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602400000109

第109章 周密(2)

【译文】

我独自客居京师,又见西风,淡月,红色的枫叶,一片萧飒凄清的秋色,心中感到很凄凉,于是创作夹钟羽一曲。

轻烟笼罩,湖天寥廓,一缕夕阳的余光,在林梢处暂歇,宛如在玩弄暮色。晚蝉的叫声悲凉呜咽。画角声中吹来阵阵寒意,捣衣砧上敲出闺妇的相思之切。井边处飘下梧桐的枯叶。我站在梧桐树下,任凭凉露沾湿衣鞋,采来一枝芦花,不时吟咏这白茫茫的芦花似雪。我感叹与她轻易离别,满腔的幽怨和哀痛,台阶下的蟋蟀仿佛在替我低声诉说。客居中吟咏着秋天,只觉得心情寒怯。我长歌当哭,暗中竟把玉壶敲缺。如同夏日的团扇已被捐弃抛撇,如同鲜艳的荷花枯萎凋谢,一切芳景都已消歇。我在萧瑟的秋风中傲然独立,心中无比怨恨,白白虚度这清凉的时节。远处传来箫声悲咽,是谁在凭倚西楼侧耳倾听,身上披着一层银色的淡月。

【评析】

本词抒写客中秋思,当是宋亡前客居临安时所作。上片从秋容、秋声、秋色几方面描绘秋天的萧瑟冷清,烘托客子的思亲情怀,下片感慨情人疏隔,前事消歇,年华虚度而一事无成。全篇语言清丽精工,风格高雅秀婉。

上片由景入情,写景则由远而近。烟水阔,从大处落墨,视野开阔,展现出寥廓苍茫的湖天景色。“高林”以下四句,视点越来越近,先仰视后平视,有色有声。“碧砧”、“银床”字面很锦丽,境界很美妙,所传达的却是秋思之情。于耳闻目见中表现一种复杂的思想感受。“衣湿”句以下,才出现主人公的形象,久立树下,悔恨轻别,细听蟋蟀的悲鸣,人物形象如画。下片首句写悲秋。“怨歌长、琼壶暗缺”抒发壮志难酬的怨愤和极为强烈的灵魂深处的隐痛,用典熨帖。“翠扇”三句写大好年华空逝,或将其理解成恋人把自己抛弃了,并一一对应,似太穿凿。且“翠扇恩疏”为男弃女之典,非女抛男之事,故此解不确。其实,中国古代文人都希望出现明君贤相的清明政治,故所思念的对方往往是虚化的理想,此处的“琼壶暗缺”所表达的幽愤便有这种性质。“玉骨”三句恨韶光空度,意脉上暗应开头几句的景物描写。结尾两句明写作者自己,暗合所思念的对方。亦此亦彼,余兴悠然。陈廷焯评云:“此词精金百炼,既雄秀,又婉雅,几欲空绝古今。一‘暗’字,其恨在骨。”(《白雨斋词话》)

曲游春

周密

禁烟湖上薄游,施中山赋词甚佳,余因次其韵。盖平时游舫,至午后则尽入里湖,抵暮始出断桥,小驻而归,非习于游者不知也。故中山亟击节余“闲却半湖春色”之句,谓能道人之所未云。

禁苑东风外,飏暖丝晴絮,春思如织。燕约莺期,恼芳情偏在,翠深红隙。漠漠香尘隔,沸十里、乱丝丛笛。看画船尽入西泠,闲却半湖春色。柳陌,新烟凝碧,映帘底宫眉,堤上游勒。轻暝笼寒,怕梨云梦冷,杏香愁幂。歌管酬寒食,奈蝶怨良宵岑寂。正满湖碎月摇花,怎生去得?

【注释】

曲游春:词牌名,双调一百零三字。薄游:即游历。薄为句首语气词,无意义。施中山:施岳,名仲山,吴人,精于音律。禁苑:皇家园林。西泠:西湖一桥名。幂:覆盖,罩。

【译文】

寒食节在西湖上泛舟游玩,施中山写下一首妙词。于是我和了一首。平时的游船,到午后便全都进入里湖。黄昏时始出断轿,稍微停留一会儿就各自返回。不是熟悉游湖的人不知道这种情形。所以施中山屡次击节盛赞我“闲却半湖春色”的词句,说是能道出他人所未说到的景色。

