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30800000013

第13章 第一封 用毛笔写在宣纸上——邱隘盛垫·“一门五马”(下) (3)

当此长别香港之际,马鑑只得忍痛舍弃“老学斋”,随身携带仅日常披阅书籍三五十册而已。好在那一万五千余册藏书他还是托附给了一位靠得住的学生。万卷藏书有所托之后,马鑑再无牵挂了。1942年3月,马鑑六十岁生日过后,他开始积极筹备潜遁。4月,他率领全家——夫人郑心如、女儿马彬、马彦与儿子马临,以及二十名港大学生,自澳门乘白银丸号轮船,到达法属广州湾(即今之湛江)。港口不远处有一座“寸金桥”,中国士兵守卫在桥的那头。当他们跨过“寸金桥”时,年轻人热血沸腾,不由自主,跪下来亲吻这神圣的国土。马鑑虽饱经风霜,此时此刻,也禁不住让热泪模糊了双眼。……

重获自由的兴奋,很快被义不容辞的重任抑制,平安到达桂林的马鑑接到了老朋友梅宝琦发来电告,燕京大学将在成都复校,筹备处特聘他为文学院院长兼国文系主任,平地起家,困难丛集,望他能速赴蓉城,共创大业。

马鑑在未名湖畔执教十载,把一生中最成熟的岁月献给了燕京大学,感情实在是非常深厚的,何况事关复校大计,抗战大业,一个笃信教育救国的老知识分子,无任如何是义不容辞的。于是全家又启程,径独山,至贵阳,转重庆。是年11月,马鑑抵达成都,立刻投入教学。

在成都燕大,马鑑是全校年龄最大的知名学者,也是一位工作最忙的行政领导。四年中,他自始至终担任着中文系主任,文学院院长,校训导委员会主席。“马先生就像一位老家长,什么都要管,从办公室到课堂,到会议室,很难坐下来休息一会儿。”据中文系助教高长山的观察,“他对工作从不表现出疲劳和厌烦,样样自己动手,不要别人帮忙。他一进办公室就走向正面南窗的座位,坐下后立即带上眼镜,细心地在写什么。上课铃一响,就急忙取下眼镜,拿出书本和讲义匆匆地走去。平时找他的人多,有的便在过道上跟他一路谈,一路走;也有人因急事找他,等他一下课便迎上去,一路谈着跟他走进办公室。……

抗战时期,成都生活非常艰苦,而且是愈来愈苦,有所谓“吃一顿饭是解决一个难题,洗一个澡是面对一个危机”的说法。马鑑一份薪水,要养活二老四少六口之家:四个孩子,三个上大学,一个上中学,其家累为全校教师之最。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事,这位年龄最大、工作最忙、家累最重的马鑑,抗穷的体力根底,也是全体教师最扎实的。在人们的印象中,“他每天早出晚归,四年如一日,不记得他曾否请过一天假”。

国文系一位同学在多年后回忆道:“生活相当艰苦,但读书空气依然是那么浓厚,除国文、英语基础课有学校编印的讲义,师生都没有教科书,都是凭授课提纲讲述。学生一边听,一边做笔记,老师讲得认真,学生学得专注,记得文学院马鑑先生讲中国文学史,不带书本,随口阐述,条理明晰,材料丰富,知识渊博,给同学们留下深刻影响。”

1945年8月的一天,马鑑到华西坝参加校长联席会议。忽然,消息传来,日本鬼子投降了!顿时,连这些老成持重的大学校长也坐不住了。马鑑立刻赶回陕西街,将路上买的两串几丈长的鞭炮交给门房燃放。校园里的师生,围着鞭炮欢呼雀跃。一会儿,蓉城就被狂欢的浪潮淹没。人们涌上街头,尽情宣泄郁结了八年之久的感情,有的放声大笑,有的喜极而泣,有的引吭高歌,有的手舞足蹈,而酒量不错的马鑑,这天晚上喝醉了。……

抗战胜利,华夏重光,“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马鑑一回香港,行装甫卸,风尘不洗,首先就去视察他的“老学斋”。真是大喜过望啊,书房安然无恙,藏书十九完好。四年来他的学生夜间就与书同睡,万卷藏书在漫长的等待中,基本上完好无损。马鑑欣喜,特请友人篆刻一枚“马氏老学斋劫余文物”的图章,以纪念这个梦想不到的奇迹。

