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439400000011

第11章 老年人饮食调养要到位(5)

民以食为天。自从有了人类,饮食就随之而产生。饮食的历史也由今天的合理饮食替代了远古代的茹毛饮血,人类的寿命更是从“人生七十古来稀”的古训到今天的时髦语言“六十七十还年轻,八十九十刚黄昏”。可以说饮食的进步在人类进化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饮食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身体的健康程度。身体健康,寿命自然就会延长。如果长期饮食不合理,直接的后果是影响全身各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而加速衰老,即使能达高龄,也是艰难度日,不能安度晚年。

虽然说,当今社会已有巨大的进步,但也正是由于这种进步,使得一些不利饮食调养的因素增多,比如荤食的丰盛导致胖人的增多;工作的紧张对饮食的吃、消、摄带来不利的影响;非天然食品的大量增加破坏了最初的营养成分……现代人明知要讲究合理饮食,却无奈心有余而力不足,导致身体素质下降,甚至引发诸多疾病。所以,我们一定要做到平衡膳食、合理饮食。特别是老年人,要根据自身特点,做到饮食清淡,定时少量,多吃蔬菜,适进杂粮,细嚼慢咽,饮食多样。这样才能达到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目的。

§§§第四节老年人春季多发病养生精髓

“天人相应”之说已为现代科学所承认,季节性气候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日益被人们所重视。在此前提下,古老的“四季养生”有了新的研究成果,为人类的健康长寿带来了福音。

春季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春季有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等5个节气,分布在公历的3~5月间。现代气象学家还认为候(5日为1候)平均气温在1O~22℃,即可定义为春季。这种以候定季的学说与实际季节特点比较相符。根据祖国传统医学理论,春季气候变化以风为特点,是万物生发的季节。天气由寒转温,草木生发萌芽,万物复苏。体内以肝、胆经脉的经气最为旺盛和活跃。春季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有:

1.春回大地,气温渐升,肌肤新陈代谢还不能适应气候变化的速度,因此皮肤中的污垢易引起炎症、化脓。春季湿度逐渐加大,而温暖的气候和湿度可以影响细菌、病毒在呼吸道的生长。湿度大时革兰氏阴性细菌易于繁殖,湿度小时革兰氏阳性细菌及流感病毒易于繁殖。

随着社会老龄化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日趋上升。根据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在全球8个主要地区包括发达和发展中国家的调查显示,缺血性心脏病和脑血管疾病已成为主要的致死原因。如在美国,心血管疾病远超过癌症,占全部死亡的42%,成为主要死因。在我国,心脑血管疾病亦成为老年人常见多发病之一,尤其是脑血管疾病,患病率最高达491.8/10万人,明显高于西方国家。

与心血管疾病相关的高病死率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超过7,000,000例患者具某种类型的心血管疾病,成为重要的需要医护的人群。医疗的直接费用巨大,而更大的问题是因残疾(所有残疾原因中19%为心血管疾病)和丧失工作能力而造成的间接损失。心血管疾病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更是无法估量。尽管诊疗手段日益进步,心血管疾病仍是发达国家难以克服的难题,它对卫生保健和国民经济都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2.正常人血小板浓度在3、4月份最高,8月份则最低。而凝血酶原含量在春季则偏低,红细胞压积3月份明显高于7、8月份,血沉在春季(早春)冷空气后可出现暂时性降低。毛细血管抵抗力则在暖锋后降低。

3.暖空气活跃,可诱发低血压、甲状腺机能亢进、癫痫、产妇阵缩减弱等。湿热天气则易诱发胃溃疡、脊髓灰质炎等。

4.出血性脑中风多在春季发生,心肌梗塞则在3~5月份最低。感冒、流感、流脑、肺炎、急性支气管炎、病毒性肝炎等,在春季常易发生。支气管哮喘是变态反应性疾病,春季高发,尤其是平均气温21℃时,病人最易发作。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在春季常因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而引起肝炎复发。

5.精神病人对某种天气特别敏感,上海地区以4、5月份精神分裂症患者复发率最高。

对老年人而言,气候乍寒乍暖,使他们常常发病或宿疾复发。尤其在春分前后,老年人最易复发偏头痈、胃痛、慢性咽炎、过敏性哮喘、高血压、冠心病、精神病等,应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以顺应季节的变化。