皇宫外的西湖上东风和煦,暖日下飘扬着游丝飞絮,旖旎的春光引诱得人春思万缕。可恼那些莺莺燕燕的甜约密期,那些呢喃的温情软语,都在那些翠叶林间或红花丛底,更能撩拨起游春的情绪。少男少女往来如云,烟尘漠漠香雾迷离。急管繁弦此伏彼起。到处都是欢歌笑语,沸沸扬扬的声音足有十里。再看那一艘艘画船,全都划进了西泠桥底。外湖的湖面冷清静寂,半湖的美景被白白闲置浪费。大堤上柳色如烟,凝成了一片新绿。掩映着游春的男男女女。车帘里的佳人是多么俏丽,骑马的男士风度翩翩多么俊逸。轻轻的暮霭笼罩着微微的寒意。梨花仿佛怕在夜梦中凄冷,红杏也忧愁被暮色所遮蔽,寒食节的弦歌渐渐停息,就连蝴蝶都怨恨这良宵过于岑寂。清澈的月光照得湖面波光涟漪,满湖的碎月花影滉漾迷离,这样的美景又怎能舍弃,我流连陶醉着而不愿离去。

【评析】

本词描写南宋亡国前夕朝野上下都沉溺在西湖歌舞之中的腐败透顶的局面。上片描写泛舟游湖的见闻,下片转写堤上的情景。笔触细腻,生动如画,对了解南宋后期的社会风情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篇如小序所言,是寒食节游西湖的次韵之作。作者在《武林旧事》中有更详细的记述,对理解本词颇有帮助,故节录之:“西湖天下景,朝昏晴雨,四序总宜。杭人亦无时而不游,而春游特盛焉。大贾豪民,买笑千金,呼卢百万。以致痴儿呆女,密约幽期,无不在焉。日糜金钱,靡有纪极。故杭谚有‘销金锅儿’之号,此语不为过也。都城自过收灯,贵游巨室,皆争先出郊,谓之‘探春’,至禁烟为最盛。都人士女,两堤骈集,几于无置足地。水面画楫,栉比如鱼鳞,亦无行舟之路,歌欢箫鼓之声,振动远近,其盛可以想见。若游之次第,则先南而后北,至午则尽入西泠桥里湖,其外几无一舸矣。”参照这段文字,我们简析一下本词的内容。上片开头三句总写,描画出风和日丽、祥和景明的整体气氛。丝和思,絮和绪都是谐音双关,即明媚的春景惹起人们游春的思绪。“燕约”三句即写青年男女们暗中约会。“漠漠”两句总写带有软香红尘的气氛笼罩着西湖的湖面。“看画船”两句则是游到中午,船皆进里湖了。下片转写堤上之景,时间上则由午后到黄昏,直到夜幕降临,而游兴未艾。全词描绘出整个社会醉生梦死的生活图景,而这恰恰是在国运衰危之际,不更令人痛心吗?哀莫大于心死,整个民族堕落了、麻木了,能不亡国乎?故可以这样说,亡宋者,宋也,非蒙古也。

花犯

水仙花

周密

楚江湄,湘娥再见,无言洒清泪,淡然春意。空独倚东风,芳思谁寄?凌波路冷秋无际。香云随步起,漫记得、汉宫仙掌,亭亭明月底。冰丝写怨更多情,骚人恨,枉赋芳兰幽芷。春思远,谁叹赏国香风味?相将共、岁寒伴侣,小窗静,沉烟熏翠袂。幽梦觉、涓涓清露,一枝灯影里。

【注释】

湄:水滨,水和草交接的地方。湘娥:湘妃,湘水之神。传说帝舜南巡而死于苍梧之野,其二妃娥皇、女英追踪而至,在洞庭湖边听说舜已死,南望痛哭,自投湘水而死,后成为湘水之神。此处喻指水仙花。汉宫仙掌:汉武帝时所建造之金铜仙人。详见晏几道《阮郎归》注。冰丝写怨:《楚辞·远游》:“使湘灵鼓瑟兮,令海若舞冯夷。”钱起《省试湘灵鼓瑟》诗及刘禹锡《潇湘神》词均写到湘灵鼓瑟悲凄动人之情景。骚人恨二句:屈原《离骚》:“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岁寒伴侣:古人以松、竹、梅为岁寒三友,水仙开在冬末春初,流品高洁。故云。

【译文】

那清秀的水仙花高洁无比,仿佛是楚江江畔满含幽怨的湘妃,流洒清泪默默无语,给人间带来淡淡的春意。她独自空倚春风,满怀芳情向谁寄托?踏着水波盈盈走来,凄冷的秋色无边无际。随着她那轻盈的步履,升腾起香云香气。我还依稀记得,她正像捧着承露盘的金铜仙女,在明月下亭亭玉立。湘妃曾弹琴鼓瑟,发泄其满腔的忧悒。屈原抒发牢骚怨恨,只把香兰幽芷写进诗里,却把多情高洁的水仙忘记。她含着悠远的春情芳意,谁来欣赏叹惜这天姿国香的风味?我和她相依在一起,与岁寒三友结为伴侣。她在小窗前文静地伫立,沉香烟的烟雾缭绕着她娇美的身躯。我从幽迷的梦境中醒来,只见一枝水仙花沾着点点清露,独自袅袅婷婷立在灯影里。那情味,更令人意远神迷。