又一次重大的抉择出现在马鑑面前,这次抉择与他的下一辈有关。还记得当年马鑑先行赴港时所带的儿子吗,他便是三公子马豫。1940年,他考取西南联大化学系,远赴昆明。1942年,空军来大学征兵,其时香港沦陷,联系中断,父母生死不明,他身受国破家亡的打击,独自应征入伍。马豫至今还记得,受训的航校门口,大书着“升官发财请走别路,贪生怕死莫入此门”的对联,不久他又赴美深造一年,回国后,成为轰炸机飞行员,多次执行战斗任务,驾机摧毁日军的地面设施。

抗战胜利后,马鑑亲眼目睹蒋介石倒行逆施,丧失民心,而内战又迫在眉睫,因而劝诫马豫千万不要卷入内战。马豫深明大义,听从父亲的忠告,借口探亲,来到香港后就不再归队,脱离空军。但他与飞机已结束了不解之缘,所以新中国诞生不久,便决定参加“两航”起义,回国从事民航工作。

1950年初,马豫夫妇决定启程,征求父亲的意见时,马鑑完全同意,坚决支持。他说:“纵观历史,中国经历过几次等于亡国的时代,但我们的国家、民族、文化,不但没有亡掉,相反,每经过一次历史的灾难,犹如凤凰涅槃,更加辉煌而强盛。你此去应当好好为祖国效劳。”他还主动提出,留下尚在牙牙学语的孙子芳荫,由爷爷奶奶来抚养,以便让马豫夫妇能集中精力报效祖国。

受马鑑影响而返回祖国的,还有他的侄子马文冲。1949年,马文冲随当时的国民党国防部南撤广州,再转台湾。后来,马文冲到香港来看望叔父,马鑑便向他详细转告上述情况,又说:国民党在抗战后的所作所为,无一不是违背民意,徒逞私心,结果把自己逼上绝路,短短四年,就被赶出大陆。这样的党国,还有什么必要为其效忠尽节呢?自古朝代屡有更迭,而祖国山河与炎黄子孙,却是一脉相承,永远不变的。你应当弃暗投明,随同父兄为振兴中华而效忠。这些话也是你父亲的意思。于是,在父辈的民族大义和爱国思想的指点下,马文冲下定决心,偕妻儿回到北京。

此时的马氏兄弟九人,只剩下他和四哥马衡,他盼望着同回宁波,寻访月湖畔的故居,拜祭盛垫桥的祖坟。万没想到,1952年,马衡却在运动中莫名其妙地受到严厉批判。年逾古稀的爱国老人,无法承受这莫大屈辱,不久便去世了。马文冲则在紧接着的“肃反”运动中,就被当作“台湾潜特”嫌疑,劳动改造二十年。消息传到香港,马鑑的震惊真是无可比拟。回家的打算,只得暂时作罢。

不过,相比于他的二哥与四哥,马鑑应当说还是幸运的。1958年国庆节,中国政府邀请马鑑以香港知名人士的身份赴京观礼时,马鑑不仅欣然答应,还以七十五岁高龄,亲自担任了观礼团的团长。

无论如何,我们都可以理解马鑑先生的那份百感交集的家国情怀吧。想一想,一门五马之中,如今活着的,唯有他老五了。自抗战胜利之后,他就不曾再回到祖国内地,锦绣河山,长江黄河,怎么能不日思夜想呢。观礼团由武汉溯长江而上,穿越举世闻名的三峡,盘行于上青天的蜀道,渡秦关,转洛阳,年过古稀,体弱多病,致使他刚抵洛阳,就不幸病倒了。马鑑被送往北京协和医院,这正是当年他从南方北上时的第一站,他在这里经历了整整八年岁月啊。那阔别二十二年的北京,他曾详细计划过,要重游哪些旧地,要会晤哪些亲友,如今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观礼归来半年后,1959年5月23日,马鑑在昏迷中与世长辞。享年七十六岁。老人的心境非常平静,觉得自己死而无憾了。在事业的终端,已有两个儿子克绍箕裘。——马蒙步父亲之后尘,成为香港大学教授兼中文系主任;马临则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担任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成为著名的爱国教育家。