春季养生的原则:养阳为主,养阴为次。春季阳气升发,养生者应顺时而养,要注重保护萌生的阳气,使之在体内逐渐充沛旺盛。春应于肝,肝性喜条达,故务使精神愉快,气血润畅;初春暖凉交错,宜随气候变化而加减衣服等等。这些原则主要是从强化肝的功能着手的,所以,一切有关补益肝脏、强化肝脏、养护肝脏的养生方法,都可能成为中老年人春季养生的主要内容和第一选择。

春日养阳重在养肝春三月是阳气升发万物萌芽的时节,人是自然之子,与春之阳气相应,机体代谢旺盛,故历代养生学家提出“春宜养阳”。

从现代生理学来看,肝藏血的“血”,是指体内一切营养物质而言。体内大多数营养物质都以糖元形式储存于肝中,而且肝本身也有一定的红细胞生成功能。中医还认为肝和小便有关连,如小便滞涩、茎中病,都从肝的角度来治疗。这种认识是有科学性的。血中某些分解产物如氨类是有毒的,但肝可以使之集中并形成无毒的尿素而排出体外。如果肝有病,合成尿素功能低下,氨类物质进入肾和膀胱,可以直接损害这些脏器,严重时会发生氨中毒。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祖国中医学认为:肝脏与草木相似,草木在春季萌发、生长;肝脏在春季时功能也更活跃。因此,初春养生以养肝护肝为先。

根据春季养肝的基本原则,主要实用而易学的养生方法有:

1.小便通利养肝法

苏东坡《养生杂记》云:“要长生,小便清;要长活,小便洁。”前已述肝和小便的关系,小便清利洁净,表明人体水液代谢和肝功能正常。而保持小便清洁、通利的方法为:(1)少食。食少化速,则清浊易分。(2)饮必待渴。不可无渴而多饮。(3)别小便不宜强力努气。如果过度屏气用力,会造成大脑一时性供血不足而致突然晕倒。(4)饱时气血充足,可以随意站立解小便,饥饿时应蹲式排尿,即所谓“饱则立小便,饥则坐小便”。这些都有利于肝脏的养护。

2.健腿舒筋护肝法

肝有主筋之作用,因而舒筋活络是保护肝脏的重要方法:(1)干洗腿。两手紧抱一侧大腿根,稍用力向下摩擦到足踝,然后再往回摩擦到大腿根。可预防下肢静脉曲张、水肿和肌肉萎缩等。(2)揉腿肚。以两手掌夹紧一侧小腿肚即腓肠肌,旋转揉动,可加强肌力,预防腿肚抽筋和肌肉萎缩。

3.“嘘”字练肝法

本法是我国古代静气功之一。做法是摒弃杂念,口呼鼻吸,呼气时默念“嘘”字音,要求声音低沉有力。

4.卧姿养肝法

春季宜夜卧早起,但睡时头宜朝东方,以顺应自然发生之气。仰卧,头东足西,舌抵上腭,闭口闭目,鼓漱30次,使口中津液逐渐增多,待津液满口时,缓慢咽下。对于老年人春季津液不足之口干舌燥、皮肤干燥等均有作用。

春季养生的食补和药补

春季养生的食补和药补,应从细胞发生的基础物质来补。春季是万物发生之时,也是细胞趋向活跃之际。细胞的核心物质--核酸(DNA和RNA)在春季的活性较高,需求量也很大。所以,春补的根本,就是给人体补充核糖核酸和脱氧核糖核酸。

中医春季养生食疗推荐:

动植物的蛋白质,如牛奶、鸡蛋、肉类等经消化成各种氨基酸才能通过肠粘膜被吸收,而这些氨基酸要重新再合成体内各组织的蛋白质,要靠核酸来完成。体内缺乏核酸,吃再多的食物,也不会转化成体内必需的蛋白质。老年人体内自我合成核酸能力已明显降低,这就需要有充分的外界核酸来补充,尤其在春季万物发生之时补充更有效果。

据日本国际自然医学会1993年报告,每1O0g食品中含核酸量为:精白米46mg,糙米63mg,荞麦粉133mg,鲜沙丁鱼28Omg,干沙丁鱼466mg,鲜蘑菇98mg,干蘑菇634mg,牡蛎(罐头)239mg,干豌豆173mg,花菜豆485mg。

需指出的是,牛奶系体内腺体的分泌物,不合核酸;鸡蛋等蛋类时单细胞物质,所含核酸极少。尽管它们含有其它营养物质,但从核酸角度来看,无太高价值。所以,春季吃早点,以喝豆浆为好,因为豆制品核酸含量较高。