【评析】

晚唐和南宋末诗词作品中咏物者较多,这种情况是在难以干预政治衰亡的情势下,把咏物诗词作为排遣愁思,净化心灵之工具的结果。本词便是借咏水仙花表现自己高洁的情操。上片融神话传说写水仙不同凡艳的清姿与高洁的流品。下片抒写对水仙的悼惜之情及赞美水仙耐寒的品性,寄寓着词人自己的主体人格。

本词之妙,在于咏物而不滞于物,舍貌取神。将水仙比拟成湘妃,也很贴切。湘妃正是水中仙子,扣合水仙花名,也符合水仙花的习性。上片用如梦似幻的笔法,描写水仙花的神韵。那芳心难寄的幽怨,“香云随步起”的丰神和月下亭亭玉立的逸韵,笔意轻灵。下片借湘妃鼓瑟抒写水仙之幽怨,并感叹世人不赏识不理解水仙花的价值,就连屈原也没有给她以应有的重视。实质也寄寓着作者怀才不遇、不为世所重用的憾恨。“相将共、岁寒伴侣”赞美水仙清高孤傲、不畏寒冷的品格,也有作者的自许之意。结尾几句写灯下爱赏水仙的真情,神清意远,隐约表现出作者高蹈尘俗、绝世独立的精神气质。

同类推荐
  • 毕昇再现:汉字印刷革命与“北大方正”

    毕昇再现:汉字印刷革命与“北大方正”

    本书介绍了汉字印刷革命与“北大方正”的有关情况,介绍了王选设计研究激光照排系统的过程。内容包括:挑战难题、攻克难关、推广应用、再攀高峰。
  • 那些渐行渐远的爱情

    那些渐行渐远的爱情

    这个世间,无论是否亲人,有爱,便不会寂寞。谢谢命运赐我们不相尽同的忧喜哀乐,谢谢于千万年间千万人间千万种相遇之间的这一场遇见……书中融合了爱情、亲情、友情等,对当下都市女白领们的小资情调作了细腻、感人、真挚的抒发和阐释,知己般倾听她们的心声,闺密般大慰这批女人的情愁之苦。这些情感和执着,如静静的花溪潺潺,温润着我们在劳碌生活中日益冷漠的心,亦如花香洇染,如片云微度,走过成长的迷茫,有一种感动和感悟悄悄落在心间,分明清晰。
  • 厚黑教主集大成之作:宗吾臆谈

    厚黑教主集大成之作:宗吾臆谈

    旧中国的政治,人人皆知其腐败;旧中国的社会,人人皆知其黑暗。然而,若问其究竟如何腐败?究音如何黑暗?其原因如何?手段如何?结果又如何?很多人便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与众不同的才女,与众不同的解读。《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精选李清照39首经典词作,每一首词作都反映着李清照的一段人生经历。全书以李清照的爱情为主线,贯穿其不同时期的心路历程,分为“情窦初开”、“厮守白头”、“相濡以沫”和“物是人非”四个部分。作者在品读李清照诗词时,并不拘泥于传统中的“寂寞愁苦”,而是看到了李清照的大丈夫气质和独立的女性人格,视角独特,文笔浪漫,细腻优美地记录李清照的生命历程,精雕细琢地诠释李清照的内心世界。
  • “三言”“二拍”的世界

    “三言”“二拍”的世界

    中山大学教授、著名学者、“最后一代传统文人”陈永正教授重磅力作——《“三言”“二拍”的世界》,带你看宋元浮世绘中平凡庸碌的、市井小民的不平凡人生起伏。“三言”“二拍”是流传颇广的五部中国古代白话短篇小说集,其中,“三言”是冯梦龙编撰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二拍”是凌濛初编撰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在这本书里,作者不拘一格地谈论“三言”“二拍”的中的故事与人物,作者及作品影响力等,将文学鉴赏与历史考证相结合,解读点评深入浅出,且生动耐读,引导启示读者于细微处一步步探究“三言”“二拍”;既充满奇趣,又有社会现实意义的独特文学魅力。是一本雅俗兼顾、能让人轻松读懂的名家鉴赏辞典。通过对这些故事及人物的解读,探究其中的人生哲理、看透人性百态。既能学到很多为人处世之理,又能get古代文人思想之趣!
热门推荐
  • 翼王殿下的夺宝攻略

