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765600000013

第13章 太平公主(2)

太平公主自以为睿宗和隆基都是一家人,只要是为了李唐社稷,他们又有何话说?就在景云元年立太子的当月,李隆基指使黄门侍郎崔日用,向太平公主的丈夫薛绍和太子少保薛稷寻找是非。睿宗一怒之下,将二人双双罢免。太平公主见李隆基不听话,便拿废立太子吓唬他,没想到两下互争,矛盾激化了。

太平公主早在中宗时,就建有公主府,收买了大批官员。睿宗后期,朝中“宰相七人,五出其门,文武之臣,大半附之”。

值得一提的是,姚元之、宋璩等正直大臣坚决支持太子李隆基。因为他们佩服年仅二十六岁的李隆基在六月政变中的杰出表现,相信他是“社稷之主”。他们与李隆基的政治观点一致,对“外戚及诸公主干预朝政”十分不满,强烈呼吁改变这种混乱的局面。

拥护太子的大批权臣如姚元之、宋璩等,打着革除“弊政”的旗号活跃于朝野。李隆基与太平公主的矛盾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十月,废黜太子的流言到处散布,新的斗争开始了。太平公主废黜太子,有个很好的理由,那就是“太子非长,不当立”。几个月前,太平公主要求以功劳建储,立李隆基为太子;不足半年,太平公主出尔反尔,打出维护嫡长制的旗号,显然是非法的活动。

她企图改立嫡长子李成器为太子,因为成器软弱无能,拥立他能使自己长久地专权。其罪恶的目的引起朝野上下的不满。

姚崇、宋璩于景云二年(公元711年)正月,向睿宗秘密上奏:“太平公主把持朝政,对太子十分不利。请将宋王及豳王贬为刺史,罢免岐、薛二王左、右御林军将领的职务,使左、右御林军归太子掌握。将太平公主迁到洛阳。”

睿宗听了二人的话,感到不安,反驳道:“朕没有亲兄弟了,只剩太平一个亲妹妹,怎能迁到洛阳!”不久,睿宗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专门防备太子李隆基。张说密奏:“一定有人离间陛下和东宫的关系。望陛下令太子监国,则谣言不攻自破。”

姚崇劝道:“张说所说,于国有利呀。”睿宗便采纳了张说、姚崇的建议,于二月初一下诏:迁太平公主于蒲州安置;宋王李成器贬为同州刺史,豳王李守礼贬为豳州刺史,左右羽林大将军岐王隆范和薛王隆业解除军职。接着,睿宗命太子监国。

但太平公主仍未离开长安,而是伺机报复。当她得知二月一日的诏书出自姚元之和宋璩的密谋,勃然大怒,到睿宗那里告李隆基的状。李隆基采取了以退为进的手段,上奏姚元之、宋璩离间骨肉,请给予罢免。

李隆基显然是在舆论上表示自己并无异心。看来,他虽已监国,但太平公主的权势仍是很强大的。

二月九日,睿宗贬姚元之为申州刺史、宋璩为楚州刺史。两天后,宋王李成器等贬为刺史的命令作废。然而,太平公主被迁到蒲州,离开了长安。岐王和薛王兵权被剥夺,御林军归太子掌管,这对太平公主十分不利。

为了证明自己没有“离间姑、兄”的阴谋,李隆基主动建议召回太平公主。睿宗准其奏,他处理矛盾仍用老办法:既维护太子的利益,又偏袒太平公主的地位。

以上处理是睿宗搞平衡的结果。半年来,他看到太平公主与太子之间的矛盾激化,既不想放纵公主,又不想废了太子。他陷入十分矛盾的境地,每次碰到激烈的争斗,总想息事宁人,从中调和。他以贬谪姚元之和宋璩作为代价,来换取太平公主迁到蒲州。但双方矛盾不仅没有缓和,而且公开化了。

四月,随着宫廷争斗的激化,左右为难的睿宗竟萌发了不愿意做皇帝的念头。他趁太平公主远在蒲州,欲传位给太子。他召集三品以上官员商议,说:“朕素怀淡泊,不以天子为贵。昔日为太子,已让给中宗。后居皇叔,坚辞不就。今天想传位给太子,卿等有何高见?”

