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446600000048

第48章 正论篇(1)

正论篇

本篇采用驳论形式,对当时诸家世俗之论予以批评和矫正,集中论述了荀子隆礼重法的思想,提出了以尧舜王制为最高理想的政治主张。驳难胜在辩术,且君子必辩,所以本篇力求反驳形式的丰富多变和克敌制胜的机智敏锐。第一,驳“主道利周”,先设立“主道利明”命题与之针锋相对。再运用正反对比两组因果推论,详析主道周则危国、主道明则益国,即将反面论题驳倒;驳“人之情,欲寡”,也是先设反命题“人之情为欲多而不欲寡”。再以由欲寡之主张导致乱、由欲多之主张带来治做对比。进行有力的反驳。第二,驳“汤武篡位”,则着力辨析何谓“篡夺”这一概念的含义,说明国可以窃夺、天下不可以窃夺,“天下归之之谓王,天下去之之谓亡”,汤武革命具有历史必然性、正义性,不可以谓之窃夺:驳“治古无肉刑”,也是先辨析何谓“治古”之概念含义,说明治古之“人固莫独罪,非独不用肉刑,亦不用象刑矣”,如此抓住问题要害,由破而立。第三,驳“汤武不能禁令”、“尧舜不能教化”,则驳论敌所举事实,进行论据分析,澄清问题性质,收到不攻自破的效果。第四,驳“尧舜擅让”、“死而擅之”、“老衰而擅”、“老者不堪其劳而休也”,是与论敌做逐步深入的论辩,除论题上鲜明对立外,主要说明圣王之制不改变,即令人事变化也不存在禅让,这也是重在概念剖析,揭穿论敌的虚妄、肤浅、鄙陋的实质。第五,指出宋子“恶而不辱也”,是自相矛盾;既承认“五綦”,而主张欲寡,也是不分是非,前后矛盾。还有,以“薄葬”为“太古不掘”之因、“厚葬”为“乱今掘”之因,又以“明见侮之不辱”为“使人不斗”之因,是停留在事物表面看问题。而荀子透过现象看本质,指出:有无“治道”是掘墓与否的真正原因,与厚薄之葬无关;斗与不斗乃在于是否憎恶对方,并不在于是否感到耻辱。运用同一律、矛盾律和和探求因果联系的最终理由律。就找到了问题的本质,将敌论彻底驳倒。

【原文】

世俗之为说者曰:“主道利周①。”是不然。主者,民之唱也;上者,下之仪②也。彼将听唱而应,视仪而动。唱默则民无应也,仪隐则下无动也;不应不动,则上下无以相友也。若是,则与无上同也,不祥莫大焉。故上者,下之本也。上宣明则下治辨③矣;上端诚则下愿悫矣,上公正则下易④直矣。治辨则易一,愿悫则易使,易直则易知;易一则强,易使则功,易知则明,是治之所由生也。上周密则下疑玄⑤矣,上幽险则下渐诈矣,上偏曲则下比周矣。疑玄则难一,渐诈则难使,比周则难知。难一则不强,难使则不功,难知则不明,是乱之所由作也。故主道利明不利幽,利宣不利周。故主道明则下安,主道幽则下危。故下安则贵上,下危则贱上。故上易知则下亲上矣,上难知则下畏上矣。下亲上则上安,下畏上则上危。故主道莫恶乎难知,莫危乎使下畏己。传曰:“恶之者众则危。”《书》曰:“克⑥明明德⑦。”《诗》曰:“明明⑧在下。”故先王明之。岂特玄之耳哉。

【注释】

①周:周密,指隐蔽不露。②仪:立木以示人叫做仪,也叫表。③辨:通“辩”,治理。④易:平坦,不险恶。⑤玄:通“眩”.迷惑。⑥克:能。⑦明德:完美的德行。⑧明明:原为皎洁明亮的意思,指周文王、周武王的德行贤明完美。

