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49400000020

第20章 悲天悯人,心怀家国(2)

豪气、和气、悲气(下)

由于于右任比较好说话,来找他借钱的人也特别多。于右任往往要钱没有,要字有一堆,没钱只好送字。有人粗略估计,于氏一生所写的书法作品达万件以上。为此,沈尹默曾当众调侃于右任:“于院长的字不如我的字值钱,因为于先生写得太多,而我写得少。”于右任听了也不以为忤,笑着说:“物以稀为贵嘛。”

于右任晚年到了台湾后,很多落魄文人假借他的大名卖字求生,每幅售价五百元台币。他的副官知道后,准备“严惩”作伪者,于右任赶紧关照:“不要以我‘院长’的名义去为难他们。”台北和平东路一家广告公司,挂出一个招牌,上面的字正是假冒于右任的。于氏正好路过,一把揭穿,让其摘下,店家战战兢兢,于右任却叫他笔墨伺候,为他重写一副,说:“这回是真的于右任了。”店家送上一大笔润金,于右任坚拒不收,店主嗟叹不已。

于右任两岁丧母,是他的伯母房太夫人含辛茹苦把他抚育成人,于右任也待伯母如生母,公务再繁忙,也要不时回家看望她。房氏去世时,追悼会上,于右任“麻冠孝服,跪在灵旁,守礼尽哀,人多感动”。1929年陕西发生重大饥荒,鬻儿鬻女时有所闻,还有不少饥民发人坟墓以寻求陪葬品,房太夫人之墓也未能逃过此劫。于右任听说后痛心不已,但也仅此而已,甚至来电叮嘱陕西方面不要追究,后来回乡省墓时,他写了这样一首诗:“发冢原情亦可怜,报恩无计慰黄泉。关西赤地人相食,白首孤儿哭暮年。”

不过,和气的于右任偶尔也有不和气的时候。当年,《苏报》案发生后,于右任和章太炎一样误认为是吴稚晖出卖了朋友,他对章太炎的被捕不屈推崇备至,常赴苏州专程探望章氏。而他对吴稚晖的“卖友求生”则十分鄙视,虽然两人都是国民党元老,但于右任却一辈子不跟吴氏往来。

于右任身上还有第三种气,即悲气。观于右任诗词,“哭”“泪”这样的字眼自始至终都是经常出现的。于氏之悲,一悲家国兴亡,苍生多难。“痛定行人血,羞开壮士颜。况兼亡国恨,触处泪潸潸”,这四句是他1909年《民吁日报》被查封后,二次东渡日本,舟入马关所写。“满目疮痍莫倚楼,凄风苦雨遍神州。先生自分愁中老,泪眼湖山吊莫愁”,这首诗是1914年过南京时所写,乃“二次革命”失败之后。八年抗战,他所写的诗歌中几乎看不到落泪之时,都是昂扬之声,奋发之气,然而,在日本投降那一天,他想起牺牲的英烈,还是流下了泪水:“等慈寺下歌声断,常使英雄泪满襟。”

他常常触景伤情,年轻时读史,看到烈士们爱国、报国的故事忍不住潸然泪下,写下这首《杂感》:

柳下爱祖国,仲连耻帝秦,子房报国难,椎秦气无伦。报仇侠儿志,报国烈士身。寰宇独立史,读之泪盈巾。逝者如斯夫,哀此亡国民。

他甚至在练字的时候都会落泪,其《杂忆》诗云:“朝临石门铭,暮写二十品,辛苦集为联,夜夜泪湿枕。”如果只是临习书法,肯定不会激动到“夜夜泪湿枕”,如此情形,正是从临碑中想到民族复兴之艰难,国运再造之坎坷。

于氏之悲,二悲友朋凋零,世态炎凉。于右任这一生不断在帮助朋友,也不断在哀悼朋友,悼友之诗在他的诗集中比比皆是。挚友宋教仁遇刺后,于右任为其撰写的墓志铭字字血泪:“先生之死,天下惜之。先生之行,天下知之,吾又何纪,为直笔乎?直笔人戮。为曲笔乎?曲笔天诛。嗟嗟九泉之泪,天下之血,老友之笔,贼人之铁。勒之空山,期之良史,铭诸心肝,质诸天地。呜呼!”其中“为直笔乎?直笔人戮。为曲笔乎?曲笔天诛”这十六个字至今看了仍然让人触目惊心,“直笔人戮”这是残酷的现实,“曲笔天诛”则直指人的良心,良心与现实的斗争又何止一个人,又何止一个时代,质诸天地,天地何言,悲夫!