消息传出,无论是太子集团还是公主集团都大感意外,谁都想不到即位不久的睿宗竟要“传位”了。太子李隆基以退为进,马上上表推辞,就连监国也要辞掉。拥护太平公主的殿中侍御史和逢尧对睿宗说:“陛下为天下所敬仰,时年半高,不算寿高,传位太早了一些。”彼此对立的两大势力,出于各自的利益,竟在“传位”问题上观点一致。睿宗只好打消传位的主意,不提了。

四月戊子日,睿宗颁布诏书:“政事皆取太子处分,若军马刑政、五品以上除授,凡事先与太子商量,再奏闻。”太子的权力扩大了。

太平公主自蒲州回到长安以后,吸取往日失败的教训,加紧安插亲信,排除异己。她把大批私党推举为权臣。益州长史窦怀贞曾是韦后的帮凶,劣迹臭遍朝野。由于投靠了太平公主,由益州长史任为京宫殿中监。五月,窦怀贞升任御史大夫、同平章事。九月,窦怀贞升为侍中。十月,降为御史大夫。同时,太平公主帮助崔浞成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次年六月,岑羲升任侍中。窦、崔、岑等人是太平公主的心腹。在太平公主的要求下,睿宗罢免了韦安石、张说、郭元振的相职,分别贬为东都留守、左丞、吏部尚书。

5.棋差一招,做女皇此路不通

棋错一步,满盘皆输。公元712年7月,天空出现彗星。古代人把彗星当成灾难的预兆,太平公主和李隆基都十分紧张,睿宗更是惊恐万分。太平公主收买了一位术士,术士对睿宗说:“彗所以除旧布新,帝座皆有变,太子应为天子。”

太平公主想利用彗星来挑拨睿宗、李隆基的关系,激怒睿宗废了李隆基,可没有料到,反弄巧成拙。胆小怕事的睿宗竟坚决表示“传位避天灾,吾志决矣”。

太平公主及其心腹们见大事不好,纷纷劝谏。针对众人的劝阻,睿宗强烈要求:“当年中宗之朝,悖逆娇纵,擅权侈靡,天灾屡至。朕当时极力劝谏,请选贤子立之,以避天灾,中宗不听,结果被韦氏毒死。”睿宗借鉴中宗的惨痛教训,表明再次传位的决心。

李隆基不了解情况,觉得有些突然。他进入皇宫晋见,跪在地上,叩头说:“一年多前,父皇已经想要让位,而这次重提传位,其意何在?”

睿宗真诚地说:“你小小年纪竟能除掉韦、武党羽,尊父为天子,你有治国的能力呀!现天意如此,你理应为天子。你若不孝,就等着在我的灵柩前即位吧!”李隆基深受感动,痛哭流涕。

七月壬辰,睿宗下诏赞扬太子监国已超过一年,政治清明,国家太平。接着,传位于太子。睿宗让位是与“无为”思想分不开的。半年多前,他曾与天台山道士司马承祯讨论“道经之旨”。睿宗问:“做人无为,则清高。治国无为,如何?”司马承祯说:“顺物自然而无私也。”睿宗听后赞叹不已。

太平公主不得已而求其次,劝睿宗大权自己掌握。睿宗只好同意了。睿宗自称太上皇,下达的诏书为“诰”,五天一次在太极殿朝见群臣。唐明皇李隆基自称“予”,下达的诏书叫做“制”,每天在武德殿朝见群臣。大政事由睿宗处理,其他的交给李隆基处理。

当时的七个宰相,有四个是太平公主的心腹,只有郭元振、魏知古、陆象先三人不是。文武百官多数依附太平公主。

早在李隆基当太子时,便请求睿宗任命王琚为诸暨主簿。王琚到东宫去致谢,李隆基马上召见他。王琚说:“韦后毒死中宗,大失人心,因此容易除掉。太平公主在武后身边多年,学到了很多手段,所以她多年来都能够立于不败之地,大臣们多半依附她,我真替你担心。”

李隆基请他坐在身边,哭道:“父皇的同胞,只剩下太平,我想劝父皇杀掉她,怕伤他的心;不杀掉,怕她扰乱朝政。怎么办呢?”

