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650700000014

第14章 储蓄罐里的财商秘密(1)

“月光族”都是从储蓄罐“惨案”开始的

一个成年人消费习惯的养成往往可以从青少年时期找到原因,也就是说,孩子在青少年时期的财商教育会直接影响其成年以后的消费习惯和理财能力。对于新时代的父母而言,如果不想让孩子长大以后成为月光族、房奴、卡奴,就应该从此刻开始着手孩子的理财教育了。

如今,在“六一”儿童节那天,有些父母或长辈会选择将钱作为给孩子的节日礼物。有人做了一次抽样调查,随机抽出二十多对父母,他们的孩子年龄在2~14岁之间。其中有70%多的父母选择在“六一”儿童节那天给孩子买玩具,但是孩子的爷爷奶奶则会选择给孩子包红包当节日礼物,红包数额从300元到1000元不等。除了儿童节之外,春节和生日也成了孩子们赚钱的好日子。在很多大城市,春节时给孩子的压岁钱最低价已经达到500元了,一个孩子每年拿到的压岁钱都有好几千元。

然而,面对孩子的零花钱、压岁钱水涨船高的事实,中国父母也产生了很多担忧,害怕孩子拿着这些钱会学坏,更担心孩子从此一心钻进钱眼里,腐蚀了纯净的心灵,也忘记了学习。虽然父母的这种担忧也不无道理,但是如今的21世纪已经将经济和理财提升到了相当的高度,成为了人们生活、学习、工作、提升赚钱能力等密不可分的内容,而财商也已经变得和情商、智商一样重要。因此,父母应该注意从小培养孩子的财商,帮助孩子将存钱罐装满,然后再将小小的存钱罐变成一个小算盘。

那么,父母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利用存钱罐来培养孩子的财商呢?

(1)帮助孩子分清楚“想要”和“需要”。

9岁的艾米是在美国出生的华人孩子,每年她都会和父母一起回祖国探亲。每年春节,中国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叔叔舅舅等都会给她发红包,有时候总金额都超过了2万元。不过,妈妈不允许她随便花钱买东西,并且做出了如下规定:在18岁成年以前,艾米若想用自己名下的钱购物,首先要写一封申请书交给妈妈,申请书中要写出购买理由,如果理由不充分,妈妈将予以驳回。审批通过后,艾米才能取出钱买东西。一旦申请被驳回,一个月以后才能重新申请。

iPhone手机一度引发了艾米班里同学的购买热,有越来越多的孩子拥有了iPhone手机。艾米一看,也动心了,想买一个iPhone手机。于是,她便给妈妈写了一份购买申请,申请理由是:iPhone手机的游戏功能很强大,下课后可以玩玩游戏,减轻课业压力。

妈妈看了申请书后,淡淡地说:“美国的课业量并不重,放学后也有大量时间给你们玩耍,你还需要减压吗?”就这样,妈妈果断地驳回了申请。

一个月后,艾米又写了一份购买iPhone手机的申请书,申请理由是:自己容易忘事,买了iPhone手机就能将重要事情备注在备忘录里,这样就能避免忘事了。妈妈告诉她,如果需要备忘录的话,房间里的挂历就能实现这个功能,再次驳回。

第三次申请,艾米的理由是:我这么想要这款手机,难道不能作为理由吗?

妈妈笑了笑,说:“‘想要’不等于‘需要’,我们所能拥有的金钱永远都是有限的,可是世界上好看的、有趣的、奢华的东西多得很,而人的购物欲望也是没有极限的,谁能一一买过来呢?只有对我们的学习、生活或者工作确实有帮助的东西,才是你需要的。而‘想要’根本不能作为一个充分的理由。”

这次,艾米偃旗息鼓了一段时间。后来,捉摸了一段时间后,她再次写了申请书,理由是:iPhone手机的APP能够下载很多小软件,帮助自己学习外语,比如Busuu软件,它是一个免费在线学习语言社区,能够让自己随时随地利用零散时间学习语言。

