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923400000026

第26章 什么是宋诗的精华——评石遗老人(陈衍)评点《宋诗精华录》

本书仿严羽高木秉的办法,分宋诗为初盛中晚四期,每期的诗为一卷。第一卷选诗三十九家,一百十七首,其中近体九十六首。第二卷选诗十八家,二百三十九首,其中近体一百六十四首。第三卷选诗三十二家,二百十二首,其中近体一百八十六首。第四卷选诗四十家,一百二十二首,其中近体一百零二首。全书共选诗一百二十九家,六百九十首,其中近体五百四十八首,占百分之七十九强,可见本书重心所在。《自序》云:

如近贤之祧唐宗宋,祈响徐仲车、薛浪语诸家,在八音率多土木,甚且有土木而无丝竹金革。焉得命为“律和声”“八音克谐”哉!故本鄙见以录宋诗,窃谓宋诗精华乃在此而不在彼也。

开宗明义,便以近体为主。所谓“宋诗精华在此而不在彼”,可以就音律而言,也可以就宋诗全体而言。照前说,老人的意见似乎和傅玉露相近;傅氏为张景星等《宋诗百一钞》(《宋诗别裁》)作序,有云:“宫商协畅,何贵乎腐木湿鼓!”不过傅氏就宋诗论宋诗,老人却要矫近贤之弊,用意各不相同罢了。

照后一说,便有可商榷处。从前翁方纲选宋人七律,以为宋人七律登峰造极。本书所录七绝最多,七律次之;多选七律,也许与翁氏见解相同。多选七绝,却是老人的创举。他说过:

今人习于沈归愚先生各别裁集之说,以为七言绝句必如王龙标、李供奉一路,方为正宗;以老杜绝句在盛唐为独创一格,变体也。……沈归愚墨守明人议论故耳。

(《石遗室诗话》,商务本,卷三,八页。)老人此说,也有所本。近人是宋湘,老人已自言之(即在引文中,文繁,从略)。再远还有叶燮,他在《原诗》中说:

杜七绝轮奇矫,不可名状,在杜集中另是一格,宋人大概学之。宋人七绝,大约学杜者十六七,学商隐者十三四。

又说:

宋人七绝,种族各别,然出奇入幽,不可端倪处,竟有轶驾唐人者。若必曰唐,曰供奉,曰龙标以律之,则失之矣。

看了这些话,老人的多选七绝也就不足怪了。

可是若说宋诗精华专在近体,古体又怎样呢?王士桢古诗选录五古以选体为主,唐代只收陈、李、韦、柳而不收杜,似乎还是明人见解。七古却以为自杜以后,尽态极妍,蔚为大国,所收直到元代的虞集、吴渊颖为止。可是所选的诗似乎偏重妥帖敷愉一种,排者颇少。这是《宋诗钞·序》所谓“近唐调”者。选宋人七古而求其“近唐调”,那么,选也可,不选也可。但是宋人古体的长处似乎别有所在,所谓“妥帖”“排”,大概得之。五七古多如此,而七古尤然。这自然从杜韩出,但五言回旋之地太少,不及七言能尽其所长,所以七古比五古为胜。我们可以说这些诗都在散文化,或说“以文为诗”。不过诗的意义,似乎不该一成不变,当跟着作品的变化而渐渐扩展。“温柔敦厚”固是诗,“沉着痛快”也是诗。《宋诗钞》似乎只选后一种,致为翁方纲所诋。他在《石洲诗话》中说,《宋诗钞》所选古诗实足见宋诗真面目,虽然不免有粗犷的。石遗老人论古诗,重在结想“高妙”(《诗话》十二页)。本书所选,侧重在立意新妙,合于所论。但工于形容,工于用事,工于组织,都是宋人古体诗长处,似乎也难抹煞不论。宋人近体自“江西派”以来,有意讲求句律,也许较古体精进些;可是古体也能发挥光大,自辟门户,若以精华专归近体,似乎不是公平的议论。我想老人论古诗语,原依白石《诗说》立言,并非盱衡全局。至于选录宋诗,原是偏主近体之音律谐畅者,以矫时贤之弊;古体篇幅太繁,若面面顾到,怕将成为庞然巨帙,所以只从结想“高妙”者着手。序中“精华”云云,想是只就近体说,一时兴到,未及深思,便成歧义了。