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叱咤风云的经历,腰缠万贯的财富,只管尽其所学,竭其所能,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走完这漫漫人生路,仰不愧于天,俯无怍于地。母亲,如今我亦身为一名教师,我想成为马鑑先生这样的人。

六:马准——梁祝文化研究的先驱

马家老七马准,是我认识最不清晰的一位先生。他研究梁祝,研究有关爱情的故事,他还有些神秘,他是马家兄弟中有过明显缺憾的人,他甚至出过家。当我想到他的时候,眼前飘过了一对蝴蝶,因此,我用“浪漫”来形容这个早逝的先生。

说到蝴蝶,这真是一种奇妙的巧合,今天鄞州的地形,就象一只展翅的蝴蝶,而梁祝公园,就在鄞州高桥,彩蝶的左翅膀上。

爱情总是叫人无限地想往,此刻,我站在鄞州高桥镇梁祝公园的正大门入口处,想起了宁波乡谚:若要夫妻同到老,梁山伯庙到一到。此时,一曲缠绵绯侧的乡音缭绕在我的耳边:梁哥哥,我想你,三餐茶饭无滋味,贤妹妹,我想你,衣冠不整无心理,梁哥哥,我想你,懒对菱花不梳洗,贤妹妹,我想你,提起笔来字忘记;

梁哥哥,我想你,东边插针寻往西,贤妹妹,我想你,哪日不想到夜里,梁哥哥,我想你,哪夜不想到鸡啼,你想我,我想你,今生料难成连理……

想起孩提时代,就想起了童年时代我的保姆。母亲,您一定不会忘记我们的新昌阿姨,这位爱唱越剧的保姆在墙上用毛笔描上两句戏词,翻来覆去地哼唱:梁山伯来祝英台,前世姻缘分不开。久而久之,我们这些才三、四岁的孩子也会跟着唱了。可我们并不知晓这其中的情事。

夏天的雨后,站在屋后的花园里,看见一对黑底大花蝴蝶上下翻飞,保姆告诉我们,这就是梁山伯与祝英台变成的蝴蝶啊。我们喜欢和追遂着它们,但我们不知道,这故事是从哪里来的,是谁先开始诉说的,是如何开始流布的。

一百年前的一门五马兄弟之中,是不是也有一位与我的童年一样呢?他是不是也在雨后的田野上追逐过那一对对的彩蝶呢?

从图片上看,马准和他的二哥马裕藻长得最像,圆圆的脑袋,戴一副圆眼镜,大大的前额,头发稀少整齐地从左扫向右边。面容和其余几位兄弟有些不一样的地方,是他的下巴坚实,颈项略侧,以示对生活的某一种疏离。他的表情也显得略有些古怪,仿佛有什么难言之隐不便道来。在马氏排行中他行七,因为六哥早夭,他上面就是五哥马鑑,他比五哥只小四岁,宗教信仰上却走了完全不同的道路,五哥信了基督,他却是个佛教徒,一度还曾出家为僧。马氏兄弟中关于他的记载最少,但关于他的想象空间却又仿佛是最多。出世入世,出家还俗,聊聊数语便已经勾划出他激烈而极至的人生。

据后人记载,马准本是一个很善言谈、又很风趣的人,但曾有某种嗜好,影响了他的一生。是什么嗜好呢?我站在梁祝公园巨大的梁祝塑像前猜测,在那个旧时代里,或许就应该是吸服鸦片吧。那个时代此一嗜好也并不算特别出格,严复、刘文典、包括吴昌硕这些大文化人当时也都吸食鸦片。但马氏一族不同,他们是一门君子,在兄弟仲伯之间,马准便略显其瑕。

对佛学的兴趣贯穿了马准的一生。他本字太玄,便自号太玄居士。与马氏一门兄弟的治学同出一门,他对书籍、文字、目录学有着强烈的兴趣,这也正是马家的强项,曾在京师图书馆工作6年,1913年起先后任北京大学、燕京大学担任教授。后到中山大学图书馆工作,为图书馆的发展作出了因有的贡献。

中山大学图书馆创办于1924年,1926年改名为国立中山大学图书馆。同年,傅斯年从国外留学回来后去了中山大学,受聘于文学院院长,他自然就要招兵买马。而他的北大同学、最好的朋友顾颉刚,则是他首选人物。顾一到中山大学,他们便共同创立了民俗学会。而马准正是他们当年在北大从事民俗学运动时的一名猛将,因顾颉刚邀请,1927年的马准来到了广州中山大学,专门负责图书馆工作。

