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76400000028

第28章 体制内的紧张(2)

赵树理不得不再写《对〈金锁〉问题的再检讨》,首先检讨自己的“立场”问题,“大家是对的,我是错的”,其次说“自己有个熟悉农村的包袱”,又在“对辩护的保留”中强调“怎样对待破产后流入下流社会那一层人的问题”,坚持自己“对这一层人的分析还认为没有大错”。这种检讨除了表态式的检讨外,并无什么实质性的东西说自己哪儿有问题,实质上是再一次坚持自己对农民的看法,而现实是他的这种观点已经不能在公开场合自由表达了。当赵树理被党树立为“方向”后,党就必然要求他按照党的意图来做文艺创作,而赵树理的“为农民利益”的价值判断,使他不可能完全按照党的要求进行文艺创作,批评接踵而来。有人对大众文艺创研会的工作提出了尖刻的批评,胡乔木亲自批评赵树理写的东西不大(没有接触重大题材),不深,写不出振奋人心的作品来。事实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政治意识形态领域急需一部分文艺创作能对新的政权进行“合法化的正名”,而赵树理的作品已显得不合时宜了。赵树理的职位一降再降,检讨自己是“不懂今日文艺思想一定该由无产阶级领导”,“在这个经常遇到毁誉交于前,荣辱战于心的新的环境中,他有些不适应”。

与由《金锁》引起的批判降职等同时的是,胡乔木亲自为赵树理选借鉴性的作品,有契诃夫、屠格涅夫等俄罗斯伟大作家的作品,有《新民主主义论》、《讲话》、列宁论文艺摘录等理论著作,并让他住进中南海庆云堂,解除一切工作,闭门静心读书。

另在赵树理身后劫余的文稿中,有一张开着下列书目的纸片:马列主义哲学,哲学史,中国史,世界史,共运史,民族革命史,马克思以前各派美学,马克思主义美学,中国文学史,世界文学史,中外古今文学名著,这是20世纪50年代赵树理受命学习的内容。在这种党和领导的极大关怀下,在这种受命书目的教化下,赵树理能不感到一种政治的浓烈气味吗?1952年秋冬,赵树理在山西省平顺县川底村郭玉恩负责的生产合作社长期蹲点,长篇小说《三里湾》就是这一生活实践的反映,但小说明显是以先入的概念为主以契合党主张的“掀起农村社会主义建设新高潮”的要求。《三里湾》的创作应是赵树理小心翼翼地依照党所要求的文艺标准进行的规范性创作,是赵树理有意识地摆出的一种合法化姿态。而“范登高”的原型人物“郭世成”读了并不认账,赵树理的要用“讽刺、挖苦”的办法对这种“翻身忘本”的干部的教育也只是对牛弹琴,倒是小说中对农民生活状况的描写散溢出农村的某种真实来。

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中国乡土社会里,社群的基本单位是家庭。因此,对土地的执著,对家庭的依恋,构成了乡土社会中农人们的生活理念和精神世界。可以说,守着一片土地,辛勤地劳作,圆发家致富的“创业梦”,是乡土中国的千年遗梦。

“政策也好”,“路线也罢”,农人们关心的是实实在在的日子。《三里湾》并没有去虚构、捏造激烈的阶级矛盾斗争,而是注意从农民的日常生活中塑造“糊涂涂”、“常用理”、“铁算盘”、“惹不起”、“能不够”这些“旧人”对土地的执著,对家庭的贪私。马多寿并不糊涂,在政治价值的标准下,可以说他保守、落后,甚至糊涂,然而,站在农民的立场,农民的朴素思维方式,让他更看重实际利益。在为自己牟私利时,他显出高人一等的精明能干。他利用范登高的错误顽固地阻挠“扩社”,假借老婆“常有理”的胡搅蛮缠阻挠合作社开渠,利用互助组的劳力为自己种田。这位私心很重的农民正是乡村现实农民的真实写照。他不愿入社的原因是怕失去自己的土地,当他思想转变想入社的时候,也并不是对“扩社”有了根本性的“正确”认识,而是意识到自己追求的家大财多的梦想在分家后已无法实现,不如过个清净日子算了。这种转变虽没有进步的“豪气”,却有着丰富的内涵,真实地表现了乡村农民在面对政治要求时,内心的复杂和微妙。因此,对于这些人物,赵树理并没有剑拔弩张的批判和斗争,而是真实地再现了合作化运动中,他们内心的惶惑、矛盾。赵树理曾说:“富农在农村中的坏作用,因为我自己见到的不具体就根本没有提。”

