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835000000039

第39章 期待文学批评的原创力

——读谢有顺《抱读为养》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登上文学批评的舞台,谢有顺就置身于当代文学的现场,敏锐地关注文学创作潮流的每一次激荡与迂回。在已出版的十余部文学批评著作中,从最初对文学精神碎片式的感悟,到近来许多具有开拓性论点的提出,谢有顺一直在灵魂叙事、写作伦理等充满质感的批评语义中勤力开掘。纵观他的批评写作,没有纠缠于修辞、反讽、叙述风格等属于技术主义的成分分析,笔锋所指之处,隐藏在文本背后的作家人格展露无遗——写作者的精神情操、胸襟气度才是他关注的兴奋点。他常说,“笔墨从一个人的胸襟里来。胸襟小,笔墨的气象就小;旨趣俗,文字里的味道也俗。”这既是他评判文学价值的核心标准,也是他的批评写作致力追求的气象与境界。他的评论随笔集《抱读为养》(安徽教育出版社,2011年4月版)一书,分为“读书”和“读人”两辑,批评对象涵盖散文、小说、诗歌和其他艺术门类,在充满情采的论述中,清晰地呈现出他的批评标准、理论主张和文学信仰。

文学批评与创作之间是一种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关系,作家的原创力会有效激发批评家的灵感,批评家的创造性阐释,也会为创作提供新的表现视角。谢有顺对批评对象的选择可谓用心良苦,他说,“如果一部作品不能加深我对心灵和存在的理解,不能打动我,那么我就不愿为它花费哪怕一丁点的时间。”那些为文坛提供了新鲜经验、具有鲜明艺术原创力的作品中流溢出来的审美特性,为他的批评话语拓展了理论边界。在诸类文体中,散文的边界是最宽广,也最难以定法的。谢有顺曾在《美文》杂志上开设专栏,对当代散文进行研究,《抱读为养》中收录了多篇解读散文的文章,从文本结构、叙述方式、抒情姿态等方面深化对“物质”与“灵魂”两个重要文学维度的认识。针对当下散文界盲目追求抒情而导致散文的滥情化倾向,谢有顺阐述了节制情感的必要性:“没有节制,散文就会流于滥情,走向浮浅,而失却文字的真和美。……我反对散文过度务虚,相反,只有把散文写实了,并扎根于物质的根据地了,作家的情感和精神的抒发,才有真实、可信的来源。……好的散文,在物质外壳(事实、经验和细节)里面,还要有作家独特的精神发现和心灵体验——这是散文写作最重要的两个维度,缺一不可。”细节是构成小说物质外壳的重要元素,其真实性至关重要,一个细节的失真,往往会导致小说在可信度上的整体滑坡。在《为野生的中国立传——读<大秦帝国>》一文中,他赞扬了孙浩辉写作中的专业精神,为了写好秦国的历史与人事,作者不惜下苦功夫钻研秦代的法律、风俗、思想、战争,即便是从饮食和兵器这样细小的地方,也能见出其专业造诣。在另外一篇文章中,谢有顺以苏童的小说写作为例,认为在描摹历史女性心理的复杂性方面,苏童已达到了一个极高的水准,但由于苏童本人对那些历史年代里的物什不熟悉,所以他不敢轻易触碰有一定历史年代的器物。谢有顺强调,只有在写作中建立起结实的物质外壳和可信的实证性基础,作家笔下的世界才经得起逻辑的推敲,进而赢得读者的信任。

