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91700000006

第6章 大器早成(1)

1西点军校最年轻的校长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于1919年4月从欧洲回国时,经过几年的战争,人民对战争已感到厌倦,人们寄希望于外交家,相信他们正在凡尔赛缔造着永久的和平。像麦克阿瑟这样的战场上的英雄,自然受到了冷落。

新任陆军部长佩顿·马奇将军也是西点军校毕业生,他热爱母校,也深知军校存在课程墨守成规,知识面狭窄,愚蠢地强调盲目服从等许多弊病,他决心整顿西点军校,使其重振声威。马奇是阿瑟第二的老部下,曾得到阿瑟第二的赏识,从上尉破格晋升为上校。当麦克阿瑟的母亲得知马奇正在物色西点军校校长时,她就及时提醒他不要忘了老关系,自己的儿子可以出任。经过调查,马奇认为除老上司这层关系之外,麦克阿瑟确实是个敢想敢干、具有卓越领导才干的人才,决定让他出任西点军校校长。

1919年5月12日,麦克阿瑟被召到华盛顿,马奇在接见麦克阿瑟时说道:“军校已落后时代几十年了,……你要使它重放光彩!”麦克阿瑟尽力推辞,说他是个军人,不是教育家。他没有选择余地,只好勉强答应了,带着他的母亲动身前往西点军校,那时他母亲已经67岁,身体还是不好。

当时,西点军校一片混乱。为了向法国前线输送军官,教学时间缩短为一年,有5个班已于1917—1918年毕业,只剩下第四年级的学员了。一些已经毕业并任职的学员,又被召回军校,接受进一步训练,使西点军校成了一个不伦不类的训练班。教学质量差,学员素质差,酗酒闹事,打架斗殴的事时有发生。军校面临垮台的境地。国会的某些议员打算乘机撤销西点军校。

麦克阿瑟到任不久,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西点军校的目标:为下一次可能发生的战争培养合格的军官。

麦克阿瑟是个自由主义改良派,他在西点军校当了3年校长——自1919年6月至1922年6月。在这整整3年的时间里,他同军校内既得利益的各种派别展开了激烈的政治斗争。尽管他们在他前进的道路上设置了许多障碍,他还是非常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为他撰写传记的詹姆斯博士这样总结说:“人们一致认为,是他而不是任何别人领导西点军校踏进迅速发展变化的世界,他是现代军事教育的先驱。的确,他在军事院校方面所做的开拓新路的努力,是他对建设美国现代军队做出的最重要的贡献之一。”

在麦克阿瑟任西点军校校长期间,他出人意料地深深坠入情网。据人们所知,这还是第一次。使他着迷的路易丝·布鲁克斯,是个富有的离了婚的女人,年约35岁。

路易丝生于纽约,是有钱的奥利弗·克伦威尔律师的女儿。在她很小的时候,父亲就死去了。她母亲改嫁给费城的一个银行家爱德华·斯托待斯伯里,传说他拥有1亿美元家产。1908年,23岁的路易丝同巴尔的摩的一个富有的承包商沃尔特·布鲁克斯结了婚。他们生了两个孩子。大战期间,他们夫妻俩在巴黎过着灯红酒绿、挥金如土的奢侈生活,是“国际娱乐协会”的成员。他们与美国远征军总司令潘兴将军成为莫逆之交,并因此成为他参谋部的工作人员。曾传出流言说潘兴和路易丝关系暧昧,但实际上路易丝迷恋的是潘兴的助手,一个名叫约翰·奎克迈耶的光棍汉。1919年,路易丝在巴黎与沃尔特·布鲁克斯离了婚。战后,潘兴返回华盛顿,她也赶到华盛顿给潘兴当办事员,很可能是为了与奎克迈耶重温旧梦。大约一年后,她结识了麦克阿瑟。

