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348200000012

第12章 李叔同:半世文人半世僧(2)

在中国近百年文化发展史中,弘一大师李叔同是学术界公认的通才和奇才,作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他最早将西方油画、钢琴、话剧等引入国内,且以擅书法、工诗词、通丹青、达音律、精金石、善演艺而驰名于世。

李叔同是中国话剧运动的先驱、中国话剧的奠基人。他是中国第一个话剧团体“春柳社”的主要成员。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春节演出的那扯《茶花女》,是国人上演的第一部话剧,李叔同在剧中扮演女主角玛格丽特。后来,他还曾主演独幕剧《生相怜》、《画家与其妹》和改编自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的话剧《黑奴吁天录》。李叔同的演出在社会上反响极大。李叔同的戏剧活动虽如星光一闪,却照亮了中国话剧发展的道路,开启了中国话剧的帷幕。特别是在话剧的布景设计、化妆、服装、道具、灯光等许多艺术方面,更是起到了开风气之先的启蒙作用。在音乐方面,李叔同是作词、作曲的大家,也是国内最早从事乐歌创作取得丰硕成果并有深远影响的人。他主编了中国第一本音乐期刊《音乐小杂志》。国内第一个用五线谱作曲的也是他。他在国内最早推广西方“音乐之王”钢琴。他在浙江一师讲解和声、对位,是西方乐理传入中国的第一人,还是“学堂乐歌”的最早推动者之一。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他编辑出版的《国学唱歌集》,被当时的中小学取为教材,他创作的歌曲内容广泛,形式多样,主要分三类。一是爱国歌曲,如《祖国歌》、《我的国》、《哀祖国》、《大中华》等;二是抒情歌曲,如《幽居》、《春游》、《早秋》、《西湖》、《送别》等;三是哲理歌曲,如《落花》、《悲秋》、《晚钟》、《月》等。李叔同的歌曲大多曲调优美,歌词琅琅,易于上口,因此传布很广,影响极大。

李叔同是中国最早介绍西洋画知识的人,也是第一个聘用裸体模特教学的人。他同教育家、作家夏丏尊共同编辑了《木刻版画集》。他是中国现代版画艺术的最早创作者和倡导者。他广泛引进西方的美术派别和艺术思潮,组织西洋画研究会,其撰写的《西洋美术史》、《欧洲文学之概观》、《石膏模型用法》等着述,皆创下同时期国人研究之第一。他在学校美术课中不遗余力地介绍西方美术发展史和代表性画家,使中国美术家第一次全面系统地了解了世界美术大观。作为艺术教育家,他在浙江一师授课采用现代教育法,培养出丰子恺、潘天寿、刘质平、吴梦非等一批负有盛名的画家、音乐家。

李叔同本人在西画上也卓有建树。他画过大量的素描、水粉画和油画。人们在今天仍能看到其炭笔素描《少女》、水彩《山茶花》、油画《祼女》和《自画像》等作品。更为可贵的是,李叔同不仅大胆引入西方美术,而且十分重视中国传统绘画理论和技法,尤其善于将西洋画法与中国传统美术融为一体。他与弟子丰子恺合作的《护生画集》,诗画合璧,图文并茂,为世人所称道。

李叔同在书法艺术上的成就为世人所瞩目。他的书法早期脱胎魏碑,笔势开张,逸宕灵动。后期则自成一体,冲淡朴野,温婉清拔。特别是出家后的作品,更充满了超凡的宁静和云鹤般的淡远。

李叔同的篆刻可谓独树一帜。他早年治印从秦汉入手,兼攻浙派。35岁那年入“西泠印社”。39岁在杭州虎跑定慧寺出家前,将平生篆刻作品和藏印赠与“西泠印社”。该社为之筑“印冢”并立碑以记其事。治英赏英论印,是终其一生未曾放弃的癖好。他在给友人的信中提道:“刀尾扁尖而平齐若锥状者,为朽人自意所创。锥形之刀,仅能刻白文,如以铁笔写字也。扁尖形之刀可刻朱文,终不免雕琢之痕,不若以锥形刀刻白文能自然之天趣也。”李叔同对印学的贡献还体现在他对近代篆刻事业的弘扬上。他亲自发起成立了继“西泠印社”之后的又一印学团体——乐石社,定期雅集,并编印印社作品集和史料汇编。这也是在近代篆刻史上领风气之先之事。