这并不是说赵树理不关心政治,而是他忠于自己对农村的认识。

在众多的新型农民英雄形象相继被推出之际,真正的乡村知识分子赵树理却怎么也找不到自己视野中的“新人”,他无法跳出农民的实际生存状况,去塑造具有现代政治理想追求的农民新形象,而像柳青这样的知识分子作家却做到了。善于营造乌托邦之梦的知识分子柳青严格按照毛泽东的文艺思想把自己的社会政治理想嫁接到了“神圣”的农民群体身上,梁生宝成了一个最完美的政治概念化的典型。梁生宝务实、本分,走艰苦创业的道路后获得成功并不使人感到意外,真正使人惊奇的是他既对义父梁三老汉发家致富的梦想感同身受,同时又能抓住落后农民的这种自私心理带头搞示范作用,最终将他们引上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康庄大道,实现了知识分子对现代农民革命思想意识的理想化建构。奇怪的是这种带着自私心理又重实利的农民进入社会主义公有制后怎么就自动地具有现代农民所应有的革命思想了?这儿明显看到在想象中,作家把无产阶级的概念简单地贴在了作为封建文化载体的农民身上,这实际造成的是对无产阶级革命哲学的一种消解。而事实是,务实的农民们永远都不会像这样的知识分子这样理想浪漫,当农业合作化运动要已经翻了身的农民再去“革”一次自己的命时,他们绝不可能自觉自愿地抛弃现实生活中的既得利益去选择虚无缥缈的崇高理想的。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意识只是无产阶级本身的一个标志,只有工人阶级在社会和经济条件的压迫下才可从实际的革命斗争中产生出来,而不可能从小私有者的农民意识中生长出来。当小说中的农民在欢呼“救世主”的“党”时,他们的思想上仍是极度茫然,而现实中农民群体的生存困境又有谁考虑多少呢?

农业合作化运动,直接的动力则是为了发展中国的工业,以巩固无产阶级政权。“于是,中国人不得不进行一次史无前例的、高度中央集权下的自我剥夺:在农村,推行统购统销和人民公社这两个互为依存的体制;

在城市,建立计划调拨和科层体制;通过占有全部工农者的剩余价值的中央财政进行二次分配,投入以重工业为主的扩大再生产。”

在这个意义上,对乡土社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目的乃是通过剥夺农民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权来剥夺农民的剩余价值,从而发展中国的工业。因此,农业合作化运动不仅因改变了传统的乡土社会的生活秩序而引起了农民心理习惯上的抵制,更重要的是,它在本质上是一场运用行政手段来剥夺农民的私有财产和剩余价值的违反经济规律的运动,与农民自身的根本利益构成了尖锐的冲突。

不识时务的赵树理,当农民的实利受到这种严重损害时,再次拒绝时尚的姿态。1956年8月,他以个人的身份给家乡地委负责人写了一份措辞严厉的信,对这一地区的所谓“社会主义高潮”给农民带来的严重后果进行了系统地批评,对地方领导人不顾农民利益的“唯上是从”,对“高级社”里乡人生活与生产处境的日趋恶劣,表示了强烈不满和深深的忧思,“不论说多少理由,真正饿了肚子是容易使人恼火的事。在转入高级社的时候,说了好多优越性,但事实上饿了肚子,思想是不易打通的”。“我总觉得有些干部的群众观念不实在——对上级要求的任务认为是非完成不可的,而对群众提出的正当问题则不认为是非解决不可的。又要靠群众完成任务,又不给群众解决必须解决的问题,是没把群众当成‘人’来看待的。”

这种“不论说多少理由”,都要“把群众当‘人’来看待”的响当当的价值宣言,再一次显示了赵树理“为农民求实利”的根本出发点,这种“实”的检验使一切虚假的所谓的什么高尚的神圣的主义、理想显出了原形。由此开始,他“对自己隶身其中的执政党的社会实践(尤其是其间的乡村改造方案)及其文学规范不再是无条件的信任,而是有所怀疑,有所警惕,有所疏离”。

