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008500000005

第5章 韩信——“略不世出,国士无双”(1)

汉高祖刘邦曾在洛阳南宫指出,他能够坐拥汉室江山全凭三人之功,分别是张良、萧何与韩信。其中淮阴侯韩信“率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他一人便为刘邦扫平燕、赵、代、魏、齐五国,在楚汉之争中起了巨大的作用,可谓功冠三杰。同时,他也因用兵如神、功勋卓著而彪炳史册。但就是这样一位居功至伟的汉朝名将,仍无法避免“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命运,最终因意图谋反被害于长乐宫,他的死也成为西汉一大疑案。韩信为汉室立下大功,为何只落得功成身死的下场?他为什么会死于后宫之中?他果真怀有“谋反之心”吗?为什么说他“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少年落魄,忍辱负重

1.潦倒布衣,志与众异

韩信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军事家与战略家。他的一生颇为传奇,不仅作为将军策马帅兵、纵横沙场,还一人全任“王侯将相”职位。时人皆称颂其“功高无二,略不世出”。如此位尊名扬的淮阴侯,却有着十分落魄屈辱的少年时代。诗人李白曾将他这段失意的日子记入诗中:“韩信在淮阴,少年相欺凌。屈体若无骨,壮心有所凭。一遭龙颜君,叱咤从此兴。千金答漂母,万古共嗟称。”

韩信(约公元前231年-公元前196年),古淮阴(今江苏省淮安市)人。相传韩信祖上是战国时期韩国的贵族,他的祖父、父亲都死在抗秦的战争中,韩信幼时只得与母亲相依为命。由于家境贫困,韩信小小年纪便历经苦难,但他心怀大志,坚持刻苦读书并熟谙兵法。后来韩信的母亲不幸病亡,而家里已穷得无钱安葬母亲,但他一定要寻找又高又宽敞的坟地,“令其旁可置万家”,从这里便可看出韩信“虽为布衣时,其志与众异”。

母亡后,韩信既未能被推选为官吏,又没有经商的头脑,于是他的生活更加困窘,只好天天在邻里家混饭糊口以度日,人人见了他都十分厌恶。他一度“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时间久了,亭长的妻子自然对他很厌烦,于是她就提早了全家人吃饭的时间,有时候太早了,竟在床席子上用餐。这样韩信来的时候基本没有什么饭剩下,他的自尊心也被亭长的妻子用无言的方法伤害了。于是韩信愤怒地离开了,再也没有去过这位亭长的家。

2.漂母施食,立志图报

韩信流浪到淮阴城下,为果饥腹,他就跑到河边钓鱼。有一位在水中漂洗棉絮的老婆婆看到韩信饥饿的样子,心中不忍,便把自己带来的饭分给他吃。如此一连数十日,韩信都靠着这位漂母施舍的饭菜而活。韩信十分感激她。有一天他诚恳地说:“吾必有以重报母。”漂母听了却非常生气地说:“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韩信被漂母的话震动了,内心深感惭愧,于是他痛下决心,立志要做一番大事以回报漂母的恩德。

多年后,韩信果然功成名就,获封楚王。衣锦还乡的韩信,仍然牢记着自己在艰难困苦时从漂母那里得到的恩惠。他专门给当年的漂母送去黄金一千两,以兑现自己年轻时的承诺。成语“一饭千金”即来自这个故事。韩信深念旧恩,及至漂母辞世,他仍深感悲痛。相传他还曾亲率大军手兜泥土,将漂母墓垒得高大无比。

3.胯下受辱,以屈求伸

韩信能够成为大将,与他年少时受到的屈辱磨砺不无关系。一天,韩信身挂祖传宝剑,在淮阴城中闲逛,突然被一群恶少拦住去路。其中一个无赖的屠夫故意挡在他面前,轻蔑地侮辱他:“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看韩信并不理睬自己,他便接着挑衅道:“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说着便叉开两腿,摆出骑马蹲当的姿势。当众受到欺侮的韩信并未动怒,他“孰视之,俛出胯下,蒲伏”。得到满足的屠夫与围观的人们都哄笑着离去了,韩信也平静地起身离开,看上去似乎并没有把此事记在心上。这就是著名的“胯下之辱”。宋代文豪苏轼曾在《留侯论》中说“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韩信并非因胆怯而忍耐,他懂得大丈夫的勇气不是匹夫之勇,能够忍受屈辱也是一种内心的强大,关键是要能够以屈求伸、以辱求进。这一忍辱的经历对韩信性情的锤炼有重要的作用,使得他成长为一名沉着坚韧的名将。

