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442300000018

第18章 附录(1)

一:唐三藏法师玄奘译《心经》

《十诵律》书影

观自在菩萨③,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④,照见五蕴皆空⑤,度一切苦厄⑥。舍利子⑦,色不异空⑧,空不异色⑨,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⑩。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娑婆诃。

山西大同华严寺胁

何为声闻?

闻佛说法声音,而得道果,故名声闻。共分四果:1.须陀洹、2.斯陀含、3.阿陀含、4.阿罗汉。

信心

据传禅宗第三代祖师流传下来一首著名的诗篇《信心铭》,诗中所说的“信心”可不是我们今天所谓的“自信心”,而是相信自己内心有无穷智慧的意思。

诗篇的开头就说:“至道无难,唯嫌拣择。但莫憎爱,洞然明白。”古往今来,多少人就是因为这两句简单的诗句而大悟。它揭示给人们,最终的真理并不难理解,只要你放弃一切狭隘喜爱和憎恶,就会洞然明白宇宙万物的真实。

佛教要求人们放弃很多爱好和憎恶,并不仅仅是要求大家都作没有个性的“木头人”,而是要在放弃出于自我的狭隘视角之后,打开更广阔的视野,观看更真实的宇宙。

“欲得现前,莫存顺逆。违顺相争,是为心病”,如果想要智慧展现出来,必须放弃各种偏好,而使心灵从是非对错的对立中解脱出来。如果内心还充满对错的冲突,那么这表明内心仍旧感染了致命的疾病。“圆同太虚,无欠无余。良由取舍,所以不如”,其实人的本心就像太空一样无所不有,只是因为有了利害取舍,所以才不能体会本有的真心。

《信心铭》的诗句还有很多,但是主题就是我们说过的以上几点:首先,相信自己内心有无穷智慧:其次,得到这种智慧并不是很困难的事情:然后,要放弃日常的对错观念才能得到这种智慧。虽然《信心铭》看起来很简单,但是可以说其中凝聚了佛教、禅宗的根本要义,值得有心人一读再读。

注释

①此处的“般若”,为梵语Prajna音译,本义为“智慧”。但这智慧是指佛教的“妙智妙慧”。它是一切众生本心所具有的。有色能见,无色也能见;有声能闻,无声也能闻。它能产生一切善法。至于凡夫的“智慧”,则由外物所引生,必须先有色与声,才会有能见和能闻。若无色与声,即不能见不能闻,它不能直接生出善法。因而我们说,凡夫的“智慧”,在佛家看来,也就成了愚痴,成了妄想。“般若”如灯,能照亮一切,能达一切,度化佛所指斥的那种有漏的“分别慧”。

碧云寺金刚宝座塔

“波罗蜜多”,梵文为Paramita,意为“度”,“到彼岸”。亦即意在说明“度生死苦海,到涅盘彼岸”。所谓“彼岸”是对于“此岸”而言的。生死便喻“此岸”。它指三界内的众生由于妄念邪心而造业,因而不得不轮回于生生死死当中,永住于烦恼苦海中。只有修行才能摆脱轮回,永超生死地。

“三界”,指欲界、色界、无色界,共有二十八重天。下面六重为欲界。所谓“欲”,指的是男女、饮食、睡眠三者。中间的十八重为色界,居于此界当中者已经离于三欲,但又保存了“质碍色身”,仍然离不开物质元素。是中众生,虽然有色欲等,但已经不必非有“物质基础”了。至于那上面的四层属于无色界。居于此界的众生则没有形色,他们已经修成了“空”与“定”。较之此一境界更高的则是所谓“涅盘”。就佛教说,可以认为涅盘境界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它仅指超出生死轮回世间,摆脱人生有限性和相对性。以传统说法,指的是因修道而超出三界的圣人,他已经处于一种不生不灭的状态。获得了不受垢染,永远安乐的寂灭之体。