李叔同的诗词在近代中国文学史上同样占有一席之地。他年轻时,即以才华横溢引起文坛瞩目。客居上海时,他将以往所作诗词手录为《诗钟汇编初集》,在“城南文社”社友中传阅,后又结集《李庐诗钟》。出家前夕,他将清光绪二十六至三十三年(1900—1907年)间的20多首诗词自成书卷。其中就有《留别祖国并呈同学诸子》、《哀国民之心死》等不少值得称道的佳作,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和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注。出家前的五六年间,他还有30余首歌词问世。这些作品,通过艺术的手法表达了人们在相同境遇中大都会发生的思想情绪,曾经风靡一时,有的成为经久不衰的传世之作。

弘一法师对联语也有浓厚兴趣,并有极高的鉴赏和创作水平。尤其是出家后,大师为各地寺院和缁素撰写的诸多嵌字联语,更表现出他的奇思妙想和深厚的艺术功底。他在宣传佛法导引终生佛化过程中,将联语这一形式作为劝人为善的巧妙手段。他书写的那些内容深刻、极富哲理的名联,现也成为警示后人的一笔宝贵的文化艺术财富。

弘一大师入佛初期,除了阅读僧人必读的经典,其进修博览而广纳。何况,他原是个对任何事情,除非不做,做就要做得认真彻底的人。做了和尚,在佛学思想方面,自然也得做出自己的特色。对此,林子青概括说:“弘一大师的佛学思想体系,是以华严为镜,四分律为行,导归净土为果的。也就是说,他研究的是华严,修持弘扬的是律行,崇信的是净土法门。他对晋唐诸译的华严经都有精深的研究。曾着有《华严集联三百》,可以窥见其用心之一斑。”弘一法师一生严守律宗戒律,悲天悯人,生前每次在坐藤椅之前总是先摇一下,以免藏身其中的小虫被压死,其临终时曾要求弟子在龛脚垫上四碗水,以免蚂蚁爬上尸身被不小心烧死,其善心可见一斑。

李叔同是我国现代歌史的启蒙先驱。接受了欧洲音乐文化的李叔同,把一些欧洲歌曲的现成曲调拿来,由他自己填写了新词。这些歌曾在全国范围内广为传播。曲调带着强烈的外来色彩,歌词带着浓重的旧体诗词的韵调,这便是最初的,也是宣告一个新的时代已经到来的歌。李叔同用这样的歌完成了启蒙者的历史任务。

李叔同不仅是中国“学堂乐歌”最为杰出的作者,而且较早注意将民族传统文化遗产作为学堂乐歌的题材。他于1905年编印出版的供学校教学用的《国学唱歌集》,即从《诗经》、《楚辞》和古诗词中选出13篇,配以西洋和日本曲调,连同两首昆曲的译谱合集而成的。其中的《祖国歌》,还是当时为数较少、以中国民间曲调来填词的一首学堂乐歌,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不久他东渡日本,学习西方音乐、美术、戏剧理论,主攻钢琴。曾创办我国第一部音乐刊物《音乐小杂志》,竭力提倡音乐“琢磨道德,促社会之健全,陶冶性情,感精神之粹美”的社会教育功能。同时发表了《我的国》、《隋堤柳》等怀国忧民的乐歌。

