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245900000009

第9章 智者锋芒(9)

针对李四光和徐志摩发出的“结束闲话,结束废话”和“带住!”的呼吁,鲁迅一样不予响应。《我还不能“带住”》就是他的回答。鲁迅认为,“闲话……废话”问题,本来与自己没有关系,因为是周作人的“令兄”被“株连”迸来,自己还没有回应,却又倒被告知要“带住”,鲁迅自然是不愿接受的。对李四光,鲁迅的态度内然同对陈西滢有所不同。应当说,以李四光的专业和心性,他果真是不愿卷人太深,所以才在给徐志摩信的第二天赶紧再去信,要求把“闲话”一类的议论删去。但李四光曾是“教育界公理维持会”的成员,鲁迅的成见就在所难免。这个会曾在“女师大风潮”中发表过一封“致国立各校教职员联席会议函”,对鲁迅等支持学生运动的女师人部分教师恶意指贲,鲁迅所以说“我是李教授所早认为应当‘投畀豺虎’者之一”就是出于此。不过据我们现今看到的资料(《文学论文集及鲁迅珍藏有关北师大史料》,北师大出版社,1981年),李四光的名字其实并没有署在这份“致函”中。

鲁迅在文中向李四光声明或者解释的有两点,一是既然李是科学家,不愿打笔墨官司,所以就不提,本来也是因为要“回敬”他的朋友陈西滢,才把“兼差”的事说出来;二是兼差和薪水的事已经做过回答,不再重复。这等于告诉对方,自己并没有改变看法的打算。至此,李四光与鲁迅的笔墨交往就算画上了一个句号。从那以后双方没有再发生文墨上的关系。

杂文:精神的自卫

听说一位老杂文家已经声明,自己不再写“反腐”题材的杂文了。因为写了也没有人看,说了也不顶用。这话的确是肺腑之言。但杂文的作用究竟于所写的实事有多大彩响力,这实在不是杂文家能料想和左右的。从另一个方面讲,我以为这与我们对杂文的理解也有关系。

我们常听说杂文是“匕首投枪”,也常听到关于鲁迅杂文“战牛风格”的议论。于是就把杂文从文体到主题都作了限定,导致现今的杂文虽是正义十足,“政治正确”,却少了鲜活,没了个性,当离不开《焦点访谈》的百姓竟然对杂文不以为然的时候,该反思的就是杂文家自己了。

不错,鲁迅的杂文基调是战斗的,他跟黑暗斗争,跟恶势力、旧势力斗争,他的杂文的生命就是他的战斗性,而且是韧性的战斗。但我们一定要澄清的是,鲁迅的战斗是有所依托的,他不是空对空地议论时事,也不是把报纸上的新闻拿来做自己的素材,先转述人家的推述,再发表自己的议论,鲁迅是“实战家”。这个“实战家”是指,他自己就在战斗中,他不是为了文章而去战斗,而适为了战斗才做文章。鲁迅所处的时代可称是最动荡、最黑喑的历史时代,怛鲁迅的论敌,或者他笔下直接抨击的对象,却是一班“文人”、“学者”、“名流”、“教授”,是一些所谓的“公理”与“正义”代言人的“正人君子”。鲁迅不是荆轲,他不是想用自己的笔直接致军阀和反动政府于死地,他并不抱那样的奢望。他也不把标高定在那样的位置。他的战斗对象就在自己的身旁,从职业上讲,甚至都是自己的同类、同行。佰为什么我们仍然认为螯迅的杂文是匕首投枪呢?因为他是通过自己纠缠其中的事件、争论,为了自己精神的自卫而去战斗,映照出一个时代的脷影和社会的真相。这就保证了他的杂文,既有具体可感并关乎切身利益的切实感,又可以深入到社会时代的本质中挖掘原因。他同陈西滢的斗争,很多时候是为了一些“闲话”和个人私事争论,但从中又将那一时代的军阀统治、学生运动、文化思潮等做了真实的记录。假如鲁迅就是拿军阀做事例、摆道理,他的杂文还会有我们今天所感到的吸引力吗?鲁迅承认自己的杂文常常“执滞在几件小事情上”(《华盖集·题记》),但这丝毫不影响鲁迅杂文的战斗作用和社会意义,反而因其切实和尖锐更显生命力。

