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813600000242

第242章 武灵王平昼闲居(2)

①武灵王:赵国国君,名雍,赵肃侯之子,公元前325年~前299年在位,后传位于王子何,即赵惠文王,自号主父。平昼:平日。鲍本:“无事之日,犹平日。”肥义:赵国大臣。鲍本:“赵相也”。侍坐:陪坐,陪从左右,侍奉应对。侍,陪从尊长身旁。②世事:当世事情。权,权衡,衡量。念简、襄之迹:追思简子、襄子的功业。胡狄:亦作胡翟,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名。③嗣立:继位为君。先德:祖先的功德。④错质务明主之长:犹言委身从政一定要显扬君主的长处。错,犹言委。论(lún仑):通“伦”,道理。⑤道民便事之教:诱导民众便利行事的教化。道,通“导”。明古先世之功:明于往古超越当世的功劳。先,犹言高出。鲍本:“先,犹高。”⑥穷:穷困,此指未能显达。弟(tì替)长:顺从尊长。弟,通“悌”,顺从。鲍本:“弟,顺也。”通:处境顺利,做官显达。⑦分(fèn奋):本分。⑧襄主:即赵襄子。启:开发。卒世:犹言举世。鲍本:“卒世,犹举世,言举世无能察此。”⑨敌弱者:此指与弱者为敌。享:享受,得到。往古之勋:指简子、襄子的勋业。⑩高世:高出当世。必负遗俗之累:犹言一定遭到背离世俗的指责。负,遭受,遭到。累:牵累。独知之虑:犹言独到的见解。被:遭到。怨,姚本作“恐”,《史记》作“怨”,从《史记》。胡服:胡人的衣服。此指穿胡人的衣服。疑事:办事犹疑不决。疑行:行动犹疑不决。即定负遗俗之虑:犹言立即确定这种违离世俗的决心。殆:大概,恐怕。至德:最高的道德。不和于俗:不附和旧的风俗。舜舞有苗:即舜舞干戚,有苗乃服的省文,舜拿着盾牌大斧跳舞,有苗才归服了。有苗:即三苗,上古南方少数民族。鲍本:“不用兵而舞干羽,欲以服人,亦异于俗”。袒(tǎn坦):脱衣露体。裸国:尚未开化,还不懂得穿衣裳的原始部落。郭希汾本:“相传在侏儒国东南,国人均裸体而处,故名。”非以养欲而乐志:并非以此来满足欲望娱乐心志。要(yāo腰)功:追求功名。要,同“邀”。暗于成事:对已成之事还看不明白。见于未萌:在事态尚未露出苗头之际就能觉察。戚:忧虑,忧伤。驱世:犹言举世,所有的人。遂胡服:于是就穿了胡人的服装。王孙绁(xiè泄)、公子成:赵国公族。下文中赵文、赵造也是赵国公族。公子成是武灵王叔父。亲:双亲,父母。公行:公认的正确行为。通谊:普遍适用的道理。谊,通“义”。作教易服:犹言作出教育人们改穿胡服的榜样。制国有常:管理国家有常规。经:此指准则。令行为上:以命令能够执行为最好。明德:修明德政。论贱:犹言考虑到卑贱者。论,议论,计议,此处犹言考虑。信贵:使尊贵的人信守。出:此犹言开始。止:犹言成。见(xiàn现):通“现”,显现。辅公族之议:犹言附和公族反对胡服的议论。辅,犹言附合。公族:姚本作“公叔”,金正炜本作“公族”,从金本。因:倚靠,根据。名不累:犹言名声不受损害。