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444600000014

第14章 进退的策略(1)

诽在己,誉在上

原文

谓周文君曰:“国必有诽誉,忠臣令诽在己,誉在上。……子罕释相为司空,民非子罕而善其君。……管仲故为三归之家,以掩桓公,非自伤于民也?”

——哉国策·东周策

译文

有人对周文君说:“国内的舆论必然有所诽谤、有所赞誉,一个忠臣总是会设法让诽谤加在自己身上,而让赞誉加诸国君。……宋国宰相子罕辞去宰相改任司空,宋国人民于是批评子罕而赞美宋平公。……齐国宰相管仲故意娶三妻九妾,以掩饰齐桓公(后宫七百佳丽)的过失,难道不是故意破坏自己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吗?”

活学活用

东周国君当时已不称“王”而称“君”。周文君将宰相工师藉免职,改任命吕仓,国人不满意这项人事异动,因而有许多批评。周文君听到舆论之后,有意再改回来,于是吕仓的一位宾客就对周文君举了子罕与管仲的故事,以申明“大臣得誉非国家之福”,保住了吕仓的地位,也断了工师藉复出之路。

大臣得人心为什么不是国家之福?因为帝王专制政权“朕即国家”,大臣声望太高“不是皇帝之福”。易言之,那位宾客所言深得忌刻君主之心,历史上血迹斑斑,多的是君王忌讳大臣而下杀手。而“诽在己,誉在上”就成了重臣自保之道。

汉高祖刘邦带兵在外平乱,多次派出使者查询相国萧何在干什么。事实上,萧何一如过去辅佐刘邦打天下时期,安定后方百姓,尽责供输军需。于是有宾客劝萧何:“您快要面临灭族之祸了!您深得关中人心,反而会引起皇帝猜疑之心,您何不多买田产,污浊自己的名声呢?”萧何采纳了他的建议,于是让刘邦因而对他放心。

等到刘邦凯旋班师,关中老百姓拦路上书,控诉萧相国强行以低价买了数千万人民田宅。刘邦面带笑容将人民的陈情书通通交给萧何,说:“你自己去向人民谢罪吧!”

萧何此时为民请命:“长安可耕之地太少,皇家上林苑还有很多空地闲置,请拨发人民耕种。”刘邦闻言大怒:“你一定是受了人家好处,才为他们请求我的林园!”将萧何下狱,之后又赦免萧何。

萧何的建言,其实是“做球”给刘邦收买人心,应属“诽在己,誉在上”的高段表现,偏偏遇到猜忌心极重的刘邦,还以为萧何是为他自己收买人心,差点惹来横祸。

智慧金言

为老板担过失、功劳皆归于老板,不仅是官场,职场上也很好用。然而,一般人稍有骨气者,“誉在上”比较容易做到,“诽在己”就比较困难一点。

要全面长远地看问题

原文

或谓楚王曰:“臣闻从者欲合天下以朝大王,臣愿大王听之也。夫因诎为信,旧患有成,勇者义之;摄祸为福,裁少为多,知者官之。夫报报之反,墨墨之化,唯大君能之。祸与福相贯,生与亡为邻,不偏于死,不偏于生,不足以载大名。无所寇艾,不足以横世。夫秦捐德绝命之日久矣,而天下不知。今夫横人嚂口利机,上干主心,下牟百姓,公举而私取利,是以国权轻于鸿毛,而积祸重于丘山。”

——卷十七·楚策四

译文

有人对楚王说:“我听说,那些主张合纵联盟的人想要联合诸侯以朝见大王,我希望您答应他们。受到挫折才可以得到勇气,由于受到患难的激励才可以得到成功,勇敢的人义该如此。遭受灾祸,却可以转祸为福;收获微少,却可以转少为多。它们之间相辅相成、互相转化的关系,只有聪明的人才能理解。有祸就有福,有福就有祸;有生就有死,有死就有生。苟且偷生和轻易赴死,都不可能成就大业。没有经过战争和灾祸的磨炼,就不可能在世上立足。长期以来,秦国抛弃道德、不顾性命,天下人却不知道。现在主张连横的人,呈口舌之利,对上扰乱君主的心意,对下损害百姓的利益,乘机谋取私利。因此,国家权力比鸿毛还轻,而积祸比丘山还重。”

活学活用

矛盾双方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要全面、长远地看问题,不为一时得失而喜怒,才是真正的“知者”。