妈妈看了申请书后,自己下载了一个Busuu软件体验了几天,发现这个功能确实对学习外语有利,便批准了艾米的申请。

花钱是孩子们的一种本能,然而会花钱、花得好也是一门高深的学问。父母在对孩子进行理财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让孩子明白“想要”和“需要”的区别,对于“需要”范畴内的消费需求予以满足,而属于“想要”范围的消费需求要严格控制。

案例中,艾米的妈妈之所以让艾米写购物理由,就是想让孩子明白允许消费的规则就是能够说出正当的、合理的理由,否则你的消费要求不可能得到满足。而申请一次后间隔一个月才能再申请,则是想要给孩子一个思考和冷却的时间,慢慢学会分辨“需要”和“想要”。有时候,在等待和思考的过程中,孩子的购物需求就会发生变化,这有助于孩子养成三思而后行的习惯,同时避免盲目消费造成浪费。

(2)让孩子先做预算,再去消费。

“洋洋,你是不是和钱有仇啊?每次不把手里的钱花完就不解恨吗!”类似的话几乎都快成了张洋妈的口头禅了。

张洋上了高中以后,就养成了这样的花钱习惯:前半个月过的是“富豪”的日子,后半个月天天啃方便面,简直要吃到吐;手机也因为欠费而停机,而且还得找同学借钱才能撑到月底。父母看到这种情况,心里很着急:孩子花钱这么大手大脚,月月光,还月月欠钱,将来若自己成家过日子了可怎么办?

爸爸思虑再三,最终和儿子沟通了几次,达成如下协议:张洋每个月必须记账本,并且把下个月的花费列出预算清单。每个月月底,父亲要核算账目,如果月底有节余,父亲就根据节余下来的钱给予双倍奖励。

这下子,张洋有了斗志,做起预算来一点儿都不嫌烦琐,连每天喝酸奶的钱都要计算在内。父亲看了他列出来的乱七八糟的预算清单后,要求儿子将预算分成两部分重新做:一部分是刚需,如一个月的饭钱、购买学习用品和学习资料的钱、手机费等;一部分是改善性需求,如和同学一起唱歌、聚餐、看电影等。针对这两部分预算开支,必须坚持原则,即刚性需求绝对不能省,也不能挪用;改善性需求必须加以控制,能省的钱尽量省。

双方反复几次核对了预算清单后,最终决定每个月按1500元的标准来“拨款”。父亲还要求张洋将钱分成五部分来支配:100元用来买学习用品,200元交通费和手机费,800元饭钱,300元用于唱歌、看电影等改善性需求,100元用作备用金。

一个月后,父亲核对账本,发现张洋这个月真的省下了不少钱,便按照约定给了300元奖励。不过,第二个月张洋还是出现了入不敷出的情况,向同学借了60元钱。原来,当月恰巧有三个同学过生日,大家一起聚餐、打球、看电影,一下子花了不少钱,大大超过了预算费用。于是,父亲又开始指导张洋做更加详细的预算,了解下个月学校是否组织活动、有多少同学过生日等,将这些必要开支都算在刚需里,然后缩减买零食、看电影之类的改善性需求,来支持刚性需求。

随着这些计划的一步步完善和开展,张洋的理财生活变得越来越从容、有条不紊了,而且慢慢也攒下了一些钱。有一次,在母亲节那天,又恰好是爷爷生日,他给妈妈买了一束康乃馨,还给爷爷买了一个大蛋糕,把全家人都高兴坏了。

理财专家认为,在上学期间如果孩子每个月的生活费总是入不敷出,那么在成年以后他也很可能成为一个“月光族”。因为在成年以后,每个人的生活成本都会一下子激增很多,要交房租、交通费、服装费、份子钱等。如果从青少年期间便没有形成理财意识,那么在生活压力一下子增加很多的情况下,他也很难做到有条不紊、合理理财。因此,从青少年时期父母就要教孩子学习预算和记账,让孩子明白量入为出的道理,在生活、学习中学会勤俭节约。