慕公叔之义:犹言仰慕公叔的义行。慕,仰慕,借重,此犹言仰仗。姚本作“募”,鲍本、《史记》均作“慕”,从鲍本、《史记》。不佞(nìnɡ宁去):不才,自谦之词。寝疾:卧病,实际是假装有病。先进:及早进言。中国:此指中原一带地区。睿(ruì锐):英明,有远见。异敏技艺:奇异精巧的技能。试:试行,应用。观赴:观摩,向往。赴,奔赴,趋向。蛮夷:泛指中原以外四方的少数民族。义行:效法遵行。义,通“仪”,取法。释此:放弃这些。此,指上文中中原固有的东西。畔学者,离中国:违反学者之教,背离中国的传统。畔,通“叛”。自请:亲自告诉。请,犹言告诉。观其乡而顺宜:犹言考察当地的风俗而因地制宜。乡,周制以一万二千五百家为乡。厚:雄厚,增强。被(pī披)发:披散着头发。被,通“披”。文身:在身上刺花纹。越人常居水中,以为文身可避蛟龙之害。错臂:站立时两臂交叉,指没有礼貌。左衽(rèn刃):衣襟向左掩。衽,衣襟。瓯(ōu欧)越:我国古代民族名,“百越”的一支,又称东瓯,居住在浙江南部及福建一带;又指瓯越族居住的地区。黑齿:用草汁染黑牙齿。雕题:在额上刺画花卉,涂以青丹。题,额。鳀(tí提)冠:用鲇(nián年)鱼皮做帽子。鳀,即鲇鱼。鲍本:“鳀,大鲇,以其皮为冠。”秫(shù述)缝:指缝纫粗拙。秫通“鉥”,长针。大吴:即吴国,在今江苏南部。礼服不同,其便一也:犹言礼仪、服饰虽各不一样,但它便于做事为原则却是一致的。用:指用的衣服器物。教离:政教法令分岐。离,离异,分歧。又况山谷之便:犹言又何况地处偏僻山区就更应该考虑便于行事了。去就:犹言对礼俗的舍弃和采用。去,离开,引申为舍弃。就,靠近,引申为采用。穷乡多异:穷乡僻壤多异俗。鲍本:“异,异俗。”曲学:邪僻学说。不知而不疑:不知道异俗就不怀疑。异于己而不非:跟自己不同的并不轻易非议它。公于求善:出于公心追求美好的东西。制俗:控制风俗,驾驭风俗。薄洛之水:指古漳水流经今河北巨鹿、平乡两县东境的一段。舟檝(jí及):指船只。檝,同“楫”。划船的短桨。东胡:我国古代东北部的一个少数民族,因在匈奴之东,故称东胡。楼烦:少数民族名,战国时居住在今山西西北部宁武、岚县一带。燕:姚本作“其”,《史记》作“燕”,从《史记》。三胡:我国古代的北方少数民族林胡、楼烦、东胡,称为三胡。姚本在三胡后有“楼烦”,《史记》无,从《史记》。晋阳:地名,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南。襄主:姚本作“襄王”,《史记》及鲍本均作“襄主”,从《史记》、鲍本。兼戎取代:兼并西戎取得代郡。攘(rǎnɡ壤):排斥,抗击。负:恃,倚仗。系累(léi雷):同义词连用,本捆缚之义,此犹言掳掠,俘获。即:则。鄗(hào浩),赵邑名,在今河北高邑县东。忿:同“愤”,忿怒,忿愤。备上党之形:戒备上党这样地形险要之处。望:期望。稽(qǐ岂)首:古代九拜之中的最敬之礼,叩头至地并作较长时间的停留。达:通晓,明白。敢:竟敢。道:陈述。闻:姚本作“间”,《史记》、鲍本均作“闻”,从《史记》、《鲍本》。令:姚本作“今”。