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912900000019

第19章 花非花(9)

说灵魂是精神的居所,因而吸烟不能说和精神没有关系。但吸烟更多的是与感性相关,与理性的精神关系不大。对此,惠特曼的诗句似可类比--“逻辑和说教决不会使人相信,/夜晚的潮湿更深地浸入我的灵魂。”我想潮湿如此,烟的热辣亦如此。

吸烟的快乐,大抵是一种感官所感受到的快感与享乐,和哲学的认知与艺术的审美不是一回事。譬如辛苦劳作,或长途跋涉之后,腰酸腿乏,稍事休息,点一枝烟吸上几口,那种惬意,主要是身体带来的惬意;另如酒足饭饱之后,棋枰落子之时,抑或孤灯照夜,独语听琴,焚烟也是闲散之境,虽有孤寂感,也是易感的情绪氛围。

至于亲朋相聚,胡聊神侃,点枝烟边吸边谈,为的也是消闲解闷;即使所谓为人生艺术,言化石、古董之雅,烟雾腾腾中似乎也充满了尖利狂放的思想;或在书房写作,一手执笔,一手擎烟,吸烟便是很精神化的事了;可在我看来,那烟也是一种点缀,如同魏晋清谈时手中的拂帚,为的是驱赶蝇虫,只利于清谈;烟枝在手虽怡然自得,烟既不开口也无法参与写作。烟本身不会产生什么思想,凝聚、体现什么精神,烟只是一种道具。说烟斗从哲学家的口中引出智慧,也封闭愚拙者的口,使他缄然;其关键还在于吸烟者是哲学家还是愚拙者。叔本华称生命就是一团欲望,说欲望不满足便痛苦,满足便无聊,人生就是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或许,烟可视之为这摇摆之中的舟桨,和人的欲望有关。

将吸烟道德化,认为吸烟者的道德较高于不吸烟者,也是文人的一种调侃,当不得真的;不然,要提高一个民族的道德素质,扼制犯罪,只需男人多吸烟斗,女人不离“摩尔”便可奏效,这显然是在开玩笑。说口含烟斗者“大都较为和蔼、较为恳切、较为坦白”,可世上有慈眉善目的吸烟者,也有烟雾后邪恶、放浪的面孔,人的善恶和吸烟关系不大;也有“口含烟斗的人都是快乐的”,“吸管烟的人从不同自己的太太吵嘴”之说,那恐怕是人在闲逸时才想到吸烟,自然心平气和;至于吸烟者不吵嘴,恐怕只能说人吵架时不吸烟,因为嘴已被占用;何况处于不同情绪时,人都吸烟,烟在吞吐之间,既吸纳快乐,也有倾吐忧郁的宣泄。

吸烟就是吸烟,甚至将人的一切都视为性事延伸的弗洛伊德也说过:有时候一枝香烟就是一枝香烟,而不能看成是生殖器。吸烟有了瘾,嗜烟成癖,起作用的也是烟内的毒素,说穿了,吸烟就是吸点儿毒,虽然香烟和其他毒品不尽相同。吸烟一旦上了瘾,是不大容易戒的,或许吸烟也是人性中的弱点之一吧。吸烟而不能自拔,堕入欲望之中的人其性格较为较弱,心硬不下来、狠不下来,虽做不了多少好事,恐也干不了太大的坏事。有人开玩笑说,我这个人连烟都能戒,还有什么事干不出来!正如袁宏道所言:“世上语言无味面目可憎之人皆无癖之人”,而巴尔扎克说得更为直接:“一个毫无癖好的人简直是魔鬼!”

可人为什么会染上吸烟的嗜好?是享乐意识?还是内忧外患所致?看那些烟民,吸烟成瘾的人无论男女,大都满面沧桑,似乎烟的后面都藏着难言之隐,无助的孤苦,于是便和烟嘴对嘴地倾吐个没完。

不知道别人是怎么学会吸烟的,我抽第一枝烟时纯粹是好奇,继而礼尚往来,相互递烟而渐入此道。我猜想,吸烟源于潜意识中的玩火欲望、破坏欲望。幼小的孩子会用手去捉太阳的光斑;家长越不让孩子玩火柴,孩子越要偷偷地用火烧点儿什么,甚至一根一根地划火柴,以此取乐。而早已是成人的我,常常无意识地玩弄打火机,不断地打燃、熄灭,我也想不清自己为了什么。人将烟叶收拢,破碎,并在一枝枝烟中弥合,再用火一段段地把它烧毁,将烟气吸入肺腑,既有身体的快感,或许也有无伤大雅的,对规范小小破坏的满足。