(3)帮孩子创造初始财富——低龄孩子用游戏,大龄孩子用实战。

帮助孩子学习创造财富的技巧,应该从小抓起。在孩子年龄小的时候,可以通过游戏或者做家务的方法,让孩子体会到创造财富的乐趣。比如,父母可以设计一些财富小游戏,增加孩子对金钱和理财的认识,或者引导孩子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然后支付孩子佣金,最起码要让孩子明白人们是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创造财富的。

对于大一点的青少年而言,父母可以引导他们通过实战来学习理财。如今,大部分父母的做法都是父母代替孩子理财,然后等孩子成年后结婚或者买房子时一次性给孩子一笔钱。这种做法实际就是“授之以鱼”,然而真正高明的做法应该是“授之以渔”,从小教给孩子理财的理念和技巧。

在教孩子理财的过程中,要想让孩子做到“理财而不贪财”,父母的心态在其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父母应该抱着“赢固可喜,但输也无所谓”的态度来教育孩子,毕竟对孩子的成长而言,财富智慧增长远比金钱的增长重要得多。

钱管钱:多去银行接触理财一线

在财商教育方面,英国人做得相对比较完善,他们鼓励孩子对待金钱要精打细算,提倡理性消费,并且将这种理念一代代传给了孩子们。在英国,16岁以下的孩子都能去银行开设特别账户,大多数银行都会为他们提供开户服务,而储蓄账户在英国孩子中也越来越流行。据悉,有1/3的英国孩子都会在银行或者其他储蓄借贷的金融机构开设账户,并将自己的零花钱和打工收入存进去。

保尔斯是英国的儿童事务大臣,他认为,从5岁开始,孩子们就应该接受一定的理财教育,能够识别纸币和硬币,懂得分析金钱的用途和金钱的不同来源;在孩子7~11岁期间,就应该学着管理自己的金钱,并且懂得做预算,知道通过银行储蓄为未来的人生做规划。

不只是英国,德国父母也非常注重银行与理财教育的关系,他们经常做的一件事就是带着自己的孩子一起去银行存钱——不管是给孩子存钱还是给自己存钱,因为他们认为,让孩子看看银行的运营和操作过程,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储蓄观念。他们认为,银行的环境能够让孩子感受到一种储蓄的氛围,从而激励孩子将钱省下来,然后存进账户以备不时之需,而不是胡乱花掉。

李敏在德国做留学生,她的邻居约克夫妇有一个7岁的儿子,名叫詹姆。有一年圣诞节临近时,约克夫妇都领取到了年终奖金,手中一下子多了一大笔钱,詹姆妈妈便决定去银行存起来,并且约了李敏一起同行。李敏正好想去银行办业务,便同意了。

第二天,李敏早早出门,准备和詹姆妈妈一起去银行。而这时候,她才发现詹姆也和她们一起去。

李敏笑着问道:“小詹姆,你好,你父亲没有在家吗?”

詹姆回答说:“爸爸在屋里看电视呢。”

李敏听了,对詹姆妈妈说道:“把小詹姆留在家里吧,带着他多不方便啊。”

詹姆妈妈却回答说:“哦,那可不行。我特意选择今天去银行,就是因为詹姆今天有时间啊!”

李敏好奇道:“这么说,詹姆也存了钱,要存进银行账户?”

詹姆却丧气道:“我的钱都花完了。”

以前李敏就听说德国的孩子一般都有账本,会自己管理零花钱,便笑道:“看来你买了不少东西,把钱都花光了啊。”然后,她又对詹姆妈妈道:“天气这么冷,詹姆既然不需要存钱,何不留在家里呢?”

詹姆妈妈笑道:“正是因为他把钱花光了,我才要带着他去银行存钱。这样他就会知道,不能随便乱花钱,应该省下来存银行的。”

李敏听了,一愣道:“真的能有这样神奇的效果?”