《史记》、《鲍本》均作“令”,从《史记》、《鲍本》。劳:指从事劳作。养:指受供养。经:常道,常规。陈意:陈述自己的意愿。论:此指评定。隐忠:隐匿的忠心。蔽言:阻塞言路。禄:幸福。虑无恶(wù务)扰:考虑问题不要讨厌不同意见的干扰。忠无过罪:犹言臣下尽忠,不应当责备他失当之罪。过,过失,引申为责备。当世辅俗:犹言顺应时代附合风俗。当,犹言顺应。鲍本:“当,犹顺。”循法:遵循法度。循,姚本作“修”,鲍本作“循”,从鲍本。愆(qiān千):过失。常民:一般百姓。溺:沉迷不悟。成官:成就官职。顺政:犹言依从政令条文办事。观远:犹言高瞻远瞩。论始:讨论事物的本源,此指治国的根本原则。三代:指夏、商、周。王(wànɡ旺):用如动词,为王,统治天下。五伯(bà霸):即五霸。政;行政,执掌政务,犹言推行政令。鲍本:“政,言治行于下。”议俗:犹言议论改革的风俗。拘:拘守,拘泥。制于服:被衣服的型式所制约,指不敢改变服式。论心:犹言说心里话。下文中的“致意”,意同。势与俗化,而礼与变俱:时势与风俗一起变化,而礼法也随着一起改变。承教:秉承教令。迁:变迁,改变。与时化:随着时势的发展一起变化。为己者:此犹言志在修身的人。待:等待,依靠,犹言仰赖。制今者:犹言治理当世的人。于其释之:您还是放下那种不必要的担心。其,表示祈使的语气词。可译成“还是”。奸之属也:奸佞(nìnɡ宁)一类的行为。诬国:欺骗国家。贼之类也:就是蟊(máo矛)贼一类的行为。族宗:灭族,杀戮宗族。族,用如动词,指一人有罪戮及父母、兄弟、妻子。有此两者:指“犯奸”与“贼国”。有,姚本作“反”字,鲍本作“有”字,从鲍本。无遁:不避,不逃避。竭意不讳:竭尽忠心无所隐讳。忠不辟危,明不距人:犹言臣下尽忠就不避危险,国君英明就不拒绝别人进言。辟,同“避”。距,同“拒”。易民而教:改换民众进行教化。因民:犹言依据民众的实际情况。不劳:犹言不费很大力量。劳,费。据:依据,根据。虑径:犹言谋划起来简捷便当。鲍本:“径以步道,喻其省便。”易见:容易见功效。易初:指改变原来的风俗、礼法。胡服:此指改穿胡服。不顾世:指不顾世人的反对。志淫:心志不正。淫,邪恶。辟:同“僻”,怪僻。乱民:使民众迷惑。何古之法:效法什么古代?下文“何礼之循”句法相同。不相袭:指礼法制度不相承袭。宓戏:即伏羲,是原始社会的部落酋长,始作网罟(ɡǔ古),教民渔猎。教而不诛:只进行教化而不诛杀。诛而不怒:犹言虽用刑杀,但不意气用事;一说怒,当作“孥”,全句的意思是虽用刑杀,但不株连妻、子。亦通。治世:原作“礼世”,姚本作“理世”,金正炜本作“治世”,从金本。多:称许,赞扬。邹、鲁无奇行:邹、鲁两国不会有奇异不正的违礼行为。俗辟民易,是吴、越无俊民也:如果风俗僻异民众就会轻浮散漫,这就意味着吴、越不会有杰出之士。言外之意是吴、越虽俗僻,却有俊民。易,轻浮,不庄重。进退之节:进退举止一类的仪节。制:指衣服的型制。姚本“进退”下有“谓”字,《史记》无,从《史记》。齐常民:指使一般民众整齐划一的措施。论:此犹言衡量。不尽于马之情:不能完全了解马的性情。