本书分期,颇为妥帖自然。向来论宋诗的,已经约略有此界画,老人不过水到渠成,代为拈出罢了。至于选录标准,可于评点及圈点中见出。本书评点扼要,于标示宗旨和指导初学,都甚方便。大抵首重吐属大方。此事关系修养,不尽在诗功深浅上。如评钱惟演《对竹思鹤》云:“有身分,是第一流人语。”(一·一)陈与义《次韵乐文卿北园》云:“五六濡染大笔,百读不厌。”(三·一)苏轼《和子由踏青》云:“不甚高妙景物,名大家能写得恰如分际,小名家则非雅事不肯落笔矣。”(二·二○)这都说的是胸襟广阔,能见其大。又评黄鲁直《宿旧彭泽怀陶令》云:“古人命名,未尝非用意有在。但专就名字上着笔,终近小巧。”(二·二三)《题竹石牧牛》云:“用太白《独漉篇》调甚妙,但须少加以理耳。”(二·二六)按此处语太简略,其详见《诗话》十七(一页),以为如诗语“何其厚于竹而薄于石”,未免巧而伤理了。又评陈师道《妾薄命》云:

“二诗比拟,终嫌不伦。”(二·二九)《放歌行》第一首云:“终嫌炫玉。”(二·三○)所谓“不伦”,当是说得太亲昵,失了身分之意。又评乐雷发《送丁少卿自桂帅移镇西蜀》云:“如用‘瑞露’等字,终嫌小方。”又评文同《此君庵》云:“谚所谓‘巧言不如直道’,这是墨守明人议论的所不敢说的。”老人不甚喜欢禅语。评饶节云:“诗多禅语,非浅尝者比,然兹所不录。”(三·八)又评苏轼《百步洪》云:“坡公喜以禅语作达,数见无味。

此诗就眼前篙眼指点出,真非钝根人所及矣。”(二·一四)老人能够领略非浅尝的禅语而不喜东坡以禅语作达,大约也是觉得他太以此自炫了。至于不选饶节禅语之作,或因禅太多而诗太少之故。不过禅学影响于诗甚大,有人说黄山谷的新境界全是禅学本领。这层似尚值得详论。大方不但指思想,也指才力。书中评严羽云:“沧浪有诗话,论诗甚高,以禅为喻。

而所造不过如此。专宗王孟者,囿于思想,短于才力也。”(四·六)老人论诗,所以不主一格。他说过:“知同体之善,忘异量之美,皆未尝出此。”(《诗话》十二,一页)评秦观《春日五首》之一云:“遗山讥‘有情’二语为‘女郎诗’。诗者,劳人思妇公共之言,岂能有雅颂而无国风,绝不许女郎作诗耶?”

(二·三三)大方而外,真挚与兴趣也是本书选录的标准。评苏舜卿《哭曼卿》云:“归来句是实在沉痛语”(一·一一)。评梅尧臣《悼亡》之三云:“情之所钟,不免质言,虽过当,无伤也。”(一·一三)《殇小女称称》之二云:“末十字苦情写得出”(一·一六)。评黄鲁直《次韵吴宣义三径怀友》云:“末四句沉痛”(二·二四)。《次韵文潜》云:“沉痛语一二敌人千百”(二·二八)。评陈师道《妾薄命》之一云:“沉痛语,可以长接顾长康之于桓宣武”(二·二九)。评陆游《沈氏小园》等作云:“古今断肠之作,无如此前后三首者”(三·二八)。这都是真挚之作。语不真挚而入选者也有,那必是别有可取处。评王安石《寄阙下诸父兄兼示平甫兄弟》云:“虽非由衷之言,而说来故自动听”(二·四)。黄鲁直《次韵子瞻武昌西山》云:“并子瞻于次山,付诸一慨,此时境地同也。”(二·二五)评尤袤《送吴待制守襄阳》云:

“酬应之作,然三四六语有分寸”(三·一三)。都可见。评黄鲁直《题伯时画严子陵钓滩》云:“此兴到语耳。”(二·二五)《病起荆江亭即事》十首之一云:“兴会之作”(二·二六)。老人并不特别看重伫兴之作,《诗话》三有评说(四页),所以此二诗评语也只轻描淡写出之。但于蔡襄、欧阳修、苏轼、陆游梦中四诗(一·六;一·九;二·一一;三·二七),却极端推重,以为“如有神助”,甚至说“四诗之高妙为四君生平所未曾有。”

