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912900000010

第10章 我是谁(10)

据称,精神病学家发现,从小就好斗的人的脑脊液中,缺少一种5-HIAA的物质。而美国的一位犯罪学家作了一项试验:不给14个少年教养所的犯罪少年提供橘子汁以及果糖,结果殴斗、袭击和偷窃行为减少了一半;可恢复供应之后,犯罪率复又回升。对此,有人曾提出改变人体化学结构、成分和含量来改造人性,得以扬善弃恶,听来颇为新鲜而怪异。但善与恶出于人本身,对人性的探寻注重对人本体的研究,绝不会是舍本求末。或许,该给强奸犯体内减少钴的含量(动物缺钴,则消瘦,不发情),给慕雄狂增加维生素E,在监狱和教养所里禁食橘子和糖果。

说起食物,又让我想起食物与性情的关系。人称凡食草类动物皆天性平和,如牛、马、羊、象之类;凡食肉类动物皆好斗嗜杀,如狮、虎、狼、鹰之类。由此推之,当人类少吃肉,多吃蔬菜瓜果,似乎和平便该临近了吧?

我是相信科学的,可我并不相信非此即彼、非白即黑这样的简单化的结论。不然,消灭战争只要做到废弃牧场、捣毁糖厂便可以了;而根除犯罪,最好的办法该是把世上所有的柑橘树统统砍光;可这无异是痴人说梦。

化学药物对疾病的诊治起重要作用,对这一点我并不怀疑;对寓于肉体之内的灵魂与精神的变异,从人的肉体本身去找答案,也绝非荒谬。可社会因素对人性的制约,无异也是重要的。生物因素,更多地体现了本能,而文化因素,则起到了塑造人灵魂、心性的作用。虽然有关人性的探究,生物化学的研究有不可替代的一面,但文化的哺育,精神与理性的存在与支撑,无异是人性与兽性的根本区别。

休闲

生活中,休闲这个词用得多起来。与其相应的,是娱乐业的蜂起,旅游热的升温,报纸周末版的扩张和供消遣的印刷品的泛滥,电台、电视台频道的密布,以及豪华或不那么豪华的宾馆、饭店的笋生、拔节,还有形形色色宽松随意的休闲服装的行销,纪念品、特色小吃、零头碎脑的商品的猛增。

在我看来,休闲是很重要的生存状态。“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睡够了之后伸伸懒腰,让疲惫在睡衣和拖鞋中溜走,没有火烧屁股一样的心急火燎,不担心有什么大事发生,那种神经松弛、心境空明的休息闲散,实在是一种幸福。于安宁平和之中,再泡上一杯上好的绿茶,点燃一枝香烟,有意无意地听一听音乐,抑或吃一点儿爽口的食物,确因心无羁束而宽舒。

可多年来,闲字大抵不是一个好字,多为不务正业、懒惰的代称。闲人、闲汉,给人的印象大体是好吃懒做的二流子一类。走街串巷、提笼架鸟,胡聊乱侃、蹭吃蹭喝,肩不能挑,手不能提,似乎这种人活着也是废物。

门中有木,闲的本义是栅栏,所谓“厩闲”,即养马的圈。闲字,还有清闲、空闲、安静之义;“体貌闲丽”,亦有文雅的意义在。看来,闲的本义和后来硬加给它的一切并无关系。而“休”字,是人依傍大树休息,《醉翁亭记》有“行者休于树”之句。自然,休还有停止、禁止和劝阻以及美善、吉祥的意思。将休和闲连在一起,该是一个美好的词。休闲不是浪荡,不是流窜,不是无聊、寂寞,没事找事,休闲是劳累之后的休息安闲,是蓄养,是人长途跋涉中的依树小憩,马奔驰腾跃之后在厩中歇息,是喘口气儿,恢复体力的行为。

说不会休息就不会工作,有其道理;可工作又为了什么呢?也可以说是为了更好地休息。也许,该把休闲看成节日,看成欢乐、狂欢、团聚、懒散、幸福浓聚的日子,既有物质的享受,又有精神的愉悦。辛勤的劳作,日复一日,吃苦总不会是为了吃更大的苦,劳累总不会是为了更大的劳累吧。劳动、工作,该为的是幸福、美好和快乐,那么,不妨把休闲当作最终目的的不同阶段,视为幸福、快乐的分解。如同会挣钱的人也会花钱,让劳动换来更舒适的生活。