【译文】

赵武灵王平日在家闲坐,亲信大臣肥义在旁陪坐,说:“大王是不是在考虑当今形势的变化?是不是在衡量军事力量的使用?是不是在追念要完成先主简子、襄子的功业?是不是在估计消灭胡、狄的利益呢?”赵王说:“继承王位,不忘先主的功业,这是国君应该做的;为国君服务,力图使国君的特长发扬光大,这是大臣应该明确的。所以,贤明的国君:平时要制定教导人民、便利国事的政令;战时要建立超越古代、盖世无双的功业。做人臣的:无官闲居时,有尊敬长辈、谦恭辞让的品德;在朝做官时,有造福人民、辅助国君的贡献。这两方面是国君和人臣的本份。现在我想继续完成襄主未完成的功业,开发胡、狄僻陋的郊野,而我这些打算终究是不会被人理解的。进攻弱小的胡、狄,用力小而功效大,可以不使人民精疲力竭。又享受到像先生建立的功勋。要想建立盖世功业的人,必然会遭到一般庸人流俗的议论和反对;有独到见解的人,必然会遭到一般人的不满。现在我想教导百姓,穿着胡服,训练骑射,而一般人一定会议论批评。”

肥义说:“我听说,谋事如果犹豫不决,就不会成功;行动如果瞻前顾后,就没有成果。现在大王就下定决心,准备接受世俗人的议论批评吧!你一定不要顾虑人们的议论、批评。议论最高德行的人,是不附和世俗之论的;建立伟大功业的人,是不与众人谋划的。从前舜帝跳苗族的舞蹈,禹帝裸体进入裸国,这并不是放纵情欲,欢娱心意,而是随俗而行,表明因时因地制宜的原则,为了建立功业。愚蠢的人看不清已经成功了的事,聪明的人在事情还没有露头时就能觉察到。大王您就按照您的打算实行吧!”赵王说:“我并不是对实行胡服还有什么疑虑,而是担心人们讥笑我。狂人高兴,聪明人却为他惆怅;愚人欢笑,贤能者却为他悲伤。世上如果有同意我的,那末实行胡服的效果是难以估量的。虽然举世皆笑我,但胡地和中山国一定为我所有。”

于是赵王就下令全国、改革服装,实行胡服。赵王派王孙给公子成传达他的意见,说:“我要改穿胡服上朝,希望兄弟也改穿胡服上朝。在家听从父母的,在朝听从国君的,这是古今公认的道理。做儿子的不能违背父母之命,做大臣的不能违背国君之命,这是先王基本的道理。现在我下令全国改革服装,而您不穿胡服,我担心天下人会为此而议论我。治理国家,有一定的法则,以有利于人民为根本;从事政治,有一定的原则,以命令能够通行为首要。所以,要想建立出色的政绩,必须为人民着想;要想贯彻政令,必然使贵戚以身作则。现在实行胡服的用意,并非为了放纵情欲,欢娱心意。凡事有了开头,成功也就有了基础;事情完成了,功业建立了,政绩必然表现出来。现在我担心兄弟违反从政的原则,所以我说了这些供您考虑。而且,我听说:“办事只要有利于国家,做起来就不会有错误;办事只要借助贵戚的力量,名声不会受到损害。所以寡人希望仰仗公叔的义行,以成就改穿胡服的功业,派绁去拜见叔父,请叔父改穿胡服吧。”

公子成再一次拜谢说:“臣下本来听说君王改穿胡服了,可是不才因为卧病在床,不能快跑去拜见君王,所以没有及早进言。君王如今下了命令,臣下坚决对君王竭尽忠诚。臣下听说,中原地方,是聪明有远见的人居住的地方,是万物财用聚积的地方,是贤圣实行教化的地方,是仁义施行的地方,是《诗》、《书》、《礼》、《乐》运用的地方,是奇异精巧技能试行的地方,是远方国家观摩向往的地方,是四方少数民族效法的地方。如今君王放弃这些固有的东西,而袭用远方的服装,改变古人的教导,更改古代的主张,违背人们的心意,背叛学者的教诲,背离中国的传统,臣下希望大王考虑这些事。”