【译文】

社会上那些庸俗的创立学说的人说:“君主的统治措施以周密隐蔽为有利。”这种说法不对。君主,好比是民众的领唱;帝王,好比是臣下的标杆。臣民们将听着领唱来应和,看着标杆来行动。领唱沉默.那么民众就无从应和;标杆隐蔽,那么臣下就无从行动。臣民不应和、不行动,那么君主和臣民就无法相亲善了。像这样,那就和没有君主一样,不吉利的事没有比这更大的了。所以,君主是臣民的根基。

君主公开明朗,那么臣民就能治理好了;君主端正诚实,那么臣民就老实忠厚了;君主公正无私,那么臣民就坦荡正直了。臣民治理得好就容易统一,老实忠厚就容易役使,坦荡正直就容易了解。臣民容易统一。国家就会强盛;臣民容易役使,君主就能建立功业;臣民容易了解,君主就会明白清楚。这是安定得以产生的缘由。君主隐蔽不露,那么臣民就疑惑迷乱了;君主阴暗险恶,那么臣民就虚伪欺诈了;君主偏私不公正,那么臣民就紧密勾结了。臣民疑惑迷乱就难以统一,虚伪欺诈就难以役使,紧密勾结就难以了解。臣民难以统一,那么国家就不会强盛;臣民难以役使。那么君主就不能建立功业;臣民难以了解,那么君主就不清楚。这是祸乱产生的根源。所以君主的统治措施以明朗为有利而以阴暗为不利.以公开为有利而以隐蔽为不利。君主的统治措施公开明朗,那么臣民就安逸;君主的统治措施阴暗不明,那么臣民就危险。臣民安逸,就会尊重君主;臣民危险,就会鄙视君主。君主的措施容易被了解,那么臣民就亲爱君主;君主的措施难以被了解,那么臣民就害怕君主。臣民亲爱君主,那么君主就安逸;臣民害怕君主,那么君主就危险。所以君主的统治措施没有比难以被了解更坏的了,没有比使臣民害怕自己更危险的了。

古书上说:“憎恨他的人众多,他就危险了。”《尚书》上说:“能够彰明贤明的德行。”《诗经》上说:“彰明美德在天下。”所以古代的圣王要彰明自己.难道只是使自己幽深难知就算了吗?

【原文】

世俗之为说者曰:“桀、纣有天下,汤、武篡而夺之。”是不然。以桀、纣为常①有天下之籍则然,亲有天下之籍则不然,天下谓在桀、纣则不然。

古者天子千官,诸侯百官。以是干官也,令行于诸夏之国,谓之王;以是百官也,令行于境内,国虽不安,不至于废易遂②亡,谓之君。圣王之子也,有天下之后也,势籍之所在也,天下之宗室也,然而不材不中,内则百姓疾之,外则诸侯叛之,近者境内不一,遥者诸侯不听,令不行于境内,甚者诸侯侵削之、攻伐之;若是,则虽未亡,吾谓之无天下矣。圣王没,有势籍者罢③不足以县天下,天下无君;诸侯有能德明威积,海内之民莫不愿得以为君师。然而暴国独侈,安能诛之,必不伤害无罪之民,诛暴国之君若诛独夫。若是,则可谓能用天下矣。能用天下之谓王。