说到这里,让我想起人活着到底为了什么这个问题。说吃饭为了活着,虽然俗些,大概没有人反对;可说活着为了吃饭,大抵要遭高人雅士鄙视的。可面对8000万人不得温饱,活着的人首先为了吃饭,却并不是可笑的事情;倘若有谁让国人皆丰衣足食,非但并不可鄙,简直可以称之为伟大了。

休闲是美好的,可人们大都难得休闲,就像人们无法天天过节一样。尽管一周已有了两个可供休闲的日子。

梦境

谁也说不清楚梦是怎么回事。或许,用理性去探究非理性,用寓于肉体的灵魂去审视挣脱肉体的灵魂,毕竟有些不着边际,无所归依。《梦的解析》中,弗洛伊德将梦境都归于性,虽有开拓性的见解,我想大部分人大抵都不会赞同。荣格将梦视为集体无意识的产物,所谓远古梦痕,看来虽新鲜,恐也是无法证实的猜度。

说梦是无意识所产生的,这一点大抵不会差。梦确让我们了解了灵魂的玄妙之处,当灵魂不再受肉体的阻碍,进行自由的想象,这是人醒着的时候做不到的。梦是一种虚幻的情境,梦,“让黑暗的幽灵,披上美丽的外装”,似乎是虚假的,却应当是本真的状态。

我是不常有梦的人,过后印象异常深刻或还能记得的梦仅有几次。一次是少年时的脱体经验,那是一日的夜晚,迷蒙中顿觉眼前一黑,感觉一个很轻的我瞬间从躯体剥离出来,飘摇着上升、游走,同时感到身体的颤栗和一种巨大的恐惧慑住了我。那状态只是瞬间,当我睁开眼,脊背还有发凉的感觉。这次被我称作梦境的可感记忆,让我对人究竟有没有与肉体相分离的灵魂的疑问,总持疑惑不定的态度。博尔赫斯曾对恶梦有过“超自然”的想象,有过“恶梦就是地狱的缝隙”,“恶梦之中我们正好处于地狱之中”的疑问。自然,面对如此离奇的一切,答案也只能是怀疑和可能。

我还有过比较实在的梦,譬如憋了一泡尿到处找不到厕所,最后在一棵大树下正准备排泄的时候而猛然惊醒,致使不该尿床的年龄没有尿床。还有梦中被人追赶,想逃跑却怎么也跑不动的事;以及突然坠崖,骇然惊醒的梦境。前几天我曾梦见一组花瓣形的物体,如同悉尼歌剧院的造型,在离我不远处一蹦一蹦地向前移动,感觉里像一群鸡雏,当时我想跨上前去看一看,但腿无论如何也抬不起来。这几次梦境,醒来后发现不是腿被压得发麻,便是双手压在胸膛,感到呼吸不畅。看来,这样的梦与身体和神经状态有关。由此,我更相信梦和人的生理、状态密切相连,精神脆弱者和神经不大健康的人多梦,也是事实。

博尔赫斯认为梦是一种虚构的作品。奥地利诗人瓦尔特则认为“是我梦见人生,还是人生是一场梦”,他也不能肯定。莎士比亚却说“我们与梦乃是同一材料所构成”。诗人对梦的理解和考察其实都没有结论,是将创造与梦视为一体的。最直接的证明是柯尔律治创作他最着名的作品《忽必烈汗》,时为1797年夏季某日,柯尔律治服用镇痛剂后阅读《帕切斯游记》,读到“忽必烈汗下令在此兴建皇宫和豪华御苑”等语时昏昏睡去,梦中得诗不下二三百行,醒来追录时,为来客所扰,只记下了五十四行。而此诗读来确如梦幻,似乎完全没有意义,只是美好形象和音响杂乱无章的堆砌。但是在柯尔律治的诗作中,再没有一首能比它更富于幻想性。从诗是再造的幻象这一本质着眼,诗与梦具有同一性,而“人生如梦”这一说法,是将梦境与醒境等同的,如果说无论是醒着,睡着或做梦,我们的思维活动不存在什么差异,从这一点着眼,梦境与醒境自然不存在差异了。

不过,说起来梦毕竟是梦,现实毕竟是现实,从情境看,是两回事。说梦是对现实的一种逃避,但现实是避不开的。只不过,我希望人能多做好梦,少做或不做噩梦。尽管,那被眼皮隔开的梦境和醒境之间,并不都是美好的。

我想起了屠格涅夫的《梦--相逢》:一小团轻云薄雾幻化成的女人,那么美丽、可爱,让其因快乐、期待而战栗。女人用她的唇在笑,星眸闪动,对屠格涅夫说:“站起来,上我这儿来。”面对如此的幻美与渴望,却可望而不可及,屠格涅夫石头一样不能动弹,不能言语,躺在自己坟墓的石板上……

我真想走进他的梦里,把屠格涅夫扶起来!

