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659200000009

第9章 古典主义时期(2)

1781年,海顿闻名欧洲。这个时候,音乐天才莫扎特也来到了维也纳。在维也纳,海顿第一次与29岁的莫扎特相识时,就一见如故,格外亲切,从此便开始了密切的交往。莫扎特十分尊敬海顿,自认为是海顿的学生,称呼海顿为“父亲”,将自己创作的6首弦乐四重奏曲献给了海顿。年长的海顿则由衷地赞赏这位“音乐神童”的非凡天才,看到了莫扎特在歌剧方面的创作优势。两人互相交流,成为挚友。海顿音乐中的宏伟激越,给了莫扎特的音乐的无限灵感;莫扎特音乐作品中的柔和、细腻、纤巧以及乐器的灵活运用,也被海顿所接收和吸纳,用于音乐创作当中。莫扎特钢琴奏鸣曲上的成就,给海顿的旋律和风格都带来了重大的影响。

18世纪80年代,梅顿的创作上日臻成熟。1781年,他为俄国皇储保罗大公爵写了《小鸟》、《你好》等6首《俄罗斯四重奏》,第二乐章当中用谐谑曲代替小步舞曲。1784年,他应邀为巴黎宗教音乐会谱写交响曲。1785年为西班牙卡迪斯大教堂创作了管弦乐曲《基督在十字架上的最后七句话》。1786年他为巴黎奥林匹克音乐会写了6部交响曲。此外那不勒斯国王斐迪南四世也邀请海顿为他作曲。1790年埃斯泰尔哈济亲王去世,管弦乐队解散。海顿来到了维也纳,由于他依然具有乐长衔头和俸禄,不必为生活所忧心,便开始了自由创作时期。刚到维也纳不多久,他就接受了英国小提琴演奏家扎洛蒙的邀请,到伦敦访问,一直至1792年7月才回维也纳。到伦敦的中途路过波恩,在那里海顿遇见了年轻的音乐家贝多芬,为贝多芬所展现的音乐才华所折服,于是收他为学生。1792年,贝多芬专程前往维也纳拜海顿为师,因两人性格上的冲突,这段师徒之谊并没有维系太长的时间。但海顿给予贝多芬很高的评价,并为自己是他的老师为荣。他后期的作品《降E大调奏鸣曲》,都能看到贝多芬的风格,奔放、激动,感情激越强烈。

1794年1月至1795年8月期间,他又第2次出访了伦敦。1791年,海顿参加了威斯敏斯特教堂举行的亨德尔纪念节,在那里,他第一次听到了《弥赛亚》和亨德尔其他许多杰作,深深为之倾倒和感动。当《哈里路亚》的曲调在大厅里回响起来时,海顿甚至突然激动得振臂高呼:“亨德尔是我们一切人的先师!”然后便如同小孩子一样哭泣起来。

伦敦之行为海顿打开了视野,在伦敦这个繁华的都市里,音乐听众有着更高的要求,他们要求听到更为深刻、更为新颖的音乐作品。海顿此时已经年过六旬,但是仍然保持对创作的热情,他既要忙于参加社交应酬,同时还要忙于创作,召开音乐会。即使是这样,海顿也没有令听众失望,创作出了大量更高水平的作品。其中他为扎洛蒙的音乐会写下的12部“伦敦交响曲”,是他最有代表性的巅峰之作。英国上下各阶层的音乐爱好者都向他投注了目光,连英王乔治三世也恳请他留在英国,牛律大学颁给他音乐博士学衔。

1795年8月,63岁的海顿再次从伦敦回到维也纳。之后,他便开始创作《创世记》,历时3年,终于完成了这部巨作。在1798年,海顿得到了在施瓦岑伯格亲王宫殿首演《创世记》的邀请,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1802年以后,垂暮的海顿似乎没有什么好的创作问世了。但他已经获得了至高的荣誉,他加入了巴黎阿波罗协会,后来又加入了圣彼得堡音乐爱好者协会。

1808年,维也纳的音乐爱好者们组织了一场向海顿致敬的音乐会,上演的是他的《创世记》。当合唱队唱到那句“上帝说,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时,海顿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情绪,把手指向天空,高声喊:“它是从那里来的!”他是那样的激动以至于人们不得不在演出中途就将他送回家去。崇拜者们环绕着他簇拥着他,贝多芬亲吻了他的手。这是海顿最后一次在公众场合。1年之后他便去世了。