面对友人,于右任这辈子留下了太多遗憾。张学良是于右任的好友,杨虎城更是于右任在靖国军中的老部下,西安事变后的十余年,于右任为了营救张、杨二人不遗余力,多方疏导,甚至当面向蒋介石祈求,但都没有任何成效。1949年1月21日,蒋介石在南京召集党政军高级人员会议,宣布下野,由李宗仁出任代总统,与中共进行和谈。会毕蒋介石出门时,年过七旬的于右任追上去,喊:“总统!总统!”“为和谈方便起见,可否请总统在离京之前,下个手令把张学良、杨虎城放出来?”但蒋介石只把手向后一撒说:“你找德邻(李宗仁)办去!”便扬长而去。

李宗仁任代总统之后,特赦张学良、杨虎城,并下令重庆市长杨森马上释放杨虎城。于右任也给时在重庆西南长官公署任职的刘宗宽发去电报,让刘和杨森联系,从速释放。刘宗宽持于右任的电报去找杨森,杨森却推说不知杨虎城关在何处,皮球踢来踢去,最终杨虎城也没能活着出来。据李宗仁回忆,当时提到释放张、杨的事情,蒋介石就把责任推到陈诚头上,“但是我给陈诚的命令,蒋又授意陈诚置之不理”。

到台湾之后,于右任经常通过老友莫德惠探听张学良的近况,莫是东北的耆宿,他以同乡和父执的身份要求去看张,蒋介石不便回绝,在台湾他几乎是唯一一个可以公然去探望张学良的党国大佬。两人会面,每每谈到当年“错失良机”,于右任总要跌足叹息。

于氏之悲,三悲己身多磨,壮志难酬。张伯驹在《春游记梦》中谈到抗战期间自己曾避乱居陕,听陕西人戏称吾省有“德言容功”四人,德者为印光法师;言者为《大公报》主笔张季鸾;功者为李仪祉,乃兴修水利,造福三秦的专家;容者为于右任,“辛亥革命陕人拥以为首,遂得誉,伟身长髯,相貌魁梧。后南京政府时任监察院长,噤若寒蝉,毫无建白,陕人故以讥嘲,谓其徒有其表耳”。

连他老家的人都这样评价他,于右任何其可悲!于右任的悲剧,堪称民国的政坛上最大的一个悲剧。他这样天下最清廉的官,却恰恰被安放在一个最不适合他的位置——监察院长,要肃贪,除非解散国民党,这是多么尴尬的煎熬。但他既然在这个位置上,又没办法做到眼不见心不烦,他也曾发愿整顿吏治,也曾拍死几只苍蝇,但正如《西游记》中,小妖你可以收拾,而大妖都是天上有人的,你奈他何!看着那些大贪、巨贪们一个个大摇大摆地在他身边鱼贯而过,于右任悄悄转过身去,发出一身沉重的叹息……

王鸿俊在于右任当监察院长时,在院长室办秘书事务,据他回忆,于右任对自己的处境于人前或许不动声色,但“每晚在客人走后,闲谈中多所流露,盖此时为子夜较自由之时”。有一次,大家谈到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右膀子痛,于的秘书长李崇实说:“老年人,应该请医生诊治才行。”于却说:“医生治不了,如改用木戳,或者要痛的轻些。”于右任和林森同病相怜,故有此语。还有一次,于右任提起老蒋的美国顾问端纳临行前向蒋辞行时说:“委员长没有朋友,只有部下。”看来,于对这句话心有戚戚焉。

吴学衡同样在监察院秘书处工作过,他的回忆更是充满了悲情。1949年3月,在上海即将解放前夕,于右任神色郑重地告诉部下,自己很快就要去台湾。大家困惑不解地问他:“院长不去台湾不可以吗?”于右任把他的长髯左右一抹,说:“我的生命还攥在人家手里,哪里有我的自由!”讲着讲着,他从沙发上站起来,走到窗口,招呼众人到他身边,指向天空说:“你们看天色这么阴暗,啥时能见到明朗的天?”