(三·二七)欧作确奇,而一句一意,没有多少组织的工夫。陆作贴切便利,“自然”可喜。苏作可称“兴会”。蔡作句奇意不奇。

老人推许似乎太过了些。这和他论王安石诗,以“柳叶鸣蜩暗绿”二首压卷(二·六),同是难解。又评穆修《贵侯园》云:“善戏谑兮,不为虐兮。”(一·八)孔武仲《瓜步阻风》云:“第二句甚趣”(二·三七)。杨万里《题钟家村石崖》云:“末七字使人失笑”(三·二一)。诗杂诙谐,杜甫晚年作品实开风气(胡适之先生《白话文学史》说)。宋人颇会学他。老人也赏识这一种的。

自来论诗文,都重模拟。死的模拟,所谓画死人坐像,不足重;重在能变化,能以故为新,所谓脱胎换骨的便是。本书评语往往指出诗句蓝本;其按而不断者都是能变化的。这种评语不但有助于诗的多义,兼能指点初学的人。有时也指出死模拟的句子,告诉人不可学。评陈师道《赠欧阳叔弼》云:

“末二句学杜而得其皮者,切不可学”(三·三○至三一)。但评陈与义《再登岳阳楼感赋》云:“五六学杜而得其骨者”(三·二)。得皮是死,得骨便活了,避熟就生也是活法,也是变。评苏舜钦《中秋夜吴江亭上对月怀前宰张子野及寄君谟蔡大》云:“望月怀人语数见不鲜矣,此作颇能避熟就生。”(一·一一)变化其实也是创新;纯粹的创新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评王安石《壬辰寒食》云,“起十字无穷生清新。”(二·四)苏轼《题西林壁》云:“此诗有新思想,似未经人道过。”(二·一三)杨万里《池口移舟入江再泊十里头潘家湾阻风不止》云:

“写逆风全就江水西流著想,惊人语乃未经人道矣。”(三·一九至二○)诚斋诗中,新境较多,但时流于巧;巧就不大方了。

老人评徐照《柳叶词》云:“新巧而已”,也不满意于那巧味。书中于用字,造句,押韵,也偶然评及。用字如陈师道《和李使君九日登戏马台》云:“三四加‘堪’字‘更’字,便不陈旧”(二·三二)。这也是变。又如文同《北斋雨后》云:

“‘占’字‘寻’字下得切”(二·三六)。造句如黄鲁直《宿旧彭泽怀陶令》云:“铸词有极工处”(二·二三)。唐庚、张求诗云:“工于造句”(三·一○)。押韵如楼钥《求仲抑招游山归途遇雨》云:“押‘及’韵如抛砖落地,从《左氏传》‘师何及’句来”(三·五)。都颇精当。只有辩黄鲁直《醇遂得蛤蜊复索舜泉》诗中“前”字韵诸语(二·二二至二三),未免牵强附会。其实那“前”字与“边”字同意,并无趁韵之嫌;“世人藉口”,未知何指,似不足辩。书中尤重章句组织。评古诗常有“辞费”之语。如梅尧臣名作《范饶州坐中客语食河豚鱼》云:“此诗绝佳者,实只首四句,余皆辞费。然所谓探骊得珠,其馀鳞爪之物,听之而已”(一·一二)。组织工者曰“健”,就是“经济的”之意。句健易,全诗健难。老人评苏轼《王维吴道子画》云:

“大凡名大家诗,每篇必有一二惊人名句,全篇方镇压得住;其鳞爪之处,亦不处处用全力也”(二·八)。这是为名大家辩护,实在是组织不容易。近体也如此,所以古今诗话,摘句者多,录全篇者少。《石遗室诗话》中论此最精云:

作近体诗,患在意不足。如七律诗八句,奈无八句之意,则空滑搪塞,无所不至矣。但果是作手,尚张罗得来,八句中有两三句三四句可味,馀亦可观耳。意有馀,而后如截奔马,如临水送将归,非施手段善含蓄不可。意仅足,则剡溪归棹,故作从容,故有馀地,工于作态而已。(《诗话》十一页)书中评近体诸作,不大说及组织,实因全美的少,一一指疵,未免太烦。只有组织特别者才有说明。评郑文宝《阙题》云:

