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54300000111

第111章 贫穷有毒

前约旦国王侯赛因在一篇文章中说:贫穷并不是缺点。

是的,贫穷当然不是人格的缺点,但它绝对是人生的缺陷。

不管你是什么人:富人或穷人,男人或女人,老人或小孩……朋友们,请你相信我的话好了。

如果你是歌者,留着你的天才去歌颂大自然,歌颂安宁的生活,甚至可以歌颂自己的脚趾甲,就是千万不要歌颂贫穷。贫穷自它诞生之日起,就像幽灵的翅膀,遮住了我们头顶的阳光,就像一剂促使我们慢性自杀的毒药,残忍地吞噬我们的幸福。你如果不信我的话,去看一看那些贫穷的人们吧,他们首如飞篷,面膛黢黑,肩挑背扛,为了养家糊口,服着沉重的苦役。可是,矫情的诗人们却在歌颂这种苦役。他们把劳动和贫穷混为一谈,不知道自己是在歌颂劳动,还是贫穷。他们说贫穷者在创造着自己的人生。事实上,贫穷者有什么人生可言?他们从少年时代就学会一门谋生的手段,凭着自己的筋骨,挤压着生活的苦汁,终其一生,把自己牢牢地捆绑在苦役之中,直到走进冰冷的坟墓。去书店,不经意间看到一个美国人写的书,名叫《我要养活这家人》,只瞧这书名,没完没了的挣扎生涯就像河一样在我面前铺开,一看内容提要,果然如此。我们可以歌颂书的作者为养活一家人所付出的艰苦努力,歌颂他坚强不屈的性格,可万万不能歌颂贫穷本身。贫穷残害了贫穷者,却堂而皇之地进入了光荣的殿堂,想想是多么可怕的事情。

一旦贫穷这扇幽灵的翅膀向我们伸过来,我们就陷入了空前的人生危机。去翻一翻凡·高写给他弟弟的信吧,贫穷把这位卓越的天才排挤得多么可怜,他常常是“四天没有吃饭”,“今天早上吃了一块面包皮”,他梦想自己马上就会富有,因为他深知贫穷在吮吸他的激情,限制他的事业。可是,他始终没富,他在贫穷中死去了。我们赞美凡·高的成就,却诅咒那紧紧追随他的贫穷。他的早逝,尽可以说是因为得了一种怪病,可贫穷这只魔鬼难道一点责任也没有吗?“野兽的生存都只需要食物和荫蔽之处。但人类,在天时中,其生活之必需品可分为:食物、住处、衣服和燃料。除非获有这些,我们是无法自由地面对真正人生问题的,更无法展望成就了。”(《瓦尔登湖》)贫穷剥夺了凡·高生存的起码条件,他怎么可能有精力考虑更多的人生问题?是的,他的艺术光彩夺目,可这是他的天才和精神使然,“贫穷”没有资格去分享他的功劳。如果他当时有钱,能把饭吃饱,他会更加热爱生活的;如果钱再多一点,让他多接触些人,多搞几次画展,博采众家,会不会取得更大的成就?苏东坡说:秀句出寒饿。我宁愿相信这是东坡说的一句俏皮话。大体而论,东坡的一生还算不上寒饿。这句话让杜甫说或许更恰当一些,那样我们就可以理解成是杜甫的苦中作乐,或者是对贫穷无奈地接受。可即便是杜甫说的,也很难站住脚,毕竟他做着小官,而且,与他同时代的好些诗人算不上寒饿。再比如法国的普鲁斯特、俄国的托尔斯泰、印度的泰戈尔……都有的是钱,可都写出了锦绣文章。

谁敢说自己惹得起贫穷,扬雄有逐贫之赋,韩愈有送穷之文,连位尊如六世达赖喇嘛的仓央嘉措,也感叹:“任何平头百姓和王孙贵族,都穷不起。”连浑身长着硬骨头的鲁迅先生,薪水没发又缺钱花的时候,是一个字也写不出来的!

梁晓声曾在媒体上公布自己的收入,并说,中国马上就要划分出阶层了,资产者、中产者和赤贫者就要诞生了。许多人骂梁晓声矫情,但在我看来,梁晓声毕竟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他让你产生紧迫感,抓紧时间挣钱,又有什么不对?阶层一旦明确,要想从赤贫者到中产者,或者由中产者到资产者,如果不是中了彩票一类的突发横财,就不是一辈人的努力能够达到的了……

我之所以诅咒贫穷,是希望人人都富有,因为贫穷折磨我们,而富有却能让我们生活得更加优雅、从容,更加有质量。具体到作家身上,记得北大教授曹文轩在一篇论文中说,中国作家还在写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时候,西方好些作家早已在关注人类的终极命运了。曹教授的意思是西方作家有高贵之气,而中国作家却“土”。苍天有眼,并不是中国作家不知道高贵比土气好(我这里说的“土气”,与泥土无关,与大地无关,而是指眼界狭小),实在是贫穷捆住了他们,他们在笼笼穷气中写作,眼前飞扬的全是柴米油盐,全是黯淡逼仄的日子,自然而然就落到纸上去了。

因此,不管你是普通百姓也好,是科学家也好,艺术家也好,我都希望你们富有(“发财”这个词我不喜欢,它的内涵比“富有”单薄得多)。你尽可以说我俗气,但我是真诚地为你好。

不过话又说回来,贫穷真的找到了我们(按存在主义的观点,我对贫穷这么关注,证明我自己已经处于贫穷之中了),我们不必惧怕。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曾对汉语中“危机”一词的构成大加赞赏,他认为危机就是在危险中寻找机会。我们以此共勉。

但绝不要安于贫穷,更不要歌颂贫穷。我再重复一遍:贫穷不是人格的缺点,但它是人生的缺陷。

如果我以上的话还不能让你有所触动,我愿意做最后的努力,把我读到过的最凄婉的诗歌之一《物质生活》呈现给你,你细细地读,细细地品味,如果读十遍还没有感觉,就读一百遍吧!

