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813600000229

第229章 赵收天下且以伐齐

【原文】

赵收天下①,且以伐齐。苏秦为齐上书说赵王曰②:“臣闻古之贤君,德行非施于海内也,教顺慈爱非布于万民也,祭祀时享非当于鬼神也③。甘露降,风雨时至,农夫登,年谷丰盈,众人喜之,而贤主恶之④。今足下功力非数痛加于秦国,而怨毒积怒非素深于齐也⑤。臣窃外闻大臣及下吏之议,皆言主前专据以秦为爱赵而憎齐⑥。臣窃以事观之,秦岂得爱赵而憎齐哉!欲亡韩吞两周之地,故以齐为饵,先出声于天下,欲邻国闻而观之也⑦。恐其事不成,故出兵以佯示赵、魏⑧。恐天下之惊觉,故微韩以贰之⑨。恐天下疑己,故出质以为信。声德于与国,而实伐郑韩⑩。臣窃观其图之也,议秦之谋计必出于是。

“且夫说士之计皆曰:‘韩亡三川,魏灭晋国,市朝未罢而祸及于赵。且物固有势异而患同者,又有势同而患异者。昔者楚人久伐而中山亡。今燕尽齐之北地,距沙丘而至钜鹿之界三百里,距于扞关,至于榆中千五百里。秦尽韩、魏之上党,则地与国都邦属而壤界者七百里。秦以三军强弩坐羊肠之上,即地去邯郸百二十里。且秦以三军攻王之上党而危其北,则句注之西非王之有也。今逾句注、禁常山而守,三百里通于燕之唐、曲逆,此代马、胡驹不东,而昆山之玉不出也,此三宝者,又非王之有也。今从于强秦久伐齐,臣恐其祸出于是矣。昔者,五国之王尝合横而谋伐赵,参分赵国壤地,著之盘盂,属之仇祚。五国之兵出有日矣,齐乃西师以禁秦国,使秦废令素服而听,反温、枳、高平于魏,反三公、什清于赵,此王之明知也。夫齐事赵,宜为上交,今乃以抵罪取伐,臣恐其后事王者之不敢自必也。今王收齐,天下必以王为义。齐抱社稷以事王,天下必重王。然则齐义,王以天下就之;下至齐暴,王以天下禁之,是一世之命制于王已。臣愿大王深与左右群臣详计某言,先事成虑而熟图之也。”