魅力

魅力,是指很能吸引人的力量。魅字从鬼,《说文》称魅为“老精物也”,本义为传说中的精怪。为精为怪,自然不同寻常,大抵能差神使鬼,让人想起《聊斋》中的孤魂狐女。那情境,也让我想起第一次滑雪,躯体一旦腾空,顿时身不由己,于是乎干脆让四肢松散,眼睛一闭,暗叹一声“随他去吧”--把自己整个送给了莫名其妙。

或许,所谓魅力,就是这种让人无可奈何的情境,一种磁力,暗暗的浸润,无形的束缚,心仪、出神的状态。一些事物的魅力,存在于莫测的心理悬搁之中,呈现一种瞬息万变的可能;魅力,是精神趋向,是种种令灵魂生痒的骚动。

人的魅力或天生丽质,妩媚温婉;或粗犷蛮野,英俊潇洒;或满面沧桑的成熟;或直言快语的泼辣;或独立不羁的人格;或真与善的挚爱……而艺术的魅力大抵是审美的愉悦和沉迷;风景的魅力在于陌生、新奇和意外。

事物的魅力,常源于神秘感,有如海市蜃楼,可望而不可即、若隐若现,扑朔迷离,无法穷其奥妙。这种“失真”有着独特的吸引力,往往是模糊优于清晰,陌生胜于熟知,这使我想到婚恋,两小无猜,“郎骑竹马来”者少,一见钟情、浪漫邂逅者多;过分熟识反倒成了情感的阻碍,而第一面,那陌生、美好的感觉常常成为爱情的决定性因素,难怪卡瓦菲斯会说“一只蜡烛已经足够/今夜屋里/光不能过多”,“在这沉思冥想中我将组织视力/召唤阴影,爱情的阴影”了。而一个女人总在夜晚与情人幽会,喜欢的是那种朦胧的情调,爱的是那夜晚的月亮,也就不足为奇了。

说魅力的产生在于生动,恐怕也有其道理。眸子的灵动、油润光亮称之为有神采;对于孩子,手牵一只蹦蹦跳跳的麻雀,比起他所有的玩具来更让其兴奋;猎人搜寻一只活物,一只能躲避他搜索、逃过他的追踪、抗御他进犯的活野兽,正如休谟所说,这种追猎,激发了心灵的每一种激情、动员起全身的每一部分,因而他感到了最大的惬意。钓鱼者的兴奋点在鱼离开水面、甩尾挣脱的刹那,许多钓鱼成瘾的人是不吃鱼的。看来,这类活动的吸引力如同跳舞,其魅力在于活动本身,虽有脚的腾挪,却不是为了从甲地走到乙地。

对于风景的领略,有山无水的地方恐怕不会有太大的吸引力,而有水无波,也不会有太多的兴味。年初去云台山风景区,登茱萸峰,只见树而不见林,只见石而不见山,登得腿软筋麻,颇感乏味。山是需要远看的,其动人处在于不同的形态、波动的线条所构成的动感。水则不同了,当日下午游温盘峪,于大裂谷中逶迤穿行,真个是山不转水转,流水淙淙,不绝于耳,且三步一瀑,五步一潭,迸溅的激越,碧透的深沉,只觉心旷神怡,上午登山的疲惫竟被一扫而光。这让我想到,有山有水才有风景,才有情致,才有不可穷尽的魅惑。

可面对魅力和诱惑,是需要加以鉴别的。海里最漂亮的鱼,山中最艳丽的蘑菌、罂粟、鹤顶红之类,越漂亮的东西越毒。或许,大自然拒绝过于贪婪的占有,告诫人们:最美丽的往往也是最有害的。