王琚说:“天子不应有妇人之仁,必须安定宗庙社稷。盖主是汉昭帝的姐姐,从小抚养他。后来她有罪,汉昭帝还是杀了她。为了社稷,天子岂能顾小节。”李隆基很欣赏他,求睿宗任命他为太子詹事府司直。从此,王琚成为太子的重要谋士。

李隆基即位,任命王琚为中书侍郎。

宰相窦怀贞、崔浞、岑羲是太平公主的心腹,宰相刘豳求跟右羽林将军张啼密谋,想把这三个人杀死。不料,张啼竟把密谋泄露给侍御史邓光宾。李隆基为了自保,忍痛向睿宗汇报张啼、刘豳求、邓光宾的罪状。三个人被投入大牢。太平公主的党羽上奏:“刘豳求等三人挑拨离间,应处死。”李隆基晋见睿宋,说刘豳求等三人有大功,不能杀。结果,三人被流放到外地,保住了性命。

公元713年6月,太平公主认为发动政变的时机已经成熟。她和党羽密谋废了明皇李隆基,掌握羽林军的常元楷和李慈经常出入公主府,参与密谋。这时,唐朝又一次处于关键时刻,如果不处死太平公主,她很可能篡位,国家就会大乱,黎民百姓也会遭殃。

不过,李隆基也精心地准备着。王琚对他说:“局势太紧张了,必须立即行动。”尚书左丞张说从洛阳派人献给明皇一把佩刀,目的是催促他先下手为强。荆州长史崔日用对李隆基说:“陛下以前是太子,若想对付她,还需用谋、用力。现在已经是皇帝,下一道制书就行了,谁敢不服?万一公主先下手,后悔就晚了!”

李隆基说:“你说得对,但这样做恐怕会危及太上皇。”崔日用劝道:“天子的孝顺在于安定天下。若公主得志,战争四起,还谈什么孝顺呀!若先安定了御林军,再抓公主逆党,就不会危及太上皇了。”李隆基采纳了他的意见,提拔他为吏部侍郎。

为了从根本上消灭公主势力,李隆基时刻在密谋着。

公元713年秋,窦怀贞等与太平公主同谋决定:七月四日,由常元楷和李慈率领御林军,冲进睿宗朝见群臣的武德殿,窦怀贞、萧至忠和岑羲等宰相在南牙举兵响应,废了李隆基。

魏知古是中立人物,故能探知一些密谋情况,向李隆基密报。李隆基和岐王隆范、薛王隆业、宰相郭元振、龙武将军王毛仲、殿中少监姜皎、太仆少卿李令问等商议,决定先发制人。

七月三日,李基隆和王毛仲、高力士等十多人,率三百士兵,出武德殿,入太极殿,召见常元楷和李慈,并杀死他们,控制了御林军。御林军在朝堂和内客省擒杀了宰相萧至忠、岑羲、李猷、贾膺福。窦怀贞外逃后自杀。

睿宗闻变,慌忙逃到承天楼。这时,郭元振率军前来“护驾”,说皇帝奉太上皇命诛杀太平公主、窦怀贞等,诸事都已按计划完成。不久,李隆基来到承天楼谒见,睿宗见事已至此,只好顺水推舟。

七月四日,睿宗下诏:“自今天起军国政刑,一切皆归皇帝处理,以遂朕心。”睿宗主动搬到百福殿。

太平公主因住在宫外,闻变逃亡,隐入山寺。三日后,她知道难逃一死,回到公主府,被赐死,公主诸子及党羽几十人被杀。薛崇简因反对其母参与朝政,多次遭其打击而被李隆基赦免。