【注释】

①收:犹言合,此指联合。按:本文文字错讹较多,据帛书第二十一章及《史记·赵世家》进行了校正。②秦:鲍本:“秦”作“厉”,缪文远本:“‘秦’,《史记》作‘厉’,鲍本亦据《史记》改,非是。赵王,赵惠文王,此在其十四年。”从缪本。③时享:宗庙四时的祭祀,古代帝王及臣民都行时享之礼。④甘露:即甜美的露水,古人迷信,以为天下太平,则天降甘露。时至:按时而至,按时到来。登:成热,完成,此犹言丰收。丰盈:富足,充足。恶:犹言心神不安。按:贤君认为天下丰足,不是自己给予百姓的,故心神不安。⑤非数(shuò朔)痛加于秦国:并没有屡次给秦国增加痛苦,犹言没有多次与秦国交战或攻伐。鲍本:“谓战伐。”怨毒:极端怨恨。积怒:积久而成的愤怒。非素深于齐:一向没有齐国深。此句姚本作“而怨毒积恶,非曾深凌于韩也”。据帛书、《史记》改为“而怨毒积怒非素深于齐也。”⑥专据:据郭希汾本:“专据:犹独断也。”憎齐:此句的“憎齐”与下旬的“憎齐”、“以齐”,姚本作“憎韩”、“以韩”,据帛书与《史记》改。⑦先出声于天下:先在天下声言。观之:指观秦国爱赵之事。鲍注:“观其爱赵。”⑧佯示:指假装给赵国、魏国看。⑨微韩以贰之:犹言微伐韩国来消除诸侯的怀疑。贰,犹言怀疑。郭希汾本:“贰,犹疑也。”⑩声德于与国:声言对盟国友好。德,好处,此犹言友好。与国,盟国。伐郑韩:进攻郑国韩国。郑,姚本作“空”,帛书作“郑”,从帛书。议:鲍本:“议,犹意。”料想。秦之谋计必出于是:犹言秦国的计谋一定从这里表现出来。之,姚本作“以”,缪文远本作“之”,从缪本。三川:见《西周策·韩魏易地》注。晋国:指原晋国的绛邑、安邑(在今山西夏县)之地。市朝未罢:即朝市未罢,此言时间极短。姚本作“恃韩为穷”,帛书作“市朝未罢,”从帛书。物:事物,事情。楚人久伐而中山亡:犹言楚国连年为诸国所伐,赵国乘机灭亡了中山。缪文远本:“楚怀王未年至顷襄王初年,楚连年为诸国所伐,赵乃乘间灭中山。据《史记》,周赧王十二年(前303年),齐、韩、魏伐楚。赵攻中山。周赧王十四年(前301年),秦、齐、韩、魏攻楚,败楚于重丘,斩首二万。赵攻中山,中山君奔齐。周赧王十五年(前300年),秦伐楚,取襄城。周赧王十七年(前298年),秦伐楚,大破楚军,取十六城。周赧王十九年(前296年),魏伐楚。周赧王二十年(前295年),赵主父与齐、燕共灭中山。”燕尽齐之北地:燕国尽数得到了齐国北部黄河以北的土地。尽,鲍本:“尽,言得其地。”姚本作“今燕尽韩之河南”,《史记》作“燕尽齐之北地”。从《史记》。距:犹自,起。沙丘:地名,在今河北广宗西北大平台。钜鹿:地名,在今河北平乡县。扞关:地名,在今湖北长阳西。榆中:地名,在今陕西榆林县东北。国都:指赵国的都城。邦属:犹言国都所管辖的地区。壤界:边境接壤。界,姚本作“挈”,帛书作“芥”,与“界”通。从帛书。强弩:强有力的弩箭。坐:据守。羊肠:地名,因其坂长三里,盘曲如羊肠,故名。其地在今山西壶关县东南。羊肠,姚本作“羊唐”,帛书及《史记》并作“羊肠”,从帛书、《史记》。即:犹则。地去邯郸百二十里:姚本无“百”字,帛书作“地去邯郸百二十里”,从帛书。句注:山名,又名陉岭,在今山西代县西北。逾:越过。姚本“逾”作“鲁”,鲍本“鲁”作“逾”,从鲍本。禁:禁止通行。常山:即恒山。守:犹言关闭。唐:燕国地名,在今河北唐县东北。曲逆:燕国地名,在今河北完县东南。姚本“曲逆”作“曲吾”,缪文远本“曲吾”作“曲逆”,从缪本。今从于强秦久伐齐:姚本作“今从于强秦国之伐齐”,帛书作“今从强秦久伐齐”,缪文远本作“今从于强秦久伐齐”,从缪本。五国:指秦、齐、魏、韩、燕。著之盘盂:犹言盟约铸刻于盘盂之类的青铜器。仇祚:同“酬酢”。饮酒时主客互相敬酒,主敬客曰酬,客还敬曰酢。鲍本:“言其相属伐赵于酬酢之间。”一说,“属之仇祚”,犹言把五国的誓约书写在彝器和册籍上。可供参考。西师:向西出兵。废令:废除称帝之令。姚本作“发令”,帛书作“废令”,从帛书。素服:白色的凶服,表示服罪。温:地名,在今河南温县西南。枳(zhǐ纸):通“轵”,地名,在今河南济源县南。高平:地名,在今河南济源县西南。三公、什清:原赵国地名,今地不详。夫齐事赵:姚本作“夫韩事赵”,帛书作“夫齐之事赵”,鲍本“韩”作“齐”,从鲍本。宜为上交:姚本作“正为上交”,缪文远本作“宜为上交”,从缪本。抵罪:抵偿其应负的罪责。抵,当,犹言使各当其罪。今王收齐:姚本作“今王收天下”,鲍本“收”下补“齐”字,缪文远本作“今王收齐”,把“天下”归下句,从缪本。以王为义:姚本作“以王为得”,帛书及《史记》并作“以王为义”,从帛书、《史记》。齐抱:姚本作“韩危”,帛书及《史记》并作“齐抱”,从帛书、《史记》。齐义:齐国认为赵国仁义。鲍本:“赵得天下之交而屈就齐,故齐以为义。”齐,姚本作“韩”,鲍本作“齐”,从鲍本。齐暴:姚本作“韩慕”,帛书作“齐逆”;“慕”,《史记》作“暴”;“韩”改“齐”,从帛书;“慕”改“暴”,从《史记》。一世之命:一个时代的命运。详计某言:姚本作“卒计重谋”,帛书作“羊(详)计某言”,从帛书。