灵魂探索的程度也是评判作家精神境界高低的重要标尺,因为文学说到底是为塑造一种灵魂世界而存在的,是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谢有顺清晰地论述道:“好的文学,要具备两个层面的东西:第一个层面,是专业意义上的,即作家对现实生活要有活跃的感知,同时对生活细节的描摹必须准确、真实;第二个层面,作品要有不凡的胸襟和见识,从俗世里来的东西,能把它推到灵魂里去。在现实的层面、经验的层面,文学作品,尤其是小说,要有坚实、细密的物质外壳,里面要有一种活生生的生活气息和生活细节,让人觉得作家对自己所写的那种生活是熟悉的、观察也是精细的,这个层面,可以是一部作品成功的物质基础,必不可少的。但光有这种物质材料,还不够,这不过是最表浅的一种真实,好的文学作品还要再往前走一步,走到人的心灵里去,走到人的灵魂深处去。文学作品写到一定时候,比的就不是经验和物质,也不是比写作技艺了,比的是胸襟、情怀和气度。只有把经验的描写和心灵的探索结合得好的作品,才称得上是优秀的文学。”从物质世界里来的东西,要能推到灵魂世界里去,写出“灵魂之深”应是每一位作家奋斗的永恒目标,在此意义上,《红楼梦》无疑是最佳的例证。这部伟大的小说,从物质实感上而言,看似写的都是家长里短、鸡毛蒜皮、吃喝玩乐,是那个历史年代市井民情生活的真实写照,是“人情小说”的巅峰。但在俗世生活的背后,掩藏着曹雪芹更深的悲悯,他以俗世情怀呼唤人类的纯真爱情,坚信在熙熙为名、攘攘为利的世上,还有心心相印的爱情;同时以一个封建大家庭的没落,为清王朝大厦的坍塌覆亡唱响了一曲挽歌。在史铁生的作品中,读者可以更直观、深刻地感受到灵魂叙事的魅力及重要意义:“史铁生是中国当代最关注内心的磨难、进而达到了一种深渊境遇的作家。他的作品,几乎每篇都带着他的生命体验,也贯注着他的诘问和迷思;通过写作,他拥有了获救之舍,并成功地为自己的心灵创造了一个居所。他是一个真正有灵魂、也是尊灵魂的大作家。”

对“写作伦理”的致力建构,是谢有顺文学批评的一个重要特点。他认为当前的写作,“尖刻的、黑暗的、心狠手辣的写作很多,但我们却很难看到一种宽大、温暖并带着希望的写作,可见,作家的灵魂视野存在着很大的残缺。中国当代小说惯于写黑暗的心,写欲望的景观,写速朽的物质快乐,唯独写不出那种值得珍重的人世——为何写不出‘可珍重的人世’?因为在作家的视野里,早已没有多少值得珍重的事物了。”正是这种缺失,要求作家要勇敢地书写一种可以站立起来的人生,一种有力量的、有精神厚度的人生。人不仅在闺房、密室里生活,还要在大地上行走,作家除了写以个人经验为中心的人事和生活,还要在自我的尺度之外,接受天道人心的规约和拷问。只有从“密室”到“旷野”,建构起一个深度存在的、充满希望的灵魂世界,文学才会具有强悍不可摧的精神之力,因为“我们没有办法不肯定这个世界。只要我们还活着,就必须假定这个世界是有可能向好的方向发展的。你只能硬着头皮相信,否则,你要么自杀,要么麻木地活着。如果你还没有自杀,那就意味着,你的心里还在肯定这个世界,还在相信一种可以变好的未来。”凸现写作伦理的另一个表现,是作家的取材与选择。谢有顺认为,当代中国作家普遍面临着“生活在并非构成自身经验的生活中”的写作困境,生活正被这个时代主导的公共价值所改写,作家的个性被抹煞,突出的表现是当代青年作家不约而同地去写奢华的生活,而对另一种生活集体保持沉默,那些底层的、被损害者的经验完全缺席了。因此有必要重述一个作家的责任和追问能力。唯有对哲学意义上的“存在”的不懈追问,才能使作家拒绝认同片面生活对整个生活世界的殖民,才能重建生活的整体关怀。

一个作家的精神根据地是支撑他写作的动力之源,探究其所在,是打开作家创作秘密的有效通道。“写作是记忆的炼金术。离开了记忆,写作就会失去精神的地基。因此,童年记忆往往是一个作家写作的原始起点。”他认为,“很多的作家,只是把自己的出生地、成长地,看做是纯粹地理学意义上的一个地方,事实上,出生地、成长地和个体人生之间的关系,绝对是一种伦理关系、道德关系——出生地和成长地的一事一物,都可以作为个体人生的见证人,记录和刻写下他曾经的悲伤与快乐。没有一个作家可以摆脱对事物的记忆,因此,那些和自己的成长经验相关的事物,就自然成了个人精神自传的重要材料。”而一种有精神根据地的写作,才是值得信任的写作,在世界主义哲学盛行的时代,那些有根的“小地方”的经验,照样能把读者带到文学的远方。故土记忆对写作的重要性,在中外文学史上可谓不胜枚举:沈从文笔下的湘西,贾平凹笔下的商洛,莫言笔下的高密东北乡,福克纳笔下的约克纳帕塔法县。他们的代表性作品,几乎都带着故乡的风烟气息与精神记忆。