与此同时,潘兴将军在1921年夏接替佩顿·马奇出任陆军参谋长之职。潘兴并不欣赏麦克阿瑟,他思想保守,反对麦克阿瑟积极推行的自由主义改革。在他接任参谋长几个月后便断然决定:麦克阿瑟必须离开西点军校。1921年11月潘兴通知麦克阿瑟,在学年结束之后,即1922年6月,将派他到菲律宾执行海外勤务。潘兴任命了一个思想保守的校长弗雷德·斯莱顿将军来接替他。

这一消息于1922年1月公诸于众,与此同时,麦克阿瑟宣布与路易丝订婚。两件事凑在一起,给新闻界提供了联想的空间。于是有人又重提起昔日关于潘兴将军和路易丝的流言蜚语,猜测潘兴一脚把麦克阿瑟踢出了西点军校,“流放”海外,是因为麦克阿瑟博得了这个女人的欢心。这件事大家都知道了,而且说得跟真的一样,潘兴将军不得不亲自出马,公开否认他因为一个女人而同下属将军争风吃醋。他对《纽约时报》记者说,“麦克阿瑟将军被派往菲律宾,是因为他是出类拔萃的……我非常了解他,他是我所遇到的最杰出的军人。所有那些流言蜚语纯系毫无根据的胡说八道”。

麦克阿瑟和路易丝于1922年2月14日情人节在斯托特斯伯里的棕榈海滩“向日葵”公寓结为伉俪。麦克阿瑟的母亲因反对这件婚事而拒不参加婚礼,并搬出西点军校,独自住在一家旅馆里。麦克阿瑟在6月结束西点军校工作,于年底带着路易丝和她的小女儿和儿子,乘“汤姆斯”号邮轮前往菲律宾,出任马尼拉军区司令。道格拉斯的母亲仍然体弱多病,她回到华盛顿同她的大儿子阿瑟住在一起。

在马尼拉担任的职务同在西点军校相比虽然俗不可耐,但回到阔别18年的马尼拉,麦克阿瑟的心情还是十分愉快的。现任军事总督是他昔日所崇敬的上司、退职陆军参谋长伦纳德·伍德,他们工作配合默契。只是路易丝却感到十分无聊,她留恋纽约和华盛顿旋风般的社交活动,对麦克阿瑟那种斯巴达式的枯燥生活和他在工作上花费大量时间极为不满,以致她怀念起同奎克迈耶的恋情,甚至说她真后悔没有同他结婚。

1924年,麦克阿瑟的母亲又为她儿子道格拉斯的升迁四处奔走说情了。她给潘兴将军写了一封热情洋溢、奉承讨好、推心置腹的信,她在信中厚着脸皮请求潘兴提升她的儿子当少将,她说“那还不是你大笔一挥就成了的事”。这封信是否起了作用,人们不得而知。但是,潘兴在离任前,还是把麦克阿瑟提升为少将,1925年2月15日开始生效。麦克阿瑟时年45岁,是陆军中最年轻的少将。

麦克阿瑟在得到晋升后,又被调回国内,统辖第3军区,司令部设在巴尔的摩附近,路易丝在那里有一处名叫“彩虹山”的豪华住宅。路易丝又投身社交活动,结交政治名流和实业巨头,忙得不亦乐乎,心情自然比以前好多了。但对道格拉斯·麦克阿瑟来说,这却是一段暗淡无光的岁月。他走上新的岗位之后不久,就被指定为审理威廉·米切尔准将一案的著名军事法庭的法官。因为麦克阿瑟同米切尔既是同乡又是世交,这项任命使他左右为难,后来他在回忆录中说,这项任务是“我所接受的最令人厌恶的任务”。

所谓米切尔案是指航空兵副总司令米切尔准将狂热地鼓吹“空军决定一切”,主张空军独立,公然指责陆军部和海军部“无能和失职”,当局不得不以抗上罪对他提出指控。这个案件非常敏感,弄不好就要得罪人。麦克阿瑟在审讯中“一反常态地沉默”,他大部分时间都是用眼睛看着前来旁听的路易丝。这是麦克阿瑟在政治上所能采取的最聪明的态度。他是陆军中一颗正在升起,就要达到顶峰的新星,新闻报道中常常有他的消息,人们都认为他很可能是未来的参谋长。