明皇下令抄公主家产,所得财货山积,田园牲畜,数年征敛不尽。崔浞被贬到窦州,新兴王晋被判死刑,临刑前叹道:“今吾死,太冤枉啦!”在审讯宫女元氏时,元氏供出崔浞与其同谋欲用毒药谋害李隆基。结果,崔浞被赐死。

李隆基和太平公主之间斗争的实质,就是要不要改革弊政。太平公主及其党羽竭力维护“群邪作孽,法纲不振,纲维大紊”的弊政。太平公主代表着一股邪恶的社会势力。她的党羽多是贪婪的奸人,比如萧至忠表面上清苦,实际上贪得无厌。抄他的家时,财帛丰厚。僧惠范依附太平公主后,掠夺百姓的店铺,连州官都不敢管。御史大夫薛谦光揭发他,遭到太平公主的迫害,被贬为岐州刺史。如此腐朽的黑暗势力,其失败是迟早的事。

经过半年多的时间,太平公主的党羽被彻底铲除,唐朝由政治动乱转变为安定。当年十二月,玄宗改元“开元”,宣布维新,李唐王朝开始走向鼎盛时期。

同类推荐
  • 中国十大文豪韩愈

    中国十大文豪韩愈

    韩愈出身于世宦之家。父韩仲卿曾为武昌令,以美政和文章出名。生三子,长子韩会,官至起居舍人,以道德文学着称。韩愈为小,生三岁,父死,养于韩会之家。十岁,韩会因事贬为韶州刺史,韩愈随兄而去,不久兄死。又随嫂北归河阳韩氏别居。嫂郑氏对韩愈情若所生,辛勤培养,诲化谆谆,及嫂去世,韩愈服而加隆(唐代嫂叔服小功五月即可),以报嫂养育之恩。
  • 原来康熙

    原来康熙

    他幼时并不为父皇所爱,却意外地被推上皇帝宝座;他勤奋好学,志向远大,十四岁即计除权臣鳌拜,夺回朝廷主权;他励精图治、宽民裕国、平藩伐准、横扫六合……这位十七、十八世纪堪称帝王英杰的大帝——康熙,在影视剧中被人们塑造得不是太虚狂,就是太平民;不是太高深,便是太世裕。原来的康熙是怎样的人?
  • 宠辱之间:千古流传的大清外戚

    宠辱之间:千古流传的大清外戚

    本书介绍了大清外戚故事,内容包括:有惊无险度余生——索尼,君子之泽五世斩——索额图,兴衰荣辱皆由“天”——隆科多,不测富贵不寻穷——年羹尧等。
  • 文坛硬汉海明威

    文坛硬汉海明威

    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崇拜的名人。这样可以增强我们的自信心和自我认同感,有益于人格的健康发展。名人活在我们的心里,尽管他们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度、说着不同的语言,却伴随着我们的精神世界,遥远而又亲近。本套作品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最具有代表性的名人,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探知他们的人生追求,感悟他们的思想力量,会使我们从中受到启迪和教育,让我们更好地把握人生的关键,让我们的人生更加精彩,生命更有意义。
  • 人格大师——康德

    人格大师——康德

    本书遴选了人类历史上最富影响力、最具个性的一百多位中外名人,作者结合青少年的阅读习惯,用生动活泼、严谨细腻的笔触向读者介绍了这些世界知名人士的生平故事、理想追求和光辉业绩,为广大读者描绘了一幅幅极具传奇色彩而又引人人胜的名人人生画卷,是青少年学生最佳的成长伴侣。
热门推荐
  • 等风眷顾你

    等风眷顾你

    简述了三年前的一场车祸,迫使纪染家破人亡,走上了复仇之路。精心策划一切,最终让仇人身败名裂。本以为大仇已报,却不曾想这一切都在他的算计中……
  • 天才美少女:腹黑boss接招吧