“案此诗首句一顿,下三句连作一气说,体格独创。唐人中唯太白‘越王勾践破吴归’一首,前三句一气连说,末句一扫而空之。此诗异曲同工。善于变化”(一·二)。陈师道《春怀示邻里》云:“此诗另是一种结构,似两绝句接成一律”(二·三二)。杨万里《题沈子寿旁观录》云:“倒戟而入作法”(三·一九)。这三首诗若不细加吟味,是会囫囵看过的。

书中选录的诗甚有别裁,而且宋人诗话中称道的,和有关诗家掌故的作品,大抵也都在选中。读此书如在大街上走,常常看见熟人。评论诗家,如王安石(二·六)苏轼(二·一六)黄鲁直(二·二四)朱熹(三·一二)陆游(三·二九)刘克庄(四·一一)等人,语虽简短而能扼要,绝非兴到振笔者可比。至于说诗,更是老人的长处。如说王安石《元丰行》(二·一),《明妃曲》(二·二),抉出用意,鞭辟入里,古今人所未道及。又如黄鲁直《戏作林夫人矣欠乃歌》之一(二·二三),时序先后,颇不易明,老人一语点破,便觉豁然。评语中也间有附会处,上文论押韵,已举一条。他如评王安石《歌元丰》云:

“微有杨子幼‘豆落为萁’意”(二·四)。细味原诗,却绝无此意。与《元丰行》《后元丰行》不同,只“南山”二字,涉想过远,才有此评;但他自己也不深信,所以只说“微有”。不过书中如此附会处极少。评语中间论改诗。欧阳修《丰乐亭小饮》云:

“第五句以太守而说游女丑,似未得体,当有以易之”(一·九)。原诗云:“看花游女不知丑,古妆野态争花红”,这是诙谐语,与苏轼《于潜女》貌异心同;重在游女之朴真,不在品题美丑。再说诗并非作给游女看,也不是作给州民看,乃是给朋友们看的;既非宣教,何苦以体统相绳呢?又《招许主客》诗五六句云:“更扫广庭宽百亩,少容明月放清光”;评云:

“‘少容’若作‘多容’,更佳”。明月清光何限?即“横扫广庭宽百亩”,岂能尽容其放开来?说“少容”,是比较的多之意,意曲而趣;改“多容”就未免太“直道”了。

同类推荐
  • 我们去远方

    我们去远方

    旅行,是个灵魂的事件,当你背着行囊走向辽落空旷的山林川泽、谷原皋壤的时候,你脚下的路,却会一步步把你的灵魂引向内在的精神世界里;透过峰岳的雄奇,你会发现自己灵魂的高秀;透过江河的涌流,你会发现自己灵魂的犷健;透过大漠的苍莽,你会发现自己灵魂的浩阔……
  • 醒来的森林

    醒来的森林

    这是约翰·巴勒斯出版的第一部自然散文集。正如当年的《大西洋月刊》主编W.D.豪威尔斯所说的那样:“这是一部由一个熟悉并热爱鸟的人写就的关于鸟类的书——它不是一本干巴巴的鸟类目类,而是在我们面前展现出一幅幅生动的鸟的画面。林中暮色和清新宁静的氛围使得这本书的读者无法自拔,翻阅着它,有一种夏日度假的感觉。”对于生活在高度现代化的大都市的人来说,读这本书,无异于是一次在大自然中的精神之旅。
  • 中国文学发展历史大纵览(中国文学知识漫谈)

    中国文学发展历史大纵览(中国文学知识漫谈)

    《中国文学知识漫谈》主要包括中国文学发展历史、民族与民间文学、香港与台湾文学、神话与传说、诗歌与文赋、散曲与曲词、小说与散文、寓言与小品、笔记与游记、楹联与碑铭等内容, 具有很强的文学性、可读性和知识性, 是我们广大读者了解中国文学作品、增长文学素质的良好读物, 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最佳版本。
  • 永远的思念

    永远的思念

    本书是作者谭文英的作品集,共分三部分组成:樱花烂漫(诗歌),秋叶静美(日记),咖啡心语(散文)。作品记录了作者多年来的心路历程,从校园到工作,从单纯美好到坎坷经历,有对生活的感悟,对故人的追思,对工作的反思,展现了一位优秀、坚强的女性形象。
  • 虚构家族(鲁敏随笔集)

    虚构家族(鲁敏随笔集)