使者把公子成的情况报告赵武灵王。武灵王说:“我本来听说叔父生病了。”立刻前往公叔成家,亲自告诉公叔成说:“衣服,是便于应用的东西;礼义,是便于行事的礼节。因此圣人考察当地的风俗而因地制宜地制作服装,根据行事的便利而制定礼仪,这是为了有利民众增强国家实力的措施。披散着头发,身刺花纹,站立时两臂交叉并向左掩衣襟,这是伍越民族的风俗礼仪。用草汁染黑牙齿,在额上刺画花卉涂以青丹,用鲇鱼皮做帽子,缝纫粗拙,这是吴国的风俗和礼仪。他们的礼节服饰虽然是不一样,但是为求便利的心情则是相同的。所以乡情不同,风俗习惯都有变化;事情不同,礼法自然也要改变。因而圣人主张,只要对人民便利,绝对不硬性统一风俗习惯;只要对事情便利,绝对不强行统一礼法,儒家的师法相同,但是礼制却不相同;中原的风俗相同,而教化却不相同;何况是深山野外的生活习惯呢!因此风俗的扬弃或接受的变化,再聪明的人也不能使它固定为一;而远近的服饰,即使是圣人也不能统一。穷乡僻壤多奇风异俗,雅辟的学者多诡辩。不知道底细不要去怀疑,和自己的习惯不同更不要加以排斥,这才是大公无私的求善之心。现在叔父所说的是世俗之论,而寡人所说的是革新之论。我国东有黄河、薄洛之水,我们和齐国、中山共同使用这些,但是我们没有船舶备用。从常山一直到代郡、上党之间,东是燕国和东胡的边境,西是楼烦、秦、韩的边境,但我们没骑射的装备。所以寡人马上准备船舶备战,招募水兵,防守黄河、薄洛之水;换上胡服练习骑射,以便防守和燕国、东胡、楼烦、秦、韩接壤的边境。以前简主没有堵塞晋阳到上党一带,襄主兼并戎狄占领代郡,再攻打胡人,这是不论愚鲁或聪明的人都显而易见的事。以前中山国仗着齐国的强兵支援,侵扰我赵国土地,俘虏我赵国百姓,并且引水围困鄗,如果没有社稷神明的保佑,那鄗就会失守。先王虽然很气愤,但是这个仇却没有报。现在假如我军能够改穿便于骑射的胡服,不但就近可以防守上党,而且更能够远报中山之仇。然而如今叔父却固守中原习俗,违背简主和襄主的遗愿,反对改穿胡服的倡议,忘掉了国家的奇耻大辱,这绝不是寡人所希望于叔父的。”

公子成再次跪地磕头说:“臣愚昧无知,没能理解君王的意旨,只知道陈述世俗的言论。现在君王既然想继承简主和襄主的遗志,以便完成先王的心愿,臣又怎敢不服从君主的命令呢?”说完了又跪地朝拜,于是赵武灵王便赐给他一套胡服。

这时赵文进谏说:“农夫辛苦耕田,君子却坐享其成,这是天经地义的常法。愚鲁的人提出的意见,聪明的人择善而定,这是教育的原则。臣不隐讳忠贞之言,君不隐藏要说的话,这就是国家之福。臣虽然愚鲁,却愿意竭尽忠诚。”赵武灵王说:“思想坚定就不能被邪恶扰乱,心地忠诚就不怕受罪过,那就请贤卿说吧!”赵文说:“顺从世道扶助民心,这是古来正道;不变更传统服饰是礼法的规定;服从法律不犯罪是民众的天职,这三者都是古圣先王的教化。如今君王竟然放弃这些,而穿用远方蛮国的胡服,这就等于变更古人教化、更改古人的正道,所以臣恳请大王要慎重考虑!”赵武灵王说:“贤卿所说的都是世俗的偏见,因为一般人都拘泥于传统习俗,而平庸的学者更拘泥于传统学说,这两种态度,用来做官和管理政务是可以的,可是却不能用来高瞻远瞩论讨国家大事。再说,夏、商、周三代的服饰虽然都不尽相同,却能拥有天下;五霸的教化虽然都不同,却能修明政治。聪明者制定教化,那些愚鲁无知的人就受到控制;贤明之士讨论风俗,那些冥顽不灵之徒就受到约束。那些食古不化的人,不能和他们讨论问题;那些拘泥世俗的人,不能和他们沟通思想。所以习俗只有按照形势演变,礼法只能跟随世俗推移,这也就是圣人治国之道。按照教化而采取行动,根据法律而排除私心,这是治民的职责。有学问的人,能按照自己的所学来改变言行,一直达到礼法的变革,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所以有主见的人不追随他人,能创新的人不模仿古人,贤卿应当放弃自己的想法!”