如果说烟草与精神有关,其最早该与虚拟的神话有关。烟草这种产于美洲可燃烧的芳香植物,史前社会的美洲人便将其作为祭祀太阳神的祭品。早年的印第安人曾把吸烟当成一种信仰,而非嗜好,认为吸烟表示和平。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更重视烟草的实用功能,据说维也纳的市民曾把烟草泡在酒里,加入柠檬汁,喝后预防病疫;特别是抽烟、吸闻鼻烟,用以预防污秽的充满病毒的空气的污染。明代烟草传入中国后,传说能治塞疾,一斤烟叶竟能换一匹马。

可随后便是风行的一浪高过一浪的戒烟浪潮,英国曾将烟草税收增加到4000%,并将烟商处以烧死、向烟商口中灌注熔铅的极刑;俄国沙皇也曾颁布割鼻子或处死的禁烟令。

我相信吸烟有害健康,也不反对戒烟,但我不相信那种非白即黑、非此即彼的宣传。烟草对身体所起的作用,其因素大概也是复杂的,虽然吸烟者的肺癌发病率较高,但形形色色的与吸烟无关的癌变恐怕不比肺癌为少,我想身体病变的因素也极为复杂。传媒中也偶有吸烟有益的消息,如烟中的尼古丁能防止脑软化等等,也不妨姑妄听之。不过,烟可治病,倒也并非传言,在缺医少药的农村,生了针眼,在眼皮间夹一小块烟梗,那麦粒肿便会很快消失,看来,烟也有去火消毒之用。据我所知,吸烟者大都不生牙病,一位吸过烟的老者80余岁,仍旧牙坚齿皓,没有一颗动摇;而本人看近半百、牙齿仍坚硬如昨,从这一点看,吸烟者并非“无(齿)之徒”。我想,那大抵是以毒攻毒的缘故吧,将口腔的病菌杀死,防止“病从口入”,也未尝不利于身体健康。

近闻美国人舒·恩经研究发现,烟草是一种高蛋白食物源,认为烟叶是比鸡蛋、乳酪和牛奶还要好的蛋白源,经过加工提炼,除去尼古丁等毒素,制成纯蛋白,有可能成为一种宝贵的粮食作物。看来,人们对烟草的认识,尤其是烟草与人类关系的认识,还有待于探寻,还没有终结。

言及此,我也只能感叹自己的无耻,说点歪理,为烟辩护,其实也是深陷其中,无力自拔的无可奈何之词;我至今不敢学围棋、沾麻将,因为我知道,这些东西和吸烟一样,一旦上了瘾,一个意志薄弱的人,想摆脱就不那么容易了。

从“醉猿”说起

天然的酒,早在人类诞生之前便存在了。

当猿人在树枝间腾跃、栖息,并从树上采摘充饥的野果,在石坑中将果子堆集在一起,随着时间的推移,熟透的果子发酵、糜烂了。这不能再食用的果子化成了汁液,透出一种香甜且带着清香的气息,于是,这气味引逗着食欲,猿人便醉倒在这天然的蜜酒里。随之,或许是地震,抑或是火山爆发,将这些醉猿掩埋,5万年后,考古学家便发现了醉成各种姿态的醉猿的化石。

醉猿的化石,发现于江苏淮阴洪泽湖畔下草湾。诗人邹荻帆曾就此写下《醉猿》一诗。

最早的酒为果酒,而以粮食酿酒,大抵是远古从事农耕的氏族部落所发明,精确的年度和发明者恐怕已无法考据。最早的原始的粮食酒,为酒白。《说文》称:“酒白谓之馊。馊者,坏饭也。”

看来,酒的来源并不美妙,无非是果子腐烂,剩饭变质而不能食用,却成了酒。对此,我想起了阿赫玛托娃对诗的论断,她说,诗是从垃圾中产生的,而散文的来源也并不比诗好。我想,这种说法绝不是说诗和散文就是垃圾,艺术应当是陈腐、僵死中脱颖而出的精华,有如酒并不是腐败的果子和变质的剩饭一样。