汤、武非取天下也,修其道,行其义,兴天下之同利,除天下之同害,而天下归之也。桀、纣非去天下也,反禹、汤之德,乱礼义之分,禽兽之行,积其凶,全其恶,而天下去之也。天下归之之谓王,天下去之之谓亡。故桀、纣无天下,而汤、武不弑君,由此效之也。汤、武者,民之父母也;桀、纣者,民之怨贼也。今世俗之为说者,以桀、纣为君,而以汤、武为弑,然则是诛民之父母,而师民之怨贼也,不祥莫大焉。以天下之合为君,则天下未尝合于桀、纣也,然则以汤、武为弑,则天下未尝有说也,直④堕之耳故天子唯其人,天下者,至重也,非至强莫之能任;至大也,非至辨莫之能分;至众也,非至明莫之能和。此三至者,非圣人莫之能尽。故非圣人莫之能王。圣人,备道全美者也,是县天下之权称⑤也。桀、纣者,其知虑至险也,其至意至暗也,其行为至乱也;亲者疏之,贤者贱之,生民怨之;禹、汤之后也而不得一人之与;刳比干,囚箕子,身死国亡,为天下之大谬,后世之言恶者必稽焉:是不容⑥妻子之数⑦也。故至贤畴⑧四海,汤、武是也;至罢不容妻子,桀、纣是也。今世俗之为说者,以桀、纣为天下而臣汤、武,岂不过甚矣哉!譬之,是犹伛⑨巫跛匡⑩大自以为有知也。故可以有夺人国,不可以有夺人天下;可以有窃国,不可以有窃天下也。可以夺之者可以有国,而不可以有天下;窃可以得国,而不可以得天下。是何也?曰:国者,小具也,可以小人有也,可以小道得也,可以小力持也;天下者,大具也,不可以小人有也,不可以小道得也,不可以小力持也。国者,小人可以有之,然而未必不亡也;天下者,至大也,非圣人莫之能有也。

【注释】

①常:通“尝”,曾经。②遂:通“坠”,坠落,垮掉。③罢:通“疲”,不贤,无行无能。④直:只。⑤权称:秤。⑥容:包容,指庇护、保住。⑦数:道理。⑧畴:界。畴四海:以四海为疆域,即拥有天下。⑨伛:驼背。⑩跛匡:此指从事迷信活动的残疾人。

【译文】

社会上那些庸俗的创立学说的人说:“夏桀、商纣拥有天下,商汤、周武王把它篡夺了。”这种说法不对。认为夏桀、商纣曾经有过统治天下的势位,那是对的;认为他们亲自掌握着统治天下的势位,那就不对了;以为天下都掌握在夏桀、商纣手中,那也是不对的。

古代天子有上千个官吏,诸侯有上百个官吏。依靠这上千个官吏,政令能推行到中原各诸侯国,就可称作为统治天下的帝王;依靠这上百个官吏,政令能推行到国境之内,国家即使不安定,还不致于被废黜撤换垮台灭亡,就可称作为诸侯国的国君。圣明帝王的子孙,是拥有天下的后代,是权势的占有者,是天下人所尊崇的帝王之家,但是如果没有才能又不公正。内则百姓怨恨他,外则诸侯背叛他,近处是境内不统一,远处是诸侯不听从,政令不能在境内实行,甚而至于诸侯侵略分割他,攻打讨伐他;像这样,那么他即使还没有灭亡,我也要说他已经失去天下了。

圣明的帝王死了,那些拥有权势的后代没有德才,不能够用来掌握天下,天下等于没有了君主。诸侯中如果有人能够德行贤明威信崇高,那么天下的人民就无不愿意得到他让他做自己的君长;然而暴君统治的国家偏偏奢侈放纵,怎么能杀掉暴君呢,如果确保不伤害没有罪过的民众,那么杀掉暴虐之国的君主就像杀掉一个孤独无依的人一样。像这样,就可以说是能够使用天下人民了。能够使用天下人民的就叫做帝王。

商汤、周武王并不是夺取天下,而是遵行正确的政治原则,奉行合宜的道义,兴办天下人的共同福利,除去天下人的共同祸害,因而天下人归顺他们。夏桀、商纣并不是丢了天下,而是违背了夏禹、商汤的德行,扰乱了礼义的名分,干出了禽兽般的勾当,不断行凶,无恶不作,因而天下人抛弃了他们。天下人归顺他就叫做称王,天下人抛弃他就叫做灭亡。所以夏桀、商纣王并没有拥有天下,而商汤、周武王并没有杀掉君主,从这个角度就能证明这一点。商汤、周武王,是人民的父母;夏桀、商纣王,是人民的仇敌。