1958年的农村天昏地暗,再回农村的赵树理心忧如焚,上下奔走,却被认为是一种干扰。赵树理感到“我的思想和农村工作的步调不相适应”,自己的思想越来越“跟不上政治的主流”,这种对现实的忧虑使他对国家的乡村政策产生了深刻的怀疑,出于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感,再经过与普通乡民和各地干部的广泛接触,也经过反复思考、犹豫和权衡,他终于决定采取给党内高级官员写信和写文章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心底的怀疑与忧思。1959年,他从北京到省、县里,为农业问题上上下下折腾数次,写了几封分量很重、与众不同的信件及文章给地委书记、省委书记,直至中国作协党组书记邵荃麟和当时的政治局候补委员兼《红旗》总编辑陈伯达。

在他看来,当时中国农村问题的深层原因来自“自上而下形成的一套体系的工作安排,也不能由公社或县来加以改变”,他私下里认同当时已遭批判的彭德怀的意见“农业生产领导方法的错误是上面来的”,这种观点无疑是与中央政策大唱反调的反面言论,甚至对党的意识形态具有颠覆性,其大胆程度在当时寥寥可数。这终于燃起了对赵树理的批判战火,在当年冬天开展的反右倾运动中,赵树理成了中国作协整风中内部重点帮助对象之一。由于作协的批判是站在“党的立场”上要赵树理与党的意识形态一致,而不是站在农民利益的立场上讨论党的政策的合理与否,赵树理自感“进退失据”,“难于开口”,经历几次政治运动的险恶,赵树理不得不对自己进行了“政治宣判”,被迫承认这种强制式的“挽救”。赵树理伤感地对友人说:“我是农民中的圣人,知识分子中的傻瓜。”但在赵树理内心深处,赵树理并没有像当时许多知识分子一样自觉承认自己有罪,对自己在心灵深处进行宣判,从而丧失知识分子最重要的“独立意识”——知识分子的“生命之线”,而是以自身所带的三晋农民“求实”的执拗劲申明“我自信我还是个敢想的人,虽然学得的马列主义不多,遇事难免有思想的错误,但是想对了的地方也还不少,不要妄自菲薄,应该随着敲紧的锣鼓活跃起来”。三年后,批判者邵荃麟对自己的批判表示了歉意:“我们的社会常常忽略独立思考,而老赵,认识力,理解力,独立思考,我们是赶不上,1959年他就看得深刻。”

1962年,党中央召开了七千人大会,初步总结了“大跃进”的经验教训,难得地开展了批评与自我批评,在这舆论稍有好转的环境中,赵树理在《在大连“农村题材短篇小说创作座谈会”上的发言》就国家的农村政策、地方干部作风、乡民实际生活状况、城乡关系以及文艺对农村的描写等问题作了更为袒露的发言。他两次强调:“中国乡村自身并不产生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这种意识是外加的”,国家乡村政策的失误与浮夸在50年代初就开始了,因此对于基层干部为农民切身利益的“顶风抗风”深表同情和支持,“一九六零年时的情况是天聋地哑”,百姓的赤贫和中国社会上下层之间的深度的隔膜令人触目惊心。更进一步的是提出了国家政策对农民的剥夺,“农民不是需要什么计划什么,城市要什么就得有什么。不管农民剩不剩下来。”

这种以农民实利(也即是人民实利)为根本出发点的价值立场,终与当时的国家意识形态发生了严重的冲突以致有某种非常危险的颠覆性。1964年,文联与作协的“整风”运动赵树理受到更为严厉的批判与清算,以“工作需要”为由调离共和国的首都,停止了赵树理的自由言说。赵树理这位曾被党的意识形态誉为“方向”性的作家最终被驱逐出了“体制”。

同类推荐
  • 希腊神话故事(四)

    希腊神话故事(四)

    天和地诞生的时刻,大海在咆哮,汹涌的波涛拍击着海岸。鱼儿在水里嬉戏、玩耍,鸟儿在空中展翅歌唱,大地上奔跑着成群的动物,但是却缺少一个具有灵魂的、能够主宰一切的高级生物。这时,普罗米修斯降生了。这位先觉者是神祇的后裔,他的父亲是地母该亚与乌拉诺斯所生的儿子伊阿佩托斯。普罗米修斯异常聪慧,他知道天神将种子藏在了泥土中,便手捧泥土,和着河水,按照天神的模样将泥土捏成人形。待泥人捏好之后,他又从动物的灵魂中摄取出善与恶,将它们封进泥人的胸膛里。这一切完成之后,普罗米修斯请来了天神中的智慧女神雅典娜;雅典娜对普罗米修斯创造的泥人深感惊奇,她朝这些具有一半灵魂的泥人吹起了神气,使它们获得了真正的生命。
  • 密室喧哗