    翼王殿下的夺宝攻略

    “我知道你不是这里的人。”男子将穆凝桃吃抹干净以后在她耳边低声说道。他是冷傲孤清、盛气逼人的翼王殿下也是某集团的冷酷总裁。她是丞相府的二小姐,有着天仙般绝美的容颜却也是特级女特工身手矫捷利落。他们同是穿越人有着同样的目的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 传统武侠之无侠

    传统武侠之无侠

    原本是镖头的张平张义兄弟为刘知州保了一笔重镖,见钱财起了贼心的兄弟二人在黑云山脚下杀了刘知州一家抢了钱财。清河县,青竹县,长丰县三县合力围剿张平兄弟。清河县“第二高手”姜超,“追风神捕”周风奉命在平安客栈一代狙敌并且成功抓到了张平,但是随着事件的发展,他们发现这个案子并不像上头说的那么简单。两个小捕快在真相面前任何一个选择都会颠覆他们简单而又平静的人生,甚至颠覆整片大陆的格局!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都市超级雷神

    都市超级雷神

    他意外遭受到诡异的雷击,雷电淬体,从此以后,他犹如:雷神下凡,纵横都市。勤奋好学,打拼创业,一步步走上人生巅峰。
  • 妖妃来袭:我家帝尊很傲娇

    妖妃来袭:我家帝尊很傲娇

    “尘儿,我把你睡了,我要对你负责。”某帝尊一本正经的说道。绝倾尘满头黑线:“滚——我不用你负责!”“那尘儿你把我睡了,你要对我负责……”某帝尊立刻化身为怨妇……大婚之夜,她被心爱之人谋害杀死,醒来后却发现自己重生在了大婚前一天。她誓要逆改天命。废柴?丑颜?当她露出倾世容颜,全能灵根出现,亮瞎他们的狗眼!只是眼前这个像狗皮膏药缠着她的人是谁?!
  • 中国对外金融关系演进分析

    中国对外金融关系演进分析

    本书以系统论和协调论作为观察和研究的支点,把中国金融系统放在世界金融这个大系统之下来研究对外金融关系,研究中国与世界金融系统之间的相互协调与影响等。
  • 超级伪天才

    超级伪天才

    不得不说他真一个天才,每一个了解他的人,都承认他就是一个天才。一目十行,记忆无双。任何招式,只要被他看到,就能完全记下。理解不凡,独辟蹊径。任何能力,只要被他明白,就能复制使用,甚至还能创造出更好的方式。他强悍的学习能力,强大的创新能力,让所有认识他的人都惊讶不已。任何与他作对的敌人,从来都不会有好下场。不但是修炼,其他方面同样不逊色,每次事情的发生似乎都有所预感般早就有所准备,让人感觉奇怪。可实际上,他本就是一个记性差,没有逻辑能力的废柴一个。伪天才,同样也是天才啊。
  • 听同一首歌的存在

    听同一首歌的存在

    金染染是林大哲学系的一名研究生,刚刚成为研究生的这一年,她遇到了才刚刚大二的法医学专业校草赵雯珺,不知从何时起,做派高冷的赵雯珺开始出现在她生活里的每一个角落,一场你追我躲的晚春游戏拉开了长跑战,赵雯珺对金染染一见钟情的故事,就此展开。
  • TFBOYS之不负青春不负你

    TFBOYS之不负青春不负你

    易烊千玺,那么多年了,我离开你那么多年了,那么,你还会记得我吗。你还会在见到我时给我一个拥抱吗,还会再对我梨涡浅笑吗,还会再轻声唤我的名字吗?不要变好吗,让我能感觉到以前的你的气息。纵使时光颠沛流离,愿你浅笑温暖如昔
  • 菩萨的境界

    菩萨的境界

    一个无梦的孩子,肯定无法将快乐的色素织入人生的锦衣里。正因为“孩童与成人,都需要精神的草原”,尤今伏案疾书,“写写写,一心只希望以文字为读者的精神世界开拓出一片又一片怡情养性的草地”,她关注着残疾人的生存与发展,关注着新科技带给人们的惶惑与快捷,关注着被现代生活所吞没的感恩与奉献……在《菩萨的境界》里,尤今是母亲,是教师,是作家,同时也是妻子,是女人,是朋友。《菩萨的境界》是被岁月打磨后产生的舒适的温暖,是尤今几十年的修为所悟道的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