麦克阿瑟在秘密表决时,继续采取中立的态度,其后他又用似是而非的说法,把他的实际表决结果弄得不甚明朗了。最后由于麦克阿瑟的关照,虽然米切尔被认定是有罪的,但没有被解职。在后来的数年间,米切尔及其一家在公开场合中一再对麦克阿瑟在审讯中所起的作用表示感激不尽。

在此期间,麦克阿瑟的家庭生活很不宁静。路易丝对军旅生活完全失去兴趣。她可能受到奎克迈耶在1926年突然去世的刺激,感到精神十分空虚。她力劝丈夫退出军界,创办私人企业去赚大钱。然而,对于大有希望升任参谋长的麦克阿瑟来说,这条道路毫无吸引力。或许是因为同床异梦,他们到了1927年8月便分居了,路易丝居住在纽约,麦克阿瑟仍然住在巴尔的摩名为“彩虹山”的寓所里。1929年6月18日,他们办理了离婚手续。

1928年夏天,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又被派往马尼拉,此次是担任最高军事职务,驻菲律宾部队总司令。

1928年秋天,共和党人赫伯特·胡佛当选为总统。他任命俄克拉何马州的石油大亨帕特里克·赫尔利为陆军部长,斯廷森为国务卿。胡佛和赫尔利都熟悉麦克阿瑟,他们远征法国时都曾在潘兴手下服务过。胡佛就职后六个月,即1929年6月,麦克阿瑟收到陆军参谋长查尔斯·萨默罗尔将军拍来的电报:“总统很想任命你为工程兵部主任。”这样的任命对别人来说无疑是个求之不得的好事,但对于一心想当陆军参谋长的麦克阿瑟来说却是一件左右为难的事。因为陆军参谋长历来都是由步兵“线内”选拔的,当上工程兵部主任,再想当陆军参谋长的希望就很渺茫了;如果拒绝这一任命,就可能被视为是不忠的表现,也有可能毁掉前程。

麦克阿瑟深知,萨默罗尔在一年左右的时间内就会辞去陆军参谋长的职务。萨默罗尔十分赞赏麦克阿瑟,曾私下暗示过他将推荐麦克阿瑟为他的接班人。按照陆军的传统,麦克阿瑟处于有利的竞争地位。他是资历较深的少将,有四年或更多的时间才到退休年龄。他受勋最多,为国会和公众所熟知。他还很年轻——而且胡佛总统曾声称他宁愿挑选一个没有染上陆军那种官僚习气的较年轻的人。当然会有一场竞争。在华盛顿仍有影响的潘兴将军,正到处活动,至少已提出了两个候选人,其他派系也竞相提出一些候选人来。

经再三权衡后,麦克阿瑟决定孤注一掷,他拒绝接任工程兵部主任职务。华盛顿一些有权势的人物正在为任命他当参谋长而四处游说,其中除了萨默罗尔之外,还有麦克阿瑟前妻的继父爱德华·斯托特斯伯里(他在胡佛的竞选运动中做出了重大贡献)和陆军部长赫尔利。起初,因为麦克阿瑟离了婚,赫尔利对他相当冷漠,(他曾说:“在俄克拉何马州,任何管不住老婆的男人,都一文不值。”)但他终于改变了态度,同潘兴集团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

1930年8月5日,在第四次马尼拉之行即将结束之际,麦克阿瑟收到陆军部长发来的电报:“总统刚刚介绍了你的详细情况,宣布由你接替萨默罗尔将军任参谋长。”

2独一无二的四星上将

1930年9月19日,麦克阿瑟回国赴任。11月21日,他宣誓就任陆军参谋长。那年他刚满50岁,是陆军历史上最年轻的参谋长,也是全国惟一的四星上将。他的体弱多病、78岁高龄的母亲本来一直同守寡的儿媳玛丽·麦克阿瑟住在一起,现在也搬来梅尔堡一号公寓,和她的儿子一起居住。当他身穿上将军服回家时,他的母亲抚摸着他肩章上的四颗星感慨地说:“道格拉斯,你父亲的愿望如今你全部都实现了。若是你爸爸能亲眼看到这一切该多好啊!”