美国弗兰克博士要求人们每周吃4次沙丁鱼,再加上蘑菇等,就能改善老年人核酸的不足,而防治老年病,延长寿命。一般而言,海产品合核酸较多,其次是动物内脏和瘦肉,再次是各种豆类及豆制品和绿色蔬菜。挪威、瑞典、荷兰、冰岛及日本人对核酸的营养认识较为普及,因此,这些国家人民的寿命校长。

一些中药随症而施,对老年人春季多发病有很好的防治作用:

1.细辛散老人春时多昏倦,当服之。方为细辛3g,炙甘草1.5g,川芎3g。水煎热呷,可常服。

2.菊花散老人春时热毒气上冲颈项,头痛面肿及风热眼涩,宜服。方为甘菊花、前胡、旋复花、芍药、玄参、防风各3Og。共为未,临睡前米汤调3~6g送下。

3.延年散老人春时服,进食顺气。方为陈皮12Og,甘草6Og。共研细未,每次5g。

4.黄芪散治老人春时诸般眼疾发动,兼治口鼻生疮。方为黄芪、川芎、防风各3Og,甘草15g,白蒺藜3g,甘菊花1.5g共研细未,每次服6g。

现代科学对春季进补的研究不及对冬季进补的研究深入,但传统医学中有很多上述的实践经验。这些东方医学的宝贵经验,正在引起海内外生理学家、生化学家的注意。春季养生是四时养生之首,开端一定要搞好,否则会影响全年的生命活动。春季养阳气,则能预防冬秋之寒病,促进细胞核内生命物质的有序发展,使老年人的身体更加健康。

§§§第五节老年人秋季防病延年养生之道

秋风送爽,是人们感觉最舒适的季节。但是秋天阳气由升浮逐渐趋于沉降,生理功能趋于平静,阳气逐渐衰退,气候逐渐转凉,是老年人易发病的时令。因此,为了适应秋季气候变化特点,防病延年,老年人应注意秋季养生。

1、调节饮食。老年人由于五脏衰弱,肠胃薄弱,如果饮食生冷无节,饥饱无常,势必伤胃犯病。因此,秋季老年人应少吃多餐,多食熟软开胃易消化之物。另外,由于秋季气候干燥,易犯津伤秋燥症,因此,在食物选择上应以甘平润燥、养肺生津之品为主。如:梨、百合、麦冬、荸荠、山药、猪肺、莲子、藕等可多食;也可适当加些滋补中药煮粥、泡酒饮用,如杞子粥、黄精粥、玉竹酒、柿子酒等,对扶正防病有积极作用。

2、调养精神。秋令肃杀,自然界凄凉的景色容易导致老年人悲观伤感的消极情绪。研究发现:不良的心理刺激,会抑制人体免疫防御功能,易致内分泌及新陈代谢紊乱,从而导致许多疾病丛生,因此,老年人应特别注意精神保健,可适当选择琴棋书画、养花种草、玩物赏鸟等文化娱乐活动,以愉悦身心,陶冶情操,安度晚年。

3、注意起居。“一场秋雨一场凉”,秋季,温差变化较大,气温偏低,风寒邪气极易伤人,加上老年人抵抗力和适应能力降低,尤易患感冒、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肺心病,甚至发生心衰而危及生命。因此应注意防寒保暖,有条件的可坚持用冷水洗脸、擦鼻,甚至冷浴,以提高耐寒防感冒能力。

4、重点防范。秋季的特殊气候特点,极易发生“秋燥咳嗽”、感冒、慢性支气管炎发作、胃病、风湿病、哮喘及心脑血管疾病等。因此,老年人重点防范,结合自己体质情况,积极控制原发疾病,警惕秋季易发病的发生。