中国加入WTO,有的人认为是“狼来了”,在挑战中一筹莫展、墨守陈规;而有的人却借势而起,“与狼共舞”。结果前者不战而败,后者却在挑战中赢得了机遇,非但没有被“狼”吃掉。反而采取多种形式合资、合作,步入了国际市场,真正做到了转祸为福。

智慧金言

《老子》云: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与本篇名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预防谗言相害

原文

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有顷焉,人又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也。顷也,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惧,投杼踰墙而走。

——战国策·秦策

译文

有一个和曾参同名同姓者杀了人,有人告诉曾子的母亲“曾参杀人”,曾子的母亲说:“我儿子不会杀人。”便继续织布,神情自若。过一会儿又有人来说“曾参杀人”,曾母仍然照常织布。又过一会儿再来一人说“曾参杀人”,这次曾子的母亲害怕了,丢下织布的梭子,越过墙逃走。

活学活用

这是甘茂对秦武王讲的一则寓言。

秦武王派甘茂前往魏国缔盟,联兵攻韩。甘茂完成使命之后,秦王要甘茂率军攻打韩国的宜阳。甘茂分析宜阳的地形易守难攻,恐怕要打很久才攻得下,他担心久攻不下会受到樗里疾和公孙衍(同为秦国客卿,是甘茂的政敌)的谗言陷害,于是对秦武王说了这个寓言,然后申论:“以曾子那样的圣贤之人,以曾母对儿子的信任,在连续三人表示‘曾参杀人’之后,尚且不得不相信。那么,以我这个不如曾子贤明的客卿,且大王对我的信任不如曾母信任曾子,只怕不必三个人提出对我的质疑,大王就要‘投杼’了。”

秦武王说:“你放心,我一定不听他人闲话。”为了安甘茂之心,秦武王与甘茂在“息壤”地方汀下盟约。

甘茂攻宜阳,五个月尚未能攻下。樗里疾和公孙衍二人果然在秦王面前“打针下药”,秦王召回甘茂予以警告。甘茂见了秦武王,说:“息壤就在那个地方啊!”(提醒息壤之盟及当初之言。)武王说:“我记得。”于是加派兵力,终于攻下宜阳。

(甘茂攻宜阳的故事,请同时参考“战胜无加,不胜则死”一文。)

晋文公在即位之前,流亡国外,后来得到秦穆公的支持回国执政。将要渡河(秦晋界河)之时,随同流亡多年的舅舅狐偃对晋文公说:“这些年来我多有得罪之处,请国君自此归国,我情愿死在这里。”晋文公将一块璧玉投入河水,发誓:“我若不与舅舅同心,有如此水。”(意谓以璧为信物,以河神为见证。)同为国君与臣子缔约的故事。

智慧金言

“曾参杀人”现在引申为“众口一词可以颠倒是非黑白”。甘茂与秦武王的盟约,则是成语“息壤在彼”的典故,引申为“不忘誓约”。至于狐偃与晋文公的盟誓,除了应证“预防谗言加害的先见之明”外,更见证了“伴君如伴虎”,尤其侍候雄才大略之君,益发得小心。

控制自己的欲望

原文

平原君谓平阳君曰:“公子牟游于秦,且东,而辞应侯。应侯曰:‘公子将行矣,独无以教之乎?’曰:‘且微君之命之也,臣固且有效于君。夫贵不与富期,而富至,富不与梁肉期,而粱肉至;梁肉不与骄奢期,而骄奢至;骄奢不与死亡期,而死亡至。累世以前,坐此者多矣。’应侯曰:‘公子之所以教之者厚矣。’仆得闻此,不忘于心。愿君之亦勿忘也。”平阳君曰:“敬诺。”

——卷二十·赵策三

译文

平原君赵胜对平阳君赵豹说:“公子牟在秦国游历,准备返回魏国,向秦相应侯辞行。应侯说:‘公子就要回国了,难道没有什么要指教我的吗?’公子牟说:‘您就是不问,我本来也想为您效劳。人们地位尊贵了,不去追求富裕,富裕也会到来;富裕了,不去追求美味佳肴,美味佳肴也会到来;有了美味佳肴,不去追求骄奢,骄奢也会到来;骄奢了,不去追求死亡,死亡也会到来。世世代代因为这样而败落的,实在太多了。’应侯说:‘公子对我的这番教导,实在太深刻了。’我听了这番话,要永远铭记在心上。希望您也不要忘记。”平阳君说:“遵命。”