詹姆妈妈道:“当然了,如果孩子经常跟着你去银行存钱,他慢慢就会懂得储蓄,养成存钱的好习惯,自然也就不会胡乱花钱了。我给他开账户,带他去银行,也不是指望孩子能存下多少钱,而是希望他能够感受到储蓄的氛围,然后养成储蓄的习惯。你要知道,这个好习惯会让他以后受益匪浅的。在德国,几乎所有的父母都会这样做。”

李敏恍然大悟道:“原来是这样啊,怪不得我每次去银行,总会看到很多父母带着孩子一起去呢。我还以为,因为家里没人照看小孩,才不得已带着孩子一起来呢。”

詹姆妈妈听了,“嘲笑”道:“哈哈!你的想法真特别!”

通过这件事,李敏对德国父母对孩子的储蓄教育有了深刻的了解。

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就养成了乱花钱的习惯,那么长大以后也改不了花钱大手大脚的毛病,这样不仅很难存下钱,而且还可能因为金钱而误入歧途,企图用不正当的手段去获得金钱。因此,让孩子学习储蓄绝不是什么可做可不做、无关紧要的事情,相反,它是非常重要,甚至是必需的。

那么,怎样才能帮助孩子养成储蓄的习惯呢?像案例中的詹姆妈妈一样,帮孩子开设一个银行账户就算大功告成了吗?当然不是,这才仅仅是第一步。接下来,父母要经常带着孩子出入银行,去感受银行的储蓄和理财氛围,让孩子感受到储蓄的好处。这样一来,孩子才会自觉地省钱,将钱存到银行账户里。

作为父母,如果你想帮助孩子养成储蓄的好习惯,那么便不要嫌麻烦,去银行的时候带着孩子一起去吧。当然了,如果你也没有储蓄的习惯,那么为了孩子和整个家庭的良性发展,也要养成储蓄的好习惯。

对孩子而言,拥有自己的银行账户就意味着在财务上有一定的自由了,而且还能通过银行账户学习金融、理财知识,同时看着账户上的钱一点点增加,这种满足感也会让孩子欢欣雀跃的。

同类推荐
  • 新编孕产期营养百科

    新编孕产期营养百科

    从备孕开始贴心、细致地指导夫妻营养饮食的调养、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备孕应该吃什么、应该补充哪些营养物质,为孕育优质宝宝提前做好营养储备。从知道怀孕的那一刻到幸福与艰辛相伴的10个月孕育历程,以全新、科学的角度给准爸爸妈妈提供了每月的营养饮食要点、注意事项、饮食安排、营养食谱推荐等环节,使准爸爸妈妈轻松、合理地安排孕期饮食,从而达到优质孕育的目的。
  • 0-6岁小儿养育百科

    0-6岁小儿养育百科

    本书包括宝宝0~2岁每个阶段的饮食营养、日常护理和疾病预防等内容,十分简单实用,科学权威,非常益于操作实施,是广大年轻父母用以指导护理0~2岁宝宝的良好读本。
  • 儿童心理承受能力养成课

    儿童心理承受能力养成课

    孩子的心理承受力=挫折教育+情绪控制+行为训练。只要父母有心,每一位孩子都可以变得勇敢、独立、乐观和坚强!
  • 不完美,很幸福:一个幸福主义者的育儿手记

    不完美,很幸福:一个幸福主义者的育儿手记

    作为妈妈,总希望自己的孩子表现得出色和出众,凡事都要“占上风”“抢风头”,唯有如此方能显示孩子是优秀的,心里才会踏实和高兴。其实,孩子有自己的想法,不举手、不发言,不等于不优秀。一是,孩子可能有自己的想法;二是,孩子的格可能比较害羞。小孩子的一些表现谈不上“好”或“坏”。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和个性,只要不影响他们的发展,就让他们顺其自然地去成长吧!家长不要着急,不要批评孩子,更不要因此对孩子失去信心。
  • 孩子是第二位的

    孩子是第二位的

    Addons Wu博士是一位深深为他三个卓越的孩子(分别毕业于剑桥、麻省理工、哈佛)感到骄傲和自豪的父亲。跟其他家庭一样,Addons和他的太太也经历了在教育培养孩子过程中的乐趣、压力。Addons的职业生涯让他接触到全球的不同文化。虽然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文化特征,但在教育培养孩子方面,一些基本的原理是跨越国界、适用于世界各地的。在本书中,Addons和读者分享了他在教育培养孩子方面的体验、智慧和领悟。
热门推荐
  • 叶慕兮