什么时候才能够融化?

让我像糖一样融化,坍倒在你白玉的脚下?

什么时候才能打开?

让幸福像门一样打开,所有喜悦的飞鸟不请自来?

啊,究竟什么时候,

什么时候能将世上所有你喜欢的东西都买回家?

什么时候能让你真的无所惧怕?

什么时候能天天看你微笑,

什么时候我也会泪如雨下……

同类推荐
  • 一日的春光

    一日的春光

    冰心,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本书收录了冰心在不同时期写作的散文名篇,作品写人、状物、抒情、怀旧等体裁宽泛,文字隽永。
  • 出云南记

    出云南记

    《出云南记》,本书是诗人雷平阳既《云南记》之后推出的又一本诗集,收录了作者近年来的主要诗歌作品,诗集注入了诗人对云南这块热土的关注与思考,许多诗作有着原生态的味道,整体风格简明练达、质朴有力。语言具有石头和土地的光泽,感情隐忍细腻。
  • 伤痕惋语(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伤痕惋语(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一直深爱着

    一直深爱着

    “一直深爱着”是喧嚣世界中的一杯下午茶,像你的闺蜜在与你娓娓而聊,聊你的心思,你的爱,你的记忆。书中,会看到,很多时候,我们内心持久的爱,一直都在。无论这下午茶之前的日子有多激荡,也无论这下午茶之后的日子有多糟糕,《一直深爱着》都在这里,散发着玫瑰茶香,混合着香水味道,诉说着女人的心情,优雅的在那里,等你,等我,等着我们愿意用爱体味生活的每一个人。《一直深爱着》,就在这里!翻阅她,会感受到,书香能漾起了女人一生的风景。
  • 相约六盘

    相约六盘

    本书是一部记录泾源县开展闽宁对口帮扶协作的长篇报告文学。全书内容包括闽宁对口帮扶中福建对宁夏泾源县教育、文化、卫生、旅游及经济产业等的帮扶事迹,讲述的不是一个人、一件事,而是一个贯穿于“闽宁对口帮扶”主线上的群体故事。
热门推荐
  • 佛说无常经

    佛说无常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缉拿小逃妻

    缉拿小逃妻

    三岁遇到他,八岁爱上他,十八岁她做了他的情人,二十二岁,她怀着他的孩子被他逼到悬崖跳崖自尽。他亲手毁了她的父亲她的家,将她据为己有,禁锢身下。她逃跑,他缉捕,她重生,他囚禁,直到他说放手,她的婚礼上,他却亲手杀死了她的丈夫,撕裂她的婚纱,将她压在身下。
  • 苹果式营销

    苹果式营销

    本书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从偶像心理学、顾客的从众心理、用户内心的渴望、用户的心理模式以及顾客内心的需求等方面分析了乔布斯是如何让用户对苹果产品欲罢不能的。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DNF之毁灭纪

    DNF之毁灭纪

    两个神枪手在卡特勒叛军的追捕下,被迫跃下悬崖,却阴差阳错地来到了传说中地下的城市——阿拉德大陆,然而这个世界却已千疮百孔。精灵,人类,鬼神,圣职者……混乱的世界是否还有挽救的余地?他们和伙伴们的命运又当如何?根据dnf游戏改编,带给你们不一样的的dnf世界!
  • 重生娱乐王者

    重生娱乐王者

    新一代武打小生穿越到了平行世界,且看他如何在异世界娱乐圈混得风生水起。
  • 剑铸星尘

    剑铸星尘

    豪氏星家,灭于一夜,剑圣之子,长于小村。少年闯荡大洲,寻求身世之谜。剑寻诸仇,剑灭诸恶。哪怕是踏遍腥风血雨,斗尽天下兵戎,少年也绝不止步。因为,这是他的命,更是他的魂!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雨中异手

    雨中异手

    行走于世间,有太多的东西是藏匿起来的,庆幸的是有一群人一直在默默的守护着这个世界。
  • 蜀地笔记

    蜀地笔记

    《蜀地笔记(精)》的核心词是:历史人物,是作者多年阅读、考察大成都范围内的历史、人文关系,以展示区域内各种奇人、异人的人物传记。37万字,有部分古代配图。在作者蒋蓝利用、尊重以往研究成果的同时,做了大量的田野实地考察与真相还原,进一步厘定了很多历史人物的真相,廓清、梳理了他们的本来面目。书稿内容文笔生动,可读性强,文章被《读者》、《作家文摘》、《文摘周报》、《青年文摘》等广为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