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204700000012

第12章 智慧篇(4)

它可谓“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道德经》第六章)。

它是儒家“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之要。

它是佛家“明心见性”之诀,是谓“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六祖坛经·般若品》)。

它是“清静”之宗: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乘乘兮,若无听归。”

“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

“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淡兮,其若海,飓兮,似无所止。”

“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道德经》第二十章)从老子本段的“我”,说明了世俗之人,只知追求那人欲上的和乐与快活,熙熙攘攘于功名、利禄当中。

只有我与众不同,抱住人生的根本,生养万物的大道,一片淳朴浑沌,终日如愚。

明乎此,则知留一个眼睛看自己,便能成为天下第一啦!

二、为什么要留一个眼睛看自己?为什么要从容?有一首诗歌是无门慧开禅师写的:“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春夏秋冬都很好,只要我们没有烦恼挂心头,心里有从容的空间,四季都是好时节,即是“日日是好日,夜夜是乐土,年年是好年,生生是永恒!”此即留待一个眼睛看自己的价值与启示。

易理

留一只眼睛看自己,对研易、修易者其价值甚大。观乎《周易》一书开头以乾卦为《周易》第一卦,象征世事一切的领导者,必须透视“君子以自强不息”之生机。

从此培养《周易》三十五卦的晋卦“君子以自昭明德”的自明。

把握那内观自在的:“观我生,进退”(《周易》第二十卦,风地观卦第三爻),十方圆明之道。

也有时时反省的“比之自内,贞吉。”(《周易》第八卦,水地比卦六二爻)之钥。

复加有涵养中的“自求口实,观其自养也”(《周易》第二十七卦,山雷颐卦之彖辞)正、吉之要。

进而,进入那红尘滚滚的世界里,还能契应“素履之往,独行愿也。”(《周易》第十卦,天泽履卦初九爻)的光明、清风。

引而申之,会通那“中行独复,以从道也。”(《周易》第二十四卦,地雷复卦六四爻)的天行。

以此而修“反复其道”(彖辞)、“利有攸往,刚长也”(复卦彖辞)。

便能达到临卦的“大亨以正,天之道也。”(彖辞)泰卦“内阳而外阴,内健而外顺,内君子而外小人。”

大壮卦之“大壮,利贞。大者正也。”

夬卦之“告自邑,所告为公也”、“利有攸往,刚长乃终也。”

最后回归乾卦“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乾卦文言),原先的纯阳本面,经过“易经诀窍”中的“消长”之应用后,回到了《周易》卦序六十四中的第一,便可“云行雨施,品物流行”(乾卦彖辞)的来去自如,正似故事中的第一流剑客的境域。

揠苗助长难入道

故事

在战国时代,孟子讲了一段读来有趣且意义深远的事迹,他说:

有一个宋国的人,因为担忧他的禾苗老是长不大,便将它们一棵棵都拔高一些,然后累得精疲力竭回家,告诉家里的人说:

“今天累坏了,因为我去田里帮助那些禾苗长高了些。”

他的儿子听了,急忙跑到田里一看,结果发现田里的禾苗,已经全部枯萎了。

啊!现在天下间的人无论做什么事,能够不像宋人这样帮助禾苗长高的,实在太少了。

凡事认为没有用处而放弃不做的人,就像那不肯除草的懒人一样。

而急着要帮助禾苗长大的人,就像那把禾苗拔高的傻人一样,不仅对它们没有益处,还反而害了它们呢!

启示

一、本故事则记载于儒家一书《孟子·公孙丑》。

昔日孟子对其学生公孙丑,说明不动心、养气的口诀,而借“揠苗助长”来比喻。

一般人认为“养气”没有好处,便放弃不管的,好比是不肯除草养苗的懒汉。

而知道“养气”的好处,都急着帮它长大,就好比是拔起稻苗的傻瓜;不但没有益处,反而害了它。

其实这两种皆失其道、失其中、失其自然。

故孔子日:

“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

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

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中庸》)

盖孔子认为智、贤、愚、不肖四者,因不合中道,不合自然,故患了“过与不及”的毛病,终无法达到将真理传扬天下。

从前有一回,子贡问:“师与商也谁贤?”

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

曰:“然则师愈与?”

子曰:“过与犹不及。”(《论语·先进篇》)是孔子七十二门人之中的“过与不及”。

所以孔子才感叹地说:“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论语·子路篇》)又“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论语·子罕篇》)是孔子借用种而不开花,等于白种;开花而不结果,等于前功尽弃。

恰似故事中的“拔苗助长”难人道矣。

二、又老子《道德经》倡导,顺乎天理自然,故言:“希言自然。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道德经》第二十三章)又“跛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于道也,曰余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也。”(《道德经》第二十四章)老子本章首论:“跛者不立,跨者不行”,而所以言“跂”者,但知好高,出人一头,故举踵而立,殊不知立之不久也。