韩信回乡后,对当年曾薄待他的人也进行了回报。他先是找到那位南昌亭长,送给他百钱,并教训他“为德不卒”。而后他找到那名带给自己“胯下之辱”的屠夫,出乎人们意料的是,韩信不仅没有对屠夫进行报复,还送给他许多银钱表示感谢,并封他为中尉。韩信告诉诸将说:“这是位壮士,当他侮辱我时,我难道不能杀了他吗?杀了他也不会扬名,所以就忍了下来,这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成也萧何,登坛拜将

1.萧何月下追韩信

马致远的《蟾宫曲》中有这样一句词:“韩信功兀的般证果,蒯通言那里是风魔?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说起来,韩信能够有机会手握帅印,施展旷世奇才于疆场,实在是多亏了萧何的慧眼识才和强力推荐。“萧何月下追韩信”也随着韩信的成功而成为千古美谈。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后,项羽叔侄也起兵反秦。胸怀安邦定国之志的韩信便投奔到项羽营中,做了一个小官,后来也只是官侍主更值宿卫的郎中。韩信曾多次向项羽出谋献策,却均未得到重视和采纳。他深感怀才不遇,便在项羽从咸阳返回彭城建都时,悄悄地离去,转而投奔了刘邦。

在汉营里,韩信做了管理仓库的小官,依然不被人所知。后来韩信因犯案被问斩,同案的十三人都已处斩,眼看就要轮到自己,他忽然举目仰视,冲着滕公夏侯婴喊道:“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夏侯婴听他的话很有壮志豪气,又看他相貌威武,不似一般之人,就放了他。同他交谈后,夏侯婴很欣赏他,便向汉王刘邦进言。汉王并不觉得韩信有什么特别之处,仍旧给了他一个管理粮饷的官职。韩信郁郁不得志,又生出逃离汉营的想法。

其实,身为汉相的萧何早就发现了韩信。他曾与韩信有过几次畅谈,也十分欣赏韩信。这时候恰逢刘邦刚被排挤到汉中,有许多将领都叛逃了,韩信也想随众将逃走。萧何听闻,来不及向刘邦报告便去追赶韩信。刘邦得知丞相都跑了,很生气,就好像失去左右手。过了一两天,萧何前来进见。刘邦质问萧何为何逃跑,萧何说他只是去追赶逃亡的韩信。刘邦骂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萧何答道:“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刘邦表示自己定要夺取天下。萧何说:“王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意思是说只有韩信才可帮他扫平江山。刘邦看在萧何的情面上同意让韩信为将,但萧何坚持要再加以重用,刘邦表示可以让他做为大将。于是刘邦想把韩信召来任命他。萧何说:“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刘邦依萧何所议,命人筑了一个高台,并沐浴更衣,戒荤戒酒。在选好的吉日,刘邦召集全体文武大臣举行了隆重的仪式,还亲自登台授印,拜韩信为大将。当时韩信只是一个普通的军中小官,而今一步坐上主将之位,军中将领都感到十分吃惊。