1809年4月9日奥地利对法国宣战,法国军队进驻维也纳。5月31日,海顿与世长辞。安葬于洪德斯图尔姆公墓,直到1820年,又改葬于艾森施塔特的伯格教堂。

主要成就:

海顿的音乐当中,没有浓烈的宗教色彩。即使是和宗教相关的乐曲当中,也流露出欢快的情绪,充满了人情味。如他的《危难时刻弥撒曲》,具有独特的音响和壮丽的语汇。他的作品热情典雅,崇尚清新与自然。民间音乐因素也可以在他的作品当中得到表现。他的音乐大多取材于日常生活,善于表达明朗的情感,传达一种乐观的积极向上的信念,充满着欢乐与希望。乐曲当中,充满了美妙和幽默的创意,海顿的创作风格突出,和声清晰,结构匀称,在作曲技术上形成了古典主义乐派交响曲和室内乐的规范,是维也纳古典主义乐派的奠基人。

海顿一生的创作涉及范围很广泛,其中以交响乐和四重奏曲最为突出,他在交响曲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最为瞩目,虽然海顿并不是交响曲的首创者,但他为交响曲开创了新的主调风格,将交响曲完善为4个乐章,在功能和声的基础上,促进了复调手法的发展,完善了乐队的双管编制,确立了交响曲的规范,为现代交响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所以被称为“交响曲之父”。

海顿一生创作了大约104首交响曲。他极少给交响曲标题,但是他的交响曲经常能给人以平易亲切的联想,因而得到了形形色色的别名。《第八十三交响曲》第1乐章副题的音响令人联想到母鸡的叫声,因此被称为《母鸡》交响曲。《第八十三交响曲》末乐章的风笛舞曲,被命名为《熊》交响曲。标志着海顿交响乐最高成就的12部“伦敦交响曲”,也因主题鲜明,热烈活泼,充满活力,得到了如《惊愕》、《军队》、《时钟》、《鼓声》等绰号。《时钟交响乐》是因为乐曲中有时钟般滴答作响的声音。《惊愕交响乐》据说可以让打瞌睡的人惊醒。最令人拍案叫绝的是《奇迹交响乐》据说是因为在乐曲演出时发生了奇迹。天花板上一只大吊灯在突然掉了下来,但这时候台下的人群都纷纷涌上前台热烈欢呼,结果大家都毫发无损。

海顿创作的室内乐作品也很丰富,他一生创作了70多首弦乐四重奏作品,这些作品的重要性仅次于他的交响乐。海顿的弦乐四重奏确立了4乐章的形式,表达了欢快而热烈的感情。并形成“对话的原则”,将主题的叙述分配于各个声部,注重和声的丰富,有着生动的节奏活力。90年代创作的《皇帝》、《日出》等8首弦乐四重奏被认为是可与“伦敦交响曲”相媲美的作品。

海顿还创作了52首钢琴奏鸣曲,这些作品风格并不突出。《C小调奏鸣曲》在豪放背后透露出丝丝伤感,终乐章选择了激烈的爆发形式。80年代海顿吸收借鉴了莫扎特的风格,晚期风格更接近于贝多芬。海顿还有20多部协奏曲,但是这不是海顿主要创作领域,没有展现太多的光辉。

此外,海顿在声乐方面也有作品,写有8部清唱剧和12部弥撒曲,其中清唱剧《创世记》和《四季》是代表作。《创世记》的诗篇取材于英国诗人弥尔顿的《失乐园》,《四季》则改编自从英国诗人汤姆逊的同名诗。

唱剧《创世记》代表了海顿的最高成就,也是宗教音乐史上最优秀的作品之一,它的重要程度几乎被看做等同于亨德尔的《弥赛亚》。这是一首交织了罕见的灵感和宗教感的庄严作品,虽以圣经当中的亚当、夏娃为主角,却鲜有浓厚的宗教说教色彩。

长达6分钟的乐队序曲表现了宇宙太初的混沌,节奏缓慢而摇摆,这种“混沌的表现”作为全聚德额序幕,有些近似印象主义风格,是前所未有的创新行为,在今天也是独特而力气的,在那个时代似乎吓到所有人。

《创世记》分为三大部分,第一、二部分叙述上帝创造天、地、昼、夜和世间万事万物的过程。重点突出了最后创造了人类的始祖——亚当与夏娃。第三部分表现亚当与夏娃因吃了“智慧之果”而被逐出乐园,同时又描述了他们因获得知识和爱情而喜悦,他们在地上的乐园里继续幸福的生活。