谢有顺对诗歌写作的评价甚高,他认为近年来的文学,最热闹的是小说,成就最高的却是诗歌。在当下的文化语境中,小说可以畅销,散文可以名世,话剧可以成为政府文化项目,批评也可以寄生于学术场,惟独诗歌,一直保持着边缘和独立的状态。许多新的话题,都发端于诗歌界,许多写作禁区,都被诗人们所冒犯,诗人是受消费文化影响最小的一群人。“除了诗人,我还没有看到有哪一个群体,会对这些驳杂且碎片式的经验报以如此巨大的书写热情。尽管写作看重的是个人体验,但也不能忽视它作为观察者和记录者的特殊意义,因此,比起那些空洞的抒情或控诉,我更珍视诗人对当下生活的诚恳讲述,重视他们笔下的语言与现实相互搏斗时所留下的痕迹……(诗人)是社会这个巨大的胃囊所无法消化的部分,如同一根精神的刺,犹如一把能防止腐败的盐,一直在时代的内部存在着。”优秀的诗人,固守内心对诗歌艺术的忠诚,以天真而纯净的赤子之心,书写着存在之境的种种疑难与困厄,他们“总是以语言的探索,对抗审美的加速度;以写作的耐心,使生活中慢的品质不致失传”。

在商业法则和学术体制的双重挤压下,作为文学中处于弱势的文学批评,其附庸地位进一步显现,要么沦为金钱、权力和思想专制的奴役,要么寄生于学术的名利场,众多的批评从业者已很难气定神闲地对文本进行审美解读,对作品的艺术特征也渐渐丧失了理论归纳的热情与能力。他们更多满足于对西方理论的搬弄演绎,用现成的理论套取当下的作品,批评正逐渐成为一种省心省力和投机取巧的语言游戏,离它所应有的自由、独立和创造性品质相去甚远。这也正是文学批评饱受诟病的原因。在此背景下,坚守文学批评的纯正旨趣,重申文学批评的写作伦理,确立文学批评的公信力,显得尤为重要和艰难。谢有顺是一个有着清醒自省意识和高度警惕心理的批评家,数年前,他在回复笔者的一封邮件中,用了“孤寂”一词表达对文学批评事业的感受,苍凉、无奈、坚韧、自信之情,溢于言表。在《抱读为养》中,他以“同情之理解”贴近批评对象,从纷纭的作品中看出对象之价值,他的文字有肯定和鼓励,但不是廉价的赞誉;有实事求是的反诘与反思,但不是恶意中伤。这种求善、寻美的批评,没有故作高深的理论推演,没有噱头式的惊人之语,他“想念一种有感而发的诗歌”,而他的批评文字,未尝不是一种有感而发的写作。在散文创作普遍陷入临空蹈虚的深渊中,他坚持散文抒情方式的节制与蕴藉;在小说写作追求极度虚构而导致“纸上文学”的苍白与乏力,他呼吁重回事实的现场;当欲望叙事甚嚣尘上呈漫涌之势时,他竭力重申重铸灵魂维度的重要意义;在中国作家大规模丧失精神根据地的写作陷阱面前,他呼唤回到文学的“根”……他为诗歌的精神力度而欢呼,为汉语的优雅纯粹而沉醉,“粗鄙的心灵是配不上优雅的汉语的,但优雅的汉语却能拯救那些日益粗鄙的心”,相对于那些充斥文坛的巧言令色、牵强附会、为文造情的文学批评,谢有顺的写作,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真情倾诉,见性情,见思想,洋溢着蓬勃的理论原创力,读者也常为他真诚、华丽、优雅的批评文字而陶醉。

(原载《边疆文学·文艺评论》2012年第1期)

同类推荐
  • 幸福女人必读的“男人书”

    幸福女人必读的“男人书”

    世界上没有穷人,只有懒人,如果你想成为富人,就要像富人一样去思考和行动。本书通过一些经典案例,为你揭开富人的秘密,让你了解富人的财富是怎样创造的。富人与穷人的差别何在?希望本书能成为一把钥匙,帮广大读者打开财富之门。
  • 我们,江湖未有期

    我们,江湖未有期

    12位江湖“萌友”,13篇热血江湖故事,他们潇洒自由,他们友善亲切,他们是生活在北京上海的友人,浪迹在丽江西藏的过客,求学在美国巴西的浪子,还有定居在遥远地方的江湖人,他们每个故事都无可替代,每个故事都是真实的冒险。
  • 毛姆读书随笔

