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835000000027

第27章 作家影像五则

普驰达岭:鹰翔南高原

诗人是民族精神的代言者,每个诗人的背后,都站立着一个自己的民族。比如我所熟悉的普驰达岭,他的身上,常放射出光芒万丈的彝人精神。长发披肩,鹰钩鼻子,一口京腔中夹杂着浓重的彝腔彝调,这便是普驰达岭给人留下的最初印象。这个生长在云南腹地一个叫做普张康的小村落中的彝族青年,自小吮吸着民族文化的汁液长大,后来走出群山手臂的牵挽,走进了中国学术的核心殿堂中国社会科学院,成为一名研究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的青年学者。他最日常的生命形态,要么在全国各地飞来飞去,参加各种名目繁多的学术研讨会,要么徒步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某个鲜为人知的角落,进行最原始的学术考察,要么伏案于单位那间资料堆积如山的编辑部,孜孜矻矻,钻研学问。无论以何种形态来实现对学问的追索,普驰达岭都在他的研究领域,创造了不容圈内小觑的成绩。这一切,似乎都与他的诗歌无关,甚至与诗意的生活绝缘。

然而最近两年来,普驰达岭却成了诗坛冒出的一颗新星,他在诗界的名声甚至有超过在学术界名声的迹象,至少我敢肯定,很多人对他的了解,是从他的诗歌开始的。《临水的翅膀》是他至今唯一一部诗歌著作,收录了他近年来有代表性的诗歌作品,诗集曾在出版之初便引起诗坛的热切关注,得到众多读者颇具专业水准的评价。读过它的人几乎都认为,它代表了当下诗歌创作,至少是少数民族诗歌创作的较高水准。借着这部诗集走进普驰达岭的诗歌世界,我们有必要回眸看看托起他远行之足的这块厚实的南高原大地,在这里,不知养育了多少倾情歌吟的诗者。他们有的固守在母亲的身旁,成为坚贞的高原守望者,有的远离故土,到远方寻找梦的天堂。普驰达岭就是这样一名游子,他从故乡启程,逐梦远方,精神之根却永远地扎进了这片深情的土地,灵魂长久地盘旋于南高原的天空。多少个日升日落,多少个风雨晨昏,每当他枕着异乡之梦入眠的时候,思念的泪光中闪现的依然是故乡袅袅的炊烟。这份对南高原的感怀与感恩,对本民族精神之根的追忆,是他进行现代性学术研究的动力之源,也是他的诗歌恒久不变的表现主题。

通读普驰达岭的诗歌,民族性是其主要的特征。从取材而言,举凡彝族的生活起居、婚丧嫁娶、祭祀图腾,无一不在诗中出现,千里彝山绮丽的自然景致,也成为诗歌的主要表现对象。在构思立意及遣词造句方面,也都折射出彝族知识分子独特的审美视角和民族文化心理,显示出浓重的彝族情结。普驰达岭的诗歌还是智性的,这与他的学者身份有关。作为一个在民族文化典籍中涵泳日久的学者,他的思维之剑常能穿透日常生活的表层,回到悠远的历史现场,在与历史对话中,苦苦思索本民族的出路。他不自然间充当起本民族的先知先觉者,对民族之信心、民族之痛苦有着比常人有更深的体验。然而现实的境域让他有难以言表的痛楚,这份焦灼不安,只好转变为深层的隐喻。他写诗拒绝口语,抵制语言的泛滥与平庸,崇尚唯美与知性。诗中密集连缀的史实和轻灵通透的意象,弥漫着一股浓浓的书卷气,强大的民族文化元素,构成支撑他精神背景的强劲的民族史识,体现了诗歌写作的一种高度。