事物,总是从偶然的发现而导致必然。从一种形态转化为另一种形态,实际上是一种质的变化。对于果子,只有“腐化”,才能“变质”,对于粟米,只有变“馊”,才产生酒白。陶瓷中“开片”的产生,开始只是烧制中火候掌握不好,致使瓷釉在火中龟裂,可出炉后人们发现这种遍体裂纹的瓷器别有韵味,随之掌握了这种瓷器特有的烧制规律,而有了“开片”。世界上带有开创性的事物,都是从“错误”中产生的,然而,这是陈规旧律中的“错误”,是诞生的一种生成性的新质,这“错误”便是一种相对的真理。

酒是浓烈,醇香的,可再好的酒,你在发酵池边走一遭,那种刺鼻的令人作呕的气味绝不是美妙的,发酵的糟糠之味,刚刚嗅过的人面对再好的酒也不想品饮。然而酒毕竟是菽稻之魂、果之魂、乳之魂,是精华,况且饮酒的人大可不必先去发酵池嗅过气味之后再饮。

记得10年前在遵义曾参观过董酒厂,并题赠诗一首。诗友发模告之那题诗尚挂在酒厂补壁,并寄来墨迹的照片一张。时过境迁,墨迹的照片不知放在哪里,我只记得诗的后两句:“莫道董酒无颜色,酿至清醇品自高。”便以此为此文作结吧。

水中的火

中国有句俗语叫“水火不相容”,因而发生火灾要用水扑灭。另有一句话叫“火大没湿柴”,也有句话叫“杯水车薪”,是说量和质的关系吧,但也说明了两者不相容的特征。可酒的出现,这水中的火,火中的水,却是水火相融为一的奇迹,在这里,水就是火,火就是水。

酒字从水。记得一位书法家曾送我一个“酒”字,三点水写成了三条波动弯曲的横线,而“酉”字则画成一尊陶罐的模样,如果浅显的理解,那“酒”,则是陶罐中倾出的水。然而这水,纳入口中,烫舌尖、割喉咙,一杯酒入肚,食道中如插入一根红的铁条,让人感到那种热辣,让肌肤颤栗。

在谈诗时,我常引用艾青“水的外形,却有火有的性格”这有关酒的诗行,来说明内容和形式的不可分。酒的内容和形式,绝非瓶子和酒这两种不同物质外在的组合。酒瓶非酒,因为瓶子既可以装酒,也可以装一切可以容纳的物质。

同类推荐
  • 狼孩之谜

    狼孩之谜

    关于“狼孩之谜”,千百年来曾有多少人努力破解,虽然有各种各样的说法,但一直没有一个合理、科学、准确、让人信服的答案和结论。自然文学作家、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志愿者联盟会员李良苏经多年的考察和研究,破解了“狼孩之谜”。
  • 转机

    转机

    本书是马天宇的首本图文随笔集,是他梳理出来的人生轨迹。本书内容包括工作、生活、旅行等方面,这些片段多少能折射出当下时代的细枝末节。这也是他记录下这些片段的初衷。
  • 胡竹峰作品:不知味集

    胡竹峰作品:不知味集

    本书为饮食随笔合集。从酸甜苦辣咸从容点染,品评阐发饮食茶文化冥想文字,不温不火,如《壶说》《空杯》《茶月令》《前夜之茶》,或白描或怀古或抒情,浅浅铺染,耐读,有味。
  • 初显实力:北京成功举办第十一届亚运会

    初显实力:北京成功举办第十一届亚运会

    本书分为积极筹备、加强保障、全民参与和成功举行四部分,内容包括北京成功获亚运会主办权、做好医疗食品卫生服务、中央领导关注亚运会筹备工作等。
  • 低于海平面:荷兰生活手记

    低于海平面:荷兰生活手记

    这是一本随笔集子,是一本作者的出国手记。作者跟随丈夫来到荷兰,用一个最平凡普通的中国人的眼睛看西方,从吃饭穿衣,点点滴滴中感受东西方的差异,经历了好奇、感叹、敬佩和反思,从中看到了差距,感受到了冲击,也不乏忧虑和感慨,同时也学会了如何敬重生命,珍爱生活。
热门推荐
  • 问灵天下