    天才美少女:腹黑boss接招吧

    从小身在美国,但今年却被妈妈骗了回来,回来也就算了,还搞什么商业联姻~我也是醉了。。。。“老婆,我想要你,”这还是高高在上的大boss么?“走开,我还想要O泡果奶呢。。。”慕紫歆满脸黑线。他,可以拥有一切,她,可以拥有他的宠爱~绝对宠文,但是呢,不虐一点不好玩是吧!溪焉QQ:2434517730
  • 我已拥有了全世界

    我已拥有了全世界

    他和她的爱情是坎坷的,是美好的他和她的故事是曲折的,是完好的...
  • 都市之王者传奇

    都市之王者传奇

    跨越界面,历经生死,等待千年终于归来。莫凡说:“上一世欠我的,我要拿回来!”“上一世欺我、辱我的,我要还回去!”“这一世我只想吐尽心中不平气!”
  • 玉泣

    玉泣

    她,是身份尊贵的神女,自幼聪慧,饱览诗书,那日的宴会,成了她一生最美好的回忆...他,是高高在上的仙君,一直流连于她的前世,为了爱,苦苦追寻...她是他最不愿放手的回忆,明知她的记忆里早已没有自己,却仍是不愿放手......
  • 黑篮,海月,梦影

    黑篮,海月,梦影

    如果真的有这么一天,我愿牺牲我的一切。我只希望你能看我一眼。想要说再见,我们从没说过你好.-------------------------------------------谁才是最后的赢家?(由于《黑子的篮球》处于更新状态,我也下不了结论,所以本文不会遵循比赛制度,按国中来写,到高中,到大学,到社会,所以,各位亲们,人物永远是他们,剧情,永远是我们,你们希望剧情如何,请投票决定。静司qq:2508499595)
  • 少年丞相世外客(下部)

    少年丞相世外客(下部)

    拥有经天纬地之才的秦洛率领十万赤宇军所向披靡,以子默的最后一计为引,揭开了伊修大陆百年分裂一朝合的统一序幕。与风亦寒咫尺天涯的无奈,来回两个世界的迷茫,对韩子默窒息般的思念,重遇徐冽的爱恨两难……掩藏在一切背后的,是林伽蓝一次次用伤痛镌刻累积的生命轨迹。失去记忆无法回到古代的林伽蓝被徐冽设计,走进结婚礼堂。千钧一发之际韩子默出现,阻止了婚礼。林伽蓝恢复记忆后,一心只想回到风亦寒身边。谁知到了古代才发现时光已过去五年,伊修大陆上早已沧海桑田,物是人非。林伽蓝是否能与风亦寒再续前缘?五年里凭空出现,纵横天下的风帝究竟是谁?徐冽与林伽蓝之间千丝万缕的恩怨该如何化解?
  • 修仙寻爱

    修仙寻爱

    与人争夺血参,却被别人自爆炸死,灵魂吸入空间裂缝之中。正所谓大难不死必有后……,裂缝之中被鸿均圣人收为徒子。重生异世却生在帝王家,他整流氓,耍无赖,戏美女……直到遇见她,俩人俩情相悦,大婚之日新娘失踪,他只并一纸书信,千里把爱寻,随着他逐渐强大,一个困惑在心中诞生,她是谁…………,到我身边是阴谋还是……,,。
  • 在斗罗当称霸

    在斗罗当称霸

    重生火舞的哥哥火无双,拳打唐三,脚踢风笑天,所有对妹妹不坏好意的人都给爷爬
  • 你是走进我生命中的过客

    你是走进我生命中的过客

    本书以作者2003年至2004年期间与几个室友在一套合租房里复习考研的经历为创作背景,描写那些刚刚走进社会的北漂青年在学业、工作和感情方面的青春往事。小说从两男一女通过网络相约见面一起租房开始,以第一人称“我”的视角,描写在一套合租房随后一年的租期内,发生在“我”与另外一男七女共九位室友以及一只猫身上的有趣却又励志的故事,也侧面描写了“我”的同事和同学的故事。文中每一个人物都在追逐自己梦想的道路上努力着,最后每一个人的结局也都是美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