我们现今的杂文家,大多是书斋里的论客,电视机旁的评论员,报纸“杂闻”的归纳者。自己身上并无一点是非,不是“领导”,不在“官场”,能够骂“官僚”(鲁迅当过二十多年的教育部职员,还为“官僚”之名与陈西滢争论过);不是作家,不写小说,可以随意点评文坛(鲁迅可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先河者);不是商人,不做买卖,可以痛斥“奸商”的丑恶;不是歌星影星,可以非议“走穴”和“假唱”;不是建筑专家,可以谈工程质量;等等,等等,不一而足。纯粹的杂文家是什么都可以谈,什么都可以骂的,然而自己总是一身清,旁观别人发议论,能有多高明呢?杂文家坐拥书城自视清高,推窗出门就大谈世事,能有几分质感,几分亲切,几分“切肤之痛”呢?虽不必凡事亲历才能写,也不能总是没病说病,不痛自个儿“切肤”吧?

再说了,出事时自己不在场,相关者自己不认识,仅从媒体上得一点消息,就发一通高尚、清洁、义愤的议论,不要说力量,连真实性都是要打折扣的。鲁迅如果不是刘和珍的老师,如果他不是那样地熟悉她“始终微笑的和蔼的”音容,他能写出《记念刘和珍君》那样“情文并茂,感人最烈的伟大的抒情文”(许寿裳语)吗?

杂文家,首先应当在“杂务”中生存,为个人的独立、自己的个性而努力和斗争,才能再寻求更广大的意义。杂文,首先是一种精神的自卫。

采自新闻的杂文

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杂文和诗歌一起成为当下公众最不苒欢的两种文体。诗歌和小品文曾是五四时期新文学革命的两支急先锋。第一部白话诗集是胡适的《尝试集》,而小品文的成就,在当时的鲁迅看来,甚至比小说、诗歌还要高。90年代的诗歌问题成堆,杂文创作却队伍庞大,方兴末艾,针砭时弊者也绝不在少数,为什么读者却冷漠以对呢?翻读一些杂文代表作家的文章后,好像找到了部分答案。当下的杂文,议论未见新鲜泼辣,取材又多是来自新闻媒体的报道。许多都是新闻报道的副产品,事件复述之后加一点儿文化人的感叹,如此而已。

在一册以发表杂文为主的杂志里,读到一位作家的两篇杂文,都是对时事的议论,其中举到的事件,包括福建、河北、安叹等南北各地。所举事件都曾从电视、报纸上面听闻过,而。从文章来看,作者获得信息的渠道和我们一样,也是不出门便知天下事,没有一一点儿亲历的成分。在举完事例之后,来一点儿聪明、机智的议论,一篇不无精彩之处的杂文也就到了收笔的时候。如此作文,每期《焦点访谈》之后,都可以写成一篇“新闻背景分析”式的文章,杂文的“匕首投枪”作用,完成了大半。杂文没有事件的发现,而只有议论的支点,这是一种缺少风骨的行为,遭读者冷遇并不意外。

由此想到了鲁迅,强调鲁迅杂文的匕首投枪作用,更应当体会鲁迅杂文的灵魂,这就是思想的发现与情感的投人。鲁迅杂文凡写事件多厉亲自参与的事实说明一点,杂文灵魂的有无在于写作者与人事之间的距离。鲁迅因各种笔墨官司引发出来的论战文章不必多说,近年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与文章汇编不在少数。即如名篇《记念刘和珍君》这样的文章,正是鲁迅同刘和珍有着师生之谊,对她“能够不为势利所屈,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却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的反差和她“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的情态有着深刻印象,所以才有对她突然惨遭杀害的震惊与悲愤。《记念刘和珍君》的抒悄笔调正是基于鲁迅对自己学生的深爱,而非一般的对事件的议论。整个鲁迅杂文的写作根源,就是因为他要将自己“所遇到的,所想到的,所要说的,一任它怎样浅薄,怎样偏激,有时便都用笔写了下来”。鲁迅强调自己不求写出人生真谛和宇宙奥义,“那时无非借此来释愤抒情,现在更不想和谁去抢夺所谓公理或正义。”(《华盖集续编一小引》)

