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614100000067

第67章 印光大师回向净土、究竟成佛论

印光大师回向净土、究竟成佛论

丁福保编《佛学大辞典》对“回向”的释义为:

回向:回者回转也,向者趣向也,回转自己所修之功德而趣向于所期,谓之回向。期施自己之善根功德与于他者,回向于众生也。以己之功德而期自他皆成佛果者,回向于佛道也。《大乘义章》九曰:“言回向者,回己善法有所趣向,故名回向。”《往生论注》下曰:“回向者,回己功德普施众生,共见阿弥陀如来,生安乐国。”《止观》七曰:“众生无善我以善施,施众生已,正向菩提,如回声入角,响闻则远,回向为大利。”

印光大师在其文钞中对回向有多处开示,除一般回向的意义,又具有净土宗的鲜明特色,下面试概述之。

一、回向的一般含义:以回向净土、同生净土究竟成佛为归宿。

“回向者,以己所修念诵种种各功德,若任所作,则随得各种之人天福报。今将所作功德得人天福报之因,回转归向于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以作超凡入圣,了生脱死,以至将来究竟成佛之果。不使直得人天之福而已。用一回字,便见其有决定不随世情之意。用一向字,便见其有决定冀望出世之方。所谓回因向果,回事向理,回自向他也。所作功德,人天因也。回而向涅槃之果。所作功德,生灭事也,回而向不生不灭之实相妙理。所作功德,原属自行。回而向法界一切众生。即发愿立誓,决定所趋之名词耳。有三种义,一,回向真如实际,心心契合。此即回事向理之义。二,回向佛果菩提,念念圆满。此即回因向果之义。三,回向法界众生,同生净土。此即回自向他之义。回向之义,大矣哉。回向之法虽不一,然必以回向净土,为唯一不二之最妙法。以其余大愿,不生净土,每难成就。若生净土,无愿不成。以此之故,凡一切所作功德,即别有所期,亦必须又复回向净土也。”(《文钞三编卷二·复愚僧居士书》)

以上大意是说,所谓回向,就是以自己所修念诵的种种功德,如果任其所做,不去管它,就会随着自己的所作所为而得到各种人天福报。现在将所做的功德而得到的人天福报之因,回转归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以作超凡入圣,了生脱死,直至于将来究竟成佛的果。而不是仅仅只得到人天福报而已。用一个“回”字,就能看出来,有决定不随着世俗之情走的意思;用一个“向”字,就可见有决定希望出离尘世的良方。这就是所谓回因向果,回事向理,回自向他的说法。所作的功德是成就人天福报的因,回而向涅槃的果。所作的功德是有生灭的事,回而向不生不灭的实相妙理。所做的功德,本来属于自己的行为,回而向法界一切众生。所以,所谓回向,就是发愿立誓,决定功德趋向的名词而已。回向有三种意义:一,回向真如实际,心心契合真如之理。这就是回事向理的意义。二,回向佛果菩提,念念圆满。这就是回因向果的意义。三,回向法界众生,同生净土。这就是回自向他的意义。回向的意义,很大啊!回向的方法虽然不一样,然而一定是以回向净土,作为唯一的,不二的妙法。因为其余的大愿,不生到净土,难以成就。如果往生净土,什么愿望都能实现。所以,凡是所做的一切功德,即使别有所求,也必须回归、回向净土本怀。

印祖在《增广文钞·复永嘉某居士书九》中又开示:

“每日功课回向,一一当与法界众生。若此功课为此,彼功课为彼,亦非不可。然必又有普回向之愿,方为与三种回向相合。三种回向者,一回向真如实际,心心契合。二回向佛果菩提,念念圆满。三回向法界众生,同生净土。人各有志,人各有业。(业,谓职业。)但随缘随分即可,不必与一切人皆同也。”

大意是,每天的功课,都该一一回向给法界众生。如果这个功课为了这件事,那个功课为了那件事,也没什么不可以的。但必须有普遍回向的愿,这样才能跟三种回向相契合。三种回向是:一回向真如实际,心心契合。二回向佛果菩提,念念圆满。三回向法界众生,同生净土。人各有志,人各有业(职业)。只要随缘随分就可以了,不一定非要与其它人一样。