海顿将“创造”的过程处理地平易世俗,乐队起奏轻柔舒缓,但是当唱到“光”的时候,调性突然变得坚定、明亮,气氛豁然开朗,如同光明突降人间。之后,海顿用音乐语言描绘出了风雨、山峦和溪流等事物,渲染情绪变化巨大的情感。纯朴的民歌旋律展现了硕果累累的景象,色彩丰富的乐器组合表现了不同动物的形态。

全剧洋溢着追求光明的快乐,朴实无华、温馨和谐、亲切感人,让人们一下子就喜欢上了。乐曲当中还有大量生动的描写段落,表现了作曲家丰富的想象,“日出”、“溪流”等场景,是对大自然最真诚的赞美和热爱,也成为后来浪漫主义作曲家们汲取灵感的源泉。

海顿的另一部清唱剧《四季》,也是对大自然的明丽景色的讴歌。与之前的常用的宗教体裁不同,这部《四季》完全表现了世俗生活,用象征春夏秋冬的四个乐章描绘了乡村生活景象和田园风景,表现了农民的劳动和欢乐,赞美了他们的天真质朴。带有牧歌般的韵味,传达出人类生活的甜美幸福。《四季》的音乐明利轻快,在欢乐的情感当中包含了对造物主的感恩,改变了人们对传统清唱剧的印象。

莫扎特:音乐神童

国籍:奥地利

生卒年:1756-1791

全名: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

职业:作曲家

代表作品:《费加罗的婚礼》、《唐璜》、《魔笛》、《假园丁》、《牧人王》、《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

生平简介:

1756年1月27日,莫扎特出生于奥地利的萨尔茨堡,他的父亲奥波德是那座城中宫廷大主教乐团的小提琴手,也是一个作曲家。他的母亲也是位音乐爱好者,擅长拉大提琴和小提琴。莫扎特有很多兄弟姐妹,他是家中的第7个孩子,但最后只有他和一个姐姐长大成人。出生于宫廷乐师家庭的莫扎特3岁就流露出音乐家的天赋,能弹奏出许多他所听到过的乐曲;4岁开始学钢琴,5岁开始作曲,并能辨音名和音高,有着超乎常人的绝对音准。这样的天赋异禀,让许多早熟的音乐家都难以望其项背。父亲对小莫扎特悉心栽培,不仅教授他音乐知识和技能,还要求他学习拉丁文、英文、法文、意大利文以及文史知识。

1762年,在父亲的带领下,年仅6岁的莫扎特开始到慕尼黑、法兰克福、维也纳、巴黎等地进行漫游巡回演出,大受欢迎。在维也纳,甚至被邀请进入王宫表演。这些演出的经验,对莫扎特的创作产生了积极影响。一路上,他有机会接触到意大利和法国的歌剧、德国的器乐等音乐形式,又结交了J.C.巴赫、马蒂尼、萨马蒂尼等音乐家,跟他们学习交流作曲方面的知识,所以莫扎特成为那个时代作曲家当中的集大成者,创作上风格最为广泛。在英国伦敦,莫扎特出版了6首哈普西科德和小提琴奏鸣曲和3首交响曲,这个时期莫扎特还展现出了他对歌剧创作的兴趣与热情。

1773年,莫扎特结束了长达10年的漫游生活,回到故乡萨尔茨堡,担任大主教的宫廷乐队里的首席乐师。这一期间,莫扎特继续音乐与文化的学习,同时利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如歌剧《假园丁》和《牧人王》。尽管莫扎特才华横溢,可是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他的地位只是大主教的仆人,只能低眉顺目,忍受欺凌。1777年9月,为了摆脱大主教的控制,寻找更好的落脚之处,他又跟随母亲进行了两年的旅行演出。旅途之中,还曾经在慕尼黑和曼海姆教学,接触到当时欧洲重要的曼海姆乐派。在曼海姆,莫扎特受到了曼海姆乐派的影响,创作了诸多协奏曲和奏鸣曲。

1778年5月,他回到巴黎,创作了巴黎交响曲,钢琴变奏曲等等。母亲病逝后,没有寻到栖身之地的他在1779年1月回到萨尔茨堡。1780年完成了歌剧《伊多梅纽》的创作。这一时期莫扎特受到狂飙运动思潮的影响,作品呈现严谨的风格,主题出现的次序经常改换,音乐作品富有戏剧性,促进了他的古典奏鸣曲式进一步形成。