“心经”的“心”,意为“核心”、“纲要”、“精华”,言下之意是说,此经集合了六百卷般若大经的“精要”而成。

②三藏法师玄奘,所谓“三藏”,即指经藏、律藏、论藏三者。经与律记录了释迦牟尼所说的大法,经为佛教真理的显示,律为佛教的禁则及规矩,而论藏是佛和弟子们讲论其教义的记录,三藏的内容包含了戒、定、慧三学。“三藏法师”,意谓其通晓三藏教法,自己修法而得利益,又令人修行而得实在受用,所以堪为人师。玄奘为唐代僧人,俗姓陈讳,河南洛阳偃师人,幼年家贫,十三岁出家,十五岁已因聪慧而闻名,二十一岁受具足,戒,此前已经博通经论。唐太宗贞观三年(629)长安因发生饥荒,朝廷许百姓出城就食,他就趁机潜往西域,传说到罽宾国是道路更为险恶,虎豹横行,他只得在一洞内打坐,天快亮时,见一老僧,头面疮痍,身被脓血,盘脚静坐。玄奘上前施礼求问,老僧即授之以此心经一卷,说一旦朗诵则山川平易,虎豹不能为害,鬼魅不能作祟,于是玄奘继续往西前行,最终到达中印度的摩揭陀国王舍城,在当时东方最负胜名的那烂陀寺广学佛教经论,成为了中外称誉的“大乘天”。玄奘回国时,带回了大小乘经律论共500多帙,600余部。其中便有这部《心经》。他晚年主要住持长安宏福寺,主要从事译经。65岁时寂化,葬于白鹿原。若无玄奘法师,作为末世众生的我们,如何能够沫浴佛祖的法恩呢?回心经正文。

③观自在菩萨,“观”作“观照”、“审视”、“审察”等解。此处并非指用眼作观察,而是以心去“审视”,以心去调动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取其妙用。“自”,作“自己”讲;“在”,即“存在”。“菩萨”是bodhisattva的音译。意为“觉有情”、“道众生”,汉译又作“开士”、“大”、“觉士”等。有自觉觉他,导引众生开悟的意义。据大乘佛教,菩萨可以有在家与出家两种。菩萨有两种身,一为生死肉身,一为法性生身。三贤位之菩萨,若未证法性,仍有惑业,受三界生死分段身者为前者;证得无生法忍性,舍离三界生死肉身,得不生不死位。菩萨又有的称为“菩萨摩词萨”,直译为“大觉有情”、“大众生”。“摩诃”,意为“大”;“萨”为“萨埵”的略音。“萨埵”,意为“有情”或“众生”。摩诃萨指有大心,能救度极多众生,使之得度脱生死的菩萨。

观自在菩萨,合起来说,就是能观照自心,不为世间或出世间的万物所动,心中常能住寂,又能慧天悯人,以大觉有情为己任,自己已经得到解脱无碍,并能使他人也得解脱无碍自在。观自在菩萨,又称作“观世音菩萨”,梵文收为Avalokiteshvara。

声闻四果,其名若何?

初果须陀洹:译为预流,谓初入圣流,七番生死,证阿罗汉果。

二果斯陀含:译为一往来,谓一番生死,证阿罗汉果。

三果阿那含:译为不还,尽此一生,证阿罗汉果。

四果阿罗汉:译为无生,永不复来三界受生,四果最高。

自在的境界

唐代太守李翱听说药山禅师的大名,就想见一见他的庐山真面目。李翱四处寻访、跋山涉水终于在一棵松树下见到了药山禅师。

李翱恭恭敬敬地提出自己的问题,没想到药山眼睛没有离开手中的经卷,对他总是不理不睬。一向位高权重的李翱怎么能够忍受这种怠慢,于是打算拂袖而去:“见面不如闻名。”

这时药山不紧不慢地开口了:“为什么你相信别人的传说而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呢?”