被后世誉为南北朝后叶“隋代三大师”之一的净影慧远?(523-592)在《大乘义章》卷九之中,曾提出三种回向,即菩提回向:谓回自己所修一切善法,以趣求菩提的一切种德;众生回向:谓深念众生,故愿回自己所修一切善法给与他人;实际回向:谓为灭有为,趣求实际,以回自己的善根,求平等如实法性。

此说三种回向与《大乘义章》相同,而以同生净土为归宿。

二、净宗中回向的含义:凡礼拜读诵大乘经典,及作一切于世于人有益之事,悉皆以此回向西方。

净土宗以信愿念佛求生净土为宗旨,所以净宗之回向必指归往生净土。所以,印祖在《增广文钞卷一·与陈锡周居士书》中开示:

“又念佛之人,必须事事常存忠恕,心心提防过愆。知过必改,见义必为,方与佛合。如是之人,决定往生。若不如是,则与佛相反,决难感通。又举凡礼拜读诵大乘经典,及作一切于世于人有益之事,悉皆以此回向西方。不可唯以念佛回向西方,其余功德,另去回向世间福报,则念不归一,便难往生。须知真能念佛,不求世间福报,而自得世间福报。(如长寿无病,家门清泰,子孙发达,诸缘如意,万事吉祥等。)若求世间福报,不肯回向往生,则所得世间福报,反为下劣。而心不专一,往生便难决定矣。”

大意为,念佛的人,必须事事任劳任怨,心心念念提妨过衍。知过必改,见义必为,这样才能与佛相合。能这样做的人,决定往生。如果不这样做,就与佛愿相反,绝对难以感通。而且,凡是读诵大乘经典,以及做一切于世于人有益的事情,都应该全部用来回向西方。不能只把念佛的功德回向西方,其余的功德另外去回向世间的福报,这样心念不归一,就难往生了。要知道,真能念佛而不求世间福报,自然会得到世间的福报,如果求世间福报,不肯回向往生,所得到的世间福报反而下劣。而心不专一,往生就没有把握了。

又在《续编卷上·一函遍复》中开示:

“凡诵经,持咒,礼拜,忏悔,及救灾,济贫,种种慈善功德,皆须回向往生西方。切不可求来生人天福报,一有此心,便无往生之分。而生死未了,福愈大则业愈大,再一来生,难免堕于地狱,饿鬼,畜生之三恶道中。若欲再复人身,再遇净土即生了脱之法门,难如登天矣。佛教人念佛求生西方,是为人现生了生死的。若求来生人天福报,即是违背佛教。如将一颗举世无价之宝珠,换取一根糖吃,岂不可惜。愚人念佛,不求生西方,求来生人天福报,与此无异。”

白话大意是,凡是诵经,持咒,礼拜,忏悔,以及救灾,济贫等种种慈善功德,都要回向往生西方。千万不能求来世的人天福报,一有这个念头,便没有往生的分了。而生死没了,福报越大,造的业也就越大,再来世难免堕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中。若想再得人身,再遇到净土法门这样当生就可以了脱生死的法门,就难如登天了。佛教人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是为现在生就了脱生死的。如果求来生的人天福报,就违背了佛的教诲。如同将一颗举世无价的宝珠,换一块糖吃,这不是很可惜吗!愚人念佛,不求往生西方,求来世的福报,与此无异。

三、回向与菩提心:所有修持功德,普为四恩三有法界众生回向。

回向就是菩提心的体现和修法,可以上契佛心,结缘释怨,成就大乘胜行。印祖在与徐福贤女士书中开示:

“至于日用之中,所有一丝一毫之善,及诵经礼拜种种善根,皆悉以此功德,回向往生。如是则一切行门,皆为净土助行。犹如聚众尘而成地,聚众流而成海,广大渊深,其谁能穷。然须发菩提心,誓愿度生。所有修持功德,普为四恩三有法界众生回向。则如火加油,如苗得雨。既与一切众生深结法缘,速能成就自己大乘胜行。若不知此义,则是凡夫二乘自利之见,虽修妙行,感果卑劣矣。”(《增广卷一·与徐福贤女士书》)