计天下利,成万世名

老实说,如果说“德言容功”四项于右任只配占“容”一项,则不唯刻薄,简直无耻。于右任监察院长的确当得不好,可是也没人可以比他当得更好了,在那样的时代,那样的位置,任谁上去不是被拉下来就是被同化。于右任也许没有办法监察别人,但是他却监察住了自己,三十余年让监察院长的位置保持清白,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在我看来,立德、立功、立言,于右任可谓兼而有之。且不说他以后兴办教育、造福桑梓等诸多善举,仅早年办报开启民智一项便足以当得上立功、立言二项,毛泽东曾亲口对斯诺说《民立报》乃自己有生以来看到的第一份报纸,那种震撼与惊喜多少年后仍可以想象。而要说到于右任最令人感佩的地方,还在于他的“立德”。于右任曾送蒋经国一副对联“计利应计天下利,求名当求万世名”,计天下利,成万世名,于右任堪称此中楷模。

于右任曾对陈存仁说:“(我)仅拿公务员的薪水,只够很清苦的家用,从东到西,袋里从不带钱,身上只带一只‘褡裢袋’,别人是放银子的,我只放两颗图章,参加任何文酒之会,或者有人馈赠文物,我别无长物为报,只好当场挥毫,盖上两个印就算了。”

这话并非于右任故作清高,实际情形有过之而无不及。于右任的清贫,只要看他晚年的生活即可,别人当高官都是越当越有钱,而他却是越当越穷,且看他在民国五十一年(1962)写的日记:“五十一年二月四日,春节将近,用费太大,将如之何?”“二月十四日,近来费用太高,将如之何?”“四月二十一日,开支太大,如何能继?”“五月二十七日,我的钱已用干……”一个堂堂监察院长,穷得揭不开锅,真是令人难以置信。

在台湾,于右任的穷,那是从上到下无人不知的。冬日,他习惯在客厅生一盆炭火,炭火盆上煮一壶茶,看看书,烤烤火,喝喝茶,此乃他一大享受。有一回蒋介石来看望他,见客厅烧着火盆,担心炭气损害老人的健康,建议他换两只大电炉。于右任连声说:“使不得,使不得,电炉用电太贵。”老蒋哭笑不得,当下交代随从人员:以后于院长家里电费由总统府支付。

老蒋走后不久,两只大电炉已经派人送到于府。这事被新闻记者知道了,蜂拥而至,个个摩拳擦掌,准备宣传一下伟大领袖关怀下属冷暖的感人事迹。于右任却连连摆手:这可不能见诸报端啊,政府当中的元老不少,总统如果每个元老都送一只电炉,要花公家多少钱,不好发表啊!不好发表啊!

让人唏嘘的是,于右任晚年曾穷得连病都看不起。有一次,于右任牙疼得厉害,问朋友哪一位牙医最高明。朋友告诉他,财政厅长周宏涛的夫人技术不错,于右任再问朋友拔一颗牙多少钱。朋友答三百元台币,于右任听了直摇头,“太贵了!不要拔了。”还有一回于右任喉咙发炎,正好平常给他看咽喉的医生出国去了,他又问朋友有哪个医师比较好。朋友告诉他,许渭清大夫艺术很高明,就是就诊费比较贵。于右任听了又摇头,算了,还是先忍着吧。看来,当时台湾的医院没有特设高干病房。

说到这儿,有的朋友可能会纳闷,这于右任一辈子就没攒下一点钱?

原来于右任是捐款上瘾了,他到手的钱往往还没捂热就转手捐了出去。于右任热心教育,复旦公学(今复旦大学)、中国公学、上海大学、西北农学院(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创办都跟他有关,尤其对于家乡的教育事业不遗余力。早在辛亥革命前,他就经常从上海寄铅笔、橡皮、练习本到家乡的小学作为竞赛考试的奖品。1917年,他又自筹经费,在老家三原县创办了民治小学,目的是让穷人家的孩子也有书读。民治小学历任校长因为经费问题,经常向于右任哭穷,于右任慨然道:“我就是穷得卖字,也要支撑这所学校。”为了弥补三原县教育经费的不足,于右任托农业专家段兆麟购地四百八十二亩,栽种速生优质的泡桐树,成材后出售,分配给全县各小学作补助之用。后来,于右任还对本县在国内各大学的肄业生设立了“于右任奖学金”,对成绩优异者予以奖励。