焚书与焚心

当秦始皇灭了六国,将齐、楚、燕、韩、赵、魏的兵戈剑戟,连同朱亥的锤、鲁仲连的箭、荆轲的匕首一起,铸成12尊巨伟的铜人,随之,又一把火焚烧了无数经册典籍,似乎诸子百家都随着一场大火灰飞烟灭,中国的历史,也只能从“始皇”开始了。可世上谁能抹去时间呢?任何“从我开始”来重写历史的想法未免狂妄得可笑。望着书柜上那套典雅、庄重的《诸子集成》,以及《诗经》、《楚辞》,该是劫后的千百次余生了。且不说书籍无法烧绝,即使全部皆付之一炬,一个民族深入骨髓、血液与大脑的文化也是无法焚毁的。如果说,文字只是语言的替代,若不摧毁每个人的头颅,封不住每一张嘴,纵然书焚烧得再彻底,知识也不会灭绝。远古只靠口头流传的史诗保留至今,便是证明。

于此,我想起了霍桑所描述的故事《地球燔祭》。这部寓言预计,人类在将来的某一天,会对越来越纷繁的历史堆积感到厌倦,最终决定毁掉一切。文中的时间是一个傍晚,地域则是美洲西部某处一片广阔的土地,人们纷纷从邻近或地球的边远处集聚于此。于是,一堆烈焰从人群中燃起来了。人们烧掉了所有的家谱、勋章,法令、证书,徽章;所有的皇冠、冠带,帝王的紫袍、华盖、御座;所有的酒、咖啡、茶,全部的香烟全部的情书;所有的大炮、刀剑、旗帜、战鼓;所有的刑具、断头台、绞刑架;全部金银、钱币、财产契约;各种宪法、命令;各种书籍,法冠、法衣以及《圣经》、圣书。霍桑看着这一切,感到又惊讶又好笑。一个神态沉思的人告诉他,他既不应当高兴,也不必悲伤,因为巨大的火柱烧掉的是可以毁掉的东西。另一位观众--魔鬼发表见解说:燔祭的主持人忘了往火里丢一样根本的东西--人的心脏,这是一切罪恶的根源。他们只是烧掉一些形式的东西……

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了呢?是“人类天生堕落”,还是叔本华所言:历史只是万花筒,筒里图像千变万化,但里面的玻璃碎片却没有发生变化?

今天大抵是没人焚书了,即使书籍需销毁,也只是将其重新化成纸浆。据称书籍出版发行行业,其高额利润仅次于烟和酒,那就无怪乎书城大肆建造,书市频频举办,盗版的书商猖獗以及街头巷尾的书摊绵延不绝了。被金钱的欲火所焚烧的贪婪的心脏惟利是图,一些精神垃圾充斥市场且屡禁不止颇使人忧虑。就书而言,被博尔赫斯称为“可入脑”的书,即一些有价值、有精神品位的书自然出版了不少,可畅销书,却多是常被抛于脑后的文化消费品,和“心”是没多少关系的。

与消费文化泛滥所对应的,则是近几亿的文盲、半文盲;以及城市里那么多“无脑的脸”,虽然漂亮、英俊,却是没有灵魂的肉体。

焚书是可怕的,可面对庞多的书籍不瞄一眼,被物质欲望所焚烧的心脏或许更为可怕。

同类推荐
  • 柏林童年

    柏林童年

    《柏林童年》是德国著名学者、思想家本雅明重新审视自己童年时代生活的散文集。1900年前后,作者经历的柏林都市生活景象,那天马行空般的记忆碎片,插图般美丽的画面感,如散落一地的珍珠,在暗夜里闪烁着动人的光芒。西方评论家将其誉为“我们时代优美的散文创作之一”。
  • 继续走,继续失去的青春

    继续走,继续失去的青春

    有一颗过分文艺的老灵魂,却梦想有一张青春不老的脸。曾在豆瓣网和时光网写作,多篇影评在网络备受好评,获得万千推荐率,形成个人独特创作风格,并逐渐被读者喜爱与支持,积累了一定的知名度。另有个人博客,日记以生活散文、情感随笔居多,点击率曾一度跃居网易博客排行榜前列。现为《东方风情》影评专栏作家。近年来,多篇作品发表于《女友》《读者》《南腔北调》《矢量年华》等国内一线杂志。
  • 成年人的童话

    成年人的童话

    书中以报告文学的形式,收录了陈祖芬大量的作品,这些作品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文笔生动亲和,具有较强的可读性。书中除收录了文字作品外,还配有大量生动风趣插图,画面简洁,寓意深刻。 本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融理论性、知识性及可读性为一体,它不仅适合小朋友的阅读,同时对成年人来说也颇值得一读。
  • 逍遥集

