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296700000052

第52章 提高创造能力

创造能力,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能力,也是人类最终走出动物界而成为人的最根本的能力。正因为人类具有创造能力,人类才得以不断发展、前进。

长江后浪推前浪,时代赋予我们将历史车轮向前推进的重任。为了人类的更加文明和昌盛,我们要努力培养自己的创造能力。

1983年3月5日,物理学家丁肇中教授和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的同学们座谈。

丁教授说:“你们说喜欢物理。物理,应当靠自己学习。虽然,在学校受教育很重要,但最重要的还是靠自己,靠自己的创造力。”有同学问:“那学校的培养就不起作用吗?”

丁教授说:“我不是那个意思。对一个人一生来说,学校培养毕竟时间较短,只能是一个阶段,这个阶段以后能否成功,主要的还得靠自己的创造力。”

“我发现,学物理的人,不论怎样培养,学校教育的影响并不太大。你们看世界上得诺贝尔奖的并没有什么好的培养。从高的要求来说,我一向认为书本用途并不太大。虽然书还是要念的,知识的基础不可没有,但是念书的本领并不是决定性的。因为,那样最多只能达到写书人的水平而已。最重要的还是创造力,并不在于把书本上的知识都背下来。”

丁教授还说:“在大学里,专业选得晚一些为好。数学多学一点很有用。我们强调创造力,但大学的基础还是要有的。”

物理学家李政道教授1984年5月初到中国科技大学和少年班同学座谈时也说:“最重要的是创造能力,是要能带头,而不是人家带头你跟在后面走。这里,关键在于学得活,面要宽,把学习当成生活的一部分,当成一种乐趣。”

“那怎样读书才好呢?我们总觉得对于书上写的不知道应该否定哪些?”一个同学问。

“最好的学习,并不是一定要对书本进行否定。否定书本并不一定是创造力的体现。我从年轻的时候起,看书就是先看开头,再看结尾,然后想一想,这中间是怎么过来的。想出来也好,想不出来也好,再看书上是怎么写的。这个时候才能体会到这本书好在哪里,为什么好。读书,不知道这本书好在哪里,等于没读,更谈不上利用读书培养创造能力。”

“这好比,我们下了火车到科大来,只要上了公共汽车,反正到科大下车,这条路线你并没有因为通过就能熟悉。因为,你是乘着车子走的。看书也是如此,跟着书中准备的‘车子’,从‘起点站’到‘终点站’,从开头到结尾,是不会熟悉所走过的线路的。一个定理,怎样证明,你可以自己做一做,再把你做的方法和书上的方法比一比,看看哪个好。这样看书,成了习惯,收益自然会大。”“当然,同学之间还可以互相讨论、互相启发。每一样工作,都有一把钥匙。聪明,就是善于找到这把钥匙。”

(一)开发创造力的关键

创造学的研究告诉我们,在创造活动或在创造力开发的过程中,创造,首先是思维的结果。所以,开发创造力的关键是激发创造性思维。

1.用创造欲望来激发创造性思维

一个人的创造活动,总是在产生和形成创造欲望以后才能进行的。所有的新思想,归根结底,都是借鉴于旧思想的,都是在旧思想的基础上添加一些东西,把它们结合起来或进行修改。如果是偶然做成的,人们会说你运气好;如果是计划地做成,人们便说你有创造性。

例如,擦字橡皮流通了差不多100年,到1858年,住在费城的海曼想到在铅笔顶端加上擦字橡皮,使用起来更方便,带橡皮的铅笔才问世。传统使用的锯,都是扁薄长形的金属片,而且利用人力来操作。1812年,美国一位名叫泰比达·芭碧的主妇,到她丈夫的水力磨坊中去看工人工作。她忽然想到,如果把锯的形状由长扁形改为圆形,可以利用水力推动操作,于是发明了圆锯。