为家乡赈灾捐款是于右任另外一项重大支出。陕西是一个很容易闹灾荒的地方,所以出了李自成。光绪二十五年(1899),陕西学政沈淇泉筹办粥厂,委于右任当厂长,这是他第一次参与赈灾事业。民国十八年(1929)关中大旱,因灾死亡二百五十万人,逃荒四十余万人,尸横遍野、民不聊生。于右任为了筹集赈款,在南京有关的会议上,声泪俱下,痛哭流涕。为了筹款,于右任特意张扬地为他的长子望德在上海完婚,将所有来宾所送的礼金全部送回陕西作为赈灾款项。

于右任的座右铭是“天下为公”,也真正配得上“大公无私”这四个字。他一生不置私产,没给家里买过一亩地、盖过一间房。1935年,民治小学为了扩建初中班,拟向一柏姓财主购地,这柏姓财主是于右任的朋友,愿将土地无偿赠予。经办的人问于右任,契约是否写在于名下,于忙说:“不敢,不敢,谨防留下祸根,不要使我的子孙将来去争夺遗产。”契约主名最终还是归在民治学校名下。

多年来于右任汇到三原的赈灾款成千累万,其秘书张文生曾将贴满五大本的捐款报表呈给于右任过目,于右任只是随便翻了翻,说:“这些报表赶快烧了吧,勿令我的子孙看见。”他给留学的儿子写信:“我有的钱先救穷亲,故对你们时时将款汇不出。但愿你们能努力读书,吃苦我是喜欢的……”

于右任的清贫连他的下属都要受到连累,跟着这么一个大院长,不仅油水没得捞,有时反过来还要先替他买单。于右任到了台湾之后,“赈灾”的对象从家乡人民变成逃难来台的亲朋古旧,他不贪污、不卖字,靠自己那点薪金根本入不敷出,遇有急需用钱时,就向身边的副官调度支借,乃至于右任去世之日,还欠副官宋子才三万余元未偿之债。

1962年1月12日,多病缠身的于右任自感时日无多,他在这天的日记本上写下这样一段话:“我百年后,愿葬于玉山或阿里山树木多的高处,可以时时望大陆。山要最高者,树要最大者。我之故乡,是中国大陆……”十天后,他又在日记本上写下:“葬我于台北近处高山之上亦可。但是山要最高者。”

又过两天,于右任在日记本上写下一首歌,旁注:“天明作此歌。”这首歌的歌词就是后来传唱不息、催人泪下的《望大陆》: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1964年11月10日晚8点零8分,于右任在台北荣民医院病故,终年八十六岁。病危之时,他的老部下、原台湾“监察院”秘书长杨亮功到医院看望他,问他:“您老有什么事吩咐我?”于右任因喉咙发炎无法出声,只能借助手势表达,他先伸出一个指头,接着又伸出三个指头。其中之意既没有明说,大家也只好靠猜测理解,各说各有理。

于右任去世后,杨亮功向曾受过于右任恩惠的着名报人陆铿提起此事,陆铿认真思考后,认为于右任的“一个指头”是指祖国统一,“三个指头”代表三原县,合在一起是说:将来中国统一了,请把我的灵柩归葬于三原故里。这一解释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

同类推荐
  • 与敌共眠:可可·香奈儿的暗战

    与敌共眠:可可·香奈儿的暗战

    此书堪称轰动全球时尚界的爆炸性传记。美国著名记者、前外交官哈尔·沃恩的这本兼有悬疑小说和战争纪实风格的传记,首次完整披露加布丽埃勒?可可?香奈儿充当纳粹间谍的真实经历,完整呈现了香奈儿这段曾被有意遮蔽的时光,从纳粹占领法国,直到二战后初期1940-1944年间,香奈儿在被占领的巴黎与希特勒手下高官“合作”的真相。她相恋数十年的德国情人汉斯?京特?冯?丁克拉格男爵并非如之前的大多数香奈儿传记所言,只是一位“花花公子”,而是一个资深的德国军事间谍,他在地中海沿岸及巴黎组建了间谍网络,直接向希特勒的得力助手、纳粹宣传部部长约瑟夫·戈培尔汇报。
  • 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百位世界杰出的企业家下