但马准先生真正的卓越贡献,则在于他的民俗学研究上。他对文化的一大贡献与他的家乡有关——马准被后人称之为梁祝文化研究的先驱,应是当之无愧愧的。而关于这一个特殊的贡献,我们如果不曾亲临梁祝公园来感同身受,又是几乎有可能会忽略的。是啊,人们是很容易这样比较的:相对于十三年北大国文系主任的二哥,相对于十九年故宫博物馆馆长的四哥,一个关于家乡蝴蝶爱情的民间故事的研究者,在天平上一放,究竟有着多大的可比性呢!

然而,你只要站在这里,感受爱情,你就会深深地认识到马准的深情与卓越,他曾经从事的是多么深沉庄严的发现与研究啊!

同类推荐
  • 2013年诗歌排行榜

    2013年诗歌排行榜

    编选了2013年发表在各类文学刊物及诗人博客上的优秀诗歌,全面展现了2013年中国诗歌创作成绩和美学风貌。在选编和评选过程中,编者坚持性、思想性和文学性的良知。从作品的价值上反复斟酌、碰撞、判断、从而披沙拣金,把具有广泛影响的、具有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优秀作品评选出来,汇编成册。
  • 把手指放在伤口上

    把手指放在伤口上

    本书收入了我国第一位在以色列获希伯来文学专业博士学位的钟志清女士在过去十余年间发表的38篇学术随笔、文章与论文。
  • 不惑卮言

    不惑卮言

    近几年来,国内学界对文学经典问题的讨论非常热烈,大家围绕经典的含义,经典的建构、解构与重构等问题,从文化逻辑、消费关系、民族身份、图像扩张、传播机制等方面展开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理论观点。但是,这些著述不能被看做是对于经典问题的一劳永逸式的解决,相反,这个老话题当中却蕴藏着许多新问题,需要我们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和认识。
  • 藏獒的精神

    藏獒的精神

    《藏獒的精神》是一部散文集,汇聚了杨志军几十年来的所忆、所思与所想,堪称一部伟大的心灵著作。在书中,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了自己与藏獒的不解情缘,记录了高原的美丽与哀愁,人文与恋歌,灵魂与气质,赞美了西部人的西部精神,诉说了自己在寻求精神出路过程中的挣扎,同时还反观了当今国……
  • 爱就是不断地忘却和遇见

    爱就是不断地忘却和遇见

    这本书会让读者看到,我们辛辛苦苦来到这个世界上,可不是为了每天看到的那些不美好而伤心的,我们生下来的时候就已经哭够了。而且我们,谁也不能活着回去。所以,不要把时间都用来低落了,去相信,去孤单,去爱去恨,去闯去梦。你一定要相信,只要努力去爱,努力奔跑,世界就在眼前。
热门推荐
  • 我的身高一百五十三厘米

    我的身高一百五十三厘米

    我叫艾妞,身高1米53!你知道一个身高不足155的女生平时是怎么过日子的吗?——学校排队永远第一,地铁永远够不到上环,公交车上永远闻别人腋下的味道,跟别人合照永远不在一个屏里!最最主要的是,170以上的男生永远不会想和你恋爱,160-170的男生更加远离你,因为为了后代。那么到底怎样的男生会看上我呢?天知道!!所以我一直在祈祷。如果上天能给我长高5cm的机会,我愿意折寿五年来换取!一直游离在自己自卑的世界中,现实让我无法相信爱情。可是真的,到最后你会发现,不管你曾经被伤害得有多深,总会有一个人的出现,让你原谅之前生活对你所有的刁难。即使你很矮,很胖,很老,很丑,很另类,也请相信爱情...
  • 玄戎歌

    玄戎歌

    武林千年宗派林立,有一宗破军,有一曲玄戎。酒馆小二叶昀偶得破军宗“原血”,腥风血雨就此掀起。江湖之大庙堂之高竟无容身之地,武林大乱天下大乱只待破军出关。沉睡在钢铁摇篮中的英雄,终将苏醒。
  • 草莓味的小甜饼