赵造进谏说:“不竭尽忠言的是奸臣之辈,为私利而危害国家的,这是贼害一类的人。犯了奸佞罪的人,应该处死:犯了危害国家的人,应该灭族。犯了这两种罪的人,先王明确规定要判刑,这就是臣下的大罪。我虽愚蠢,但愿意竭尽忠心;绝不畏死。”赵王说:“做臣的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无所顾忌,就是尽忠;为君的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广开言路,就是英明。竭尽忠心的大臣是不害怕危险的,英明通达的国君是不拒绝别人批评的。你就畅快地说吧。”

赵造说:“我听说:圣人不改变人民的要求进行教化,智者不变更旧的礼俗来治理国家。根据人民的要求进行教化,不用费力就会收到成效;根据人民旧的礼俗来治理国家,考虑起来方便,做起来也容易见效。现在大王要改变最初的服饰,不遵循旧的礼俗,实行胡服,而不顾人民的议论,这不能用来教化人民,树立新的礼俗。而且奇装异服,惑乱人心;习俗不正,扰乱人民。所以,国君不采用奇装异服,中原之国不效法蛮夷的邪僻行为,这些都不是用来教化人民、建立礼法制度的。而且,遵循旧的制度是不会犯错误的,遵循旧的礼俗是不会走上邪路的。我希望大王深思熟虑。”

赵武灵王说:“古今的习俗不同,究竟要遵循哪种习俗呢?帝王的礼法也不是一脉相承的,那究竟遵循哪种礼法呢?伏羲、神农教化民众而不处罚民众,黄帝、唐尧、虞舜处罚民众而不仇视民众。而到三王时代,观察时事而制定法律,按照实情而制定礼仪。所有法令制度都分别顺应时代制定,衣服、家具、器械也都讲求便利。所以治理百姓不必统一其道,要想使国家富强也不必模仿古人。当圣人兴起时,不因袭旧制就能够获得天下;当夏朝和商朝衰亡时,并没有变更礼法便灭亡了。因此可见违背古法无可厚非,而死守古礼也不足称道。如果说奇装异服违背中庸之道,难道在邹、鲁两国就都没有奇风异俗吗?如果说风情偏陋而民情陷于骚乱,难道吴越一带没有俊杰之士吗?所以圣人认为,能够保护身体的就叫‘服’,对事情有帮助的就叫‘教’,进退适度的就叫‘节’。至于衣服之制,是用来整肃民众的,并不能依此来评价贤能。所以一般百姓都随波逐流,圣贤之士也该适应世事的变化。俗话说:‘按照书本上的方法来驾御马的人,当然不能十分了解马的习性;用古礼来治理当今国家的人,不可能符合变化的实际情况。’所以泥古不化的并不能超绝世人,模仿古俗的并不能治理当今之世。贤卿还是不要出言反对吧!”