就是说,至于日常生活中,所有一丝一毫的善,以及诵经礼拜的种种善根,都以此功德,回向往生。这样,一切行门就都成为净土的助行。犹如汇聚尘土而成大地,汇聚河流而成大海,广大渊深,谁能穷尽!然须发菩提心,誓愿度众生。所有修持功德,普皆为四恩三有法界一切众生回向。就如同火上加油,禾苗得雨。既然与一切众生深结法缘,就能快速成就自己的大乘胜行。如果不知道这个道理,就是凡夫二乘自利的见地,虽然也修妙行,但感得的果报却很卑劣。

印祖在《文钞三编卷一·复杨慎予居士书》中又开示:

“须知无论诵经持咒,均以恭敬至诚为主。均以普为四恩三有,法界众生,回向西方,则其利大矣。若世间无知之人,事事为己,则其利益随心力而下劣矣。譬如一灯,燃百千灯,其灯光明了无减损。若不相燃,其光亦不增大与久。回向时当知此意。不但为自己父母恩人如是,即怨家亦如是。方能上契佛心,下结众缘而解众怨。”

印祖再次开示,诵经持咒,均以恭敬至诚为主。应为法界冤亲普同回向西方,“方能上契佛心,下结众缘而解众怨。”其功德利益无量广大。

印祖还开示,关于病与魔,但能至诚恳切念佛,则病自痊愈,魔自远离。倘心不至诚等,所以招来魔的搅绕。学人应该在念完佛回向的时候,为宿世的一切怨家回向,令他们都沾到你念佛的利益,超升善道。

印祖在《增广卷二·复某居士书》中对一位受魔扰的居士开示:

“病与魔,皆由宿业所致,汝但能至诚恳切念佛,则病自痊愈,魔自远离。倘汝心不至诚,或起邪淫等不正之念,则汝之心,全体堕于黑暗之中,故致魔鬼搅扰。汝宜于念佛毕回向时,为宿世一切怨家回向,令彼各沾汝念佛利益,超生善道。此外概不理会,彼作声,也不理会作怕怖,不作声,也不理会作欢喜。但至诚恳切念,自然业障消,而福慧俱皆增长矣。”

四、回向之功德无量:为一切众生回向,即是佛愿,如一滴水,投******,即与大海同其深广。

在《增广文钞卷一·复周孟由昆弟书》中大师又开示:

“佛所以教人,凡诵经、持咒、念佛、作诸功德,皆为法界众生回向。平时尚为无干涉之法界众生回向,况母殁而不至心为母念佛乎?以能为一切众生回向,即与佛菩提誓愿相合,如一滴水,投******,即与大海同其深广。如未到海,则勿道一滴,即长江大河,固与大海天地悬殊也。是知凡施于亲,及一切人者,皆属自培自福耳。知此义,有孝心者,孝心更加增长,无孝心者,亦当发起孝心。”

念佛应当发志诚心,深信心,回向发愿心。就是以自己的念佛功德,回向法界一切众生,悉数往生西方。摒除自私自利之心,如果能有此心,功德无量。若只为自己一个人念佛,心量就太狭小了。譬如一盏灯,只有一盏灯的光明。若肯用它去点燃百千万亿无量无数的灯,那光明就无可比拟了。而本来的那盏灯却毫无损害。世人不知道这个道理,所以只图私利,不愿与人分享。印祖在《文钞三编卷三·复章道生居士书一》中又开示:

“念佛当发志诚心,深信心,回向发愿心。(谓以己念佛功德,回向法界一切众生,悉皆往生西方。)若有此心,功德无量。若只为己一人念,则心量狭小,功德亦狭小矣。譬如一灯,只一灯之明。若肯转燃,则百千万亿无量无数灯,其明盖不可喻矣。而本灯固无所损也。世人不知此义,故止知自私自利,不愿人得其益。”

有学人疑问:圣者有功德回向,凡夫有什么可回向的呢?印祖在《增广文钞·与徐蔚如居士书三》中回答了此疑:

“读太夫人汲汲流通《大藏》,刻印契理契机之书,直欲愧死。而朝暮礼诵时回向,乃摅我愚诚。尚望太夫人慈愍,挽弥陀圣众,以速度我,何可谓为法施?然不妨借此缘事,以增长自利利他之心。故博地凡夫,当礼诵时,尚为诸佛回向,况示居凡位,于理又有何妨。”