1930年前后,美国经济陷入一片混乱之中。全国有800多万失业者,许多人住在贫民窟里度日如年,靠沿街乞讨活命。在这种情况下,陆军的开支理所当然地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几乎每一个人都倾向于削减军费。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为保护陆军免被削弱而不知疲倦地、机智地进行斗争。他把大部分时间都消磨在国会的会议厅里,以事实为依据雄辩地和无情地抨击和平主义者,积极地为陆军辩护。“任何要维护自己尊严的国家,都必须准备保卫自己,”他在一次答辩中说,“历史证明了,一些曾经声名显赫的国家,由于忽视国防而销声匿迹。罗马和迦太基在哪里?拜占庭王朝在哪里?曾一度辉煌的埃及又在哪里?垂死呼嚎之声没有得到各国重视的朝鲜又在哪里?”本来他还可以补充说满洲现在哪里?因为麦克阿瑟就任后不久,中国东北就落入了日本军国主义分子之手。由于麦克阿瑟到处活动,军事预算才以微弱多数被国会通过,军官人数才没有被削减。

由于经济大萧条席卷了全国,越来越多的家庭败落,生活无着。其中有些是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退伍军人,他们四处游说串联,要求立即补发退休金。1932年5月29日,那些一贫如洗,饥肠辘辘的退伍军人聚集在国会大厦周围请愿,并在宾夕法尼亚大街几幢空房子里落脚,还搭起了一些破烂帐篷栖身,舆论界把他们的聚会称之为“退役金大进军”。

虽然没有证据,但胡佛总统和麦克阿瑟却认为退役大军是共产党阴谋集团在幕后操纵的。为防止请愿演变为一场推翻政府的革命,胡佛命令麦克阿瑟让华盛顿地区的陆军部队处于待命状态。

6月17日,参议院否决了帕特曼议员提出的支付退役金的议案,大部分退伍军人失望地离去了,但仍有约一万人滞留在那里。当7月28日,警察驱赶他们的时候,在混乱中双方发生了冲突。华盛顿警察当局开了枪,当场打死2个退伍军人,打伤许多人。华盛顿警察当局看到局势已不可收拾,便求助于胡佛,胡佛立即召见陆军部长赫尔利。赫尔利果断地命令麦克阿瑟调动部队驱散“暴民”。

麦克阿瑟亲自率领陆军部队,开进华盛顿大街。他脱掉便服,穿上挂着一排排勋章的军装上了阵。与他同行的军官还有德怀特·艾森豪威尔少校(后来他当上了美国总统)和乔治·巴顿少校(二战期间美军著名将领)。陆军部队使用催泪瓦斯轻而易举地就把“暴民”驱散了,所幸双方都没有重大伤亡。当胸前挂满勋章的麦克阿瑟耀武扬威地驱逐那些曾与他并肩作战过的衣衫褴褛的退伍老兵时,有几十名记者不失时机地拍下了这不光彩的情景。

当局势还不明朗时,刚愎自用的麦克阿瑟不听艾森豪威尔的劝告,又自告奋勇去会晤新闻界人士。在这次记者招待会上,他夸夸其谈,使人们误以为是他自告奋勇把退伍军人赶出了华盛顿。一时间全国一片咒骂声,麦克阿瑟成了众矢之的。那些自由主义者,尤其是纽约州州长富兰克林·罗斯福,把他视为一个非常危险的人物。

1933年1月,富兰克林·罗斯福宣誓就任总统。胡佛、陆军部长赫尔利以及麦克阿瑟在华盛顿的其他保守派同僚,都下了台。于是,一伙主张实施新政的人便粉墨登场了,他们提出了一大堆麦克阿瑟深恶痛绝的社会福利计划。

早在罗斯福在海军部工作期间,麦克阿瑟就认识他,麦克阿瑟说过:“不论政见有多么大的差别,我们之间的私人交情绝不会受影响。”