如果我们承认感情的投人与人事的亲历常常是鲁迅杂文的基础,我们就会对时下的杂文文风有一点儿不同认识,这就是在杂文写作资源上与鲁迅已经产生了很大距离。报纸电视的新闻时有发人深省之处,且凡恶性事件的报道,记者的态度与评价也都十分明了,杂文借题发挥一番,常是把同类新闻消息罗列到一起,引经据典地谈一点儿似有文化,实无多少生气的感慨,比起我们看电视报纸得到的信息,小会更多。而巨作者依照新闻来写人记事,对事件的体会及情感的投人必然远远不够,即如鲁迅小识刘和珍而只谈被枪杀事件,味道上就会大有不同。鲁迅对自己的杂文更强调“悲愤抒情”而不是“公理”、“正义”,正是他杂文的生命所在。当下杂文略显不痛不痒、大而无当,时时处处都着眼于公理、正义的论述,而忘记了感情投入的做法,是其本身不无激烈之处,事实上却不被人十分看重的主要原因。这种在书斋里“剪报”式的杂文写作方法,用二手材料代替活生生的质感的文风,使杂文的艺术创造性及美感大打折扣。

新闻媒体的报道公开传播,老百姓知道的不比杂文家少,情感态度也未必都得杂文家纠正。杂文家实在应该到生活里去寻找真正属于自己的鲜活的写作资源,并参与到日益丰富的现实生活中,才能摆脱目前这种沉闷的风气和高高在上的姿态,为杂文创作注人新鲜的生命活力。

采自新闻的杂文,道听途说后的议论,可以休矣。

智淫双全--也谈朱大可的鲁迅批判

中国批评界一直在寻找一位“智勇双全”的精神领袖,一位集批评智慧,发现眼光和优雅语言于一身的批评家。朱大可差点成为这样的人物,今年某时,在北方政治都城北京,一群组合特别的批评家和作家,为朱大可开了一次“专家论证会”,把朱大可的批评风格推崇到了一个相当高的位置。而朱大可本人,从会议的报道材料看,似乎也笑纳了所有这些赞誉。然而,一个锐气十足,敢于横扫一切的批评家,笑容可掬地满足于“一个个伸出拇指把你夸”的喜气之中,这想象中的情景让人顿生失望之情。

借友人的指点,有幸从网上读到了朱大可专论昝迅的奇文。这是一篇刻意显示智慧色彩,把语言的装饰感和句法的独特性放到突出位置的文章。我承认,我还是有些喜欢朱大可的文章,但又不能接受他文章中的许多观点。这两者之间的分离甚至是朱大可本人都有可能意识到的。这很值得研究。又见到有方舟子者以“淫者见淫”回应了朱大可的智慧。“世纪末的鲁迅批判”,将会使鲁迅复活,然而却会让我们看到一个面目不清,惊魂未定的鲁迅。

去年上半年,我曾为某出版社的系列丛书写了一本有关鲁迅与陈西滢论战的小书。整个写作过程的思维以及成书后的自我阅评,都让我产生种并不美妙的感觉十多年来,对鲁迅的认识早已局限在文学史和老一辈鲁学专家划定的范围里,无论是关于鲁迅的什么作品,哪一阶段的思想,也不论是鲁迅和哪个论敌的论争,一个基本的结论其实早已在那里等着自己,你就带着“材料”往里钻就可以了。这种不由自主的过程是一种心理惯性,也是一种精神惰性。除了个别的细节和事件,总体思路其实还是囿于一种事先已经根深蒂固的理论框架中,并不能让自己满意,也很难从根本上突破。近两年来,关于鲁迅的各种声音甚嚣尘上,鲁迅研究多少年积累的成果,在这时暴露出它脆弱、僵硬、缺少诗性的一面,面对“断裂”者们声称鲁迅是块“老石头”的极端,王朔也要重评鲁迅的“无畏”,鲁迅专家们的反击似乎缺少力度。掉书袋,无味地重复论点,简单地不屑,使鲁迅的形象再次变得模糊不清。