2.献策刘邦谋天下

韩信拜将后,刘邦想要考察一下萧何推荐的人才。一天,刘邦向韩信询问定国安邦的良策。韩信问道:“大王要东征,夺取天下,你的对手难道不正是项羽吗?敢问在勇悍仁强方面,大王能与项王相比吗?”刘邦沉默良久,承认自己不如项王。韩信见刘邦肯说实话,便再拜,赞同地说:“不仅大王,就连我也觉得您不如项王。可是我曾经事奉过项王,请让我谈谈项王的为人。项王一声怒喝,千人会吓碍胆战腿软,可是他不能放手任用贤将,这只就算匹夫之勇。项王待人恭敬慈爱,语言温和,人有疾病,同情落泪,把自己的饮食分给他们。可是部下有功时,他却不肯给予封赏,即使用手把官印的棱角都磨光滑了也舍不得给人家,这便是妇人之仁。项王虽然独霸天下而使诸侯称臣,可是却不居关中而都彭城。他又违背义帝的约定,只将自己的亲信和偏爱的人封为王,诸侯对此忿忿不平。诸侯见项王驱逐义帝于江南,也都回去驱逐他们原来的君王而自立为王了。凡是项羽军队经过的地方,无不遭蹂躏残害,所以天下人怨恨他,百姓只是在他的淫威下勉强屈服。项王在名义上虽为天下的领袖,实质上已失去民心,他的强大会很快变成衰弱的!现在大王若能反其道而行之,任用天下有才之人,并把天下的土地分封给功臣,何愁人心不归、敌人不灭?士兵们也都一心想打回老家去,您若率领他们回乡,何愁敌人不被打散?况且三秦的封王章邯、董翳、司马欣本为秦将,率领秦国弟子已有数年,战死和逃亡的人不计其数,又欺骗他们的部下和将领投降了项羽。在新安,项羽用欺诈的手段坑杀秦降卒二十余万人,唯独章邯、董翳、司马欣得脱,秦人对这三人恨之入骨。而今项羽以武力强封这三人为王,秦国百姓都不会拥戴他们。您入武关时,秋毫不犯,废除秦苛酷刑法,并与秦民约法三章,秦国百姓无不想拥戴您为王。根据当初诸侯的约定,大王理当在关中称王,关中百姓人尽皆知。可大王失掉应有的封爵而被安排在汉中做王,秦地百姓无不怨恨项王。现在大王起兵向东,攻三秦的属地,只要号令一声即可收服。”

刘邦听后甚感欣慰,后悔没有早发现韩信。于是他听从韩信的部署,准备东征以夺天下。

兵仙神帅,勋冠三杰

1.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韩信在统兵布阵上不仅有雄韬伟略,还能做到高瞻远瞩、深谋远虑,是少有的军事天才。他用兵如神,曾指挥过诸多经典战例,被后世奉为“兵仙”、“战神”,果如萧何所荐之语,是“国士无双”的将才。

公元前206年八月,刘邦决意挥师东进。此时项羽正进攻齐地(今山东大部)田荣,刘邦决定趁机出南郑(汉都,今陕西汉中市东),袭占关中(指函谷关以西地区),东向与项羽争天下,楚汉战争爆发。张良献上的计策与韩信不谋而合,都建议刘邦“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今陕西省宝鸡市)”。驻守关中的三秦王章邯、董翳和司马欣立足未稳,且兵力单薄。在三秦王松懈不备时,韩信一方面命樊哙、周勃、夏侯婴等将军率领少数人马,先去修复栈道,摆出要从栈道出击的姿态,以吸引敌军的注意力;一方面亲率军队从故道潜出,翻越秦岭,直取陈仓。雍王章邯见汉军正在督修栈道,心下窃笑:“300里栈道尽是悬崖峭壁,何年何月方能修成?”遂愈加懈怠,毫不设防。没过几日,士兵突然报告,陈仓已被汉军占领!章邯方知中了韩信之计,慌忙引军迎战,却被灌婴、周勃率领的先锋部队杀得落花流水,只能带着残兵逃至废丘(雍都,今陕西兴平东南)。章邯急忙派人向董翳和司马欣求救,可董、司马二人闻知章邯败逃,皆惊惧而不敢出兵。章邯孤立无援,几战下来,兵将伤亡严重,早已溃不能守。汉部兵士则归心似箭,众志成城,大军势如破竹,很快占领了关中大片土地。章邯兵败自杀,董翳和司马欣听到消息也都不战而降。汉军迅速夺取了三秦之地,对楚初战告捷。

2.潍水之战,断水塞流

公元前205年,三秦之地已平,汉王刘邦率领汉军出关,先后收服魏王豹、河南王申阳和韩王郑昌,塞王司马印降汉。随后又联合齐王田荣、赵王歇共同击楚。四月,汉军攻占彭城,不久后因骄兵轻敌被楚军大败,刘邦带领残部奋力拼杀才得以突出重围。韩信在关键时刻集合溃败之军与刘邦残军会师荥阳,并数次击败楚国追兵,有效地阻止了楚军的西进,为又军换来了喘息的时间。

屋漏偏逢连绵雨。刘邦兵败彭城的消息传出后,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又叛归项羽,已归附汉军的齐王田荣和赵王歇也与楚媾和。六月,魏王豹以探母病为由申请返回封邑,可回去后就立即封锁了河关(黄河渡口临晋关后改名蒲津关),叛汉降楚,汉军的退路亦被切断。部属接二连三的叛逃令刘邦担忧不已,尤其是据守在蒲阪(今山西永济西蒲洲镇)的魏王豹之军,时刻威胁着荥阳,刘邦为此寝食难安,他派郦生前去说降,也没有成功。