【译文】

赵国联合诸侯,准备进攻齐国。苏秦为齐国上书赵王说:“我听说,古代的贤君,虽然他的英明政治措施尚未施行于全国,他的思想教育、仁爱之心尚未遍及百姓,祭神祭鬼的四时供享尚未符合鬼神的要求,可是,风调雨顺,农民年年丰收。这样,人民喜悦,贤主因无德而获福却心情忧惧不安。现在,您对秦国既未出大力,又未建奇功,齐国对您也未深恶痛绝,可是,我听说,群臣在议论,都说大王以前总认为秦国爱怜赵国而怨怪齐国。我根据事实看,秦国怎能怨怪齐国而爱怜赵国呢?只因想消灭韩国,并吞两周之地,所以才拿齐国当诱饵,事先造出舆论,放出空气,使邻国听了都以为秦要伐齐,而对秦国放心,失去警惕。秦国怕他的计谋不能实现,所以假意出兵,做给赵国和魏国看,又怕诸侯警觉,所以向韩国征兵,迷惑天下人的耳目。又怕诸侯疑惑自己,所以派出人质,以取得信任。这样,在舆论上尽力宣扬秦国对盟国如何友好,实际上却暗中要孤立无援的韩国。我看秦国的意图,它的计谋一定是这样。

“再说,一般游说之士,总认为韩国失去了三川,魏国失去了旧都安邑,因此韩国处境还未困窘,赵国就要大祸临头。何况事情的发展总会有情势不同而祸患相同、情势相同而祸患不同的呢?从前,中山国依靠齐、魏,对赵失去警惕,因秦和齐、魏长期进攻楚国,赵国就乘机灭了中山。现在燕国尽得了齐国黄河以南之地,而离沙丘至钜鹿只有300里,离赵国的关至榆林只有1500里。秦国尽得了韩、魏的上党,这两地各国接界只有700里。秦国以强大的武装力量坐守羊肠阪道,则距邯郸仅仅120里。而且,秦国又以大军进攻赵国的上党,而危其北,则句注以西将被秦国占据。如果秦国驻守句注,控扼常山,只有300里就通往燕国的唐、曲吾。这样,代地的马、胡地的狗,昆山的美玉将不会为您所有。所以说,如果大王要跟着强秦去进攻齐国。我担心这就是大祸的根源。“从前,秦、齐、韩、魏、燕五国连横,合谋进攻赵国,三分其国,他们的盟约刻在盘盂上,写在书册中,五国即将出兵,而齐国却背约攻秦,迫使秦国败服而听命于齐;把温、积、高平等地归还给魏国;把径分、先俞两地归还给赵国,这是大王清楚了解的。“应该说,齐国帮助了赵国,正好与它建立亲密关系。可是,现在赵国却兴师问罪,去讨伐齐国,我担心以后帮助大王的国家就不敢自信,很难预料自己的命运了。如果大王联合齐国,诸侯将认为大王很讲恩义,齐国也将倾心维护大王。这样,诸侯必以大王为重。如果,秦国按道理行事,大王就可以和他联合;如果秦国不讲道理,肆意逞凶,大王可以联合诸侯攻取秦国。这样,天下的命运将控制在大王一人之手。我希望大王与左右大臣周密地重新谋划,事先深谋远虑,认真策划才是。”

同类推荐
  • 变革风生(1980-1989)

    变革风生(1980-1989)

    本书综述了记载了自1980年至1989年以来中国近代历史大事件。
  • 状元全录(上)

    状元全录(上)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史、又充满着生机与活力的泱泱大国。中华民族早就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前赴后继,绵延百代。
  • 王者遗风

    王者遗风

    传说中,天上的每一颗星辰都代表着一个欲界生灵,或大或小,或明或暗,或闪或定,皆是这个生灵的表现,古人观星象而知天下,殊不晓,可怜身是眼中人。
  • 真宋之古槿花开处

    真宋之古槿花开处

    真正的宋朝是什么样子?操着普通话大把花银子,那肯定是要被当细作的。真正的宋朝是怎样打仗的?用几个将骑着马用大刀片对砍决胜负,其实那也是来搞笑的。地雷,火枪,手榴弹……其实我们宋朝的祖宗们便已发明:“火药炮”埋设于地下,突火枪为竹制枪管,手铳、手炮为铁制枪管,“火球”、“火炮”、“震天雷”与现代手榴弹原理一般。大炮自不必说,活塞火焰喷射、毒药烟毬、火箭、蹴鞠、报时机器人……八大科技、一百项发明,这才是我们辉煌的大宋。让我们随着四位现代人的穿越,一道去目击蒙古铁骑毁灭之前大宋,真正的大宋。
  • 最伟大的王②统领亚洲兵团