同类推荐
  • 算无遗策——郭嘉

    算无遗策——郭嘉

    《算无遗策——郭嘉》主要内容分为睿智少年、屡建奇功、巧论袁曹等章节。郭嘉在天下大乱的形势之下,掌握了广博的政治、军事和历史知识,他奉行法家的政治思想,行为果敢干练。其政治活动主要在东汉少帝、献帝时期。
  • 读懂李叔同(弘一法师)

    读懂李叔同(弘一法师)

    本书沿着这样的体例——“言+行+大事记+人物小传+著作精选”。巧妙而精到地展示了李叔同(弘一法师)的全貌,是一套生动活泼,而又全面了解李叔同(弘一法师)的读本。其中:“言”、“行”取微博体形式,“言”即名家精辟精彩的言论,“行”则是彰显名家个性特质的行为。“大事记”是名家所历重大历史事件、社会活动、学术活动等,记录他们在其中的作用和影响。“人物小传”是对其一生经历的概览,尤其侧重于他们的成长、求学、治学等方面的经历。“著作精选”则是最能体现他们文化贡献的代表作品的选摘汇集。
  • 必知的中国数学家

    必知的中国数学家

    《中小学生数学爱好培养丛书:必知的中国数学家》是《中小学生数学爱好培养》系列之一:为了培养中小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同学们能够早日迈入数学的殿堂,我们特地编写了这套'中小学生数学爱好培养'丛书,本套丛书根据具体内涵进行相应归类排列,有数学趣闻、数学密码、数学之谜、数学智力,以及数学游戏、数学闯关等内容,并配有相应的答案,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实用性、可读性和知识性,是中小学生培养数学爱好的配套系列读物。
  • 名人传记丛书——贝多芬

    名人传记丛书——贝多芬

    贝多芬是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他的一生即是一个天才的艺术家与多舛的命运斗争的过程。年少时被父亲逼着弹琴,母亲早逝;成年后经历了数次失败的恋爱;26岁时听力衰退,45岁时完全失聪……该书着力刻画了贝多芬为追求永恒的艺术而长期忍受苦难、与命运抗争的心路历程,阅读该书可以使读者获得思想和艺术方面的双重收获。
  • 荣辱二十年:我的股市人生

    荣辱二十年:我的股市人生

    他曾盛极一时。作为申银万国的总裁,他写下了中国证券发展史上的许多第一:主承销第一只A股、第一只B股,发行第一张金融债券、第一张企业短期融资券,设立第一个证券交易柜台,参与发起设立上海证券交易所,编制国内第一个股票指数和全国第一份股票年报等等。
热门推荐
  • 撒旦的契约书:恶魔少女

    撒旦的契约书:恶魔少女

    所谓忠仆?上得厅堂,下得厨房,能文能武,赶得了坏蛋,吓得了陌生人,笑颜常开,温柔谦和,大方得体,这才是一个好……小受……吧!明明是温柔忠犬受,为何会变成狂霸忠犬攻呢?二次重生后的萌萌哒小萝莉很是不解,明明之前是个受,怎么几年不见就成攻了?“因为主人太惹人喜爱了,一定要守住主人才是一个执事的美德。”小攻依旧一脸温和的笑容,和从前一模一样,可为什么那个眼神变了?、嗷呜,妈咪,大灰狼要吃了我!
  • 重生国民男神祈爷有点帅

    重生国民男神祈爷有点帅

    【女扮男装,不虐女主,超爽文,欢迎入坑!】重新回到十年前,云祈觉得那些人离完蛋不远了。前世被亲人利用,把她送入那个地方,受尽折磨,朋友在她跌落尘埃的时候都想来分一杯羹,从她身上榨取最后一点价值,爱人,不好意思,她没有,没人看得上她。现在的她,明面上,她是一个风光无限的明星,是人人羡慕的学神,是才华横溢的神秘作家,是精通计算机的黑客。没有人见过云祈的脸,想杀她的人不尽其数,明面上那些人叫她祈爷,暗地里的那些人却叫她“疯子”,一个对自己狠的不要命,对别人也狠的不要命的疯子。她想要命,但更想要尊严,尊严都是用命拼出来的!
  • 亲亲竹马,乖乖跟我回家