八月,刘邦任命韩信为左丞相率兵伐魏。蒲阪位于黄河东岸,同西岸的临晋相对,是易守难攻的险要之地,也是攻魏的必经之地。魏王豹在此布下重兵,以阻止汉军渡河。韩信率兵至临晋后,经过对地形的观察分析,心知不可强行渡河,同时心生一计。他故意在临晋多设疑兵,并将许多战船停靠在沿岸,摆出一副要渡河的阵势。同时,韩信另派精兵埋伏在夏阳,令士兵伐木造了许多木桶、木盆,用绳索相连代替船只,欲从此地渡河。魏王豹见汉军在临晋安扎营地,河岸又集结众多战船,便判定汉军必然会渡河,遂调集大部分兵力于蒲阪,加大防守力度。在夏阳的汉军乘木桶顺利渡河,出其不意地袭击了魏都安邑。魏王豹闻讯后大惊失色,慌忙调兵到安邑援救,可为时已晚,魏兵大败,魏王豹也被俘获,魏国遂平。战后,韩信将魏国地区改设为河东郡。

3.背水而战,不战降燕

汉军灭魏后,刘邦采纳韩信“北举燕、赵,东击齐,南绝楚之粮道,西与大王会于荥阳”的战略计划,准备对楚实施战略包围。刘邦在荥阳对楚正面作战,同时,他给韩信增兵3万,命其率军东进,开辟北方战场。韩信与张耳一起带兵东击赵王歇,北击代王陈余,活捉代相夏说,代国遂灭。

公元前205年九月,韩信、张耳大军乘胜东进击赵。赵王歇得到消息后,急命大将成安君陈余领兵20万,驻扎在太行山八隘口之一的井陉口(今河北获鹿西的土门关),占据有利地势,准备抗击汉军。井陉口位于太行山脉的第五陉,是联接代、赵的咽喉要道。赵国谋臣广武君李左车对陈余献策说:“我听说:‘千里运粮,士卒就有挨饿的危险;到吃饭时才去打柴做饭,军队就不会餐餐吃饱。’这井陉口谷深路窄,车不可并行,骑兵不可列队,汉军行程数百里,其粮草必落在后面,若您能暂拨给我三万奇兵,从小路截断汉军辎重粮草,您在这边深挖壕沟护营,加高兵营围墙而待,汉军则进退无路。我部又断绝了汉军的后路,荒野之地无食可掠,不出十日,汉军就会人疲马惫,受困而亡。到那时,韩信、张耳的头颅就可自献于您。希望您考虑采纳我的计谋,否则定被他俩擒获。”

可惜成安君陈余只是一介迂腐的书生,他不肯用奇谋诡计,反对道:“我本仁义之师,不尚诈谋。兵法上讲,十倍于敌人的兵力就包围它,一倍于敌人的兵力就与之交战。韩信虽号称数万人,其实不过数千人,远道来袭,士兵定然疲惫之极。我们若避而不击,诸侯一定会笑我们胆怯,这样我们随时会受到攻击。”于是,他没有采用李左车的计策。

同类推荐
  • 诸葛亮:神机妙算的传奇军师

    诸葛亮:神机妙算的传奇军师

    《诸葛亮:神机妙算的传奇军师》讲述了三次被仰慕千古的知遇传奇,半生被众口相传的悲壮历史,两篇辗转于无数仁人志士枕边的表文,一个象征着东方神秘智慧的荣耀姓氏。其内容包括成都,剪烛西窗、白帝,恨水东逝、泸水,攻心南向、祁山,挥羽北进等。
  • 松下用人之道

    松下用人之道

    组织固然重要,但相比之下,健全的硬体组织则更重要。有实力者兴起,无实力者消没,所以人也需要有真才实学,才能拥有实力。这是自由主义的好处,它能促使人们不断充实自己,培养实力。如果没有经营产品的实力,或不称职,就不得不败下阵来。那么公司要经营得当,应采取什么样的做法才能达到这个目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本书,一起阅读吧!
  • 震撼中国的100位英雄模范人物