学术领域的普驰达岭,研究的多是为界外之人所不知的学问,他的文论著作中,常标注满令人觉得奇形怪状的国际音标,让人望而却步。诗歌中大量难解的隐喻和民族文化知识,又让他拒绝了一批普通的读者。这似乎都使他在某种程度上与世俗性拉开了距离。然而生活中的普驰达岭,却显露出放达疏狂、不拘一格的一面。他无数次回到云南,回到我所寄居的城市,我们都免不了要痛饮狂歌,即使到四川、贵州等地考察民族文化,也会引来无以计数的兄弟姐妹为他接风洗尘。彝族酒歌里有一句歌词比较经典:“哪里有酒哪里醉,哪里有铺哪里睡”,这用来形容普驰达岭的的豪情与性情,是最为形象的。他有一个饭席上的细节为朋友们所熟知,如果是一群熟悉的朋友聚会,他绝对是当仁不让的主角,劝酒,劝歌,劝诗,一桌宴席几乎都在围绕他而展开。如果他新加入了还有些陌生的人群中,等三口白酒下肚,便会有些坐立不宁,尤其是看到别人表演的时候,就显得技痒难耐,只待主人客气邀约,便立即引吭高歌。他的保留曲调《阿惹妞》,我听过不下十遍,每一次都唱得声调婉转,让人愁肠百结,泪如雨下。

普驰达岭是一只山鹰,生命之根扎在遥远的北京,精神之翼却翱翔于南高原的天空,双重的视角,多重的审美体验,使得他的生命经历着一次又一次的蜕变与轮回。他每年来回飞翔于北京与故乡之间,为的是寻找一个灵魂的落脚点,如雄鹰迷恋故土,永远以“在路上”的精神姿态,达到对生命高度的追求。

(原载《诗选刊·下半月》2012年第9期)

同类推荐
  • 君难托: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阴性书写

    君难托: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阴性书写

    讲述了综观中国古典诗词,由男性作者使用女性形象与女性语言来创作的现象就颇为普遍,《君难托: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及其阴性书写》大量援引唐宋词来说明这一现象。若就美学的观点言之,很多唐宋小词确乎体现了一种“双性人格”的特质。当然,古之作者未必有意追求这种特质。这些男性的作者,竟然在剪红刻翠、无边风月的游戏之作中,无意间展示了一种深隐于男性心灵中的女性化情思。与其他言志载道的诗文大为不同的是,这种表达更加细微幽约,更显阴性势态。
  • 巴金与《收获》研究

    巴金与《收获》研究

    本书研究《收获》这份对当代作出独特、重大贡献的文学期刊的存在和价值。主体部分将文学理论和人物访谈相结合,对巴金与《收获》研究中几乎所有的重要问题都依据实证材料作出了阐述。
  • 风雅湘西

    风雅湘西

    这是一本作者的散文集。怀化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作者土生土长在这个地方,从小耳濡目染当地的饮食、服饰、住宅、丧葬嫁娶、风俗礼仪、民间技艺等各方面的文化。作品书写当地风土人情、景点、小吃等特色文化。作者有着浓厚的乡土情,怀着对家乡的独特情感,写下了记录家乡方方面面的文章,也让读者通过这样饱含深情的文字了解不同的民族,不同的习俗,感受伟大祖国的地大物博,习俗的千差万别。
  • 想见 看见 听见

    想见 看见 听见

    有“世界摄影之于中国的启蒙者与传道者”之誉的著名摄影家阮义忠,三十年来第一本个人随笔集。以真挚隽永之笔,回顾他摄影艺术生命中所有的“想见,看见,听见”。本书同时收录近50幅阮义忠摄影作品及方大曾、吕楠等著名摄影家的代表作品,读者可从中一窥“摄影教父”镜头背后的故事,与其拍摄的黑白影像相互映衬,图文共赏,构成一部完整的生命之旅。
  • 人艺情怀

    人艺情怀

    没有演出的剧本是“文学”;没有观众的演出是“彩排”;演出有了观众的喜欢并纷纷品头论足展开讨论,它的意义远非是一般的演出而是艺术活动了。子叶参与了人艺的艺术活动,并将她的感受记录下来、结集出版,这着实是对话剧的喜爱、对人艺的喜爱使然。感谢她的投入与参与,感谢她的辛勤笔耕。更应该向她学习!
热门推荐
  • 音之启航

    音之启航

    寻寻觅觅我得到了整个未来,却依旧寻觅不到你的身影,我们就如同那彼岸花,你似花,我如叶,花开不见叶,见叶不见花,生生世世永不相见。你好陌生人,我想见你一面.
  • 零龙