现在社会上那些庸俗的创立学说的人,把夏桀、商纣王当作君主,而认为商汤、周武王是弑君的贼人,这样的话,那就是在谴责人民的父母,而把人民的仇敌当作君长,没有比这个更不吉利的事了。如果认为天下归附的人才是君主,那么天下人从来没有归附过夏桀、商纣王,这样的话,那么认为商汤、周武王是弑君的贼人,就是天下人从来没有过的说法了,这只不过是在毁谤他们罢了!所以天子一定要有理想的人选来担任。

治理天下,任务是极其繁重的,不是最强劲有力的人是不能够胜任的;范围是极其广大的,不是最明辨的人是不能够分辨它的;人民是极其众多的,不是最英明的人是不能够协调他们的。这三个最,不是圣人没有谁能具备,所以不是圣人就没有谁能称王天下。

圣人,是道德完备、十全十美的人,他能辨明轻重,平衡天下。夏桀、商纣王,他们的谋虑极其险恶,他们的思想极其愚昧,他们的行为极其昏乱。亲近的人疏远他们,贤能的人鄙视他们,人民怨恨他们,他们虽然是夏禹、商汤的后代,却得不到一个人的帮助。商纣王将比干剖腹挖心。囚禁箕子,结果自身死于非命、国家灭亡,成为天下最可耻的人,后世一说到坏人,就一定要拿他作例证。这就是他们不能保住妻子儿女的道理。所以极有德才的人能囊括天下,商汤、周武王就是;极无德才的人不能庇护妻子儿女,夏桀、商纣就是。

现在社会上那些庸俗的创立学说的人,认为夏桀、商纣王拥有了天下而把商汤、周武王作为他们的臣子,难道不是错得太厉害了吗?打个比方,这就好像是驼背的巫婆、瘸了腿的残疾人狂妄地自以为有见解一样。所以可以有夺取别人国家的事,却不可能有夺取别人天下的事;可以有窃取国家政权的事,却不可能有窃取天下统治权的事。夺取政权的人可能拥有一个国家,却不可能拥有整个天下;窃取政权可以得到一个国家,却不可能得到整个天下。这是为什么呢?回答说:国家是个小器具,可以让德才低劣的小人占有,可以依靠歪门邪道来取得,可以凭借较小的力量来维持;天下是个大器具,不可能让德才低劣的小人占有,不可能依靠歪门邪道来取得,不可能凭借较小的力量来维护。国家,小人可以拥有它,但是不一定就不灭亡;天下,是极其庞大的,不是圣人没有谁能占有它。

【原文】

世俗之为说者曰:“治古无肉刑,而有象刑。墨黥①;怪婴②;共③,艾毕④;菲⑤,对屦⑥;杀,赭衣而不纯⑦。治古如是。”是不然。以为治邪?则人固莫触罪,非独不用肉刑,亦不用象刑矣。以为轻刑邪?人或触罪矣,而直轻其刑,然则是杀人者不死,伤人者不刑也。罪至重而刑至轻,庸人不知恶矣,乱莫大焉。凡刑人之本,禁暴恶恶,且征⑧其未也。杀人者不死,而伤人者不刑,是谓惠暴而宽贼也,非恶恶也。故象刑殆非生于治古,并起于乱今也。治古不然,凡爵列官职赏庆刑罚皆报也,以类相从⑨者也。一物失称⑩,乱之端也。夫德不称位,能不称官,赏不当功,罚不当罪,不祥莫大焉。昔者武王伐有商、诛纣,断其首,县之赤旆。夫征暴诛悍,治之盛也。杀人者死,伤人者刑,是百王之所同也,未有知其所由来者也。刑称罪则治;不称罪则乱。故治则刑重,乱则刑轻,犯治之罪固重,犯乱之罪固轻也。《书》曰:“刑罚世轻世重。”此之谓也。

【注释】

①黥:古代一种刑罚,在犯人脸上剌字,再涂上萋,也叫墨刑。②怪:通“草”。婴:通“缨”,帽带。③共:通“宫”,破坏生殖器的刑罚,所谓男子割势,女子幽闭。④艾:通“刈”,割。毕:蔽膝,缝于长衣之前,是古代官服上的一种装饰。⑤菲:通“剕”,砍掉脚的刑罚,也称刖刑。⑥屦:麻鞋。⑦纯:衣服的镶边,此指衣领。⑧征:通“惩”,惩戒,通过惩罚而引起警戒使以后不再干。⑨以类相从:指善有善报、恶有恶报。⑩称:相当。失称:失当,指爵位、官职、奖赏、刑罚的颁发实施没有做到以类相从。