朱大可不是王朔,王朔只能以一个高级读者的身份,讲述一下自己对鲁迅小说和杂文的读后感。观点极端一方面是因为文风上的“特权”使然,另一方面也是“无知”的结果。朱大可则可以对旧材料进行新的处理,以学理面目出现。他能从刘和珍那里读出鲁迅的最爱,并推断出许广平是刘的替代的“发现”,他也能从萧红那里看出鲁迅的温情,把论文的情色主题再一次推向高潮。他从鲁迅的杂文里见出“复仇”主题,并只通过一篇不足千字的“遗言”(即杂文《死》,朱命名为“鲁七条”),把鲁迅描述成一个令人生畏的“仇恨政治学”的创始者。朱大可漂亮的文风遮蔽了他一意孤行的立论,为了显示自己的发现才能,他的文章四处弥散着一股诱人的怪味,在他的笔下,《两地书》成了不温不火的应景“作业”;《记念刘和珍君》的惊世奇文,原来也可做弗洛伊德式的“分析”材料;上万人的送葬队伍是各怀心思的可怕人群;即使在有关内山书店是否是“情报机关”这一点上,朱大可虽然是在论述上海是制造谣言的场所的基础上提及,自己却模棱两可地留有余地,并不表明这是纯属造谣的说法。

与鲁迅相比,上海也许更为朱大可熟悉。他在引证材料上的偏颇和错谬令人怀疑他作为批评家的基本资格。他对上海的“肉感”描述倒显得动情而到位。当然,这种印象并不排除由于我们对上海的不熟悉而产生的好奇,朱大可的语言极具诱感。反之也可以说,对并不熟悉鲁迅的人们来说,朱大可的奇文很可能会让他们产生见到了“真正”鲁迅的幻觉。朱大可是个涂色的高手,阴暗的鲁迅被“坚如磐石”的仇恨掏空。“肉感”的上海突现出因情色不能“满足”而失却“爱语”的鲁迅。批评的锋芒变成了对“意淫”主题的发现,对文化争端的评价变成了有关“复仇”主题的阐释。

由于朱大可总是以奇思异想为人偏爱,又因语言华丽,文风艳美,文气高贵而为人赏识,当他自己对此开始“自觉”以后,就会暴露出浓妆艳抹的极端和稍显造作的浮华。更要命的是,为了这些外表的涂饰,他放弃了一个学者最基本的操守,随意操纵学术资料,无视历史事实的基本尊严,方舟子想告诉朱大可鲁许之爱的真相的做法其实纯属多余,朱大可不会对此没有认识,因为他首先就没有提供新的“证据”。他为了自己的立论,需要这样串接材料碎片。

剥去华丽的外衣,朱大可关于鲁迅的论点其实就是两条,鲁迅思想的主调是仇恨”,而且“主义”;鲁迅爱刘和珍而不得又倾心于萧红,许广平只逛替代。前者乏善可陈,后者过于惊世而艳俗。但朱文不失为一篇充满诱惑的艳美之文,剑走偏锋中仍然可以闪现机智的灵光。我不想“恶意”地理解朱大寸的鲁迅观,而更愿意理解为他是由十对自己智慧和文笔的过分自恋,才产生出这样的“奇文”。有人也许怀疑身在澳洲的朱大可手边并没有一套完整的《鲁迅全集》,其实,即使有,他也不会去认真爬梳。

同类推荐
  • 思想像花儿一样开放·智慧卷

    思想像花儿一样开放·智慧卷

    《青葱阅读系列-新概念语文阅读-思想像花儿一样开放(智慧卷)》,从自然景象、人间情怀、为善最乐、过往时光、生活感悟等方面延伸思想的触角,以精准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考所得,向读者传达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正能量,表达作者认真生活、不倦思索的生活态度。作者会引领着你,在哲理和现实的交错中发现和寻找,在繁杂和喧闹的混沌中冥想和追问。
  • 世界散文经典——东方卷2

    世界散文经典——东方卷2

    人类创造了文明和文化,人在文明和文化中生存,文明和文化同时制约着人。人是文化动物,去掉了人身上的文化,或者说人丧失了创造文明和文化的能力,人就不成其为人了。这是人唯一区别于动物的要着所在。
  • 在拇指上耕田