    草莓味的小甜饼

    一个学霸和一个伪学渣的甜甜故事甘甜来学校的第一天就有人善意的提醒她,她的同桌不能惹,好吧,没见到同桌,他们说不能惹就不要惹,我要学习,这是甘甜最初的想法。见到同桌后她更想当小透明了,可是,为什么这个同桌总是打扰我学习?不仅如此,还意外的当了他的补习老师,可是,他为什么那么笨啊?什么时候他能聪明点啊!小剧场-有一次江星言带着儿子去超市买东西,他直接从货架上拿了一大袋草莓味的酸奶放进购物车,儿子拉了拉他的衣角:“爸爸,我不喜欢和草莓味的酸奶。”只见江星言瞥了他一眼,说:“我媳妇儿喜欢就够了,你喜不喜欢关我什么事。”
  • 好想告诉你我爱你

    好想告诉你我爱你

    花痴的小冉,遇到温柔的他,变得腼腆,她想她是坠入爱河了。而当他们顺利在一起后,他却要走了。他知道她不肯,所以宁愿编造一个谎言来刺伤她的心……(樱:啦啦啦~我就说这么多啦!快去看正文吧!╭(╯ε╰)╮^O^)
  • 沧神诀

    沧神诀

    相传两百年前,江湖中曾有一武宗圣者,名号“无寻”,领略万千奇术,广知天文地理,所创独门“沧神派”,隐于世间。无寻生平淡泊名利,却有盖世神功,武学天人,传说无人及其对手,亦被世人奉为“尊神”。无寻一生精于武学,临终前所著“沧神诀”,集世间奥术功法。传说得此功法者,可为当世之神,武林中觊觎者数不胜数,皆欲图夺取“沧神诀”,据为己有,称霸天下。为避免神功落于歹人之手,无寻临死前,将“沧神诀”分为八部,交予自己最信赖的八位弟子保管。无寻死后,八位后生遵其师命,带着各自的神功部分隐于世间,从此消失江湖……明朝初年,天下刚定,武林四圣之一陆清风,生前所铸绝世魔刀,临死前将其所在之处绘成宝图,交予爱徒。谁知消息传出,江湖再起波澜,神秘教派蠢蠢欲动,为寻魔刀下落,已然悄悄伸出魔爪……陌云村少年误入其中,怎料牵连身世秘密。剑道大会再起,魔刀下落浮出,却不想两百年前的“沧神诀”秘密,竟一步一步重现世间……
  • 从零开始读懂销售学

    从零开始读懂销售学

    简单实用的销售书,总结了与成功销售息息相关的忠告和方法,提出了操作性强的销售技巧。帮助每一位有志成为销售精英人士提升业绩水平,走向成功之路。本书通过产品推介、客户沟通、客户谈判、成交细节等方方面面的介绍,让读者掌握销售中的各种细节问题,发挥优势,规避劣势,真正地以卖出产品为目标。
  • 失忆萌妻,首席老公爱吃醋

    失忆萌妻,首席老公爱吃醋

    林子瑶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会失忆,也不知道为什么自己看见的这位首席大大就脱口而出叫他老公。于是这位冰山首席就这样被她稀里糊涂地套牢了。
  • 炫舞之逸蝶风舞

    炫舞之逸蝶风舞

    蝶飞风舞,究竟是蝶的痴迷还是风的不舍,花开花落,风随随蝶舞,只为伴蝶左右,风去风来,蝶寻风万里,只为随风起舞……群号:480625959
  • 美女总裁的超凡高手

    美女总裁的超凡高手

    他曾是华夏第一兵王,代号“幽暗之羽”,回归都市本想安静的开着出租车,奈何却成为清润集团美女董事长的司机兼保镖。树欲静而风不止,本想平静的生活奈何对手的咄咄逼人,他只能用热血浇铸铁拳,用绝对的实力将对手踩在脚下。且看最牛兵王如何纵横都市,当我再次出现,所有的规则我都要重新订立!他是传奇,他被称为第一兵王!!!217641940群号
  • 久旱逢雨十二滴

    久旱逢雨十二滴

    唐拾贰,一名私企组织的特别员工,他制造意外假死,侥幸脱离了私企组织的掌控,本想能够脱离控制,过上普通人的生活,不曾想,普通日子没过多久,便在一系列事情中,站到了这个私企组织的敌对立面…唐拾贰与王叁柒群:707143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