    最伟大的王②统领亚洲兵团

    在亚洲的历史上,有这样一些帝王,他们征战沙场,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他们励精图治,治理了偌大的国家,他们修身养性,文史千古风流,他们的名字呗记录在史书最光辉的扉页上,他们是亚洲历史上最伟大的王。
热门推荐
  • 我的猫咪在天堂

    我的猫咪在天堂

    这是一本用几十张黑白照片和真诚的文字共同记录下来的猫国回忆录。它讲述着一个猫咪家族和一个老北京家庭在不经意间跨越60年的真实故事。历经了运动、地震、拆迁、城市化和市场经济,有太多的时代变革和生死离别变更着人与猫国的生态版图,而守望彼此却成为了一代代猫咪和一代代主人流淌在岁月亲情里温情的习惯。我不得不告诉你,这不是一本以“至猫奴”为名的媚俗宠物书,而是一本因笔触真诚才感人至深的回忆录,是一本以大量实用而非功利的养猫经验和气势磅礴的猫国历史为支撑的猫国百科全书。当你被它打动的时候,一部猫国的史诗长卷便渐渐铺开……
  • 98k甜爱

    98k甜爱

    “姜小灵,把《把出师表》背完,我就亲亲你”“凌昊然,把这本物理题背完,我就抱抱你”…………“小矮子,这么快就忘了我?”“原来是你呀,小冬瓜”…………“昊然,我给你念句我喜欢的诗听吧”“好啊”“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怎么,儿,想我了?”…………蛮横女学霸VS娇羞小奶狗nonono结果是——软萌小VS霸道小狼狗儿时的惊鸿一瞥,让小男孩记了五年,五年前,你不辞而别,再次见面,我会让你主动喜欢我青春小甜文,不怕腻就来看看!!!PS:男生是小奶狗的性格一直都是装给女主看的,从头到尾都是小狼狗,使计让女主爱上他,嘤嘤嘤
  • 君未生吾已老

    君未生吾已老

    那年夏天她十八岁,他十五岁。蒋遇萌开玩笑说:“庆庆,姐姐等你个十年八年的,到那会儿我们就可以结婚了呢,啊哈哈哈哈”少年低着头没说话。蒋遇萌尴尬说道:“哎呦!姐姐开……”“好。”蒋遇萌瞪大眼结巴:“啊!你你你你。”孟庆离:“等我成年了,我们在一起吧。”
  • 现实大乱斗

    现实大乱斗

    主要是日记小说,和随笔记录那些生活趣事。
  • 我的海神男友

    我的海神男友

    神本自然,由天、海、地形成的整个世界诞生了一批自然生灵,后世人类称他们为神,海国太子海神意外下凡与墨家后世展开了一番奇妙之恋,但神规中,禁止神与人恋。
  • 仙宇

    仙宇

    敲闷棍,我是祖宗!鹬蚌争,我是渔翁!被判定为不能修仙的修仙世家弟子杜宇,机缘巧合下得到了神秘的宇晶,掌握的第一个神通便是隐身!
  • 彼岸花祭为谁开

    彼岸花祭为谁开

    她是冥界公主,未来的冥界女王;他是圣界之子,未来的圣界之王。她为他付出一切,他却听信别人辜负了她,心碎的她黯然离开,一年后最强回归,她与他之间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 团宠大佬在线掉马甲

    团宠大佬在线掉马甲

    (女扮男装,双洁,1V1,扒马)①听闻,银樱的转校生荣登校草榜,离一号校草只差一步之遥。舞蹈,电竞,学习样样精通,是位上课睡觉考试也能考第一的主。一个课间,校草No.1问她,“这次考试我考第一……”话未说完,转校生打断他,“第一是我的。”校草No.1宠溺的笑道,“好,第一是你的。”我是第一,第一是你的……②中了蛊毒的苏少,命不久矣,只有修罗岛的药才能救他。之后,修罗岛的人拿着一个药瓶闯入他家,毕恭毕敬的说,“这是岛主让我们给您的。”转校生抱着手机看着好友发来的消息,发现自己的马甲好像一个接一个的掉……
  • 冰山影后萌萌哒

    冰山影后萌萌哒

    苏沁暖,不知道为什么重生了,本应走上人生巅峰的她,来到了现代,看冰山美人如何走上影后之路。
  • 世间温暖集

    世间温暖集

    如果有一天我看不见世间万物,你该如何适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