    问灵天下

    有一天醒来的话,会不会有人愿意记得我。如果带不走你的话,世界留给你做礼物可好。
  • 福尔摩斯探案集-马斯格雷夫典礼

    福尔摩斯探案集-马斯格雷夫典礼

    该系列小说收集了大量福尔摩斯探案的故事,本小说主要讲述了马斯格雷夫典礼这个案件。
  • 灵域封神记

    灵域封神记

    灵域浩瀚,无奇不有。万物枯荣,异族林立。万余年前,人族强势崛起,探索无尽荒古,除魔封神,称霸一方疆域!万余年间,人族逐渐分裂,各种族势力混乱,曾经的宝器被迫蒙尘,曾经的武道辉煌不再!外族亦虎视眈眈!还好如今有人族陆千霸气登场!本是天妒英才,谁知竟能破而后立!承逆天气运,一路高歌猛进,洗刷先辈耻辱。灭伪神!除凶邪!正道理!探索神秘未知世界,重振人族昔日辉煌!追寻武极巅峰大道!邀诸位道友一同见证!书友群:【灵域封神429389572】
  • 威行海上

    威行海上

    相传大明国开国之初,宰相刘伯温写成一本奇书,里面记载着他毕生研究出的改朝换代之术,在他死前将此书送到了海上一个不知名的小岛上。许多年后,当这个消息传遍整个大明国的时候,一个海上群雄逐鹿的时代来临了……
  • 樱花学院:吻安,恶魔殿下

    樱花学院:吻安,恶魔殿下

    一次宴会上的惊鸿一瞥,让她记住了少年的模样。再见到他时他是樱花的殿下,屡次出手替她解围,喜欢他,倾心与他……当她得知她只是别人的替身之时,建立的起来的城堡轰然倒塌……樱花学院与英伦高校,原本看起来友好贵族关系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美好……关系并不怎么友好的旁系家族明争暗斗——S国亲王殿下尚语的出现,带着漆黑的执事——眼角有一朵蔷薇花如血版绽放的黑衣少年——还有樱花学院泽夜殿下和风尚轩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使得他们关系破裂……
  • 重生之IQ皇后

    重生之IQ皇后

    这个皇后也叫黄依依,父亲是当朝宰相,门生遍布朝堂深受皇帝的忌惮。宰相特别疼爱自己的长女,甚至超过了自己的性命。所以皇帝娶了宰相的女儿做皇后制约宰相。但是皇帝不喜欢彪悍的黄依依但是又不得不装作很爱她的样子。而被宠坏的黄依依虽然很彪悍但是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心软。典型的刀子嘴豆腐心。嘴上说的很难听又不会真的去做,为此得罪了很多人,后宫中最不缺的就是恶毒的妇人,所以一不小心就被害身亡了。
  • 仙灵三千

    仙灵三千

    天地间万物生灵,如人类,虫蚁禽兽,树木花草莫不以群而居,以类而聚,繁衍孕育,各成一方世界。人有人国,虫有虫界……代代相传,绵延不息。人类修仙追求强大的力量和永生,虫蚁禽兽,树木花草也各有灵异之术成就非凡世界……
  • 办公室潜伏心理学

    办公室潜伏心理学

    职场遵循着优胜劣汰的丛林法则,适者生存。但是,职场战争毕竟没有硝烟,你最多丢的是饭碗而不是一条命。还有什么比生命更珍贵?从这个角度想,职场又怎么会是洪水猛兽呢。任何事物都有规律可循,职场也是一个佐证这条名言正确性的地方。那么职场的规律用什么破解呢?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前面说到的办公室潜伏心理学。办公室潜伏心理学,就是为你打开职场规律之门的钥匙。
  • 志仙道

    志仙道

    简简单单的故事,简简单单的修仙。这就是张大宝的故事,尽在《志仙道》中。支持作者,留个收藏,给个建议。拜谢拜谢
  • 赫梯狂妃战神

    赫梯狂妃战神

    神秘而雄伟的古老帝国,嗜血无情的王权争斗,危机四伏的阴谋杀戮,虎视眈眈的敌国入侵。西亚大陆,四国争霸、纷乱的战势将她一步步推向没有退路的历史舞台。皇城中的她,运筹帷幄,化险为夷笑谈间。战场上的她,骁勇善战,行军布阵弹指间。--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