    逍遥集

    一个凡夫俗子闯进诗的殿堂,被那斑斓夺目的光芒刺得眼花缭乱,被古人慷慨的高歌、激愤的呐喊、委婉的吟唱和坦荡的宣泄所感染,于是喜欢上古典诗词。开始学古体诗词,写古体诗词,以为它精炼含蓄,是叙事抒情绝好的方式。用诗词来抒发一时的感受。有感则吟,临景则歌。
  • 国学小书院——唐诗鉴赏

    国学小书院——唐诗鉴赏

    本书采录唐、五代139位作家的诗歌作品326首,其中五代作家3人,作品3首。本书中作家的排列,先以其主要活动年代归某一历史朝代。在同一朝代中,以生年先后为序。生年无考者,则以其主要活动年代量情插入。同一作家的作品收录两篇以上者,尽可能按有关总集或个人别集的顺序排列。无名氏的作品则依其在有关总集中的位置加以处理。本书每一篇作品均在时代及作者前列出两个字的概括话,用以概括所写内容,另有内容、特色、注释、赏的等栏目。对典故和难懂的字句,一部分在注释栏目中加以解释,另一部分随文串解;以赏析为重点,一作品一赏析。
热门推荐
  • 努力赚钱好好学习

    努力赚钱好好学习

    每天都在重复做试卷就算了,毕竟是个有钱赚的活。可是每天总是重复奇奇怪怪的事,是什么鬼。——这是女主顾浅潜内心咆哮。第一次被陷害偷钱,第二次还是被陷害,都说了不是自己,这些人就是没有长脑子,什么都可以和她挂钩。还有每次都被逼着看班主任惨状是个什么鬼,顾浅潜表示我不想看,内心毫无波澜。对了,还有那个叫程凉的男神对谁都温柔,怎么就偏偏很嫌弃自己。“啊啊啊啊啊啊”顾浅潜觉得别人重生开挂,自己重生要疯。
  • 游戏从噩梦开始

    游戏从噩梦开始

    有没有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看见过一些别人看不见的东西过?有没有明明是第一次去一个地方,却总感觉十分熟悉,好像在哪见过一样?有没有明明记得特别深刻的梦却醒来只记得做了梦却一点内容记不得?又是否在某些特殊的地方,感觉自己内心惶恐肾上腺激素急飚?这些经历吴郁都有过,开始的时候他以为只是错觉,直至一次睡梦中醒来,他对世界的认知都变了
  • 斩龙光之始

    斩龙光之始

    希望每一本作品都不辜负你们的期望,支持正版,就在阅文!
  • 钻石与灰烬

    钻石与灰烬

    长久以来,我以为,只要遵循轨迹按部就班滑行,生命这一趟列车,就会缓缓的驰向预设的终点。殊不知,生命无法预设,欢喜悲伤,心酸荣辱,你遇见的美好与痛苦,由不得你来调配比例。《钻石与灰烬》是青年新锐作家林培源继《第三条河岸》之后的第二部短篇小说集。
  • 我们要走出这个怪圈

    我们要走出这个怪圈

    为什么会一直轮回在爷爷辈的怪圈之中?还不是因为人性的贪婪摆好你的三观好好报警一切就那么简单
  • 一五高中

    一五高中

    讲述的是男主王小艺的高中生活,从他步入高中的大门那一刻,他就注定不凡。
  • 重生之金融女王

    重生之金融女王

    丈夫的暴虐、父亲的伪善压得她几欲窒息。为夺回亲子、拯救母亲,她努力拼搏,却被诊出的绝症轻易毁去。上天待她终是不薄的,再睁眼,她回到了充满希望的十岁。既然,让我重生,那么……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晗着眼泪等着鹿

    晗着眼泪等着鹿

    校园爱情,夏煦和好闺蜜方玉亭开学第一天就碰见了新星鹿晗,竟然鹿晗还对他们说话!之后会有怎样扑朔迷离的剧情呢?敬请期待《晗着眼泪等着鹿》为您讲述夏煦和鹿晗的故事吧!
  • 阿穹之千机引

    阿穹之千机引

    身患腿疾的万妖谷谷主阿穹公子生性冷漠,却相貌妖娆,是轩龙帝国公认的美男,传闻中他杀伐果断,财可敌国,只要万妖谷出手就可以改变一个国家的局势,虽然只是刚刚现身江湖五年时间,却井然是江湖中炙手可热的高手,人人都怕他,但奇怪的是他重来不插手帝国之是,没有人知道他在五年前是干什么的......除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