回到萨尔茨堡的莫扎特遭受到了更加刻薄的对待,1781年,莫扎特忍无可忍,和大主教决裂,便提出辞职,来到音乐之都维也纳,创作了歌剧《后宫诱逃》,并在1782年7月的首演大获成功。1782年,他同曼海姆音乐家的女儿康施坦丝·韦伯结婚。同年,莫扎特遇见了正在维也纳的海顿,两人一见如故,遂成莫逆。他自认是海顿的学生,向海顿学习了四重奏和交响曲创作,并将自己精心创作的6首弦乐四重奏送给海顿。

1784年,他加入“共济会”,受到共济会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的影响。在1785年,他写出了一部滑稽戏《剧院经理》,这部戏在1786年的维也纳民族剧院演出。同年完成并上演了《费加罗的婚姻》,该剧的影响很大,达到了家喻户晓的知名度。1787年完成了《唐璜》的创作,并得到演出。在维也纳,莫扎特还深入研究学习了巴赫的复调技法。

同类推荐
  • 富兰克林——伟大的美德诠释者

    富兰克林——伟大的美德诠释者

    《图说世界名人:富兰克林(伟大的美德诠释者)》介绍了,本杰明·富兰克林,资本主义精神最完美的代表,18世纪美国最伟大的科学家和发明家,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哲学家、文学家和航海家以及美国独立战争的伟大领袖。他一生最真实的写照是他自己所说过的一句话:“诚实和勤勉,应该成为你永久的伴侣。”
  • 华人十大科学家:李政道

    华人十大科学家:李政道

    李政道,1926年生于上海,江苏苏州人,哥伦比亚大学全校级教授,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因在宇称不守恒、李模型、相对论性重离子碰撞(RHIC)物理、和非拓朴孤立子场论等领域的贡献闻名。1957年,他31岁时与杨振宁一起,因发现弱作用中宇称不守恒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的这项发现,由吴健雄的实验证实。20世纪60年代后期提出了场代数理论。70年代初期研究了CP自发破缺的问题,发现和研究了非拓扑性孤立子,并建立了强子结构的孤立子袋模型理论。李政道和杨振宁是最早获诺贝尔奖的华人。
  • 名人传记丛书——贝比·鲁斯

    名人传记丛书——贝比·鲁斯

    1895年2月6日,在美国东部巴尔的摩市卡姆丁路426号,一个男婴出生了。他的出生给这个贫困的家庭并没有带来相应的快乐。具有德国血统的父亲为了一家的生计忙碌个不停,都顾不上看这个孩子一眼;有着爱尔兰血统的母亲已经被众多的孩子和艰难的生活把精力都消磨光了,没有一点为人母该有的欣喜。刚出生的小男孩就是美国历史上有名的职业棒球运动员贝比·鲁斯。
  • 金庸传

    金庸传

    金庸的笔下世界道尽人生真义,金庸的现实世界写尽人生传奇,金庸迷倒了天下华人!有人说:有井的地方就有柳永的词,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小说。却不知他的人生比他的小说更精彩。他经历过寻梦的困惑与执着,经历过打拼的挫败与辉煌,经历过情感的失意与恬淡。最后,他如同一个历经世事的大侠,看淡了时间的风云变幻,放下名利,成为一个传奇。他赤手空拳闯荡香江,用一支妙笔写出了一片锦绣人生。他有过他的青春梦想,有过他的美丽初恋,今天我们再次提及,不愿它成为一段被掩埋的故事。本书以金庸的人生故事为主线,结合他的经典作品与经典人物,为读者展示一个立体的、有血有肉的武侠大师。
  • 璀璨的明珠:传奇才女传记(套装共3册)

    璀璨的明珠:传奇才女传记(套装共3册)

    1.《?喜欢你是寂静的 : 林徽因传》:一代才女林徽因的浪漫人生,再现民国时期流淌在文人骨血里的才华与自由。众人只对林先生的情感故事津津乐道,但她也是诗人、作家、老师、建筑师,是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深化方案的的设计者之一。她站在幽深的甬道里,手拈微光,摸索奋进,终至与世诀别,不愿停歇片刻,似是为了证明一种关于爱与生命的乌托邦式的永恒。人世浮华,本是寻常。然而,渺小如你我,总有期待。2.《世间孤独,都是刚好 : 张爱玲传》:本书记录了王小波、余秋雨、白先勇、于丹喜爱的民国女作家张爱玲的传奇一生。每个人,一生得到多少赞誉,就要经历多少孤独。本书独家收录《苏青张爱玲对谈记》、张爱玲年表。3.《不惧离散,只怕动情:萧红传》:她有北方女子的刚烈,骨子里却藏着敏感的魂魄。她的文学著作《生死场》《呼兰河传》惊艳于世,一身荣光,却无法摆脱贫病的折磨。她的每一段爱情都被人议论纷纷,却无视世人白眼,爱得坦荡。
热门推荐
  • 你好少年玄