    亲亲竹马,乖乖跟我回家

    她是跟着他一起长大的,青梅竹马。她喜欢他,可是他看不清自己的心只当她是妹妹,她对此只是置之一笑:“冷傲哥哥,你是逃不出我的手掌心的,乖乖束手就擒吧!”ps:这是一个小青梅在诱拐竹马的道路上一去不返,最后成功诱拐竹马到手的故事。
  • h希望我们好好的

    h希望我们好好的

    章北糖瘸着腿一步一步往学校走去,边走边咒骂道“这个挨千刀的付昔,啊啊啊气死老子了,看我见到她怎么展示我的五年的跆拳道”一边的付昔正在一边十分淡定的告诉赵雨麓他们自己做的“好事”……后面开车追上来的许晖阳,看着路边咒骂的女人,响了响车喇叭,“女人,我让你走了没有”许晖阳直勾勾看着她……一段可盐可甜的小故事!!速追!
  • 长生之迹

    长生之迹

    郁郁葱葱的森林中有一个神秘的村庄,上空总是弥漫着经年不散的雾气,窗外的景色似乎很美,蓝天白云,美丽的女孩仰望着天空,忧伤的望着外面,似乎有许许多多的说不清道不明的幽怨……
  • 对不起,我不敢再爱你

    对不起,我不敢再爱你

    宁安然爱薄夜霆,爱到丧失自我。可薄夜霆不爱她,他的心底,是曾拼了命救他的慕君雅。可当他失去宁安然时,当一切真相摊在他面前,他后悔了。疯了似的满世界找已经消失的宁安然,可她,已经不敢再爱他了。
  • 明年夏天,我等你

    明年夏天,我等你

    自从文秘书走后,有不停的美女来应聘由于美女太多不知选那个,谦总裁突然想到他大学同学的一个乖乖女。一向目中无人但却被那个乖乖女牵动了心。正好招秘书,谦总让手下去找来了绡陌。“谦总裁,我是绡陌,我是来应聘秘书工作的。”绡陌说道。“原来你就是啊!你还认得我吗?我是你的大学同学,谦绝啊!”“我当然认识”脸上一副轻纯的微笑但心里想:擦,啥,他是谦绝。早知道是他,我就不来应聘了。哎!已经逃不掉了谁让我当初选择的是秘书嘞……
  • 流影入云君知否

    流影入云君知否

    信天还是信命?她选择信自己。一个明眸善睐的妙龄少女,言笑晏晏运筹帷幄之中,六十四卦算尽天意,却终究无法决胜情场。“我助瑞王铲除奸佞、匡扶社稷,多次徘徊于生死之中,如此机关算尽步步为营,从来不是为了天下苍生。”一位儒雅清贵的失势皇子,扭转乾坤驰骋官场之上,九重宫阙饱经冷暖,达成抱负却失去本心。“竹本无心,偏生枝节;莲虽不染,百孔穿心。身处这蜉蝣乱世,衣不沾尘,实为妄想。”与人斗,与天争,与君谋。
  • 君心易染

    君心易染

    钟氏染坊的少东家钟璟,命中有一大劫,需娶一名八字相配的女子为妻,方能化险为夷。还没等这女子过门,钟璟就忽遭天雷风暴,下落不明。嫁入钟家的受气包安宁,转身变成了打脸虐渣、发家致富的霸气女。渡劫而来的钟璟:安宁,做我的仙侣。安宁:不!我的目标是,带领钟家成为盛朝染织行业新星!钟璟能染出世间最绚丽的绸缎,安宁能染钟璟的心。
  • 三十三小时

    三十三小时

    两位年轻人在体验一家游戏公司的新款游戏时,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回到了烽火连天的四零年代,他们在太平洋的孤岛上、在滴水成冰的苏联荒野、在满目疮痍的西欧小镇、在成为断瓦残垣的中国孤城,与法西斯侵略者展开殊死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