李翱悚然回头。拜问:“请问什么是最根本的道理?”

药山禅师指一指天,再指一指地,然后问李翱:“明白了吗?”

李翱老实回答:“不明白。”

药山提示他:“云在青天水在瓶。”

李翱如今才明白,激动之下写道:证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我来问道无余话。云在青天水在瓶!云本来就在青天,难道还需要别人提示才明白?药山实际上是提示李翱,只要保持像白云一样自如自在的境界,何处不能自由,何处不是解脱呢?

④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行”,此处作“功行”解;“深”,则释为有极深的修行功夫,已达到甚深境界。说到这种功夫,是一步一步由浅而深地达到的;先是初发心,行观照审察,这就要求自心常在,要扫除妄念,专住佛境,眼只见佛色;耳只闻佛声;身只对佛境,这样才能发见真心。但这也只是浅近功夫,进一步则要求在心得自然之后,又能在无意中作意念守持,不为外界所牵动。知道所谓心想,无非是妄想攀缘影子。无论是能知所知,都在根。

佛教密宗度母像

本上是不存在的,从其本性来说,它们既是空是假,又非空非假,是有是无,又非有非无。若能到此,可以说已经达到空境了,但犹未达到“空心”;再进一步扫除妄情,观照现前的身心世界,一眼看透,一切意念也无非自心所现,浮光掠影,也如镜中像,如水中月,一切声响,如风之过树,一切境界,如云在空中,都是幻化不实的。不仅外面的世界如此,内心的妄情何尝不是如此呢?一切爱恨种子、习气烦恼也都是幻化不实的。于是起先要用意念来克服的心,现在就是不用心意守护也达到了空。一旦境也空,心也空,心境两忘,便升入了一个新的阶次。更进一步,连此境界也可以抛弃,便可以达到能空的心和所空的境都已经扬弃,这样的功夫达到纯熟而转深,再勇猛精进,便可以最终使一切人为的妄念消除,生出妙智妙慧,达于涅盘彼岸。“处深般若波罗蜜多时”,也即是得到妙观察智和无想慧的时候。

⑤照见五蕴皆空,“照”,光明所到,照耀;“五蕴”,梵文Pancaskandha的意译,也称为“五众”、“五阴”,实指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五者。“蕴”的意思是指“蕴集”、“积聚”。“色”指有形有相的事物。对于入的感觉来说,形质之色包括了地水火风等四大,一切有坚湿暖动性质的东西。人的身体称为“色身”。“受”作为“领纳”义解。即领纳感受种种境界;“想”是思想,由六根感触种种境界,心中思想种种相貌形状,这叫“想蕴”;“行”,即行为;“识”,指对所感觉的对象分别所起的认识作用。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因修习了般若法门,功夫深久,生出了妙智妙慧,于黑暗中也有光明照耀,因则能够洞见一切诸法均为不实在,均为虚假。懂得了众生的五蕴对于菩萨的真心是有掩盖障蔽而使其昏昧的功能的。”何为缘觉?

名观因缘生法,而证觉道,故名缘觉。也已修出三界,与阿罗汉一样,只其功德比阿罗汉殊胜。

烦恼

有位四十岁左右的居士来到禅师面前,拜见之后说:“我患有严重的疾病,感到非常苦恼。这是因为我从前犯下太多的罪孽的原因,请大师您为我忏悔以解脱我的痛苦。”这位禅师对他说:“可以,你把你的烦恼过错都拿给我,我为你忏悔来清除它们。”来访的居士考虑良久:“我努力寻找自己的烦恼罪孽,却怎么都找不到。”“既然你找不到烦恼,那么我已经为你忏悔清清了。”

然后禅师对他说:“你很有天赋,应该皈依佛门,遵循佛陀、真理和导师的教导。”居士回答道:“见到您我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法师,但是这个世界上什么是佛?什么是真理呢?”禅师告诉他:“心就是佛,心就是真理,真理和佛是一样的,你明白吗?”这位居士感到无比欣慰:“我今天才明白,其实烦恼根本是不存在的。”