活学活用

为官者有了官位就有了权势,有了权势就有了财富,有了财富就有了奢侈的生活。而在奢侈生活的滋养下,人就会迷失本性,骄奢淫逸,所以人要懂得控制自己的欲望,适可而止。

世界船王包玉刚虽然“富可敌国”,然而包玉刚却认为:鞋子有一双就够穿了,衣服质量也只要一般就行了,不要追求高档和时髦。包玉刚始终保持着勤俭节约的作风,比起那些喜爱炫富的大款,高了不知多少个境界。

智慧金言

欲望往往是人的陷阱。

正面迎敌不躲避

原文

楚大饥,庸人帅群蛮以叛楚,麇人率百濮聚于选,将伐楚。……楚人谋徙于阪高。药贾曰:“不可。我能往,寇亦能往。不如伐庸,夫麇与百濮谓我饥不能师,故伐我也,若我出师,必惧而归。”

——左传·文公十六年(贾谋伐庸)

译文

楚国发生大饥荒,南方民族大举叛变,庸族为首,麇族和百濮在选集结,准备攻击楚国,楚国朝廷为此商议迁都到地形险要的阪高。

贾说:“这个计划不可行。我们能去,贼寇也能去。不如正面攻击为首的庸族,因为族和百濮是以为我们因饥荒而无力作战,才敢来侵犯,如果我们主动出师攻击,他们一定畏惧而撤兵。”(蛮族联军因此而瓦解。)活用活用

贾的建议得到采纳,整军出兵,果然麇和百濮就撤军了。

楚军与庸军对阵,楚大夫潘旺献骄敌之策:楚军七阵七败,庸军以为胜利在望,于是疏于戒备,陷入埋伏。楚国大军集结反包围,秦国与巴国(四川)派出援军,各蛮族因而与楚签下和约,庸族被孤立,灭亡。

莴贾有个很有名的儿子孙叔敖,后来担任楚国宰相。

孙叔敖小时候,看见一条两头蛇,由于传言看见两头蛇的人会死,他起初既害怕又担心,继而想:“我看见,他人也会看见,我反正已不免一死,不如为民除害。”于是拿起锄头打死了那条两头蛇,而他自己并没有死。

孙叔敖这个“我看见,他人也会看见”的逻辑,和他父亲“我能往,寇亦能往”是一样的;而打死两头蛇的做法是正面解决问题,也和贾“正面出击”是一致的。看来,他受到父亲的影响还真不小。

西汉宣帝时,西羌(藏族一支)为患,老将赵充国奉命赴前线平乱。羌族有两支主力,先零较强,罕并较弱,酒泉太守和朝中那批“坐而论战”的大臣都主张先攻罕并,但赵充国坚决主张先解决先零,罕并自然退去。最后,也是用诈败骄敌之计打垮了先零部队,罕并自动归顺。这和茹贾主攻庸族的战略是相同的。

智慧金言

面对强敌威胁时,迂回转进“以空间换取时间”也是一策,并非一定得正面迎敌。“我能往,寇亦能往”的基本精神是不做缩头乌龟,想出办法而非一味躲闪。

考虑事情一定要周全

原文

献书秦王曰:“昔窃闻大王之谋出事于梁(魏国国都),谋恐不出于计矣,愿大王之熟计之也。梁者,山东之要也。有蛇于此,击其尾,其首救;击其首,其尾救;击其中身,首尾皆救。今梁王天下之中身也。秦攻梁者,是示天下要断山东之脊也,是山东首尾皆救中身之时也。山东见亡必恐,恐必大合,山东尚强,臣见秦之必大忧可立而待也。臣窃为大王计,不如南出事于南方,其兵弱,天下必能救,地可广大,国可富,兵可强,主可尊。王不闻汤之伐桀乎?试之弱密须氏以为武教,得密须氏而汤之服桀矣。今秦国与山东为雠,不先以弱为武教,兵必大挫,国必大忧。”秦果南攻蓝田、鄢、郢。