    在拇指上耕田

    本书收录了《不知不觉》、《狗性》、《剧作家》、《爱的迷失》、《感谢别离》、《家的召唤》、《进入灵魂》、《人生就是考试》等80余篇文章。
  • 一片扁扁的阳光

    一片扁扁的阳光

    由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南阳作家群新作丛书》包括《非斯》《白鱼儿》《第七个是灵魂》《蓝色寓言》等五个长篇小说,及《村子》《云上的日子》等十部散文。文坛老将行者的《非斯》再攀艺术高峰,带领读者在创世神话的奇境中,对宇宙和世界的存在作最根本的思考,试图在西方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建立桥梁。文坛常青树廖华歌的《村子》用爱去感知疼痛,解读村子永恒的语言。还有王俊义的《第七个是灵魂》、陈明远的《云上的日子》、池长生的《桐柏山寨》等大批佳作,也都受到读者的热烈好评。
  • 世界上最优美的亲情美文

    世界上最优美的亲情美文

    《世界上最优美的亲情美文》由鸿儒文轩主编,本书作家们以特有的直觉表达了我们在生活和生命中随时能感受到却无法表现的真实情感,他们将激情与柔情倾注于笔端,在有限的篇幅里,浓缩了无限的情感,使作品形成了独有的魅力,激发出人们强烈的阅读欲望。《世界上最优美的亲情美文》根据相应内容进行归类排列,形式新颖,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欣赏性和启迪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热门推荐
  • 把我的气运还给我

    把我的气运还给我

    三里村有一个老实人,名叫秦永进,一天,他的青梅竹马告诉他,她怀孕了。于是秦永进笑着说道:“去死吧。”然后秦永进真的捅死了他的青梅竹马。没人知道秦永进为什么会这么做,只有他自己知道,当他在知晓自己是命运之子重生之后,一切就都不一样了。
  • 十方神殿

    十方神殿

    她本是无上至尊!却阴差阳错穿到异界,从此变成了一个没爹没娘的孩子,从小受尽白眼,缺衣少食,于是励志长大一定要吃遍天下美食!让欺负她的人都臣服在她脚下,很快这个愿望便实现了,在一次机缘巧合之下,她得到了无敌神杖,于是整个异界遭了殃!被她搅的天翻地覆,可是某次,在她拿着无敌神杖在天上飞的候,突然!神杖爆炸了!“卧槽!不要啊!我还没过几天好日子呢!就要嗝屁了!?”
  • 火影之黑化的樱花

    火影之黑化的樱花

    "鸣人你不要再看漫画了!"鲁伊卡老是对着鸣人怒吼,怒吼的同时手上拿着一本漫画。"小樱我求求你了赶紧更新吧!"三代火影像小樱求更新的同时,手上拿着漫画……究竟是谁改变了这一切?三代没有死……大蛇丸变成了科学家……佐助迷恋上了女装……鸣人爱上了漫画和研究……在此推荐一本《木叶之樱花》
  • 呆女成仙

    呆女成仙

    仙路的终点是一道门,它真的是一道门,小彤走了很多弯路终于答到了人生巅峰,成为了仙王之王,再回首,却发现自己的情感之路,有些泥泞,她犹豫要不要把这扇门关闭。
  • 超凡之武者序列

    超凡之武者序列

    科技和超凡修行并举的大荒星!灵气复苏,神魔降临,凶兽横行,生灵涂炭!超凡者仗剑而起,守护世界!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给我你的脸

    给我你的脸

    你想要变好看吗?看看镜子吧,我可以帮助你!
  • 宝贝,我爱你

    宝贝,我爱你

    疲惫的身心渴望自由。一段异国之行,一段注定没有结局的爱恋,让她舍不得放手,贪婪的汲取他给的温暖,早知道迟早要离开,却在心中有了小小的希望,只希望他爱她!可是……和美丽的东方女子一夜激情,醒来后却抛下他离开,什么时候保守的东方女人也不在乎她的第一次了?又一次的相遇让他相信缘份的存在,既然是上帝的安排,他当然要接受。只是爱上她后她却抛下了他!
  • 侠梦仙道

    侠梦仙道

    少年本有侠客梦,奈何一步入仙途,终是无法再回头。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