同类推荐
  • 明月需暂隐

    明月需暂隐

    乱世繁星下,明月需暂隐。这是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大炎已衰,群雄并起,中原八国竞相变法图强,称霸一方;这是一个刀光剑影的时代,月隐、不留风、九陵卫这些潜藏在暗处的组织,为了各自的政治目的,在江湖上掀起阵阵血雨腥风;这也是一个令人向往的时代,田理、申公这些大浪潮时代的风流人物,以一己之力改变整个天下的格局,在史书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 汉卫者

    汉卫者

    公元前119年,春,霍去病率骑兵五万,出代郡,深入漠北,决战匈奴!接连大捷,封狼居胥,天下皆服!!!
  • 我在开创一段历史

    我在开创一段历史

    一个曾经昌盛的神话世界,神与仙的“道”争摧毁了这个世界的文明。文化只剩一个个片段,散落在世界各处,曾经的一切都成为了悠远的传说。混乱无序充斥着这个世界,故事也在这个时候开始了.....
  • 仲尼弟子列传

    仲尼弟子列传

    历史是一条长河。春秋史则是这条长河中激流澎湃、景象万千的一段。汹涌的潮流席卷着万丈波涛,涤荡着千年的尘埃,冲击着礁石险滩,勾绘出一幅波澜壮阔、绚丽缤纷的五彩画卷。周书灿,何许人?一代宗师。
  • 汉时游侠

    汉时游侠

    以西汉时期著名游侠郭解为中心展开故事;着重描写了郭解(历史人物)、楚伤(虚构人物)等一众游侠行侠除恶、抗击匈奴,在天下风云中逐流和逆袭的故事。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王俊凯宠妻狂

    王俊凯宠妻狂

    王俊凯小说,我第二本书,不过这本不会经常更新,第一本会更的多。这本书和第一本小说,没有任何联系的!!!
  • 新人:一个屌丝的仕途之路

    新人:一个屌丝的仕途之路

    这本由房建辉著的《新人》讲述从新人到老人,这个过程很简单,时间够了就行了;从新人到高人,这个过程很复杂,多数人一辈子都混不到。我希望我们的公务员都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更希望我们年轻一代公务员更能如此!陆昌东就是这样的一个形象,泰管他身上也有这样那样的毛病,但是,他以他的赤诚和作为抒写了他的人生历程。他的人生道路也一定会眙终不偏离航向。
  • 爱情科研所命题卷

    爱情科研所命题卷

    形形色色的事情,我们的生活恩怨,都在此书中一个个小小的章节,一一浮现。
  • 孽徒小天孙

    孽徒小天孙

    乖,不要回头,没有人会在原地等你。那个听了我喜欢你,就害怕地躲在门后的小鲛人化作了海里的泡沫,他这样对自己说。他是最不堪的神,最嗜血的魔,他的剑下埋葬了无数的亡灵,他的衣裳、他的眼睛最后都被鲜血所染红。他是统领六界的上尊,他让整个六界变成了满是鲜血的炼狱。他是傻子,他的脸上总是有着笑容。他是疯子,被关在都是疯子的安禄院。他是骗子,他没有遵守对师父说的话。他是呆子,跨越山河星辰,却没有找到想要的一切。
  • 碍是爱

    碍是爱

    每个人的成长中都应该遇到过类似的故事,如果你没有,那你真的是太幸运了。
  • 断缘

    断缘

    什么,千年孽缘!被抓来就是要去断了他们之间的纠葛!什么,不成功就得死!世界上哪里有这样的道理,既然不听话,我又不想死,那你们就去死吧!
  • 轰霆神帝

    轰霆神帝

    魂穿异界,好不容易修成武神,却葬身天罚之下,缘断仙路之前,元胎重生,这一世,洪尘要败尽诸天,寰宇称尊!
  • 撼天浮屠

    撼天浮屠

    天地初开,大道衍众生,万物绽放,有神魔乱世;天地一线,神秘黑塔现,九道出世,平此神魔乱;却留得大劫乱世,万千纪元,为平大劫,源头终在神秘黑塔……这一日,少年自天禁得黑塔,开启一场撼天路!
  • 恋爱音乐盒

    恋爱音乐盒

    她,聂晓霞,在别人的眼中,她是一个没有教养坏孩子,小时候母亲抛弃了她,去寻找自已的爱情,从此她不在相信爱情,她学会了伪装,她要让全世界的人都喜欢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