——卷二十五·魏策四

译文

有人上书给秦王说:“我听说大王计划要出兵魏国,这个计谋恐怕不妥当,希望大王深思熟虑。魏国是山东的重要之地。譬如这里有一条蛇,打它的尾,它的头就来救;打它的头,它的尾就来救;打它的腰,头、尾都来救。现在魏国就像天下的腰身。秦国攻打魏国,这就是告诉天下,秦国要斩断山东诸侯的脊梁,那就是山东诸侯‘首尾皆救腰身’的时候了。山东诸候见魏国要亡,一定害怕,若害怕就会结盟,结盟就会更强大,我想秦国的大忧患就在眼前了。臣为大王考虑,不如向南方的楚国出兵,楚国兵力弱,诸侯不能援救,秦国就可扩大国土,国家可以富裕,兵力可以增强,国君可受尊重。大王没有听说商汤讨伐夏桀的故事吗?在讨伐桀以前,先攻打弱小的密须国,增强自己的武力。消灭了密须国后,汤就消灭了夏桀。现在秦国想与山东的魏国为敌,如果不先用兵进攻弱小的国家,用以训练和整顿自己的武装力量,兵力必然要大受损伤,国家必然要面临更大的忧患。”秦国果真向南攻击蓝田和鄢郢。

活学活用

如今,各国的金融危机迫使各国的领导人及经济专家们商讨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问题包括是否应该用纳税人的钱

来拯救那些濒临破产的银行、公司甚至是整个国家?是否要成立一个新的政府机构来拯救银行或者接收问题资产?顾此失彼,不是良策。采取一个考虑周全的方法,成本才会更低,速度才会更快,对经济的伤害也更轻。

智慧金言

蛇且如此,而况人乎?企业乎?做人,做事,做官,一定要把事情考虑周全,不可头脑发热,顾头不顾尾,盲目做决定,以免造成“按下葫芦,起来瓢”的情况。

不可太贪

原文

初,虞叔有玉,虞公求旃,弗献,既而悔之曰:“周谚有之: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吾焉用此?其以贾害也。”乃献。又求其宝剑,叔曰:“是无厌也,无厌将及我。”遂伐虞公。故虞公出奔共池。

——左传·桓公十年(虞公贪求玉剑)

译文

在此之前,虞叔(国君称公,弟弟称叔)有一块美玉,虞公向他索取,虞叔起先不肯献出美玉,但随即后悔,说:“周朝有一句谚语:一个人原本无罪,但是因为他拥有璧玉而获罪(因有财货,惹祸上身)。我要这块玉干什么,它只会带来灾祸而已。”于是向老哥献出美玉。到了今年(左传是编年纪事,这一年虞叔采取行动,而虞公求玉是之前的事),虞公又向老弟索取一把宝剑,这一次,虞公说:“老哥的贪心没有满足的一天,最终仍会杀我。”于是出兵攻击虞公,虞公逃亡到共池。

活学活用

虞国是公爵之国,但是到了春秋时代已经沦为小国。《左传》对虞国的记载很少,除了这一则之外,就是“唇亡齿寒”的典故。晋国以美玉和骏马贿赂虞公,借道灭了虢国,班师时“顺道”灭了虞国。

前后两个“虞公”应非同一人,但已可窥见虞国的主政者有着“贪”的血统,终于因贪而亡国。

宋国有一个人得了一块“璞”(尚未切割琢磨的玉原石),拿去献给宰相子罕,说:“我已经请玉匠鉴定过了,这的确是一块宝玉,才敢拿来献给您。”

子罕不接受,说:“我以‘不贪’为宝,你以美玉为宝,如果送给了我,我们两个都失去了自己的宝,不如各自仍怀抱自己的宝吧!”

那人说:“我是个平民,拥有这块宝玉,连外乡都不敢去(恐为盗贼所害),献宝是为了免于祸害啊!”子罕于是安置他在自己的邻里,并请玉匠切割、琢磨那块璞,等那个人卖掉宝玉、发了财,才让他回家乡。

智慧金言

宋国那位献宝人都懂得“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的道理,虞公却为了贪欲而丧失了国家,这才是真正的“愚公”了!