    你好少年玄

    以身边好友写的同人小说,主要讲述了几个高中少年的青春
  • 斯诺克之神奇先生

    斯诺克之神奇先生

    二十三岁的刘子贤,第一次踏入斯诺克职业赛场时就知道,这里将是他一生的战场。因为热爱而坚持,因为坚持而热爱。斯诺克如此,台球如此,体育如此,生活亦是如此。(简介无力,台球文,无系统无异能无黑科技,喜欢的朋友多多支持!)
  • 网游之凌天剑仙

    网游之凌天剑仙

    终焉之神被邪族召唤到人类世界,人类世界陷入的一场巨大的危机。众神前往终焉神殿讨伐终焉邪神,众神苦战,最终将邪神斩杀,邪神有不灭之体,众神无奈之下将邪神分尸,尸体碎块被封印在世界各地。终焉之神死后吼道:“我若苏醒,必将灭世!”山川大地,星辰大海。被众神之力毁约大半。生命之神为救终生消耗全部神力,化为生命巨树矗立一座海岛之上。光明之神身化太阳俯视万千生命。被邪神杀死的众神,化成万千星光聚在星河之上。余下众神搬山填海,创造了一片片新的大陆。一起都将从头开始。灭世之战后,众神传神力授于下界众生。最终众神消失在历史长河里,留下来的生命也开始了属于他们的时代。
  • 大小姐的辣手保镖

    大小姐的辣手保镖

    身为保镖,能打是关键,心狠手辣那是标准配置,卑鄙无耻、不讲规矩,更是必备天赋。而萧辰是保镖领域的集大成者,技能全面,配置齐全,软硬件完美兼容,以至于各种世家千金、白领丽人、清纯萝莉、傲娇校花都纷纷跪倒在他石榴裤下,花前月下任其差遣……
  • 暗中遇见你

    暗中遇见你

    年轻的我们,在刚刚走出校门的时候,总是会迷失自己的方向。面对爱情、友情,也时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现实的境地,常常逼着不愿长大的我们,快速的成长,面对世间的繁华,有些人屈服了,有些人更倔强。在灯火通明时,人们往往关注长相、背景、能力、家世,只有在黑暗里,才能用一颗最清澈的真心,去感受聆听最真实的心跳。
  • 总有人想督促我变强

    总有人想督促我变强

    妖兽,一种仅存在于书籍中的生物,一夜之间凭空出现,侵占全球。林宇带着痛苦的记忆死后重生,却发现这并不是他所在的世界,而前世的妖兽头头居然成为了他的宠物,甚至还有个通俗的名字“狗蛋”。这一世,他带着狗蛋决心在这个世界活到老死为止,可世事无常,总有人想要打小主意。不好意思了,你挡我活路,我只好断你生路。
  • 开局系统就没了

    开局系统就没了

    萧情雪开局捡到了一个系统,然而系统给完新手大礼包便自爆了,然而我们的主角却成为了最大的受益人,他靠着系统奖励的房子和给的洗髓丹和功法在变强的路上依靠着收租生活
  • 异世界成为一只混沌兽

    异世界成为一只混沌兽

    成为异世界的珍兽,同时是全境统治者,出门散步的时候,却发现谋反者已经打到家门口了……该怎么办?在线等。
  • 猎首

    猎首

    一个人误入黑暗,在黑暗中寻找光明的故事。
  • 她是作家的工具人

    她是作家的工具人

    郁染穿到了书里面,发现自己不是女主,也不是什么恶毒女配,而只是一个促进男女主感情发展的工具人。过好自己的佛系生活,除了完成作家给自己设定的任务外,尽量不去男女主眼前晃悠,省的成了炮灰。可作家总是跟自己对着干,还要把自己搞死,怎么破?在经历了车祸,天台走路崴脚都差点从楼上摔下去,以及拍场爆破戏都能被炸晕之后,郁染猜测照这情形下去,她可能会经历喝口水都会被呛死,吃东西都会被噎死,之后一件件事都应验。她到底该怎么办(⊙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