众生为身心烦恼所困,试图努力去解除烦恼却往往劳而无功。这位禅宗大师告诫人们,其实烦恼并不是真实的存在。当我们仔细去查找烦恼的根源时,就会发现其实最深的内心都跟佛一样清净而充满智慧,根本没有烦恼的立足之地。

⑥苦厄,逼恼身心的苦恼灾厄。苦厄起于生死。生死因结聚五蕴而有,因之不能返观五蕴的虚假不真。由于认识有如是的错乱,难免受到痛苦烦恼。痛苦烦恼不得清醒的认识,不免要起惑造业,结果便陷入了更深的魔道,因而轮回生死,现世执有五蕴,未来招致生死苦厄。如果能够了达,连五蕴都是虚假幻化的妄想,扫除一切魔缘,自然心中清净,生出智慧,也就可以度脱一切苦厄。这便是修行般若法所能达到的境界。

明代德化窑观音像

⑦舍利子,即舍利弗,梵语Shariputra(舍利弗怛罗)的音译略称。释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之一,因其持戒多闻,敏捷智慧,善解佛法,被称为“智慧第一”。此处称呼他的名字,因般若法门是大乘的真空妙理,最深最上,非具足大智大慧者不能享用。而舍利弗是智慧的象征,故佛在此称呼他,意在告示:般若波罗蜜多法门,非有深心智慧者而不能得入之。

⑧色不异空,“色”即形色,色身等。也可以说就是前面说到的一切有形有相的有质碍的东西,简言之,一切物质形态。“空”指虚空,真空。“空”的意思并不是说没有色就是空,或者说“色灭为空”,不能说除掉了世间一切事物就可以达到空,因为“空”并不是空无所有,不是虚无。“空”是实相,实然之相,实然本体。空是绝对的相待性。而相待性是世界的真相,是它的依止。世间一切事物无不具有相待性,从这个意义上说,无不依止于相待性,离却相待,也就是离却了“空”,事物就会堕入虚无,堕入真正的无根无据无着落。正是从此意义上,才说“空即是色”,意思是:空与色本来就是不可以分析为二的。色身借四大和合而成,自体就是空,本来就含有相对性。不仅如此,世间的什么事物又不是假借因缘而成的呢?就其相待性,依赖性而言,本来就是假,就是幻。而只是因为凡夫迷昧真性,以假为实,执色身为我所有,于是起惑造业,违背真心,贪恋物质利养,以为自己的一切可以安享百年而不坏,殊不知人生犹如风中的烛,犹如深秋枯树上的一片叶,不定何时就会熄灭,何时就会飘落,哪里能够自恃呢?我们由四大所成的身体,不过是假缘暂住,给人一种虚幻的实在性而已。究其实,物质之色先天性地包含着不稳定,包含着“短命”,所以说“色即是空”。此句既是佛祖广释般若法真谛的开端,更是佛教八万四千法门的要义。

⑨空不异色,真空与形色并没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这样说呢?以色执著为实有的,固然不应该;而将空执著为虚无的,同样也背离了释迦牟尼的教导。要知道,那怕凡夫的五蕴之身,也是业力所成,也是由于过去世的业力习气熏染才凝集而成。从因缘的角度,它不是无端呈现的,人生的内在依据便是佛所教诲的缘生之法院,世间一切事物无不处于前后无际的因果系列当中。一切色质均是因缘凑合而成。这因缘凑合就是相待性,就是空性,因此才说空不异色。空不异色是要强调世间因果的实在性,是想说因缘果报的真实不虚,是要说人类社会中的伦理道德所赖以成立的基础,是不可以用空的理论来取消的。