【译文】

社会上那些庸俗的创立学说的人说:“治理得很好的古代社会没有肉刑,而只有象征性的刑罚。用黑墨画脸来代替脸上刺字的黥刑;割鼻子的劓刑,用系上草制的帽带来代替;阉割生殖器的宫刑,用割去衣服前的蔽膝来代替;砍掉脚的剕刑,用穿麻鞋来代替;杀头的死刑,用穿上红褐色的衣服而不做衣领来代替。治理得很好的古代社会就像这样。”这种说法不对。

以为当时已经治理好了么?那么当时的人根本就没有谁再会犯罪了,那就不但用不着肉刑,而且也用不着象征性的刑罚了。以为当时的人有的还是犯罪了而只是减轻他们的刑罚么?这样的话,那就是杀人的不会被处死,伤人的不会被惩罚。罪行极重而刑罚极轻,平常人就不知道憎恨犯罪了,祸乱没有比这更大的了。

同类推荐
  • 自信与机遇

    自信与机遇

    承诺是什么?应该是一种对责任的认定,是敢于负责的表现。俗话说:一诺千金。意思是,要说到做到,要守信用。信守诺言是做人的一个基本准则,也是人与人交往沟通的基础。
  • 点知成金:清华北大还是学不到

    点知成金:清华北大还是学不到

    本书共有四章分别是:点子无大王、点“知”成“经”;知识经济登陆中国、救救教育;教育如何以人为本、点给百姓;迎接第五次赚钱机会。第一章,提出了那种超越“点子大王”何阳的勇气。第二章是告诉我们每一个人,特别是下了岗、失了业的劳动者:我们不能“等、靠、要”,我们要靠自己的双手,来创意、生产、销售自己的产品。第三章是关于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在于政治体制改革。第四章是针对个人出的创意和点子。知识如何变成财富?本书论述了这个知识经济腾飞的年代,知识分子如何把知识国际化、货币化、商品化。全书语言生动,事例丰富,构思精巧,见解大胆,是作者文冲继《点子思维》之后的又一部力作。
  • 温文尔雅的文明礼节

    温文尔雅的文明礼节

    温文尔雅的文明礼节内容包括:接电话的文明;与父母和谐相处;与爷爷奶奶和谐相处;尊重、关爱老年人;微笑面对他人;维护环境讲文明;文明是一种习惯;文明故事;文明礼貌创奇迹;记得别人生日;发言应讲礼貌;演讲过程的礼仪要求;教室里的文明;拜访的礼节;行为举止要文明等内容。
  • 思路决定出路

    思路决定出路

    思路决定出路,有什么样的思路,就会有什么样的出路。拥有好思路,就是拥有了处理、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能在工作中独当一面,成为企业的中流砥柱。最有价值的员工,在面对困难时,能破除大脑中的陈规陋习,在逆境中投入激情,大胆突破,从而找到出路,迈向成功。
  • 不可不知的人脉法则

    不可不知的人脉法则

    在众多“80后”步入或即将步入30岁之际,他们中的很多人还在为生活和事业艰辛打拼,他们离成功还很远,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人脉或者不擅于经营人脉。本书立足于20几岁这一特定人群,从年轻人的人脉现状、错误的人脉经营方法,以及建立人脉的具体技巧和场景出发,为年轻人的成功指点迷津,为事业的辉煌扫除障碍。
热门推荐
  • 回收记忆的戒指