因此要激发自己的创造欲望,必须有一个明确的目的,一个强烈的愿望。强烈的好奇心、心理上的不满足、寻根式的追问、对已有产品的百般挑剔以及应用上的推广,对于创造欲望的产生和形成,都具有直接的作用。

2.以创造兴趣来形成创造性思维

从创造欲望发展到创造兴趣是使创造性思维能够持续不断的重要环节。怎样培养和形成创造兴趣呢?常识和经验告诉我们,在形成创造欲望之后,所提出的问题既不能太简单、太容易,使人感到一眼可以看到底,也不能太复杂、太难,使人处处碰钉子,无法实现;而是经过创造性思维之后,确有可能成功,兴趣也就随之产生。伴随着人的创造欲望得到充分的满足,兴趣就可形成。兴趣一旦形成,就会反过来激励创造性思维,使创造性思维在更高的思维效率水平上进入最佳状态。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导师”,道理也就在这里。

3.以创造性思维来开通创造思路

德国哲学家康德说:“每当理智缺乏可靠论证的思路时,类比这个方法往往能指引我们前进。”就是说,类比型的创造性思维会帮助我们将某个客体和思维对象相联系,从它们的相似关系中获得启发,打开思路。

(二)创造能力的培养方法

激发创造欲望并巩固了创造兴趣,创造活动就开始了。这时既需要创造性思维,同时又需要创造的技法,以便提高创造性思维的效率,尽快获得创造性成果。

根据创造活动的性质,创造技法可分为技术创造的技法和理论创造的技法。

技术创造的技法,又叫发明技法。最常用的技法就是把两件或两件以上已经成型的产品“加”到一起,从而产生一种崭新的产品的技术创造法。

例如:椅子和充气车轮,这两种产品本来是相互没有什么联系的,现在把这两种产品“加”起来,就会产生带车轮的椅子;还可以考虑把车轮充气的原理加到椅子的坐垫上,可以产生充气式坐垫轮椅;如再采用其转动的原理,就可以产生充气式坐垫转动式轮椅,等等。

当然,这种“加”法不是简单地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产品合并到一起去。例如,把电视机和洗衣机“加”到一起,就不可能成为一种实用可行的产品。所以,“加”是指本质上的相加,原理或功能上的相加。当决定相“加”之后,还需要通过创造性思维来解决由“加”引起的一系列新的困难。由“加”的创造技法可以进一步推广,就有“减一减”、“缩一缩”、“扩一扩”、“移一移”、“代一代”等类似的技法。

理论创造的技法就是要敢于对已有的理论提出质疑和反问。法国作家左拉说过一句话:“生命的全部意义在于无穷地探求尚未知道的东西。”所以,我们中学生不应当满足于课本上的知识,要做新的探索。

(三)学会捕捉创造中的灵感

在创造活动中,有时会碰到一种现象:人在科学、技术或文艺创作中,某些新的概念、新的设想、新的人物形象会突然产生。人们把这种现象叫作“灵感”。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教授说:“灵感,是人在科学或文艺创作的高潮中,突然出现的、瞬息即逝的短暂思维过程。它不是逻辑思维,也不是形象思维,这后两种思维持续时间都很长,以至人说废寝忘食。而灵感却为时极短,几秒钟,一秒钟而已。”

那么,灵感是不是完全不可控制呢?不是,肯定不是。钱学森教授说:“有一点是肯定的,人不求灵感,灵感也不会来。得灵感的人总是要经过一长段其他两种思维的苦苦思索来做其准备的。所以,灵感还是人自己可以控制的大脑活动,是一种思维。”

既然灵感不是天生的,是一种思维,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学会捕捉灵感呢?由于灵感学还不像逻辑学那样成熟,目前我们能提供的还只是经验。通常人们认为应当做到下列六点:

1.长期地进行预备劳动

灵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人脑进行创造性活动的产物。对问题的长期探讨,是捕获灵感的最基本条件。这包括要具备一定的专门知识,对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反复的思考和艰苦的探索过程,有成功的经验,而更多的是失败的教训。