简而言之,身由业力所造,业力由妄心所造,人若造业便会感受人生的苦果,以致受身出世而偿还果报的苦恼,今生受过去世的业报,未来世感受现世的苦果。三世之中,轮回流转周而复始,除非修善根而超越,否则不会有了结之时。外道中人因为不了正因至理,远离妙智妙慧,错认为色若灭了便是空,落于顽空,认为人若死后,清气归天,浊气归地,一灵真性归于太虚空,于是追求清心寡欲,一味修持苦行。还有的人坚持断灭空的见解,认为人生既然终归是五蕴分离,便没有现世的道德可言,也没有未来的解脱可言,因而进一步便胡作非为,结果种下恶因,将来自己遭受恶果。

同类推荐
  • 男人那点心事

    男人那点心事

    本书共十一章,讲述男人为人处世的技巧,主要内容有:好人好在嘴上、努力为自己增值、与领导巧“周旋”、良朋即是良师、做个“交际赢家”、紧握手中权力等。
  • 口才成就一生全集

    口才成就一生全集

    在现代生活中,口才是衡量一个人学识和魅力的重要标准之一。笨嘴拙舌、词不达意的人往往四处碰壁;寸步难行。而巧舌如簧、能言善辩的人则可以左右逢源,无往不胜。口才好的人更容易成功,是因为他们总能把话说得恰到好处,说到他人心里。这种高品质的沟通不仅能让交流无障、谈话愉快,而且能帮助你轻松交际,达成所愿。
  • 路的尽头,我的开始

    路的尽头,我的开始

    作者用朴实的文字记述了自己从第一次创业到第三次创业曲折而艰难的历程。在人生的最低谷,他进过劳教所。出来后准备迎接新生的他,曾一度被艰难的生活折磨得以捡垃圾为生。然而坚强的他并没有向命运低头,他时刻准备着,耐心地寻觅改变命运的机会,终于开始了自己的创业生涯,在创业旅程的第十年,成功从一名劳教人员蜕变成“厦门市十佳外来杰出青年”。他的成功故事耐人寻味,催人奋进。
  • 把责任落实到位

    把责任落实到位

    有人说,21世纪是责任落实的世纪。因为谁能够真正地把责任落到实处,谁就是赢家。在我们现实生活中,“落实责任”虽然仅仅只有几个字,但却是字字千钧。所以,不论是企业员工,还是机关干部,都应当认真思考自身的责任,真正。落实责任,说来简单,但是,要真正以实际行动,却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正如谚语所说:“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古今事业须成于实。”可见,欲成大业者,必须把责任落实放在第一位。
  • 找对方法

    找对方法

    你的员工,更多的并不是不想做好工作,而是不懂得或者是找不到好的工作方法!企业的低效能是人的低效能所造成的,可以这样说:人的问题是企业永远的问题。它直接关系着一个企业的效率、效能,关系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现实工作证明,只有善于主动思考、勤于发现总结并最快掌握方法的人,才能获得最快的认可与提升。即便他不是“自动自发”地工作,也会按部就班地完成任务。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方法是一切管理理念得以实现的根基,是有效解决一切问题的必要条件。
热门推荐
  • 姜夏

    姜夏

    姜夏帝国初建,河山大好,风景如歌。锦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琴师多次刺杀皇帝未遂,沦为死囚、黯淡抚琴,帝国长公主身份特殊、武力值超强、备受器重。晚晴“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最帅王爷面对性格大变的青梅竹马,异国公主流落姜夏帝都,际遇非凡……
  • 穿越奇缘:奇幻之旅

    穿越奇缘:奇幻之旅

    叶雯嫱在荒岛醒来,内心是懵逼的。嗯?这是哪儿?你说什么?!这不是我生活的地球?什么另一个地球啊!这到底是哪里啊!啥?黑洞里?!WHAT!呜呜麻麻我好怕怕,我要回家!什么?要集齐十二种元素才可以走?你先安静!什么夏氏集团青龙集团的啊?我怎么听不懂啊……快放我们回去啊!(P.S.这是一本结合了科技青春穿越为一体的文,选材取自作者一次清奇的脑洞及跟作者一起度过预备初一的同学和校友们,谢谢各位同学的帮助!)
  • 异朽集

