我留在指挥部肯定会干扰你们的指挥,那样就会打败仗。

古语说得好:“人贵有自知之明”,何为“贵”,为何“贵”?贵,说明其难。正确地认识自己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自知之明的人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正确地对待他人,从而立足于社会,建功立业。

那曾国藩的自知之明和知人之智是从何得来的呢?是他天生就有的吗?显然不是。其实,曾国藩的自知之明正是来源于他的惨痛教训:

曾国藩本是个文人,并不懂什么行军打仗的事,他直接指挥过几次战役:靖港之役、湖口之战、祁门之战,每次都是大败亏输、铩羽而归,自己也差点丧命。尤其是湖口之战,他差点就跳湖自尽了,幸好身边的卫兵及时拉住了他。但他由此认清了自己在指挥作战方面的不足。此后,他一直致力于调度将领,决不插手具体的作战指挥。曾国藩前后任用的将领有:左宗棠、李鸿章、李续宾、李元度、曾国荃、胡林翼等人,这些人都是鼎鼎大名的战将。

曾国藩自认为,他并不是一个聪明人,据说,在曾国藩少年的时候,为了背一段古文,反反复复读了不下百回,可始终不能背诵,以致激怒了躲在他床底下准备趁机行窃的小偷。这个等得不耐烦的小偷探身而出,当即流利地背诵给曾国藩听,把曾国藩羞得哑口无言、呆若木鸡。可以说,小时候的曾国藩甚至是显得愚钝的,那么他是凭借什么成就了名垂青史的功业呢?

同类推荐
  • 青少年成就卓越人生的10大要素

    青少年成就卓越人生的10大要素

    本书总结了青少年学生成就人生所需具备的10大素质,并针对性的对各素质进行了有效的剖析,对青少年的发展方向提供了细致可行的建议,并集趣味性和实用性与一体,是青少年学生必备的一本图书。
  • 13种智慧玩转职场

    13种智慧玩转职场

    本书向大家展示了职场上的成功的各种智慧。包括:适度忍让、巧妙批评、勇于自贬、大度宽容、谦虚谨慎、巧妙求人、巧妙说话、谨慎交际、聪明竞争等13个方面内容。
  • 智慧人生如生命彩虹

    智慧人生如生命彩虹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择定人生的航途;把机遇装进智慧的口袋;点亮思维的火把;奋斗铺平前进的路;用拳头击退困难等。许多人为了领悟人生哲理费尽心机,殊不知一滴水里蕴藏着浩瀚的大海,一则短小的文章中孕育着博大的智慧。感动源于生活中的每一次花开草枯,日落月出。而微型小说就是生活的浓缩。如雨后新荷凝聚的水滴,晶莹剔透,折射着世界的每一缕阳光。
  • 性格的神奇力量

    性格的神奇力量

    性格对个人的人生经历、事业发展成败和命运真的具有神奇的力量吗?如果有,有哪些有趣的人物、事件和观点可以证明给大家。怎样发掘性格的神奇力量?首先你要认识你自己的性格,了解它的特征、优势和缺点,然后正确对待自己的性格,并能针对自己的性格,并能针对自己的性格做一些适当的改造和优化。组织管理中、职业发展中、婚姻家庭中运用性格的力量去获得幸福和成功。
  • 感动青少年的100道心灵鸡汤

    感动青少年的100道心灵鸡汤

    共享心灵丰美的盛宴,提升人生至高的境界。以故事为底料,调以哲理的启思,为青少年朋友文火慢炖,烹制100道心灵鸡汤,精心奉献一部感人至深的心灵之作……
热门推荐
  • 重渊九天

    重渊九天

    神的时代,世分三界,天划九重,仙魔神只在一瞬之间儿时的羁绊只是个意外很久以来,你注目的是我,我追逐的是他,经年过后纯真不再只是爱还在不在?
  • 植物破坏神

    植物破坏神

    这是一个召唤的世界,各种神奇召唤术。江子牙意外得到祖上的灵域,可以种植出各种强大植物,战斗型、速度型、防御型等等植物,千奇百怪,但强大无比。这是否意味着,他可以成为破!坏!神!
  • 失宠毒王妃

    失宠毒王妃

    二十一世纪的医学博士悲催地穿越成了备受冷落的端木家二小姐端木初云,替姐嫁给了看似病秧子的太子,无心招惹,大皇子、二皇子却对她穷追不舍,太子夫君也不是吃素的,自己完全是是掉进了财狼窝,于是开始了一次列斗智斗勇的故事!切,你有病?我有药!看我怎么“治好”你!
  • 天下一等假货:纨绔女世子

    天下一等假货:纨绔女世子

    萧鱼淼是湘城萧王府唯一的世子爷,她五岁连数字1放大写地上都不认得;她是个武道废材,不能修炼;她十三岁不到就吃喝玩乐样样全,完了还在湘城最大的花坊春香楼里长期养着美人相好,整个一废材纨绔败家子。青梅竹马相斗长大的南宫风逸鄙视她若为女子,给他表妹提鞋都不配。远游京都,上至世子王孙将军,下至公主郡主世家小姐,个个笑其一无是处,是废材纨绔……萧家老王爷见自己家宝贝被东家嫌来,西家厌,怒使绝命杀手锏,萧鱼淼的纨绔废材人生彻底被逆转……【女扮男装+穿越玄幻宠文+完结前争取不断更】【简介无力,内容精彩,欢迎追文,群号:136537872】
  • 感悟心灵——滋养一生的85个记忆

    感悟心灵——滋养一生的85个记忆

    岁月如歌,让我们点燃记忆之灯;蹒跚学步到懵懂无知,从初入社会到感慨万千,人生的每个阶段,我们都有无数的感悟,感悟真情,感悟智慧,感悟人生,感悟生活;分享感人的故事,咀嚼震撼的心情;品位优美上进的文章,体验别样精彩的人生。感悟系列丛书用不一样的感动,带给我们一样的感悟,直接撞击我们的灵魂深处,激励我们奋发图强,铸造我们的高尚人格。《感悟心灵——滋养一生的85个记忆》,催人泪下的感人故事,震撼心灵的世间真情,刻骨铭心的温馨感动!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瞳色人

    瞳色人

    这个世界危机四伏——人类、异能者与瞳色人相互战斗。理智少年洞窥这残酷的时代,在亲友生命受到威胁下选择战斗,却不知一场巨大的阴谋悄然展开……
  • 王的车夫

    王的车夫

    没有人知道他脑袋里装的“瘤子”并非疾病而是常人不可能拥有的主元………!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快穿之大佬她每次都是炮灰

    快穿之大佬她每次都是炮灰

    又名《大佬又又又是炮灰》。快穿游戏?却每每都是炮灰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