2.珍惜灵感出现的最佳时机

经验告诉我们,灵感往往是在经过长期紧张思索之后的暂时松弛状态下产生,比如在散步时,或者是上下班的路上,或者是赏花、钓鱼、听音乐时。

3.原型启发是一条重要途径

有些日常的事物,经过长期紧张的思索之后,由于这些事物与所要解决的问题有相似之处,通过联想,给人以启发,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方案。

4.摆脱习惯性思维程序的束缚

按照固定的思路考虑问题,往往容易使思路闭塞和思想僵化。暂时把问题搁在一边,就可以摆脱习惯性思维的束缚。

5.随时带着纸和笔

灵感的出现总是突然的,预料不到的。为了及时捕捉灵感,就要在灵感出现的时候立即记录下来,有时候记都来不及,就对着录音机讲述录音。

6.保持乐观镇静的心情

焦虑不安、悲观失望、情绪波动都能降低人的智力水平,影响创造性活动的进行。心胸开阔、乐观的情绪容易使人浮想联翩,创造性思维活跃,灵感往往会在这时光顾。最后,还要说一句,灵感只解决契机(指一事物转化他事物的关键),创造性成果还要在契机到来之后经过艰苦奋斗方可获得。

同类推荐
  • 如果事与愿违,相信另有安排

    如果事与愿违,相信另有安排

    书中以当下真实的人真实的故事的呈现方式,摆事实但不讲道理。他们身上演绎的故事或许是你的故事,或许是你身边的故事,真实中令你在阅读时,不由得对人生审视、侧目,继而共鸣。内容充满正能量,激励、鼓舞着迷茫焦虑但仍然努力生活的我们,给我们力量。希望通过一个个努力生活的故事,让大家相信努力的意义,相信通过努力可以去匹配更好的生活,若暂时不能实现理想,也不负初心。因为在我们一路奔跑的道路上,可能收获了更多美好。如果事与愿违,相信一定另有安排。
  • 像他们一样:感恩·责任·忠诚

    像他们一样:感恩·责任·忠诚

    本书以感恩、责任、忠诚为主题,总结了各行各业优秀楷模的杰出事迹,撷取了他们的精彩语录,并结合当下的时代特征及职场定位书写了具有针对性的职场感言,是个人学习榜样、规划职业生涯的范本,也是企业提升员工职业素养、弘扬企业文化的权威而精彩的读本。
  • 感动中学生的友情故事

    感动中学生的友情故事

    本书是一套中学生课外读物,收编了古今中外著名的诗歌、小说、历史故事等,共18册。
  • 岳飞

    岳飞

    本书为“世界名人非常之路”丛书之一。丛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包括政治领袖、将帅英雄、思想大家、科学巨子、文坛泰斗、艺术巨匠、体坛健儿、企业精英、探险英雄、平凡伟人等,主要以他们的成长历程和人生发展为线索,尽量避免冗长的说教性叙述,而采用日常生活中富于启发性的小故事来通达他们成功的道理,尤其着重表现他们所处时代的生活特征和他们建功立业的艰难过程,以便使读者产生思想共鸣和受到启迪。
  • 学习力就是竞争力

    学习力就是竞争力

    为什么蛇能够生存五亿年?为什么钱学森抵得上一个师?为什么犹太人是世界上最富有的民族……《学习力就是竞争力》将为你揭开他们生存、成功、创富的法宝和利器,无论是动物还是人类,无论是名人还是凡客,无论古今中外,学习都是一个民族、一个企业、一个个体蓬勃发展的不竭动力。
热门推荐
  • 风流批命师

    风流批命师

    一位特种兵,穿越异界行,打架,我擅长,你人多?没关系,加特林机枪等待你。牛X的魔导士?你注意点背后的狙击枪!美女不鸟我?以后别求我。跟我抢宝物,先问问我的火箭筒
  • 遮天一世之歌