居安思危,不可贪图安逸

原文

田单将攻狄,往见鲁仲子。仲子曰:“将军攻狄,不能下也。”田单曰:“臣以五里之城,七里之郭,破亡馀卒,破万乘之燕,复齐墟。攻狄而不下,何也?”上车弗谢而去。遂攻狄,三月而不克之也。

同类推荐
  • 让学生养成高尚情操的66个故事

    让学生养成高尚情操的66个故事

    本书是名家推荐学生必读丛书之一,本套丛书用优美的文笔和讲故事的形式,分别从沟通、习惯、感悟、合作、思维、人格、情操、成功、亲情、智慧等多种角度,向学生讲述学习、处世、奋斗和成功的道理,寓事于理,寓教于乐,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实用性和现代性,非常适合广大学生阅读,也是各级图书馆陈列和收藏的最佳版本。
  • 有些事永远不要等——一生必须从容面对的50件事

    有些事永远不要等——一生必须从容面对的50件事

    本书内容包括:尊师不能等、感恩不能等、示爱不能等、结婚不能等、生育不能等、改变不能等、告别昨天不能等等。
  • 二十几岁女孩要懂得的心理学诡计

    二十几岁女孩要懂得的心理学诡计

    “女孩有‘野心’,才可能冒尖”、“不做女强人,要做强女人”。改变女孩一生的智慧书。掌握阅人智慧,洞穿他人心理。驭事先驭人,驭人先驭心。洞悉人心奥妙,把握心理脉搏。用心理学诡计搞定上司、搞定高手、搞定小人,也搞定自己。二十几岁不懂,三十岁后要悔。
  • 人生都是上上签

    人生都是上上签

    上帝是公平的,他在关闭一扇门的同时,也打开了另一扇窗。他给了拿破仑1.59米的身高,却给了他非凡的才智;他让保尔·柯察金高位瘫痪,却赠予他钢铁般的意志;他让凡·高一生困苦,却赋予他绘画的热情和天赋……上帝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每个人都是他想送往成功彼岸的孩子,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上上签。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上上签,但这个签只是未来给你的希望,而不是给你的条件。所以,你可能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小山村,也可能工作好几年仍然一穷二白,甚至可能待业在家或者落魄街头。但是要相信,生活给予每个人成功的机会都是相同的,就看你是否能够抓住。要想抓住机遇,就要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懂得以小搏大,才是强大的成功人士。
  • 做事先做人大全集(超值金版)

    做事先做人大全集(超值金版)

    以出世的态度做人,以人世的态度做事。集做人做事做到位经验之大成,教你把握做人的分寸和做事的火候。人在世界上,谁也不比谁傻,为什么有的人成功,有的人失败,有的人一生平庸?做事先做人是成功者谋定一生的真本领。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异世界的旅客

    异世界的旅客

    穿梭于异界,超脱于主神,位于空间之上的存在,这些人被称为异世界的旅客。成为异界旅客追寻最强之道,踏遍万界,立于种族之巅。你的征程才刚刚开始。
  • 学长很忙

    学长很忙

    "邱岩,我长这么大最幸运的,就是遇到你。""邱岩,你等我我去找你好吗。""邱岩,你放了我吧,我很压抑。"
  • 我的总裁男友是黑道

    我的总裁男友是黑道

    她不是那么衰吧,她只是想到澳门赌一下耶,谁知遇到劫匪不用说,还遇到一大帅哥,更离谱的是,与他发生了关系?不行,她要逃,反正他那么帅,那么有钱,肯定有很多美女,少她一个不少。但他追来做什么啊?还说什么她是他的未婚妻?要她负责?拜托,她是女的都不计较,他一个大男人计较什么?
  • 这个世界不得了

    这个世界不得了

    你知道吗,这个世界不像看上去那么简单,有很多生物,未被人们认识到,例如:
  • 横明

    横明

    横明(hèng)这是一个大忽悠的故事。梁小帅,化学民工,实验爆炸回到明朝,成为首辅之孙。在他的忽悠之下,周边都被忽悠瘸了,大明实现泰(昌)天(启)中兴,一扫百年积弊……书友群:623057322欢迎各位书友水群,指正、指导讨论剧情。
  • 神皇天尊

    神皇天尊

    地球少年无意穿越到一个修真者大陆,他的命运会是如何?他的经历会有多少凶险,他是生是死......
  • 豆蔻年华

    豆蔻年华

    这是一场青春的旅程。莫韵是一个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女孩,从小体弱多病。在经历青春的旅途她遇上了很多人很多事,也遇上的属于自己的爱情。青春的旅程正式的拉开了帷幕,她的青春和爱情又会以怎样的形式落幕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醉在云天外

    醉在云天外

    被亲妈卖进青楼,一天吃10种毒药,白天是男子,是飞鸾别庄少庄主;晚上是青楼女子,在天香楼里卖艺不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