    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百位世界杰出的企业家下

    每当历史的巨人跨越一步时,人类就总会在向前暸望的同时,情不自禁地回首流逝的年代,缅怀远去的先人,感悟曾经的岁月。当我们带着崇敬与激情去追思那一位位闪烁着智慧光芒、给人类带来希望和光明的世界杰出人物时,胸中便会油然升腾出一股发自心底的感动,一股追求奋起的冲动。
  • 编年史(节选)

    编年史(节选)

    《编年史》是美国传奇民谣歌手鲍勃迪伦历时三年在打字机上亲手敲出来的回忆录,记录了自己生命中种种非凡的时刻——初到纽约,签约哥伦比亚,遭遇创作瓶颈,家庭生活片段,点燃灵感火花,打破界限……这位民谣诗人用热情、怜悯和深邃的目光回顾的往昔岁月,将那逝去的黄金年代一幕幕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 世界最具领导性的政坛伟人(三)

    世界最具领导性的政坛伟人(三)

    《世界最具领导性的政坛伟人(三)》是《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系列之一,包括:世界最具财富性的企业精英、世界最具传世性的思想巨人、世界最具发明性的科学大家、世界最具感悟性的哲理美文、世界最具故事性的中篇小说等。
  • 八位革命女前辈的故事之一

    八位革命女前辈的故事之一

    为青少年写书,对于我们这些长年从事理论研究工作的人来说,并不轻松。萌动这个念头,主要是我们这些已为人父母者,对于目前青少年读物中“古”、“洋”所占比重过大心存不安。古典的和外国的东西可以读也应该读,但总读这些东西对广大青少年全面了解历史、认识国家、看待社会、明确自己的责任远远不够。我们相信,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因而也乐意看到他们多读健康有益的图书。
热门推荐
  • 沙风独影刀

    沙风独影刀

    他是万人唾弃的不孝子,却被当今圣上封为忠孝节义一字平肩王!他是杀人无数的无影客,却做了武林群侠的新盟主!却引他国公主倾其一生!他不是天下第一,却被传颂第一!他不恋红尘!他不爱厚禄,却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没有雄才韬略,却退兵数十万!他,是只是个凡人…
  • 听雪楼千雪记

    听雪楼千雪记

    天上飞仙天下剑,龙飞凤舞一千年。北斗有星天枢瞳,何人不知姑苏公。一座江湖洪波涌,儿女情长话英雄。谁说女子不争斗,且看故事听雪楼。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那年那话那些事

    那年那话那些事

    青春是一个永远浪漫的话题,什么时候提及都会让人觉得很有活力,那些年的青春,经过了重重现实的打压。我们是否还能记起
  • 超级学院

    超级学院

    本尊想做没人拦得住。本尊要走没人挡得了。本尊一向由来由去。
  • 侠客养成大师

    侠客养成大师

    宅男孙少天意外进入了武侠游戏世界,在系统的帮助下,开始了一条侠客养成之路。神照功,金刚不坏神功,大力金刚指,九阳神功,降龙十八掌等武学以全新的方式展现在他的眼前,面对一个武功可以毁天灭地的世界,他该何去何从?群号873666322,欢迎读者朋友加入,提意见
  • 带着姐妹一起穿书

    带着姐妹一起穿书

    【双洁戏精逗比女主x逐渐“楚化”男主】“褚楚,你为什么会喜欢上我?”“你要听实话?始于颜值,迷于气质,忠于心,终于你。”本以为是初见,没想到却是重逢,纵使脑海中的记忆没有了,可是有缘人终会相逢。一见钟情是见色起意,但是那只是对你。
  • 王俊凯之十年赴约

    王俊凯之十年赴约

    她是一个平凡的女孩,她是一个父母“离异”的女孩,因为不满18岁,一直找不到工作。最后,终于在一家公司找到了工作,可……敬请期待黎黎的作品。
  • 觉醒,破晓之光

    觉醒,破晓之光

    假使你身处绝望,是否会期盼一楼曙光照耀梦想。假使你无力前行,是否期待一双手伴着你风雨无阻。如果有一天,稚嫩的肩膀,被赋予使命,小小的梦是否愿意放手一搏。流过血的灵魂才会绽放最美的曙光。照耀着前方,坚定不移。握紧手中的梦想,直到希望之花完美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