    遮天一世之歌

    不求长生不死,但求一世辉煌。以敌人之躯铸就无敌的信念,威压万古,流芳千世绝唱一世之歌!(单女主)
  • 吞噬诸天

    吞噬诸天

    致命节奏、黑暗收割、相位猛冲、不灭之握、行窃预兆...在这个被诸神抛弃的混乱无序的时代,高木凭借着前世游戏的天赋,在乱世中艰难求生。若堕落注定是他的命运,那他也要成为吞噬诸天之主!
  • 总裁从未爱上我

    总裁从未爱上我

    作品主要写女主因为失恋,然后遇到了一场事故,遇到了男主。
  • 亲子性格的力量:听小嘉老师讲亲子性格色彩

    亲子性格的力量:听小嘉老师讲亲子性格色彩

    性格色彩因材施教,就是用简单、直观的方法教会家长了解孩子的性格,领会孩子的需求,满足孩子的成长需要,用适合孩子的方法教育孩子。家长首先解放了自己,与孩子形成相对独立的关系,摆脱过去既束缚孩子又难以脱身的身心疲惫的局面。同时,孩子的天性也得到释放和尊重,能够更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天赋潜能。达到皆大欢喜的目的。读懂亲子性格色彩,孩子以天生性格成长,才会长成“茁壮的树”。
  • 莫小七的诡奇人生

    莫小七的诡奇人生

    人生漫漫,如戏如梦亦如棋,有的事你不相信,那是因为你没有亲身经历。其实每个人都不简单,都有许多经历。莫小七也一样,普通的一个人,却经历了一些不普通的事儿,让他变成了不是传奇的传奇……
  • 云墨传

    云墨传

    云凉,现代铁血特工,一朝遭身边人无情背叛,穿越致历史架空朝代北渊大陆蒙安城皇宫中,是一名所有人都不知道的大澜朝公主,自古帝皇家无真情,小公主从一出生亲娘便不知去向,被遗弃在这金樽钿瓦的宫墙角落,同一位比她大五岁的逦姐姐相依为命,墨裬蓁,世族袭爵嫡系继承人,身份尊贵,为人仗义,外冷内热,看透世间冷暖本质,不同情弱者,不畏惧强者,行事低调,看重原则,其所在的墨氏一阀是大澜朝最大的阀族,享亲王礼遇,手中无兵权,但私营谍兵几乎是心照不宣的事,深受皇帝欺疑.当两人相遇,将这北渊大陆搅得移宫易墙,山河倒挂,当天地不容,誓要开创出一片新的世界。
  • 满眼星河满眼是你

    满眼星河满眼是你

    ☆一道纤细的身影被包裹在暗黑色闪电之中,“求求你,救救我”,女孩卑微地求助着冷眼蹲在一旁的男孩。“带她回去。”☆“绾黄纡紫,婕妤美好,从今天起,你就叫祁绾妤。”☆某一日,天降系统。“什么鬼,我就这样被你砸死了?”莫名其妙的拥有了一个系统。祁绾妤:“财富我有,身份我有,不好意思,系统我也有。”☆“你干什么”,祁绾妤害怕地往后退了退。“我干什么”,男人神情不似之前的清冷,黑曜般的眼眸充满戾气,“你怕是忘了,你不是我的亲妹妹。”☆“哥,我饿了。”“乖,叫老公就给你吃。”
  • 血腥狼女:回到过去打鬼子

    血腥狼女:回到过去打鬼子

    一个刚刚毕业的当代女大学生,因为拒绝为日企老板的非分要求,意外昏厥过去,随穿越到了残酷的战争年代,拿起武器,跟鬼子们一拼到底……
  • 少年觉醒者

    少年觉醒者

    未来,一件蕴藏着极大秘密的物品引起多方势力争相抢夺。为了救人、为了财富、为了权力,为了力量、为了和平、为了…….恐怖分子、HPC、普通人……不同的人为了不同的目的不惜一切手段也要得到。命运安排之下,有着特殊能力的极其罕见的觉醒者们聚集在一起,他们又有着各自不同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