    异朽集

    记载一个个光怪陆离的世界奇异事件,是我们掌握命运,还是被玩弄与他人手掌之间,看到的不一定存在,看不到的却或许真实存在,可能在你面前,也可能在你身后……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爆萌小青梅,竹马手到擒来

    爆萌小青梅,竹马手到擒来

    今日,徐妈妈成功生下一女,在众人的大肆夸奖下,徐妈妈得意的给自己的女儿开了一次选婚宴,习露露含着奶嘴,傻不啦叽的看着这一排男孩,圆润润的手一指,指向柳言志,奶声奶气地叫道,“老公!”徐妈妈在一旁有忧伤又高兴,高兴自己女儿眼光不赖,选了一个俊秀的男孩,忧伤的是这男孩比习露露小两岁,柳言志生气了,为什么这么丑的姐姐要做自己老婆?他不干了!习露露15岁时,开始放弃柳言志,准备重新备选,不料,被柳言志按在墙上,霸道地宣誓,“习露露,你,是我的!”靠,谁能告诉她,为神马柳言志才13岁,个子就咋么高呢?
  • 异地恋的我们

    异地恋的我们

    大学时,“高冷学霸”陆斐然对“呆萌少女”夏初一表白:“我永远会比你爱我,多爱你一点。”相依为命的外婆去世时,他对她说:“从前我只有外婆,现在我只有你了,千金不换。”两人漫长的异地恋,跨越了1500公里,24小时绿皮火车程,221张火车票,10万分钟通话时长,5年的青春时光。可是,曾说过非她不娶的他,竟决然提出分手。从校园到职场,他曾为她放弃名校的邀请和体面的人生,是她世界里的光。她倾其所有,只为求一个答案。当真相揭开时,她才明白,她的欲望,她的强求,都变成刺向他的利刃,几乎断送两人的感情。世间七苦,其中之一是“爱别离”——与亲爱的人分离。但异地恋的意义,就是为了短暂的相聚,甘愿忍受遥遥无期的别离。
  • 无上星帝之十年

    无上星帝之十年

    失足坠崖,是宿命还是人为?改名后意外穿越,是宿命还是巧合?穿越之后,手机依然可以使用,是规则还是漏洞?
  • 芷茵不是傻白甜

    芷茵不是傻白甜

    本文:校园文+大佬+多重身份+腹黑+无逻辑+微奇幻+反转+爽文+甜宠【腹黑大佬Vs豪横甜妹】白芷茵:“游砾,你等等我呀~午饭我们去外面吃吗?我想吃校门口新开那家店的披萨耶~”兰游砾(白眼):“您能不能别一天天跟着我,我看外校那小子挺不错的。”…………一年后白芷茵:“反正外校也有人约我吃饭,那你去……”兰游砾捏住她的后颈脖,把小小一只的她揪了起来,正对上她那双无辜的眸子:“你敢去!腿给你打折!反正也是我负责”说着,嘴角勾起了一抹弧度。从高冷大佬到护妻狂魔,兰游砾到底经历了什么?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皇妃初见

    皇妃初见

    她是云王的嫡女,却是天生痴儿。一朝灵魂相融,却是个娇俏佳人。他是当朝宰相,却也是敌国太子,为了她谋算一切,为了她逐鹿天下,只为给她一片安稳的天空。他把天下捧到她面前,只为能给她想要的自由。她却为了他,舍弃了自由,甘愿一世相陪。他说“初见,我只愿人生如初见”她说“我只愿生生世世岁岁长相见”且看她如何入的了厨房,出的了厅堂,上的了战场,混的了敌方,赚的了银子,守的了边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