    震撼中国的100位英雄模范人物

    这是一次对英雄事迹的重温,也是一次对烽火年代的回望。所有的重温和回望,都是因为在这些远去的英烈们的身上,深藏着我们民族不可失落的魂魄。阅读他们的故事,从中感受到生命的韧劲与执著;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心灵会得到无数次震撼与洗礼。
  • 人间锦书,雁字无回:中国历代女才子的红尘绝唱

    人间锦书,雁字无回:中国历代女才子的红尘绝唱

    女性诗人是一支傲然独立于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创作队伍,为古代文学史增添了一缕妩媚的色彩。本书遴选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卓有成就的58位女诗人,通过其各具风格的诗词作品,诉说人生的爱恨、欢喜与悲辛,展现古代社会女性世界里不为人知的爱恨情仇与动人故事。
  • 元史·人物传记选编

    元史·人物传记选编

    元朝是我国境内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蒙古族建立的封建王朝。蒙古族兴起于黑龙江上游额尔古纳河东部,后来逐渐散布到蒙古高原的广大地区。成吉思汗建国以前,蒙古人还没有文字,后来借用畏兀儿文写蒙古语,创制了畏兀儿字的蒙古文。到1260年,忽必烈又命国师八思巴用藏文创制“蒙古新字”,作为官定的蒙古文。因此蒙古建国前和建国后的一段历史,都是后来追述的,比较简略,也有错误。蒙古太宗(窝阔台)到宪宗(蒙哥)时期编成的史书《元朝秘史》,就是用畏兀儿字的蒙古文写成的。这部史书对了解十二至十三世纪上半期蒙古族历史有重要价值。
热门推荐
  • 七号战场

    七号战场

    新款游戏超能世界,将虚拟网络游戏现实化,主角四人走进超能世界中的英雄联盟分支世界,开始属于自己的游戏生涯卡特与盖伦的爱恋故事,红蓝buff大战,瓦罗兰大陆与域外天魔的位面作战...这些被大陆上的原住民称为‘天启之人’的游戏玩家将会遇到什么?可谁能跳出那个比天还要大的圈套?
  • 朱墙清梦校书缘

    朱墙清梦校书缘

    包衣出身的小宫女令颜从小对皇宫有着无尽的向往,为了逃避家中安排的亲事而和好友瑜亭结伴入宫,没想到这却是她用尽一生无尽宫斗的开端。究竟谁才是她的良人……
  • 快穿之历劫不成反被扑

    快穿之历劫不成反被扑

    “我欠他的,我得还回去。”无论多久,无论花费多长的时间去弥补。因对人间尚且存有一丝仁慈,无法更进一步,须受尽万般折磨方可斩破红尘得道成为真真正正无情无欲的尊者。然而他的步步算计,处心积虑在这场追逐中使她沦陷丢了心,搭上了自己的一切为她谋化了这场局,最后他成功了。
  • 基因变异之棘荒

    基因变异之棘荒

    无意间发现自己可以解析基因信息,开发自己基因的时候............
  • 伪穿书之做个敬业的反派

    伪穿书之做个敬业的反派

    沐九原作为魔界最有可能塑造完整魔身成为真正魔王的存在,脾气差,喜欢抢东西已经不足以形容她的恶劣行径,最后她甚至将魔爪伸向了天界的...
  • 再见寂寞的天堂

    再见寂寞的天堂

    一个朋友真实的故事,关于青春,关于爱情与死亡.
  • 冥王太子不好惹

    冥王太子不好惹

    我是冥界太子冥言溪,有些原因离家出走。不知道去哪里在我迷茫遇见我师父。。。师父跟我说言儿你已经十五岁了吧。应该下山锻炼自己,我开始在人间生活。无间遗弃婴儿看了一眼,不知道为什么那个女孩死活不放要跟我走。那个尹梦雪不要跑
  • 超器玩家

    超器玩家

    绵延不断的森罗大山的包围下,数百个城邦矗立在荒野之上。苏克手持半截黑木剑,注视着夕阳落下的地方。身旁一条叫大黄的黑色狗子不断催促:别看啦,我还要去找小美呢……
  • 许愿的心瓶

    许愿的心瓶

    我知道你不爱我,可是,我爱你!一次次的错过,终究铸成大错,可是,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心愿lovevish!
  • 明伦汇编官常典县令部

    明伦汇编官常典县令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