印祖首先对太夫人流通法宝生弘法利生之事生大惭愧之心,而发心一并在朝暮礼佛诵经时回向,愿法界众生同皆往生极乐世界,乃是表示一己诚切之心。还希望太夫人慈愍摄受加护,发愿与弥陀圣众同心携手,以速度我,怎么不可以认为是法布施?印祖在此肯定了凡夫回向的可行性和如法性。接着进一步阐述了以此回向可以增长自利利他之心,以及凡夫为诸佛回向并无妨于理。如此千差万别的事相功德,回向于不生不灭的真如法界理体,即所谓“回事向理”。

五、回向的具体修法:其心中但具愿生之念,即是常时回向。

净土宗回向以发愿求生净土为根本,这是观经三心之一,藕益大师说:“得生与否全凭信愿之有无”,有愿必信。回向发愿心的要求,印祖在《增广文钞·复永嘉某居士书四》中开示说:“其心中但具愿生之念,即是常时回向。”不可只依仪文回向,徒具形式、留于口头。文曰:

“念佛、回向,不可偏废。回向即信愿之发于口者。然回向只宜于夜课毕,及日中念佛诵经毕后行之。念佛当从朝至暮不间断。其心中但具愿生之念,即是常时回向。若夫依仪诵文回向,固不得常常如是。”

六、回向是导圣道修行归于净土的纽带:回向往生净土一法,乃圆满佛果之末后一着。

1、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回向求生极乐世界,既显示了净土法门的高尚地位,对治了骄慢知见,又成就净土法门一切行门无不还归此法界之义,还成为末法时代凡夫的指路明灯。印祖《增广卷三·乐清虹桥净土堂序》开示道:要知道,净土法门正是摄受上上等根基的人的。所以,善财童子已经证得等觉菩萨的果位,普贤菩萨还令他以十大愿王,回向往生极乐世界为归宿,以圆满佛果。而且以此进一步普劝华藏世界的一切众生,都如此修行。可见,回向往生净土这个法门,实在是圆满佛果的最后一着。世间有些狂人,不懂得净土法门的道理,以为愚夫愚妇都能修习,就认为是小乘法门而藐视她。不知道这是《华严经》中一生成佛,从开始入门直到最终成就的第一法门。见文:

“须知净土法门,正摄上上根人。是以善财已证等觉,普贤菩萨犹令以十大愿王,回向往生,以期圆满佛果。且以此普劝华藏海众。是知回向往生净土一法,乃圆满佛果之末后一着也。世有狂人,不审教理。以愚夫愚妇皆能修习,遂谓之为小乘而藐视之。不知其为华严一生成佛之成始成终第一法门也。”

又在上海世界居士林《佛学研究丛书》序中开示:“良以末法众生,自力微弱,匪仗佛力,决难即生解脱。华严会上,华藏海众,等觉菩萨,尚以十大愿王,回向往生,况末世之学者乎。”

2、回向成就助行往生的意义:然无论诵何经持何咒修何福,皆须念佛若干声回向,方合修净业之宗旨。

印祖在《增广文钞·复高邵麟居士书三》中开示:“佛愍众生无力断惑,难了生死,故特开一仗佛慈力,带业往生之横超法门。无论断惑与否,若具真信切愿,持佛名号(此是正行),及修行众善,回向往生(此是助行),无一不得生者。”修行众善,回向往生是助行。在《近代往生传》序中开示:“或圆修万行以回向,或专持佛号以求生。”善巧回向可使一切行门成为净土助行。

我们注意到凡开示回向必与信愿念佛正行之外的种种助行关联,按照善导大师弘愿与净土要门的判教,就可以知道,信愿念佛正行全仗佛力,自然往生,而定、散诸善则必须通过回向发愿才能变成往生净业。故回向求生净土对于净土要门自他二力行者要而又要。印祖在《增广文钞·复周智茂居士书》开示:“然无论诵何经持何咒,皆须念佛若干声回向,方合修净业之宗旨。”

净土要门的具体内容就是观经说的净业三福,也可以代表一切圣道门的修行,这些修行未到断尽见思惑地位,不能了分段生死,而回向求生净土,就可以仗佛慈力,带业往生。从这里可以看出印祖之所以说净土法门统摄一切禅教律之义。见印祖在《增广卷四·陈圣性贞女贞孝净业记》中的开示:

“余按观无量寿佛经,净业正因有三。一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此四种属世善。二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此三种属戒善。三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此四种属慧善。前二大小随人,此则唯属大乘。此十一事,若全若半。乃至一事,以深信愿,回向净土,皆得往生。”