    毛姆读书随笔

    本书是毛姆的读书心得和体会,里面有他开列的书单和他对欧美作家的评点和梳理,是一本不错的阅读指导书。
  • 李银河说爱情

    李银河说爱情

    四十堂关于爱情的必修课,社会学家、学者李银河为你讲透爱情、婚姻与性的本质。本书是李银河四十年来婚姻、家庭与性研究领域的集大成之作,是作者对毕生的研究积累和感悟做的一次系统的总结。书中透彻地探讨了爱情与性、择偶标准、婚外情、性少数群体、生育观念、性教育、女性独立等话题。从柏拉图之恋到更加多元化的性取向,从个人愿望与习俗规范之间的冲突,到感情的流动性和婚姻的固定性之间的紧张关系,作者通过讲述中外婚姻制度、爱情观念、性观念变迁的来龙去脉和变化趋势,一窥世界上不同文化的情爱方式,拓宽了看待两性关系的视野,并且对于当今中国人所面临的婚姻、爱情与性的现实困境,以及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做了极为详细的观察和解读。这里没有艰涩的学术理论,这里有很多有趣的个案,以及作者传奇的爱情经历,帮助你破解现实中的困惑,更透彻地了解爱情和两性问题,走出认识误区,突破人生格局,获得更加幸福的人生。
  • 中学生必背古诗词

    中学生必背古诗词

    本书收录新课标中规定的中学生必背古诗词,加上必要的注释、翻译和赏析。让学生在学习、朗读和背诵一定篇目的古代诗文中的名篇佳作的同时,汲取这些宝贵文化遗产的精华。本书根据中学语文教学标准选取了我国自《诗经》到清末中国诗歌史上的80首作品,作为中学生必背的古诗词。
热门推荐
  • 御兽狂潮

    御兽狂潮

    山谷中,十多根水桶粗细的藤蔓破墙而出,狰狞的倒刺随着舞动闪烁危险的光芒,蓝宇呆滞了:我真的只是想培育一只乌云藤。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琴瑟流年思华年

    琴瑟流年思华年

    帝澜寒:花花,你让我亲你一下吧!花陌情:你为什么要亲我啊?帝澜寒:因为我娘亲说了,亲了一个女孩子,我就要娶她。花陌情:可是我不想嫁给你啊!(帝澜寒立即在花陌情的脸上亲了一下)帝澜寒:哈哈,花花,你长大要嫁给我哦。(花陌情的脸立刻红了,立即亲了回去)花陌情:你长大也要娶我哦帝澜寒:嗯!我们拉钩钩吧一起:拉勾,上吊,100年不许变……哈哈哈(夕阳将两个人的影子拉得好长,好长,故事就这样开始了)(本文男女主都比较逗,想看霸气外露的男女主的就不要点开哦。)初次写文,多多关照哦
  • 七年等七年寻

    七年等七年寻

    所有的相遇,都是为了一个故事的延续和一个美好的结局。七年前意外救下的她七年后的她会不会是兜兜转转还是他?某天她问道:“袁嘉奕,你相信缘分吗?”他一只手轻轻敲打她的小额头另一只手把她搂得更紧地回答道:“我当然相信啦,苏简瑜,因为我们之间的相处模式就是我加你减,然后互相亏欠,最后谁也逃不掉。”
  • 我是地狱判官

    我是地狱判官

    一觉醒了莫名其妙的成了地狱的判官(这是闹哪样啊)神奇的地狱居然还有可口可乐……我去我第一次审批的人居然是三代火影,我去居然还有……我的天啊,这是地狱吗为什么会是这样子的,更不科学的是我看见了崔府君正淡定的玩着平板电脑……我的天……地狱原来这么高科技啊!地狱这样也就算了,可是,可是......为什么我又成了美女!
  • 黑化系统之病娇遇到你

    黑化系统之病娇遇到你

    (女扮男装,男强女强,双洁一对一)她,身为下一任主神,因一句太年轻而变成一个系统。他,神秘的身份,一直在她身边存在。一个风华绝代少年,一个病娇优雅的少女,一场犹如生死之战的爱情追逐,且看最终是谁取得胜利。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从平凡到巨星

    从平凡到巨星

    记得最初是因为听说打篮球的人都很高,为了让自己变得高些,作者菌才开始第一次接触篮球,最后的结果是篮球打了许多年,身高不见长。简介36岁的许非站在这座熟悉的球馆,看着13号球衣被缓缓升起,心里想的,是23岁时胆怯的自己36岁的许非站在这座陌生的球馆,看着球馆上空孤零零的那面旗帜,心里想的,是20岁时那个决定抛下一切的自己
  • 祸津神

    祸津神

    夜斗本是天界的祸津神,祸津神乃是天界最为下贱之神,为钱他可以干一些神见不得光的事情,他嗜血成性,一昧的斩,但不知何为原因,他穿越到了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