李叔同一生迄今留存的乐歌作品70余首。编作的乐歌继承了中国古典诗词的优良传统,大多为借景抒情之作,填配的文辞依永秀丽,声辙抑扬顿挫有致,意境深远而富于韵味。加上他具有较为全面的中西音乐文化修养,选用的多为欧美各国的通俗名曲,曲调优美动人,清新流畅,词曲的结合贴切顺达,相得益彰,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因此,他的乐歌作品广为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喜爱,像《送别》、《忆儿时》、《梦》、《西湖》等,特别是《送别》,先后被电影《早春二月》、《城南旧事》成功地选作插曲或主题歌。

李叔同先生生当乱世,在他历尽百劫之后,终于在1918年8月19日,在杭州虎跑定慧寺出家当了和尚,时年三十九岁。从此进入了他人生的第三阶段,就是丰子恺先生所说的“爬上三层楼”的阶段。他一出家即告别尘世的一切繁文缛节,并发誓:“非佛经不书,非佛事不做,非佛语不说”。受戒后持律极严,完全按照南山律宗的戒规:不作主持,不开大座,谢绝一切名闻利养,以戒为师,粗茶淡饭,过午不食,过起了孤云野鹤般的云水生涯。或如好友夏丐尊所形容的,从“翩翩浊世佳公子”,一变而为“戒律精严之头陀”。这种变化,在常人看来觉得不可思议,甚至在心理上难以承受,而李叔同却以平常心澹定自然地完成转化,成了弘一法师。

李叔同先生出家后,选《南山律宗》作为化教制教的《圆教宗》,以“心法”为戒体。受戒后持律精严,护生戒杀,正行弘法。他选择了佛教宗派中最重修持的律宗。他不但深入研究,而且实践躬行,事实上他也最大程度地做到了这一点。所以,观他一生行藏,无论是在俗时的交友,治学,育人,乃至他所从事的某一项专业,一经涉足便全身心投入,力求做得最好。可见,他一生做人的确是凡事认真而严肃的——他要学一样就像一样,做什么就像什么。李叔同先生僧腊二十四年,随着他佛教典籍的问世和嘉言懿行的传播,在宗教界声誉日隆,一步一个脚印地步入了高僧之林。他从留学生、而艺术教育家、最后成为律宗高僧的弘一大师,其为人可谓“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典型。

李叔同最开始只教美术,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引导学生入门。他给学生开了较为系统的西洋美术史课程,并精心设计每一课时的教学大纲。上理论课时,讲台上除了点名簿、讲义、教课笔记之外,还总是会放很多的小纸条,那是用来记录讲课要点的。举凡时代、流派、代表人物及作品等,都一一记在这些纸条上。后来,这些纸条不仅成为李叔同任教期间的珍贵文献,也是学生们津津乐道的回忆。

美术课上最受学生喜爱的当然是画实习。由于西洋画与国画的学习有本质区别,是从训练石膏模型写生入手而非临摹,这让全班的学生都不知该从何下笔。李叔同便细心地穿梭于学生们的画架之间,一一给予指点,并和学生们一同作画,然后把作品挂在黑板上给学生们看,让学生们通过对比来领会写生的要领。一个多学期后,李叔同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1913年上半年,李叔同写了一篇《石膏模型的用法》,较为系统地介绍了这种在国内尚未普及的美术教学方法,内中涉及用石膏模型写生教学的优点、模型的收藏方法、写生教室的选定和布置等多个方面。

当学生们渐渐掌握了模型写生?技巧后,李叔同便开始将人体写生的训练引入课堂,这在中国尚属首例。学生吴梦非曾回忆道:“李叔同教我们绘画时,首先教我们写生。初用石膏模型及静物,1914年后改用人体写生。”现存的一张珍贵照片记录了当时写生课上的情景。照片上,一名全身****的青年男子的背影占据着居中醒目的位置,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坦然于大庭广众之下裸体示人的人体模特。模特站在一张桌子上,正前方是围成几排弧圈、专心作画的学生。在照片右侧,教室内侧光线较暗的地方,有一人左手插在裤兜里,怡然地站在最后一排,他的前面并没有画架,从轮廓上看,似乎便?李叔同。