大意是说,我按《观无量寿经》可知,净业正因有三条。一,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四种属于世间的善法。二,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这三种属于戒善。三,发菩提心,深新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这四种属于慧善。前两条属于大乘还是小乘,要因人而异,这第三条只属于大乘佛法。这十一件事,或者全部,或者一半,乃至只做到了一件事,只要以深深的信愿之心,回向净土,都可以往生。

印祖还开示了专修与杂修对往生的利益不同,从正反两方面对比,引导学人专修净业,回向往生。文见《增广卷一·复永嘉某居士昆季书》

“专修谓身业专礼,(凡围绕及一切处身不放逸皆是。)口业专称,(凡诵经咒,能志心回向,亦可名专称。)意业专念。如是则往生西方,万不漏一。杂修谓兼修种种法门,回向往生。以心不纯一,故难得益,则百中希得一二,千中希得三四往生者。此金口诚言,千古不易之铁案也。”

意思是说,专修就是身业专礼(围绕及一切处,身不放逸都是),口业专称(诵经咒能志心回向,也可以叫做专称),意业专念。能这样做,那么往生西方,一万个人中也不会漏掉一个。杂修是指兼修种种法门,回向往生。因为心不纯一,所以难以得益。这样一百个人中,难以有一个两个,一千个人中,难以有三个四个往生的。这是金口诚言,千古不易的铁案那!

若修净土法门的佛门弟子,亦必然回向西方,命终之际,往生必成,若不发愿回向,欲往生净土,终无是处。藕益大师云:“纵得上品善,若不回向,亦不得往生;若芝麻小善,懂得回向,往生必成”。

回向有如此重要,当我们早晚功课作完,无论在家出家,乃至作完世出世间一切功德后,必须以无上恭敬虔诚之心,恳切致心回向。愿诸众生,持佛名号,同生西方!

同类推荐
  • 水小亏青年旅社

    水小亏青年旅社

    水家独子,三代单传。其父、其祖父是传统温和的中国人,那爷俩都认为吃亏是福,但是也不能吃大亏。所以给孙子起名水小亏。水小亏天性热爱自由,喜欢吃亏。开了家青年旅社就是水小亏青年旅社。故事就从他经营不善,打算转手买卖开始说起。
  • 校园时光不忘永远

    校园时光不忘永远

    校园时光默默回首让人惊叹愿回从前不忘初心
  • 特别特别坏的艺术家

    特别特别坏的艺术家

    高三学渣+贱货徐力穿越到另一个地球,并且提升了3%的脑域开发度!似乎可以咸鱼翻身!然而徐力依旧还是那副坏样儿,超越人类极限的大脑里面只有两件事:打游戏和……欺负女生(被欺负)?“徐力你无耻!”委屈的女生“徐力你流氓!”羞愤的女生“徐力你太坏了!”狂怒的女生“我说老徐啊,你这种人也能考清华?真是清华的耻辱!”徐力的同桌某二代“等等,你第一志愿填清华,第二志愿填的啥?”他仔细看着徐力的高考志愿填报表,第二个志愿栏上面写的是——随便来个艺术类学校,美女多的最好!“为什么去艺校?”徐力:美女多啊!结果,徐力没考清华,艺校的美女们却倒了血霉。这是一个有了科技金手指却不好好利用,却成为艺术家的逗比故事。
  • 想在冬季遇见你

    想在冬季遇见你

    自幼经历过多磨难的主人公,本准备浑浑噩噩度过自己并不精彩也不光彩的一生,却不想阴差阳错卷入了与自己息息相关的巨大阴谋中去。从一开始的拒绝,恐惧到最后的如鱼得水,看主人公如何与自己命运相连的六位女子一起乘风破浪,走向人生巅峰
  • 绝美总裁爱上我

    绝美总裁爱上我

    一次阴差阳错的穿越,平凡的杨逸化身成为都市冷酷杀手,从此开始了刀光剑影的杀戮生涯!无敌废柴进化为至尊杀手,驰骋都市!
热门推荐
  • 超级战争星舰

    超级战争星舰

    我不知道什么是正义,也不知道什么是邪恶,我只知道凡是阻挡人类前进脚步的人都是我的敌人,我将发动战争讨伐之——林夕。在这黑暗森林的时代,一个异宇宙的旗舰,一位平凡的少年,带领人类走出地球,成为星海森林中的猎手。不论你是否无辜,只要对文明有利,屠你又如何!书友群576829679
  • 峡谷之英雄本色