    叶慕兮

    她爱了他十年,在大婚之日他却灭了他的国她穿着喜服跳下了城墙他紧跟着她一跃而下…………
  • 我的紫霞仙子女友

    我的紫霞仙子女友

    一高中生偶得一条手链,能与紫霞仙子通话,从此各种奇遇接连而来。紫霞仙子竟然逼他做男朋友,校花主动接近他,冰山总裁要嫁给他,孙大圣逼他做兄弟……
  • 月露洗凝华

    月露洗凝华

    她是九重天上天君最疼爱的十女儿,他是人家皇帝最钟爱的十皇子,记得初次相遇她救过他,再次相遇他却错把别人当成她,下凡尘不为与你红尘做伴,只是因为天君嗲嗲说,你是今世能为黎民百姓造福的好储君,奈何身边豺狼虎豹太多,我生下来就是为你消灾挡难的,所以遇佛杀佛遇鬼挡鬼,待你登基之时便是我魂归九重天逍遥的时候,可是你为什么不让我走?
  • 携手天下:你是我的命运

    携手天下:你是我的命运

    “小小年纪就做些偷鸡摸狗之事,一看就不是什么好人!”竹青面露鄙夷地瞥着眼前摔倒在地的瘦弱少年。只见那少年七八岁模样,蓬头垢面,衣裳褴褛,“我母亲病了,…我…我…呜呜呜呜呜…”只听见一个细弱的声音仿佛从地底发出一般,令人心生怜悯。傅承勋心中微动,“竹青,你去找个大夫随他一起去看看吧。”低沉悦耳的声音就像是一泓清泉缓缓流淌进那少年的心里……傅承勋微微低头就对上一双黑白分明,晶莹明澈的大眼睛……“哎…是怎样一个纯真的孩子才能拥有这样一双漂亮的眼睛…”傅承勋鬼使神差般轻轻的扶起了他,“走吧,带我去看看你母亲。”谁能想到,就是这样一个不经意的邂逅,若干年后,竟能人间在掀起一场血雨腥风……
  • 臻武学院

    臻武学院

    简介:苍煌大世界,青煌界,一所大佬开设的学院,一场别开生面的教学人生,一群学生纵横九界的故事就此开启。
  • 潘德拉的葬礼

    潘德拉的葬礼

    一个农民探索死亡的故事。。。。。。。。。。。。。。
  • 话术赢销

    话术赢销

    学点儿营销话术,把话说到客户的心上!做营销,总是遭到拒绝;跟客户聊天,要么滔滔不绝却激不起客户的兴趣,要么无话可说了陷入尴尬境地;面对客户斤斤计较的讨教还价,你无力应对;客户来投诉,语言咄咄逼人……怎么办?那就拿起本书,学习几段话术,绝对能帮助你快速提升说话的技巧,提高你的沟通和谈判能力,进而实现业绩倍增。
  • 工作有方法:年轻人要掌握的101个业绩倍增法则

    工作有方法:年轻人要掌握的101个业绩倍增法则

    本书《工作有方法——年轻人要掌握的101个业绩倍增法则》,从计划、执行、时间、整理和简化、人际关系、心理建设、听、说、读、写、衣、食与行等角度,为你列出了最终的参考方向与解决方案。
  • 俏皮皇后:智斗皇上相公

    俏皮皇后:智斗皇上相公

    ‘’百里墨轩,你会不会什么都依着我呀‘’‘’那要看你的表现了,小歌儿‘’说完,灯灭了。该干什么干什么去了,请尽情yy,节操无下限括弧笑
  • 好方法成就好妈妈

    好方法成就好妈妈

    本书通过“案例+方法”的形式,结合日常家教普遍的具体问题来阐述、分析,将家教的精髓理念、核心重点和有效方法以通俗的方式展现给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