盖站立有站立之常道,依常道行之,才能持久。

假如反乎自然,以跛立,而提高身度时,是难以耐久的。

而跨者,但知要强先出人一步,故阔步而行,殊不知行之不能长。

因行有行之常道,违反常道,乖乎自然,是难以走远的。

易理

一、过与不及皆非中道,皆非自然,《周易》以小过卦、大过卦,二卦来比喻违反天地自然之道。

更甚的是大过卦及大壮卦两卦。就因为太过、太壮,故周公于卦、爻辞上,则以中道、刚柔、宽猛,取得平衡。

故以大过卦之初、二、四爻,皆不过、不及,恰到好处,为刚柔并兼;而以三、五、六爻,皆因过刚、过柔,而系以凶、咎、悔、吝。

又大壮卦以二、四、五爻,皆因刚柔平衡,而系以吉、利、善、美。

故孔子曰:“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易大传》),乃把握了《周易》十七卦随卦,彖辞:“动而说,随”、“大亨、贞,无咎,而天下随时。”的妙诀,故能得养气、不动心,而循乎自然之道。此其一也。

二、栽者培之,倾者覆之,《周易》恒卦初六曰:“浚恒,贞凶,无攸利。”即是明证。

文王、周公以恒卦,论恒心、恒产、久成、久照。其内外卦卦象,为长男与长女,雷风相薄,本有阴阳合德之道。

然因初六居巽卦之下,刚开始时,便急于以求华美的衣服、丰盛的鱼肉、深奥的变化之道,这种以舍本、求末的求学法,已违反恒道。

终究不能与天、人、事、物、道等达到契合的。

推之在学易、研道、参悟玄理的旅途中,也不能一蹴可几,躐等而学。而应顺乎天地自然之序,渐而上进。

诚如五十三卦中的渐卦,彖曰:“渐,渐进也,女归吉也。”乃是女子循序渐进z要。

“进得位,往有功也”,是即人生在世,由童年、少年、青年、壮年、盛年、老年、到晚年之中,皆能本乎素位而行,建功立德成德为行。

“进以正,可以正邦也”,是就世界、国家、治国、平天下,由修之于乡、修之于县市、修之于省、修之于国、到修于天下,其德乃普,即是安邦定国之要。

“止而巽,动不穷也”,是就历代诸圣,灯灯相传,周乎万物,道济天下,生生不息,合乎以道化天下,以德普天下的理想。

明乎此,则知宇宙、天地间人事物的衍化、进退,皆应本乎无妄卦当中“动以天理”、“二六时中”之合时应命之理矣……愚公移山体中孚

故事

从前在春秋战国时代,有一位“大智若愚”的愚公,处于太行、王屋二山,二山方七百里,高万刃。

本冀州之南、洛阳之北,在这北山之地,有一位愚公,以一个年将九十岁的老翁,竟发心要移动太行、王屋两座大山。当时的河曲智叟笑他,不自量力。

曰:“汝之不慧,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北山愚公却拍拍胸膛,勇敢地答道:“这您就固执不通了,我虽然会死,但我有儿子、孙子啊!而我的孙子又有儿子、孙子啊!这样子子孙孙的相传下去,人是愈来愈多,而这两座山始终只是两座山,不会增加的;这还怕无法将之锄平吗?”

说得那笑他的智叟无言以对,腼腆地走开了。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阳,天陇断焉。

愚公最后终于完成了宿愿,给世人留下了一则“诚之所至,金石为开”的典故。

启示

一、愚公移山的原由:

在远古时期,在自然科学很不发达的历史背景下,人们崇祀鬼神、巫师、及卜筮之流行,逐渐形成了天神、人鬼、地祗体系。

道家所追求的是“不死”和“成仙”。仙境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份,他们认为仙境就是神仙居住的地方,天下名山都有神仙居住。

雄、秀、险、奇、幽的王屋山,正是想像中的人间仙境,自然也就成了道家人物采药炼丹、修身养性以求“得道”、“成仙”的理想场所。

在王屋山韵诸多历史传说中,年代较早的是黄帝祈天的故事。传说轩辕黄帝大战蚩尤不克,乃于王屋山天坛顶筑坛求天,以求破蚩尤之策。上帝便命西王母降于天坛,召来东海青童君和九天玄女,授帝以“丹经”、“阴符册”,遂击败蚩尤,天下一统,海内晏然。

同类推荐
  • 心灵浴场全集

    心灵浴场全集

    面对物质的充足、世事的瞬息万变和高强度的生活,21世纪无疑是一个心灵的大浴场。对于得到,也许不再显得那么紧要;面对失去,也不再那么惊慌:因为我们明白,成功的高度更多来源于心灵的强度,走进这属于我们自己心灵的浴场吧,去认识和发现更为广阔的自己。
  • 辛辛苦苦三五年,风风光光五十年

    辛辛苦苦三五年,风风光光五十年

    现在的你,也许正为养家糊口忙得焦头烂额;也许还“蜗居”在几平米的小房间里,精打细算地过日子;也许还在朝九晚五,重复着枯燥的工作……要知道,即使是比尔·盖茨、巴菲特、李嘉诚、李开复这样的成功大师也经历过这样的苦日子,他们的成功之路也是这样走过来的。成功没有捷径,但可以走直线。
  • 谁说你懂做人做事