§§§第六节老年人的必需营养物质

老年人新陈代谢减弱,减少的幅度大抵是60岁人的基础代谢比20岁人的减少16%,70岁人的减少25%。所以老年人对营养物质有以下一些特殊的要求:(1)蛋白质:老年人体内的分解代谢增加,合成代谢减少,所以老年人要适当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质的食品,至少应当和成年期吃得一样多,每天每公斤体重为1克-1.5克;到70岁以后可适当减少。蛋白质代谢后会产生一些有毒物质,老年人的肝肾功能已经减弱,清除这些毒物的能力较差,如果蛋白质吃得太多,其代谢后的有毒产物不能及时排出,反而会影响身体健康。所以,老年人蛋白质的摄入量一定要适量,既不能少,也不宜过多。(2)脂肪:老年人胰脂肪酶分泌减少,对脂肪的消化能力减弱所以应当少吃一些脂肪,适量吃一点植物油对身体还是有好处的。(3)糖类:实验表明老年人对糖类(淀粉类食物)的需要量是很严格的:老年人对糖分过多、过少的适应能力减弱。因此,不少老年人都有患轻度糖尿病的趋势。但是,水果和蜂蜜中所含的果糖,既容易消化吸收;又不容易在体内转化成脂肪,是老年人理想的糖源。(4)维生素:老年人对各种维生素的需要量有所减少。但是,由于吸收不良或排泄增加等原因,老年人往往有维生素缺乏的现象。老年人应该注意摄取的维生素有A、Bl、B2、C、E。这些维生素主要存在于绿色或黄色蔬菜;各种水果、粗粮及植物油中。(5)无机盐:因为老年人多有维生素D缺乏的现象使钙质的吸收减少,所以50岁以上的人往往有骨质疏松症,特别是女性较多见。因此,老年人要多吃些含钙量较高的食物如骨头汤、牛奶等。患有骨质疏松症的老年人,每天可补充钙质2克。为了促进钙质的吸收,应多晒太阳,以增加体内的维生素D。(6)水:老年人的饮水量根据各自的需要而定注意不要有意识地过多摄入。总之,老年人的饮食最重要的是要注意营养的平衡。因为老年人的代偿能力相对较差、任何一种营养物质都应适量,既不能过多,也不能太少。

§§§第七节老年人应少吃酸性食物

秋季是指从立秋至立冬三个月,秋季的特点是由热转寒,阳消阴长。市中医院国家级名老中医胡斌说,秋季天高气爽,空气干燥,气温逐渐降低,湿度逐渐减少,天气忽冷忽热,变化急剧。因此,饮食保健要以润燥益气为主。

专家说,秋天,气候凉爽,这时五脏属肺,食物五味中的辛味散肺气之郁,饮食原则应以“甘平为主”,即多吃有清肝作用的食物,少食酸性食物。祖国传统医学认为,秋季多吃酸,则克脾,引起五脏不调,而多食甘平类的食物,则以增强脾的活动,使肝脾活动协调。

可食茭白、南瓜、莲子、桂圆、黑芝麻、红枣、核桃等。茭白能降低血脂、解热毒、利二便;南瓜能润肺益气,止痛安胎;莲子益脾养心,固精止泻,开胃安神;桂圆治贫血、神经衰弱、产后血虚;黑芝麻补肺助脾、润肠通便、益肌肤;红枣养脾平胃、安中益气、补血益阴;核桃补肾养血、润肺润肌,防治神经衰弱和腰腿痛。

专家认为,秋天每餐进食宜简不宜繁,这是由于人体阳气衰弱,胃气亦弱,每餐吃品种繁多的食物,不易消化,容易导致胃病。老年人脾胃虚弱者,宜食温热熟软的食物。

秋季的饮食搭配

同类推荐
  • 农村常见病治疗和预防常识——高血压病

    农村常见病治疗和预防常识——高血压病

    常见疾病预防和治疗是一门学科,临床疾病复杂多变。系列书籍中所选病种均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疾病,每一病种除详细介绍病因、病机、证候、治法以及诊断要点、鉴别诊断外,同时还简要介绍了其预防调护,做到防治并重。
  • 教你活到100岁

    教你活到100岁

    人们常说:名老中医最懂得养生保健。这是因为传统中医学里蕴藏着极其丰富而宝贵的养生之道。作者自南京中医学院毕业后,三十多年来深入研究中医养生学,并结合自身实践,总结出了三条主线六个方面的中医养生重点,即动养与静养、食养与药养、养“先天”与养“后天”。这是一部难得的实用中医养生读本,也是为当今老龄化社会所做出的一份贡献,相信广大读者,尤其是中老年及养生爱好者们必能从中获益良多,争当百岁人。
  • 常见病防治专家指导方案:糖尿病人食疗自疗与生活宜忌

    常见病防治专家指导方案:糖尿病人食疗自疗与生活宜忌

    糖尿病是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之一。仅次于肿瘤和心血管疾病。在发达国家。糖尿病的患病率为6%一8%。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每年以l%一2%的速率递增。糖尿病是终身性疾病。可导致失明、肾功能衰竭、神经病变、心脑血管病变、肢体坏疽乃至截肢等多种并发症。对妊娠妇女有更为严重的影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人口老龄化,糖尿病患者人数将大大增加,这会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必须从个人做起。
  • 很老很老的老偏方:中老年病痛一扫光