    密室喧哗

    《密室喧哗》精选诗人罗亮二十余年诗歌200余首,分“纯白”,“玩具房”,“野花”,“此在”共四卷。《密室喧哗》全面展示诗人诗歌创作极具魅力的语言风格和独特的审视世界的方式,及诗人跨世纪的语言和思想风格流变过程。
  • 春——朱自清作品精选

    春——朱自清作品精选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我国著名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朱自清以开拓者的胆识与笔力,以独具风貌的作品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显著而重要的地位。其作品清隽沉郁,文笔简约亲切,极富真情实感,被誉为“白话美文的模范”。
  • 明治:含苞待放的新时代、新女性

    明治:含苞待放的新时代、新女性

    本书是日本作家茂吕美耶以明治时代为背景,介绍当时传奇女性及其生活方式的文化随笔。明治时代是1868年至1912年,是日本通过各项改革迈入近代化的时期,并通过一系列战争迈入列强的时期。作者在本书前一半介绍了明治新日本的社会衣食住行的变化,社会风貌,婚姻制度,女性地位等。后一半着重介绍了明治时代的新女性,这些新女性走在时代前端,大多是在教育、医疗领域开辟新天地的代表女性。作者的文笔非常通俗,对了解日本女性地位的发展演变具有普及启蒙作用。
  • 行走的中国

    行走的中国

    作品集以重大的社会变革为背景,从具体的城市、乡村撷取题材,视角独特,激情澎湃,气势恢宏地全方位展示全球视野下的中国发展道路的历史画卷。
热门推荐
  • 七海后花园

    七海后花园

    王申看着自己刚从系统兑换的魔能炮,内心豪情万丈。我可是要成为海洋霸主的男人。
  • 若有余生勿忘贪念

    若有余生勿忘贪念

    《高甜新文:校草太黏人》他曾以为,这世界阴暗的可怜,到处散发着恶心泥烂,直到遇见了她…他只记得,第一眼见她的时候他是不喜欢的。他叫俞生,她一直觉得这个名字起的不怎么吉利,后来直到她成为他心口上的那一角时,她才知道他如他名字般,是个可怜的存在。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记数字7

    记数字7

    有时候一个数字总是那么神奇,哪个数字让你心跳加速了?
  • 杀手穿越:误惹废材王爷

    杀手穿越:误惹废材王爷

    啥?穿越了!嗯,好吧,我接受。纳尼!还是个废物!算了,老天有眼,就是瞎了。哈?为毛还要替姐姐作诗?可以可以。纳尼??因为天才姐姐不想嫁给残废王爷而代嫁!操你妈的,这就不合常理了吧!
  • 穿越异世恋上你之女儿国

    穿越异世恋上你之女儿国

    一个似若女子模样的小混混,一次车祸的意外,居然穿越到了女儿国!神马状况?居然还要男扮女装去做女儿国的皇妃…一个个离奇的事即将开始…
  • 星耀幻梦之奇妙梦境

    星耀幻梦之奇妙梦境

    梦幻,泡影,在一切中消失……幻想世界中的一切,化为乌有……
  • 掉落人间的龙王

    掉落人间的龙王

    在未来世界当中,异族林立,实则人族掌控世界。异族早就觊觎人族的权利了,为了能够实现控制人族,掌握世界的宏大愿望,它们使用各种阴谋诡计,找到人族的贪婪者合作。龙族的王者,面对自己种族的灭亡,心灰意冷,在和背叛者同归于尽中幸存下来。一不小心掉入人间,开始了一段冲充满冒险和神奇的旅行。
  • 地员

    地员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初陌

    初陌

    一朝穿越,困于宫闱。初浅第一眼看到陌尘之时,、陌尘看着她,绽放只为她一人的笑。在慕延宫心里,最爱的梵儿却被另一个身影遮碍。江上与美人,择其一。他只能选择她。这是命。魍,阳光的一面,阴暗的一面,毫无保留的展现。只因为她在他心里。冽儿总是赌气说:“娘亲就是娘亲,就是!”身在暗处,心系于她。她淡淡的笑了。他明白,这无关感情。我不懂爱,可我不想和你分开,世世如风,转瞬消逝。初次见你,如此陌生。这一生的线,交织不断。错杂纷争,与你我无关。我所要的,不过是与你的平淡。一对一。虽然有个叫女主娘亲的孩子,但是!大家猜一下是不是亲生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