    回收记忆的戒指

    故事发生在一个比现在的科学要进步的世界。18岁的水柿司高考失败,多亏父母找关系得以进入世界大企业SAI社工作。SAI社是制造管理拥有感情的人形智能机器人(通称:Giftia)的企业,司在其中被安排到终端服务部门工作。这个部门其实就是回收即将到期的Giftia,是所谓的“窗边部门(不被重视的部门)”。于是司和打杂的Giftia少女“艾拉”组成搭档,一起开始了工作,工作不久后,水柿司喜欢上了艾拉,但好景不长,艾拉因到期被水柿司回收,艾拉回收后水柿司去实习,现在水柿司回来了,紧接着来的是他的新搭档结衣,他能寻找失去的记忆吗...
  • 冷少借个婚

    冷少借个婚

    “呵……想做冷太太?做梦!”医院化验单被无情甩开。感觉自己狂炫酷霸拽翻天的某少,瞬间感觉自己酷毙了。殊不知,自己是在作死的边缘疯狂试探。某日,第n次被拒婚的冷少坐在礁石上,听着眼前小女人的一通痛骂,一脸阴郁,猛然起身。“你现在骂我,那是因为你还不够了解我,等以后你了解了我,一定会动手打我。”一句话落,转身就走。第二天夏天求婚冷少的画面不断在电视屏幕上闪现。“哪来的?”看着眼前拿着棒球棒敲打手心的女人,鼻青脸肿的某少缩了缩身子。“我……我P的。”
  • 娱乐为圈

    娱乐为圈

    徐晟想着在有生之年将那些不知道存不存在的优秀作品展示给这个世界的人看也算给自己找点事做……
  • 追踪源计划

    追踪源计划

    这个世界真的有外星人存在吗?茫茫宇宙,浩瀚无际。答案当然是肯定的!而作为源载体的江飞,又该如何突破重重困难,坚强的生存下去呢?一切精彩尽在追踪源计划!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在修仙界修闲

    我在修仙界修闲

    (修改)莫离京都四大家族之莫家嫡女。茉莉修仙界青云门掌门之女。两个不同世界的人因一场意外联系在一起,从此修仙界里多了一个悠闲自得修仙的莫离,少了一个智力受损的茉莉。小片段一“小姐,掌门请您去前面聚一聚。”“不去。”茉莉随手抱起被赶出门的小老虎,睡了。“小姐,掌门说,今天有新货色哟!”“真的!”茉莉两眼放光的看着玉洁。“是的,掌门还说你去的早,可以先选。”“我马上去,走,小可爱,跟姐姐一起找小伙伴玩去。”茉莉抱起小老虎御剑飞行。片段二“这不是东方茉莉吗?没想到会在这遇上你啊!”“你谁啊?”“怎么,才几年时间就不认识我拉啦!”“小姐,她就是给你下毒的人。”玉洁在一旁说道。“是你啊!不想活了,行啊!我成全你!”茉莉从储物袋里拿出自己的剑,上手就对着她打。
  • 倾城迟暮

    倾城迟暮

    南城达奚家,北城冷家,东城澹台家,西城司徒家,四个大家族为何从不与皇族联姻?究竟有什么隐情?
  • 穿越凹凸后发生的那些事

    穿越凹凸后发生的那些事

    凹凸客串文,三季全写需要客串的评论跟我说或者加客串群
  • 凡人意识

    凡人意识

    什么是意识?是所有生物都拥有意识,还是人类独有?察觉杀气果断反杀,遭遇GANK提前离开,意识存在万物之间。在不断萎缩的世界反面,少年背负起旧神的灵龛,从灰暗的历史中走了出来,决定带给凡人们新生。
  • 今生依旧爱你

    今生依旧爱你

    前世的他,为了保护她,替她挡下了致命一箭,失去了生命。今生的她,逆天而行,保存前世的记忆,只为再与他相遇,一续前缘。可是,这一世的他却选择了忘记。寻寻觅觅,当她终于寻到他的时候,又会是什么结局?他又是否会原则继续爱下去?……某男:你非要保存记忆来找我,如今我想起来了,你却要跑路,你觉得有门吗?某女:嗯?没门,我可以爬窗的!(戳手指)某男:一伸手,关上了窗,上锁。ps:这个故事很精彩,很感人哦!