课堂内的写生训练给学生打下了良好的绘画基础,李叔同接下来陆续开设了素描、图案、水彩、油画等课程,并开始引导学生走进自然,到阳光和风景中作画。常去的地方,自然是离学校不远的西湖。

当时国人很少听说过“户外写生”的概念,因此作画的学生常会招来路人惊诧的目光。为避免发生不必要的麻烦,学校甚至还为此向警察局发出公函,希望得到理解,但仍不免惹出许多笑话来。一次,李叔同的两名学生李鸿梁和张联辉到运河边去写生,遇到了一名警察,见到二人搭起三脚架画画,顿时起了疑心,以为二人是在测绘地图,便上?查问。先问张联辉是哪里人,张联辉回答倒也简单:“东阳。”警察便以为他是“东洋”人,当即便要将二人揪到警察局。李鸿梁知他是误会了,忙上前解释,说同学不是东洋人,而是浙江金华东阳县人;到这里来也不是要绘什么地图,而是来写生的。谁知越描越黑,这位尽职的警察非要带二人去警察局不可。闹得不可开交时,幸好一位路过的宪兵见过写生绘画,听完两人解释后,帮忙化解了这场误会。

李叔同循序渐进的美术教育不久便有了成绩。从1915年起,李叔同开始将学生创作的铅笔画、粉笔画、传统的水墨画、西洋的水彩和油画,连同他自己的作?,拿到杭州平海路浙江省教育会和西泠印社展出。这在当时的杭州还是件非常新鲜的事,吸引了很多观众,并深受好评。这样的画展,此后不定期地举办过几次。1917年,李叔同组织学生,成立了以学习和研究绘画为目的的“桐阴画会”,此后,画展便以“桐阴画会”的名义来举办。1919年5月,其时已出家的李叔同还欣然接受“桐阴画会”的邀请,参观并指导了当年的画展,给学生以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励。

同类推荐
  • 我在大唐开宝箱

    我在大唐开宝箱

    一个愿望,让陆煜穿到贞观9年的大唐,在帝都长安开了一个“开宝箱小店”宝箱里,什么东西都有。救命的神药,咱有储物戒,咱也有大炮等武器,应有尽有只要你有金银财宝,什么东西都会出现在你的手中。
  • 来到宋朝的那些事儿

    来到宋朝的那些事儿

    赵康是一个没车没房没钱没女人的屌丝,生活在现代社会压力山大,一次机缘巧合的机会,他因为吃了几串大腰子,把自己给吃穿越了,这让他明白了人生的真谛——虚不受补!!!
  • 三国小侯爷

    三国小侯爷

    男儿壮志,娶娇妻美妾,收谋士猛将。重生三国,成为刘表之子。重活第三世,看刘修崛起荆州,战天下英雄。
  • 大夏十三太保

    大夏十三太保

    这里有!魏武帝曹操,秦始皇嬴政,汉太祖刘邦,明太祖朱元璋,唐高祖李渊,成吉思汗铁木真,金太祖完颜阿骨打,还有大夏的李思(主角的爷爷)。 你有你的千古名臣猛将,我有我的十三太保,大家好,我是李孝诚,且看我如何与一众英雄豪杰会猎天下。 千年豪杰,史上猛将,会聚一堂,争锋沙场,论天下谁是英雄?成王败寇,裂土封侯,强中之强,王中之王,尽在大夏十三太保 新建书友群68231551
  • 历史典籍(下)

    历史典籍(下)