    零龙

    一个平凡的人,却因一次和好朋友的冒险来到了另一个世界。他们是否能重逢,是否能回到自己原来的世界……
  • 涂山之恋:独我只一人

    涂山之恋:独我只一人

    “董锐!拿勺子给我!”“董锐!帮我拿书包!”“董锐!亲我!”董锐再也受不了了:“啊啊啊啊啊啊------!姓王的!别以为你牛!要不是为了我妈,老娘早走了!”
  • 超级土豪

    超级土豪

    从小无依无靠的小农民毛小乐机缘巧合得到一个聚宝盆。这块看似不起眼的花盆,却让他得到了富可敌国的财富,权倾天下的地位,成就超级土豪。
  • 我在异界寻长生

    我在异界寻长生

    李平穿越到一介幼童身上,本以为自己是个普通的幼童,某一天,他的脑海里多出了一些东西……拜师十年,下山之后一头扎进江湖,寻觅那传说之中的长生路
  • 落日之恋

    落日之恋

    林夕在开学第一天遇到了莫奕,两人并成为了同桌,在以同桌相处的几个月里,林夕被莫奕深深吸引,同时展开了大胆的追求。最终林夕打败了万千情敌,成为了站在莫奕身旁的那个人。大家都以为两人会一直在一起,但好景不长,几个月后莫奕提出了分手。林夕无法接受,可无论说什么做什么也无法改变莫奕的心意,最后林夕选择了放弃。分手给林夕带来了很大的打击,同时因为种种原因最好朋友也离开了她,再想着自己的家庭,林夕陷进了痛苦的深渊,从那以后林夕不再是从前的那个林夕,学会了抽烟喝酒打架逃课…步入高三,班上的很多同学都进入了备考状态,而林夕依旧对学习毫不上心,因为一场车祸,林夕的奶奶生命垂危,在见到林夕最后一面时告诉林夕,希望她过好自己的人生,不要一辈子都这样浑浑噩噩。林夕因此而有了学习的动力,在努力一年后,终于考上了一所不错的大学。可结局并非如此,林夕要经历的会让她对青春的定义更加刻骨,更加铭心
  • 九觉逆空

    九觉逆空

    巍然九觉山,始于荒古时期未知年月,集天地之灵气,成仙家之所,而其中秘密却多而复杂,群雄纷争,窥其神物。天下神兽时乌之类,传言可逆转时空,究竟其在千万年后能否现其真身,独霸天地?又究竟谁能拯救天下苍生,力挽狂澜,飞升渡劫?此中精彩,尽在《九觉逆空》!!!请关注新书《无穷鬼道》。。。。。。
  • 小小猪的春天

    小小猪的春天

    拥有女强人妈妈、才华洋溢的剧作家大姊、大明星美女二姊,朱家小妹朱嬗芝即使再如何被家人疼宠,也难免因自己的平凡而自卑──论成就,她只是二姊的小助理;论外型,绰号小猪的她像不起眼的小土豆。但她生平无大志,不期待来个大变身,只希望小小减肥成功参加同学会!
  • 凌萧武帝

    凌萧武帝

    地球最强兵王不幸去世。一场机缘巧合让他来到了另一个修仙世界,12岁时便发现自己是一个修仙天才后,便踏上了修仙之路。会炼药、练器、懂铭文......
  • 莎士比亚喜剧集

    莎士比亚喜剧集

    世称《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和《皆大欢喜》为莎士比亚的“四大喜剧”,是人类文学史乃至文明史上最著名的篇章。四大喜剧代表了莎士比亚喜剧艺术的最高成就。其基本主题是歌颂爱情和友谊。作者在作品中赞美了友谊和仁爱精神,无情地批判了封建门阀观念、家长专制,批判了中世纪以来的禁欲主义和蒙昧主义,并在对爱情自由和个性解放的赞美中,表现了人文主义的生活理想。《莎士比亚四大喜剧》是中国翻译莎士比亚作品较早和最多的朱生豪先生研究与翻译的重要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