    很老很老的老偏方:中老年病痛一扫光

    纯食材配方!速查速用,值得珍藏!医学博士收集编写的最古老、最齐全、最安全巧治中老年病痛的经典老偏方。传统经典医药典籍,经过民间千年验证和作者多年医疗实践。最安全的系列养生书,畅销200万册!医学博士朱晓平执笔,万千读者盛赞:实用,有效,安全。
  • 七分养三分治文化养生经

    七分养三分治文化养生经

    探寻博大精深的国学养生之道;体会经典古典文学中的养生奥秘;思考饮食文化中的养生结晶;品鉴本草巨著之养生妙方。让文化中的千年养生密码成为你身边最可爱的健康大使.最理想的养生方式,尽在本书。
热门推荐
  • 不是天下

    不是天下

    她是21世纪平凡少女;一朝穿越才知原来这才是她的国度;从懵懂无知,到扮猪吃虎;看她在玄气国度如何风生水起。他是传说中最有钱的商人;从未想过会因一人,宁愿散尽所有;只愿换她一笑。他是内个最冷酷的存在;却总是抓不住她的方向;到底是用她换天下;还是只要田夏。人人都怕他;只有她敢直视他的存在;那他可不可以拥有她?
  • 冰雪女王的恶魔校草

    冰雪女王的恶魔校草

    她,是千家大小姐,喜欢的男生却是为了她的钱而来,那天,男生用刀抵住她的脖子,威胁她的家人,她从九死一生中活了过来,从此,不再相信任何人,包括父母!变成了一个冰雪女王!一年后,她读高二,又喜欢上了一个男生,但她不敢说出来,怕一年前的事重现,那个男生也喜欢她,追求了她很多次,但她不愿意在相信任何人,虽然她也喜欢他!那么她到底该怎么做?………………
  • 九曲棹歌

    九曲棹歌

    纪青是注孤生吗,轮回那么多次,都是以悲剧收尾。月老徐子昂想到这头都要秃了。抑或对于有的人来说,爱情就像一场飞蛾扑火。
  • 所多玛的羔羊:贝利亚尔书

    所多玛的羔羊:贝利亚尔书

    未来新宇宙里有两个世界EDEN(伊甸)和SODOM(所多玛)。EDEN爆发的一场以人性自由为目的的战争使得明来到SODOM,邂逅可以使他元神得到新肉体的。本书由的讲述开始,展开一系列残酷而又惊心动魄的故事。随着猴子、戒、净等人物的陆续出场,展现给读者一个全新黑客帝国式的后现代西游记。
  • 大沙门百一羯磨法一卷

    大沙门百一羯磨法一卷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我是深井冰

    我是深井冰

    那天王秀秀在街上遛院长的时候,得到一张神奇的异能卡。一级卡:冰卡,雷卡,火卡。二级卡:骷髅卡,九剑卡,银行卡,石膏卡,老年卡。三级卡:大宝剑卡,羊羊羊卡,灰太狼卡,卫生纸卡。四级卡:…王秀秀知道,自己逃出去的机会来了。——————————————————————新浪微博-安静烦恼多:http://www.*****.com/?feichaizhounan芥末那么多书友群:248535641——————————————————————新人新书,请多多支持。本书喜剧风格,喜欢点个收藏吧。
  • 火爆冲突

    火爆冲突

    为了梦想和亲人,收获友情和兄弟,渴望金钱和地位,在成长中每个人都走过弯路,但是弯路的尽头一定会有种力量把你拉回正途。
  • 小女悠然

    小女悠然

    因意外被六维空间的高等生物收为徒弟,参加师傅和老怪的一场有趣的赌博,赌两个高维度空间生物的徒弟,谁在三维空间的异时空古代操控能力更大。二十三岁的现代青年张小爱于是魂穿成五岁的庶女悠然。
  • 七天九夜

    七天九夜

    一朝穿越,特工竟然变成了个女娃娃!神识内还自带萌宠,这是什么骚操作?!父母兄长疼爱有加,却半路冲出来一煞神想要拐走~司九夜:江山送你,把你妹妹给我。凤陆茗:兔子不吃窝边草,你还要不要脸了!司九夜:好东西自然要留给自家兄弟了。
  • 玄黄历劫录

    玄黄历劫录

    修行不易,倏忽百载。陆涵好不容易飞升天界,却发现事情不像想象中那样简单。天界三劫,人间七难,想要功德圆满,还远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