    由竭宝峰、刘心莲、邢春如、李穆南编著的历史之谜系列丛书共32分册,用来阐述政治斗争的复杂性并揭示古代历史长河角落中最为隐秘的部分。
热门推荐
  • 人生与酒

    人生与酒

    我不知道你是不是有和我一样的经历,也许你可以看到自己的人生经历,也许你能看到自己.....
  • 倾世医妃

    倾世医妃

    一夕间,她家破人亡,背负罪名下嫁于人。新婚之夜,他命人破她处子之身,取她处子之血,只为救治一个与她共侍一夫的女子。岂料女子红颜薄命,他迁怒与她,将身怀六甲的她关入焚香阁,假以于人通奸之罪休弃送入南业庵削发为尼。孕情入耳,他挟其兄长之命逼她再嫁。二嫁于他,却意外得知他竟是弑父仇人,一碗落子红,回眸三嫁他的皇侄。当满城风雨,众口相传她与别人夫唱妇随,他为这流言深深刺痛,拔剑相对。“卫如画,如果还有来生,我再也不要遇见你。”她带着悲悯而残忍的眼波掠过他,横剑一刎。
  • 蓝色味道

    蓝色味道

    一直以“假小子”形象出现的我,为了帮助哥们陆钧摆脱他的家庭烦恼,答应假装一回他的女朋友,为此我平生第一次穿起了裙子……可是,“演出”并不成功,没人相信也没人在乎,我和他的关系却因此有了变化,我不知道应该怎样去形容那样的变化,但我们都还记得——安静的胡同口,淡淡的夕阳透过杨树浓阴的缝隙,点点滴滴洒在他的身上。该分手的时候,他抬起头来,慢慢地问了我一个问题:“你说青春到底是什么味道的?”
  • 幻想与青山

    幻想与青山

    梦中之地------青山外。最终的幻想之地。
  • 你我皆看客

    你我皆看客

    无数的人生我们皆是看客故事里有人生百态百态人生害
  • 我在你的故事里沉没

    我在你的故事里沉没

    你爱过吗?你曾爱谁更胜于你自己?自始至终我爱的只有我自己,所以我才更加爱你。我爱我自己,用我的生命来爱你,如果我的生命终结,那么我拿什么来更好地爱你……
  • IQ对决

    IQ对决

    故事正邪双方都智力超群,那么到底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还是邪不压正呢?主角带着天之骄子光环照样被KO,那么背后的大BOSS到底是谁呢?故事中每个邪魅的反派都是宝藏男孩/女孩,嘻嘻。
  • 人生无药方

    人生无药方

    俗话说:虎父无犬子!俗话也说:富不过三代。俗话就这样对抗地解释着痛苦、悲烈的人类生活,也对角地解释着人类的生存和繁衍后以及时代的绵延。这样的生活药方,很多时候让人无所适从。这就是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经历了生活后,富有人生阅历的人才明白,人生没有药方。德时家族和石女的现在生存结果,来自于远古的家族承诺。
  • 末道修仙录

    末道修仙录

    末法时代的仙途坦荡,一切皆有关联。作为喜欢也看过一些修真小说的我来说,我也希望有一个属于我的修真世界,或许正像是其中某个人物一般。这篇小说是我预计修真世界故事的三部曲中第二部的一个支线的番外故事,结局已经注定。不过作为我这新手练手和规划各自设定规则倒是很有存在的必要。没有气的人脑仁疼的桥段,也不是让人yy的爽文,一切简单,而又合情合理,我希望一切都有明确的界定。对我来说,这有时更像是在设定一款修仙游戏,丰富各自有趣的玩法一般。不过因为主线的原因,以后的某些剧情会涉及到主线和世界。终于到最后是否会因为规避过早暴露主线的一些事情而导致这篇番外凉凉也是不确定的事情……这是工作之余的一些闲暇,之余之后会因为一些原因凉凉也是大有可能……虽然我想让诸位道友看到我的世界…………不过目前来说我不得不面临选择,所以至少在我做好准备前让我这部分时间的努力没有白费。
  • 大Boss来袭:小丫头,快跑!

    大Boss来袭:小丫头,快跑!

    因为年少轻狂,曾深深的被伤害过。但,遇到大Boss,从此过上幸福的生活,日日夜夜下不了床,每天做羞羞的事情,到腿软。大Boss还不曾放开她,把她的生生世世都预订了!(纯宠文,男主女主身心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