    峡谷之英雄本色

    本书阅读体验如下:“嗯……书名看着还不错,就勉为其难地点开看看吧。”“哼,又是天降金手指,完全被我预料到了呢。”“女主出现了,果然不出我所料。”“握草一下这么多女主,这是要炒股?”“主角好菜啊,好菜啊~~.......啊对面怎么投了.....”“这套路主角都看不懂?妹子这么说必然是暗示......阿,不是啊,我又被作者套路啦,作者太脏啦~~~......对不起,打扰了。”“看完这章就好好学习!”“区区一章不可能浪费我几分钟的!”“再看一章,再看一章总不会耽误太多时间(沉迷)......”“虽然九点钟就要高考了,但只要我看得够快,就能在五分钟内赶到考场......OH,NOOOOOO!!!监考叔叔放我进去吧求求你了!”
  • 不一般的高手

    不一般的高手

    一个豪门家的儿子与他的5个豪门好兄弟一起加入了神秘任务组,保护一些重要人物或执行一些超高难度的任务。。。。
  • 未曾捕捉的幸福

    未曾捕捉的幸福

    世上凡人皆平常,莫拿孔雀当凤凰开屏绚丽很辉煌,换羽之时也荒凉
  • 风云再起:腹黑王妃

    风云再起:腹黑王妃

    朱雀国赫赫有名的常胜将军--穆初雪,生于名门将相穆家,自幼武术高超,可谓在四国内难寻敌手,在当时可以说是一位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人物,当朝的圣上甚至不惜打破以往没有女将之说,破格收取她,然,终究死于那场浩瀚的战争中,此后,人间流传一个传说,穆初雪是死于白虎国人人供奉的神女秦莲手中,但苦于没有证据,也就做罢,然而,世人只知其一却不知其二,当年的那场战阵,穆初雪根本就没死,他被大国师-黎抿用冰冻术给冰封在南方的小岛上,世隔五年,当年的那人醒来,世间风云再起……
  • 史上最强掌门

    史上最强掌门

    李落,史上最倒霉的穿越者,人家穿越那个不是混的光彩熠熠,自带主角光环。然而到了李落,却落得个险些饿死。这都不算惨,更倒霉么的是他遇到一个老坑货独孤不败。这老坑货竟然……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大师兄得死一百次

    大师兄得死一百次

    一百年前我穿越到这里,一百年后我可以死亡一百次,经历了一百次死亡以后,我踏破了整个寰宇…………神是由人创造的,这是多么可笑又可信的定论。本书扑街,全勤完本练笔,另有一本《人间唯一潇洒仙》刚开始写,那本真不写女主了,希望读者老爷们去看看。
  • 生命的写照

    生命的写照

    蓦然回首,人生将近五十个春秋,三十载的笔耕生涯,无不在空前的历史背景下饱经了“从小失去母爱”“铁窗生涯”“自学之路”“历尽贫寒”这四大不幸的人生磨难中度过。因此,我要说,是三所“特殊大学”造就了我的人格力量,是“九死一生”的人生经历让自己把握了生命的真谛!或者换个说法:“人生本来就是一场梦!”所以说,也是“十大梦幻”演绎了我超越混沌的自由飞翔,更是“七大爱好”陶冶了我向往美好生活的心灵和高尚情操!一个充满了不幸和坎坷的时代,铸就了自己独特的性格和人生观!我的《牧羊人之子》《不幸的大学》《生命的写照》人生三部曲就是在这种历尽了苦难而痴心不改的环境中完成的。
  • 饮酒三杯两盏

    饮酒三杯两盏

    传言,江湖里有忘忧酒馆,一日一位客的规矩延续许多年,店家以客人的故事入酒,沉淀出佳酿。作为回报,店家给客人一杯忘忧神水,许他一个无忧梦境,半日欢愉。究竟是传说还是真实存在,人们也只是听说书人讲个热闹。不过传言里店家讲的几句话倒是不错:善得善,恶得恶,无辜者得无辜,喜乐者得喜乐饮酒三杯两盏,你我不同于往日,你我依旧如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