    本书收录“重度阅读症患者”鲁敏多年间的文学阅读笔记以及她为“同道中人”开列的一份杂食书单,是世界文学漫谈,是功能阅读导览,是文学写作课堂。分为“时间秤”辑和“维生素”辑。前者是作者私慕的作家和作品,包括山多尔、卡波特、奈保尔、冯内古特等。后者是为读者开列的广谱性书单,兼顾阅读需求和读书场景,从最难读的书到最好笑的书,从最热门之书到冷书闲书,从厚重砖头书到轻薄行旅之书,映照作者二十多年的私我趣味和阅读轨迹。“经典之作的产出与出现,毫无规律可言,这正是它华美不可方物的地方。”鲁敏如是说。
热门推荐
  • 开心果快乐阅读童话-雨滴项链

    开心果快乐阅读童话-雨滴项链

    童话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具有浓厚的幻想色彩,它主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夸张等手段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少年儿童求知欲旺盛,好奇心强,童话恰恰能满足他们这方面的心理需求。阅读童话,有助于培养读者善恶观、审美观,有助于其想象力和幻想力的提升。本书是一本精选国外经典童话集,包含有《雨滴项链》、《冷酷的心》、《一块烫石头》、《八音盒里的城市》、《白雪公主》、《睡美人》等。
  • 恶魔校草,你够了

    恶魔校草,你够了

    在被学校三次开除后,慕小萱被度蜜月的老妈送到一所私立的贵族学校,却给她招来一位校草恶魔少年,明明是全校女生眼里又拽又酷的大帅哥,为什么到了她这里就成了超级任性,霸道又爱吃她豆腐的小男生,不仅这样,他还经常掐断她的桃花,还威胁向她告白的男生,让她成为全校女生的公敌,这让她很郁闷,“校草大人,求求你放过小女子吧,你喜欢我什么我改还不行吗?”某女生没有看见身后犹如狼似虎的眼神,恨不得将她撕成碎片。
  • 重生之特工风云
  • 公子你别闪

    公子你别闪

    陌子曦不小心穿越到楚国公主楚陌祾身上,一般穿越的女主不都能碰到王爷的吗?为什么陌子曦我就不行呢!好不容易喜欢上一个人,却被徐子文屡屡拒绝。尼玛,只好半夜往徐子文住处放火,结果一场风把火势蔓延开来……
  • 魔王的涅槃

    魔王的涅槃

    新奇的背景,独特的内容,新一代魔王回归魔界,在人间又遭遇了怎样的历练。沧月第一篇小说,更新较慢,还望多多支持之前看了冷轩长风的作品,教给我的东西很多,再此感谢!
  • 天请问经

    天请问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我的召唤物可以学技能

    我的召唤物可以学技能

    携游戏技能系统,穿越到被诸天邪魔入侵的苍澜世界。返魂尸、异形、地府鬼魂、亡灵、僵尸、魔鬼、妖怪……种种地球人类幻想的怪物在这个世界真实降临。人类通过觉醒法则之力,成为觉醒者,掌控法则技能与之战斗。陈勾觉醒的天赋技能真实召唤,拥有的召唤物可以像觉醒者一样学习技能。血族、天堂地狱、阴曹地府、魔兽、暗黑、聊斋……深渊入侵苍澜,陈勾则入侵深渊。书友群:1051232137欢迎进来潜水……
  • 永暗明主

    永暗明主

    当你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必将回应——你瞅啥呢?再瞅一个试试看,试试就逝世呗。二十七大职业专精一条,在赛博朋克之城当过城主,与不可言说的克苏鲁进行棋盘博弈,经历过十几种病毒的灾难,也见证过深海下沉睡的亚特兰蒂斯。可他们只是称我是一个将末日与真理传言的疯子,哈哈。疯狂的不是我,而是整个黑白交织的世界!医生:“四号床位的病人加大药量!”
  • 小草根的绝地逆袭

    小草根的绝地逆袭

    同一天内失业失恋受伤,热血屌丝青年郝潇洒脚踩狗屎运逆袭成王……
  • 火爆王爷追来了

    火爆王爷追来了

    一块诡谲的玉佩,带着她来到这个王朝,却魂体分离,被私奔新娘拿来待嫁,她玩笑游乐,却误惹君心。在一次次的逃离,一次次的追逐,她一不小心就沉迷在他醉人的宠溺里。而他,也失了自己的心。在这场追逐战中,先爱先输是不变的定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