    谁说你懂做人做事

    成功者和失败者有一个很大的区别,那就是是否懂得做人做事的取舍之道,是否能把做事与做人很好的统一起来,使人生之路少留下一些大大小小的缺憾。因此,做人做事,看似简单,却不得不仔细思量。
  • 做人必须防备的9种人

    做人必须防备的9种人

    要在这个复杂的世界里,生活的如鱼得水,至少是能平平安安,就需要留心一些会伤害你的人,一旦接触到这样的人,你就要提高警惕,处处留心。如何才能擦亮眼睛,认清小人呢?本书将告诉你怎样做好必须的防范措施。通过本书,每个人都可以远离那些品行不端的人,在纷繁复杂的人事关系网中顺利躲过各种明枪暗箭。
  • 读三国有学问

    读三国有学问

    本书深入研究曹操与刘备的博弈术,为当今人士提供了智慧的借鉴。这两个人一个是“霸道”,一个是“王道”,刚好囊括了两种最经典的博弈模式,值得深思细读。曹操与刘备,两种博弈王术,两种风格为人,两个惺惺相惜的英雄开创了一个不完全是“成王败寇”的时代。曹操与刘备看似水火不容,实则互补,展示了任何时代必会同时诞生两位王者的历史规律。
热门推荐
  • 这个法师超级凶

    这个法师超级凶

    一个噩梦困扰了楚承霄二十多年,最终噩梦成真,一个陌生的法师带他来到了陌生的地方,新的旅程开始了。
  • 末日游戏之地狱生存

    末日游戏之地狱生存

    恐惧无处不在,生存毫无希望,这就是地狱游戏。
  • 剩女之顺其自然

    剩女之顺其自然

    当上海的大龄剩女达到几十万之众,当所有相亲交友活动的男女比例定格在了2:8或1:9的失衡数据上,当剩女已经成为上海这个大都市的社会问题,那些尴尬的剩女们是怎样地活在当下呢?我们的女主人公是以怎样的一种心境和生活态度做自己的“上海剩女”呢?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张爱玲这位上海才女将自己的心迹凝结成如此美丽的爱情逻辑,那份爱是生涩的、羞怯的,是温馨的,是顺其自然地随它去了。剩女们都在等待自己的缘分,她也在等待。她,为了躲避家人以及周遭人的烦缠在外借租,便于千万人之中邂逅到了“刚巧赶上”的人——“隔壁男”,她自暴自弃、行尸走肉的生活渐渐有了起色……缘分,她等到了吗?她的顺其自然是帮助了她还是毁掉了她?《剩女之顺其自然》从一位普通“上海剩女”的角度,解读当下社会中那些口称没有择偶要求却还是不知不觉被剩下来的大龄女性的现状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华颜赋

    华颜赋

    好端端漂在小西湖上却一转眼史诗灾难般落了水,睁开眼后一切都变了,奇异的夏天,奇异的人……顾千雪不是无法接受自己的穿越,可老天偏偏开玩笑地把她扔到了最乱的年代,汗水、鲜血、滚滚烽烟。如何在对立的抉择中小心翼翼地生存成了她最大的心事。(本书非爽文,也非后宫,剧情着重于历史推进,喜恶多看读者个人。)
  • 残暴王爷好霸道:鸾殇

    残暴王爷好霸道:鸾殇

    传说成为东盛国安陵王爷的王妃绝对活不过三天,她本性淡然散漫,却为了自己心中唯一的亲人嫁给了安陵王爷。新婚之夜,他百般羞辱,她却淡然处之,将易怒的他气得不轻。他将她发配到王府最清冷的院落。她却毫无怨言只是,当他诬陷她因嫉妒杀害他心爱的侍妾,欲要置她于死地的时候,她却冷笑这告诉他,她从来就不曾在乎过,他自己所表现出来对他的在乎,原来只是因为和另外一个男人的赌约。
  • 苟在异界的旅行

    苟在异界的旅行

    凌云莫名其妙的就带着未长成的身体,来到了异界。一睁眼,看着眼前近两米高的汉子,瞪着硕大的瞳孔,拿着莫名的长矛狠狠的扎了过来……苟在异界,猥琐发育,别浪……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不灭神之子

    不灭神之子

    拥有强势背景的韩雨寒,遇斗神大陆第一炼丹师死亡后的残魂,且看他如何一路披荆斩棘,踏上斗神大陆的巅峰,武苍穹,破乾坤。
  • 从心选择——李开复给中国学生的35条忠告

    从心选择——李开复给中国学生的35条忠告

    “从心选择”、“成为最好的你自己”是李开复在个人事业上不断取得成功的秘密所在。也是他向学生耳提面命、谆谆教诲的最基本理念。面对学生中那些失败者的泣诉。李开复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生命感悟给陷入人生沼泽的他们提出了忠告,令人信服地向青年学生开出了自己的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